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

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

强的手法

腹着力于受术部位,

平行方向,

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施术部位,

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背屈,

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

(

伸直,

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尖着力于施术部位,

实验一 推拿与按摩的常用手法

实验一推拿与按摩的常用手法 实验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 实验材料:按摩床、按摩粉等。 实验组织:学生每二人一组。 实验内容(P135-149): 1、推法:是指将指腹、掌面或掌根平行放在需要按摩的部位上用适当向下的力(压力),做直线或弧线形的向前或向后的运动(如推刨子式)。“轻推、慢推、顺推为补,重推、快推、逆推为泻”。推法频率一般在60-240次/分钟,所及深度与所施力的轻重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要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在施用重推法时,应使用按摩介质,以免损伤皮肤。推一般要沿静脉、淋巴回心方向进行,即:四肢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颈、胸部由中轴向同侧腋点按摩;腹部沿顺时间方向按摩;腰部由中轴向同侧腰眼按摩;臀部由下往上,呈弧形向同侧腰眼按摩。 2、摩法:是指将指腹或掌面附在需要按摩的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做回旋的运动,一般急摩每分钟120-150次,缓摩每分钟60-80次。“急摩为泻,缓摩为补”,操作时肩、肘、腕放松,掌指自然伸直,摩动范围从小到大,自然协调。摩时一般不用向下的压力,但灶点较深时,则要有向下压力。摩腹部时一般沿顺时针方向进行(顺淋巴回流方向)。 3、擦法:是指用指腹、掌心、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附着于需要按摩的部位上,做直线向前、向后(抹)或往返运动,该手法没有向下的压力,力度较推法轻,比摩法重,下压之力以皮肤不褶叠为度。一般要求速度稍快(80-160次/分钟),力量要均匀,动作要柔和,常作为结束操作的手法。 4、揉法:是指用掌心、掌根、大、小鱼际、指腹或肘尖紧贴在皮肤上,做环形或螺旋形向前或向后移动。其要点是做环形揉时,手与皮肤间不相对移动(此点与摩法不同),该法有向下的压力,力度上也分轻重两种。“顺时针轻揉为补,逆时针重揉为泻”。频率一般为80-200/分钟。 5、捏法:又称“抓”法,是指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和四指呈钳形,以拇手和其他四指指腹夹住肢体的肌肉、经脉或穴位,不断地用力作对合的动作。操作时手指移动不移动可依病情而定。 6、拿法:是捏的变种,指在捏的基础上将所捏部位略略上提的按摩手法。操作时手指移动不移动可依病情而定。 7、揉捏法:是柔和捏的综合,其手法如下: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手成钳形,将掌心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拇指和四指相对用力将肌肉捏住,略往上提,腕关节放松,沿向心方向作旋转式移动,边揉边捏。操作时应注意掌指不能离开皮肤,指间关节不弯曲,避免只以指尖用力,一般拇指揉的动作明显,其余四指捏的动作明显,揉与捏应同时进行。(注:“捏”只有对合的动作,“拿”是对合与上提相结合的动作,“揉捏”是对合、上提及手腕转动的综合动作。) 8、搓法:是指用双手掌夹住需要按摩的肢体,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移动,该法要求动作要协调连贯,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用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60-200次。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

