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2)期末复习

大物(2)期末复习
大物(2)期末复习

练习一 静电场中的导体

三、计算题

1. 已知某静电场在 xy 平面内的电势函数为 U=Cx/(x 2

+y 2)3/2

,其中 C 为常

数 .求(1)x 轴上任意一点 ,(2)y 轴上任意一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解: .

E x =

U/ x

= C[1/(x 2

+y 2)3/2

+x( 3/2)2x/(x 2

+y 2)5/2

]

= (2x 2 y 2)C /(x 2+y 2)

5/2

E y =

U/ y

= Cx( 3/2)2y/(x 2

+y 2)5/2

=3Cxy/(x 2

+y 2)5/2

x 轴上点 (y=0) E x =2Cx 2

/x 5

=2C/x 3

E y =0

E=2Ci/x 3

y 轴上点 (x=0) E x = Cy 2

/y 5

= C/y 3

E y =0

E= Ci/y 3

2.如图 ,一导体球壳 A(内外半径分别为 R 2,R 3),同心地罩在一接地导体球 B(半径为 R 1)上 ,今 给 A 球带负电 Q, 求 B 球所带电荷 Q B 及的 A 球的电势 U A .

静电场中的导体答案

解: 2. B 球接地 ,有 U B =U =0, U A =U BA

U A =( Q+Q B )/(4 0R 3)

U BA =[Q B /(4

0)](1/ R 2 1/R 1)

Q

B =QR 1R 2/( R 1R 2+ R 2R 3 R 1R 3)

0R 3)][ 1+R 1R 2/(R 1R 2+R 2R 3 R 1R 3)]

练习二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 ,面积均为 S=的两金属平板 A,B 平行对称放置 ,间距为 d=1mm,今给 A, B 两板分别带电 Q 1=×10-

9C, Q 2=×10-

9

C.忽略边缘效 应,

求: (1) 两板共四个表面的面电荷密度 1, 2, 3, 4;

(2) 两板间的电势差 V=U A - U B .

解: 1. 在 A 板体内取一点 A, B 板体内取一点 B,它们的电场强度是四

个表面的电荷产生的 ,应为零 ,有

E A = 1/(2 0)

2/(2 0)

3/(2 0)

4/(2 0)=0

U A =[ Q/ (4 = Q(R 2 R 1)/[4 0(R 1R 2+R 2R 3 R 1R 3)]

A Q 1

12

B Q 2

34

E A= 1/(2 0)+ 2/(2 0)+ 3/(2 0) 4/(2 0)=0而S(

1+ 2)=Q1 S( 3+ 4)=Q2

1234

=0

1+2+ 3 4=0

1+2=Q1/S

3+4=Q2/S

解得1= 4=(Q1+Q2)/(2S)=10 8C/m2

2= 3=(Q1 Q2)/(2 S)= 10 8C/m2

两板间的场强E= 2/ 0=(Q1 Q2)/(2 0S)

B

V=U A-U B E dl

A

=Ed=(Q1 Q2)d/(2 0S)=1000V

四、证明题

1. 如图所示,置于静电场中的一个导体,在静电平衡

后,导体表面出现正、负感应电荷.试用静电场的环路定理证

明,图中从导体上的正感应电荷出发,终止于同一导体上的负

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不能存在.

解: 1. 设在同一导体上有从正感应电荷出发,终止于负感应

电荷的电场线.沿电场线ACB 作环路ACBA,导体内直线BA

的场强为零,ACB 的电场与环路同向于是有

A

E dl E dl E 2 dl = E dl 0

l ACB B ACB

与静电场的环路定理E dl 0 相违背,故在

l 同一导体上不存在从正感应电荷出发,

终止于负感应电荷的电场线.

练习三电容静电场的能量

三、计算题

1. 半径为R1的导体球带电Q ,球外一层半径为R2相对电容率为r 的同心均匀介质球壳,其余全部空间为空气.如图所示.求:(1) 离球心距离为r1(r1R2)处的 D 和E;(2)离球心r1,

r2, r3,处的U;(3)介质球壳内外表面的极化电荷.

解:1. (1)因此电荷与介质均为球对称,电场也球对称,过场点作与

金属球同心的球形高斯面,有

D dS q0i

S

4 r2D= q0i 导体

B

A

当 r=15cm(R 1

C

得 D 2=Q/(4 r 2)=×10 8C/m 2

E 2=Q/(4 0 r r 2)= × 13

N0 /C

当 r=25cm(r>R 1+d ) q 0i =Q=× 10 8C

得 D 3=Q/(4 r 2)=×10 8C/m 2

E 3=Q/(4 0r 2)= × 14

0N/C

D 和

E 的方向沿径向 . (2) 当 r=5cm

r

R R d E 1

dr

E 2dr E 3dr

r

1

R 2

R d 3

=Q/(4 0 r R) Q/[4 0 r (R+d)]+Q/ [4

0(R+d)]

=540V

当 r=15cm

Rd

U 2= E dl E 2dr E 3dr

r r 2 R d 3

=Q/(4 0 r r) Q/[4 0 r (R+d)]+Q/ [4

0(R+d)]

=480V

当 r=25cm

U 3=

r

E dl

E 3dr =Q/(4 r

0r)=360V

(3)在介质的内外表面存在极化电

P e =

0 E=

0( r 1)E

= P e ·n

r=R 处 , 介质表面法线指向球心

=P e ·n =P e cos =

0( r 1)E

q=

S= 0( r 1) [Q/(4

0 r R

2

)]4 R 2

= ( r 1)Q/ r = ×108

C

r=R+d 处 , 介质表面法线向外

=P e ·n =P e cos0= 0( r 1)E

q = S= 0( r 1)[ Q/(4

0 r (R+d)

2

]4 (R+d)2

=( r 1)Q/ r =× 108

C

2.两个相距很远可看作孤立的导体球,半径均为 10cm ,分别充电至 200V 和 400V ,然后 用

一根细导线连接两球,使之达到等电势 . 计算变为等势体的过程中,静电力所作的功 . 解 ;2.球形电容器

C=4

0R

Q 1=C 1V 1=4 0RV 1

Q 2=C 2V 2= 4

0RV 2

W 0=C 1V 12

/2+C 2V 22

/2=2 0R (V 1

2

+V 22

)

两导体相连后 C=C 1+C 2=8 0R

Q=Q 1+Q 2= C 1V 1+C 2V 2=4 0R(V 1+V 2)

W=Q 2

/(2 C)= [4

0R(V 1+V 2)]2

/(16 0R)=

0R(V 1+V 2)

2

静电力作功 A=W 0 W

=2 0R (V 1

2

+V 22

)

