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大家都知道柴胡是一种中药材的,它的功效作用是比较多的,但是具体有哪些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欢迎阅读参考!!

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1.北柴胡是一各味苦、性微寒的一种中草药,北柴胡有很好的解热作用,还有止痛效果,对于伤寒是有好处的,北柴胡还有很好的镇静作用,特别对失眠多梦的人来说效果特别好,北柴胡可以镇咳,也可以抗病毒,特别对一些流感病毒以及肝炎病毒和一些牛痘病毒和I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等都是有好处的,北柴胡对于疱疹病毒也有不错的效果.

2.北柴胡可以促进免疫功能,对于一些病毒类的细胞有很好的吞噬作用,同时北柴胡也可以疏散退热,所以说常拿北柴胡来治疗一些感冒类的发热和寒热类疾病,北柴胡对于疟疾也可以治疗

3.北柴胡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肝郁气滞以及胸肋部有胀痛感.医学上现在对北柴胡的应用一般就是在这些,临床上北柴胡的治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北柴胡已经成为了医生的常用药物了.人们也把北柴胡制作成一些中成药,这样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柴胡的成分

柴胡的成分主要是柴胡皂昔、縉醇、挥发油、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桐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还含有黄酮、多元醇、香豆

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而且在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分离到4种多烯烘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烘醇。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而且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

北柴胡常治疗疾病

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苓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苓、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2、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 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苇、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澹,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英、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苓、常山、草果等同用。

中药北柴胡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中药北柴胡的植物属性

多年生草本,髙50-85厘米。根主根较粗大,棕褐色,质坚硬。茎

单一或数茎,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7厘米,宽6-8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早枯落;茎中部叶倒披针形或广线状披针形,长

4-12厘米,宽6-18毫米,有时达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脉7-9,叶表面鲜绿色,背面淡绿色,常有白霜;茎顶部叶同形,但更小。

复伞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细,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圆锥状;总苞片2-3,或无,甚小,狭披针形,长1-5毫米,宽0.5-1毫米,3 脉,很少1或5脉;伞辐3-8,纤细,不等长,长1-3厘米;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3-3.5毫米,宽0.6-1毫米,顶端尖锐,3脉,向叶背凸出;小伞直径4-6毫米,花5-10;花柄长1毫米;花直径1.2-1. 8 毫米;花瓣鲜黄色,上部向内折,中肋隆起,小舌片矩圆形,顶端2 浅裂;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

果广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棱狭翼状,淡棕色,每棱槽油管3,很少4,合生面4条。花期9月,果期10月。

北柴胡食用方法

北柴胡可以在我们煮粥的时候加入一些,还可以搭配其他的一些药材

起到食疗的作用。

北柴胡还可以和山楂以及当归等一起冲泡当做茶来饮用。

我们在炖肉或者是炖鸡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北柴胡。

北柴胡还能做成四草汤或者是调经柴胡汤都可以。

北柴胡汇总含有桝皮素,因此虽然北柴胡功效和作用有很多,但是我们是食用的时候要注意,对于铝、钙还有锌以及镁等等制剂不能和北柴胡一起服用,不然会形成离子络合物,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吸收,影响疗效。

北柴胡和柴胡的区别

北柴胡,也叫竹叶柴胡、柴胡。它与柴胡其实是没有区别的,而与其

差别比较大的其实是南柴胡,虽说都是柴胡科的植物,但是这两种的

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南柴胡,也叫狭叶柴胡、红柴胡。两者均为伞形

科植物,以根入药,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之功效。由于两者

植物形态非常相似,在生产上很容易混淆。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 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北柴胡的主根粗大、坚硬,外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常有少数侧根,

