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

燃料

设计者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课题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二节化

石燃料的利用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本节教学内容从属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课标要求:了解常见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石油是一种混合物,汽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品。

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的建议是:选择合适的素材,正面阐述化学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物质使用中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

本节位于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之后,进一步学习化石类燃料的组成、变化和利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一是化石燃料的组成,二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呈现的具体内容有:化石燃料的组成、化石燃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能量能源,但过度、不合理的使用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选择合适的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基于课标要求和本节教材基本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第一,物质具有多样性、复杂

性。化石燃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组成、性质、变化和用途等方面;第二,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复杂混合物,是当今社会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有着多重应用价值;第三,要科学合理应用化石燃料。因为化石燃料在组成方面的复杂性,在大量利用化石燃料时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增加碳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第四,运用化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术能科学合理地改造和应用物质。改造和利用像化石燃料这样复杂的混合物的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一是运用物理变化原理,将混合物分离后再利用,如石油的分馏。二是运用化学变化的原理,将混合物转化为组成和性能优良的新物质再利用,如石油的裂化,煤的气化、液化、焦化;第五,要辨证地认识和应用物质,要科学决策。物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应用物质时有合理不合理之别,我们在应用物质时,既要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还要考虑社会方面的因素,如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本节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知识、形成和完善化学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形成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关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本节课只进行初步感知,专题性的学习是安排在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化学与能源开发。本节课要承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作为“为什么化石燃料要用化学的手段改造后

再利用”的起因之一:因为化石燃料直接燃烧利用能增加碳排放、能造成大气污染;因此,本设计中的考量是,化石燃料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本节基本内容之一,但不是主要内容,或者说,应首先发挥本教学内容的正能量、正面教育价值,然后才是辩证地认识化石燃料——使用化石燃料“利大于弊”。而“新能源的开发”这个拓展性内容,要在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化学与能源开发中学习,不作为本节的学习内容。

学情分

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作为当今社会普遍使用的传统能源,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一是学生普遍有这方面的生活感知与经验,二是在小学科学、初中地理、历史等课程上初步从自然、科学、历史和社会等侧面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化石燃料的来源、组成(如含碳燃料,燃烧后能产生二氧化碳)、分布、储量、应用等常识,对化石燃料分布地不均衡性、储量的有限性也有初步的认识;三是通过前面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也简单了解了化石燃料的形成、化石燃料的利用对环境及生物的影响;四是通过化学绪言课和本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化石燃料的用途、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但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一是零散的;二是没有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化石燃料,没有对化石燃料具有多样化的化学属性进行过思考。如不知道化石燃料的组成(是一种复杂的含碳元素

混合物,除含碳外,还有S、N等其他元素,煤、石油中还含有复杂的大分子)、性质(除可燃性以外的其他性质)、变化(尤其是化学变化)、应用(除做燃料外,还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原料,如用于制塑料、橡胶、农药、化肥,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三是不会运用化学的知识、方法和观念,科学地改造和应用化石燃料;四是没有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系统认识化石燃料。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化石燃料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要合理利用,要珍惜和保护,即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意识,没有深刻认识到过度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还没有全面形成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传递、获取和应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拥有的信息量和认知能力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学阅读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意识。基于此,教学中将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认知能力,充分运用自主获取信息、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学习目

标1.通过材料分析和小组讨论,能说出化石燃料的组成、变化和用途,了解改造和利用化石燃料的思路、方法,认识化学在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的重要价值。

2. 通过交流讨论,从资源的角度认识化石燃料的价值。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科学合理的利用燃料,形成科学认识物质的态度,进行科学决策。

评价设

计1.通过对石油和煤这两种燃料的利用方式的对比,观察学生在问题分析、分析共享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评价学生对燃料利用的原理是否明晰。(学习目标1)

2. 通过日用燃料的选择,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目标2)

3. 通过展示石油综合利用的图片和交流,测查学生是否能够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学习目标1)

4. 通过阅读拓展资料等信息和交流,评估学生是否形成珍惜资源,合理开发使用资源的意识。(学习目标2)