0R(V 1+V 2)

2

= 0R(V 1 V 2)

2

=× 107

J

练习六 磁感应强度 毕奥—萨伐尔定律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 , 一宽为 2a 的无限长导体薄片 , 沿长度 方向的电流 I 在导体薄片上均匀分布 上方距导体薄片为 a 的磁感强度 . 解: 1.取宽为 dx 的无限长电流元

dI=Idx/(2a) dB= 0dI/(2 = 0Idx/ (4 dB x =dBcos . 求中心轴线 OO 0Idx/ (4 dB y =dBsin B x dB x r) ar) =[ 0Id x/ (4 ar )](a/r ) r 2)= 0Idx/ [4 (x 2+a 2)] = 0Ixdx/[4 a(x 2+a 2

)] a 0Idx

a 2 2 a

4 x a =[ B y 0I/(4 )](1/a)arctan(x/a) a a dB y a 4 a 0x I 2xdx

a 2 0I/(8a ) =[ 0I/(8 a)]ln(x 2+a 2

) a a =0 2. 如图所示, 半径为 R 的木球上绕有密集的细导线, 此平行,且以单层线圈覆盖住半个球面 . 设线圈的总匝数为 线圈的电流为 I. 求球心 O 的磁感强度 . 解:2. 取宽为 dL 细圆环电流 , dI=IdN=I[N/ ( R/2)]Rd =(2IN/ )d dB= 0dIr 2/[2(r 2+x 2)3/2

] r=Rsin x=Rcos dB= 0NIsin 2 B dB d /( R) 0

NI sin 2

d 2 0NI/(4R)

练习 七 毕奥—萨伐尔定律 (续) 磁场的高斯定理

三、计算题

1.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的右侧有面积为 S 1 和 S 2 的两个矩形回路 ,

回路旋转方向如图所示 , 两个回路与长直载流导线在同一平面内 , 且 矩形回路的一边与长直载流导线平行 . 求通过两矩形回路的磁通量及

通过 S 1回路的磁通量与通过 S 2 回路的磁通量之比 解: 1.取窄条面元 dS=bdr, 面元上磁场的大小为

B= 0I/(2 r), 面元法线与磁场方向相反 .有 2a 0I

1= 0

bdr cos

a 2r 4a

0I 2= 0

bdr cos 2a 2 r

0bI

ln2 2

20

bIln2

1/ 2=1

2. 半径为 R 的薄圆盘均匀带电,总电量为 Q . 令此盘绕通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作匀

速转动,角速度为 ,求轴线上距盘心 x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旋转圆盘的磁矩 解 ;2. 在圆盘上取细圆环电荷元 dQ= 2 rdr,

[ =Q/( R 2) ], 等效电流元为 dI=dQ/T= 2 rdr/(2 / )= rdr

(1)求磁场 , 电流元在中心轴线上激发磁场的方向沿轴线 ,且与 同向 ,大小为 dB= 0dIr 2/[2(x 2+r 2)3/2]= 0 r 3dr/[2( x 2+r 2)3/2]

r 3

dr

R

r 2d r 2 x 2

222

x d r x 0 2 r 2 x 2 3/2

2 2

3 2

rx

2 2

3 2

rx

22 0

r x

32

r 2

Q R 2 2x 2

2 R 2 R 2 x 2

2x

(2)求磁距 . 电流元的磁

r 2dr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一根半径为 R 的无限长载流直导体,其中电流 I 沿 轴

向流过, 并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 . 现在导体上有一半径为 R 的圆柱 形空腔,其轴与直导体的轴平行,两轴相距为 d . 试求空腔中任意一 点的磁感强度 .

解:1. 此电流可认为是由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圆柱电流 I 1和一个同电流 密度的反方向的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圆柱电流 I 2 组成.

2. 设有两无限大平行载流平面 , 它们的电流密度均为 (1) 载流平面之间的磁感强度; (2) 两面之外空间的磁感强度

电流②在空间产生的磁场为 B 2= 0J/2

在平面②的上方向左 ,在平面②的下方向右

(1)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间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都向左 ,故有 B=B 1+B 2= 0J (2) 两无限大电流流在平面之外产生的磁感强度方向相反 ,故有 B=B 1 B 2=0

练习九 安培力

I 1=J R 2 I 2= J R 2 J=I/[ (R 2 R 2

)] 它们在空腔内产生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B 1= 0r 1J/2 B 2= 0r 2J/2 方向如图 .有 B x =B 2sin 2 B 1sin 1=( B y =B 2cos 2+ B 1cos 1

0 J/2)( r 2sin 2 r 1sin 1)=0

=( 0J/2)(r 2cos 2+ r 1cos 1)=( 0J/2)d 所以 B = B y = 0dI/ [2 (R 2-R 2

)] 方向沿 y 轴正向 B y

I

B

x

d

R

解 ;2. 两无限 产生的磁场 在平面①

① I 1 ②

I 2

大平行载流平面的截面如图 .平面电流在空

间 为 B 1= 0J/2 上方向右 ,在平面①的下方向左

r 3dr =

R 4/4= QR 2/4

练习八

安培环路定律

j,电流流向相反 . 求: 2R R O O

d

1. 一边长 a =10cm 的正方形铜导线线圈 (铜导线横截面积 S=, 铜的密度 =cm 3

), 放在均匀

外磁场中 . B 竖直向上 , 且 B = 10 3T, 线圈中电流为 I =10A . 线圈在重力场中 求:

(1) 今使线圈平面保持竖直 , 则线圈所受的磁力矩为多少 .

(2) 假若线圈能以某一条水平边为轴自由摆动 少.

解:1. (1) P m =IS=Ia 2 方向垂直线圈平面 . 线圈平面保持竖直 ,即 P m 与 B 垂直 .有 M m =P m ×

B

M m =P m Bsin( /2)=Ia 2

B =× 10 4

m N

(2) 平衡即磁力矩与重力矩等值反向

M m =P m Bsin( /2- )=Ia 2

Bcos M G = M G1 + M G2 + M G3

= mg(a/ 2)sin + mga sin + mg(a/ 2)sin

=2( Sa)gasin =2 Sa 2

g sin Ia 2

Bcos =2 Sa 2

gsin tan =IB/(2 Sg)= =15

2. 如图所示,半径为 无限长直线电流的磁场中 求半圆线圈受到长直线电流

解: 2.在圆环上取微元

I 2dl= I 2Rd 该处磁场为 B=

0I 1/(2 Rcos )

I 2dl 与 B 垂直,有 dF= I 2dlBsin( /2) dF= 0I 1I 2d /(2 cos )

dF x =dFcos = 0I 1I 2d /(2 )

dF y =dFsin 0I 1I 2si n

d /(2 cos ) 2

F x

2

0I 1I 2

d

0I 1I 2/2

2

因对称 F y =0.故 F= 0I 1I 2/2 方向向右

练习十 洛仑兹力

,当线圈平衡时 ,线圈平面与竖直面夹角为多

R 的半圆线圈 ACD 通有电流 I 2, 置于电流为 I 1 的

直线电流 I 1 恰过半圆的直径 , 两导线相互绝缘 .

