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数学

如何让学生爱数学
如何让学生爱数学

如何让学生爱数学

安阳市安阳桥小学张瑜

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等重要使命。目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小学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些误区,数学让学生望而生威,甚至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不够,不能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缺少等待,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少,教师讲解得多,以讲代学,作业机械重复,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加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削弱数学教育的效果,使数学教育的有些功能被异化。

如何使数学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真正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从而发挥数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呢?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们讨论和研究。

一、充分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让学生热爱数学。

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充实和挖掘数学中新奇有趣的事实和现象,让学生觉得数学真奇妙,数学有意思!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真正地喜爱数学这门学科。如学了比的知识后,可让学生认识“黄金比”,使学生体验到世上美的事物都符合“黄金比”这一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揭示周围事物的数学本质,让学生充分体悟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博大精深;再如学了“因数和倍数”后,让学生去寻找“完美数”,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看似很平凡的一个数,其中却隐藏着这么多的奥秘,从而让学生觉得数学有意思;再如学了“找数列中规律”

后,向学生讲述天文学家观察太阳系中各行星和太阳的距离这一数列后,发现在其中火星和木星与太阳的距离这两个数之间不符合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通过计算后确认其间肯定还有另处的行星,果然后来的天文学家发现了“谷神星”、“智神星”等许多小行星,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真了不起,产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关键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去搜集,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数学读物,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知识宝库,同时要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师生在数学阅读中同成长,小学数学虽然姓“小”,但只有让它置身于“大数学”的滚滚洪流和背景之下,才能使它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产生应有的魅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数学。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数学的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逻辑推理性强,数学更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被大家广泛认同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随时根据教学情况调控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要有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思考性,切忌自问自答,没有耐心等待学生去思考,或者与少数学生的一问一答,而忽视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提问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大多数学生的思考和争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共享智慧和真理!如教学圆周长的计算这一内容时,在揭示圆周长的意义后,可这样提问:“你觉得圆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当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猜想到可能和它的直径有关系后,指出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一直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再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理解含有分数的句子是比较关键的内容,教学中可出示如“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1/4”这样的句子问学生:“由这

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男生是女生的5/4、女生是男生的4/5、男生与女生的比是5:4、男生是全年级人数的5/9,女生是全年级人数的4/9,女生比男生少1/5等等)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体验了数学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打下了基础。数学思考力的训练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如转化的思想、假设的思想、还原的思想、有序思考的思想等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充满信心,要让学生说话,不要封住学生的嘴,要让学生动手,不要捆住学生的手,要让学生观察,不要遮住学生的眼,教师们千万不要掩耳盗铃,认为只要讲深讲透了,学生自然就懂了,以教代学,包办代替。

三、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总结和反省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才能形成系统,要帮助学生把新知识不断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它成为后续学习的助推器。现在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上负担过重,压力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太低,因此让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总结成败得失,是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办法。每节课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如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经验

想告诉大家?每周可布置学生写数学周记,写自己数学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写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写自己对今后数学学习的目标措施、写自己对某一数学题的思考过程,通过让学生写数学周记,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提供帮助的目的。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对本单元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反思学习中学得好的方面和学得不好的地方,让学生学会画知识网络图等。每学期让学生对自己数学学习的状况进行总

结,提出自己的努力方向,向教师提出建议等。每次考试后让学生对自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进行自我评价,写写考试后的感想、体会。这些办法只要教师长期地坚持去做,一定会对学生数学学习很有帮助,这也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会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四、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又一重

要功能,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培养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之气,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专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我们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赞同时要点头示意,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评点别人发言内容中的优缺点。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要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要让学生做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题后要再仔细检查和验算,要让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对,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要通过看书和向别人请教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出来,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整理和收拾好学习用品,做到有始有终。我们要培养学生对数学书报的兴趣,让学生有阅读数学读物的良好习惯。研究表明学生的成才因素中智商仅占20%,而被人们忽视的情商却占80%。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能急功近利,时紧时松,不要因为要教学质量而对学生的坏习惯迁就,其实如果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如同一盘散沙,教师难以调控教学局面,教学面向全体就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对学生的坏习惯决不能因为课改的理念而一味地迁就,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切按规矩、制度办事。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好习

