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说明

校勘说明
校勘说明

校勘說明

校勘說明

一、《老子·德道經》帛書甲本,不僅是一部哲學巨著,而且是一部修真學的專著。是一部迄今所見《老子》版本中,修真學內容最爲突出和完整的版本,是最接近老子原著本義的珍貴版本,堪稱是一部修真學的教科書。本次《老子·德道經》帛書本的校勘,爲了盡可能恢復老子演創《德道經》之本義,自始至終由太上脈系當代傳人熊春錦先生親自主理,並親自圈定。

這項工作,是在新的特定的歷史時空中,在帛書本和楚簡本《老子·德道經》發掘的前提下,再加上眾多集約因素的作用,使其得到了比較圓滿地完成。她的完成,必將在探索《老子·德道經》的征程上翻開完全嶄新的一頁。

二、本次校勘,因爲帛書《老子·德道經》甲本中,充滿道家修真學之真義,隱含完整的修真理論方法訣竅,故以甲本爲主要依據,並且同時參考乙本、通行本和楚簡本。

採用甲本詞句時,註明乙本及通行本等相應詞句;採用乙本或通行本等的詞句時,註明甲本相應詞句。以利讀者鑒別區別修真學之義與常道之義。

楚簡本,因僅有不足兩千字,且排列順序與帛書本差異較大,僅在有疑難處作以訂校之用。

三、帛書《老子》與通行本在編排上不同。帛書本“ 德經” 在前,“ 道經” 在後;而通行本則反之。

且通行本第四十章與四十一章次序顛倒,第八十章、八十一章在第六十七章之前,第二十四章在第二十二章之前。此次完全恢復帛書本原章序,並同時用數字碼註明通行本之章序。

經名命爲《老子·德道經》,以合由德而道之理。並兼顧《老子》原名。

另爲突出每章之重點,根據前人所註及今重新勘校後的章義加了章題,以示提綱挈領,並且方便誦讀、記憶與查閱。四、文中引用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老子》甲本,簡稱“ 馬王甲本” ;《藏外道書老子甲本釋文》,簡稱“ 道藏甲本” 。兩種本相同處,則稱甲本。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老子》乙本,簡稱“馬王乙本”;《藏外道書老子乙本釋文》,簡稱“道藏乙本”。兩種本相同處,稱乙本。

甲乙本相同時,稱爲帛書。

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本》,簡稱“ 楚簡本” 。

五、古文中多用通假及異體字。特別是古老的修真學中,采用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較爲普遍,這類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蘊藏著法理、法訣,極其珍貴。甲本中保存較完整,乙本、楚簡本、通行本都出現明顯的逐步流失,對甲本中的這些修真學異構漢字,我們全部保留,以利修真者從中以理解法,觸類旁通。

本次校勘本,堅持盡可能準確反應帛書甲本《老子》的原貌,既不丟失其修真學的內涵,又不泥於古而使人難以解讀。

對於依據充分,或者原用字的今義發生重大變化,繼續用之容易産生歧義之字,則改用現在之代用字:如“胃”,通“謂”,均以“謂”代之。但在注釋中另行加注說明“胃”字的修真學意義,方便修真者結合正文思悟。

對於帛書甲本中大量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一般情況下堅持盡量使用其原字形,以防本末倒置:如“ 霝” 與“靈”;“祭”與“然” 等等,盡量突出老子修真學的原意。對小部分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凡未在正文中列入的,均在注釋中進行標注。以利修真者閱讀和研究時有所憑藉。

六、帛書甲乙本中的“無”字,全部使用的是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无”,爲保持帛書原貌,故仍然全用“无” 字。

“ 其” ,帛書中多用其異體“亓”,亦有用“其”處。使用“亓”處一般都藏有修真學之意,請修真者注意體悟。

“謂”,帛書用通假字“胃”。書中采用謂,注釋中附說明。

帛書中“弗”,通行本均作“不”。未根據通行本進行修改。

“形”,帛書作“刑”。書中未一一作出標注說明。但刑字的義更廣一些,修真學讀者可注意這一特點而解讀。

“谷”,帛書本作“浴”。浴字象意修真內容更準確,書中用浴不用穀。

“恆” ,通行本皆作“常”,其爲避漢文帝諱改。

上述字,在文中不再一一註出。

七、通假異體字,凡屬一般流行字典可查到者,未註明出處;偏難之字,皆註出處。

凡無法查證的,不作通假異體註,僅說明與通行本及乙本不同處,並標注出爲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