它是茎丛生或单生,上部多分枝,略成“之”形弯曲。茎基部无纤维

状叶柄残基物。北柴胡的茎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中部叶倒披针

形,有平行脉7?9条,叶宽6?16mm。

[北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柴胡来源于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其中主要包括了多糖、发挥油、柴胡皂苷一些化学成分。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柴胡对解决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脂、抗炎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近10年发现的。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的挥发油,这些毒性把器官作为主要肝脏,与多种途径的氧化损伤有关的是肝损伤机制。对柴胡毒性有影响的问题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方法进行的,柴胡的皂苷和含的挥发油量也影响着其毒性的大小。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毒理作用 ABSTRACT Root from Umbelliferae BupleurumL plants.Mainly contain volatile oil,saikoside and polysaccharide.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found that toot on antipyretic、antiviral、anti bacterial endotoxin、anti-inflammatory、reducing blood lipid、liver、regulating immune and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 essential oil is z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zhe root and zhe root of the Chinese.The toxicity target organ is mainly liver.The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many ways.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toxicity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i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gradually found,the size of the toxicity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 KEY WORDS Root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odern research toxicological effects 前言 形状是伞状且多年的草本植物的是柴胡,它的根晒干后可以入药,这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狭叶柴胡也就是南柴胡和伞形科多年的生草本植物柴胡也就是北柴胡是药中的极品,这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柴胡味道辛辣,味苦,性微寒,对舒肝郁结,祛痛散热有很好的疗效。一些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降血压,

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导语: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出现了越来越多养生保健的方法,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实践的检验的中药尤其对 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加大,出现了越来越多养生保健的方法,但是最受人欢迎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老中医,还有经过上千年实践的检验的中药.尤其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没有精力去关注新的养生方法,所以专注于各类中药的作用.比如说沙参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沙参究竟有哪些功效呢?沙参在那些方面有神奇的功效呢?沙参是怎样发挥这些神奇的功效的呢?沙参食用的时候在那些方面要特别注意呢?对于很多热爱传统药膳的人,尤其是爱吃的厨房小白们,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沙参的使用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有记载,是一种传统中药,沙参的作用并不同于人参,它是一种桔梗科沙参属植物,那么沙参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适合哪些人用?沙参有南北之分. 南沙参性味甘,微苦,凉;北沙参性味甘,苦,淡,平.南、北沙参均具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热燥咳、虚劳久咳、咽干喉痛等证.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南沙参祛痰、强心作用较明显;北沙参有加强呼吸、升高血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沙参性微寒,只适宜肺胃阴伤而有热者,所以,风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南沙参与北沙参虽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药材,但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在煮粥时可辨证选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沙参在治疗咽喉肿痛以及祛痰和强心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沙参中有不同的分类但是药效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一、B型题 A. 燎去毛 B.刷去毛 C.烫去毛 D.揪去毛 E.撞去毛 1.狗脊应( C ) 2.石韦应( B ) 3.鹿茸应( A ) 4.香附应( E ) 5.金樱子应( D ) A.盐炙法 B.纸煨法 C.酒蒸法 D.清蒸法 E.豆腐蒸法 6.木香用( B ) 7.泽泻用( A) 8.红参用( D ) 9.藤黄用( E ) 10.山茱萸用( C ) A.莲子肉 B.莲子心 C.朱砂衣 D.青黛衣 E.参芦 11.药心能清心热的是( B ) 12.肉能补脾涩精的是( A ) 13.作为药衣能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的是( C ) 14.作为药衣有清肝凉血作用的( D ) 15.可代瓜蒂用的是( E ) A.缓和寒滑之性 B.降低毒性 C.消除恶心的副作用 D.缓和辛散之性 E.增强收敛止血的作用 16.牛蒡子炒后( A ) 17.芥子炒后( D ) 18.牵牛子炒后( B ) 19.大蓟炒后( E ) 20.莱菔子炒后( C ) A.祛风解表 B.辛散作用弱,具止血作用 C.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D.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E.温经止血 21.荆芥生用( A ) 22.荆芥炒炭用( B ) 23.干姜生用( C ) 24.干姜炭用( E ) 25.干姜砂炒后( D ) A.全当归 B.当归尾 C.酒当归 D.土炒当归 E.当归炭 26.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的是( D ) 27.长于补血活血调经的是( C ) 28.长于止血活血的是( E ) 29.破血宜选( B ) 30.具有止血、调经、润肠通便的是( A ) A.香附 B.香附炭 C.醋香附 D. 四制香附 E.酒香附 31.多用于妇女崩漏不止( B ) 32.引药入肝,增强舒肝止痛作用,并能消积化滞的( C )33.行气解郁,调经散结( D ) 34.多用于治寒疝腹痛( E ) 35.以理气解郁为主的( A ) A.地黄 B.熟地 C.鲜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36.清热、凉血、止血、生津的是( C ) 37.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A ) 38.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 B ) 39.凉血止血( D ) 40.补血止血的( E ) A.酒 B.醋 C.蜂蜜 D.生姜汁 E.甘草汁 41.甘辛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散寒,能矫味矫臭的是( A ) 42.苦酸温能散瘀止血又能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矫臭矫味的是( B ) 43.生则性凉,熟则性温,能补中,味甘平能解毒还能润燥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是( C ) 44.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解毒的( D ) 45.性味甘平,和中缓急、补脾、润肺,调和诸药( E ) A.黑豆汁 B.米泔水 C.食盐水 D.胆汁 E.油 46.性味甘平能活血,利水滋补肝肾,养血祛风,解毒的是( A ) 47.性味甘寒、清热凉血,利尿,吸附油脂的是( B ) 48.性味咸寒,能增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臭味的( C ) 49.性味苦、大寒,能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等用于制南星的( D ) 50.油炒为增效(如淫羊藿增温肾助阳作用)油炸为易粉碎的( E ) A.山楂 B.芥子 C.王不留行 D.槐米 E.酸枣仁 51.炒后有机酸减少缓和药性的是( A ) 52.炒后散出香辣气味的是( B ) 53.要求炒爆花的是( C ) 54.炒后有利于保存有效成分的是( D ) 55.不宜久炒,否则油枯失效的是( E )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汤的神奇功效