5. 通过设置辩论环节,综合评估学生能否将本节所学系统梳理和表达,是否真正形成“化石燃料是宝贵的、重要的自然资源,并且人类要趋利避害,合理的加以利用”等意识。(学习目标2)

6. 通过学习目标的二次呈现,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包括是否了解化学上改造和利用混合物有哪些思路和方法。

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与学习进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

实物展示——

“煤块”

呈现学习目标

提炼本节探讨

的内容:一、化石燃

料的组成;二、化石

燃料的燃烧;三、化

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观察实物、思考回

阅读学习目标并

描述对化石燃料的前

认知。

联系学生已

有经验或认识,查

寻前科学概念和

最近发展区。

学习的核心

是通过问题引导

思考,培养学生从

生活现象中提出

问题,发现问题的

意识。

一、化石燃料的组成

出示图片:“化

石燃料的形成过程

及生物体的元素组

成”

提出交流话题

1:

从中我们能获

取哪些信息?

分析图片,获取信

息,思考回答(化石燃

料组成元素、物质分类

等)

学生在挖掘

信息的过程中体

会化石燃料在组

成上具有多样性

和复杂性。培养学

生的读图识图能

力和获取信息的

能力,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提供信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微观实质

布置任务:书写煤和天然气以及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自主阅读,并完成

任务

用化学方程

式表达化学方应

的技能的培养,同

时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石油分馏

从物质利用方式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煤和石油作为燃料,二者的利用方式是否相同

小结:对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利用,可以采用直接利用,也可以采用物理的方法分离后再利用

回答问题,并简要

分析判断依据。

讨论交流煤和石

油作为燃料的利用方

让学生了解

两种改造和利用

化石燃料的思路

和方法(直接利用、

物理方法分离后

再利用)。

初步学会运

用观察的方法获

得信息以及利用

信息的能力。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

提出交流话题2:

学生围绕燃料的

“燃烧”带来的便利、

发挥主体作

用,在交流中认识

1.化石燃料的燃烧为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根据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分析化石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能产生哪些物质?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小结:化石燃料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造成污染,应该有效处理后趋利避害,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根据元素的组成分析

其产物危害这两个问

题,进行交流/倾听/思

考(在倾听的同时注意

同学交流中有无与问

题不符的内容,如设计

到综合利用的优点等;

或是否紧扣元素组成

进行分析等等)

到化石燃料的燃

烧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方便的同时

能够污染环境,应

该辩证的看待,并

合理的利用。

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表达交

流的能力,回答问

题要紧扣问题主

旨,避免答非所问。

日用燃料的种类繁多、用途不尽相同。在利用过程中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考虑,选取相对合适燃料?

交流要考虑的因

素,并将这些因素从反

应物、生成物的组成、

性质以及反应条件、社

会因素等方面进行分

学会从物质

的组成、性质以及

社会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综合考虑,

从而提炼出人类

选择所需的物质

的方法,学会进行

科学决策。(一)石油综合利用

出示“石油加工

过程”图片,提出交

流话题3:

石油变成塑料、

合成橡胶等属于什么变化?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石油变成塑料等物质的反应实质。这里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实现了对石油的综合利用?

分析图片信息,进

行交流/倾听/思考

让学生了解

另外一种改造和

利用化石燃料的

思路和方法(化学

方法转化为新物

质后再利用)。

启迪学生的

思维,揭示事物的

本质。培养学生从

图片中获取信息

以及利用信息的

能力。

三、化石燃料的综

合利用(二)煤的综合利用

播放创新实验:

实验室中模拟煤的

综合利用中“煤的焦

化”原理实验的视频,

出示煤的综合利用

框架图,提出交流话

题4:

观看视频资料,了

解煤的综合利用,体会

煤是“工业的粮食”这

句话的涵义

通过交流讨

论,帮助学生从资

源的角度认识化

石燃料的价值。

认识化学在

改造和应用物质、

促进社会进步等

方面的重要贡献。

交流获得的信息。

1.再次呈现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目标达成情况。

提出交流话题5: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谈谈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利用,都采用了哪些思路和方法?