1. 如图所示,有一无限大平面导体薄板,自下而上均匀通有电流,已知其面电流密度为

i(即单位宽度上通有的电流强度)

(1) 试求板外空间任一点磁感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 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v 沿平板法线方向向外运动. 若不计粒子重力.求:

(A) 带电粒子最初至少在距板什么位置处才不与大平板碰撞.

(B) 需经多长时间,才能回到初始位置.. 解:1. (1)求磁场.用安培环路定律得B= 0i/2在面电流右边 B 的方向指向纸面向里,在面电流左边 B 的方向沿纸面向外.

(2) F=qv × Bm=a qvB=ma n=mv 2/R

带电粒子不与平板相撞的条件是粒子运行的圆形轨迹不与平板相交,即带电粒子最初位置与平板的距离应大于轨道半径.

R=mv/qB= 2mv/( 0iq)

(3) 经一个周期时间,粒子回到初始位置.即

t=T=2 R/v= 4 m/( 0iq)

2. 一带电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磁场的方向(z 轴方向) 与重

力方向(y 轴方向)垂直, 求粒子下落距离为y 时的速率.并讲清求解方法的理论依据.

解:2. 洛伦兹力Qv×B垂直于v,不作功,不改变v的大小;重力作功.依能量守恒有mv2/

2=mgy,

得v=(2gy)1/2.

练习十一磁场中的介质

三、计算题

1. 一厚度为 b 的无限大平板中通有一个方向的电流, 平板内各点的电导率为, 电场强度

为E,方向如图所示, 平板的相对磁导率为r1,平板两侧充满相对磁导率为r2 的各向同性的均

匀磁介质, 试求板内外任意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 1. 设场点距中心面为x,因磁场面对称以中心面为对称面过场点取矩形安培环路,有

H l dl

=ΣI0 2LH=ΣI0

(1)介质

,0

H=x E B= 0 r1H= 0r1x E

(2)介质

外, x >b/2. ΣI0=b lJ=b l E,有

H= b E/2B= 0r2H= 0r2b E/2

l

H

H

2. 一根同轴电缆线由半径为 R 1 的长导线和套

在它外面的半径为 R 2 的同轴薄导体圆筒组成,中 间充满磁化率为 m 的各向同性均匀非铁磁绝缘介 质,

如图所示 . 传导电流沿导线向上流去 , 由圆筒 向下流回,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 . 求介质内外表 面的磁化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

解: 2. 因磁场柱对称 取同轴的圆形安培环路,有 H dl =ΣI 0 在介质中 (R 1 r R 2), ΣI 0=I ,有

2 rH= I H= I/(2 r )

介质内的磁化强度

M= m H = m I/(2 r)

介质内表面的磁化电流

J SR1= M R1×n R1 = M R1 = m I/(2 R 1) I SR1=J SR1 2 R 1= m I (与 I 同向 ) 介质外表面的磁化电流

J SR2= M R2×n R2 = M R2 = m I/(2 R 2) I SR2=J SR2 2 R 2= m I

( 与 I 反向 )

练习十二 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

三、计算题

1. 如图所示,长直导线 AC 中的电流

导线附近放一个与之同面的直角三角形 线框,其一边与导线平行,位置及线框 尺寸如图所示 . 求此线框中产生的感应 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

m = S

B dS

a 2x

b

Il

a b

a b ln b

=

2 b

a

0l

ab d I

ε

d m /dt=

b a b ln

2 b

a dt

ab

E b E

r

r

r

解: 1. 取顺时针为三角形回路电动势正向 dS=yd x=[( a+b x)l/b ]d x

,得三角形面法线垂直纸面向里 .取窄条面积微元 0

I

a b xldx

图图

dI /dt = 2 A/s 的变化率均匀增长

a

B

l

b

负号表示逆时针

2. 一很长的长方形的 U 形导轨,与水平面成 角,裸导线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下滑, 导轨

位于磁感强度 B 垂直向上的均匀磁场中,如图所示 . 设导线 ab 的质量为 m ,电阻为 R , 长度为 l ,导轨的电阻略去不计 , abcd 形成电路 . t=0 时, v=0. 求:(1) 导线 ab 下滑的速度 v 与 时间 t 的函数关系 ; (2) 导线 ab 的最大速度 v m . 解:2. (1) 导线 ab 的动生电动势为

i = l v

×B·dl=vBlsin( /2+ )=vBlcos

I i =εi /R= vBlcos /R 方向由 b 到 a. 受安培力方向向右 ,

大小为

22

F=

l (I i dl

×)B = vB 2l 2cos /R

F 在导轨上投影沿导轨向上 ,大小为

F = Fcos =vB 2l 2

cos 2

/R

重力在导轨上投影沿导轨向下 ,大小为 mgsin

mgsin vB 2l 2

cos 2

/R=ma=mdv/d t

练习十三 感生电动势 自感

三、计算题

1. 在半径为 R 的圆柱形空间中存在着均匀磁场

的金属棒 MN 放在磁场外 且与圆柱形均匀磁场相切 , 切点为金属棒的中点 ,金属 棒与磁场 B 的轴线垂直 .如 图所示 .设 B 随时间的变化 率

dB/dt 为大于零的常量 . 求 :

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 并指出哪一个端点的电势 高.

×10

(2) 导线 ab 的最大速度 dt= dv /[ gsin t dv

gsin

mgR sin

B 2l 2

2

cos

vB 2l 2cos 2 /( mR)] vB 2l 2 cos 2 mR

B 2l 2 cos 2 t mR

1e

v m = mgRsin

2 2 2

B l cos

(分别用对感生电场的积分ε i = l E i ·dl 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i =-d /dt 两种方法解 ). .

解: (1) 用对感生电场的积分 εi = l E i ·dl 解 :在棒 MN 上取微元 dx( R

E i =[R 2

/(2 r)](d B/ dt)

与棒夹角 满足 tan =x/R NN ε

i = E i dl = E i dxcos M i M

i

=[R 3

(dB/dt)/2](1/R)arctan(x/R) R

R

=-(-d mMONM /d t) =d mMONM /d t

而 mMONM =

B dS = R 2B/4

S

εi = R 2

(dB/dt)/4

N 点的电势高

2. 电量 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 a,长为 L(L>>a)的绝缘薄壁长圆筒表面

心轴旋转 .一半径为 2a,电阻为 R 总匝数为 N 的圆线圈套在圆筒上 ,如图所示 .若圆筒转速按

= 0(1 t/t 0)的规律 ( 0,t 0 为已知常数 )随时间线性地减小 ,求圆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流

向.