面部美容按摩的基本手法 1.美容按摩师的手部运动 按摩是依靠有规律的手部运动来进行的。美容按摩师的双手在按摩过程中,要求必须保持柔软、灵活、轻松而有节奏感,有力而不过分。为了符合要求,美容按摩师必须了解掌握手部运动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手部运动方法。 (1)双手放在胸前剧烈地摇动,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图6—1) (2)双手尽力握拳放在胸前,假设手中有一小球,然后将假设小环抛出,手指尽量张开,此动作反复进行,可以强健手腕及手掌。(图6—2) (3)双手由大拇指开始到小拇指,轻弹桌面,然后返回,重复轻弹动作,此动作如练弹钢琴的指法。此动作对手部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有特别功效。(图6—3) (4)双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向右边推,然后转由右手腕用力向左边推,整个过程保持手掌合并,此动作可以运动于腕及手掌,增加手的灵活性。(图6—4) (5)从大拇指开始,按顺序将十个手指从骨节到指尖全部按摩一遍。此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令手指更加柔软灵活。(图6—5) (6)双手握拳放在胸前,手腕由前向后打圆圈。此动作可以灵活手腕肌肉。(图6—6) 2.常用面部美容按摩穴位(图6—7、8) ①太阳②印堂③攒竹④瞳子髎⑤听宫⑥翳风 ⑦迎香⑧地仓⑨人中 3.面部美容按摩基本手法 医家名言:“手上无功,按摩空;手上有功,气血皆通”。可见,按摩不是简单的揉搓,而要掌握一定的手法。按摩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按摩手法。对面部美容按摩来说,基本手法如下: (1)搓掌浴面 部位:面部 操作:将两手掌搓热,贴于面部,如洗脸状上下摩搓面部,反复操作2—3分钟。(图6—9—1,2,3,4)。

最新初级按摩师知识要求——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四章15种按摩手法的施术要领和作用 第一节推法 定义:术者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孤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 (2)掌平推法术者以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以掌根为重点,向一定方向推进,可用双手重叠增大力度做缓慢的推进。 (3)拳平推法术者以一手握拳,以第二、三、四、五指指间关节部着力,沿肌肉纤维方向缓慢推动,此法是平推法中刺激较强的手法。 (4)肘平推法术者屈肘,以鹰嘴突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与肌肉纤维方向平行的缓慢推移,是平推法中刺激最强的一种。 2、手法要领施术手要紧贴于体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推动。平推法用力较重,着力要均匀,平稳着实。推进速度宜缓慢。平推法必须直线推动,不可偏斜和跳跃。术前施术部位宜涂抹少量油性递质,以保持皮肤滑润,避免损伤皮肤。 3、作用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消食导滞,解痉止痛。 注:平推法与擦法有相似之处,都是直线运动,但平推是隼向运动,对体表压力较大,速度亦较慢,不要求皮肤出现潮红和温热。 二、直推法 术者用指或掌按压在体表受术部位上,进行直线推移,叫直推法。 1、手法操作 (1)拇指直推法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沿经络方向或肌肉纤维平行方向,保持一定压力的单方向推动,是按摩起始和结束的手法。 (2)全掌直推法术者以全手掌着力于施术部位、五指微分开,腕部挺直,以单掌、双掌或双掌重叠加力做单方向推动的手法。 (3)掌根直推法术者手腕上跷,适度背屈,五指伸直,用单手或双手掌根着力于施术部位直推的方法。如需加力可双掌重叠。 (4)鱼际直推法术者五指并拢,手腕伸直,以大鱼际小鱼际为中心,肘部灵活屈伸,以鱼际着力向前推动。如需增加力度,可以另一手压于施术手上。 (5)肘直推法术者屈曲肘关节,以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沿经络或肌肉纤维走行方向进行直线单方向推动。此法是直推法中刺激性最强的手法。 2、手法要领术者手指、掌或鱼际部位要紧贴施术部位皮肤,用力着实,重而不滞,轻

真人示范乳房坚挺饱满按摩手法

真人示范乳房坚挺饱满按摩手法 你还在为胸部平平而烦恼?赶快让中医达人老师邱庭妤教你几个丰胸按摩手法吧。只要按一按、揉一揉,就可以快涨3公分,让你的乳房坚挺饱满哦。 1、以乳头为中心点往外360度放射,半径约3-5公分(视乳房大小而不一) 以乳头为拿捏的中心点,左右手五指同时出力,指力深入乳房组织5-6公分深 2、双手虎口打开,张开约8-10公分的间距,贴在乳房上,以乳头为拿捏的中心点,左右手五指同时出力,指力深入乳房组织5-6公分深,指力下沉后掐住不动约8秒以后,双手五指同时慢慢松开。 双手松开后,乳房要感觉到有一股热气往下流窜,甚至有发育成长时的涨痛感,此时手法才正确。

