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临床中普遍应用到的STIR技术、选择性水或脂肪激

发技术、频率选择饱和法、Dixon技术、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等,并

将它们进行对比,提出了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在临床中只有合理选

择脂肪抑制技术才可以对病变更好的辨别,

关键词: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临床应用

到目前为之,有着非常多的磁共振抑制脂肪技术,它们的原理各不相同,若

是没有选择合理的技术就容易导致抑制脂肪失败或是不精确,本文探讨了怎样在

临床中选用合适的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本人对当前应用于临床中的脂肪

抑制技术做出了相关分析供参考。

1 频率选择饱和法

1.1成像原理

根据水和脂肪化学位移。因为存在有化学位移,那么水分子里的质子以及脂

肪会有进洞频率上的差异。假如成像序列施加射频脉冲以前,多个频率和脂肪里

质子进动频率一样的预脉冲,那么质子就会由于不断激发出现饱和的情况,水分

子里的质子则不会被激发。此时加之真正激发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将不会再出现

信号,水分子里的质子能够出现信号,进而实现脂肪抑制,

1.2优点及缺点

优点有:第一,较高的选择性。此技术大部分都是脂肪组织的信号实现抑制,仅小面积的影响别的组织信号。第二,能够使用多种序列。

缺点有:第一,过于依赖场强,场强高的情况下,水的质子与脂肪进动频率

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很容易实现脂肪抑制,如果场强过低,那么就很难完成脂肪

抑制。第二,需要磁场具有均匀性。此技术是通过水分子以及脂肪质子进动频率

细小差别,磁场要是不够均匀,那么就会对质子进动频率造成直接阻碍,不一致

的进动频率会导致脂肪抑制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开展较大的FOV扫描过程中,

视野边缘位置脂肪抑制效果不佳,一般关系到梯度线性以及磁场均匀度。第四,

使人体射频吸收能量增多[1]。

1.3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该技术应用的十分广泛。不但能够用在FSE序列以及SE序列,另外

还可以在扰相GRE以及常规GRE中应用。此方法较为简单,选择脂肪抑制选项于扫描序列前就可以进行。只要信号可以被此方法抑制的成像组织其中一定有脂肪

的成分。通常在中高场机器中应用,不然就会降低脂肪抑制效果,甚至不能完成

脂肪抑制。此外,此方法注重场强的均匀性,所以只可以作用小面积的脂肪抑制,并且需要在磁体中心进行扫描,不可靠近磁体边缘等位置,扫描开始之前还要进

行匀场操作,检查之前需要剥离病人身上所有会对磁场均匀度造成干扰的所有物品,不然很可能发生脂肪抑制不均匀的情况。特别是在扫描位置的周边和对磁场

干扰的部分,甚至会直接导致失败。

2 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

2.1成像原理

作为幅度选择饱和技术,它的原理是人体组织里脂肪最短的T1值,经过180°反向脉冲之后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过零点用时补偿,假如使用的T1合适那

么就能够很好的抑制脂肪组织信号。

2.2优点及缺点

优点有:第一,几乎不依赖场强。第二,对比于频率选择饱和法,没有较高

的要求磁场均匀度。第三,大扫描FOV也可以获得较佳的效果。

缺点有:第一,选择性不高,假如有的组织T1值与脂肪接近,那么信号会被抑制。第二,TR延长,所以扫描要花费的时间更多。第三,通常无法应用增强扫描,增强组织T1值很可能缩短到接近脂肪组织,信号会被抑制,进而妨碍判断

