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常用名词解释

铁路运输常用名词解释

托运:指发货人要求铁路运输部门以某种形式完成其货物运输的整个过程。

承运:指铁路运输部门接受发货人的委托,代为运输货物并承担某些责任的过程;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的货物,由发站接收完毕;整车货物装车完毕,发站在货物运单上加盖车站日期戳时起,即为承运。

托运人:委托运输的一方即为托运人。托运人可以是企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承运人: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一方即为承运人。

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是明确铁路运输企业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即货物运单。

1

铁路部分专用名词解释

1.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 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 100对的线路。 2.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 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 对的线路。 3.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 到或超过 15 对的线路。 4.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 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 对的线路。 5.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6.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7.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8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 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 城市间的铁路。 9.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 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 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 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 工作。 10.《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

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 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 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1.《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 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 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 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 照执行。 13.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4.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 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5.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 包裹、邮件的列车。 16.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以上至 200km/h 并冠以“ T”字的旅客列车。 17.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 并冠以“K ”“N”字的旅客列车。 18.普通旅客列车:特快、快速以下等级的旅客列车,包括普通 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铁路专用名词解释

1.翻车机:一种用来翻卸铁路敞车散料的大型机械设备. 2.筒仓:储存散装物料的仓库.分农业筒仓和工业筒仓两大类.农业筒仓用来贮存粮食、饲 料等粒状和粉状物料;工业筒仓用以贮存焦炭、水泥、食盐、食糖等散装物料. 3.汽车吊: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实质市把汽车和吊机相结 合. 4.调车机车:专门用于编组站或调车场进行列车编组、解体作业的机车。 5.机车交路:又称机车牵引区段,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 段所在站到折返段所在站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机车交路是组织机车运用工作,确定机务段的设施和配置、机车类型分配、机车运用指标等的重要依据。 6.出发场:编组站中承担列车编组完成后进行列检以及始发列车出发作业的车场,有些也 办理无改编中转列车到发作业和列检作业。 7.到达场:办理接入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的车场 8.到发场:兼办列车到达和出发作业的车场。 9.本务机:担当主要牵引任务的机车 10.补机:起助推(拉)作用的机车,补机可挂在本务机前或者本务机次位,也可挂在列车尾 部。 11.接轨站:一个站台,具体的功能是承接地方与总线的链接,实现货物与车辆分配。 12.会让站:在铁路区段内,仅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需要而设有配线的分界点,在单线铁路 上称为会让站,其作业为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 13.越行站:在双线铁路上称为越行站,其作业为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在双线铁 路上还办理反方向运行列车的转线。 14.中间站:在铁路区段内,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及客货运业务需要而设有配线的分界点称 为中间站。 15.区段站:为货物列车的本务机车牵引交路而设置的车站。区段站所办理的作业,无论从 数量上或种类上,都远较中间站繁多。而在所办理的解、编及中转列车中,又以无改编中转列车所占的比重为大.所有到达区段站的货物列车,按它在该站所进行的作业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到达本站不解体,只作技术检查和机车换挂等作业,然后继续运行的列车,叫做无改编中转列车;一类是到达本站后,要将列车解体,这种列车叫做改编列车(解体列车)。 16.到发线:用于接发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的线路。到发现有效长度是指能停放列车而不影 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通俗的说,到发线是指办理旅客、货物到达、发送的股道,在客运站内就是靠站台的股道。 17.站坪长度:在正线上为满足车站配线布置所需的长度即为站坪长度.站坪长度由远期车 站布置、到发线数量、到发线有效长以及道岔区长度等因素决定。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做站坪。 18.竖曲线: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19.场坪标高:场地地坪标高是指场地经过平整后形成的设计地面的控制性高程。 20.列检:全称列车技术检查,是列车编组完毕、开车之前,或列车到达后,尚未解体之前, 在车站上对整列车进行的技术检查。 21.调车线:用来集结车辆、解编列车和停放本站作业车及其它车辆。调车线的数量、有效 长及总容车辆与车站作业效率、车站改编能力以及到发线能力能否冲充分发挥由密切关系。 22.机待线:供换挂的机车暂时停留用的线路,一般设在到发线附近。 23.桥式起重机: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式起重机,又称天车。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

铁路名词术语解释大全

铁路名词术语解释大全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规范改制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6.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7.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8.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邮件的列车。 19.国际旅客列车:只有两个或以上国家联合开行的旅客列车。 20.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并冠以“T”字的旅