学生自评

回答问题,整理所

学内容

评价围绕目

标来进行,帮助学

生整理所学内容

和思路,培养学生

的概括能力。

馈 2.呈现拓展资料:“化石燃料的使

用年限”;“哈伯特

顶点”。

提出交流话题6:阅读拓展资料后交流你的想法和认识。阅读资料,交流各自的

想法

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化石燃料

是不可再生的重

要自然资源,评价

学生是否形成珍

惜资源的意识以

及是否认识到合

理开发和使用化

石燃料的重要性。

3.以“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为论题,说明观点

__________,并列举

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学生辩论/倾听/思

让学生形成

科学的认识物质

的态度,明白物质

没有好坏之分,只

有使用的是否合

理。

培养学生思

辨和表达交流的

能力

盘点收获

提出交流话题

7:

说说这节课你

在知识上,思想上和

方法上都学到了什

么?

学生回顾反思、小

组讨论、全班交流

整理回顾所

学内容,构建认知

结构,全面测查学

习目标的达成情

况。

课后拓展延伸

二者选其一完

成:

1.编辑一期关

于化石燃料的手抄

报,班级中评选出优

秀作品,在校园、社

区进行展出。

明确任务,自主选择

认识化石燃

料的重要性,学以

致用,让化学知识

走出校园、走进社

区、服务社会。

2.请你运用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化学思想和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报刊、杂志、网络)、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贝壳的有关方法,从组成、性质和用途等化学视角整理出一份相关的拓展资料,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交流。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务川自治县黄都中学宋斌 【设计思想】 《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应当说,学生对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有关燃料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亲自观察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而且在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已多次接触过与化石燃料有关的内容,另外,还能经常从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获得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通过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动画模拟、视频播放、图片及图表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阅读课本、交流讨论等,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总之,本节课教学的宗旨是既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又力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化石燃料,包括化石燃料的形成以及化在石燃料我国的主要分布情况;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包括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燃料的选用和新能源的开发;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包括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加工方式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应用等。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知识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其中有关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我国使用化石燃料的悠久历史、化石燃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状况、不同化石燃料的热值大小分别涉及到生物、历史、地理、物理等多学科知识,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污染物的产生、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以及化石燃料的精加工等则涉及了化学学科中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科普化和教学形式简单化的倾向,要重视学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间以及化学学科内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要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和研究化石燃料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的扩大化,既要避免脱离教学目标,补充、堆砌过多的学习材料,又要避免随意拔高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作过深的拓展。 【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和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2.过程与方法 (1)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年级化学 4.3《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学案 教师寄语:老师相信你能做到,试试看。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 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2 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先自己找一找,然后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1、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2、化石燃料的燃烧 根据化学理论和已有知识猜测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 ⑴因煤燃烧后生成CO2、SO2、H2O等,故煤中应含等元素。 ⑵因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演变而来的,故应含生物体中所有元素,C、H、O、N、S、Fe、Ca等。 ⑶化石燃料是掩埋于地下而形成的,则地壳中所含的元素都应含有,所以还可能有Si、Al 等元素。 同学们猜测的依据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根据上的猜想往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提,指引我们深入地探究下去。 总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3、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阅读课本学习石油的分馏部分产品。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4、化石燃料的用途十分广泛,但是随着它们的燃烧,也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结合常识来推测燃烧产物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⑴能引起温室效应;