惯也一定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还是落实到学生身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还是决定于学生。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非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美好愿望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有的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如何使教师的善良愿望成为学生的愿望,让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小学数学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很多,不少数学教学工作者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许在此文中说的问题太多、太严重了,但我觉得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普遍现象,有些问题还是确实存在的,提出问题、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思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当然这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思考和研究,我们期待着小学数学教育进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完整版)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喜欢数学课

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 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能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努力处理好课堂教学问题,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有可能进入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境界。就我个人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教学10以内数的顺序时,我设计了一个坐火车的游戏,先让学生排队买票,再根据“火车票”上的数字找相应的车厢。这样一方面认识数的顺序,又进行了社会生活方面的教育,学生在游戏当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寓教于乐。 二、利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固定在学习的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更

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 如:巩固“倍”的概念时,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教师首先拍2下,然后拍4个2下,让学生回答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接着,按要求师生对拍,进而同桌同学互拍。如复习“小数的减法”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精神集中、情绪高涨。这种简单易行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 四,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喜欢上某位教师的课,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有一些教师偏爱思想严重,对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很亲切,而对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学生则态度冷漠,学习不好,表现差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面前抬不起头来,更不敢向教师请教。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部分学生只会越滑越远,并且产生和教师对立的情绪,用不学习不听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所以,教师应该树立起高尚的师德,满腔热忱地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不失去走向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换来学生真诚的爱戴,才能换来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由衷喜爱,才能换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 四、学习评价表扬为主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次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教师

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让孩子快乐学数学 发表时间:2013-12-30T09:09:49.263Z 来源:《教育学》2013年12月(总第61期)供稿作者:曲霞[导读] 传统教学平时注重的总是在灌输,关心的是孩子们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曲霞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小学266520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有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是硬性强加一些内容在孩子身上,在教师的“灌输”下,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一味地接受,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是快乐的学习吗?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换位思考中去学会理解、包容孩子,让他们真正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与数学快乐成长呢? 一、转变教师观念 传统教学平时注重的总是在灌输,关心的是孩子们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却极少去关心孩子们的内心需要、情感需要,总是怪学生这个没学好、那个不全面,而忘了将“生命”教育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忘了孩子的潜能也需要敬重、期待、呵护。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要体会的是孩子的生命,用多彩的课题设计激发学生的灵感,课后安排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理解孩子的生命,欣赏学生每一次与众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每一次的创新;用爱和理解感化那些特殊的学生,让他们正视自己,走向积极的发展。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有爱、被尊重、被理解的环境中一定会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快乐数学教学,关注学生健康 1.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美妙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在提倡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成功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学习《比》这一单元时,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人体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其中隐藏的奥秘却不为学生所知。正是这种熟悉而又矛盾的冲突,吸引学生投入到了学习中。因此,丰富多彩而又有效的情境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呆板式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让学生主动学习,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比如在教学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讨论的方法,自己去发现圆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然后一步步地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了新旧图形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使知识的掌握更长久、牢固。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寻思,从中有所悟。 3.巧设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直观把握。但以往的练习就是满堂灌,一起做某一题,一起对答案,学生在这样的题海中不仅烦躁,而且很机械。所以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练习模式。比如在练习中我们可以设计成闯关的游戏。在教学《混合运算》的复习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拯救喜洋洋的故事情境,学生一看到还有闯关游戏,兴趣一下提高了。基础关“过森林”里面有基础的计算题;提高关“过食人鱼河”里面是连环锁填空;关键关“穿越雾林”里面是解决问题。这样一关关设计,每一环节都不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在练习中让学生有了目标、有了任务,改变了传统的做做做的模式;练习时还可以进行竞争制,以《数学大王争霸赛》的形式出示练习,学生有了竞争才会更愿意参与。 三、让学生在数学评价中快乐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只有正确、灵活地运用好评价,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评价标准多样,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的机会。众所周知,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们可灵活运用评价标准,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都有发展的机会。例如在平时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标准:对优等生适当提高要求,敢于挑战自我的同时,还要学会互帮互助;对于中等生要掌握所学的内容并保持乐于学习的态度;对于潜能生,要以基础为准,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对每种学生的肯定、鼓励后,都不忘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给班级带来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用分层评价以后,可让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起点,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2.评价内容多样,为学生搭建快乐学习的平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看你是否是位有智慧的老师,就看你是否会善于时刻激励学生。每周一下午的一节课,我都要带领孩子们对上周的活动进行总结,为表现好的小组和学生颁发小标志,并直接和班级自我管理活动挂钩。到了月末,还要隆重召开“人人喜欢我”的好习惯表彰大会。当然,评价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进步奖,让孩子们都有信心才会有所改观。比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有什么优点或者缺点,在题目旁写上评语:“解法真妙!”“你太聪明了,希望继续努力。”“请认真书写!”……这样多采用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就会更好地树立起更进一步的学习信心。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教师们都有这样一个体验:学生上音体美课就欢呼雀跃,兴致勃勃,上数学课就无精打采。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究其原因,恐怕离不开以下几点。1.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注重评价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紧张沉闷。艺体课则有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2.数学课大多正襟危坐,先听教师分析讲解,再做大量习题巩固新知。艺体课能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好动的愿望。3.为保证正确率,数学答案强调固定统一,艺体课上学生可大胆想象、创造,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空间。要让学生同样喜欢上数学课,这就要从以上几点入手,改变我们数学课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1.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教师,必然也喜欢听这个教师的课,形成教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教师上的课,我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有“向师性”。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差距。