增强程度。

2.3临床应用

此技术在临床中也很常见。它可以通过FIR进而IR序列实现,当前使用较多

的为FIR序列。此序列中的T1选择对抑制效果以及脂肪选择性十分关键。通常根

据机器场强选择T1,比如在0.5T的机器中通常选择90ms,1.0T通常选用130ms。此项技术对比频率选择饱和法,没有过高的要求均匀性以及场强高低,不需要在

扫描前匀场,低场强下的效果也很显著,可使用大的FOV。缺陷是脂肪抑制有时

候不能够完整,各病人体位脂肪的T1值有所不同。其次,假如组织中的T1值与

脂肪接近,那么信号也会受到抑制,所以准确性不高,还可能出现误诊以及漏诊

的情况,最好使用于病变的初步筛查上[2]。

3 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

3.1成像原理

此技术相当于前面两种技术的结合,不但能够对脂肪进动频率进行考虑,同

时还能够对脂肪组织短T1的特性进行考虑、在真正射频脉冲激发之前,先激发

三维成像容积,中心频率是脂肪里质子的进动频率,所以只有脂肪组织被激发,

另外,此脉冲略微比90°大,如此脂肪组织就会产生较小反方向纵向磁化矢量,

完成预脉冲以后,脂肪组织纵向弛豫,从反向到零的矢量,再不断增大,直到平

衡[3]。假如采取合适的T1就可以很好的抑制脂肪。

3.2优点及缺点

优点有:第一,稍微增加扫描的时间,略比90°大的脉冲,所以T1要比STRI

里的T1短。第二,激发一次预脉冲就能够实现三维容积里的脂肪抑制。第三,

基本不会使人体射频能量吸收增加。

缺点有:第一,高要求场强,低场强扫描机中无法进行。第二,很高的要求

磁场均匀度。

3.3临床应用

此技术一般是超快梯度回波序列,通常用在三维快速GRE序列,因TR通常

小于10ms,使用以上集中脂肪抑制手段不现实。假如STIR中使用180°反转脉冲

是对于脂肪中质子进动频率,那么此技术也能够用在T2WI,此技术能够使STIR的

特异性增加。

4 选择性水或脂肪激发技术

4.1成像原理

相同于频率选择饱和法,同样成像是通过水和脂肪的化学位移,但区别于频

率选择饱和法的是,它能够利用脂肪激发或是水激发成像。一般使用空间与频率

选择的脉冲完成,此种脉冲是偏转方向及偏转角不同的脉冲组合。

4.2优点及缺点

此方法缺点是较高的要求磁场均匀性,所以需要在扫描前进行匀场。

4.3临床应用

此技术可在FSE、SE的序列中应用,不但能够在2D采集模式中应用,同样也

能够应用于3D采集模式。选择性水激励要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在骨关节、

腹部以及眼眶等部位的检查中经常使用到。

5 Dixon技术

5.1成像原理

此技术也被称之为水脂分离成像技术以及相位对比法。它根据调整TE就能够

得到水脂相位一致和水脂相位相反的图像。之后将它们的信息加或减再除以二,

就能够获得脂肪质子图像或者水质子图像。

5.2优点及缺点

此技术能够获得两组图像,也就是单独的脂肪图像以及水图像,一般用在

FSE和SE序列,此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磁场,FSE以及SE等都能够通过它获取水

质分离图像。它的缺点一般体现在,最少要两次成像,所需消耗的时间较长、十

分敏感磁场的不均匀性,且计算较为复杂。

5.3临床应用

它不仅能够在FSE以及SE序列中应用,同时还能够用在GRE序列,此方法首先在1984年提出,有很多改良的方法,采用GRE序列,单次激发之后三次采集,能够获取脂肪以及纯水图像,将它们用在不均匀磁场中可纠正误差,经过完善之

后的SNR得到显著提高,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减少伪影。通常用在骨关节系统上,对外伤的病人,0.5T之下的机器也能够清晰的呈现受伤位置。

6 预饱和带技术

严格来说,这项技术称不上脂肪抑制技术,它是在加入饱和带的位置预脉冲

激发,饱和带中的全部质子都能够饱和,那么此位置的所有质子信号都会被抑制,腹部MRI一些序列图像中,皮下脂肪导致运动伪影较重,添加饱和带于腹壁中能

够对此运动伪影很好抑制。

7 结语

脂肪抑制技术在临床中是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对脂肪组织信号进行

抑制,使图像组织对比增加,且能够使扫描效果增强,降低各种伪影,能够发现

病变处是否存在脂肪,在T1WI中除去脂肪,出血或是含蛋白的液体都能够体现

高信号,而此技术的应用能够清楚其中是否存在脂肪,给诊断提供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郑玲,刁强,李林,等.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J].医疗

卫生装备,2010,31(1):80-83.

[2]顾海峰.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J].医疗卫生装

备,2010,31(11):42-44.

[3]曹永中.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42-43.

常用脂肪抑制技术解读(二)

常用脂肪抑制技术解读(二) ● 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技术 基于化学位移法的选择性脂肪信号抑制:水和脂肪中氢质子周围化学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进动频率上的微小差别,这个差别用无量纲的ppm表示就是3.5ppm。无论所使用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场强是多少,水和脂肪之间这个无量纲差异都是不变的。但到了不同场强的成像设备,根据拉莫尔方程计算出来的以Hz为单位的频率差异就不同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场强越高,这个频率差异就越大。水和脂肪中氢质子核这种进动频率的差别为化学位移成像奠定了成像基础。利用这种频率上的差异也可以实现选择性的脂肪信号抑制,这就是所说的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通常简称为Fat Sat。与STIR脂肪抑制技术相比,利用化学位移法的脂肪信号抑制具有以下特点: 01 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技术的临床优点 相比于短时反转脂肪抑制STIR序列,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临床优点: 1)化学位移法选择性脂肪抑制适用于更多的成像序列:与STIR 技术相比,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可以作为一个成像技术选项,既可以用于T1加权成像,也可以用于T2加权成像,在序列上也可以同时兼容自旋回波序列家族和梯度回波序列家族。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的这种广适性使得它在临床上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2)化学位移法选择性脂肪抑制属于选择性脂肪抑制技术:这种选择性脂肪抑制技术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脂肪信号,这样对于鉴别出血或脂肪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这种选择性抑制脂肪信号也确保了组织中水中氢质子信号免受损失,因此相比于STIR脂肪抑制技术,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 02

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技术的局限性 相比于STIR脂肪抑制方法,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技术也具有几方面自身的局限性: 1)化学位移法选择性脂肪抑制对主磁场强度具有高度依赖性:当主磁场强度很低时,水和脂肪中氢质子核的进动频率从具体的Hz数来看差别就很小,也就是二者的进动频率点相离很近,如在0.2T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上,二者频率差异约为29Hz,而通常的射频激励脉冲宽度在数百个Hz或KHz量级,显然,这么窄的频率差异很容易被频率域更宽的射频脉冲所淹没,这是低场磁共振无法实现化学位移法脂肪信号抑制的根本原因。在高场磁共振如1.5T,水和脂肪中氢质子核共振频率差异达到220Hz,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先针对脂肪频率点进行选择性激励饱和,然后再施加成像射频脉冲,因为脂肪成分已经事先被饱和掉,从而实现了脂肪抑制的效果。 2)对磁场均匀度具有高度依赖性:尽管在高场磁共振成像设备中水和脂肪中氢质子具有相对更大的频率差异,但这种频率差异在磁场均匀度因某种因素变差时很容易被淹没。这种情况下系统无法准确识别水和脂肪的精准进动频率点,因此也无法精准实现脂肪抑制,而且还可能导致水的信号被错误抑制。对于偏中心的扫描而言,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另外,在人体一些特殊的解剖区域,如颈部,由于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组织间磁化率差别大等因素导致局部磁场均匀度变差,这些区域的化学位移法脂肪抑制就很难保证优异的图像质量。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意义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意义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脂肪抑制序列是MRI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旨在通过抑制脂肪信号,提高对其他组织结构的可视化程度。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一、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的原理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的原理基于脂肪和水信号在磁场中的不同特性。脂肪具有高信号强度,而其他组织如肌肉、骨骼和血液等信号较低。通过特殊的脉冲序列和参数设置,可以有效抑制脂肪信号,使其他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二、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的临床应用 1. 肿瘤检测与评估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肿瘤检测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脂肪抑制可以提高肿瘤周围组织的可视化程度,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大小、边界和浸润范围。此外,脂肪抑制还可以帮助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骨关节疾病诊断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关节炎、关节滑膜炎和骨折等疾病中,脂肪抑制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腔、滑膜和软骨病变情况,有助于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指导临床治疗和手术决策。 3. 炎症和感染性疾病诊断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对于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炎症和感染性病变常伴随有水肿、渗出和血管扩张等特征,这些信号可以通过脂肪抑制来突出显示。因此,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效果评估。 4. 血管疾病诊断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血管疾病的诊断中也有重要作用。脂肪抑制可以消除脂肪信号的干扰,使血管结构更加清晰可见。例如,在肾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等血管疾病中,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位置,指导治疗和手术决策。 三、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的优势与局限 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具有许多优势,如高分辨率、多平面成像、无辐射等。然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扰动敏感、扫描时间较长等。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