小柴胡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小柴胡汤。 【处方】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一钱半)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备注】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附答案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附答案 1、药味苦、辛、涩味消化后是 A、涩 B、辛 C、苦 D、甘 E、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三化味。 2、藏医学认为既能使身体坚实、又有疏通作用的药味是 A、涩味 B、辛味 C、苦味 D、甘味 E、咸味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六味:酸、苦、甘、辛、咸、涩; 3、三因学说中的三因起源于 A、五味 B、五行 C、五元 D、五脏 E、五谷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三因源于五元,“隆”与五元中的“风”相同;“赤巴”为火;“培根”,“培”为水,“根”为土,与水、火两元相同。三因素依次大体相当于中医的气、火、津液。 4、五元学说中为土、水、火、风元提供存在和运动空间的是 A、风 B、水 C、火

D、寒 E、空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五元属性与功能 5、五元学说中,下列不属于五元的是 A、风 B、水 C、火 D、寒 E、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藏族古代宗教哲学认为,土、水、火、风、空是一切器世界(宇宙万物)和情世界(人和生物)产生的本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元素,故亦称五元或五大。 6、根据藏药八性理论,水元偏盛的药物性能是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八性重、腻、凉、钝、轻、糙、热、锐。八性源于五元,其中土元偏盛药物性能则重、腻;水元偏盛药物性能则凉、钝;火元偏盛药物性能则热、锐;风元偏盛药物性能则轻、糙。重、腻两性对治特性为轻、糙的隆病;凉、钝两性对治特性为热、锐的赤巴病;轻、糙、热、锐四性对治特性为重、柔、寒、钝的培根病。 7、酸味药物的功效是 A、去腐生肌 B、下泻、疏通脉管 C、生胃火,增强消化 D、使身体坚实,有疏通作用

中药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玉竹的功效和作用 属滋阴养气补血之品,古人称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故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玉竹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玉竹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保健抗衰。玉竹里的多糖、维他命a与烟酸,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 玉竹含强心苷、生物碱和维生素a类物质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玉竹含有的甾甙,对心肌的作用与铃兰制剂类似。玉竹配糖体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玉竹煎剂的作用与玉竹配糖体类似。同时玉竹对心悸、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玉竹的食疗方法 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 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或心绞痛。 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 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 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 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 玉竹的名家论述 ①《本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 ②《别录》: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③《药性论》: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 ④《本草拾遗》: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 ⑤《四声本草》:补中益气。 ⑥《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

