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金凤区高桥小学主讲:陆文杰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通过天平的平衡原理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解方程、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但在教学设计中仍要把理解概念作为教学重点。只有通过学习,理解了“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当x取什么数值时,能使等式成立。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米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和语文课本,找两本一样的课本,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有什么感觉呢? (一样重或平衡)。同桌再交换左手中的课本,又有什么感觉? (一边重一边轻或不平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它是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学生活动(一)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100g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办法用手中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吗?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二)要求:

(1)请把左边托盘里的一个砝码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①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想一想:不知道质量的米袋该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得出:略。

(2)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①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③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三)要求:

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③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②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50+x=100。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50+x=100这样的等式!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并用着重符号记录。

4、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意义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识应用

1、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并说明其理由。

(1)35+65=100 () (2) X-14>72 ( )

(3) y+24 ( ) (4)5x+32=47 ()

(5)28<16+14 () (6) 6(a+2)=42 ()

小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错的“×”。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1.5+X是方程。 ( )

(3)、3x+2=15 是等式。 ( )

(4)、23+37=60是方程。 ( )

(能根据你的判断写出两个以上的方程吗?)

4、现场调查:

我们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男生有多少个?请你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5、仔细观察下面每个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看看哪些能列出方程,哪些不能,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方程,谁能说一说你的认识?读“小知识”,了解方程的历史。

六、课后小记:

四、思维拓展: 你有好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2(1)

人教版方程的意义说课稿(通用8篇)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方程的意义说课稿(通用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方程的意义说课稿(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程的意义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第四单元第2节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对后面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标要求,我拟定了本科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3、学生在对式子的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经验,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过程的预设,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所以本课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学习作为本课的学生学

习的主要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掌握了所学基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 四、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动手操作,但由于年龄所限,有的同学比较和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新课标》理念,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情境。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用谜语导入,引出本课的教具——天平,对于天平学生并不陌生,在实验室里使用到过,所以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说出天平平衡的条件,即天平的左右两边相等。通过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天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到起来。把介绍平衡的条件放手给学生,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从中也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这个环节我主要分四个层次进行。 第1个层次,教师演示:在天平的一端放一个空杯子,另一端放100克的砝码,这时平衡,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得出这个杯子的重量是100克。 第2个层次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把水慢慢倒入空杯子内,进行左边与右边的比较。学生操作的结果一般有3种情况,(1)往水杯的方向倾斜(2)往砝码的方向倾斜(3)平衡。教师适时引导水的重量是未知的,在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它,如用x 或其他的字母,进而用一个简单的式子表示自己所演示的情况。学生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体验称量成功的喜悦,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满足感,既复习了旧知识,形成平衡与等式的印象,又为式子的分类打好了基础。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材解读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材解读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材解读 简易方程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部分”,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是学生从算术数量关系到代数数量关系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 一课标与教材内容分析 1. 课标要求 简易方程这一单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两个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这一方面的唯一要求是: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 +2=5,2x-x=3)。对于这一教学阶段目标,可否这么理解:用其他方式(如用四则运算中的六个基本关系式)解简单的方程,而没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就没有完成这阶段的教学目标呢?而且从教学目标中也可以看出:现在,教学方程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不能演绎为操作、训练解方程技巧的过程,而是在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模型的变换,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基本性质,而这一教学目的是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应坚持引导学生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将课标要求进行分解,通过这两个内容的教学完成四点知识技能的要求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3X+2=5 2X-X=3),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学习知识技能时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证明的机会,完成课标中提出的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的要求。 2. 编写意图 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2节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2节 教学设计及反思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要求: 1.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理解方程与等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欢迎来到水果超市 梨每袋3元苹果每袋2元樱桃每袋5元葡萄每串x元菠萝每只4元香蕉每把y元 如果拿10元钱购买2~3个品种的水果,所需的钱数与10元钱比较,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1.示范购买情况,用算式表示。 2.要求:把你想买的水果的总价与10元钱进行比较,怎样用式子来表示,比比谁列的式子多?

注意引导:5x2=102x+4=103x102y+5=10x+372y+245x+32=4728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利用直观的演示使学生们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 3.通过学习,渗透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从天平平衡的原理推知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天平图,你们认识吗?用过吗?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55页第一幅图 (1)观察天平图:左边茶壶,右边2个茶杯,保持平衡。问:你有什么发现? (2)假设一把茶壶重a克,一个茶杯重b克,可以用怎样一个等式来描述?板书:a=2b (3)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各放一个同样的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这个天平,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板书:a+b=2b+b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说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说教学重点: 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说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说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 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 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 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