MR03-02-01MRI脂肪抑制技术01

MR03-02-01MRI脂肪抑制技术01 喜欢病例的只看病例,要全面了解请看全文。 椎体MR检查使用压脂技术,血管瘤清晰显示

脂肪抑制是MRI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合理利用脂肪抑制技术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图像的质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还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一、MRI检查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的意义 脂肪组织不仅质子密度较高,且T1值很短(1.5T场强下约为200~ 250ms),T2值较长,因此在T1WI上呈现很高信号,在T2WI 呈现较高信号,在目前普遍采用的FSE T2WI图像上,其信号强度将进一步增高(详见FSE序列)。 脂肪组织的这些特性在一方面可能为病变的检出提供了很好的天然对比,如在皮下组织内或骨髓腔中生长一个肿瘤,那么在T1WI上骨髓组织或皮下组织因为富含脂肪呈现很高信号,肿瘤由于T1值明显长于脂肪组织而呈现相对低信号,两者间形成很好的对比,因此病变的检出非常容易。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脂肪组织的这些特性也可能会降低MR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病变的检出。具体表现在:(1)脂肪组织引起的运动伪影。MRI扫描过程中,如果被检组织出现宏观运动,则图像上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而且组织的信号强度越高,运动伪影将越明显。如腹部部检查时,无论在T1WI还是在T2WI上,皮下脂肪均呈现高信号,表面线圈的应用更增高了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由于呼吸运动腹壁的皮下脂肪将出现严重的运动伪影,明显降低图像的质量。(2)水脂肪界面上的化学位移伪影(详见MRI伪影一节)。(3)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了图像的对比。如骨髓腔中的病变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而骨髓由于富含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对比,从而掩盖了病变。又如肝细胞癌通常发生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慢性肝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这些脂肪变性在FSE T2WI 上将使肝脏背景信号偏高,而肝细胞癌特别是小肝癌在T2WI上也往往表现为略高信号,肝脏脂肪变性的存在势必降低病灶与背景肝脏之间的对比,影响小病灶的检出。(4)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增强扫描的效果。在T1WI上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而注射对比剂后被增强的组织或病变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对比降低,脂肪组织将可能掩盖病变。如眼眶内球后血管瘤增强后呈现明显高信号,但球后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对比,影响增强效果。 因此MRI中脂肪抑制的主要意义在于:(1)减少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或其他相关伪影;(2)抑制脂肪组织信号,增加图像的组织对比;(3)增加增强扫描的效果;(4)鉴别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肪,因为在T1WI上除脂肪外,含蛋白的液体、出血均可表现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可以判断是否含脂,为鉴别诊断提供信息。如肾脏含成熟脂肪组织的肿瘤常常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脏内具有脂肪变性的病变常为高分化肝细胞癌或肝细胞腺瘤等。 二、与脂肪抑制技术相关的脂肪组织特性 MRI脂肪抑制技术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主要基于两种机制:(1)脂肪和水的化学位移;(2)脂肪与其他组织的纵向弛豫差别。 (一)化学位移现象