白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白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白沙参也是属于人参的一种,只不过功效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样,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药材服用,特别是想要进行养生的人们就更加应该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滋补,而白沙参这种中药材就是不错的选择,是可以和食材放在一起熬煮,这样药用价值会更加丰富。 1、治肺热咳嗽:沙参半两,水煎服之。(《卫生易简方》) 2、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不易吐出,口干:南沙参9g,麦冬9g,生甘草6g,玉竹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诸虚之症:沙参一两,嫩鸡一只去肠,入沙参在鸡腹内,用砂锅水煎烂食之。(《滇南本草》) 4、治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米饮调沙参末服。(《证治要诀类方》) 治产后无乳:杏叶沙参根12g,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一、药材性状 (1)沙参: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弯曲或扭曲,少数2-3分枝,长8-27cm,直径1-4.3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贡色,较粗糙,有不规则扭曲的皱纹,上部有细密横纹,凹陷处常有残殖留棕褐色栓皮。顶端芦头(根茎)单个,稀多个,长2-7cm,四周具多数半月形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多裂隙,较松泡。气微,味微甘、苦。 (2)杏叶沙参:根圆锥形,下部分枝极少,长9-17cm,直径

0.7-2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无环纹,有纵皱。顶端芦头长 1.4-8.8cm,盘节明显或不明显。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较结实。 (3)轮叶沙参: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 5.5-14cm,直径0.5-2cm。表面无纵皱,上部具环纹。折断面不平坦,白色,中空。 (4)云南沙参:根偶有分枝,长5-25cm,直径1-3.5cm,上部多横纹,下部具弯曲纵纹或深沟纹。芦头长0.5-4cm。折断面白色,多裂隙。 (5)泡沙参: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8-14cm,直径0.9-3cm,表面具矍环纹。芦头长3-6.5cm,盘节密。折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松泡,中空。 均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沙参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无臭,,味微甘。蜜沙参形如南沙参片,,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偶见焦斑,,味甜。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出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 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 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 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 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配伍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 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 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 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 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 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处方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 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1) 感冒初期: 主要表现:鼻塞流清涕头痛咽喉不适咳嗽发热恶寒等。 处方: 荆芥1袋薄荷1袋金银花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分两次开水泡服。首日加倍,连服3天。 注; 荆芥: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薄荷: 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金银花: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效果显著。 三药均具气味芳香,共奏开窍解表,驱邪解毒。 加减: 恶风恶寒者,加:防风,咳嗽有清痰者,加:法半夏; 发热恶寒者,加:柴胡,发热不恶寒者,加:板蓝根; 头痛恶风者,加:羌活,川芎. (2) 感冒后期: 主要表现:咳嗽、吐痰、咽喉不适、头痛

处方一: 荆芥1袋前胡1袋僵蚕1袋 桔梗1袋百部1袋甘草1袋 用法: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每日两次,首日加倍 感冒后期咳嗽(感冒后期反复、久治不愈的咳嗽) 处方二: 党参1袋生姜1袋蜂蜜30g. 用法: 痰多气逆加:化橘红, 微喘加:胡桃肉, 便秘加:玉竹. 每日一剂,开水泡服,连服3天 注:感冒咳嗽虽称之为“小病”,但治疗不当,可以迁延日久,即使治疗得当,有时也易留尾巴,患者偶尔咳几声别无不适,大都不愿继续服药治疗,然而,一旦受一点风寒,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 党参生姜蜂蜜三味,用于感冒咳嗽的收尾,十分合适。 生姜散寒止咳,蜂蜜润燥止咳,党参益气补虚。生姜得蜂蜜之润,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之温,则润而不涩,党参得生姜之温散,则补而不留邪。 2.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主要表现:反复咳嗽,痰多或白黏难咳出,遇风寒加重,咳甚出现喘息,胸闷、气促、水肿等。 属肺阴亏虚,痰湿蕴肺。 治宜:补气养阴,利湿化痰,止咳平喘。 处方:

沙参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沙参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肺阴虚之肺癌、消化道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沙参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沙参功效: 沙参具有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之功,配合放化疗用于肿瘤患者,尤其是对晚期肿瘤病人血枯阴亏、肺阴虚之肺癌、消化道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枯液燥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沙参的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注射杏叶沙参煎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鼠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内淋巴细胞数和 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但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2、祛痰作用: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等。 3、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强心作用: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具有明显强心作用,

离体心脏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分钟。 沙参的食用方法: 1.用沙参治产后无乳 取十二克的南沙参与猪肉适量同煎。然后再饮汤吃肉即可,对于一些新妈妈产后无奶的事新妈妈,吃了这个沙参炖肉汤以后一般都会有奶来的。 2.用沙参治慢性支气管炎和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取九克的南沙参,十克的麦冬,九克的杏仁,九克川贝母,九克批把叶每天一剂加水煎服,每日1 剂。 3.用沙参治虚火牙痛 取大量南沙参和与鸡蛋同煮。食蛋。 4.煎沙参。喂好调料(以自己口味):糖、辣椒酱、辣椒油、香油、蒜末、姜末等,文火慢煎 5.凉拌:糖、辣椒酱、辣椒油、蒜末、姜末、香菜籽粉等 6.沙参心肺汤。将沙参、玉竹、猪心、猪肺、葱和清水适量一同入锅,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约l小时。 7.沙参玉竹鸭煲 材料 鸭650克,沙参10克,玉竹8克,枸杞子10克。 做法 1、老鸭剁成块,用水冲净血污。 2、沙参、玉竹、枸杞子分别用水洗净。 3、锅内放水,放在火上烧沸,把洗好的鸭块焯一下水。 4、焯好的鸭块及沙参、玉竹和姜片放入砂煲内,砂煲中加水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上课讲义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柴胡 (《本经》) 【异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②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成熟果实的棱槽中油管不明显,幼果的横切面常见每个棱槽有油管3个。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干燥草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除上述2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主要的有:长白柴胡分布东北;兴安柴胡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大叶柴胡分布东北;长茎柴胡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膜缘柴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小柴胡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金黄柴胡(又名:穿叶柴胡)分布新疆:多脉柴胡分布四川、甘肃、内蒙古。 【采集】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药材】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补血

1.南沙参具有而北沙参不具有的功效是: A.补肺阴 B.清肺热 C.益胃阴 D.清胃热 E.补气 答案:E 答案分析:在5个备选项中,补肺、胃阴与清肺、胃热,均为南沙参、北沙参共有的功效,只有补 气为南沙参具有而北沙参不具有的功效,故E项补气为正确答案。 2.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宜与桂枝配伍以调和营卫的药物是: A.麻黄B.白芍C.防风D.生姜E.干姜 答案:B 答案分析: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证,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调,卫阳失固于外,营阴失守于内。桂枝辛 甘化阳又发散风寒,白芍酸甘化阴且养阴敛汗,两药合用以调和营卫,故白芍为首选。 3.白芍缓急止痛宜配伍: A.甘草B.大枣C.当归D.熟地E.龙眼肉 答案:A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五者虽均有甘味或能止痛,唯甘草为首选。古方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皆 以之与白芍配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4.熟地黄药性粘腻,久服宜配伍: A.橘皮、砂仁B.砂仁、木香C.木香、香附D.香附、厚朴E.厚朴、橘皮

答案:A 答案分析:地黄苦甘性寒,得酒火制则性温而粘腻,故传统制法皆以橘皮、砂仁为附料以减粘腻之 弊,久服宜多以之配伍。 5.既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是: A.当归B.三七C.小蓟D.大蓟E.阿胶 答案:E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当归能补血、无止血作用,小蓟能止血、无补血作用,止血药大蓟、三七 虽古有“养血”“和营”之说,皆不能称谓“补血”,而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止血,故答案应选择 阿胶。 6.既能止血,又能滋阴润燥的药是: A.生地黄B.熟地黄C.代赭石D.阿胶E.白芍 答案:D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生地黄、熟地黄、白芍均不能止血,代赭石不能滋阴。唯阿胶既能止血, 又能滋阴润燥,故正确答案应是阿胶。 7.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润肠的药是: A.鸡血藤B.何首乌C.当归D.阿胶E.丹参 答案:C