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 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小明又列了两个式子,却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让学生明白,不管墨迹处是什么,第一个都是方程,第二个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可小明说,他列的第二个式子也是方程,猜一猜,他列了个什么方程 4.看来,大家对方程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实,早在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方程有了自己的认识你知道吗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62-63页 一、教材分析 “方程的意义”是代数知识的起始性知识,也是学生从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的关键一步。方程在形式上是已知数与未知数连成的等式,但本质上是用等式表示两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教“方程的意义”,并非让学生简单地认识方程的外在形式,而是要让学生领悟方程的本质。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等量关系,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件事情的等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数学概念,必须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因此掌握“方程的意义”,必须借助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再引导他们发掘数量信息、寻找数量相等关系,进而使用数字与符号描述这一关系,得出方程。 三、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两件事情的量相等。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数学的模型基本思想即“建立方程模型表征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四、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等量关系,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件事情的等量关系。 六、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和设问。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卡片,苹果 八、教学过程 (一)设疑生趣 1. 仔细观察下面这些图片,待会老师会根据这些图片来提问(幻灯片一张一张的过,最后停留空白)。刚才你看到了一些图片,其实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建筑物或标志当中都用到了天平) 2.师:为什么会用到天平呢? (生1,生2‥‥‥) 3.师:天平有什么特点?(课件呈现一台天平) (只有当天平两端的质量完全相同时,天平才会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保持平衡就说明天平两端的质量相等;如果天平两端的质量不相同时天平就会出现倾斜,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很容易被人发现)

《方程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方程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方程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方程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

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2、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四: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2、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 课后反思: 2、《方程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说课稿(方程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方程的意义)之前,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均有填算式中的括号,也就是未知数,对于方程的意义有了肯定的知识渗透,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都与本节课有着紧密的关系。而方程这局部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和,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根底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开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方程这局部的学习,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帮好认识的打算和铺垫。学生从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到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渡,这节课的概念学习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的方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根底,因此,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援助学生建立分类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在合作学习中的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是在实践中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依据方程的意义推断出方程,依据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儿过跷跷板吗?〔同时出示图片〕 对于这个游戏的玩儿法与经验,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一样物品与跷跷板长得很像,它可不是用来游戏的,而是用来测量的。你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跷跷板与天平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中间有一个支点,都靠力臂两端的重量来到达平衡,都是依据杠杆的工作原理。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天平比较陌生,而跷跷板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以此导入,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生回忆玩儿跷跷板的经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为认识新事物奠定根底,形成表象) 二、认识并使用天平 教师介绍天平: 这就是一台托盘天平,它是用来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仪器。这两个是天平的托盘,一边放物品,另一边放测量物体的砝码,砝码上都

人教版五年级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是五年级小学生首次认识的方程。说课稿怎么准备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级解简易方程的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理解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因为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思考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往往会受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着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解简易方程第1课时

2 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教材第62~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掌握等式的性质。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自制天平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或“=”。 3×6○197○1.8+5.2 2.5÷5○2×0.25 24+11○11+24 3.9-3○4÷515×8+2○120+2 小结:像7=1.8+5.2,2.5÷5=2×0.25,24+11=11+24,15×8+2=120+2等这样的式子都叫作等式。 提问:你还能举出等式的例子吗? 二教学实施 1.出示自制的天平教具,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操作。 (1)称出一只空茶杯重100克。 (2)向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的水,这时天平倾斜。 (3)增加100克砝码,仍然是杯子和水重。 教师指出:设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比200克还重,可以用式子表示:100+x>200。 (4)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提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学生口答) 板书:100+x<300 (5)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的,天平重新平衡。 提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了?用式子怎样表示?(学生口答) 板书:100+x=250