脂肪抑制技术Dixon法

脂肪抑制技术Dixon法 Dixon法,该技术方法是由Dixon提出,其基本原理与Opposed-phase法相似,是利用自旋回波序列,在不同的回波时间,分别采集水和脂肪质子的In Phase 和Opposed-phase两种回波信号,两种不同相位的信号相加,去除脂肪信号,产生一幅纯水质子的影像,从而达到脂肪抑制的目的。Dixon法的缺点是需要采集两组数据,成像时间长,并且受磁场非均匀性影响较大,因此,目前该方法在临床应用很少。近年来对Dixon法进行了改进,即所谓三点Dixon法(Three-point Dixon),该方法是在脂肪和水共振频率相位移分别为0o、180o、-180o的三个点采集回波信号,由于增加了一个信号采集点用于修正磁场均匀性偏差引起的信号误差,较好地克服了磁场非均匀性对脂肪抑制效果的影响。据Bredella等报道,经改良后的三点Dixon法在低场强开放式磁共振系统中应用,脂肪抑制效果满意,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检查技术。 脂肪抑制技术是磁共振成像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对某些病变组织的鉴别,如肾上腺瘤、骨髓渗透、脂肪瘤、脂肪浸润及皮脂腺瘤等,改善增强后组织间的对比度、消除脂肪信号对病灶的掩蔽(如眶内病变),或用脂肪抑制技术测量组织内脂肪含量,减少化学位移伪影等。理想的脂肪抑制技术应能根据脂肪含量及信号强度,鉴别该信号所代表的特定组织。脂肪饱和序列主要用于抑制有大量脂肪存在的部位和对比增强扫描中,它的主要缺点是对磁场非均匀性较敏感,不适用于低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短TI翻转恢复序列对磁场非均匀性不敏感,可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使用,多用于抑制纯脂肪组织和球状脂肪组织,但该序列特异性较差,对具有长T1和短T1的组织信号强度难于区分。反相位成像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脂肪抑制技术,该序列被推荐用于鉴别含有少量脂肪的病灶,主要缺点是对被脂肪包围的小肿瘤检测可靠性差。最初的Dixon法由于成像时间长,对磁场非均性敏感、易受呼吸运动影响等缺陷,临床应用较少。改进后的Three-point Dixon法克服了上述缺点,可用于低场强开放式磁共振系统中,对关节软骨损伤是非常有效的诊断手段。本文所介绍的几种主要脂肪抑制序列,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各有侧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深刻理解各种脂肪抑制序列的原理,清楚各序列的优点及适用范围,根据不同解剖部位、组织结构及脂肪含量,选用相应的脂肪抑制序列。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临床中普遍应用到的STIR技术、选择性水或脂肪激 发技术、频率选择饱和法、Dixon技术、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等,并 将它们进行对比,提出了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在临床中只有合理选 择脂肪抑制技术才可以对病变更好的辨别, 关键词: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临床应用 到目前为之,有着非常多的磁共振抑制脂肪技术,它们的原理各不相同,若 是没有选择合理的技术就容易导致抑制脂肪失败或是不精确,本文探讨了怎样在 临床中选用合适的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本人对当前应用于临床中的脂肪 抑制技术做出了相关分析供参考。 1 频率选择饱和法 1.1成像原理 根据水和脂肪化学位移。因为存在有化学位移,那么水分子里的质子以及脂 肪会有进洞频率上的差异。假如成像序列施加射频脉冲以前,多个频率和脂肪里 质子进动频率一样的预脉冲,那么质子就会由于不断激发出现饱和的情况,水分 子里的质子则不会被激发。此时加之真正激发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将不会再出现 信号,水分子里的质子能够出现信号,进而实现脂肪抑制, 1.2优点及缺点 优点有:第一,较高的选择性。此技术大部分都是脂肪组织的信号实现抑制,仅小面积的影响别的组织信号。第二,能够使用多种序列。 缺点有:第一,过于依赖场强,场强高的情况下,水的质子与脂肪进动频率 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很容易实现脂肪抑制,如果场强过低,那么就很难完成脂肪 抑制。第二,需要磁场具有均匀性。此技术是通过水分子以及脂肪质子进动频率 细小差别,磁场要是不够均匀,那么就会对质子进动频率造成直接阻碍,不一致 的进动频率会导致脂肪抑制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开展较大的FOV扫描过程中, 视野边缘位置脂肪抑制效果不佳,一般关系到梯度线性以及磁场均匀度。第四, 使人体射频吸收能量增多[1]。 1.3临床应用 在临床中该技术应用的十分广泛。不但能够用在FSE序列以及SE序列,另外 还可以在扰相GRE以及常规GRE中应用。此方法较为简单,选择脂肪抑制选项于扫描序列前就可以进行。只要信号可以被此方法抑制的成像组织其中一定有脂肪 的成分。通常在中高场机器中应用,不然就会降低脂肪抑制效果,甚至不能完成 脂肪抑制。此外,此方法注重场强的均匀性,所以只可以作用小面积的脂肪抑制,并且需要在磁体中心进行扫描,不可靠近磁体边缘等位置,扫描开始之前还要进 行匀场操作,检查之前需要剥离病人身上所有会对磁场均匀度造成干扰的所有物品,不然很可能发生脂肪抑制不均匀的情况。特别是在扫描位置的周边和对磁场 干扰的部分,甚至会直接导致失败。 2 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 2.1成像原理 作为幅度选择饱和技术,它的原理是人体组织里脂肪最短的T1值,经过180°反向脉冲之后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过零点用时补偿,假如使用的T1合适那 么就能够很好的抑制脂肪组织信号。 2.2优点及缺点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 郑玲;刁强;李林;张军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化学位移选择法和短T1反转恢复序列)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03-2008-07行磁共振检查中实施脂肪抑制技术73例,检查主要包括头颅、颅底、鼻咽部、颈部、骨关节以及腹部盆腔等部位,对比研究图像的质量得出压脂技术的应用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头颅病变7例;眼部疾病6例;颅底病变10例:其中鼻咽癌8例、口咽部病变2例;颈部病变16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6例、淋巴瘤3例、转移瘤5例、脂肪瘤2例;椎体及骨关节病变中,骨挫伤8例、转移瘤3例、血管瘤3例、脂肪瘤堆积1例;腹部盆腔病变11例,肝脏病变4例,胰腺痛变4例、盆腔病变8例;合理地应用脂肪抑制技术能够使病灶的边缘勾画得更加清楚,清楚地鉴别出含脂肪组织的病变,增强扫描对病变施加脂肪抑制使病灶更加突出,提供较常规MRI检查更多的信息.结论:采用脂肪押制技术可以明显地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的诊断率,是磁共振检查的一项重要技术.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0(031)001 【总页数】3页(P80-81,83) 【关键词】磁共振;化学位移选择法;短T;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 【作者】郑玲;刁强;李林;张军 【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1 引言 磁共振成像中,由于脂肪组织具有短T1和中等T2弛豫时间的物理特性,在T1和T2加权图像中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和中高信号,这种信号会掩盖邻近正常及病变 组织的信号显示,主要表现为它会给在T1加权图像中识别脂质组织中的小病灶,或在T2加权图像的高信号组织中鉴别液体带来很大困难[1-2],因此采用脂肪抑 制技术消除这些高信号的干扰会对诊断起到很大作用。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主要有2种:频率选择饱和法与短T1反转恢复序列(short T1 inversion recover,STIR),本文就这2种技术进行讨论。 2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7-06—2008-07行磁共振检查中实施脂肪抑制 73例。其中检查的部位包 括头颅、眼部、颅底、颈部、椎体及骨关节、腹部盆腔等部位,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诊断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脂肪抑制技术。 2.2 方法 应用GE公司1.5T(signa cv/i)单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新型GE设备中有4 种不同的脂肪抑制技术可供选择,不同的序列可以选用不同的脂肪抑制技术,本文应用的脂肪抑制技术主要为:(1)Fat。在序列的定位界面就可以选择,即频率 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它不是采用连续的4个90脉冲进行饱和,而是采用略大于90脉冲[3]。(2)短T1反转恢复序列(STIR)。需选用IR-FSE序列,然 后根据不同的场强设置合适的TI,以达到良好的脂肪抑制的效果。

