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变址寻址

PLC编程--变址寻址
PLC编程--变址寻址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Q2.0

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地址标识符 +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de地址的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的数值,就是地址的存储器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的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存储区域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的结构,从0-2bit,共三位,按照8进制指示被寻址的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在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些区域的内容来做指针。

单字指针和双字指针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下面举例说明:

L DW#16#35 //将32位16进制数35存入ACC1

T MD2 //这个值再存入MD2,这是个32位的位存储区域(MD2=35H)(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 L +10 //将16位整数10存入ACC1,32位16进制数35自动移动到ACC2

T MW100 //这个值再存入MW100,这是个16位的位存储区域(MW100=10)

OPN DBW[MW100] //打开DBW10。这里的[MW100]就是个单字指针,存放指针的区域是M区,

MW100中的值10,就是指针间接指定的地址,它是个16位的值!

--------

L L#+10 //以32位形式,把10放入ACC1,此时,ACC2中的内容为:16位整数10(1000 0000 0000 0000 T MD104 //这个值再存入MD104,这是个32位的位存储区域(MD104=10)

A I[MD104] //对I1.2进行与逻辑操作!

=DIX[MD2] //赋值背景数据位DIX6.5!

--------

A DB[MW100].DBX[MD2] //读入DB10.DBX6.5数据位状态

=Q[MD2] //赋值给Q6.5

--------

A DB[MW100].DBX[MD2] //读入DB10.DBX6.5数据位状态

=Q[MW100] //错误!!没有Q10这个元件

---------------------------------------------------------------------------------------------从上面系列举例我们至少看出来一点:

单字指针只应用在地址标识符是非位的情况下。的确,单字指针前面描述过,它确定的数值是0-65535,而字指针。这是它们的第一个区别,单字指针的另外一个限制就是,它只能对T、C、DB、FC和FB进行寻址,通俗的编号。

相对于单字指针,双字指针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它不仅可以对位地址进行寻址,还可以对BYTE、WORD、DW 有失,在对非位的区域进行寻址时,必须确保其0-2bit为全0!

总结一下:

单字指针的存储器间接寻址只能用在地址标识符是非位的场合;双字指针由于有位格式存在,所以对地址标有位的指针,因此,当对字节、字或者双字存储区地址进行寻址时,必须确保双字指针的内容是8或者8的倍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例子中的A I[MD104] 为什么最后是对I1.2进行与逻辑操作。

通过L L#+10 ,我们知道存放在MD104中的值应该是:

MD104: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

当作为双字指针时,就应该按照3-18bit指定byte,0-2bit指定bit来确定最终指令要操作的地址,因此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10 = 1.2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2>

【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在先前所说的存储器间接寻址中,间接指针用M、DB、DI和L直接指定,就是说,指针指向的存储区内容就器间接寻址中,指令要执行的确切地址数值单元,并非寄存器指向的存储区内容,也就是说,寄存器本身也是间出真正的地址数值单元,西门子提供了两种途径:

1、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

2、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

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的一般格式是:

〖地址标识符〗〖寄存器,P#byte.bit〗,比如:DIX[AR1,P#1.5] 或 M[AR1,P#0.0] 。

〖寄存器,P#byte.bit〗统称为:寄存器寻址指针,而〖地址标识符〗在上帖中谈过,它包含〖存储区符〗比较一下刚才的例子:

DIX [AR1,P#1.5]

X [AR1,P#1.5]

DIX可以认为是我们通常定义的地址标识符,DI是背景数据块存储区域,X是这个存储区域的尺寸符,指的是X只是指定了存储区域的尺寸符,那么存储区域符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在AR1中!

DIX [AR1,P#1.5] 这个例子,要寻址的地址区域事先已经确定,AR1可以改变的只是这个区域内的确切地址寻址方式,相应的,这里的[AR1,P#1.5] 就叫做区域内寻址指针。

X [AR1,P#1.5] 这个例子,要寻址的地址区域和确切的地址数值单元,都未事先确定,只是确定了存储大小同地址数值单元以给定的区域大小进行寻址,所以称之为: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相应的,这里的[AR1,既然有着区域内和区域间寻址之分,那么,同样的AR1中,就存有不同的内容,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AR的格式】

地址寄存器是专门用于寻址的一个特殊指针区域,西门子的地址寄存器共有两个:AR1和AR2,每个32位。

当使用在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中时,我们知道这时的AR中的内容只是指明数值单元,因此,区域内寄存及的存储器间接寻址中的双字指针,也就是:

其0-2bit,指定bit位,3-18bit指定byte字节。其第31bit固定为0。

AR:

0000 0000 0000 0BBB BBBB BBBB BBBB BXXX

这样规定,就意味着AR的取值只能是:0.0 ——65535.7

例如:当AR=D4(hex)=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0100(b),实际上就是等于26.4。

而在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中,由于要寻址的区域也要在AR中指定,显然这时的AR中内容肯定于寄存器区定不同。

AR:

1000 0YYY 0000 0BBB BBBB BBBB BBBB BXXX

比较一下两种格式的不同,我们发现,这里的第31bit被固定为1,同时,第24、25、26位有了可以取值指定存储区域的。对,bit24-26的取值确定了要寻址的区域,它的取值是这样定义的:

区域标识符

26、25、24位

P(外部输入输出)

000

I(输入映像区)

001

Q(输出映像区)

010

M(位存储区)

011

DB(数据块)

100

DI(背景数据块)

101

L(暂存数据区,也叫局域数据)

111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AR内容,用HEX表示的话,那么就有:

当是对P区域寻址时,AR=800xxxxx

当是对I区域寻址时,AR=810xxxxx

当是对Q区域寻址时,AR=820xxxxx

当是对M区域寻址时,AR=830xxxxx

当是对DB区域寻址时,AR=840xxxxx

当是对DI区域寻址时,AR=850xxxxx

当是对L区域寻址时,AR=870xxxxx

经过列举,我们有了初步的结论:如果AR中的内容是8开头,那么就一定是区域间寻址;如果要在DB区中00-840FFFFF指明了要寻址的范围是:

DB区的0.0——65535.7。

例如:当AR=840000D4(hex)=1000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0100(b),实际上就是等于DBX26我们看到,在寄存器寻址指针 [AR1/2,P#byte.bit] 这种结构中,P#byte.bit又是什么呢?