2.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初四第二章学习二次函数时,我先是展示我搜集的很多关于中国拱桥的发展及设计,提出问题:这些拱桥的基本设计理论是什么呢?学完本章你就会知道了,你也会成为设计家。

爱 上 数 学 课

爱上数学课 发表时间:2015-06-17T17:03:45.16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3期供稿作者:马文函 [导读]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 山东省东营市盐窝中学马文函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和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致于使学生怕上数学课,不愿意上数学课;为什么刚学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野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还得对症下药。对此我仅代表个人提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煞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让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例如我们在学习集合时,就可以用这样一段对话来引入它的概念(这是一个姑姑和6岁小侄儿的对话):姑姑问:“你的脸在哪儿?小男孩儿指指鼻子。“不对,那是鼻子。”小男孩儿又指指腮帮子。“那是腮帮子呀!”小男孩儿接着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没指出哪儿是他的脸。最后,姑姑告诉他说:把你的鼻子、腮帮子、嘴巴、眼睛、前额、下巴颏儿……放在一起,这么一圈儿,才是你的脸。然后我们再给学生集合的定义:“在数学里,当我们把一类事物放在一起考虑时,便说它们组成了一个‘集合’!”这肯定比一上来就给学生集合的定义,或者只是把书本的例子重复一遍印象更深刻。 再比如我们在学习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学习,那么这些公式一定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气的气球为什么是圆的?买西瓜为什么要买大的、圆的?……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搬入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就拿易拉罐为形状设计来说吧?为了减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属薄片做成的封闭圆柱体,因为对于柱体,在给定面积的情况下,制作出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得不考虑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观、方便等等,所以我们看到的易拉罐形状才各具特色。 再比如在教学“对称图”时,教师创设逛游乐园的情境,让学生一边看各种游乐项目的录像,一边用手势,身体模拟自己正在玩滑梯,转转盘、蹦蹦床等动作,从而感受平移与旋转两种运动,产生了研究这两种运动的极大兴趣。教师把树叶、蜻蜓、蝴蝶、飞机、天平等对称图案带入课堂,把歪脸、袖长不同的衣服等不对称的图案也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实物情景中,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强烈对比,从而产生了研究对称的浓厚兴趣。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不会厌倦。 第二、如果我们一味的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使他们形成一种依赖性,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逐渐消失。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我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学习长方体的时候,我提前一天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已有体会,与同学交流时,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能不活跃吗?此法也可以用于学习其它“多面体”。再比如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用旋转平移的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为你的讲解内容创设情境,如在教循环小数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些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东西,这样先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我相信这样要比我们纯粹的使用数字说明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走到学生中去。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爱老师才爱上这门课的,而爱学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朋友,这不仅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渴望的。而往往很多老师缺少的就是这个。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们就要走到学生中去,能经常和学生交谈(可以找学生谈心,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闲聊),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我相信在学生爱上我们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这门课。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

