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管理指南(完整版)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管理指南(完整版)

简介

本文档是2023年儿童呼吸道感染管理指南的完整版。该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关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新指导,以便有效管理和治疗这种常见疾病。

分类和诊断

儿童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而下呼吸道感染则主要由细菌引起。

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温测量、咽拭子检测和咳嗽反射试验等。

治疗原则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管理。一般情况下,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对症治疗:通过控制症状、缓解疼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2. 细菌感染的治疗: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细菌引起的下呼吸

道感染,但需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结果进行选择。

3. 病毒感染的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而是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4.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惯、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病原体是

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常见并发症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等。对于有并发症的患儿,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结语

本指南提供了关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管理的全面指导,旨在帮助

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治疗这一疾病。但请注意,具体治疗方案仍

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指南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指南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指由各类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流感等。这类感染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他们的呼吸系统尚 未完全发育完善,免疫力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为了帮助父母们更好 地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本文将提供一些防治指南。 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 鼓励儿童勤洗手:洗手是预防疾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父母可教育孩子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 动物或其他儿童后。 2. 教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儿童应掌握用纸巾、肘部等遮掩 口鼻的正确方式,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 3. 定期清洁空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 玩具,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二、增强儿童免疫力 1. 注射疫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及时接种各类疫苗,如百白破、 流感、麻疹等。疫苗可以有效增强儿童的免疫系统,预防呼吸道感染 疾病的发生。 2. 健康饮食:父母应提供均衡的饮食,充分供给儿童各种维生素和 营养素,如维生素C、D等,以增强抵御病菌的能力。

3. 合理作息: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良好的作息习惯 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 三、避免传播感染 1. 减少人员密集场所:儿童较为脆弱,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 员密集场所感染病菌。家长可以尽量避免儿童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长时 间停留。 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儿童,应避免与其接触,特别是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儿童。 3. 频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滞 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四、合理应对儿童呼吸道感染 1. 及时就医:当儿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如咳嗽、流鼻涕、发 热等,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咨询专业医师的治疗意见。 2. 注意休息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患病的儿童,休息和饮水 都很重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病原体,缓解症状。保证儿童 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康复。 3. 定期复查:儿童的呼吸道感染往往容易反复,复查对疾病的监测 和治疗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需要全面、综合的措施。家 长应重视儿童的个人卫生、免疫力增强、环境卫生改善等方面的工作。

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健康指南

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健康指南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流感、鼻窦炎、扁桃体炎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Rl病例不断增加,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为此,制订与不断完善ARl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提供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健康指南,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一、健康宣传与教育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认识,例如如何正确咳嗽、打喷嚏和洗手等。倡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2. 制作相关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海报、小册子等,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提高大众的健康素质和意识。 二、疫苗接种 1. 积极推广各类疫苗接种,提醒民众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对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员,应优先考虑接种疫苗。 2. 进一步研发和推广新型疫苗,提高疫苗的覆盖率和保护效果。 三、环境卫生和通风

1. 加强室内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和设施,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经常消毒清洁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畅通,减少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空气 中的浓度。 四、个人防护措施 1. 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无 论是自己咳嗽还是与他人接触,都要佩戴口罩,减少病毒的传播。 2.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 清洁双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五、早期发现和及时就医 1. 对于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 提倡合理用药,遵医嘱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 六、积极推广科学研究和创新 1. 加强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传播途径、免疫学等方面的科 学研究,为ARl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推动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发与 应用。 七、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指南(完整版)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指南(完整版) 目录 1. 引言 2. 定义 3. 病因 4. 诊断 5. 预防 6. 治疗 7. 结束语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指导医务人员和家长有效预防和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儿童的感染率和病情恶化。 2. 定义

儿童呼吸道感染是指儿童呼吸道部分或全部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菌。 3. 病因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链球菌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4. 诊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喉咙痛、流涕、发热等。在需要进一步确诊时,可以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例如病毒核酸检测或细菌培养等。 5. 预防 5.1. 个人卫生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后。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附近,避免直接用手遮挡咳嗽或打 喷嚏。 - 避免与患者过于密切的接触,特别是在感染期间。 5.2. 疫苗接种 - 根据相关的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疫苗。 6. 治疗 6.1. 对症治疗 - 缓解症状,例如使用退烧药、止咳药等。 6.2. 抗病原微生物治疗 - 对于细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对于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 为主。

7. 结束语 本文档介绍了2023年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指南的完整版。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本指南仅供参考,请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

流感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流感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流感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2023年) 完 整版 1. 引言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流感病毒感染的诊疗指导,以 增强抗击流感的能力。通过本指南,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 和治疗流感病患,降低疾病传播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2. 流感病毒感染的定义 流感病毒感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 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在高发季节,流感易感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疾病患者。 3. 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 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流感病毒感染进行初步诊断:

-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病情、接触史和疫苗接种情况。 -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温、咳嗽频率和 喉咙状况等。 - 实验室检查:使用流感病毒特异性试剂盒进行鼻咽拭子或痰 液标本的检测。 4. 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 对于轻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温暖适量饮食:建议患者适量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 对症治疗:可根据患者症状使用退烧药、镇咳药等对症治疗 药物。 - 隔离:流感患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高危 人群。

对于重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应立即转诊至二级或三级医疗机 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5. 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 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措施包括: - 流感疫苗接种: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免 疫力。 -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 环境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减少 病毒传播的机会。 6. 总结 本指南提供了基层医疗机构在2023年进行流感病毒感染诊疗 工作时所需的指导。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流感病毒感染的认识,提高 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从而有效控制流感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2023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指南

2023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指南 摘要 本文档旨在为医务人员、家长和社会各界提供关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指南。通过了解呼吸道疾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儿童患病率,保障儿童的健康。 1. 引言 儿童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儿童呼吸系统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这些疾病对儿童健康和成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应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2.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2.1 病毒感染:病毒是引起大多数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2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吸烟和室内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儿童呼吸道健康有不良影响。 2.3 遗传因素:某些儿童呼吸道疾病,如哮喘,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3.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预防感染:加强儿童个人卫生惯教育,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3.2 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源,定期通风。 3.3 注重营养:合理膳食,增强儿童体质抵抗力,注意维生素摄入。 3.4 避免过敏原:减少儿童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如尘螨、花粉等。 3.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呼吸道问题。 4.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4.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治疗呼吸道感染。 4.2 物理疗法:如雾化、理疗等,对于改善儿童呼吸道症状有一定帮助。 4.3 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惯,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5. 总结

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以减少儿童患病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仍需继续加强,以更好地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3版)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 fections, RRTIs)是儿童常见临床现象[l-2] O其原因有多种,除感染相关因素还可能涉及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口川。2016年国内多学科专家制订了RRTIs临床诊治路径⑸,对临床医生及时发现RRTIs并针对各种病因给予有效的临床诊疗有很大帮助。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5年来,对RRTIs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见解。因此,有必要对2016年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进行更新。 本次更新是国内多学科专家根据RRTIs临床诊治相关进展,在2016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发现患儿存在的 RRTIS状况;并根据常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对RRTlS进行甄别,及时发现其潜在基础疾病;针对各种原因所致的RRITs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 1RRTIs的定义 国内RRTIS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将RRTlS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感染部位的具体化有利于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而强调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是要将感染性炎症与过敏性炎症区分开来⑴O 表1 RRTIs的定义 国家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成染(次/年) 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反豆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中耳炎域染性鼻咽炎或扁发病间隔 炎桃体炎时间 中国匹2岁:7次 >2~5岁:6次 >5~14 岁:5 次 0~2 岁:3 次>2~5 0~2 岁:2 次 岁:2 次>5~14 岁:2 >2-5 岁:2 次次>574岁:2次 >7d 芬兰、瑞 士、斯洛伐克、比利时鼻6次/年9~次年4月,鼻1次/月是3次/年 3次/半年 或4次/年 >5次/年›3次/年=sl4d 2RRTlS的临床诊治原则 不同国家和不同作者采用的RRTIs定义有所不同,但方法一致,即都是根据感染发生的次数。临床上对于发病次数尚未给出明确定义,国内外学者还未达成一致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我国RRTIS的定义中没有单独列出反复中耳炎或反复咽炎及扁桃体炎等特殊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参考国内外文献的结果(表1)t6-,°1 O (1 )根据临床呼吸道感染表现及病史询问,依据RRTIs的定义确立诊断。(2)进一步明确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许多宿主自身的因素是引起RRTIs的重要病因,包括免疫缺陷、呼吸系统结构异常及其他系统疾病⑴。(3)急性期治疗根据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如有其他基础疾病针对病因治疗。(4)管理和预防RRTIs的发生。RRTIs患儿未发现潜在病因,随访、宣教和管理以及适当使用安全和研究证据较充分的免疫调节剂⑵。 3RRTIs的临床发现 鉴于我国患者对医生大多是随机就诊,学龄前期RRTIS的患病率为10%~20% 门口。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儿,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应根据上述RRTIs定义询问既往呼吸道感染的频率和部位,发病间隔时间、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RRTIs0 (1)对符合RRTlS定义、明确RRTlS诊断者,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制定诊疗方案。(2)对可疑RRTlS