【P#指针】

P#中的P是Pointer,是个32位的直接指针。所谓的直接,是指P#中的#后面所跟的数值或者存储单元,是被用来在指令寻址中,作为一个“常数”来对待,这个“常数”可以包含或不包含存储区域。例如:

● L P#Q1.0 //把Q1.0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82000008(hex)=Q1.0

★ L P#1.0 //把1.0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00000008(hex)=1.0

● L P#MB100 //错误!必须按照byte.bit结构给定指针。

● L P#M100.0 //把M100.0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83000320(hex)=M100.0

● L P#DB100.DBX26.4 //错误!DBX已经提供了存储区域,不能重复指定。

● L P#DBX26.4 //把DBX26.4这个指针存入ACC1,此时ACC1的内容=840000D4(hex)=DBX26.4

我们发现,当对P#只是指定数值时,累加器中的值和区域内寻址指针规定的格式相同(也和存储器间接寻区域时,累加器中的内容和区域间寻址指针内容完全相同。事实上,把什么样的值传给AR,就决定了是以什么样我们正是利用P#的这种特点,根据不同的需要,指定P#指针,然后,再传递给AR,以确定最终的寻址方式。

在寄存器寻址中,P#XXX作为寄存器AR指针的偏移量,用来和AR指针进行相加运算,运算的结果,才是指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间寻址,地址所在的存储区域都有了指定,因此,这里的P#XXX只能指定纯粹的数值【指针偏移运算法则】

在寄存器寻址指针 [AR1/2,P#byte.bit] 这种结构中,P#byte.bit如何参与运算,得出最终的地址呢?

运算的法则是:AR1和P#中的数值,按照BYTE位和BIT位分类相加。BIT位相加按八进制规则运算,而BY 例如:寄存器寻址指针是:[AR1,P#2.6],我们分AR1=26.4和DBX26.4两种情况来分析。

当AR1等于26.4,

AR1:26.2

+ P#: 2.6

---------------------------

= 29.7 这是区域内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最终确切地址数值单元

当AR1等于DBX26.4,

AR1:DBX26.2

+ P#: 2.6

---------------------------

= DBX29.7 这是区域间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最终确切地址数值单元

【AR的地址数据赋值】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要正确运用寄存器寻址,最重要的是对寄存器AR的赋值。同样,区分是区域对AR的赋值通常有下面的几个方法:

1、直接赋值法

例如:

L DW#16#83000320

LAR1

可以用16进制、整数或者二进制直接给值,但必须确保是32位数据。经过赋值的AR1中既存储了地址数值方式肯定是区域间寻址。

2、间接赋值法

例如:

L [MD100]

LAR1

可以用存储器间接寻址指针给定AR1内容。具体内容存储在MD100中。

3、指针赋值法

例如:

LAR1 P#26.2

使用P#这个32位“常数”指针赋值AR1。

总之,无论使用哪种赋值方式,由于AR存储的数据格式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都要在赋值前,确认所赋的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3>

使用间接寻址的主要目的,是使指令的执行结果有动态的变化,简化程序是第一目的,在某些情况下,这样遍历。此外,间接寻址,还可以使程序更具柔性,换句话说,可以标准化。

下面通过实例应用来分析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寻址方式,在实例分析过程中,将对前面帖子中的笔误、错误和【存储器间接寻址应用实例】

我们先看一段示例程序:

L 100

T MW 100 // 将16位整数100传入MW100

L DW#16#8 // 加载双字16进制数8,当把它用作双字指针时,按照BYTE.BIT结构,

结果演变过程就是:8H=1000B=1.0

T MD 2 // MD2=8H

OPN DB [MW 100] // OPN DB100

L DBW [MD 2] // L DB100.DBW1

T MW[MD2] // T MW1

A DBX [MD 2] // A DBX1.0

= M [MD 2] // =M1.0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将DB100.DBW1中的内容传送到MW1中。这里我们使用了存储器间DB块的编号,双字指针MD2用于指定DBW和MW存储区字地址。

--------------------------------------------------------------------------------------------------------

对于坛友提出的 DB[MW100].DBW[MD2] 这样的寻址是错误的提法,这里做个解释:

DB[MW100].DBW[MD2] 这样的寻址结构就寻址原理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从SIEMENS程序执行机理来看,序语句应该写成:

OPN DBW[WM100], L DBW[MD2]-------------------------------------------------------------------------------------------------------

事实上,从这个例子的中心思想来看,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复杂。但为什么要用间接寻址呢?