从锁骨以下,横对胳肢窝开始,由上往下、依序按压,一直到乳房底端的乳根穴为上 3、由上往下按压:从锁骨以下,横对胳肢窝开始,由上往下、依序按压,一直到乳房底端的乳根穴为上,一个部位做8下。 4、由外向内横压:按压手法同上,按压位置从任脉胸骨开始,到乳房外侧,由外向内依序按压。

5、推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乳头为中心点,左右手三点呈对角一直线,然后双手同时出力,指腹力道深入乳房组织5-6公分深,指力下沉后停留约5-6秒以后,双手指力同时慢慢松开。由上往下、由内而外,依序按压,一个部位做8下。 6、推压手法同上。

7、单穴推压:单指为子手、双指为母手。双指在下面力道稍微为上施力,单指指腹垂直施力,指腹力道深入乳房组织5-6公分深,指力下沉后停留约5-6秒以后,双手指力同时慢慢松开。 8、单穴推压手法同上,单穴推压部位以乳头为中心点往外360度。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按摩手法的要领

按摩手法的要领 文章目录*一、按摩手法的要领*二、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三、中医按摩的作用 按摩手法的要领1、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夹住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的同时上下往返的方法称为搓法。该手法操作时患者肢体放松,医者用双手掌面夹持住肢体的治疗部位,然后相对用力,作方向相 反的快速搓揉、搓转或搓摩运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动作灵活,不滞涩。搓动要快速均匀,移动要缓慢。一般以四肢部、协助部最为常用。搓法刺激量中等,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2、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摩法 将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环指三指指面相并贴附于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主动作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方法称为摩法。以手掌掌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以食中、环指三指指面为着力点的称为掌摩法。 3、按摩手法的要领之弹拨法 弹拨法可细分为弹法和拨法。弹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好像拉放 弓弦的样子,适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浅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拨法则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个部位上,适当

用力下压,到有酸胀感时,再做横向拨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指下的“筋结感”,选择使用弹拨法,能解痉止痛,对于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作用。 4、按摩手法的要领之揉法 揉法也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纹面,用力按在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上,动作轻 柔缓和,环旋转动。其中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 着力面较广,刺激缓和舒适,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力量轻柔,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 保健按摩的注意事项1、应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使体表有个适应的过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伤皮肤。其原理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2、在按摩操作过程中,应该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 宽衣松带,这样可使全身经脉疏通,气血流畅。在四肢、躯干、胸腹按摩时,最好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或隔着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3、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无害。每天醒后睡前,都是保健按摩的最佳时间。

推拿的作用特点

推拿的作用及特点 1.推拿保健的作用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2.推拿保健的主要特点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因为它不需要特殊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正由于这些优点,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措施。对正常人来说,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注意事项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

【F'A】美容手法操作顺序

阿佛喏狄美容院手法制作进程安排 第一、面部手法 (一、额头) 、均匀打开按摩膏,从额头下滑到下颌,并整体让皮肤接触按摩膏。(次) 、双手中指、无名指并拢,从额头中部向上,两侧打圈至太阳穴,并点按双侧太阳穴。 、用双手中指、无名指并拢,在额头走“”字滑动。 、双手掌在额部横向拉抹,然后竖向拉抹。 、开天门(双手拇指从印堂穴向上拉抹至发际线,然后向两侧打开至太阳穴) 、双手点弹额部。 (二、眼睛)

次。 、四指并拢在眼睛周围打圈(次) 、双手中指、无名指并拢,从眼部瞳子髎穴打圈至睛明穴。 、双手中指滑上至攢竹穴并点压,后滑至鱼腰穴点压,最后点压太阳穴。 、眼部单侧剪刀手。 、双手在眼部单滑“”字,然后双滑“”字(中指和无名指并拢) 、双手掌提拉眼尾皱纹 、上下点弹眼部:眉毛、眉骨、并点太阳穴。 、搓热双掌,暖眼球。 (三、鼻子)