MR常用技术及相关概念

快速采集---并行采集技术 GE公司ASSET技术;飞利浦的SENSE技术:在成像脉冲扫描前先行参考扫描〔reference scan〕,获得相控阵线圈敏感度信息,然后进行成像脉冲序列SENSE扫描〔在调整扫描参数时,在Resolution 栏目中选择AENSE选项并设置SENSE因子〕,扫描结束后电脑将利用参考扫描得到的相控阵线圈敏感度信息自动进行去除卷褶的运算,重建出来的即为去除卷褶的图像。 临床应用:1、加快采集速度,缩短采集时间,多用于耐受性较差不能坚持坚持的病例;2、高分辨力扫描;3、年老体弱的屏气体部成像;4、心脏成像;5、用于单次激发EPI,减少磁敏感伪影并提高图像质量;6、用于单次激发的FSE序列,提高回波链的质量;7、用于3.0T高场机,大大减少SAR值。 快速采集---局部回波技术 类似半K空间技术,需要采集每个回波的一半多一点〔一般60%〕,这种技术称为局部回波〔partial echo或fractional echo〕技术或半回波〔half echo)技术。 MRI脂肪抑制技术 1、MRI检查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的意义: 脂肪组织的特性会降低MR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病变的检出。具体表现在:〔1〕脂肪组织引起的运动伪影。MRI扫描过程中,如果被检组织出现宏观运动,那么图像上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而且组织的信号强度越高,运动伪影将越明显。如腹部部检查时,无论在T1WI还是在T2WI上,皮下脂肪均呈现高信号,外表线圈的应用更增高了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由于呼吸运动腹壁的皮下脂肪将出现严重的运动伪影,明显降低图像的质量。〔2〕水脂肪界面上的化学位移伪影。〔3〕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了图像的比照。如骨髓腔中的病变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而骨髓由于富含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比照,从而掩盖了病变。又如肝细胞癌通常发生在慢性肝病的根底上,慢性肝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这些脂肪变性在FSE T2WI上将使肝脏背景信号偏高,而肝细胞癌特别是小肝癌在T2WI上也往往表现为略高信号,肝脏脂肪变性的存在势必降低病灶与背景肝脏之间的比照,影响小病灶的检出。〔4〕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增强扫描的效果。在T1WI上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而注射比照剂后被增强的组织或病变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比照降低,脂肪组织将可能掩盖病变。如眼眶内球后血管瘤增强后呈现明显高信号,但球后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比照,影响增强效果。

MRI脂肪抑制技术方法

MRI脂肪抑制技术方法 很多,如磁共振波谱技术,频率选择脂肪饱和技术,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技术(STIR),Dixon技术及化学位移成像(CSI)技术等,其中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STIR,频率选择脂肪饱和及CSI技术。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shiftimaging,CSI)即同相位/反相位成像(IPI/OPI)技术对于检测病灶内少量的脂质更为敏感,1984年Dixon首先提出化学位移成像,它利用水(-OH)和脂肪(-CH2)氢质子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在一定条件下,脂肪和水以相同或相反相位发生共振,所获的相应图像为同相(in phase,IP)或反相(opposed phase,OP)像,IP像上脂肪和水信号相加;而在OP像上两者信号相互抵消。因此观测IP和OP像上组织信号有无下降可推测该组织是否含有脂质。 相位一致+相位反向=水质子像;相位一致-相位反向=脂肪质子像。 肝内含有脂肪成分的病灶并不多见,主要有脂肪瘤,血管肌脂瘤,肝细胞癌伴有脂肪变,腺瘤,假性结节脂肪浸润以及某些肝内转移性肿瘤。另外,肝结节内脂肪变性被认为是癌前病灶转化成肝癌的一个重要恶变标志,是肝癌演变中的一个偶然发生的过程,因而早期发现肝内结节的脂肪变性并与其它病变的鉴别在临床诊断和追踪评估中非常重要。 无肝脂肪变的病例中,同、反相位上肝与病灶相对信噪比无明显差异,显示肝内占位病变能力相似,然而,在肝脂肪变的病例中,肝脂肪变在反相位上呈低信号与其它低信号病灶如肝癌或血管瘤等易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在同相位上肝脂肪变与正常肝实质呈等或稍高信号,常难以诊断而漏诊,此时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对肝脏T1加权扫描,应行常规同、反相位梯度回波T1加权扫描,此外,在肝脂肪变的病例中,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的T1WI上有时可见肝癌或血管瘤周边环状高信号带,而在同相位上肿块周边无此环状高信号带,可能是由肿块与浸润脂肪间存在残留的正常肝实质所致。 上腹部脏器中多数病变,如肝脏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细胞癌(多数),胆管细胞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细胞癌,转移性肿瘤中通常不含有脂质成分;而有些局灶性病变中可含有脂质成分,这些病变主要由两种含脂形式,一种是病灶内含有不同量的成熟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这类病变主要有肝脏脂肪瘤、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及肾脏血管