八、註文中附有註音和繁簡對照,包括註文中引用的偏難繁體字。

九、本次《老子·德道經》的校勘,眾多同仁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向所有參與此工作的同仁致以深深的敬意!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哲学 《孟子注疏校勘记》校勘方法探析 刘瑾辉吴秋雅 【摘要】 阮元主持校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它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奭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有效地运用了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等传统校勘方法,校勘态度严谨,引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 关键词 《孟子》;《孟子注疏》;《孟子注疏校勘记》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3-0118-05 作者简介:刘瑾辉,江苏淮阴人,文学博士,(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秋雅,江苏宜兴人,(扬州225002)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堪称清代校勘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孟子注疏校勘记》亦是清代《孟子》校勘的典范之作。《孟子注疏校勘记》广收当时可见的诸多版本,对宋代孙奭的《孟子注疏》进行了全面的校勘,校勘态度严谨,引征广博,乃属精审详实之作,是后人研治《孟子》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孟学史上不可忽略的孟学著作。 校勘是对文献的校对勘正。陈垣的《校勘学释例》在总结前人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将历代校勘古籍的方法归纳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作为校勘

史上的经典之作,《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有效地运用了各种传统校勘方法,并根据具体校勘需要,综合运用传统校勘方法,使校勘结果更精准。本文旨在考察《孟子注疏校勘记》对传统校勘方法的运用。 一、对校法:校异同,清源正本 一著的传世版本不止一种。对校法就是将这几个版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校,遇到不同的地方,就把异文记录在底本上,这样人们看到校本的同时,也能对其他本子有所了解。对校是一个获得异文资料、发现错误的过程。陈垣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有非对校决不知其误者,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有知其误,非对校无以知为何误者。” “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说明在校勘四法中,对校法是第一位的,这是包括陈垣在内的前贤在校勘实践中的深切体会。《孟子注疏校勘记》娴熟地运用了此种校勘方法。 《孟子注疏》云:“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按宋高宗御书《孟子》石经残本篇题并顶格,不空字。十行本正与之合,盖犹是旧欵。闽、监、毛三本并低一字,非,又篇题下近孔继涵、韩岱云所刻,经注本及《考文》古本无凡几章字,《音义》及足利本有。《孟子》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缪公。’信乎?”《孟子注疏》引赵岐注云:“人言百里奚自卖五羖羊皮,为人养牛,以是而要秦缪之相,实然不?” 《孟子注疏校勘记》云: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校勘学

校勘学 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这种古籍校勘工作通称校勘。 校:比较、考订勘:审查核定,校勘基本含义:比较审定。后来特指对书籍文字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校勘的目的和任务是努力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提供尽可能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其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 原书在内容、语言上存在的错误和欠缺,不属于校勘工作的范畴。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产生的错乱讹谬。 校对是单向的,原稿有绝对权威,以校样完全改同原稿为最终完成;校勘是双向或多向的,原稿不存于世,用来比勘的二本或多本互相平等,没有绝对权威,发现并录出异文只是第一步。 校读:校勘+句读。把校勘字句和断句、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正确读懂、读通古籍。校读包括:校勘、断句、标点。 文献古籍主要形态:先秦到隋唐,主要形态为简牍、帛书、写本(今呈现为出土文献);晚唐五代之计,版刻书籍出现,并在宋代以后称为书籍的主要形态(传世古籍多为此类)。 先秦校勘记载:(周)正考父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子夏与“晋师三豕涉河” 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主持宫廷藏书校理,这是校勘学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例。开创校勘规程。 汉末校勘代表性学者:郑玄(《毛诗》郑笺、《三礼》郑氏注)、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疏解》) 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开创了一种脱离专书而广泛讨论各种书籍所见讹错的笔记形式,体现校勘开始作为一种学术独立发展的趋势。 陈、隋间陆德明《经典释文》,汇集经典文字注音的专著,同时汇集大量经典异文,概括异文产生的原因和判断依据。 宋代著名的校勘专著:余靖《汉书刊误》;张淳《仪礼识误》;毛居正《六经正误》;方崧卿《韩集举正》;洪兴祖《楚辞补注》;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 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开始出现于宋代。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体现这一趋势,提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法则。