次 、上下拉抹鼻翼两侧。 、用中指在鼻翼两侧打圈并点压迎香穴(次) 、弹抹鼻肌 、双手拇指交替拉抹鼻梁,向上拉至印堂,向两侧打开,滑向迎香点压迎香。 (四、嘴巴) 做承接动作,从额头开始到下额,整个面部舒缓,并全面接触按摩膏次 、双手大拇指在唇上交替按摩。 、点按人中、承浆和地仓。 、手掌轻捏下巴。

(五、面部) 做承接动作,从额头开始到下额,整个面部舒缓,并全面接触按摩膏次 、面部三线打圈 、用双手大鱼际向上打圈安抚面部两侧(下颌、嘴、面颊) 、双手拇指、中指沿面部三线夹弹面部肌肉。 、双手握拳,用第一指关节屈指按摩面部肌肉 、双手大拇指交替搓摩颌下部位,从一侧到另一侧。 、点弹下颌。 整体面部整理 、点二穴(拇指叠按承浆、中指叠按廉泉穴) 、面部抡指,先左后右分别次 、安抚推颈部淋巴次

成人推拿手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成人推拿手法 一、推拿的防治手段 1、手法治疗:术者用手和机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作规范性的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2、功法训练:根据推拿临床医疗的需要,由推拿医务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疗效的方法。 三、推拿的作用原理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四、推拿的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五、推拿的适应症 1、骨伤科病: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梨状肌综合征等。 2、外科疾病:乳痈、手术后软组织粘连等。 3、内科疾病:头痛、胃脘痛、胃下垂、中风后遗症等。 4、妇科疾病:痛经。 5、儿科疾病:腹泻、肌性斜颈、发热、遗尿等。 6、五官科病:近视、斜视、耳鸣等。 7、急性病症:中暑昏迷、休克、晕针等。 六、推拿的禁忌症 1、传染性疾病患者不推拿。 2、精神病患者不推拿。 3、化脓性炎症、骨髓炎、结核、肿瘤患者不推拿。

4、骨折、脱位早期局部不推拿。 5、皮肤损害破损处不推拿。 6、急性损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推拿。 7、严重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患者,禁用或慎用推拿。 8、孕妇或月经期妇女不推或禁用重手法。 七、推拿手法 以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或借助于一定的器具,在受术者体表部位或穴位上所进行的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1、手法的分类 1)作用的部位不同:作用于软组织类,骨关节类手法。 2)动作形态不同: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震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 类手法。(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 3)适应对象不同: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 4)动作的简繁:单式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 2、推拿手法的要求 A 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的要求: 持久:手法能够按照要求持续运用一定时间而不间断。一般为15~ 20min。 有力: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证、部位的不同而灵活增减的技巧力。 均匀: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忽快忽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 柔和: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宜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深透:手法力量要深透到深层组织,直趋病所。 B 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稳、准、巧、快” 。 稳:要平稳自然,因势利导,避免生硬粗暴。

各种按摩视频大全和手法(视频)

各种按摩视频大全和手法(视频)推油按摩 欧式按摩全套讲解示范­ 柔式保健按摩 港式按摩 保健推拿按摩全套 足疗按摩 按摩、减肥瑜伽丰胸 夫妻生活按摩 身体按摩常用穴位 纤体塑身按摩 脏腑按摩

香薰推油按摩 颈椎病按摩推拿 推拿学柔式保健按摩 推拿学脏腑保健按摩一些按摩常用手法直观的动画演示 推法】(直推;分推;旋推)推法为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屈其指直推力补,直其指直推为泻;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 1.直推法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 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

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 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 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 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 按法】 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 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摩法】 摩法是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 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 急摩为泻等说法。 1.指摩法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 连续的回旋抚摩,称指摩。 2.掌摩法

按摩手法及要领

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 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踩背 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按摩的常用十七种手法: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击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拔法(分筋法)17、理筋法(顺筋法) 推法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按摩穴位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擦法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其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一共有6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 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 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 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 按摩推拿手法总论 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