解:2. .等效于螺线管

B 内= 0 nI= 0 [Q /(2 )]/L= 0 Q /(2 L)

B 外 =0 = S B dS=B a 2= 0Q a 2

/(2 L)

εi =-d /dt=-[ 0Q a 2

/(2 L)]d /dt = 0 0Q a 2

/(2 L t 0) I i =εi

/R= 0 0Q a 2

/(2 LR t 0) 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 .

练习十四 自感(续)互感 磁场的能量

R

R 2 dB dt dx R R 3 dB R dx 2r r2

dt R x 2 R 2

M

E i dl =

dl

M N

M E i dl +

E i

N

dl +O E i dl

,圆筒以角速度 绕中

×

×B

= R 2(dB/dt)/4 因εi =>0,

故 N 点的电势高 . (2) 用法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沿半径作辅助线 OM,ON 组

εi =-d /dt 解: 成三角

形回路 MONM

M= m /I== 0Nhln(R/r)/(2 )

三、计算题

1. 两半径为 a 的长直导线平行放置 ,相距为 d,组成同一回路 ,求其单位长度导线的自感系

数 L 0.

解:1. 0≤r ≤a

取如图所示的坐标 ,设回路有电流为 I,则两导线间磁场方向向里 B 1= 0Ir/ (2

a 2

)+

0I/[2

(d r)]

a ≤r ≤d a B 2= 0I/(2 r)+ 0I/[2 (d r)] d a ≤r ≤d

B 3= 0I/(2 r)+

0I(d

r)/(2 a 2)

取窄条微元 dS=ldr,由 m =

B S

dS 得

0 0

Irl dr a 0Ildr

2 a 2 + 0 2 d r

+[

da

+

a da

+

a

Ildr d a 0Ildr

+

2 r a 2 d r 0Ildr

2r

da

+

a

0I d-r ldr

2 a 2

= 0Il/ (4 )+[ 0Il/ (2 0Il/ (2 )]ln[( d a)/a] +[ )]ln[ d/ (d a)]

0Il/ (2 )]ln[( d a)/a] +[ 0Il/ (2 )]ln[ d/ (d

a)]+ 0Il/ (4 )

= 0Il/ (2 )+( 0Il/ )ln( d/a )

由 L l = l /I,L 0= L l /l= l /( Il).得单位长度导线自感 L 0== 0l/(2 )+( 0l/ )ln(d/a )

2 内外半径为 R 、 r 的环形螺旋管截面为长方形 ,

共有 N 匝线圈 .另有一矩形导线线圈与其套合 ,如 图(1)所示 . 其尺寸标在图 (2) 所示的截面图中 ,求 其互感系数 .

解:2. 设环形螺旋管电流为 I, 则管内磁场大小为

B= 0NI/ (2

) r ≤ ≤R

方向垂直于截面 ; 管外磁场为零 . 取窄条微元

dS=hd ,由 m = B dS 得

S

NIhd

2

0NIhln(R/r)/(2

,大小为

a

ml = (1) (2)

大物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AII 》作业 机械振动 一、 判断题:(用“T ”表示正确和“F ”表示错误) [ F ] 1.只有受弹性力作用的物体才能做简谐振动。 解:如单摆在作小角度摆动的时候也是简谐振动,其回复力为重力的分力。 [ F ] 2.简谐振动系统的角频率由振动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 解:根据简谐振子频率 m k = ω,可知角频率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与初始条件无关。 [ F ] 3.单摆的运动就是简谐振动。 解:单摆小角度的摆动才可看做是简谐振动。 [ T ] 4.孤立简谐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反相变化。 解:孤立的谐振系统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反相变化。 [ F ] 5.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解: 同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结果就不一定是简谐振动。 二、选择题: 1.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位为 [ C ] (A) θ; (B) π2 3 π2 1。 解:对于小角度摆动的单摆,可以视为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0cos ?ωθθ+=t t m ,根据题意,t = 0时,摆角处于正最大处,θθ=m ,即: 01cos cos 0000=?=?==??θ?θθ 2.一个简谐振动系统,如果振子质量和振幅都加倍,振动周期将是原来的 [ D ] (A) 4倍 (B) 8倍 (C) 2倍 ? (D) 2倍 解: m T k m T m k T ∝?=??? ???== /2/2πωωπ ,所以选D 。 3. 水平弹簧振子,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C ] (A) 4A x = (B) 2A x = (C) 2 A x = (D) 3 A x = 解:对于孤立的谐振系统,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反相变化。那么动能势能相等时,有:

大物实验上答题答案(已分类)

大物实验上答题答案(已分类) B。电子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 ℃,属于铝的正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金属铝的逆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 d,属于铝的正压电效应,将电压变化转化为声压变化。金属铝的逆压电效应,将声压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声速测量52 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与测量声速的实验无关a .该实验使用v=s/t来测量声速b .共振干涉测量法c .相位比较 d .该实验使用波长和频率的乘积来测量声速a .声速测量53 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 | 超声波声速的理论值是固定的,与温度、湿度和气压无关。接收器和发射器越近,实验结果越好。在用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的实验中,当椭圆出现两次时,记下实验数据。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使用分步D声速测量 双光栅测量弱振动位移 58 光的多普勒效应是指由光源、接收器、传播介质或中间反射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接收光波频率和光源频率的变化,由此产生的频率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以下陈述是正确的() A。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都在移动时,多普勒频移才会发生。

B。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接收到的光信号才能包含多普勒频移信息 C。只有当光源、光栅和接收器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光栅垂直于该直线移动时,接收的光信号才包含多普勒频移信息。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D 59 如果激光从固定光栅发射,光波的电矢量方程为E1=E0COSω0t,而当激光从相应的移动光栅发射时,光波的电矢量变为E2 = E0COS[ω0t+δφ(t)]在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的实验中,硅光电池接收到()a. E1 = e0cos ω 0t b。E2 = E0COS[ω0t+δφ(t)]) c。E1 = e0cos ω 0t和E2 = e0cos[ω0t+δφ(t)]叠加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C 双光栅测量微弱振动位移 60 判断动光栅和静光栅平行的正确方法是a .观察两个光栅的边缘是否与眼睛平行 B。当从附在音叉上的光栅发射的两束衍射光的叠加点最小时,移动光栅和静止光栅是平行的 °c。查看入射到光栅上的光是否垂直于光栅表面D.查看入射到光栅上的光是否平行于光栅表面当B 双光栅测量作为外力驱动音叉谐振曲线的弱振动位移61 时,信号的功率是固定的,因为