[激发兴趣,快乐学数学]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潜能直播

[激发兴趣,快乐学数学]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潜能直播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其内心是愉快的、积极的,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就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中。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得来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认知水平和自主控制能力较低的小学生而言,正是学习数学的起步阶段,学好数学的关键取决于能否在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和知识的不断丰富,学习的兴趣也会由对外在的、形式的关注转化为对内在的、知识的渴求。因此,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乐之溶于数学的知识海洋中,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一、创设情境,境中生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怀着满腔热情投入认知过程。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4个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为了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得主动、快乐。二、化动为静,动中激趣教材上的图文(知识)总是相对静止的,一般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梁铭慧 试问你们各位数学老师,要想教好自己的数学学科,是不是很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数学课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找到最好的方法。 教数学几年,我常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什么是最大的成功?什么是最惨的失败?我思索的结论是:最大的成功在于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走进数学、爱上数学;最惨的失败在于学生因为教师的因素而从小远离数学、厌恶数学。 喜爱,是人类重要的持久学习动因,也是人在某门学科上产生创造欲望,获得创造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陈景润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地追求“1+1”的答案,?居里夫人在清贫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元素的秘密……都缘于他们对科学的一往情深。因此,新教学大纲把“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的喜爱,除少数人因先天因素而对数学“一见钟情”外,绝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产生兴趣,反复体验个中滋味,才会爱上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要出色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过程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一个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这说明,只有让学生感到安适和自由的人际关系时,他们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权利、选择、差异,特别要宽容犯错误、说错话的同学。尊重是爱的前提,数学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这门学科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移情”效果,从而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2、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正逐渐数字化,生活是数字的源头活水,又是数字研究的终极目标。把数学问题设置在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中,带着学生走进了问题情景,无疑也就带着学生走进了数学王国。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必须做到有序、有趣,才能有效。所谓有序,是指针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设置的情景要有合理的程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所谓有趣,是指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其生活经验,设置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集中精力的情景。有效的数学情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 3、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爱上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中,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爱好倾向、

如何引导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

如何引导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虽然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较为简单,但对于幼儿来说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决定了我们不能沿用旧方法、旧模式,而要依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实现幼儿的全面参与、快乐学习。 关键词:幼儿数学;快乐学习;生动故事;趣味游戏;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225-02 DOI: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527667.html,ki.issn1673-9132.2016.25.147 幼儿阶段正处于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此阶段的教育教学至关重要。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很难将抽象枯燥的数学课上得生动活泼,无法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能让幼儿对数学渐行渐远,这势必会影响到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为此,在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顺应幼儿的天性,依照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运用幼儿喜闻

乐见的活动展开教学,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带给幼儿愉悦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加深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快乐地学习数学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结合生动故事学数学 故事生动幽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是幼儿所喜爱的重要活动方式。为此我们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拨动幼儿的心弦,激起幼儿积极的学习兴趣。如在小班学习数字时,教师就可以幼儿所熟悉且喜爱的各类卡通动画人物来创编生动的趣味故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从森林来的两位客人,熊大和熊二,它们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接着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水果。这时就可以让小朋友们来说一说都是些什么礼物,由此引申出数量,引出数字。这样将抽象的数字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更能带给幼儿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进一步参与数学探究的热情。 二、在趣味游戏中学数学 幼儿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机制,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真实