⑵能引起酸雨; ⑶它们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污染大气; ⑷另外还有烟尘、固体废弃物、余热等造成的污染。 5、阅读课本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完成后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⑴石油的综合利用 有人把石油称为“”。 ⑵煤的利用措施、、。 6、交流新能源的开发情况和开发的意义。 (提示: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化石燃料用途广泛,既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仅仅做燃料是对它们的一种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开发新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学习过程: 一、追随老师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记录课堂上有用的知识 有关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危害展示四个讨论话题,与同组的同学共同参与到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1、对减少CO2的污染提出建议。 2、对减少SO2的污染提出建议。 3、汽车将走进千家万户,如何防止汽车对大气的污染? 4、常用民用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你认为选择什么好?理由是什么? 可任选话题参与小组和全班的讨论。 二、巩固练习 1、石油是—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 A.砍伐树木作燃料 B.利用太阳能 C.利用风能 D.开发核能 2、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甲烷 3、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川途。 3.了解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136一P142有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部分,并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 【课堂导入】 知识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提问】同学们思考: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他们的什么呢? 【回答】利用它们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设问】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演示实验】实验7一3 【设问】那么有没有反应是吸热的呢?教材中提到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属于吸热反应.也是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反应中典型的吸热反应。 【交流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小结】(1)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体现出来就是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吸热、有的热量变化不明显。 (2)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见P136 【讨论】在生产生活中人类是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的?举例说明。 【提问】讨论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 【总结】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①要有足够的氧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完成P137的讨论题。 知识点2:化石燃料 【复习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 要求同学们自学教材中有关化石燃料的资料。 【提问】回答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是否为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 【课件连接】视频:《煤的成因、存在与开采》《石油的形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2)天然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9一p140 页“天然气”的相关内容解决如下问题: 【提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提问】沼气指什么?简单说说如何制沼气? 【交流与讨论】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教案资料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引入新课: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燃料热值J/kg 价格y/kg 原煤:2.1×107、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2.8 煤气:1.56×107、1.5 液化气:4.7×107、4.0 柴草:1.7×107、0.3 。 交流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探明储量、年产量石油32.7亿吨、 1.6亿吨天然气、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煤、1145亿吨、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 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反思:如下,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利用。课前布置学生对当地使用的燃料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课的开始以问题引入:“化石就是石头吗?你见过化石吗?”学生讨论、交流,借多媒体解释化石燃料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本节课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图书、网络、报刊等,深入挖掘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教材,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而有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不足之处:学生写的调查报告不深入,有些没有价值,而且班里水平不太齐。交流时有的同学不太条理。重复多浪费了时间。

《化石燃料》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上册】

《化石燃料》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和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2.过程与方法 (1)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教学难点: 探讨减少化石燃料对环境污染的方法,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通过社会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信息并填写下表。 表不同燃料的热值和价格

【过程设计】

造成危害,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这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4-105,说明化石燃料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板书]二、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 [投影展示]煤、石油、天然气的 组成元素。 [小结]观看,分析和思考。 归纳总结,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从燃料组成 及其燃烧的角度对燃 料燃烧与环境问题进 行研究,体现化学学 科的价值和化学学习 的意义。 [讲解]正是因为化正是因为石燃料的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人们为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化石燃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板书]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引导阅读]各种车用汽油、柴油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液化气等都来自哪种化石燃料?又是如何获得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6,说明石油分馏的原理及其产品。 [小结]结合学生发言,用多媒体展示石油分馏的示意图。 [问题]石油属于哪一类物质?石油分馏属于什么变化呢? [投影展示]图片:石油的综合利用。结合图片讲解:石油分馏出来的成分,经过再加工,可以制造出合成纤维、橡胶、塑料、化肥、农药、对照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倾听,观看,形成整体认识。 回答:石油属于混合物,石油 分馏是物理变化。 观看,聆听,感叹。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课本,既可避免老师 过多的讲解,又能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 课本作为教学资源的 重要性。 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有利 于学生对石油分馏有 较全面的了解。 重视化学概念的具体 应用。 精美的图片和具体的 数据,突出了石油综 合利用的意义和价 值,既使学生体会化

选修6第2章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选修6第2章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课前温故知新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 2.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学习重点】 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与应对措施。 2.煤炭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学习难点】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应对措施,涉及技术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等。 【自主学习】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__________、天然气和__________等。 (2)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 (1)表现:石油供应出现__________,石油价格__________。 (2)原因: 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1)方针:在__________中保护,在__________中开发。 (2)措施: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采矿活动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2.地下开采中的环境保护 (1)产生的环境问题: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断裂、__________,甚至地表整体下沉。 (2)措施:用碎石、沙、__________等回填采空区。 3.露天开采中的环境保护 (1)产生的环境问题:占用大量土地,并造成__________。 (2)措施:开掘时保护好__________,或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__________和再种植等。 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问题:煤炭燃烧释放CO2和SO2,以及__________等。 2.保护措施 (1)优化用煤结构,增加其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