手段,故称为“法”。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

图解美容按摩手法

面膜美容按摩正确手法详解 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预防肌肤松弛的最好方式就是按摩,在洁面后或沐浴时进行按摩,并配合面膜护理,可以提升肌肤的弹性与水润感,下面介绍的按摩方法简单有效,可以轻松完成。 一、按摩的基本要点: 1.按摩时应用两只手左右对称式按摩。轻轻地滑动手指按摩至肌肤微感发热即可。(图一) 图一 2.眼部和鼻部周围应用中指轻轻地划小圈进行按摩。脸颊处要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地划打圈进行按摩。(图二) 图二 3.脸部肌肉走向是从中心部分向外延伸的,按摩也要遵循“从里向外”的原则。来来回回地按摩肌肤容易加速肌肤老化,导致皱纹的形成。按摩方向要与脸部的皱纹成直角。(图三) 图三

二、基础按摩法(图四): 1.下颌部位以画小圈的方式滑动按摩。重复3次。 2.面颊部位以画大圈的方式滑动按摩。重复3次。 3.眼部周围由鼻翼向额头、鬓角方向,以画小圈方式滑动按摩。重复3次。 4.由下颌向鬓角,再由眼眶向鬓角,然后由额头中间部位向鬓角方向轻轻滑动按摩。 图四 三、按摩的正确方法: 1.在额头、脸颊、鼻尖、下颌部位涂上适量按摩霜,再涂抹开。(图五) 图五

2.从额头中央开始向左右画圈按摩,同时加入指压动作。(图六) 图六 3.下眼睑处,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以画小圈方式滑动进行按摩,接下来上眼睑处从内眼角向外眼角以画小圈方式滑动进行按摩。(图七) 图七 4.从眉头开始画圈方式按摩至鼻翼部分。鼻翼两侧用中指由上向下滑动按摩。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从鼻梁沿面颊按摩至耳朵上方(图八) 图八

5.从颧骨到下巴,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以画圈方式按摩。(图九) 图九 6.从下鄂骨开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向上按压按摩。(图十) 图十 7.以嘴部为中心以画圈方式进行按摩。(图十一) 图十一

背部按摩手法 图片展示

背部按摩手法图解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 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 她的身体向外推。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 地摇。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 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 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 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 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 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 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 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 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 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 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你。这种手法产生一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按摩手法及功效

中医保健(26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08元):以点按穴位,推拿经络的理疗手法为主,可以缓解身体的局部疼痛. 高级中医理疗(2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28元):精修推拿技术多年的中医保健师会根据人体的不同症状,辅以指压,拨筋,推拿,刮痧,拔罐等个性化理手法,对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头痛,失眠等亚健康症状有显著功效. 港式按摩(2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28元):以指压推油为主,还可以选择踩背疗法,从而达到舒缓与放松的功效. 日式按摩(2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28元):以油压,揉贴为主要特色的全身推油,可达到消除疲劳,焕发活力的功效. 单方香薰(26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08元):以单种芳香精油结合淋巴排毒推油手法从而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 复方香薰(2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28元):以多种芳香精油结合专业配制的中草药球,利用淋巴排毒的推油手法从而达到缓解劳损及保健的功效. 男士肾保(3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98元):采用纯中草药提炼的植物精油,结合五行能量石及独特的推油手法,刺激雄性激素分泌从而达到暖肾,护肾的功效. 五行经络养生(3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98元):运用独特的手法,配合五行精油,激发人体强大的经络能量,深层调节肺腑技能,给生命注入持久活力,彻底消除身心疲劳. 经典养生(598元120分钟,加钟60分钟,238元):根据人体不同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诊断,辅以针灸,推拿,养生食疗等,调动人体自身完备的调节系统. 泰式理疗(298元90分钟,加钟45分钟,128元):以推、拉、扳、压为主的非油类泰国按摩,主要是活动关节舒缓活络的功效。