第二节 MRI脂肪抑制技术

第二节MRI脂肪抑制技术 脂肪抑制是MRI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合理利用脂肪抑制技术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图像的质量,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还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一、MRI检查使用脂肪抑制技术的意义 脂肪组织不仅质子密度较高,且T1值很短(1.5T场强下约为200 250ms),T2值较长,因此在T1WI上呈现很高信号,在T2WI呈现较高信号,在目前普遍采用的FSE T2WI图像上,其信号强度将进一步增高(详见FSE序列)。 脂肪组织的这些特性在一方面可能为病变的检出提供了很好的天然对比,如在皮下组织内或骨髓腔中生长一个肿瘤,那么在T1WI上骨髓组织或皮下组织因为富含脂肪呈现很高信号,肿瘤由于T1值明显长于脂肪组织而呈现相对低信号,两者间形成很好的对比,因此病变的检出非常容易。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脂肪组织的这些特性也可能会降低MR图像的质量,从而影响病变的检出。具体表现在:(1)脂肪组织引起的运动伪影。MRI扫描过程中,如果被检组织出现宏观运动,则图像上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而且组织的信号强度越高,运动伪影将越明显。如腹部部检查时,无论在T1WI还是在T2WI上,皮下脂肪均呈现高信号,表面线圈的应用更增高了脂肪组织的信号强度,由于呼吸运动腹壁的皮下脂肪将出现严重的运动伪影,明显降低图像的质量。(2)水脂肪界面上的化学位移伪影(详见MRI伪影一节)。(3)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了图像的对比。如骨髓腔中的病变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而骨髓由于富含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对比,从而掩盖了病变。又如肝细胞癌通常发生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慢性肝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这些脂肪变性在FSE T2WI上将使肝脏背景信号偏高,而肝细胞癌特别是小肝癌在T2WI上也往往表现为略高信号,肝脏脂肪变性的存在势必降低病灶与背景肝脏之间的对比,影响小病灶的检出。(4)脂肪组织的存在降低增强扫描的效果。在T1WI上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而注射对比剂后被增强的组织或病变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对比降低,脂肪组织将可能掩盖病变。如眼眶内球后血管瘤增强后呈现明显高信号,但球后脂肪组织也呈现高信号,两者之间因此缺乏对比,影响增强效果。 因此MRI中脂肪抑制的主要意义在于:(1)减少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或其他相关伪影;(2)抑制脂肪组织信号,增加图像的组织对比;(3)增加增强扫描的效果;(4)鉴别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肪,因为在T1WI上除脂肪外,含蛋白的液体、出血均可表现为高信号,脂肪抑制技术可以判断是否含脂,为鉴别诊断提供信息。如肾脏含成熟脂肪组织的肿瘤常常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脏内具有脂肪变性的病变常为高分化肝细胞癌或肝细胞腺瘤等。 二、与脂肪抑制技术相关的脂肪组织特性 MRI脂肪抑制技术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主要基于两种机制:(1)脂肪和水的化学位移;(2)脂肪与其他组织的纵向弛豫差别。 (一)化学位移现象 同一种磁性原子核,处于同一磁场环境中,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其进动频率应该相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 背景 膝关节骨挫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可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MRI(磁共振成像)已成为诊断膝关节疾病的主要 方法之一。MRI脂肪抑制技术和水激发技术是MRI成像中的两个重要技术,能够 提高MRI成像的分辨率和对病变的识别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骨挫伤的 诊断中。 MRI脂肪抑制技术 MRI脂肪抑制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脉冲序列抑制成像区域内脂肪的信号,在短时 间内提高MRI成像的分辨率和对病变的识别能力。该技术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 化学抑制和选择性抑制。 化学抑制 化学抑制是利用一些化学剂如光敏剂等,在成像区域内破坏脂肪分子,从而抑 制脂肪的信号。这种技术有很高的抑制效果,但是会引起组织的光敏性损伤,因此目前已经逐步被淘汰。 选择性抑制 选择性抑制是利用脉冲序列对不同的信号进行选择性抑制,从而实现对脂肪信 号的抑制。该技术不仅可以抑制脂肪信号,还可以保留其他信号如水、浆液等非脂肪信号,因此在MRI诊断中广泛应用。 水激发技术 水激发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脉冲序列强制水分子与磁场方向垂直,从而提高MRI 成像对水信号的敏感度。该技术可用于多种MRI成像模式,如T1加权成像和T2 加权成像等,可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对病变的识别能力。 临床应用 MRI脂肪抑制和水激发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 是应用效果的介绍。 MRI脂肪抑制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MRI脂肪抑制技术可提高对膝关节软骨和骨髓病变的分辨率和对病变的敏感度。骨挫伤通常伴随有软骨磨损和水肿,而软骨和水肿均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MRI

磁共振脂肪抑制那些事

磁共振脂肪抑制那些事 在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人体内脂肪组织中的氢质子和其它组织中的氢质子所处的分子环境不同,使得它们的共振频率不相同;当脂肪和其它组织的氢质子同时受到射频脉冲激励后,它们的弛豫时间也不一样。在不同的回波时间采集信号,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利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上述特性,磁共振物理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用于抑制脂肪信号的脉冲序列。下面对四种脂肪抑制序列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价值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1. DIXON技术 DIXON,即水脂分离技术,是基于脂肪和水处于不同的共振频率。DIXON基于TSE或者3DGRE序列,可生成四种对比图像,包括正相位(水和脂肪相位一致)、反相位(水和脂肪相位相反),还有经过后处理计算生成的脂相图和水相图(图1)。当MR设备缺少高阶匀场,常规压脂无法解决时,需使用DIXON技术。 1A:正相位,1B:反相位,