铁路名词解释

铁路名词解释 1. 铁路(Railway):指由铁轨和车辆组成的运输系统,主要用于陆地上的货物和乘客的运输。 2. 铁轨(Rail):也叫铁路轨道,是铁路的基础设施之一,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长条形轨道,用于支持铁路车辆的行驶。 3. 铁路车辆(Rolling Stock):指在铁路上运行的各种车辆,包括火车、电车、地铁列车等。 4. 机车(Locomotive):也叫火车头,是一种能够牵引和推动铁路车辆的动力车辆,通常用于运输列车的引领和推动。 5. 车厢(Carriage):指用于乘客乘坐以及货物搬运的车辆,可根据需要分为客车和货车两种类型。 6. 列车(Train):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机车和多个车厢组成的车队,用于运输乘客或货物。 7. 线路(Track):也叫轨道线路,是指铁路的运行线路,通常由多条铁轨、路基和相关设施组成。 8. 高速铁路(High-speed Railway):是指设计运行速度大于每小时250公里的铁路系统,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的特点。 9. 地铁(Metro):也叫轨道交通,是一种在城市地下或高架的铁路系统,用于城市内部的快速乘客运输。

10. 车站(Station):是铁路线路上乘客上下车和换乘的场所,通常设有候车室、售票厅和检票口等设施。 11. 调度(Dispatch):指铁路运输中对列车和车辆的运行进 行管理和指挥,确保运输安全和顺利进行。 12. 信号(Signal):是指用于指挥列车行进和防止事故的交 通控制设备,通过不同的灯光和标志来传递信息。 13. 线路电气化(Electrification):指铁路线路采用电气供能 系统,将电能传输到机车和列车上,实现动力的来源。 14. 车票(Ticket):是乘客购买的用于乘坐铁路车辆的凭证,包括单程票、往返票、月票等不同类型。 15. 运输量(Traffic Volume):是指铁路运输系统中每个时间 段内的运输货物或乘客的数量,用于评估运输的负荷和效率。 16. 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指铁路运输中采取的各种 措施,包括信号系统、机车制动、车辆维护等,用于保障运输的安全性。 17. 运输网络(Transportation Network):是指由铁路线路和 设施组成的覆盖广域的运输系统,连接不同地区和城市,实现货物和乘客的流动。 18. 轨道交通规划(Railway Planning):是指根据城市和地区

铁路名词解释

铁路名词解释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规范改制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

铁路部分专用名词解释

1 •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悯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2. 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3. 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4. 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5. 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6. 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7. 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o 81 •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9.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0.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

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1. 《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2.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3. 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4. 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5. 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包裹、的列车。 16. 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 并冠以叮”字的旅客列车。 17. 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并冠以“K” 字的旅客列车。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一)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一)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 1.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 •定义: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是指铁路公司或机构提供给旅客的一系列服务的水平和标准,包括车票购买、列车运行、车厢设施 等方面的表现。 •示例解释: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是指旅客在乘坐火车时所获得的满意程度。例如,列车准点率、车厢卫生程度、乘务员服务态 度等都是影响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因素。 2. 列车准点率 •定义:列车准点率是指列车按照预定时刻出发和到达的准确程度。•示例解释:例如,一趟列车按照票面上标明的出发时间准时出发,并按照计划的时间到达目的地,那么这趟列车的准点率就较高。3. 车厢卫生程度 •定义:车厢卫生程度是指列车车厢内部的清洁程度和环境卫生状况。

•示例解释:例如,乘客进入列车后,如果发现车厢内地面清洁、无垃圾堆积,座位整洁干净,洗手间干净无异味等,那么这趟列 车的车厢卫生程度就较高。 4. 乘务员服务态度 •定义:乘务员服务态度是指乘务员在为旅客提供服务时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示例解释:例如,如果乘务员礼貌友好,耐心解答旅客疑问,主动提供帮助,那么这位乘务员的服务态度就较好。 5. 售票方便程度 •定义:售票方便程度是指旅客购买火车票的便捷程度和可选择性。•示例解释:例如,如果旅客能够通过铁路售票网站、手机APP以及售票窗口等多种途径方便地购买到合适的车票,那么铁路的售 票方便程度就较高。 6. 座位舒适度 •定义:座位舒适度是指列车座位的舒适程度和乘坐感受。 •示例解释:例如,如果座位宽敞舒适,座椅软硬适中,提供足够的腿部空间以及有可调节的座椅角度等,那么这趟列车的座位舒 适度就较高。 7. 运行速度 •定义:运行速度是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铁路法名词解释