第二章 综合训练

第二章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答案) 1.三极管内有三个区,即区、区、区;有两个PN结,即结和结。 2.三极管发射区掺杂浓度较,以利于发射区向基区发射载流子;基区很薄,掺杂,以利于载流子通过;集电区比发射区体积大且掺杂,以利于收集载流子。 3.晶体三极管有多种分类方法,以内部三个区的半导体类型分有型和型;以工作频率可分为管和管;以用途可分为管和管;以半导体材料可分为管和管。 4.三极管内电流分配关系是。当I B有一微小变化时,就能引起I C有较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三极管的作用。 5.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时,它就处于状态;当两者都反偏时,它处于状态。 6.三极管的三种联接方式是、和。 7.电流放大系数β是衡量三极管的能力的重要指标。β值太大,则三极管的差;β值太小,则三极管的差。、 8.场效应管又称为极型三极管,它是用控制,所以是控制型器件。 9.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随温度的升高而,由于硅三极管的穿透电流比锗三极管的要,所以材料三极管的热稳定性要好。 10.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 11.对于NPN型三极管,放大时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饱和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对于PNP型三极管,放大时其三个极管的电位关系是,饱和时三个极的电位关系是。 12.某NPN型三极管,若:①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②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③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 13.某PNP型三极管,若:①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②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③V BE<0,V BE< V CE,则管子是状态。 14. 结型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显示在一定的下,和间的关系;结型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下,和间的关系。输出特性曲线可分为三人眍,即区、区和区。 15.绝缘栅场效应简称管,可分为型和两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所以可用两个二有管构成一只三极管。() 2.晶体三极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 CEO越小,其温度稳定性越好。() 4.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或两端电压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5.一只晶体三极管的I B=0.04mA,I C=0.36mA,则其I E=0.32mA。() 6.只要电路中三极管的I C

大物复习题(1)

2015-16-2课堂练习50题 1. 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5光年的星球去旅行.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3光年,则他所乘的火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应是多少?(c表示真空中光速) 参考答案:v = (4/5) c. 2. 已知电子的静能为0.51 MeV,若电子的动能为0.25 MeV,则它所增加的质量?m与静止质量m0的比值近似为多少?参考答案:0.5 3. 静止时边长为50 cm的立方体,当它沿着与它的一个棱边平行的方向相对 于地面以匀速度 2.4×108 m·s-1运动时,在地面上测得它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0.075 m3 4. 一列高速火车以速度u驶过车站时,固定在站台上的两只机械手在车厢上同时划出两个痕迹,静止在站台上的观察者同时测出两痕迹之间的距离为1 m,则车厢上的观察者应测出这两个痕迹之间的距离为多 少?参考答案: m c u2) / ( 1 /1- 5. 一电子以0.99 c的速率运动(电子静止质量为9.11×10-31 kg,则电子的总能 量是多少焦耳?,电子的经典力学的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5.8×10-13J ;8.04×10-2 6. 牛郎星距离地球约16光年,宇宙飞船若以多少速度的匀速度飞行,将用4年的时间(宇宙飞船上的钟指示的时间)抵达牛郎星.参考答案:2.91×108 m·s-1; 7. 一个余弦横波以速度u沿x轴正向传播,t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指出图中A,B,C各质点在

该时刻的运动方向.A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向下;向上;向上 8. 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 m,传播速度是340 m/s,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 波长变成了0.37 m,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503 m/s 9.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地照射到劈形膜上,劈形膜的折射率为n,第二 条明纹与第五条明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多少?参考答案:3λ / (2n) 10. He-Ne激光器发出λ=632.8 nm (1nm=10-9 m)的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一单缝上,在距单缝3 m远的屏上观察夫琅禾费衍射图样,测得两个第二级暗纹间的距离是10 cm,则单缝的宽度a=?参考答案:7.6×10-2 mm 11. 假设某一介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是45°,则光从空气射向此介质时的布儒 斯特角是多少?参考答案:54.7° 12. 一束平行的自然光,以60°角入射到平玻璃表面上.若反射光束是完全偏振的,则透射光束的折射角是多少?玻璃的折射率为多少!参考答案:30?;1.73 附图表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媒质交界平面上产生反射光和折射光.按图中所示的各光的偏振状态,反射光是什么偏振光;折射光是什么偏振光;这时的入 射角i0称为什么角.参考答案: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儒斯特角

大物实验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前面的表格内。共8小题, 1、某一长度的一次测量值为2.3467cm,该长度的测量仪器为: A、米尺 B、10分度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计 D、20分度游标卡尺 2、下列各种因素都可以造成误差,其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零点读数造成的误差分量 用米尺测量长度时,由人的眼睛灵敏程度造成的误差分量 自由落体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空气阻力造成的误差分量 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两臂不等长造成的误差分量 3、用比重瓶法测量铜丝密度时,在放入铜丝时铜丝表面附着的小气泡造成铜丝的密度: A .偏大 B. 偏小 C. 不会造成影响 D. 会有影响,偏大偏小无法确定 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达式是: A、金属管高度L=23.68±0.03 mm B、电流I=4.091±0.100 mA C、时间T=12.563±0.01 s D、质量m=(1.6±0.1) 6、在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以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设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取4位,则下列不正确的取舍是: A、4.32850→4.328; B、4.32750→4.328 C、4.32751→4.328 D、4.32749→4.328 7.用劈尖干涉法测纸的厚度实验中,如果在原来放头发丝的位置像远离劈尖楞的方向移动,干涉条纹密度如何变化? A、密度增加; B、密度减小; C、密度不变。 D、无法确定 8、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 = 末读数—零点读数,零点读数是为了消除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D、其他误差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综合训练(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某县教育局为了解本县今年参加一次大联考的学生的成绩,从5000名参加今年大联考的学生中抽取了2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5000名学生是总体 B. 25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样本容量是250 D. 每一名学生是个体 2.某连队身高符合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标准的士兵共有45人,其中18岁-19岁的士兵有15人,20岁-22岁的士兵有20人,23岁以上的士兵有10人,若该连队有9个参加阅后的名额,如果按年龄分层选派士兵,那么,该连队年龄在23岁以上的士兵参加阅兵的人数为() A. 5 B. 4 C. 3 D. 2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③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是() A. 频率/样本容量 B. 组距×频率 C. 频率 D. 样本数据 5.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3与26 B. 31与26 C. 24与30 D. 26与30 6.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600.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从001到300在第Ⅰ营区,从301到495住在第Ⅱ营区,从496到600在第Ⅲ营区,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 A. 26, 16, 8, B. 25,17,8 C. 25,16,9 D. 24,17,9 7.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三年级的200名文科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采取了两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由学生会的同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调查;第二种由教务处对该年级的文科学生进行编号,从001到200,抽取学号最后一位为2的同学进行调查,则这两种抽样的方法依次为() A.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8.一批灯泡400只,其中20 W、40 W、60 W的数目之比为4∶3∶1,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产生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三种灯泡依次抽取的个数为() A. 20 ,10 , 10 B. 15 , 20 , 5 C. 20, 5, 15 D. 20, 15, 5 9.(2014?湖南)对一个容量为N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