柴胡的功效与应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柴胡 (《本经》) 【异名】地熏、茈胡(《本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 【植物形态】①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直生,分歧或不分歧。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长1~4厘米,不等长;总苞片缺,或有1~2片;小伞梗5~1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径1.5毫米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曲成2齿状;雄蕊5,花药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左右扁平,长3毫米左右,分果有5条明显主棱,棱槽中通常有油管3个,接合面有油管4个。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②狭叶柴胡,又名:红柴胡、细叶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深长,不分歧或略分歧,外皮红褐色。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总苞片缺,或有2~3;小伞梗10~20,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5;花小,黄色:花瓣5,先端内折;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3毫米,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成熟果实的棱槽中油管不明显,幼果的横切面常见每个棱槽有油管3个。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于干燥草原。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甘肃、青海、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除上述2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作柴胡入药。主要的有:长白柴胡分布东北;兴安柴胡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大叶柴胡分布东北;长茎柴胡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青海;膜缘柴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小柴胡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金黄柴胡(又名:穿叶柴胡)分布新疆:多脉柴胡分布四川、甘肃、内蒙古。 【采集】舂、秋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 【药材】①北柴胡 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并带有少许茎的基部。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分歧,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

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 *导读: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中药沙参有两种,一种是南沙参,一种是北沙参。那么两者有没有区别呢?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下面一起来看看。 *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 沙参在种类上分为北沙参和南沙参,虽然这两种沙参在称谓上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购买沙参的时候,却分不清楚。南沙参和北沙参的区别如下: 1、科属、质地不同 南沙参是桔梗科,质地空疏。 北沙参是伞形科,质地坚实。

2、性状不同 南沙参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部较粗,向下渐细,稍弯或扭转,偶有分枝,长727厘米,直径0.83厘米。芦头长短粗细不等,一般13个。表面黄色或浅棕色,根上部有深陷横纹,如蚯蚓体表横纹,下部有浅纵沟槽及纵皱纹,并有深色突起及须根疤痕。体轻,质松泡,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状如海棉。无臭,味微甘。 北沙参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5cm,直径 0.4-1.2cm;顶端常留有棕黄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表面淡黄白色,粗糙,偶有残存外皮,全体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带皮生晒者,外皮淡棕色,断面白色粉性;气特异,味微甘。

3、功用不同 南沙参补肺脾之气,适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脉弱者。 北沙参善养肺胃之阴,适用于热病后期或久病阴虚内热,干咳,痰少,低热,口干,舌红,苔少,脉细弱者。 另外,就二者质地而论,北沙参坚实,南沙参空疏,坚实者用于养阴,空疏者用于补气。 南沙参和北沙参我们有时候实在难以分辨,那么,南沙参和北沙参可以相互替代吗?下面们一起来看看。 *南沙参和北沙参可以相互替代吗