铁路法名词解释 铁路法是指对于铁路运输业务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它为铁路运输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保障了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对一些铁路法的名词解释: 1. 铁路管理机构:指负责铁路行业管理和监督的政府机构或铁路公司。铁路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铁路法规,监督铁路运营和安全,并协调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 2. 铁路运营商:指经营铁路运输业务的企业或组织。铁路运营商负责铁路线路的建设、维护和运营,提供客运和货运服务,确保运输安全和运输效率。 3. 铁路运输许可证:是铁路运输企业获得经营铁路运输业务的合法证书。持有铁路运输许可证的企业被允许从事客运和货运等相关业务,并需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4. 铁路安全管理:指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措施。铁路安全管理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设备维护和事故预防等方面,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铁路运输合同:是指铁路运输企业与客户之间达成的交通运输合同。该合同规定了运输的条件、运费、责任和索赔等事项,为双方提供了法律保障。

6. 铁路运输费率:是铁路运输企业根据运输距离、货物种类和运输服务等因素确定的费用标准。铁路运输费率一般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或市场竞争原则进行制定。 7. 铁路运输安全检查:是指对铁路运输设备、运行状态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的活动。铁路运输安全检查旨在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 总之,铁路法是为了规范铁路运输行业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涵盖了运营、安全、许可、合同、费率和检查等方面,为铁路运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 一、引言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是指铁路公司向旅客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水平和满意度。在铁路运输中,服务质量是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旅客的出行体验和满意度。本文将对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中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 二、车站服务 1. 候车室 •候车室是铁路车站为旅客提供的等候乘车的场所。候车室应具备以下特点: 1.舒适性:提供舒适的座位、良好的通风和空调设施,确保旅客在等 车期间的舒适度。 2.便利性:提供充足的座位数量,合理设置候车信息显示屏,方便旅 客了解列车信息。 3.设施完善:提供洗手间、储物柜、自动售票机等便利设施,满足旅 客的需求。 2. 售票服务 •售票服务是铁路公司为旅客提供的购票服务,包括窗口售票和自动售票机售票两种方式。 •售票服务应具备以下特点: 1.高效性:提供快速的售票服务,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 2.准确性:确保售票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的车票和信息误导。 3.便捷性:合理设置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的位置,方便旅客购票和 查询列车信息。 3. 安检服务 •安检服务是铁路公司为保障旅客安全而设置的安全检查措施。 •安检服务应具备以下特点: 1.高效性:提供迅速的安检服务,避免旅客长时间等待。

2.严谨性:确保安检工作的严谨性,防范恶意携带危险物品上车。 3.礼仪性:安检工作人员应友好、礼貌地与旅客互动,增强旅客对安 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列车服务 1. 座位服务 •座位服务是针对铁路列车上的座位提供的服务。 •座位服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干净整洁:提供干净整洁的座位和躺椅,确保旅客的乘坐舒适度。 2.舒适性:座位宽敞舒适,提供足够的腿部空间和靠背角度调节功能。 3.优先座位:给予老年人、孕妇、小孩等特殊旅客设置优先座位,满 足不同旅客群体的需求。 2. 餐饮服务 •餐饮服务是指铁路列车上提供的餐饮和饮品服务。 •餐饮服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多样选择:提供多种餐饮选项,满足不同口味和饮食习惯的旅客需 求。 2.卫生安全:确保餐饮设施和食品安全,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旅客健 康。 3.服务态度:餐饮服务人员应热情友好,提供周到的服务,增强旅客 对服务的满意度。 3. 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是提供给旅客的列车内卫生设施和清洁服务。 •卫生服务应具备以下特点: 1.清洁整齐:定期清洁和消毒列车内的卫生设施,保持卫生环境整洁。 2.足够用品:提供充足的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方便旅客随时使 用。 3.空气清新:定期进行车厢通风和空气净化,保持空气清新和舒适。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名词解释 1. 引言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是指铁路企业为旅客提供的各项服务的水平和满意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客对于出行舒适、方便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成为了评价铁路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服务质量 2.1 定义 服务质量是指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上所具有的特征和能力。它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响应能力、保证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 2.2 特征 •可靠性:指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能够按照承诺的时间表进行运营,准确地提供预订的座位或车厢,并保持良好的车辆状态。 •响应能力:指铁路企业对于旅客需求或投诉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保证性:指铁路企业能够确保旅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 •安全性:指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在运营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个性化:指铁路企业能够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座位选择、餐饮品质、娱乐设施等。 2.3 衡量指标 衡量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指标包括: - 准点率:列车按照时刻表准时到达目 的地的比例。 - 座位满意度:旅客对于座位舒适度、干净程度和空间大小的评价。- 安全事故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与旅客总数之比。 - 投诉率:单 位时间内收到的旅客投诉数量与旅客总数之比。 - 售后服务满意度:旅客对于售 后服务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3.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于铁路企业和旅客都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部分专用名词解释