分享幼儿数学方面的知识

分享幼儿数学方面的知识 未来几次课都会从不同层次角度去分析,幼儿快乐学数学的部分知识内容,今天主要其讲中的一部分,巩固认知基础,保证以后学习发展能力。数学是什么?不是单一的阿拉伯数字,也不是单纯的加减乘除,数学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想想小学的应用题是用来干什么的?就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所求问题,已知问题,解答问题的一个思维顺序性、逻辑性。思考,分析,验证,这不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吗?很多大人教孩子数学就会,教1234认识,然后加减法,家长教孩子1+1=2,孩子问为什么一定要等于2,你怎么回答?最好在实际生活中加入数学问题提问。对于幼儿学习东西不要脱离他的生活环境,孩子学习东西一定要直观,越直观越好。最好动用所有感官帮助理解吸收。很多孩子未来出现的6和9不分。可以数数,但单独拿出数字不认识;可以背出1+2=2,但看到1+1=?的问题时,不知道答案。很多这样的情况出现,原因就在于孩子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有问题的。有没有在孩子怎么讲也不会的情况下,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有没有引导孩子去直接背答案的?有,我就见过。孩子啊,结果什么技巧都没学会。 家长的第一个误区就是:直接传授给孩子二手知识,把自己的经验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就对了,你要这样这样,直接导致孩子不动脑思考问题,孩子体会不到探索的乐趣,遇

到问题就找家长。从学习上到生活中都不愿去动脑,现在很多00后90后普遍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不爱动脑。直接原因就是大人包办的太多了,阻碍了孩子能力的正常发展。 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轻松学好?示范班的做法:先让孩子感兴趣,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从幼儿园开始从小班就开始接触数学了,中班大班,到最后毕业。小班主要是培养和铺垫,先从认识你颜色,形状,图案,配对等,这些基本的做起。示范班的数学都是在游戏中学习的,也就是玩中学,如今天认识颜色。小班的孩子会很喜欢。示范班的做法是,如今天认识红色,老师出示红色的苹果,穿红色的衣服等,拿出一些红色的实际物体来介绍红色。然后出示一些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红色,接着一同寻找红色,谁看见哪里有红色?孩子一个一个举手说,这样会的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会先说,带动那些理解能力慢的孩子,一点点的消化理解。学习红色的英文,美工区玩红色的橡皮泥,画画涂红色苹果等。图书角,关于颜色的认识,红色的书等,益智区会出现红色的多分拼插玩具,娃娃家会有红色的裙子给娃娃,大家看到今天所有的主题游戏环节都是红色,孩子会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红色。在班级里面寻找红色的游戏,户外活动的或者散步时,也可以一起寻找外面的红色。以后的每个颜色都这样教,孩子不会出现蓝色绿色不分的情况。因为老师用整个一天的时间引导孩子去理解什么是红色,哪里有红色,孩子自