1C:水相,1D:脂相 优点: (1) 对主磁场B0和射频场B1不均匀性不敏感 (2) “一出四”,一次检查生成四种对比 缺点: (1) 由于采集正相位和反相位图像,最小TR增加 2. 频率饱和脂肪抑制 由于化学位移,脂肪和水分子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存在差别,在成像序列的射频脉冲施加前,先连续施加数个预脉冲,如果预脉冲的频率与脂肪中质子进动频率一致,脂肪组织的将被连续激发而发生饱和现象,而水分子中的质子由于进动频率不同不被激发。这时再施加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因为饱和不能再接受能量,因而不产生信号,从而达到脂肪抑制的目的(图2)。 2.频率饱和脂肪抑制基本原理 优点: (1) 组织对比不会发生变化 (2) Quick-Fatsat模式只稍为增加TR,使得如腹部增强扫描的屏气时间尽可能短 缺点: (1) 对主磁场B0和射频场B1不均匀性敏感,尤其是MR没有高阶匀场时,压脂效果比较差 3. 水激发 水激发技术也是基于化学位移技术。无需额外的预饱和脉冲,相反,一个特定的激励脉冲(二项式脉冲)形成一个特定的脉冲形状,最小程度地激励脂肪质子,最大程度地激励水质子(图3)。

【临床应用】磁共振全新多对比度成像解决方案

【临床应用】磁共振全新多对比度成像解决方案 磁共振成像两大信号来源一个是水,一个是脂类物质。脂类物质根据在人体内存在方式又可以区分为成熟脂肪和不成熟脂质。在磁共振临床应用过程中,成像序列有时要抑制脂类物质信号,这样可以提高病变与背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从而更有利于发现病变;而另一方面又需要鉴别脂类物质的性质是成熟脂肪还是不成熟脂质?这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脂肪抑制方面,尽管传统脂肪抑制技术已经很完善,但这些技术要么对磁场均匀度具有很高的要求,如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要么存在信噪比低,如短时翻转脂肪抑制(STIR)技术。早在1984年Thomas Dixon教授便提出了Dixon两点法水脂分离技术,这一技术的提出结束了低场强磁共振脂肪抑制只能用SITR的这一局面。但Dixon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正如Dixon本人在他的文章所说:“The worst problem with this method comes from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which over a whole image, are many times as large as the chemical shift difference between water and fat.”(Simple Proton spectroscopic imaging, Radiology 1984;153:189-194)。事实上,如果能克服Dixon技术对磁场均匀度高度依赖的局限性,这种水脂分离成像技术势必会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甚至改变我们一些传统的诊断思维模式。 正是在这一理念推动之下,几大MR厂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多对比度成像技术。如GE公司的IDEAL技术、LAVA-Flex技术。其他厂商尽管也有类似的或者接近的成像技术,但受篇幅所限,本文暂不予以讨论。 多序列兼容的多对比度成像解决方案IDEAL IDEAL(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磁共振压脂方法及原理应用

磁共振压脂方法及原理应用 磁共振压脂方法主要有频率选择饱和法、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STIR)技术、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等。 频率选择饱和法是高场磁共振最常用的一种脂肪抑制方法,其成像基础是利用脂肪与水分子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存在差别。如果在扫描之前连续施加频率与脂肪中质子进动频率一致的脉冲,脂肪组织中的质子会因连续激发而产生饱和现象,而水分子中的质子由于频率不同,不会被激发。这个时候再施加真正的激发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却因为饱和不能再接受能量而不产生信号,而水分子中的质子可能被激发产生信号,从而达到脂肪抑制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选择特异性强,选择性高,抑制的组织几乎全部是脂肪信号,另外多种序列均可采用。缺点是对磁场的均匀度、场强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主要用于以上的机型。同时大范围扫描时,在大范围内磁场均匀度会发生一定线性变化,所以边缘的的不均匀会导致脂肪抑制效果差,所以一般用在小范围的脂肪抑制中。同时,由于在扫描之前增加了射频,病人所接受的SAR 值会过高,同时扫描的速度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STIR序列实际上是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演变而来的。STIR技术的成像基础是基于脂肪组织短T1特性。它基本原理为人体组织中脂肪的T1值最短,180度反向脉冲后其纵向磁化矢量从反向最大到过零点

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如果选择合适的T1就能有效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场强依赖性低,较频率饱和法对磁场的均匀度也较低,同时,大范围FOV扫描也能取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由于其成像特点,也有自身的一些缺点:选择性差,与脂肪相类似的T1值的组织的信号也会被抑制掉,特别是增强扫描时,被增强的组织T1值有可能缩短到与脂肪信号相同,从而被抑制掉,从而影响增强程度的。同时,由于此方法在扫描之前也要预加反向脉冲,其扫描时间也较长。 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实际是第1、2种压脂方法的组合。在真正成像脉冲施加前,先施加一个预脉冲,这个脉冲的带宽很窄,中心频率为脂肪中质子的进动频率,因此仅有脂肪组织被激发,角度可以随意调整,预脉冲结束后,脂肪组织发生纵向弛豫,其纵向驰豫将发生从反向到零,然后到正向并逐渐增大,直至平衡状态。经过零点时施加真正的成像脉冲,脂肪组织信号将被抑制,这一技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 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评价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与全身 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whole body T2-weighted imaging-shot TI inversion recovery,WB-T2-STIR)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收集患者56例均采用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获得三维图像,对其临床资料和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WB-DWI与WB-T2-STIR在全身病变敏感性、检出率、定位及定量方面均优于WB-DW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结论采用1.5T磁共振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对全身各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快速发现全身各系统良性病变的好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联合应用;应用价值磁共振全身T2加权成像的脂肪抑制技术(whole body T2-weighted imaging-shot TI inversion recovery,WB-T2-STIR)能够有效地协助全身性寻找病变。我院应用1.5T 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对患者进行检查,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