铁路部分专用名词解释

1.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2.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3.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4.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5.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6.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7.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 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8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9.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0.《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

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1.《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3.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4.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5.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邮件的列车。 16.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并冠以“T”字的旅客列车。 17.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并冠以“K”“N”字的旅客列车。 18.普通旅客列车:特快、快速以下等级的旅客列车,包括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交通运输学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学名词解释 名词: 1 、机车车辆限界——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它规定了机车车辆不同部位宽度、高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 2 、列车——铁路车辆按规定重量、长度及编挂条件编成车列,挂有机车和规定的列车标志并指定有列车车次时。 3 、铁路车辆一一是指本身没有动力,用于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铁路专用工具。 4 、铁路行车制度一一是指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所采用,并用铁路行车规章加以规定的列车运行间隔法。 5 、直达列车一一货物列车在装卸车站或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的列车。 6 、交通运输一一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这一经济活动的总称。 7 、港口一一是指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8 、包车客运一一是将客车租给用户安排使用,按行驶里程或包用时间计费的一种营E方式。 9 、运输一一是指“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也就是说,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10 、联合运输一一是指货方只要与一个机构或经营人订立一份全程运输合同,一次交付费用、办理一次保险就可以实现货物的全程运输。 11 、周转一一如果车辆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性的返回到第一个车(运)次的起点,这一过程就称为周转。 12 、交通运输布局一一是指交通运输系统的相关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和运输工具形成的各地区的分布。 13 、运输调查一一就是运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调查形式,针对某些问题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而展开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运输信息,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的过程。 14 、公路一一则是公共道路的简称,习惯上指各级政府所建的连接城市之间、城乡之

铁路常用名词解释

铁路常用名词解释 车次:指代表列车的号码或代号,根据列车性质、种类和运行方向编定,正常情况下,同一调度区24h内的车次不得重复。双数的车次为上行列车,单数的车次为下行列车。 车场:是编组站、区段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因其线路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相互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车站能力,根据线路的配置状况及用途划分而成的线群。车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到达场。办理到达解体列车作业的车场。有时也办理直通列车作业。 2.出发场。办理自编出发列车作业的车场。 到发场。办理列车到达与出发作业的车场(尚可分货物列车到发场合旅客列车到发场)。 4.通过(直通)场。办理无调车作业的中转列车的车场。 5.调车场。办理列车的解体与编组作业的车场。 尽头线:指一端已经终止,无任何道岔连接,并安设车挡,以防车辆溜出的线路。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及其以上轨道的设备。 无调中转列车:指在技术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经过一定的技术作业后,继续运行的列车。 闭塞:为使列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区间(闭塞分区),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列车运行,保证列车按这种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称为闭塞。进路:在车站内列车或调车车列由一点运行到另一点全部行程的径路。根据列车或调车车列的运行,将进路分为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列车进路一般分别为进站、出站或进路信号机防护。调车进路则由调车信号机防护。 列车进路:指列车在车站内运行的径路,分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通过进路和转场进路。发车进路:列车由车站驶出所运行的径路。其始端是出站信号机,

终端是站界标(在双线区段)或相对方向的进站信号机(在单线区段)。 准备进路: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列车进路。车站值班员亲自或命令信号员或扳道员将列车进路上的所有道岔开通并锁闭的过程称为准备进路。机车走行线:在车站内,专供机车出入库走行的线路。 限制坡道:亦称最大持续坡度,即单机牵引列车上坡时,能以其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的坡度。计轴器:是一种区间检查设备,它能自动检查区间占用与空闲。其工作状态不受道床、线路状况的影响;防护区段长度可达20km;区间无须加装轨道绝缘和绝缘轨距杆。 车辆溜逸:指停留在线路上的车辆,由于没采取止轮措施或止轮措施不当,到该车辆的自然移动。 区间开通:指区间无列车占用或未施工,可以放列车进入区间,信号机显示“允许”信号。 区间封锁:指由于施工或区间发生事故等原因,根据调度命令,除指定列车外,禁止其他列车进入区间的一种方式。行车凭证:车站使用各种闭塞设备和不同的行车方式办理发出列车时,准许列车进入区间的凭据,称为行车凭证。 允许信号:允许列车或调车车列通过该信号显示地点的信号。除停车信号外,进行信号、减速或和注意信号灯均为允许信号。 信号设备:信号、联锁、闭塞、调度集中、机车信号、驼峰信号、道口自动信号灯设备的总称。 信号显示:信号意义的表达。 信号关闭:信号机的显示由允许信号变为禁止信号。信号开放:信号机的显示由禁止信号变为允许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