大物习题答案

习题六 6—1 一轻弹簧在60N得拉力下伸长30cm。现把质量为4kg物体悬挂在该弹簧得下端,并使之静止,再把物体向下拉10cm,然后释放并开始计时。求:(1)物体得振动方程;(2)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5cm时弹簧对物体得拉力;(3)物体从第一次越过平衡位置时刻起,到它运动到上方5cm处所需要得最短时间。 [解] (1)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设振动方程为x=cos(7、07t+φ) t=0时, x=0、1 0、1=0、1cosφφ=0 故振动方程为x=0、1cos(7、07t)(m) (2)设此时弹簧对物体作用力为F,则: F=k(Δx)=k(x0 +x) =mg/k=40/200=0、2(m) 其中x 因而有F= 200(0、2-0、05)=30(N) (3)设第一次越过平衡位置时刻为t1,则: 0=0、1cos(7、07t1 ) t1 =0、5π/7、07 第一次运动到上方5cm处时刻为t2,则 -0、05=0、1cos(7、07t2) t2=2π/(3×7、07) 故所需最短时间为: Δt=t2 -t1 =0、074s 6—2 一质点在x轴上作谐振动,选取该质点向右运动通过点A时作为计时起点(t=0),经过2s后质点第一次经过点B,再经2s后,质点第二经过点B,若已知该质点在A、B两点具有相同得速率,且AB=10cm,求:(1)质点得振动方程:(1)质点在A点处得速率。 [解] 由旋转矢量图与可知s (1) 以得中点为坐标原点,x轴指向右方。 t=0时, t=2s时, 由以上二式得 因为在A点质点得速度大于零,所以 所以,运动方程为: (2)速度为: 当t=2s时 6—3 一质量为M得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谐振动,振幅为12cm,在距平衡位置6cm处,速度为24,求:(1)周期T; (2)速度为12时得位移。 [解] (1) 设振动方程为 以、、代入,得: 利用则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 1000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 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常塞曼效应。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 1/4波片的目的是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

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 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 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 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 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 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第2章 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经济数学基础第2章导数与微分第一章典型例题与综合练习 第一节典型例题 一、极限计算 例1求极限lim n n n n n →∞ ++ -+ 2 2 1 254 解:原式= ++ -+ →∞ lim n n n n n 2 2 1 254 = ++ -+ →∞ lim n n n n n 1 11 2 54 2 2 = 1 2 例2求极限lim x x x x → - -+ 1 2 2 1 32 解:lim x→1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2 11 1 32 11 12 1 2 11 12 2 - -+ = -+ -- = + - = + - =- →→ lim ()() ()() lim 例3求极限lim sin x x x → -+ 11 2 解:lim x→0 11 2 -+ x x sin=)1 1( 2 sin )1 1 )( 1 1( lim 0+ + + + + - →x x x x x =lim x→0 x x sin2× lim x→0 - ++ 1 11 x= ) 2 1 ( 2 1 - ? =4 1 - 例4求极限lim() x x x →∞ + - 1 1 2 1 解:lim() x x x →∞ + -= 1 1 2 1lim() x x x →∞ - 1 1 2 lim() x x →∞ - 1 1 2 =+ - →∞ -? - lim()() x x x 1 1 2 2 1 2lim() x x →∞ - 1 1 2

经济数学基础 第2章 导数与微分 =+-? ???? ?→∞--lim()x x x 11221 2 lim() x x →∞-1121 e 21?=-e 1= 二、函数的连续性 例1讨论函数?? ???>+=<=0 2100e )(x x x a x x f x 在x =0处的连续性,并求函数的连续区间. 解:因为 a f x x x x ==+=+-→→)0(,1)21(lim ,1e lim 0 ,所以1 )(lim 0 =→x f x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不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 间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0()0,(+∞?-∞. 当1=a 时, ) (lim )0(0 x f f x →=,即极限值等于函数值,所以x =0是函数的一个连 续点,且当1=a 时,函数的连续区间是),(+∞-∞. 三、函数的可导性 例1设函数 f x ax b x x x ()=+>≤???002 若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且可导,应如何选取系数a b ,? 解:因为0 )0(,)(lim ,0lim 0 20 ==+=+-→→f b b ax x x x 所以当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连续. 又因为0 )(lim )0()0(lim lim )0(2 000=??=?-?+=??='---→?→?→?-x x x f x f x y f x x x '===+→→+ +f y x a x x a x x ()lim lim 000?????? 所以当a =0,b =0时函数f x ()在点x =0处可导.

交大大物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 3-1. 如图,一质点在几个力作用下沿半径为R =20m 的圆周运动,其中有一恒力F =0.6iN ,求质点从A 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经3/4圆周到达B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 解:j i 2020+-=-=?A B r r r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J W 12)2020(6.0-=+-?=??=j i i r F 3-2. 质量为m=0.5kg 的质点,在x O y 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5t 2,y=0.5(SI),从t =2s 到t =4s 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的功为多少? i j i j i 60)5.020()5.080(=+-+=-=?24r r r 22//10d dt d dt ===i a v r 105m m ==?=i i F a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560300W J =??=?=i i F r 3-3.劲度系数为k 的轻巧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小球,球的质量为m ,开始时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今将弹簧上端缓慢提起,直到小球能脱离地面为止,求此过程中外力的功。 根据小球是被缓慢提起的,刚脱离地面时所受的力为F=mg ,mg x k =? 可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k mg x = ?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k g m kx kxdx W k mg x 22 1 2 20 2 ===? ? 3-4.如图,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 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数值为N ,求质点自A 滑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的功。 分析:W f 直接求解显然有困难,所以使用动能定理,那就要知道它的末速度的情况。