校勘整理通则

校勘整理通则 1 术语和定义 本通则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1.1 版本 版本是指一书经过传写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本子。 1.2 善本 善本特指抄刻时代较早、内容完整、字迹清晰、错误较少的版本。 1.3 校勘 校勘是指利用古籍的不同版本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考证推理,指出和纠正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字句、篇章上的不同和错误。 1.4 校勘记 校勘记是对校勘结果的文字记录。古籍的校勘,在完成误、脱、衍、倒等异文分析和审定正误后,需系统、扼要、准确地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些文字称为“校勘记”。 1.5 校注 校注表示前人校勘注释的文字内容。 1.6 眉批 表示在书眉处的批注、评语、订误、校文、音注、题名等文字。有作者自加者,也有后人所加者。有已雕版上书者,也有刊印后书写者。 1.7 点校说明 点校说明是对点校整理工作的研究所得、原书的版本源流、校勘的方法体例等加以详尽说明。 1.8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向读者简要介绍一书的主要内容和学术思想等基本情况。 2 符号与约定 2.1 □ 表示古籍缺文,空围数与缺文字数相等。

□……□表示古籍缺文,但字数不清。 2.2 ■ 表示电脑无法输入的文字。如以组合方式自造字,则以【】标注。如:■【骨干】 2.3 ( ) 表示文中夹注、当作小字的内容。 3 古籍版本的选择 3.1 底本的确定 选择善本作为底本。 选择原则:(1)祖本或早期刊本;(2)内容完整无残缺的足本;(3)前人整理过的精校精刻本。 3.2 校本的确定 同书底本以外的其他版本。版本较多者,不必全选,应选择有代表性、质量较好者为校本。 3.3 他校本的确定 文义不安又无别本可作校资,应考虑他校。 4 古籍的校勘 4.1 校勘术语 4.1.1 是非校勘语 用于说明有明确依据的校改内容。常用的有:“据改”、“据补”、“据删”、“乙正”等。 4.1.2 倾向校勘语 用于说明没有确凿校改依据,但校者有倾向性意见者。常用的有:“疑误”、“疑脱”、“疑衍”、“疑倒”、“当作”、“当改”、“当删”、“义长”等。 4.1.3 异同校勘语 用于说明是非难定,校者亦无倾向性意见的异文。常用的有:“某本(或某书)作某”、“某本(或某书)有某”、“某本(或某书)无”。 4.1.4 存疑校勘语