要澄清使用间接寻址的优势,就让我们从比较中找答案吧。

例子告诉我们,它最终执行的是把DB的某个具体字的数据传送到位存储区某个具体字中。这是针对数据块操作。如果我们现在需要对同样的数据块的多个字(连续或者不连续)进行传送呢?直接的方法,就是一句一句写多少这样的语句。毫无疑问,即使不知道间接寻址的道理,也应该明白,这样的编程方法是不合理的。而如果【示例程序的结构分析】

我将示例程序从结构上做个区分,重新输入如下:

=========================== 输入1:指定数据块编号的变量

|| L 100

|| T MW 100

===========================输入2:指定字地址的变量

|| L DW#16#8

|| T MD 2

===========================操作主体程序

OPN DB [MW 100]

L DBW [MD 2]

T MW[MD2]

显然,我们根本不需要对主体程序(红色部分)进行简单而重复的复写,而只需改变MW100和MD2的赋值(结论:通过对间接寻址指针内容的修改,就完成了主体程序执行的结果变更,这种修改是可以是动态的和静正是由于对真正的目标程序(主体程序)不做任何变动,而寻址指针是这个程序中唯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比功能块的输入参数。因而可使得程序标准化,具有移植性、通用性。

那么又如何动态改写指针的赋值呢?不会是另一种简单而重复的复写吧。

让我们以一个具体应用,来完善这段示例程序吧:

将DB100中的1-11数据字,传送到MW1-11中

在设计完成这个任务的程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数据对象尺寸的划分规则】

数据对象的尺寸分为:位(BOOL)、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这似乎是个简单的概念11=MB12+MB13?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建议你继续看下去,不要跳过,因为这里的疏忽,会导致最终的程序按位和字节来划分数据对象大小时,是以数据对象的bit来偏移。这句话就是说,0bit后就是1bit,1bit 字节大小的指定,再有一个bit的偏移,就进入下一个字节的0bit。

而按字和双字来划分数据对象大小时,是以数据对象的BYTE来偏移!这就是说,MW10=MB10+MB11,并不是2,然后才是MW12=MB12+MB13!

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如果你在程序中使用了MW10,那么,就不能对MW11进行任何的操作,因为,MB1也就是说,对于“将DB100中的1-11数据字,传送到MW1-11中”这个具体任务而言,我们只需要对DBW1行6次传送操作即可。这就是单独分出一节,说明数据对象尺寸划分规则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的目的所在。

【循环的结构】

要“将DB100中的1-11数据字,传送到MW1-11中”,我们需要将指针内容按照顺序逐一指向相应的数据字对于遍历,最简单的莫过于循环。

一个循环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初始循环指针

2、循环指针自加减

2、继续或者退出循环体的条件判断

被循环的程序主体必须位于初始循环指针之后,和循环指针自加减之前。

比如:

初始循环指针:X=0

循环开始点M

被循环的程序主体:-------

循环指针自加减:X+1=X

循环条件判断:X≤10 ,False:GO TO M;True:GO TO N

循环退出点N

如果把X作为间接寻址指针的内容,对循环指针的操作,就等于对寻址指针内容的动态而循环的修改了。

【将DB100中的1-11数据字,传送到MW1-11中】

L L#1 //初始化循环指针。这里循环指针就是我们要修改的寻址指针

T MD 102

M2: L MD 102

T #COUNTER_D

OPN DB100

L DBW [MD 102]

T MW [MD 102]

L #COUNTER_D

L L#2 // +2,是因为数据字的偏移基准是字节。

+D

T MD 102 //自加减循环指针,这是动态修改了寻址指针的关键

L L#11 //循环次数=n-1。n=6。这是因为,首次进入循环是无条件的,

但已事实上执行了一次操作。

<=D

JC M2

有关于T MD102 ,L L#11, <=D的详细分析,请按照前面的内容推导。

【将DB1-10中的1-11数据字,传送到MW1-11中】

这里增加了对DB数据块的寻址,使用单字指针MW100存储寻址地址,同样使用了循环,嵌套在数据字传送据字,传送到MW1-11中”这个任务,共需要M1循环10次× M2循环6次 =60次。

L 1

T MW 100

L L#1

T MD 102

M1: L MW 100

T #COUNTER_W

M2: 对数据字循环传送程序,同上例

L #COUNTER_W

L 1 //这里不是数据字的偏移,只是编号的简单递增,因此+1

+I

T MW 100

L 9 //循环次数=n-1,n=10

<=I

JC M1

通过示例分析,程序是让寻址指针在对要操作的数据对象范围内进行遍历来编程,完成这个任务。我们看到节和字的,如何对位进行遍历呢?

这就是下一个帖子要分析的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实例的内容了。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4>

L [MD100]

LAR1

L MD100

LAR1

有什么区别?

当将MD100以这种 [MD100] 形式表示时,你既要在对MD100赋值时考虑到所赋的值是否符合存储器间接寻为语句一部分时,是否符合语法的规范。

在你给出第一个例程的第一句:L [MD100]上,我们看出它犯了后一个错误。

存储器间接寻址指针,是作为指定的存储区域的确切数值单元来运用的。也就是说,指针不包含区域标识,前加上区域标识如: M、DB、I、Q、L等,还要加上存储区尺寸大小如:X、B、W、D等。在加存储区域和大小标操作,因此,只能指定非位的地址。

为了对比下面的寄存器寻址方式,我们这里,修改为:L MD[MD100]。并假定MD100=8Hex,同时我们也假定当把MD100这个双字作为一个双字指针运用时,其存储值的0-18bit将会按照双字指针的结构Byte.bit来地址,因而MD100中的8Hex=1000B=1.0,所以下面的语句:

L MD[MD100]

LAR1

经过“翻译”就是:

L MD1

LAR1

前面我们已经假定了MD1=85000018,同样道理,MD1作为指针使用时,对0-18bit应该经过Byte.bit结构要对24-31bit进行区域寻址“翻译”。这样,我们得出LAR1中最终的值=DIX3.0。就是说,我们在地址寄存器-----------------------------

L MD100

LAR1

这段语句,是直接把MD100的值传送给AR,当然也要经过“翻译”,结果AR1=1.0。就是说,我们在地址寄由MD100直接赋值的。

似乎,两段语句,只是赋值给AR1的结果不同而已,其实不然。我们事先假定的值是考虑到对比的关系,特对于前一段,由于CHex=1100,其0-3bit为非0,程序将立即出错,无法执行。(因为没有MD1.4这种地址后一段AR1的值经过翻译以后,等于1.4,程序能正常执行。

间接寻址及地址寄存器指令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址概念】 完整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址。 我们知道,PLC中划有各种用途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说来指定确切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到,要描述一个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位置 比如:A Q2.0 其中A是指令符,Q2.0是A操作数,也就是址。这个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是映像输出区 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第0位。 由此,我们出,一个确切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址标识符 + 确切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址。给定指令操作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A Q2.0,就是直接寻址,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给出指令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 标明内容,间接指明了指令要进行址,这两个语句中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址区域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名。 西门子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址给定格式是: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数值,就是址确切数值单元。 存储器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存储区域编号。 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结构,从0-2bit,共三位,8进制指示被寻址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18bit,共16位,指示一个从0-65535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

西门子PLC程序(工艺给控制条件部分)(DOC)

XXXXXXXXXX项目反渗透系统控制条件 1 目的 本章节主要提供XXXXXXXXXXXXXXXXX反渗透系统的控制条件。 2 超滤系统控制条件 2.1 范围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超滤的预处理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3台)、自清洗过滤器(1台)、换热器(1台) ②超滤装置:三套(每套含UOF4膜组件50支) ③超滤反洗水泵:2台 ④超滤反洗加药装置:反洗酸投加(1套)、反洗次氯酸钠投加(1套) 2.2 主要设备说明 若没有特别说明,以下过程为系统转到自动状态时的运行条件。 2.2.1 多介质过滤器+UF 控制方式: ①过滤产水状态与中间水管液位计高液位联锁报警停车(高液位设为m); ②UF反洗状态与中间水罐液位计低液位联锁报警停车(低液位设为m); ③UF过滤产水状态(进入过滤状态5min后)与UF产水流量变送器下限联锁报警下限联锁报警(下限设为设定产水流量的80%); ④UF过滤产水状态(进入过滤状态5min后)与UF产水流量变送器下限联锁报警上限联锁报警(上限设为设定产水流量的150%); ⑤UF反洗状态(进入反洗状态15s后)与UF反洗进水流量变送器下限联锁

报警(下限设为设定为m3/h); ⑥UF反洗状态(进入反洗状态15s后)与UF反洗进水流量变送器上限联锁报警(上限设为设定为m3/h); 2.2.2 UF反洗水泵 电机功率:15kw,变频控制 设备数量:2台(1用1备) 控制方式: ①与中间水罐液位计低液位联锁报警停车(低液位设为m); ②自动控制,自动时受UF程序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③手动控制,可在现场操作箱面板上控制启停,也可在主控画面上进行启停。 2.2.3 UF反洗酸投加计量泵 电机功率:0.75kw 控制方式: ①与储酸罐液位计低液位联锁报警停车(低液位设为m) ②手动控制,可在现场操作箱面板上控制启停,也可在主控画面上进行启停。 2.2.4 UF反洗次氯酸钠投加计量泵(加药计量泵) 电机功率:0.75kw 控制方式: ①与储药罐液位计低液位联锁报警停车(低液位设为m) ②手动控制,可在现场操作箱面板上控制启停,也可在主控画面上进行启停。 2.3 仪表说明 1、UF入口总管压力变送器 数量:1台 输出:4~20mA信号 量程:0~1.0MPa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讲解案例分析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等级:弓剑手 威望:0 发贴:116 经验:416 财产:407 魅力:411 注册:2005-5-21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其中的A是指令符,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 +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的数值,就是地址的确切数值单元。 存储器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的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存储区域的编号。 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的结构,从0-2bit,共三位,按照8进制指示被寻址的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18bit,共16位,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在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些区域的内容来做指针。 单字指针和双字指针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下面举例说明: L DW#16#35 BX[MD2] BX[MD2] BW[MD2] 这样的寻址是错误的提法,这里做个解释:DB[MW100].DBW[MD2] 这样的寻址结构就寻址原理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从SIEMENS 程序执行机理来看,是非法的。在实际程序中,对于这样的寻址,程序语句应该写成:OPN DB[WM100],L DBW[MD2]----------------- -

西门子PLC编程中的间接寻址

本栏论题:西门子PLC编程中的间接寻址[601] 1、地址的概念 我们知道,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不包括那些单指令)。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在PLC中存在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资料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Q2.0,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位址由两部分组成: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因此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0.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地址标识符+确切的数值单元 2、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位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像上面所说的,A Q2.0,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比如:A Q[MD0],A T[DBW4]。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位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0和DBW4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3、间接寻址的两种方法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有两大类型:内存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1)、内存间接寻址 内存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的数值,就是地址的确切数值单元。 内存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的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存储区域的编号。 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的结构,从0-2bit,共三位,按照8进制指示被寻址的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18bit,共16位,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在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些区域的内容来做指针。 单字指针和双字指针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单字指针只应用在地址标识符是非位的情况下。的确,单字指针前面描述过,它确定的数值是0-65535,而对于byte.bit这种具体位构来说,只能用双字指针。这是它们的第一个区别,单字指针的另外一个限制就是,它只能对T、C、DB、FC和FB进行寻址,通俗地说,单字指针只可以用来指代这些存储区域的编号。 相对于单字指针,双字指针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它不仅可以对位地址进行寻址,还可以对BYTE、WORD、DWORD寻址,并且没有区域的限制。不过,有得必有失。(在对非位的区域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GIS应用开发技术大作业 :