柴胡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6811816.html, 柴胡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作者:穆箫吟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6期 【摘要】目的:探讨柴胡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来 总结得出研究成果。结果:经过系统研究不难发现柴胡具有镇静、解热、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菌、降血脂和血糖、调节免疫力以及保肝的功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柴胡;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2 柴胡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上,被称之为上品,其中在《本草求真》、《千金翼方》等著作中都对其进行系统详细的记载,柴胡作为常用的一种中医药物,外形类似于雨伞,柴胡性味苦、微寒,在多年研究中发现柴胡能够产生显著的解热、抗肿瘤、抗癫痫、降压以及抗炎的优势[1],下面就针对柴胡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展开研究。 一、柴胡有效成分分析 (一)柴胡皂苷。该种物质是从伞形科植物柴胡中提取而成的化学物质之一,属于有效 成分和化学物质,其解饿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划分为柴胡皂苷a、b、c、d四中,其中a和d作 为主要的一种生活性物质,后者具有最强的药性,柴胡皂苷从柴胡根分离得到,地上部分相对较少,各种柴胡皂苷都有着相似的结构,难以顺利进行鉴别,一般都算是选择波普方式来实现鉴定。 (二)其他成分。黄酮类主要成分为黄酮醇类,后者主要为榭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三种物质;木脂素类则是从柴胡属中分离得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大都是从叶这种分离得到,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分别为单环氧木脂素、木脂内酯类以及双氧木脂素等;香豆素类则包括白芷花素和补骨内酯等[2]。 二、柴胡药理作用分析 (一)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实验选择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其中实验组小鼠选择柴胡煎剂20g/kg进行实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1h之后对两组小鼠进行相同剂量和浓度的咖啡因皮下注射,15min之后对两组出现惊厥数的小鼠数量进行比较,明显发现实验组要超过对照组,走着就充分说明柴胡煎剂对于咖啡因惊厥具有对抗作用。柴胡还具有抗癫痫的功效,在实际研究中发现柴胡和龙骨牡蛎汤配合使用能够产生显著的抗癫痫效果,主要的作用机制就是和有效成分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程度,从而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苦参的使用方法拣净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土,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先需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上有腥秽气并在水面上浮,并须重重淘过,即蒸,从巳至申出,晒干细锉用之。 苦参的化学成分花中含生物碱:右旋-苦参碱,右旋-氧化苦参碱,左旋-7,11-去氢苦参碱(7,11-dehydromatrine),右旋-5a,9a-二羟基苦参碱(5a, 9a-dihydroxymatrine),左旋-槐根碱,N-氧化槐根碱,左旋-槐胺碱,左旋-9a-羟基槐胺碱,苦参的基本信息(学名:Sophora flavescens)为豆科苦参属的植物。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苦参的药材特性苦参-中药材(图5)根长圆柱形,下部常分枝,长10~30cm,直径l~2.5cm。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具纵皱纹及横生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反卷,易剥落,露出黄色内皮。质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做,味苦。以条匀、断面黄白、味极苦者为佳。 苦瓜汁的做法及功效本专题热点涵盖苦瓜汁的功效与作用,苦瓜茶的功效与作用,苦瓜水的功效与作用,苦瓜粉的作用与功效,苦瓜叶的功效与作用,苦瓜藤的功效与作用等。苦瓜全草皆可入药,一根苦瓜里含有0.4%贵如黄金的减肥特效成分党参的功效与作用本文介绍:党参的功效与作用,党参吃法,党参作用,党参泡水,党参怎么吃,小孩可以吃党参吗,黄芪和党参的功效,党参功效,党参泡水喝,黄芪党参枸杞泡水,党参的功效和作用。沙参的功效与作用本文章主要介绍沙参的功效与作用,特别介绍北沙参的功效与作用、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老鸭汤以及沙参图片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红参的功效与作用本章热点涵盖红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红参须的功效与作用,红参的吃法,高丽红参的功效,中药红参功效,红参片的功效,更年期能吃红参吗,子宫肌瘤能否吃红参等。红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玄参的功效与作用本文章主要介绍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介绍苦玄参、中药玄参、玄参科、紫蕴玄参、以及玄参图片等信息。性味归经: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苦菜的功效与作用本文章主要介绍苦菜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介绍紫花苦菜、生吃苦菜降血糖吗?以及苦菜茶。苦菜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痛肿等症。党参微落太子参又涨“限价?这价格发改委是限不住的!”针对上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针对中药材党参发布的“禁囤令”,昆明市菊花村中药材市场内多位药材商众口一词。党参价格本月虽有所回落,但仍稳定在90-110元/公斤之间,与此同苦瓜炒肉丝的做法本文章主要介绍苦瓜炒肉丝的做法、怎样做苦瓜炒肉丝。本道菜口味:咸鲜味。类别:肝炎调理、脾调养调理、肾调养调理、补血调理、家常菜。黄芩人参猪肚汤小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小柴胡汤的组成、主治、功用及方解 出处:《伤寒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 4)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解:本方多由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为主。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配伍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学习资料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种类包罗万象,随着现在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它也越来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介绍柴胡散这种方剂。 【处方】 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炮制】 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柴胡45克(去苗)白术30克白茯苓22克甘草22克(炙微赤,锉)五味子30克干姜22克(炮裂,锉)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防风22克(去芦头)桂心15克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 【处方】 柴胡30克<去芦头)赤茯苓30克羚羊角屑30克细辛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决明子30.克栀子仁30克子芩30克车前子30克石膏12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泻肝除热。主肝劳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脘有灼热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竹叶14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炙炸、热面。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 柴胡30克(去苗)甘草30克(炙微赤,锉)决明子15克车前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试卷(A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课程试卷(A卷)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单选题(20%) 1、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 A、《雷公炮炙论》 B、《炮炙大法》 C、《修事指南》 D、《本草蒙筌》 E、《本草纲目》 2、中药炮制品的含水量,一般宜控制在() A、5~7% B、7~13% C、5%以下 D、8~15% E、5~20% 3、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成() A、薄片 B、丝 C、直片 D、斜片 E、段或块 4、如需要引药上行,治上焦热邪,应选用哪种大黄制品() A、生大黄 B、熟大黄 C、酒大黄 D、大黄炭 E、醋大黄 5、指出下列适宜采用盐炙法加工炮制的药物组() A、当归、益智仁 B、黄柏、草果 C、砂仁、麻黄 D、车前子、知母 E、以上都不是 6、适宜采用煅淬法加工炮制的药物组为() A、炉甘石明矾 B、自然铜炉甘石 C、龙骨牡蛎 D、石膏陈棕 E、血余自然铜 7、临床上治疗脾虚泄泻症状宜采用() A、山药 B、土炒山药 C、麸炒山药 D、焦山药 E、山药炭 8、含芳香挥发成分的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 A、80℃ B、60℃ C、50℃ D、40℃ E、70℃ 9、一般药物发酵最佳温度为() A、10~15℃ B、15~25℃ C、25~30℃ D、30~37℃ E、50℃以上 10、单写付生品的药物组() A、槟榔苍术 B、黄连槐花 C、自然铜杜仲 D、何首乌苦杏仁 E、甘草党参 11、川乌、草乌经加热炮制后毒性下降,其主要原理是() A、使生物碱的含量下降 B、使有毒的水溶性成分含量下降