让学生爱上数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3527667.html, 让学生爱上数学 作者:吴秋香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第09期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 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我认为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让学生爱上数学、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如何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我想,这是摆在我们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如何上好数学课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一、更新思想,让学生爱数学。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所以每一节课教学,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内容。不要用教师的眼光去看待数学知识,否则会造成没什么可讲的现象。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玩猜年龄的游戏,继而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联想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这就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同时也渗透了归化的数学思想。在练习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了已知底和对应高求面积的基本练习、已知三个量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变式练习、周长和面积的对比练习。这样的练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我们选题时要考虑:这道题起什么作用,是弄清概念,巩固新知,还是复习提高,培养数学能力,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等等。通过典型题的“解剖麻雀”,使学生掌握解题规律,解题思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达到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样我们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概括性品质,让孩子们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 二、自主探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什么?”“数学来自于哪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些涉及数学本质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课标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是重要方式,于是我们教师就觉得评价一节课是不是一节好课,有没有探究活动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想法设法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于是课上就出现了一些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如在“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学中,有位教师在新课开始,未做任何铺垫,就抛出一个例题, 124×12=?让学生尝试,在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多次尝试失败后,教师始终袖手旁观,直至即将下课之际,教师和学生一道,根据一个学生的124×10=1240 124×2=248 1240+248=1488的思路推出124×12=1488,然后一节课就草草收场了,这样的探究是无效的探究。我认为我们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就具备了一些探究学习的经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中学数学论文 四种方法,让学生爱上数学 牟卫江 (嵊州市金庭镇中学,浙江绍兴312456) 摘要:初中是思维简单的小学到思维逐渐成熟的高中的过渡阶段,而数学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学科,其发展蒸蒸日上。那么,学好初中数学,就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但是,落后的传统教育也在抹杀着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笔者就这个问题,从师生感情、学习兴趣、课堂氛围、讲课水平四个方面来浅谈如何让初中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6-0134-01 当今教育中初中生对初中数学的恐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那么,教师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 一、爱上数学,先让学生爱上数学老师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老师对于学生也是这样。初中数学老师在给学生的第一堂课上,一定要精心打扮自己的仪表、准备开场白准备课件。原因如下:1、穿着得体。教师穿着讲究,学生就会首先觉得数学老师不是往届那个古板保守的老头子,而是一位非常有修养非常有品位的数学教师。对于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我们都会有特别的好感;2、开场白简单精要。作为数学老师,讲话要有数学所蕴含的简洁明了有逻辑的思想,这时学生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个数学老师不是那么好糊弄也不是那种心里明白却不会讲课的老

师,这样,教师的数学威信就会于不知不觉中建立在学生心中;3、精致的课件。现在还有不少老师要么用别的老师的课件要么用自己用了十几年的课件,翻来覆去,不但自己觉得没意思,而且会给学生传达一种应付了事不负责任没有情调的感觉,那么自己的教学理所当然就会非常失败。 二、爱上数学,要让学生找到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统计,浙江版教材课后题中,生活问题占应用问题的22.2%,应用问题占例题总量的81.8%,应用性例题的背景素材更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等的联系。那么,初中数学老师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把数学题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在讲坐标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如何在一个方队里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待同学们感到为难或者出现千奇百怪的答案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仅仅需要横纵两个数字就可以确定位子,这时候趁机引进坐标的概念就会使学生感觉数学的实际应用性质;2、把数学放到游戏中去。老师在讲简单概率题比如摸小球问题时,可以让同学们亲自来做一下这个实验,亲自感受一下概率的神奇之处,从而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3、把数学放到数学典故中去。比如在讲勾股定理时,老师不能拘泥于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先给学生讲黄伯思的七巧板的故事,讲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从而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对初中数学有着对文学般的喜爱。 三、爱上数学,帮助学生爱上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新知识的传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对学习的良好态度。活跃课堂气氛需要:1、把课堂让给学生。转变传统“课堂属于教

幼儿园大班教案整理(10份)

1.大班数学教案:楼房与号码 衢州市实验幼儿园徐丽娟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他们喜欢用数字相互留下电话号码,喜欢用很多常见的字来相互留下地址,加强相互间的交往。这时,对数字概念的理解都还都处于零碎状态的幼儿,那些知识碎片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疑问,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们俩不是住在同一个家里了么?”。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数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 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徐老师第一次来东阳,发现我们东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这是**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镜头到一个单元)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镜头到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 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牧野区陵园小学 张茜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数学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数学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课后,我也经常反思,和老师们交流,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双语不用教的广告,教授讲到孩子在看动画片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把汉字、数字、英语融入到动画片中。当时我灵机一动,我想:如果把这种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否也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经过我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享受快乐 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多高。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愿不愿”学习,更要重视学生“乐不乐”学习。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熏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所以,教师应巧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在课堂上要把第一锤敲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同学们,愿意和张老师做一个用掌声表示得数的游戏吗?”学生一听立刻兴奋起来说:“愿意!”“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啪!啪!啪!啪!”教室里响起了四声清脆的掌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两下掌声响了起来。“把2