古籍校勘中的形讹与借字辨析

古籍校勘中的形讹与借字辨析 谈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四期) 【内容提要】古书用字相当复杂,流传至今又难免存在讹误。在古籍整理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把握汉字的形体演变和语音的古今差异,将通假字以及因避讳而导致的字形替代等文字借用现象与字形错讹区分开来,以便更好地阅读和校勘古籍。 【关键词】古籍校勘形讹古音通假避讳字形替代 辨正古书中的讹字是古籍校勘的重要内容。而古书中的用字现象又相当复杂,尤其有大量的借字,包括常说的通假字,以及书写者出于各种原因有意识地使用的临时代用字。汉字的形体演变和语音的古今差异都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要判断是作者借字而用还是后人传抄致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不明借字而导致形讹也是常有的现象,《战国策·赵策》:“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其中“揖”《史记·赵世家》则作“胥”。“胥”通“须”,意为“等待”,可见“揖”当是“胥”字传写之误。看来在古籍校勘中分清讹字和借字是很有必要的。 一 古书中的错讹多种多样,首先表现为字形的讹误。典籍中存在的形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形似而误。洪迈《容斋四笔》卷二谈“抄传文书之误”云:“周益公以《苏魏公集》付太平州镂版,亦先为勘校。其所作《东山长老语录序》云:…侧定政宗,无用所以为用;因蹄得兔,忘言而后可言。?以上一句不明白,又与下不对,折简来问。予忆《庄子》曰:…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尔!然而厕足而垫之致黄泉,知无用而后可以言用矣。?始验…侧定政宗?当是…厕足致泉?,正与下文相应,四字皆误也。因记曾纮所书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云:…形夭无(無)千岁(歲),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若不贯,遂取《山海经》参校,则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下句相应,五字皆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_黄修己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一、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答问严家炎 1、从何处着手开始工作 广泛阅读作品和文学理论批评史料,了解“五四”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从广泛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自己入手搞研究的题目,也可选择前人没有研究过或很少研究过的空白点、薄弱环节来进行研究 问题不妨小一点,具体一点。(接触第一手的资料) 2、版本 研究者都应该采用最早的版本,以便于了解作品发表时思想、艺术的真实面貌。 3、其他方面的素养 近代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思潮 中国古典文学和近代文学;外国文学;近代和现代的社会历史知识 4、时间的矛盾 浏览和精读结合 浏览面不可太窄,遇到有用的不常见的材料,应该立即记下来; 精读面不可太宽,自觉地做点笔记(论文的素材) “五四”以来的重要文学期刊 二、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原摘自樊骏《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载《新文学史料》 1、活材料:回忆录;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作家和有关者;作家和有关人士的日记、书信 2、文字性材料:作家的手稿;作家的家谱、族谱、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成绩单以及其他有关作家生平的史料;文学社团的会议和其他活动的记录、各级党政机构关于文学工作的各种公文、出版、学术单位的相关文件等列入卷宗档案的文献;当时报刊上关于作家行踪、文学社团活动的消息,对于作家作品、文学事件的反应的报道,有关文学作品的广告等; 3、非文字性材料:照片;录音录像;包括作家故居、重要文学活动场所在内的建筑物 4、史料的鉴别 A、版本问题:不再限于个别文字上的歧义,更多地涉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B、考证问题:回忆录的问题;史料的问题(回避多方回忆的误差) C、校勘问题 5、知识的积累(不限于现代文学方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A卷复习资料全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A卷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好的教育实验应该合理控制的是() 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相关变量 2.中国古代教育家研究教育主要采用() A.归纳与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B.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C.观察与演绎为主的研究方法D.观察与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3.20世纪初,形成了以实用主义研究方法为主的潮流,其代表人物是( D ) A.赫尔巴特B.斯宾塞C.乌申斯基D.杜威 4.教育研究中,形成与检验理论构思的研究方法应该是() A.以定性分析为主 B.以定量分析为主 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D.视具体情况,或采取定性分析,或采取定量分析 5.得出研究结果或初步结论后,研究者通过广泛听取专家、同行、同事或被研究者本人的意见,力图从多个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其有效程度,这种检验效度的方法称为() A.检查法B.比较法C.三角互证法D.反馈法 6.单因素方差分析就是利用方差进行() A.t检验B.F检验C.Z检验D.X2检验 7.处理教育科学研究结果时,几种集中量数中应用最多的是(A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数和众数D.加数平均数8.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 C ) A.演绎的逻辑分析B.归纳的因果分析 C.归纳的逻辑分析D.演绎的因果分析 9.测量最简单的数值化形式是( D ) A.定序测量B.定距测量C.比率测量D.定名测量 10.适于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谈的调查类型是( B ) A.抽样调查B.个案调查C.现状调查D.发展调查

11.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名称的学者是( B ) A.拉伊B.梅依曼C.桑代克D.高尔顿 1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基础是( C ) A.同行专家评价B.行政部门评价 C.研究者自评D.研究团体评价 13.半结构式教育观察研究大多实施于() A.初中B.高中C.大学D.幼儿园 14.把总体的每个观测单位依次编上号码并做成签,多次抽取进行取样的方法属于( A ) A.简单随机取样B.机械抽样 C.配额抽样D.整群随机取样 15.将散见于其他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的梗概被称为() A.辑佚B.考证C.校勘D.训诂 二、名词解释题 1.外部评论 略 2.共变法 是在其他条件(B,C…….)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a)也是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可能是另一现象的原因。这种在事物的化中分析其因果系的方法就是共变法。 3.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略 4. 内在效度内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也就是说,内在效度表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有效性。 5.累积相对次数分布