MRI诊断符合率、诊断效率及临床指导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4年4月在本院应用1.5T WB-DWI与WB-T2-STIR技术联合应用的方法对83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对其中56例患者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12~83岁,平均56.3岁。这些患者均已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证实,恶性病变53例均在上级医院行PET检查,其中肺癌17例,前列腺癌9例,乳腺癌11例,淋巴瘤5例,鼻咽癌3例,肾癌2例,骨肉瘤3例,子宫颈癌3例;良性病变3例未行PET检查,其中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多发性肌炎1例。 1.2仪器、方法及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composing成像软件、自动移床技术、头颅矩阵线圈、颈部矩阵线圈、两个大柔表面线圈、一个小柔表面线圈、脊柱矩阵线圈。进行冠状位采集,然后应用composing成像软件,拼接所有T2-STIR图像,自动生成冠状位全身T2-STIR图像,然后选取一张满意的冠状位全身T2-STIR 图像作为定位像行全身弥散扫描。WB-DWI扫描参数:TR:7000ms,TE:84ms,TI:180ms,激励次数(number of excitation,NEX):4次,FOV:50.0mmX50.0mm,层厚:4mm,层间距:0mm,b值分别为50s/mm2及800 s/mm2。进行轴位采集,全身共分6到7段扫描,一次采集50层。自动移床至待扫

MRI脂肪抑制技术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MRI脂肪抑制技术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在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中,由于人体内脂肪组织中的氢质子和其它组织中的氢质子所处的分子环境不同,使得它们的共振频率不相同;当脂肪和其它组织的氢质子同时受到射频脉冲激励后,它们的弛豫时间也不一样 ... 在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中,由于人体内脂肪组织中的氢质子和其它组织中的氢质子所处的分子环境不同,使得它们的共振频率不相同;当脂肪和其它组织的氢质子同时受到射频脉冲激励后,它们的弛豫时间也不一样。在不同的回波时间采集信号,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利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上述特性,磁共振物理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用于抑制脂肪信号的脉冲序列。下面对四种脂肪抑制序列的基本原理、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脂肪饱和序列 1. 基本原理 脂肪饱和(Fat Saturation,FATSAT)方法是一种射频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脂肪和水共振频率的微小差异,通过调节激励脉冲的频率和带宽,有选择地使脂肪处于饱和状态,脂肪质子不产生信号,从而得到只含水质子信号的影像。在FATSAT序列开始时,先对所选择的层面用共振频率与脂肪相同的90°射频脉冲(饱和脉冲)进行激励,使脂肪的宏观磁化矢量翻转至横向(XOY)平面,在激励脉冲之后,立即施加一个扰相(相位破坏)梯度脉冲,破坏脂肪信号的相位一致性,紧接着施加成像脉冲。由于回波信号采集与饱和脉冲之间时间很短(<100ms),使脂肪质子无足够时间恢复纵向磁化矢量,没有信号产生,从而达到脂肪抑制的目的。 2. 脂肪饱和序列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FATSAT技术是在常规成像脉冲序列之前,先用一频率和脂类质子共振频率相同的饱和脉冲对所选择的层面进行激励,因此,该技术可用在所有的MR成像脉冲序列中。FATSAT序列的突出优点是只抑制脂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 中的临床应用 王凡陈家祥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安徽马鞍 243000 [摘要] 目的探讨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和t2_me2d水激发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对骨挫伤序列检出能力进行分析,比较同一病灶在不同序列中标准信号强度。结果 pd-tse-spair脂肪抑制和t2-me2d水激发序列是检出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序列,pd_tse_spair 脂肪抑制在骨挫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的标准信号强度优于t2_me2d水激发序列,特别在骨挫伤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临床膝关节骨挫伤的首选检查序列。t2_me2d 水激发序列在软骨损伤的标准信号强度优于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序列检出膝关节骨挫伤及附属结构病灶非常敏感,能清楚显示损伤部位及病理改变。 关键词骨挫伤;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水激发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008-03 [作者简介] 王凡(1976-),男,安徽马鞍山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T/MR诊断。 陈家祥(1963-),男,安徽马鞍山人,大学本科,主任医师,研究

方向:CT/MR诊断。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外伤中容易损伤并引起临床症状的部位。磁共振MRI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显示膝关节骨髓及附属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手段,MRI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及质子加权技术的应用,对骨髓病理改变有极高的敏感度,能进行多序列、多参数、多角度的成像,对骨小梁损伤、隐形骨折及关节附属结构损伤能较清晰显示[1-2],能检出X线、CT均不能发现的膝关节骨挫伤损伤情况。随着MRI新的扫描序列和关节线圈不断开发,精准频率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spair)及多回波选择性2D采集水激发技术(me2d)目前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但报道较少。为探讨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和t2_me2d 水激发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2021年10月—2021年10月间因外伤于该院行膝关节MRI检查诊断关节挫伤病例6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因外伤于该院行膝关节MRI检查诊断膝关节挫伤病例6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标准差为(42±11.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主要有关节肿胀、疼痛、部分伴有功能障碍。所有病例均行DR检查,行CT检查,无明显关节骨折、移位 1.2 MRI设备与检查方法 MRI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 Magnetom Avanto1.5T超导高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