GIS应用开发技术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地理信息系统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是GIS的物理外壳。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必需的各种程序。 3、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一个周密规划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应包括负责系统设计和执行的项目经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系统用户化的应用工程师以及最终运行系统的用户。 4、空间数据 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由系统的建立者通过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磁带机或其他系统通讯输入GIS,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三、以Supermap Despro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①、应用系统开发 基于Supermap Despro软件平台开发GIS应用系统,主要专注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房产管理、统计、军事与公安等领域的GIS应用系统开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其他领域的应用系统。可以直接为最终用户开发GIS应用系统,也可以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为最终用户服务。与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的方式包括:直接参与项目开发、为用户定制专业GIS应用模块、提供成熟的行业应用源代码和解决方案。 ②、数据处理与建库 为用户提供地图数字化、遥感图像处理、电子地图制作、综合空间数据建库、各种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编辑、各类工程项目用图的整体方案设计、图纸影像扫描和喷绘等服务。 ③、项目咨询 为用户基于Supermap Despro软件开发应用系统提供项目策划与规划、项目立项、项目总体设计、项目招投标和项目监理等技术的咨询服务。 四、GIS主流技术: Ⅰ、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 GIS组件产品

西门子STL间接寻址常问问题集

1.1如何获得指针或者间接寻址有关的信息? 指针的类型包括16位指针、32位指针、Pointer(6Byte)和Any(10Byte)。16位指针用于定时器、计数器、程序块的寻址;32位指针用于I/Q/M/L/数据块等存储器中位、字节、字以及双字的寻址,其中第0~2位表示位地址(0~7)、第3~18位为字节地址,其余位未定义;Pointer和Any一般应用在复杂数据类型(比如Date_and_Time /Array/String等)在FB、FC之间的传递。而Any可以看做是对Pointer的延伸,因为由10Byte组成的Any中Byte4~Byte9就是一个Pointer。 了解指针的格式十分重要,为正确使用指针,应阅读如下内容: 1、"SIMATIC Programming with STEP 7 V5.5" 05/2010 第27.3.4章参数类型 2、文档:1008用于S7-300 和S7-400 的语句表(STL)编程 3、文档:F0215,S7-300和S7-400寻址 1.2为什么语句LAR1 P##PointerInput 在一个函数(FC)中是无效的,然而,同样的 语句在一个功能块(FB)中是有效的? 在FC被调用时,复杂数据类型例如指针是被复制到调用者的临时变量区中,在FC内部对此V区地址直接取址放入到地址寄存器AR1或AR2是不被编译器规则接受的(导致MC7寄存器信息过长),也就是说在FC内部通过P#进行地址寄存器取址仅能支持Temp临时变量。因此如果需要在FC中操作指针等复杂输入输出变量地址需要使用累加器进行中转。 考虑到程序的一致性、遵守编译器规则和STL手册中LAR1指令说明,建议用户使用如下指令操作: L P##PointerInput LAR1 1.3 STEP 7 中哪些操作会覆盖DB/DI寄存器或者地址寄存器AR1/AR2的内容? 下面说明了可能引起DB/DI寄存器或者地址寄存器AR1/AR2内容改变的一些操作: ?DB寄存器和AR1受到影响的操作 1. 使用完整的DB路径(如L DB20.Val)或者调用FC/FB时使用DB块完整地 址作为其参数,则DB寄存器内容被覆盖。 例如在OB1中调用FC1后,DB寄存器变成20。 OPN DB1 Call FC1 Input(bit):DB20.DBX0.2 因此在编程的时候,OPN 指令打开数据块,通过DBX x.y的方式访问其中内容,但是如果在打开数据块后DB寄存器的内容被修改了,则DBX x.y的方式访问变量则会访问到错误的地址。可以通过使用符号寻址的方式或者使用完整路径编程避免,当然重新使用OPN指令也是可以的。 2. 调用FC时使用string, array, structure ,UDT作为其形参或者调用FB时使用 string, array, structure 或者UDT作为其in out形参,在FC/FB程序中访问这些地

浅谈西门子PLC控制程序的保护

浅谈西门子PLC控制程序的保护 前言: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加强,制造和加工工业正逐步向中国转移,这给中国国内工业装备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国内各行业的制造商开发和制造出大量价廉物美的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是,也有小部分的制造商,由于其自身能力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及时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但利益的驱动使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同行,抄袭和仿制同行开发成功的产品,更有甚者是整机拷贝或者克隆。由于现代工业设备大量采用PLC作为主控制系统,PLC作为整个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软件包涵了生产工艺,控制逻辑,设备数据,加工参数及信息通讯等重要内容,从而成为设备仿制者重点要获取的目标之一。纵观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上应用的主流品牌PLC,虽然在设计上都采用了各种软硬件加密的手段,但破解者运用的破解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从最初的穷举法,端口侦听,软件跟踪,到现在可以通过直接复制提取内存芯片的内容来分析破解,更有甚者在互连网上公开讨论和传播破解方法和工具,因此所有产品无一例外地遭到了破解。这对中国众多的中小型OEM制造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几年的开发成果可能因此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当得知S7-200/300硬件加密也被破解后,一位OEM制造商无奈地说。由于仿制者的开发成本很低或几乎为零,因此开发者还没有来得及收回开发成本就陷入了低价竞争,这极大的影响了开发者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对我国的装备工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难道就这样束手无策,听任仿制者为所欲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多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P LC控制程序保护方面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在本文中愿意和同行们共同分享和讨论,大家共同为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努力。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西门子S