大学物理实验考试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判断题(“对”在题号前()中打√.“错”打×)(10分) ()1、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即误差=测量值-真值.如此定义的误差反映的是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既有大小又有正负 符号。 ()2、残差(偏差)是指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它与误差定义一样。 ()3、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互接近程度.反映的是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4、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 ()5、在验证焦耳定律实验中.量热器中发生的过程是近似绝热过程。 ()6、在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中.多个小钢球一起测质量.主要目的是减小随机误差。 ()7、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视差。 ()8、交换抵消法可以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对称测量法可以消除线性系统误差。 ()9、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时发现在滑块运动方向上不水平.应该先调节单脚螺钉再调节双脚螺钉。 ()10、用一级千分尺测量某一长度(Δ仪=0.004mm).单次测量结果为N=8.000mm.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为N=(8.000±0.004)mm。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2.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多.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疏失误差、和。 3.测量中的视差多属误差;天平不等臂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 4.已知某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m/s2.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依次分别为:9.790±0.024m/s2、9.811±0.004m/s2、9.795±0.006m/s2.其中精密度最高的是 .准确度最高的是。 5.累加放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物理量.使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仪器造成的误差从而减小不确定度。若仪器的极限误差为0.4.要求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0.04.则累加倍数N>。 6.示波器的示波管主要由、和荧光屏组成。 7.已知y=2X1-3X2+5X3.直接测量量X1.X2.X3的不确定度分别为ΔX1、ΔX2、ΔX3.则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Δy= 。 8.用光杠杆测定钢材杨氏弹性模量.若光杠杆常数(反射镜两足尖垂直距离)d=7.00cm.标尺至平面镜面水平距离D=105.0㎝.求此时光杠杆的放大倍数K= 。 9、对于0.5级的电压表.使用量程为3V.若用它单次测量某一电压U.测量值为2.763V.则测量结果应表示为U= .相对不确定度为B= 。 10、滑线变阻器的两种用法是接成线路或线路。 三、简答题(共15分) 1.示波器实验中.(1)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CH2(y)输入信号频率为100Hz;(2)CH1(x)输入信号频率为150Hz.CH2(y) 输入信号频率为50Hz;画出这两种情况下.示波器上显示的李萨如图形。(8分) 2.欲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测量时必须使自变量怎样变化?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7分)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七下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训练 基础强化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 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虹膜 B. 鼓膜、瞳孔 C.耳蜗、视网膜 D.咽鼓管、脉络膜2. 2016年5 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 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 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 S3?图第J題图 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I处可补充的现象() A.镜子中的“自己” 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Z 1 B . Z 2 C . Z 3 D . Z 4 5.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 确的是() ABC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D

6.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 ,如图所示。演奏 过程中,她不断变 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 琴弦的振幅 9?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 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 B. 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 C. 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 D. 显示鼓面振动幅度 10?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 茂现昆里 B.例车宙达 C.趙声豉清洗机 D.真空罩中 的闹钟 * 7?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和纠正时应配制的眼镜片分 别是( ) A.远视 凹透镜 B. 远视 凸透镜 C. 近视凹透镜D.近视凸透镜 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 C ?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 ) B. 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 D. 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 第9 Mffl

大物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简答题 什么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什么是狭义相对性原理 答: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又称力学相对性原理,是指一切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对于描述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来说完全等价。 狭义相对性原理包括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是指物理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光速不变原理是指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光沿各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等于同一个恒量。 同时的相对性是什么意思如果光速是无限大,是否还会有同时的相对性 答:同时的相对性是:在某一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相对于此惯性系运动的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并不一定同时。 如果光速是无限的,破坏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不会再涉及同时的相对性。 什么是钟慢效应什么是尺缩效应 答:在某一参考系中同一地点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固有时。固有时最短。固有时和在其它参考系中测得的时间的关系,如果用钟走的快慢来说明,就是运动的钟的一秒对应于这静止的同步的钟的好几秒。这个效应叫运动的钟时间延缓。 尺子静止时测得的长度叫它的固有长度,固有长度是最长的。在相对于其运动的参考系中测量其长度要收缩。这个效应叫尺缩效应。 @ 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与牛顿力学的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答:牛顿力学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即绝对时空观的基本出发点是:任何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不因参考系而差异;任何物体的长度测量不因参考系而不同。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测量和空间测量都是相对的,并且二者的测量互相不能分离而成为一个整体。 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是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概念在低速世界的特例,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忽略相对论效应的很好近似。 能把一个粒子加速到光速c吗为什么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三级类目分类体系

中国图书馆 图书分类法三级类目分类体系

目录 大纲 (1)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著作……… 2-3 B.哲学…………………………………………………………… 4-5 C.社会科学总论………………………………………………… 6-7 D.政治、法律…………………………………………………… 8-9 E.军事…………………………………………………………… 10-11 F.经济…………………………………………………………… 12-13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14-15 H.语言、文字…………………………………………………… 16-17 I.文学…………………………………………………………… 18-19 J.艺术..................................................................... 20-21 K.历史、地理............................................................ 22-23 N.自然科学总论 (24) O.数理科学和化学...................................................... 25-26 P.天文学、地球科学................................................... 27-28 Q.生物科学............................................................... 29-32 R.医药、卫生............................................................ 33-37 S.农业科学............................................................... 38-39 T.工业技术............................................................... 40-46 U.交通运输 (47) V.航空、航天 (48)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49-50 Z.综合性图书 (51) 辅助复分表……………………………………………………… 52-54