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2、讲授新课 一、燃烧(板书) 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燃烧的条件 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 。C, 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 。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那又会怎样? 回 答: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化石燃料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课时建议:一般需2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完成化石燃料的燃烧(包括对燃料的调查、展示;对燃料选择的讨论)。 2.内容建议: (1)除了课本内容外,建议补充调查当地燃料的使用。 (2)内容的要求上,除了化石燃料的组成、分馏的原理外,都属于常识性了解内容。 3.教学形式建议:可以采取(先自学、查阅资料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后)交流对话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自学展示的形式。 4.评价建议: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对化石燃料应用的了解;(2)对“当地燃料结构的调查与研究”活动的参与意识和活动中的表现。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了解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我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化石燃料的昨天、

今天、明天”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以化石燃料的形成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在第二部分中侧重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第二课时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对所查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高中化学主题4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课题煤的综合利用学案选修

课题3 煤的综合利用 1.了解我国丰富的煤资源及其在地理上的分布,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知道使煤成为清洁能源的新技术。(重点) 3.了解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技术可以把煤转化成燃油。掌握煤加工成燃油的方法。(难点) 4.知道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理解煤的综合利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重难点) 使煤成为更洁净的能源 1. (1)洗选技术 目的:通过物理方法和表面化学方法将原煤中的可燃物和非可燃物(灰分)进行分离,使灰分和硫的含量降低。 (2)型煤技术 目的:通过煤的成型加工,将粉煤变成块状型煤提高燃烧效率。 (3)水煤浆技术 目的:将煤粉、水和少量化学添加剂,经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加工成水煤浆液体。 特点:燃烧时火焰中心温度低、燃烧效率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少。 2.煤的转化技术 (1)煤的气化 目的:在适宜条件下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生产民用、工业用燃料气和合成气。 煤气的成分:CO和H2。 (2)煤的液化 直接液化:把煤直接通过高压加氢制成液体燃料。 间接液化: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得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化学催化合成转化为烃类化合物。 3.洁净煤发电技术 (1)常规煤粉发电机组加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主要是在常规燃煤发电机组中增加烟气净化设备,通过烟气脱硫、去氮氧化物和除尘,达到降低SO2、NO x和烟尘排放的目的。

(2)流化床燃烧技术: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特点: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低。 1.降低煤的灰分和含硫量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减少燃煤时烟尘和SO 2 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 把煤加工成燃油 1.氢化法:经高温催化,加氢解聚反应,脱去硫、氮、氧等成分,形成固—液混合物。 2.气化—液化法:先将煤转化为H 2、CO 等气体,再催化为液态物质,主要反应有: n CO +2n H 2――→催化剂 (CH 2)n +n H 2O 2n CO +n H 2――→催化剂(CH 2)n +n CO 2 2.为什么煤可以转化为燃油? 【提示】 煤和石油都是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本质区别是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不同,把煤加工成油,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汽油、柴油等燃油的过程。 从煤中获得的化学产品 1.煤的干馏:把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使煤中有机物质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干馏产品 产 品 ?? ??????? 气态:焦炉煤气H 2、CH 4、C 2H 4、CO 等 液态??????? 粗氨水:最终产品形式为 NH 4 2 SO 4 、NH 4 3 PO 4 或浓氨水 煤焦油分馏????? ――→170 ℃以下 苯、甲苯、二甲苯 ――→230 ℃以上酚类、萘 ――→230 ℃以上蒽等稠环芳烃 ――→残渣沥青固态——焦炭:用途高炉炼铁、制水煤气