校勘说明

校勘說明 校勘說明 一、《老子·德道經》帛書甲本,不僅是一部哲學巨著,而且是一部修真學的專著。是一部迄今所見《老子》版本中,修真學內容最爲突出和完整的版本,是最接近老子原著本義的珍貴版本,堪稱是一部修真學的教科書。本次《老子·德道經》帛書本的校勘,爲了盡可能恢復老子演創《德道經》之本義,自始至終由太上脈系當代傳人熊春錦先生親自主理,並親自圈定。 這項工作,是在新的特定的歷史時空中,在帛書本和楚簡本《老子·德道經》發掘的前提下,再加上眾多集約因素的作用,使其得到了比較圓滿地完成。她的完成,必將在探索《老子·德道經》的征程上翻開完全嶄新的一頁。 二、本次校勘,因爲帛書《老子·德道經》甲本中,充滿道家修真學之真義,隱含完整的修真理論方法訣竅,故以甲本爲主要依據,並且同時參考乙本、通行本和楚簡本。 採用甲本詞句時,註明乙本及通行本等相應詞句;採用乙本或通行本等的詞句時,註明甲本相應詞句。以利讀者鑒別區別修真學之義與常道之義。

楚簡本,因僅有不足兩千字,且排列順序與帛書本差異較大,僅在有疑難處作以訂校之用。 三、帛書《老子》與通行本在編排上不同。帛書本“ 德經” 在前,“ 道經” 在後;而通行本則反之。 且通行本第四十章與四十一章次序顛倒,第八十章、八十一章在第六十七章之前,第二十四章在第二十二章之前。此次完全恢復帛書本原章序,並同時用數字碼註明通行本之章序。 經名命爲《老子·德道經》,以合由德而道之理。並兼顧《老子》原名。 另爲突出每章之重點,根據前人所註及今重新勘校後的章義加了章題,以示提綱挈領,並且方便誦讀、記憶與查閱。四、文中引用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老子》甲本,簡稱“ 馬王甲本” ;《藏外道書老子甲本釋文》,簡稱“ 道藏甲本” 。兩種本相同處,則稱甲本。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整理的帛書《老子》乙本,簡稱“馬王乙本”;《藏外道書老子乙本釋文》,簡稱“道藏乙本”。兩種本相同處,稱乙本。 甲乙本相同時,稱爲帛書。

文献学复习

绪论 ?一、什么叫“ 文献”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朱熹道:“文,典籍也。献,贤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什么是“文献学”呢? ?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 ?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 ?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的学科 ?对我们而言,它还是: ?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课(版本学) ?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 ?一种方法论 ?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三、文献学发展过程 ?(一)元典时期:先秦 ?产生文献 ?孔子:述而不作 ?诸子:述而作 ?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 ?(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 ?文献整理:司马迁 ?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 ?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 ?《尚书》:[汉]孔安国傅 ?《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

?《周礼》:[汉]郑玄注 ?《仪礼》:[汉]郑玄注 ?《礼记》:[汉]郑玄注 ?《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 ?《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 ?《孝经》:[汉]郑玄注 ?《论语》:[魏]何宴集解 ?《孟子》:[汉]赵岐注 ?《尔雅》:[晋]郭璞注 ?(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 ?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 ?2文献学理论探讨:刘知几《史通》等 ?3综合文献的编订: ?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 ?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 ?4金石学始兴 ?5目录学兴起 ?(四)明清:总结 ?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 ?2汉学大兴 ?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 ?(五)近代:多难兴邦 ?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 ?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 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文献载体 ?1.甲骨 ?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刘鹗《铁云藏龟》 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 ?2.金石:金指的是金属器皿,以钟鼎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大盂鼎、毛公鼎。