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啪!”同学们十分得意地拍了一下手。此时,我看着学生神秘地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个?”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一下子懵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怎么拍才好。这时我用左手指在右掌上点一下,笑着问:“这是半个吗?”同学们禁不住笑了起来,抢答道:“每人都是半个,可是也不能用掌声表示呀?”“喔!既然不能用掌声来表示,那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半个呢?”同学们回答:“不能。”由好奇引发的求知欲,使教学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学数学。 二、动手操作、品尝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数学学习的“动手”活动,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去参与数学、去体验数学,真正让数学课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孩子们,你们想用多个三角形拼出喜欢的图案吗?”同学们高兴地说“想!”“那你们就分小组拼一拼,看哪组的作品最新颖。”一会儿大家拼好了。接下来,我对同学们说:“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

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这是老师们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尝试: 1、多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

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2、充分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 3= = = = = = = 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适时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买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汤家中心小学倪允菊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他们时常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长此以往会产生厌学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数学呢?这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讲童话故事,激发兴趣。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仔细看了看,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我认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学、乐学了,上课也就会认真了。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很多,讲故事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平时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已经在用,如果能用好数学故事,让数学故事走进我们的课堂,对数学的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 二、多鼓励,保护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今天,我执教“认识几和第几”,我让学生从左边数起第4个灯笼黑板涂色,一个学生竟然涂了4个灯笼。我没有及时批评他,而说你能再想一想吗?这位学生放松地想了想,然后指出来,自己改正了错误,体面地回到座位上,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获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个教师的义务。“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小秘密!”等这些充满激情、充满鼓励的评价,让孩子们放松了紧张、焦虑的心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觉得学数学是快乐的,从而逐渐地喜爱数学。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教育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数教育 南京市龙福幼儿园张杨 摘要: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育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既需要教师系统地、有目的地精心设计和组织数学环境和活动以启发、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同时又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操作、生活等活动中贴近幼儿,逐步培养起幼儿数学思维的一种能力。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快乐学数学、轻松学数学”?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探索研究,将数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有效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一日生活数教育 正文: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理解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于是,我们尝试将数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从孩子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资源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在积累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数概念和发展思维能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快乐学数学”、轻松学数学”。 一、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因子”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在孩子的一日生活里,也到处充满数学。《纲要》指出:“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要让孩子“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孩子的生活,寻找最佳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契机。教师只要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日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契机:早上有多少孩子来幼儿园?(数数);你今天带来了什么玩具?(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玩具怎么分家?(分类、统计);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认数、排序);你排在队伍的哪里?(序列和空间方位);现在几点了(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对数的感性认识。对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确立整合的教育观,根据孩子生成问题中的求知解惑、学习及发展等需要,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较自然地与主题、与其他教学领域、与孩子的一日生活相整合,促进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案例:早上自主点心时,谈林轩把饼干往盘子里放,“你看,饼干好多啊?”旁边的陈余看了看说:“1,2,3……对,有7块饼干,真的很多。”谈林轩马上反驳:“不对,盘子里是6块”,陈余有些不相信,伸出手指一块一块数着验证。由于饼干放的杂乱,她数了一圈还是忘记开始数的第一块而多数了一遍,这下又数到了7块。谈林轩急了,干脆把饼干拿出来放在桌上呈一排,一块块数给陈余看“1、2、3……是6块。”接着他又向陈余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两个两个数2,4,6。”我吃了一惊,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中的孩子们大都是点数或默数,很少会两个两个数,为什么今天谈林轩会这样数而且完全正确呢?于是我想试探他,夹了几块饼干放在另一个盘子里。“谈林轩,你能帮我数数这个盘子有多少块饼干吗?”谈林轩欣然同意,把饼干放成一排马上数给我看:“2,4,6,还剩一块,加起来一共是7块饼干。”完全正确。事后,我针对谈林轩不同方法的数数进行了小组交流,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