九年级化学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2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其中1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多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 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多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合适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严重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严重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严重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严重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纯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严重性。 过程和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 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多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严重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纯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严重性。 六、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实验、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 八、教学过程: 课题1燃烧和灭火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本节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化石燃料的介绍;二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在介绍化石燃料时,教材中首先通过化石燃料开采的图片引出了化石燃料的美誉,并介绍了我国化石燃料的分布及西气东输工程,然后通过学生讨论来比较各种燃料的优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化石燃料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时候,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教材从气候变化、热污染、大气污染三方面介绍了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为了趋利避害,人们对化石燃料进行了综合利用,这部分知识属于本章的第三部分内容。教材重点对煤和石油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它们的两大应用——燃料和化工原料。 二、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了解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根据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 (2)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 1.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2.增强节能意识。 四、教学难点 1.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2.利用调查与研究的方法获取信息。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以下资料: 1.石油、煤、天然气的形成及用途; 2.调查当地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及煤的价格; 3.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污染。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的种类有多种。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多的能源。如焦炭、煤气都来自煤,汽油、柴油、液化气等都是由石油分离而得,本节课我们就来介绍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推进新课 一、化石燃料 [设问]为什么将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呢? [分析]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动植物埋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

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化石燃料的利用》是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节,是“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下的一节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化石燃料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应当说,学生对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有关燃料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能亲自观察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而且在生物和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已多次接触过与化石燃料有关的内容,另外,还能经常从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中获得化石燃料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如下:一是通过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动画模拟、视频播放、图片及图表展示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阅、阅读课本、交流讨论等,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总之,本节课教学的宗旨是既保证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科收获,又力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一是化石燃料与环境污染,包括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燃料的选用和新能源的开发;三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包括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加工方式以及作为化工原料的重要应用等。该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学科知识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其中有关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不同化石燃料的热值大小分别涉及到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污染物的产生、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以及化石燃料的精加工等则涉及了化学学科中不同方面的知识。同时课本对相关知识的介绍相对简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应防止教学内容科普化和教学形式简单化的倾向,要重视学科联系,加强不同学科间以及化学学科内知识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要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和研究化石燃料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采用拓展延伸资料的方式给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但应防止教学内容的扩大化,既要避免脱离教学目标,补充、堆砌过多的学习材料,又要避免随意拔高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作过深的拓展。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本节的教学主要从化石燃料利用的目的、依据、方式等角度帮助学生整理本节的大思路,,而不是简单的常识性介绍。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的各种混合物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导入: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燃烧离不开燃料,你知道哪些物质可以作为燃料?......这些燃料燃烧时能放出许许多多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热能等供人类利用。首先我们观看一段录像,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什么? 录像:(化石燃料) (屏幕打出问题) 生答:........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1、探究实验:你怎样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天然气中含有碳、氢元素? 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点燃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天然气中含有氢元素 迅速将烧杯倒转,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天然气中含有碳元素 结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混合物。由于天然气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人们常把它作为燃料。 学生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展示“天然气燃料汽车”图片,“沼气使用”图片。 :同学们家中使用的煤在燃烧时常常闻到什么气味? 原因: 煤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还含有H及少量的S、N等元素,燃烧时生成了有毒的SO2、NO2等。 2.石油的分离(石油的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石油属混合物,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 3.化石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1)煤、汽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展示“森林受到酸雨破坏”、“雕像受到酸雨腐蚀”的图片 (2)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空气污染 在线测试: ⒈下列各项中,属于造成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的因素是()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②汽车尾气的排放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动植物的呼吸⑤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④⑤⑥ 挑战自我:选择燃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

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反思 xx九年级化学的教师们对于化石燃料的利用的教学中要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一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知识体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相辉映,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在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所获得的知识是我所不能估量的;在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能力的培养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通过课堂上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热切的表情,我感到他们更喜欢化学了。在探究实践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学习,而且意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次活动,他们

了解到了许多平时关注不够的问题,得到了家长、朋友、同学的帮助,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合作的愉快,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另一方面,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使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学习的兴趣随之增加,对生活和自然界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和探究欲得到了保持和增强。不足之处:一部分学生还不会深入地研究问题,只是表面上从书上或网上找一些资料抄写下来,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但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深入地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在探究能力上,班内学生的水平程度还不一致,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同学对这些研究性的问题还不是很感兴趣,认为这是在耽误时间,因此参加的积极性不高。还有的同学资料来源范围不尽相同。二上周我在组里开了一节公开课《化石燃料的利用》。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利用。本节课没有什么难点和重点,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常识。于是我决定在九11班上这节课,希望能给他们一些鼓励,也让他们知道老师挺重视他们的。课的开始以问题引入,学生讨论、交流,并借多媒体解释化石燃料的意义。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本节课可以说基本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网络等,深入挖掘教材,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交流中他们的语言