学前教育科学方法论试题

2001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方法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 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2.题录、索引、题要、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3.历史研究法中属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是( D) A.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 B.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C.搜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史料 D.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 4.对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鉴别是否善本、“精本”或作者本人的稿本,需要采用(B ) A.辨伪考证法 B.校勘法 C.年代考证法 D.作者考证法 5.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A )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B ) A.访谈调查 B.问卷调查 C.测量调查 D.调查表法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C )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A)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B) A.观察范围 B.观察目的 C.观察时间 D.观察类型 10.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D ) A.调查报告 B.实验报告 C.经验总结 D.学术论文 11.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常用的方法是(B ) A.教育观察法 B.发生学方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实验法 12.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B ) A.研究的差异性 B.研究的一致性 C.研究的多样性 D.研究的特殊性 13.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B ) A.分析集中量数 B.编制统计图表 C.分析差异量数 D.转换地位量数 14.单因素方差分析又通称为方差分析,即利用方差进行( D) A.t检验 B.X2检验 C.Z检验 D.F检验 15.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A )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D.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教育观察报告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其遵循的方法,在形式逻辑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是 ( C)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 2.★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的是 ( C)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发展性研究D.预测研究 3.下列对顺查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B.查找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 C.不太关注问题发展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D.-般可以查全 4.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这种取样方法是 (B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下列对外部评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确定资料的客观、可靠性B.确定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 C.确定资料的真伪D.只涉及资料的内部 6.在观察活动中要求研究者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的是 (A ) A.参与性观察B.非参与性观察C.直接观察D.间接观察 7.对全结构式教育观察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D) A.在实验室中进行B.有详细的观察计划C.有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D.可局部控制 8.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态度的关系调查,属于 (B )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9.反映测验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B )

试评陈垣“校勘四法” 历史文献学

试评陈垣“校勘四法” 陈垣先生的著作《校勘学释例》自1931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由他首倡的“校法四例”,更是校勘学领域引发了一阵轰动。“校法四例”即“校勘四法”,以其系统性、科学性与独特性闻名于世。白兆麟先生评价说:“陈氏‘四校法’”,为建立校勘方法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勘学史上是一个卓越的贡献。”① 陈垣先生在总结前人校勘经验与校法条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毕生所学才识,第一个明确而系统地归纳了四种校勘方法: “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 “二为本校法。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三为他校法。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四为理校法。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② 陈垣“校勘四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总结了历代校勘学者所使用过的校勘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高度的概括。他列举出四种校勘方法,并给这四种方法取了准确、贴切的名称。他把他们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四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对校法,实际上就是比较异同。如陈垣本人所说,“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对校法就是参照可供比较的其他版本,找出不同之处,为进一步分析判断提供材料。它的短处在于,只校异同,不校是非,如果相对校的那个版本有误,也是照它的原样摘录下来。而其长处在于,使用这个方法不会掺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可以把祖本或别本原封不动地展示出来。所以在校书时,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对校法在校勘四法里是前提,是基础环节。只有在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材料的前提下,校勘工作才能进一步顺利地开展。特别是有些字句,从文字语义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只有通过对校法,才能找出其错误之处。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 英文名称:Outline of Historiography 课程类型: 历史学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 历史学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而《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对各种论点和重点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和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进一步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老师讲解与自学看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另外要求撰写有批判性的读史报告或书评两篇。将邀请校外专家讲座,组织观看录像或教学参观。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言 教学目的: 1.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教学要求: 识记:史学概论的对象;史学概论的任务;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史家“四长”;学本体论;历史的认识论;历史的方法论 理解: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史学概论的内容是由哪三个板块构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运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编史学本体论 第一章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对史学本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明确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克服史学危机论的影响。教学要求 识记: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 历史记录;历史学的产生; 历史学的分类; 理解:现代史学结构体系;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史学危机出现的原因;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书名: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作者:李秋零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48.00 出版时间:2012-10-1印刷时间:2012-10-1印次:1纸张:胶版纸页数:全9册ISBN:22897139开本:32开包装:平装字数:作者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

(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关于主编: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

