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

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③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④廉约⑤,韩豫章⑥遗⑦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⑧邪?”范笑而受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挑〕挑挖;挖出来。③〔身体〕“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④〔洁行〕品行高洁。⑤〔廉约〕廉洁俭省。⑥〔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⑦〔遗(wèi)〕赠送。⑧〔言(kūn)〕裤子。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误伤指(2)是以啼耳(3) 遂至一匹()

3.用自己的话说说“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宣挖菜误伤的.手指,大声啼哭,是因为“痛”才哭吗?到底因什么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手指;此;这终于

3.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

4.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伤了自己的就等于伤了父母,范宣不敢伤害父母,所双才哭起来。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俭省;严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二」《范文正公文集》序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注译评》)

【注释】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辞窃:偷偷地、暗中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师:师从、学习

10.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不需要文章显扬,她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言来传世,尊敬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3)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参考答案:

9. C【解析】“酬”这里的意思是“实现”。

10.B【解析】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是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11.B【解析】“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12.(1)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2)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达到)太平的心愿(意图),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

(3)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间,为母亲守

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察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7.给下面句子中的粗体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2)奉而献之厉王()

(3)王以和为诳()

(4)而刖其左足()

(5)厉王薨()

18.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1)武王使玉人相之

(2)王又以和为诳

(3)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5)遂命曰

19.指出下列句子中粗体词的用法,并解释它们的`意义。(1)泣尽而继之以血

(2)吾非悲刖也

(3)贞士而名之以诳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20.辨析下列各组句子中粗体词的意义。

21.说出下列句子的特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1)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2)此吾所以悲也。

22.和氏献壁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

17.(1)pǔ (2)pěng (3)kuāng (4)yue (5)hōng

18.(1)察看,鉴别(2)欺骗(3)称(4)打磨(5)于是

19.(1)动词用作名词,眼泪(2)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悲伤(3)名词用作动词,称(4)兼词,于之,从中

20.(1)它,代玉璞的这么(2)以为,认为用

21.(1)介词结构后置。和氏于是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2)判断句。这是我悲伤的原因。

22.良宝见弃,埋没真才。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四」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3分)

(1)指物作诗立就(2)稍稍宾客其父(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小题3】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

有(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F父异焉。

答案

【小题1】完成把当做宾客拜访(每点1分,共3分)

【小题1】从此能指定题目叫他作诗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2分)

【小题1】ABC DEF (2分)

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直接来描写方仲永的句子为正面描写人物有ABC;间接描写的有DEF。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五」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胡: 胡人(的住地)

皆: 全;都

此: 代词这

居: 停止;休息;止息

归: 回去

十九:十分之九

2.用“/”将本文划分层次。(在原文划分)

3.用一个成语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答: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条件。

5.翻译下列句子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道术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六」《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题目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动词,推其根本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人称代词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子。

13、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以三矢赐庄宗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文章借古讽今,借后唐庄宗的`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文章气势磅礴,义正词严,严厉地批评了庄宗,在责难之中总结教训,并明确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D.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将庄宗极盛与极衰的两种情形进行了鲜明的对照,说明了盛衰之事本源在于“人事”的道理。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12、D(名作动,用木匣子装起来)

13、B(A的原因/用来的方法B特殊指示代词,的地方C拿,介词/因为,介词D一定,祈使语气副词/难道,反问语气副词)

14、C

《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因素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这以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可以称得上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分离逃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七」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齐师伐我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B.①又何间焉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D. ①忠之属也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肉食者谋之②操蛇之神闻之

B.①乃入见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何以战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②相与步于中庭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11.写出上文给你最深刻的一点启示,并简要阐述你的理解。(2分)

答案:

8.C(2分)

9.B(2分)

10.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意思对1分,语句通顺1分,共2分)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沈起,字兴宗,明州鄞人。进士高第,调滁州判官。闻父病,委官归侍,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终丧,荐书应格当迁用,帝谓辅臣日:观过知仁,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乃特迁之,知海门县。

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弃其业。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御史中丞包拯举为监察御史。吏部格,选吏以赃私絓①法,无轻重终身不迁。起论其情可矜者,可限年叙用,遂

著为令。立县令考课法,设河渠司领诸道水政,乞采汉故事,择卿大夫子弟入宿卫,选贤良文学高第给事宫省,勿专任宦官,宗室袒免亲令补外官,复府兵,汰冗卒,书数十上。

京东岁饥盗起,除提点刑狱。至,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改开封府判官,为湖南转运使。凡舟楫、竹箭之材,多出所部,取于民无制,史挟为奸。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所省什六七。