C、使有毒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D、使水溶性成分的结构发生变化 E、使生物碱被大量破坏掉 12、适宜采用醋制法炮制的药物组() A、甘遂续断 B、柴胡百部 C、当归青皮 D、三棱莪术 E、乳香桑枝 13、巴豆霜制备的方法为() A、去油制霜 B、渗出制霜 C、升华制霜 D、煎煮制霜 E、熬膏制霜 14、骨碎补、狗脊等药物通常去毛的方法为() A、燎去毛 B、烫去毛 C、刷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15、治疗老人、儿童感冒,临床选用麻黄时宜用() A、生麻黄 B、炙麻黄 C、麻黄绒D炙麻黄绒E、酒麻黄绒 16、王不留行炮制时要求是() A、文火缓缓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裂声,香气溢出即可 B、先文火,后武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裂声,香气溢出即可 C、热锅下药,中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爆成白花,香气溢出即可 D、先武火,后文火加热,炒至王不留行有爆烈声,上有焦斑即可 E、冷锅下药,缓缓翻炒,至王不留行爆成白花,香气溢出即可 17、临床若用于骨蒸潮热及疟疾患者,作用柴胡时宜选用() A、柴胡 B、醋柴胡 C、鳖血柴胡 D、酒柴胡 E、以上都不是 18、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矫臭矫味功效的辅料为() A、酒 B、食盐水 C、醋 D、米泔水 E、蜂蜜 19、火单制苦杏仁最适宜的条件为() A、长时间煮沸 B、短时间煮沸 C、大量沸水,处理10分钟 D、10倍量沸水,处理20分钟 E、10倍量沸水,处理5分钟 20、炮制后增强降逆止呕作用的半夏炮制品为() A、姜半夏 B、清半夏 C、生半夏 D、半夏曲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