20种常用按摩美容手法汇总

20种常用按摩美容手法汇总 按摩美容手法1、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夹挤治疗养护部位。可分为三指捏、五指捏及捏脊。 [操作要领]①三指捏法是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指腹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②五指捏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挤压时用力要均匀、和缓而有节律性。临床上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三指捏法或五指捏法,也可双手同时使用。③捏脊法是在长强至大椎一条直线上捏挤操作的专用手法。可拇指在后,食、中二指在前,从长强穴起,用三指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穴上。亦可食指屈曲在后,拇指在前,用食指桡带及拇指从长强穴起,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前。捻动的过程中可捏三下提一下局部皮肤,以增强疗效。 [作用与应用]捏法可舒筋通络,活血祛瘀,行气导滞。适用于颈、背、腰、臀、腹及四肢等美形。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捏脊法用途广泛,是按摩美容、美形的常用手法之一,也是人体保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手法。 按摩美容手法2、振法 振法是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用腕关节的伸屈和内

外旋转,带动手法做往返的滚动。 [操作要领]操作时以手背尺侧近1/2处为附着点。腕关节摆动时力要均匀,外旋及内旋时均应用同样大小的力,频率120~160次/分。操作时不可在表皮拖动、碾动。 如以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点,腕部作往返均匀摆动的方法称为“振法”。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血,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可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在按摩美容中振法可用于腰、臀、大腿等脂肪沉积部位,还可用于因肥胖而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及颈部美容等。 按摩美容手法3、揉法 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的方法。揉法可分为带动皮肤揉法及不带动皮肤揉法。 [操作要领]带动皮肤揉法多在点法、按法的基础上,用指腹(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根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皮肤作局部按揉,以增强点、按法的疗效,临床称为按揉法。操作时必须吸定在所需治疗或养护的部位及穴位。不带动皮肤揉法是用拇指末节桡侧缴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放松并摆动,带动大鱼际或拇指末节桡侧缘,在局部做轻柔和缓的摆动,手法向下的压力要轻,动作要谐调而有节律性,操作时不可带动皮

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手法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一不小心,身体碰到什么物体上了,感到很痛,然后就会自然用手在疼痛的部位揉一揉,疼痛真的减轻了。这就是无意识的按摩动作。按摩可以说是推拿的一种。所谓推拿,就是指手或肢体部位特定的技巧与动作,做到持久、有力、柔和、均匀地在患部的一种操作,以达到深透“得气”为目的。在现代理解,就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和改善肌肉的僵硬状态。在脑部予以推拿,能够提神醒目,缓解精神的紧张状态,并松弛“绷紧”的神经。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讲究持久、有力、柔和、均匀。“持久”是指操作应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使动作和力量连贯;“有力”就是要求手法必须有一定的力度,轻重适宜,根据病位而定量;“柔和”指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达到轻而不浮、重而勿滞的境地;“均匀”则应做到动作有节奏、用力平稳。总之以刚柔相济,力匀技精,使深透经络、病位,得气有感,才能见效。下面先介绍推拿的一些基本手法。 1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对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适当用力按压的一种手法。 指按法:以拇指、中指或食指的指端按压。指甲要修圆润,手腕用力,手指垂直按压选定的部位。 掌按法:分单掌按和双掌按。单掌按用掌心或掌根按压选定部位,发力于臂,力深沉。双掌按则将双手重叠,双手用力一致,躯干稍倾,沉肩、伸肘,充分悬腕。

肘按法:手臂弯曲,用肘尖触按,躯干前倾,肩部发力,力缓慢而垂直,由轻到重,动作柔和缓慢,压而不滑,贴紧肤面,收时则应由重而轻,逐步收势。 2 擦法是用指腹或掌面(双手或单手)贴抚人体某一部位皮肤上,急速地擦动,使皮肤红、热为止。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手腕放松,动作灵活,力度均匀而持续连贯,虽使受力面红、热而无痛感。 3摩法用手指或掌面在身体一定部位做柔软而节律地抚摩。 指摩法:用一指或数指的指腹,以腕关节的旋转带动指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协调连贯地环形前进。 掌摩法:用掌心或掌根附着一定部位,在腕关节带动下,有节奏地环形前进。 操作要领:肘关节微屈,腕关节在肘的带动下,放松而持续连贯,有节奏地呈环形前进,动作要缓而轻,操作时要悬腕,切勿推压用力,应圆滑柔和。 4 滚法是用手背着力在身体的一定部位,用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屈曲,使手背对治疗点产生节律性揉动的手法。 操作要领:沉肩屈肘,小鱼际掌侧着力要实,指随掌腕外翻自然展伸发力,里转时指随屈握发力,动作节奏连贯,劲力深透,不可磨擦滑动或翻转拍打,操作时肩臂尽可能地放松,小指掌关节固定不移,变换部位时要自然流畅,滚动压力时不可发生跳动。 5 振法用手指端或掌面着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连续不间断地