熙宁三年,韩绛使陕西,加起陕西都转运使。庆州军变,将寇长安,起率兵讨平之。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入知吏部流内铨。奉使契丹,至王庭,其位著乃与夏使等,起日:彼陪臣尔,不当与王人齿。辞不就列,遂升东朝使者,自是为定制。

自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王韶以熙河进,章悼、熊本亦因此求奋。起言:南炙小丑,无不可取之理。乃以起守桂经略之,遂一意事攻讨。妄言密受旨,擅令疆吏入溪洞,点集土丁为保伍,授以陈图,使岁时肄习。故时交人与州县贸易,悉禁止之。于是交址益贰,大集兵丁谋入寇。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于是交人疑惧,率众犯境,边陷廉、白、钦、邕四州,死者数十万人。事闻,贬起团练使,安置郢州,徙越,又徙秀而卒。 (节选自《宋史》)

注:①絓:guà,阻碍,绊住。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父病,委官归侍委:托付,委托。

B.问岁海潮至,冒民田舍冒:覆盖,遮盖。

C.起论其情可矜者矜:怜悯,同情。

D.不当与王人齿齿:并列,同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民徙以避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①起为筑堤百里②为之踌躇满志

C.①凡舟楫、竹箭之材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①其位著乃与夏使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说明沈起有理政才能的一组是

①闻父病,委官归侍,以丧免,有司劾其擅去[

②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中,田益辟

③吏部格,选吏以赃私缝法,无轻重终身不迁

④则开首赎法携其伍,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⑤起会其当用,自与商人贸易,所省什六七

⑥苏缄知邕州,以书抵起,请止保甲,通互市,起不听,劾缄沮议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起任滁州判官时,因为父亲有病回家侍奉,有关部门弹劾他擅离职守,后来得到皇帝的谅解。

B.沈起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上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都得到认可并被写进法令条文,表现出很高的理政才能。

C.沈起奉命出使契丹,为了维护宋朝的大国尊严而拒理力争,最终使得契丹提高了宋使者的地位。

D.沈起镇守桂州期间,一门心思从事征伐;从其假传旨意以及禁止与交人的边境贸易等方面来看,他有独断专行、一意孤行的性格特点。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由父疾而致罪,何以厚风教而劝天下之为人子者?(4分)

(2)田益辟,民相率以归,至立祠以报。 (3分)

(3)会韩绛城绥州不利,起亦罢知江宁府。 (3分)

参考答案:

9.A(委:舍弃,抛弃。)

10.D(都是副词,竟。A①连词,表目的;②连词,表修饰。B①介词,替、给;②介词,因。C①代词,这些、这类;②动词,的。)

11.B

12. B(都受到认可并被写进法令条文说法错误。)

13.(1 0分)

(1)(4分)如果因为父亲生病而获罪,凭什么使风俗教化淳厚而劝勉天下作儿子的呢?(今何以厚劝的翻译各1分。)

(2)(3分)田地开垦增多,百姓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竟至建立祠堂来报答他。(每句1分。)

(3)(3分)正值韩绛在绥州修筑城墙不顺利,沈起也被罢免现职而任江宁知府。(会、城、罢的翻译各1分。)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九」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起家齐宁蛮主簿,累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于时竟陵王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宜都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义军至,缜墨绖来迎。高祖与缜有西邸之旧,见之甚悦。及建康城平,以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视事四年,征为尚书左丞。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王亮。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旧相友,至是亮被摒弃在家。缜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怏怏,故私相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亮传。

初,缜在齐世,尝恃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

文言文[清]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伶传[清]侯方域 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如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风》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③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辙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⑤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付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⑥马伶名绵,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①候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复社领袖,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余孽阮大铖等进行过斗争。②顾秉谦:明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依附魏忠贤。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_____)(2)梨园以技鸣者(_____) 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无虑数十辈( ) A.不愁B.大约C.不及D.不要扰乱 (2)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 ) A.请B.召集C.证明D.征收16.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 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 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选自叶圣陶、夏丏尊《国语百八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静女:娴静的女子B.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C.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拜访D.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部属,手下【小题2】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而其最著者二B.金陵为明之留都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C.耻其技之不若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D.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此吾之所为师也!【小题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3分)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A.①⑤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③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B.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作者用了倒叙笔法,这样记叙的好处是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显出故事的戏剧性。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D.马伶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潜心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使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小题5】给文末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出)(5分)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 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文言文阅读[清]侯方域《马伶传》[清]魏禧《吾庐记》练习及答案译文1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马伶传[清]侯方域 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如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风》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③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辙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⑤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付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⑥马伶名绵,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候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复社领袖,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余孽阮大铖等进行过斗争。②顾秉谦:明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依附魏忠贤。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 ) (2)梨园以技鸣.者(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无虑 ..数十辈( ) A.不愁 B.大约 C.不及 D.不要扰乱 (2)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 ) A.请 B.召集 C.证明 D.征收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C.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D.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19.本文为什么在马伶第二次竞演后才交代他三年学艺之事?请写下你的想法。(3分)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传”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写历史重要人物的其人其事,以传后世,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马伶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 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②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③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④廉约⑤,韩豫章⑥遗⑦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⑧邪?”范笑而受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范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挑〕挑挖;挖出来。③〔身体〕“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④〔洁行〕品行高洁。⑤〔廉约〕廉洁俭省。⑥〔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杨尹、吏部尚书。⑦〔遗(wèi)〕赠送。⑧〔言(kūn)〕裤子。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误伤指(2)是以啼耳(3) 遂至一匹()