西门子间接寻址详解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 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Q2.0 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PLC编程图文详解

第五章 PLC 的基本指令及程序设计 ■ 5.1 PLC 的基本逻辑指令及举例 ■ 5.2 程序控制指令 ■ 5.3 PLC 编程指导 ■ 5.4 典型的简单电路编程 ■ 5.5 PLC 程序简单设计法及应用举例第五章PLC

5.1 PLC的基本逻辑指令及举例 PLC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语言、助记符语言、逻辑功能图语言和某些高级语言。其中前两种语言用的最多,要求掌握。 本章以S7-200CPU22*系列PLC的指令系统为对象,用举例的形式来说明PLC的基本指令系统,然后介绍常用典型电路及环节的编程,最后讲解PLC程序的简单设计法。 S7-200PLC用LAD编程时以每个独立的网络块(Network)为单位,所有的网络块组合在一起就是梯形图, 这也是S7-200PLC的特点。

梯形图语言编程主要特点及格式有以下几点: 1)梯形图按行从上至下编写,每一行从左至右顺序编写,BPPLC程序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顺序一致° 2)梯形图左、右边垂直线分别称为起始母线和终止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线开始画起。(终止母线常可以省略) 3)梯形图中的触点有两种,即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这些触点可以是PLC的输入触点或输出继电器触点,也可以是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 数器的状态。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图一样,每一触点都有自己的特殊标记(编号),以示区别。同一标记的触点可以反复使用,次数不限。 这是因为每一触点的状态存入PLC内的存储单元中,可以反复读写。 传统继电器控制中的每个开关均对应一个物理实体,故使用次数有限。

这是PLC优于传统控制其中的一点o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完整版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 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其中的A是指令符,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地址标识符 +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

西门子PLC程序指令注意点

PLC程序详解(图文并貌) 一、时间继电器: TON 使能=1计数,计数到设定值时(一直计数到32767),定时器位=1。使能=0复位(定时器位=0)。TOF 使能=1,定时器位=1,计数器复位(清零)。使能由1到0负跳变,计数器开始计数,到设定值时(停止计数),定时器位=0。如下图: 图1:使能=1时,TOF(T38)的触点动作图 图2:使能断开后,计数到设定值后,TOF(T38)的触点动作图(其中T38常开触点是在使能由1到0负跳变后计数器计时到设定值后变为0的) TONR 使能=1,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到设定值时,计数器位=1。使能断开,计数器停止计数,计数器位仍为1,使能位再为1时,计数器在原来的计数基础上计数。

以上三种计数器可以通过复位指令复位。 正交计数器 A相超前B相90度,增计数 B相超前A相90度,减计数 当要改变计数方向时(增计数或减计数),只要A相和B相的接线交换一下就可以了。 二、译码指令和编码指令: 译码指令和编码指令执行结果如图所示: DECO是将VW2000的第十位置零(为十进制的1024),ENCO输入IN最低位为1的是第3位,把3写入VB10(二进制11)。 三、填表指令(ATT) S7-200填表指令(ATT)的使能端(EN)必须使用一个上升沿或下降沿指令(即在下图的I0.1后加一个上升沿或下降沿),若单纯使用一个常开触点,就会出现以下错误:

这一点在编程手册中也没有说明,需要注意。其他的表格指令也同样。 四、数据转换指令 使用数据转换指令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范围,数据范围大的转换为数据范围小的发注意不要超过范围。如下图所示为数据的大小及其范围。 (1)BCD码转化为整数(BCD_I) 关于什么是BCD码,请参看《关于BCD码》。 BCD码转化为整数,我是这样理解的:把BCD码的数值看成为十进制数,然后把BCD到整数的转化看成是十进制数到十六进制数的转化。如下图所示,BCD码为54,转化为整数后为36。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2)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 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其中的A是指令符,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西门子plc各部件结构及功能

西门子plc各部件结构及功能 西门子plc各部件结构及功能德产西门子PLC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LC的硬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主机 主机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系统程序存储器和TK6100iv5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CPU是西门子PLC的核心,它用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即读取输入变量、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判断等。西门子PLC的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管理和监控程序及对用户程序作编译处理的程序,系统程序已由厂家固定,用户不能更改;另一类是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 2、输入/输出(I/O)接口 I/O接口是西门子PLC与输入/输出设备连接的部件。输入接口接受输入设备(如按钮、传感器、触点、行程开关等)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是将主机经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功放电路去驱动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I/O接口一般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以减少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了可靠性。西门子plc的I/O点数即输入/输出端

子数是信捷PLC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通常小型机有几十个点,中型机有几百个点,大型机将超过千点。 3、电源 图中电源是指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内部电子电路工作所配置的直流开关稳压电源,通常也为输入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4、编程 编程是西门子PLC利用外部设备,用户用来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监示PLC的工作情况。通过专用的PC/PPI电缆线将西门子PLC与电脑联接,并利用专用的软件进行电脑编程和监控。 5、输入/输出扩展单元 I/O扩展接口用于将扩充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与基本单元(即主机)连接在一起。 6、外部设备接口 此接口可将打印机、条码扫描仪,变频器等外部设备与主机相联,以完成相应的操作。实验装置提供的主机型号有西门子S7-200系列的CPU224CN(AC/DC/RELAY)。输入点数为14,输出点数为10;CPU226CN(AC/DC/RELAY),输入点数为26,输出点数为14。 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