背部按摩手法图片展示(20210109091155)

向右。缓缓地停止摇 1、把你的右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左手放在背上部。闭上眼睛,深呼吸。把精神集中在你的手上,放松。 2、现在,把你的右手移向左臀部的侧面,另一只 手还留在她的背上部。用掌根部轻轻地开始摇,把 她的身体向外推。 5、把盖在伙伴身上的毛巾向下折叠到她的臀部。 要保证她感到舒服。 6、双手放在伙伴的背下部脊柱的两侧,由下而上 慢慢向颈底部推行,然后向两肩推,再沿背的两侧 推回。 7、回滑到腰部时,向上和向里拉。dd重复步骤6和7,直到背部均匀地抹上油并感到发热为止。 背部按摩手法图解4、继续摇,把你的左手逐步沿整个背部移动由左 3、继续摇,同时把你的左手带到右手旁边。轻轻 地摇。 8从背下部开始,双手用游泳的动作在背的两边 划交叠的大圈。向上划到肩部,再从两侧直下。重 复几次。

9、把右手放在脊柱的底部,手指朝向头部。左手 叠加在右手上,加大力度向颈部推动。 10、移开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脊柱的两 边。左右手交替进行,向背下部按压。 11、从臀部开始,手掌交替,沿身体的曲线向上拉 身体的两侧。在最高处时,把手指拉过肩膀向颈部 移动。然后再回到臀下部。双手应紧密相随,使手 与身体的接触不会中断。 对肩胛骨和位于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部位多加注 意。再返回到臀下部。 13、揉捏臀部的肌肉。双手交替抓和挤肌肉,并逐 步加大压力。向背上部推进,揉捏到臂的上部。用 拇指和食指捻动肩部肌肉。轻捏颈背部。沿脊柱和 肩胛骨之间下移。 14、两拇指交替从脊柱向肩胛骨作向外划圈横推。 在你加大对肌肉的压力时,让伙伴把感觉反馈给 你。这种手法产生一 种“舒畅的疼痛”和释放紧张 的快感。在肩胛骨上按摩。 15、双掌并拢,把你的前臂横在伙伴背部的中间 12、双手靠拢,平放在臀部。手指伸展指尖略微上 翘。向着肩膀的方向,来回搓动,以使肌肉发热。