3.用自己的话说说“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宣挖菜误伤的.手指,大声啼哭,是因为“痛”才哭吗?到底因什么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范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2.手指;此;这终于 3.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 4.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伤了自己的就等于伤了父母,范宣不敢伤害父母,所双才哭起来。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俭省;严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 侯方域“马伶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译文「篇二」《范文正公文集》序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范文正公文集》序

《马伶传》译文

《马伶传》译文 [译文]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风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 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换他,竟然就停止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风记》,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呜呼!耻于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新人教版必修四《马伶传》原文和译文(1)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43),乃走事昆山(44),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45),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46),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7)。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48)? 注释 注释 ①文章写马姓演员不能胜人,负气出走,长期深入社会生活,从而演技大进,扮演人物非常逼真,说明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深刻道理:要获得成功,必须长期观察体验生活。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 ②金陵:南京市旧名。梨园部:戏班。《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梨园弟 子。”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赏析 马伶传 (明)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者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受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生犹不堡,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鸣凤》,即《鸣凤记》,明代王世贞戏曲家作品,讲的是明朝忠臣夏言、杨继盛等人与奸相严嵩及其党羽不屈斗争的故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D.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叫伶人、伶官、

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

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 2023年《马伶传》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马伶传原文及翻译 “传”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是写历史重要人物的其人其事,以传后世,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马伶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马伶)

2019高考语文冲刺—文言文阅读(马伶)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那么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那么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4、对以下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列.兴化于东肆列:安排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贾:商人 C、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经过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 ..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那么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 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 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 B、因技不如人,马伶在演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竟然不辞而别,去寻找提高演技的途径。 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 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 D、马伶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潜心观察,用心揣摩, 才能使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兴化于东肆列:安排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贾:商人 C.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经过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A.①⑤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 B.因技不如人,马伶在演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竟然不辞而别,去寻找提高演技的途径。 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伶传是作者侯方域寓居南京时写就。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希望你喜欢。马伶传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马伶传》原文和翻译译文

《马伶传》原文和翻译译文 《《马伶传》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马伶传》原文和翻译译文 《马伶传》原文和翻译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马伶传》阅读及答案参考《马伶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问:探访 B.其夜,华林部过马伶过:责备 C.无论数十辈无论:不止,岂止 D.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且:将近 9.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现马伶“刻苦学师”的一组是(3分)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指曲调。 马伶传文言文阅读题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列兴化于东肆列:安排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贾:商人 C.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经过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 )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A.①⑤⑥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 B.因技不如人,马伶在演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竟然不辞而别,去寻找提高演技的途径。 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侯方域《马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马伶①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 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 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 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 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②,华林于西肆。两肆皆 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③,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 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 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 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 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 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 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 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 而去。 ——选自(侯方域《马伶传》) [注]①伶,戏剧演员。②肆,指戏台。③引:发声。刻,刻画,指歌唱。商、羽,都是古代五声之一,此处 指曲调。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兴化于东肆列:安排 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贾:商人 C.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过 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过:经过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①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②坐客乃西顾而叹 ③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 ④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⑤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⑥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译文) 侯方域《马伶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江西省赣州三中、于都中学高三高考联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练习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①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②,所谓椒山先生者③。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④,而西肆之扮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

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者,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扮严嵩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⑤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侯方域《马伶传》) ①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②指《鸣凤记》,写明代杨继盛等人与权奸严嵩斗争,被害之事。③指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害。④明嘉靖年间,陕西总督上书,主张收复被蒙古俺答所占的河套地区,大学士夏言赞成,严嵩反对。⑤分宜:严嵩是分宜人,当时的人称呼严嵩为严分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问:探访 B.今日幸为开宴幸:幸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