最新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案

最新苏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 案 第1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4)了解烃、烷烃的概念及烷烃的通式。 (二)过程方法: (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难、重点】 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 ﹝展示﹞西气东输相关图片及神奇可燃冰。 【引入】介绍我国天然气资源,“西气东送”工程及其意义。介绍神奇的可燃冰。 西气东输是我国目前一项巨大的工程 ,输送的气体就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而且,科学家从海底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实际上是甲烷的水合物,据估计,可燃冰的贮存量能提供人类社会1000年的能源使用.所以,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我们今天要来研究天然气的利用以及它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性质. 【板书】一、甲烷 【展示】一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纯净的甲烷气体(集气瓶倒放)。观察并叙述物理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探究活动】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L,含碳75%,含氢25%,利用这些数据怎样确定它的分子式? 解析:甲烷的Mr=0.717g/L×22.4 L/mol=16.06 g/ mol 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75%/12):(25%/1)=1:4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讨论】(1)哪些实验事实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碳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吗? (2)甲烷的燃烧实验现象能否说明甲烷分子中不含有氧元素? 【实验设计】点燃集气瓶中的甲烷气体,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然后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总结:火焰颜色是蓝色,烧杯壁上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H2O和CO2 .所以甲烷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提示】要测定分子式不仅要做定性实验,更要做定量实验。 【课堂练习】①写出甲烷的电子式;②写出甲烷的结构式。讨论分子里各原子在空间的分 布情况? 分子式:CH4电子式:结构式: 【展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甲烷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 【过渡】既然我们了解了CH4的结构,结构决定性质,那么甲烷具有哪些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甲烷的稳定性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强酸、强碱均不反应。 ①甲烷的氧化反应-可燃性 CH4+2O2 CO2+2H2O 甲烷气体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还伴有淡蓝色的火焰。 注意:

化学:4.3《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梳理学案(1)(鲁教版九年级)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梳理 1.当今社会的三大化石燃料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 2.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遗体,经几亿年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它属于________资源。(填“可再生”“不可再生”) 答案:不可再生 3.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 (1)煤主要含_______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等元素。它是复杂的混合物。 (2)石油主要含_______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_等元素。它也是复杂的混合物。 (3)天然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气体。它也属于混合物。 答案:(1)碳硫、氮(2)碳、氢硫、氮(3)甲烷 4.化石燃料的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碳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氢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 答案:CO2H2O 5.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_。 答案:(1) SO2、NO2(2)CO 6.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石油、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资源。试举出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例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石油为原料生产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 (2)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不完全燃烧,从而转化为既可作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的CO、CH4、H2等 (3)把煤隔绝空气加热,将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含有CO、CH4、H2、CO2等) 疑难突破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课题5.3 古代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化石燃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3.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 绿色能源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4.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知道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一些 主要产品。 5.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化石燃料对人类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难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污染。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引言]燃料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它是古生物留给现代人类的一笔巨大珍贵遗 产。 [讨论]1.你家中以前使用过什么燃料?现在使用什么燃料? 2.你知道摩托车、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使用什么燃料? 3.你所在地有热电厂、冶炼厂吗?它们使用什么燃料? 4.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其中有一项“西气东输”工程,你 知道输的是什么“气”吗? [讲述]上述所涉及的燃料有煤、汽油、柴油、石油气、天然气等,其中石油气、汽油、煤油都来自石油。煤、石油、天然气就是我们常说的化石 燃料,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地层深处高温、高压一系列复杂 变化而形成。 [板书]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阅读]课本P.150~151 讨论: 1.什么是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化石燃料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 4.我国的化石燃料资源储量情况如何? 完成课本P.152表格 [板书]二.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阅读]课本P.152图5-2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讲述]煤、石油的燃烧会排放出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这些污染物溶在雨水中会形成“酸雨”,对地面上的 植物、建筑物、金属制品造成腐蚀。燃料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也会污染空气。由于天然气 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含碳量较小,燃烧较完全,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它对大气的污染较轻,通常称为“清洁能源”。 [板书]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