档案文献编纂学

1.档案文献编纂学:是研究档案文献编纂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科目,是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时间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方法论研究。 档案文献编纂: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安信息进行搜索、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介,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 2.作者书名 孔子《六经》开创了私人编纂档案的先河 刘向《别录》 刘知几《起居录》《实录史通》首次较深刻的探讨了史料和史学的关系 司马光资治通鉴《答范梦得》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档案文献编纂的学术论文孔子是我国谷底啊将史料编纂与史书纂著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代表人物 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之集大成者 3.档案文献编纂的重要性 档案两步整理论是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档案学理论基础。档案两步整理论是谢觉哉同志1959年6月3日在全国档案资料先进经验交流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我们可以将两步整理论的内容和要点归纳如下: 第一,档案整理工作包括档案试题的次序性整理与档案信息的内容性整理两个方面,二者构成档案整理的完整内涵,二者都属于档案部门的基本的工作。 第二,档案实体整理是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一步,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信息整理的基础。所谓实体整理是指要按照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对档案进行科学的收集、分类、组卷、排列、编目、保管、统计,固定其空间位置,建立其检索工具,便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和人们前来查用。这是对档案进行整理的一般的传统而基本的做法,是使历史记录得以科学保存的唯一途径。 第三,档案信息整理是档案整理工作的第二步,是整个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档案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所谓档案信息整理是指要按照社会利用档案信息的客观规律将价值较高的档案信息从档案实体中抽出来,经过科学的再加工,生产出档案文献信息产品进行传播,主动地、及时地、广泛地、系统地提供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 第四,档案两步整理论是由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社会愈进步,对第二步的要求愈强烈。 4.为什么要进行档案编纂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档案实体及其信息的存在状态和表现方式的局限性决定的。 (1)档案大多是孤本,受到特殊管理措施和保管条件的制约,使其传播功能受到极大限制。 (2)档案信息的存在状态受档案实体状态的制约,在进行档案实体整理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持档案的有机联系,但是全部档案不能按照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 (3)档案信息的表现方式受其形成及保存过程的原始特征的制约,往往不便于解读,造成程度不同的利用档案信息的理解障碍。 所以,对档案进行第二步整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档案信息想社会流动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5.一次文献:亦称原始文献,是文献的基本形态,即文献生成后的原文形态。一次档案文献是指档案信息及其原文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档案文献。 二次文献:是文献加工者按照特定目的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或内容要求进行转录、压缩,再经过整理而成的有序化的文献线索体系的文献。二次档案文献是指编纂者按照特定要求抽取相关档案的外部特征或内容要点,以规定的形式系统汇集后而形成的档案文献。除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题 历史认识包含的三个层次:考实性认识、因果关系或规律性认识、评价性认识。也可称为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本体论的核心是唯物史观。 历史哲学包涵历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 史事的考证包括求源法、反证法、旁证法。 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 四种常见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机械唯物史观、实践唯物史观、多元折中史观 名词解释 汤因比:(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文化形态史观”倡导者之一。早年在牛津大学研习古代史。1919年受聘为伦敦大学教授,主讲罗马帝国史和近代希腊史。1920年开始变砖多卷本《历史研究》。1925年受聘为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研究教授。他倡导的“文化形态史观”,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一些各不相干、自成一体的“文明”的兴亡史;认为那些文明都要经过发生、成长、破坏、崩解和死亡五个

阶段。但一个文明如果能够对它面临的“挑战”及时作出明智的“应战”就能避免灭亡。 柯林伍德:(1889-1943)英国历史哲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哲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历史的观念》。代表性观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一切历史事件和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活动者的思想、目的、动机展现的结果。史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学家掌握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是在自己的思想中重演历史活动者的思想活动。史学认识论:把历史认识归结为历史学家运用“常理”对史实加以辨析和解释,而人们信奉的“常理”各不相同,因而没有衡量是非的统一标准。 校法四则:指概括校勘古书、存真史料的基本方法。是著名学者陈垣在总结历代校勘学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校勘学释例》中,把校勘方法归纳为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种,并对每种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第一次勾勒出古籍校勘的方法论体系。 口述史学:既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又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口述史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口述回忆,指人们回忆自己以前的经历和见闻的口述材料;二是口头传说,指那些以口碑形式流传了若干代的对以往人物、事件的叙述。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诞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西欧及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前人活动的场所和前人用过的物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遗址,即