8步盐水按摩法 不花一分钱变白嫩

8步盐水按摩法不花一分钱变白嫩 盐水按摩,能清除皮肤表层的脱落细胞和毛孔中的多余脂肪与污物,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使皮肤呈现出一种透明感。颜面美容按摩是预防颜面皮肤老化的一种手法,能增强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营养状态,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使皮脂潴留减少;细小的皱纹得以伸展,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光泽,显得年轻。 盐水自我按摩美容方法: 1、用一个干净的小碗,放入1-2小勺精盐,加水约10毫升,将盐融化待用。用肥皂洗净双手,用毛巾把头发包好,对着镜子把脸擦干,用手指或小面棒蘸上融化的盐水涂抹脸上。注重不要涂在眼睛四周皮肤待干后按摩。 2、用右手中指指腹先按摩两眉中间的印堂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100次。然后双手中指指腹按压两眉之间,按压处自下而上,推运额部至前发际处,再由额部自上而下反推至两眉间。如此反复推运10-20次。 3、用双手中指或拇指指腹先稍微指压太阳穴(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向后3.3厘米处)约1分钟,然后双指对旋100次。再用两侧中指指腹由太阳穴起,沿眉下推运到眼内眦,由内眦经下眼眶推运至眼外眦。如此按摩眼圈重复做10-20次推运按摩。再用双掌根稍微安抚两侧眼窝(两眼要轻轻闭合),轻轻施力,做相对旋转按摩50次(以防眼睑和眼袋下垂)。 4、用双手中指和环指指腹从下至上挑起眼外眦的鱼尾纹,左右两侧各挑起10-20次。 以上以指腹按摩手法应避免损伤皮肤宜用轻按、轻柔、轻运、轻推,以免皮下组织受强力按摩而损伤,导致皮下淤血与皮肤松弛。 5、用双手掌面安抚在两侧的面颊部,用轻推运法在面颊部由里向外、从上倒下推肉面部肌肉10-20次。然后用双手的事、中、环指指腹,轻轻叩打颜面肌肉,边叩打,边逐个移动手指部位,做短而连贯有节奏的轻敲,能增强肌肉的弹性。 6、用双手示指及中指指腹,以轻推运法由鼻唇沟沿鼻两侧向上移动,再用环指和小指在前额部稍微拖力抚压。注重施力抚压时,皮肤表面不移动。 7、用拇指指腹及食指第二关节挠侧面成涅夹式,顺着口轮匝肌方向轻轻捏揉,不能用力过大和牵拉太重。适用于干性皮肤。以增强血液循环,减少皱纹,增强弹性。 8、双手五指分开,用干梳法,将头部由前向后,梳头20-40次。按摩完毕后,用自来水冲洗脸上的盐水。然后再用一些营养液、营养乳和营养霜保持皮肤湿润。 颜面按摩虽然可以使面容更美、更动人,但要注重按摩方向不能错,原则是应由里向外,自下而上这个顺序。手指动作与皮肤皱纹成垂直方向。按摩施力时要稍微。如面部有炎症、外伤、化脓和其他病变时,必要轻易按摩,以防感染扩散和病情加重。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 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 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 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试以合谷穴为例。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 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以足三里为例。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 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按摩的种类和手法

按摩的种类和手法 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图1、图2)。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

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图3),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图4)。 (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我们看(图5)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图6)。 (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美容院标准按摩手法流程

肩颈 1、点穴大椎(感冒、颈椎病、癫痫等)肺腧(肺炎、胸膜炎、感冒、肩背痛)心腧(神经衰弱、咳嗽、胸背痛等)膈腧(淤血、贫血、咳嗽、盗汗等)天宗(肩胛痛、肘臂痛、风湿痛、上肢瘫痪)肩井(肩周炎、颈椎病、落枕、高血压、偏瘫等) 2、双手大拇指交替推督脉 3、双手大拇指交替推膀胱经 4、双手大拇指正推反推肩胛骨 5、双手大拇指重叠推单侧疲劳肌 6、双手掌拉磨天宗大拇指推肩堬并点按天宗 7、弹拨肩部膀胱经 8、拳推膀胱经 9、劝退双侧疲劳 脾胃 1、展油、大面积安抚 2、点穴上脘(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中脘(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头痛,失眠等)下脘(胃痛、胃胀、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天枢(距肚脐正中两寸、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阑尾炎、月经不调、痛经)大横(距脐正中四寸、主治:绕脐腹痛、腹胀、腹泻、痢疾、肠道寄生虫病、肠麻痹、癔症) 3、沿肋骨滑人字中指点按命门并拉回 4、双手拿捏脾胃 5、掌推、指推升、横、降、乙状结肠 6、大拇指弹拨胃经 7、双手掌交替拉磨带脉 8、搓热双手掌放于肚脐并打圈 9、排气 腰肾(女) 1、点穴三焦(小便不利、水肿、肾炎、腰背痛)肾俞(遗尿、月经不调、痛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诸虚百损)气海俞(腰痛、月经不调、痔疮、虚证)关元俞(遗尿、尿路感染、腰腿痛、糖尿病、虚证)八髎(月经不调、附件炎、子宫脱垂、阴痒、下腰痛、痔疮) 2、双手交替向上平推督脉、。 3、向上平推腰大肌 4、单侧拇指向外推磨腰大肌至环跳点穴 5、双手单侧弹拨腰大肌各2分钟 6、拉磨带脉过督脉并‘L’型推环跳、 7、腰部打圈、包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