DB块调用问题

DB块调用问题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Q2.0 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 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 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

S7-200间接寻址解析

对指令的操作数的指定方式,我将其理解为“寻址”。 下面将以我个人的理解对西门子S7-200的寻址方式进行描述,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广大读者指正。 在程序中绝大部分的指令都带有操作数,所谓的操作数,是执行这一指令时被这一指令加以操作、处理的数值。对指令的操作数的指令方式大致的总结一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类型:1:指令的操作数为“立即数”,(如:15、16#F、2#1111等、、、、、、)。 LD M0.0 MOVW +255, VW0 +I +45, VW0 这是一条加法指令,被加数为:255、加数为45执行这条指令后计算出来的“和”存放在VW0这一存储器内。 LD M0.0 MOVB 15, VB0 这是一条传指令,译为:将15传送至存储器VB0内。 2:指令的操作数没有直接的给出,而是给出它所在的地址。 LD M0.0 MOVW VW0, VW4 -I VW2, VW4 这是一条减法指令,译为:将存储器VW0内的数值减去存储器VW2内的数值,将“差”存放在存储器VW4内。 3:指令的操作数没有直接的给出,而是给出它所在的地址的“地址”,在S7-200中,将这种寻址方式称之为“指针寻址”。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指针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指针进行间接寻址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的两个符号: &:建立指针(进行间接访问的区域) *:读取指针(读取指针间接指定的地址) 下面是使用指针的一般步骤: 1:建立指针 建立指针需要使用双字传送指令,如下所示: LD M0.0 MOVD &MB0, VD10 译为:在VD10建立指针,指针指向被间接访问的首地址MB0。 在建立指针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①可以进行间接访问的区域,包括如下几个区域:I、Q、M、S、V、T(当前值)、C(当前值)。在S7-200中位状态是不能进行间接指定的,所以这里特别强调只是访问定时器及计数器的当前值,而不是其位状态。 ②可以作为建立指针的区域,包括如下几个区域:V、L、及累加器AC1至AC3。且只能是双字(32bit)类型的地址。 ③在建立指针时在存储器前加“&”这个符号的表示进行间接访问的区域的首地址,所以除定时器T及计数器C外都必须是以字节的形式出现的。