大物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简答题 1.1 关于行星运动的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根本区别在于描述所观测运动时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 1.2 牛顿是怎样统一了行星运动的引力和地面的重力? 答:用手向空中抛出任一物体,按照惯性定律,物体应沿抛出方向走直线,但是它最终却还会落到地面上。这说明地球对地面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平抛物体的抛速越大,落地时就离起点越远,惯性和地球吸引力使它在空中划出一条曲线。地球吸引力也应作用于月球,但月球的不落地,牛顿认为这不过是月球下落运动曲线的弯曲度正好与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这样牛顿就把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吸引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统一起来了。牛顿认为这种引力也作用在太阳和行星、行星与行星之间,称为万有引力。并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等于地球引力场的引力。这样牛顿就统一了行星运动的引力和地面的重力。 1.3 什么是惯性? 什么是惯性系? 答: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叫惯性。 我们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系。而相对于已知惯性系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1.4 人推动车的力和车推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什么人可以推车前进呢? 答:人推动车的力和车推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是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但这两两个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对于车这个研究对象来说,它就只受到人推动车的力(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所以人可以推车前进。 1.5 摩擦力是否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答:不一定。例如汽车前进时,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摩擦力:静摩擦和滚动摩擦。前者是驱使汽车前进的驱动力,后者是阻碍汽车前进的阻力。再如,拖板上放上一物体,拉动拖板,物体可以和拖板一起运动,其原因就是拖板给予了物体向前的摩擦力。 1.6 用天平测出的物体的质量,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两汽车相撞时,其撞击力的产生是源于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4答案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实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22u s +;222 22121x x x y x y σσ??? ? ????+???? ????。 2. 0.29%或0.3% ; 2.9%或3% 。 3.x,y 偏移出界 ;辉度太弱 (次序可以颠倒)。 4.伏安法;电桥法;替代法;欧姆表法 (次序可以颠倒) 。 5.恒定系统; 不定系统; 随机; 已定系统。 6.减小随机误差 , 避免疏失误差(次序可以颠倒)。 7.(3) (4) 。 8.毫米尺 ; 1/50游标卡尺 。 9.温差电效应;热磁效应;温度梯度电压;电极不等势电压 (次序可以颠倒)。 10.干涉法 ; 非电量电测法 。 11.选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提高电源电压、减小桥臂电阻。(次序可以颠倒) 12.(1)存在;(2)不存在;(3)存在;(4)不存在。 13.数学 。 14.乙 , 丙 。 15.微小等量 ;6 。 16.电子枪 、 偏转板(次序可以颠倒)。 17.(436) 。 18.阳极光电流 ; 暗电流(漏电流) ; 拐点法 ; 交点法 。 19.粘附在小球表面的的液层与邻近的液层因为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 。 二、判断题(“对”在题号前( )中打√,“错”打×)(15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答:(1)确定研究对象和内容,设计实验。 1分 (2)做实验,测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1分 (3)作物理量对应关系曲线,建立相应函数关系模型。 1分 (4)求解函数关系中的常数和系数,确定函数。 1分 (5)验证。 1分

二级类目操作手册

?二级类?目操作?手册 ?二级类?目仍在SKU信息库?页?面的左侧。类?目的管理理?入?口位置:类?目列列表的下?方的【管理理前台类?目】(如图),通过此?入?口进?入可以对类?目进?行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一、如何新增前台类?目 新增?一级类?目:点击?页?面下?方【新增?一级类?目】,输?入类?目名称,点击类?目名称后?方【完成】,完成?一级类?目创建。 新增?二级类?目:选中需要创建?二级类?目的?一级类?目后,点击?页?面下?方的【新增?二级类?目】,输?入类?目名称,点击类?目名称后?方【完成】,完成?二级类?目创建。

注意: 1.?一级类?目和?二级类?目名称都不不可重复; 2.类?目名称最多8个字符,?一级类?目最多可建20个,?二级类?目最多可建10个;?二、如何移动前台类?目: 1. 按住类?目后的【三】图标,拖拽?至想要移动到的位置。 三、如何合并和删除前台类?目: 1. 点击【管理理类?目】>【合并类?目】,出现如下弹窗,分别选择需要合并的类?目和合并到的类?目,点击确定完成合并。 注意: 1)请结束营销活动后再进?行行操作!若类?目下含有营销活动商品,请谨慎操作,合 并类?目操作在饿了了么、美团等平台会导致同步失败。 2)尽量量在店铺打烊期间管理理前台类?目。 2. 点击【管理理类?目】>【删除类?目】,移动图标将会变成删除图标。符合删除条件的类?目后?方的删除图标可点击,点击删除图标即可?立即删除?生效。删除完成后,不不想做删除操作,点【返回】即可回到管理理类?目?页?面。 注意:只有不不含SKU的叶?子类?目?支持删除。 四、如何移动 SKU: 1. 点击【移动 SKU】,下载模板,按照模板格式填?入内容,然后将表格上传。

推荐-数学3必修第二章统计综合训练B组及答案 推荐 精

(数学3必修)第二章 统计 [综合训练B 组] 一、选择题 1 数据123,,,...,n a a a a 的方差为2σ,则数据1232,2,2,...,2n a a a a 的方差为( ) A 2 2σ B 2σ C 22σ D 24σ 2 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 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 ……,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 ……,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 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 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 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 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 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 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 B 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 C 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 D 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 3 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数与频数如下:[25,25 3),6;[25 3,25 6),4;[25 6,25 9),10;[25 9,26 2),8;[26 2,26 5),8;[26 5,26 8),4;则样本在[25,25 9)上的频率为( ) A 203 B 101 C 21 D 4 1 4 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2 1.5y x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 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5 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4 8.4 9.4 9.9 9.6 9.4 9.7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 9.4,0.484 B 9.4,0.016 C 9.5,0.04 D 9.5,0.016 二、填空题 1 已知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是10,则xy 2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

大物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学(第五版)上册(马文蔚)课后答案及解析 1-1 分析与解(1)质点在t 至(t+Δt)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路程Δs=PP′, 位移大小|Δr|=PP′,而Δr=|r|-|r|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0时,点P′无限趋近P点,则有|dr|=ds,但却不等于dr.故选(B). (2) 由于|Δr |≠Δs,故,即| |≠.?但由于|dr|=ds,故,即||=.由此可见,应选(C).?1-2分析与解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选(D). 1-3 分析与解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4 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1-5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其中绳长l随时间t而变化.小船速度,式中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0,代入整理后为,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1-6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p,求出0~tp 和tp~t 内的位移大小Δx1、Δx2 ,则t时间内的路程,如图所示,至于t =4.0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两式计算.?解(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t=0不合题意) 则, ?所以,质点在4.0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3)t=4.0 s时, ?, 1-7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在直线运动中v-t曲线的斜率为加速度的大小(图中AB、CD段斜率为定值,即匀变速直线运动;而线段BC 的斜率为0,加速度为零,即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恒量,在a-t 图上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由v-t图中求出各段的斜率,即可作出a-t图线.又由速度的定义可知,x-t曲线的斜率为速度的大小.因此,匀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 -t图应是一直线,而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对应的x–t图为t 的二次曲线.根据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方程x=x(t),求出不同时刻t 的位置x,采用描数据点的方法,可作出x -t 图.?解将曲线分为AB、BC、CD 三个过程,它们对应的加速度值分别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上述结果即可作出质点的a-t图[图(B)].?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由此,可计算在0~2s和4~6s时间间隔内各时刻的位置分别为 ?用描数据点的作图方法,由表中数据可作0~2s和4~6s时间内的x-t 图.在2~4s时间内,质点是作的匀速直线运动, 其x -t 图是斜率k=20的一段直线[图(c)]. 1-8分析质点的轨迹方程为y =f(x),可由运动方程的两个分量式x(t)和y(t)中消去t 即可得到.对于r、Δr、Δr、Δs 来说,物理含义不同,可根据其定义计算.其中对s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