教师建议: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3.学生试着写出一个方程,互相交流。 提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条件是什么? 小结: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4.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的第1题。 交流时说明“是方程”或“不是方程”的理由。 5.学生自己看课后阅读材料。 6.教学等式的性质。 (1)师:你们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2)教师演示。 天平左边放上茶壶,右边放上两个茶杯,保持平衡。 提问:①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②往两边各放1个同样的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验证) ③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1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演示) 指出:如果设1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上面的过程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2b a+b=2b+b a+2b=2b+2b a+a=2b+a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上面的规律吗? 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对于第二幅图,也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演示并提问。 提问:你能把两个实验的结论归纳为一句话吗? (4)对于第三、第四幅图,也这样操作,归纳结论。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等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2.6×4=10.4( ) (2)4.7-2.01<3( ) (3)3x<15( ) (4)a+b=b+a( )(5)4×5-3x=2.6( )(6)1÷3≈0.33( ) 2.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在方程后面的括号里画“√”) (1)32÷4>7( )(2)3x-2=4.4( )(3)1.2+3.5-4=0.7( ) (4)x+8=9×2( )(5)4.5x-2.6( )(6)x-2.9=0( ) 3.求下面加法竖式中的字母a,b,c,s各代表什么数。 4. 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a,b,c各代表什么数。 ①a+b+c=33②a+a+b=31③a+b-c=9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5简易方程教案:方程的意义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P62~63及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能根据具体情景列出方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类、讲解、练习、抽象、概括。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1 认识天平。谈谈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二、探究新知1:利用天平探索认识等式和不等式 观察和思考 (1)天平左边放两个50g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此时天平(平衡),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用等式表示为:( 50+50=100 )。 (2)天平左边放一个空杯子,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此时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3)如果天平左边的杯子里加满了水,此时天平左边重(100+x)g,天平(不平衡),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不相等)。 (4)要想使天平尽快平衡,天平右边可继续放一个或两个100g的砝码,此时天平还是不平衡,表示为100+x>200,100+x<300。 (5)在天平右盘200g里再放50g砝码,此时天平(平衡),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用等式表示为:100+x=250。 三、情景引入2 老师买3本同样的书用了元,假如每本书卖x元。用等式该怎么表示?(3x=)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通过天平的平衡原理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数学书P53-54及“做一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解方程、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但在教学设计中仍要把理解概念作为教学重点。只有通过学习,理解了“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当x取什么数值时,能使等式成立。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砝码、米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和语文课本,找两本一样的课本,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同桌再交换左手中的课本,又有什么感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1)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它是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方程。 (2)揭示课题并板书:方程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活动(一)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100g的砝码,再在左边托盘里放入适量砝码,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略。 活动(二)要求: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页,练习二十六)。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以及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具:教学天平、小黑板。学具:自制的简易天平、定量方块。教学步骤:一、复习1.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1)一个加数=()○()(2)被减数=()○()(3)减数=()○()(4)一个因数=()○()(5)被除数=()○()(6)除数=()○()2.求未知数X(并说说求下面各题X的依据)。(1)20十X=100(2)3X=69(3)17-X=0.6(4)x÷5=1.5二、新授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1)出示天平,介绍使用方法(演示)后,设问:在天平两边放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2)演示:在左边放两个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边砝码也是50克,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板书:20十30=50指出: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并板书)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3)教学例2(课本105页)。①教师继续演示,调整,在左盘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个未知重量的方块,右盘里放一个100克重的砖码。(如教材105页第二幅图)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线,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怎样用等式表示出来呢?板书:20+?=100②等式“20+?=100 ”中的?是未知数,通常我们用“X ”来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写成(板书)20十X=100③比较:等式“20+X=100 ”与等式“20+30=50 ”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数)教师指出,“20+X=100 ”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 ”左右两边相等?(未知方块重80克时才能使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即X=30)(4)教学例3(课本106页)。出示教材第106页上面的例图的放大图,并根据图意写出等式。设问:①图中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多少元?(3x)②依图示(看图)表明3个篮球的总价(3x)是多少元?(234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等式表示出来?(板书)3X=234③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X=78)(5)方程的意义:综合观察以上三个等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20+30=50......一般的等式20+X=2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3X=234称之为方程(板书)像20+x =1003X=234X-10=35X÷12=5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2.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天平教具。 鏈甑守迅帀呈 【情景导入】 在下面算式的O里填上“〉”、“V”或“二” o 3X 6019 701.8+5.2 2.5 - 502 X 0.25 24+11011+24 3.9-3 O4-5 15X 8+20120+2 小结:像7=1.8+522.5 - 5=2X 0.25,24+11=11+24,15 X 8+2=120+2 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等式的问题。 【新课讲授】 1.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吗?(多媒体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画面)如果两端的小朋友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平衡。 2. 方程的意义。 (1) 认识天平

出示简易天平、砝码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用天平来称物品的重量呢? 师:这是一台天平,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在天平的左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就是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体的重量。 (2)实验演示,引出方程。 师: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 演示实验一: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提问:天平平衡了吗?这说明一只空杯子重多少克? 板书:一只空杯子=100克 演示实验二: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显示) 提问:现在天平怎样?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板书:100+x> 100 提问: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预备的文稿,说课这一概念提出于1987年,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仔细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胜利的前提,是老师提高业务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五班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4篇,欢迎品鉴! 第一篇: 五班级数学《解方程》优秀说课稿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五班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把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关心同学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育同学仔细观看、思索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力量。 3、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使同学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猎取新知。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与方程的含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纳了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看法等教学方法,为同学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乐观自主地,布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针对“方程的意义”这节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学校生的年龄特征,本课我设计了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上课开头,我借助媒体,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出示天平,天平是平衡的,再引导同学看屏幕进行演示: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两个50克的物体,天平不平衡了。在天平的右边放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又平衡了,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相等,用式子表示50+50=100,并点明这是一个等式,表示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这样,同学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在同学建立等式概念后,我把天平的左边换掉一个重x克的物体,天平发生了倾斜,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体的重量不相等,引导同学用算式50+x>100来表示,准时说明这是一个不等式,表示左边的重量大于右边。这时在往右盘增加砝码100克,天平又向右倾斜了,引导同学列出不等式:50+x<200。依据两个不等式的关系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天平又消失平衡了,同学观看后得出:50+x=150。同学们在思索沟通中明白:这也是一个等式,但它是含有未知数的的等式。为了加深同学的.感性熟悉。我还设计了这个例子:天平的左边放两个相同的未知重量的物体,右边入100克砝码,可以用式子表示2X=100。通过天平称重的演示,让同学观看平衡与不平衡的各种生活现象,用生活原型关心同学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了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发觉力量。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引出方程的概念(像50+X=150、2X=100等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为了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制造的乐趣。通过四人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方程肯定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是方程。接下来是对我们所探