校勘

陈垣“校勘四法”历史文献学 陈垣先生的著作《校勘学释例》自1931 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由他首倡的“校法四例”,更是校勘学领域引发了一阵轰动。“校法四例”即“校勘四法”,以其系统性、科学性与独特性闻名于世。白兆麟先生评价说:“陈氏‘四校法’,为建立校勘方法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校勘学史上是一个卓越的贡献。”①陈垣先生在总结前人校勘经验与校法条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毕生所学才识,第一个明确而系统地归纳了四种校勘方法: “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 “二为本校法。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三为他校法。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四为理校法。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② 陈垣“校勘四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总结了历代校勘学者所使用过的校勘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高度的概括。他列举出四种校勘方法,并给这四种方法取了准确、贴切的名称。他把他们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四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对校法,实际上就是比较异同。如陈垣本人所说,“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对校法就是参照可供比较的其他版本,找出不同之处,为进一步分析判断提供材料。它的短处在于,只校异同,不校是非,如果相对校的那个版本有误,也是照它的原样摘录下来。而其长处在于,使用这个方法不会掺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可以把祖本或别本原封不动地展示出来。所以在校书时,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对校法在校勘四法里是前提,是基础环节。只有在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材料的前提下,校勘工作才能进一步顺利地开展。特别是有些字句,从文字语义上讲是没有问题的,只有通过对校法,才能找出其错误之处。 本校法,实际上就是分析和考证。在没有其他版本可供比较的情况下,最适宜用次用。要求通览全书,把握中心思想,对书中相同或相似内容中前后矛盾、上下文矛盾的现象,以及章节结构矛盾甚至欠缺的状况,进行逻辑类推分析,整理并订正其错误之处。运用本校法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切实深刻地掌握本书的内容和思想,尽力减少最好是消除作者的主观判断因素。否则,一旦校勘从校勘者的主观因素出发,便成了为原作者修改文章,违反校勘的根本原则。陈垣在校勘《元典章》时,用纲目来校对目录,用目录来校对书中内容,用书来校对表,用正集来校对新集,从而订正了不少错误之处。本校法就是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之处,查找范围从数页到数卷不等。它的科学依据在于,凡著述者有固定的写作义1 例和文辞习惯,由于这种习惯的稳定性和贯穿于全书始终,校勘者便能从中发现端倪。 他校法,实际上就是考证。不论是本书引用他书文辞,还是他书引用本书文辞,都可以作为资料进行对校。引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直接引用原文,和原文完全无误,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作为校勘证据;另一种则是化用或节用原文,用其意而变其文,这种情况就只能当作参考或旁证。由此看出,在使用他校法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相关资料的校勘价值。众多资料中,哪些可以作为依据,哪些可以做根据,而哪些仅仅做旁证,都应该了然于心。陈垣先生说:“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讹误。”就是说,使用他校法需要搜求的范围广,不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艰苦努力的工作必然会得到可喜的回报,如丁国钧的《晋书校文》和岑刻的《旧唐书校勘记》等等。 理校法,实际上是分析和考证。陈垣先生对该法的评价是:“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

史学概论 名词解释

史学概论(整理版) 1.历史: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2.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3.历史科学: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 4.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在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累累的著名史学家,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而兰克本人则被尊为近代史学之父。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据事直书”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60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新史学”诸流派。 5.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以“如实直书”为基础2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3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客观主义史学积极参与了19世纪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除此之外,客观主义史学家们积极倡导和运用的史料考证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失”就在于这些史学家消极地放弃了他们主观上企图放弃、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放弃的这种对“过去”的解释,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结果反而放弃了对本应可能达到的最佳境界的争取。 6.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分析,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当作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证主义史学家身上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7.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社会可以和生物有机体相比拟,社会与其成员的关系有如生物个体与其细胞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斯宾塞这种观点无可厚非。然而,他把生物学中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等概念引进社会学,就未免有些牵强;至于他把生存竞争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则完全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与斯宾塞同时代的赫胥黎,在其《天演论》中,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 8.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9.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