西门子PLC编程手册

西门子S7-200PLC的RS485通信口易损坏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一、S7-200PLC内部RS485接口电路图:电路图见附件 图中R1、R2是阻值为10欧的普通电阻,其作用是防止RS485信号D+和D-短路时产生过电流烧坏芯片,Z1、Z2是钳制电压为6V,最大电流为10A的齐纳二极管,24V电源和5V电源共地未经隔离,当D+或D-线上有共模干扰电压灌入时,由桥式整流电路和Z1、Z2可将共模电压钳制在±6.7V,从而保护RS485芯片SN75176(RS485芯片的允许共模输入电压范围为:-7V~+12V)。该保护电路能承受共模干扰电压功率为60W,保护电路和芯片内部没有防静电措施。 二、常发生的故障现象分析: 当PLC的RS485口经非隔离的PC I电缆与电脑连接、PLC与PLC之间连接或PLC与变频器、触摸屏等通信时时有通信口损坏现象发生,较常见的损 坏情况如下: ●R1或R2被烧断,Z1、Z1和SN75176完好。这是由于有较大的瞬态干扰电流经R1或R2、桥式整流、Z1或Z1到地,Z1、Z2能承受最大10A电流的冲击,而该电流在R1或R2上产生的瞬态功率为:102×10=1000W,当然会 将其烧断。 ●SN75176损坏,R1、R2和Z1、Z2完好。这主要可能是受到静电冲击或瞬态过电压速度快于Z1、Z2的动作速度造成的,静电无处不在,仅人体模式也 会产生±15kV的静电。 ●Z1或Z2、SN75176损坏,R1和R2完好。这可能是受到高电压低电流的瞬态干扰电压将Z1或Z2和SN75176击穿,由于电流较小和发生时间较短 因而R1、R2不至于发热烧断。 由以上分析得知PLC接口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瞬态过电压和静电造成,产生瞬态过电压和静电的原因很多也较复杂,如由于PLC内部24V电源和5V 电源共地,24V电源的输出端子L+、M为其它设备混合供电可能导致地电位变化,从而造成共模电压超出允许范围。所以EIA-485标准要求将各个RS485接口的信号地用一条低阻值导线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各节点的地电位相等,消除地 线环流! 当带电插拔未隔离的连接电缆时,由于两端电位不相等电路中又存在诸多电感、电容之类的器件,插拔瞬间必然产生瞬态过电压或过电流。 连接在RS485总线上的其它设备产生的瞬态过电压或过电流同样会流入到PLC,总线上连接的设备站点数越多,产生瞬态过电压的因素也越多。 当通信线路较长或有室外架空线时,雷电必然会在线路上造成过电压,其能量往往是巨大的,常有用户沮丧地说:“联网的几十台PLC全部遭打坏了!”。 三、解决办法: 1、从PLC内部考虑: ●采用隔离的DC/DC将24V电源和5V电源隔离,分析了三菱、欧姆龙、 施耐德PLC以及西门子的PROFIBUS接口均是如此。 ●选用带静电保护、过热保护、输入失效保护等保护措施完善的高挡次RS485芯片,如:SN65HVD1176D、MAX3468ESA等,这些芯片价格一般在十几元至几十元,而SN75176的价格仅为1.5元。 ●采用响应速度更快、承受瞬态功率更大的新型保护器件TVS或BL浪涌吸收器,如P6KE6.8CA的钳制电压为6.8V,承受瞬态功率为500W,BL器件则 可抗击4000A以上大电流冲击。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详解西门子间接寻址 【地址的概念】 完整的一条指令,应该包含指令符+操作数(当然不包括那些单指令,比如NOT等)。其中的操作数是指令要执行的目标,也就是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我们知道,在PLC中划有各种用途的存储区,比如物理输入输出区P、映像输入区I、映像输出区Q、位存储区M、定时器T、计数器C、数据区DB和L等,同时我们还知道,每个区域可以用位(BIT)、字节(BYTE)、字(WORD)、双字(DWORD)来衡量,或者说来指定确切的大小。当然定时器T、计数器C不存在这种衡量体制,它们仅用位来衡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要描述一个地址,至少应该包含两个要素: 1、存储的区域 2、这个区域中具体的位置 比如:A Q2.0 其中的A是指令符,Q2.0是A的操作数,也就是地址。这个地址由两部分组成: Q:指的是映像输出区 2.0:就是这个映像输出区第二个字节的第0位。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应该是: 〖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尺寸数值〗.〖位数值〗,例如:DBX200.0。 DB X 200 . 0 其中,我们又把〖存储区符〗〖存储区尺寸符〗这两个部分合称为:地址标识符。这样,一个确切的地址组成,又可以写成: 地址标识符+ 确切的数值单元 【间接寻址的概念】 寻址,就是指定指令要进行操作的地址。给定指令操作的地址方法,就是寻址方法。 在谈间接寻址之前,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直接寻址。所谓直接寻址,简单的说,就是直接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象上面所说的,A Q2.0,就是直接寻址,对于A这个指令来说,Q2.0就是它要进行操作的地址。 这样看来,间接寻址就是间接的给出指令的确切操作数。对,就是这个概念。 比如:A Q[MD100] ,A T[DBW100]。程序语句中用方刮号[ ] 标明的内容,间接的指明了指令要进行的地址,这两个语句中的MD100和DBW100称为指针Pointer,它指向它们其中包含的数值,才是指令真正要执行的地址区域的确切位置。间接由此得名。 西门子的间接寻址方式计有两大类型: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的地址给定格式是:地址标识符+指针。指针所指示存储单元中所包含的数值,就是地址的确切数值单元。 存储器间接寻址具有两个指针格式:单字和双字。 单字指针是一个16bit的结构,从0-15bit,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存储区域的编号。 双字指针是一个32bit的结构,从0-2bit,共三位,按照8进制指示被寻址的位编号,也就是0-7;而从3-18bit,共16位,指示一个从0-65535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被寻址的字节编号。 指针可以存放在M、DI、DB和L区域中,也就是说,可以用这些区域的内容来做指针。 单字指针和双字指针在使用上有很大区别。下面举例说明: L DW#16#35 //将32位16进制数35存入ACC1 T MD2 //这个值再存入MD2,这是个32位的位存储区域

西门子 PLC编程实例

这是网上擂台的题目:一台电动机要求在按下起动按钮后,电动机运行10秒,停5秒,重复3次后,电动机自动停止。同时设置有手动停机按钮和过载保护。编写梯形图控制程序。PLC可以随便选用,要有相关说明。注意:要有PLC控制电路和I/O分配表。? 1、硬件选择:一台PLC(S7-200)、一个交流接触器Z0(控 制电机运行)、2个按钮开关(SB1、SB2)及1个过流继电器(FR),电路图如下:(不包括粉色虚线框部分) 2、编程:用不同思路,可编出几种不同的控制方案,都可实现该项目要求。? (1)、最简单的编程方案,就是选用5个通电延时定时器:其3个定时10秒,用于电机启动运行,另2个定时5秒, 使电机停。具体编程也有二种方式,见下图:

上图中的方案一与方案二,同用5个定时器,完成同样的功能。 方案一是这样编程:按下启动按钮(),使断开。在此过程中,、、都是10秒的导通时间,用它们去控制,其彼此

间隔时间为5秒(即、的通导时间)。?8?1延时?8?=1,T101得电开始延时,延时10秒,T101吸合使=1、=0,使T101断电,而T102得电开始延时,5秒后T102得电吸合,使=1,=0。。。直到T105得电 方案二是这样编程:按下启动按钮(),使 =1,T101得电开始延时,延时10秒,T101吸合,使T102得电开始延时,延时5秒,T102吸合,使T103得电开始延时。。。直至T105得电延时,延时10秒后动作,使=0,=0使T101—T105皆断开,程序结束。用的常开触点与T101的常闭触点串联,用T102的常开触点与T103的常闭触点串联,用T104的常开触点与T105的常闭触点串联,三者再并联后去驱动,可达到同样的控制作用, 由上图可见,由于编程方法不同,其方案二用的指令比方案一少,显然: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2)、用二个定时器(T101、T102)和一个字节存储器(MB1)编程也可实现同样功能: 按下启动按钮,使MB1=0、=1,=1使T101得电开始延时,10秒T101吸合使T102得电吸和,延时5秒,T102吸合,其常闭点断开,使T101、T102失电断开,T101又得电延时。。。形成振荡器,T102每吸合一次,使MB1加1,吸合3次,MB3=3,比较器输出1使=0,程序结束。用的常开点与T101与T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