第四单元-方程的意义

2、解简易方程 课题四方程的意义 课题名称:方程的意义 教学年级:五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P53-54方程的意义P47做一做练习十一1、2、3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点等。〕“方程的意义〞是本单元第二局部的开始。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后,展开的新课题,是解简易方程的根底。 本例题的编设,利用天平的特性,通过天平两侧放上不同重量的物品产生的变化,直观的形象地解释等式这个概念,继而结合多个情境图引出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从中给出方程的意义。整个学习内容编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方程〞的思想是“代数〞局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刻画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把未知量看作量,利用等式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策略,所以方程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学生认识其简单的表层特征,而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建模〞过程,也就是让学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利用具体的问题情境,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4、我的思考 结合天平演示,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如何用式子描述天平的现状〕---建立方案〔列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建立模型〔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当做条件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或不等式描述天平平衡或不平衡的情况〕---推广运用〞这样一个建模的过程。要通过学生举例及辨方程等后续学习活动,将只有加法关系的推广开来,丰富其内涵。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根底:学生已经有列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的知识根底,对天平也有过接触。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对天平倾斜或平衡表示出来的轻重关系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将未知量当做一个条件参与列示,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这在学生初次学习列方程时与原有习惯有所抵触,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利用所学概念判断方程也会有难度。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各种等式、不等式等案例,由于有了天平这一媒介直观形象地演示,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适宜放手让学生自学;方案采用课前明标、结合阅读纲要自学、学生代表讲解以及习题检查反应的自主学习。 5、我的思考:方案充分发挥数形结合以及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方程的意义的同时,初步感受列方程的方法与思路。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学会列式表示天平所表示的平衡或不平衡的状况,会按要求列出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2、学会根据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3、初步学会将未知量当做条件列方程解决问题,建立“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案重点加练习

简易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知识点】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2a) ,2a表示a+a 2 a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3、数字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前面。(如b×4写作4b ) 4、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5、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随堂练习】 1、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吗? (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 a×b写作ba() 1×a写作1a()。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a与b的差() x与8.5的积()比b多c的数() y的4倍() b除c() x减去a的2倍() 2、填一填。 (1)小红体重36千克,比小莉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 (2)李佳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3、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总结:通过以上的例子,大家要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字,以及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或者是字母与字母相乘的时候,可以把乘号简写,或者是省略。但是省略时数字一定要写到字母的后面。例如:8Xa=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易方程

第一个环节:方程的意义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 3.2x-12 (2) 0+7y=56 (3) 5-4=1 (4) 3a+5>9 (5) 4x=1.6 (6)16÷x=4 你知道方程的定义吗? 第二个环节: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 一、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方程100+x=150的解是x=60呢?还是x=50? 二、下列方程的解是x=4的是() ①2x+9=19 ②4x=1.6 ③16÷x=4 三、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你明白了吗?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三、解简单的方程 【知识点】 1、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方程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1)、一定要写‘解’字。 (2)、等号要对齐。 (3)、两边乘除相同数的时候,这个数不要为0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5、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6、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原理一、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 3+x=15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____就是这个方程3+x=15的解。 x-5=4.25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____就是这个方程 x-5=4.25 的解。 x÷4=2.7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____就是这个方程 x÷4=2.7 的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一: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一)(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具准备 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的方木块,画有教科书第12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教学第1个例子. 教师将简易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然后,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讲台上摆着的是什么仪器?(天平.) 它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称物品的重量的.)

怎样用它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面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称出的物品同教科书第11页上图.) 教师: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教师:对!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反过来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试试看! 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50 教师:20+30=50是一个什么式子?(等式.)对!这是一个等式. (2)教学第2个例子. 教师改变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码,使之同教科书第11页下图. 教师:现在天平也保持着平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那么,怎么用式子来表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再试试看! 指名让学生试着写等式,如果学生写出20+?=100,可以提示学生:“?”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数?我们以前学习过,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未知数? 教师和学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写成20+x=100. 教师:20+x=100是一个什么式子? 学生:这也是一个等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