2023最新呼吸道感染预防指南

2023最新呼吸道感染预防指南 概述 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和/或下呼吸道的疾病。随着社会和流行病学的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变得尤为重要。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1.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和食物前后。 2.使用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特别是在病毒高传播风险时。 3.避免接触眼睛,口鼻和口腔。 4.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病毒传播高风险地区。 5.使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咳嗽和打喷嚏。 环境卫生措施

1.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医疗机构和其他公共场所。 2.保持室内通风,特别是在密闭环境中。 社交距离 1.避免参加大型聚会和活动,特别是病毒传播高风险区域的聚集地点。 2.尽量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健康状况管理 1.定期进行体检和免疫接种,包括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包括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 3.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旅行建议 1.避免不必要的国际和国内旅行,特别是到病毒传播高风险区域。 2.在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和相关旅行限制。 3.在旅行时,采取个人卫生和社交距离措施。

总结 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采取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措施、社交距离等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传播和发病率。此外,合理管理自身健康和遵循旅行建议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希望该指南能为广大人群提供有效的预防指引,确保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为2023最新呼吸道感染预防指南。根据个人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有需要,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注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或专业的指导,请咨询医疗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

儿科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小儿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属中医“咳嗽”、“咳喘”范畴。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犯肺以及痰浊、痰热内生所引起。初起以邪实为主,日久脾气肺阴均伤,能转成虚证或虚中夹实的病证。治不及时,咳嗽(喘)反复发作,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有恶寒、发热、咽痛、干咳,1〜2天后有少量黏痰,以后痰量多,颜色转黄或白色,黏稠难出。如出现鼻煽气急,高热不降,注意并发肺炎。 2 .慢性咳嗽,有反复发作和受凉发病史。 3 .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干啰音、痰鸣音。胸部X线检查,一般均在正常范围,或见肺纹理增粗。 4 .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咳喘痰鸣者,要注意转成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 本病的治疗方法,过去以内服药为主,近年来发展了敷贴疗法、拔罐疗法、雾化吸入疗法,以及香囊佩戴预防外感等外治疗法,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采取了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发病和降低复发率。 一、辨证论治 小儿咳嗽,主要分外感、内伤两大类,由外感风寒风热致病的,称为外感咳嗽;若反复发作,脾肺气阴皆伤,痰热、痰浊内生的,称为内伤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干呛或有稀白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喉痒,苔白,脉浮。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杏苏散加减(参见上呼吸道感染节)。 加减:寒重、咳甚或喘,加制麻黄4〜5g。发热无汗,表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各

6go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干咽痛,鼻流浊涕,伴发 热头痛,微汗出,舌苔薄黄,脉数。此风热犯肺,宣肃失常。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IOg,甘草3g,桔梗、薄荷各5g,芦根30g。 加减:发热、口渴重,加生石膏30g,黄苓IOg0气粗、喉间痰声辘辘,加射干6g,摹茄子6g,制麻黄5g,或用碟石滚痰丸(包煎)12g,去桔梗、薄荷。 2.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咳嗽阵作,痰稠色黄,咽干口渴,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举例: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拿茄子、黄苓、贝母、白前各10g,甘草3go 加减:痰多,加鲜竹沥(冲服)20ml,天竺黄10g。 (2)痰湿咳嗽: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满纳少,神疲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 方药举例:二陈汤加味。杏仁、半夏、茯苓、白芥子各10g,厚朴、制南星各5g,甘草3g,陈皮6g。 加减:胸闷,加枳壳、苏梗各10g。 (3)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也有咳痰带血,午后潮热。 治法:清肺润燥。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加减(参见麻疹节•疹回期)。 (4)肺虚久咳: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眺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畏寒喜暖,自汗盗汗,舌淡嫩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培土生金。 方药举例: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黄黄各10g,陈皮、五味子各5go

2023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完整版)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占门急诊就诊首位,也是导致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全球范围内,病毒占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61.4%~77.1%。我国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病毒的检出率为70.3%,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所占比例更高。目前呼吸道病毒的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有限,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方式。自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流行以来,规范的NPIs备受关注。 NPIs是指对感染性疾病传播有预防作用的行为,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措施、社会措施及旅行限制,具有降低病毒感染率,延迟感染高峰,缩小感染范围及控制感染流行的作用。呼吸道病毒大流行期间的NPIs 包括佩戴口罩、进行手卫生(hand hygiene)、遵守呼吸礼仪(respiratory etiquette)、通风、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surface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保持社交距离、停课、隔离、关闭场所及旅行限制等。NPIs大范围的严格实施有效抑制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SARS-CoV-2的大流行。且SARS-CoV-2大流行期间实施的NPIs同时减少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传播,也减少了病毒感染诱发的哮喘急性发作。在病毒季节性流行和

2023预防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非药物干预措施

2023预防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非药物干预措施 全球范围内,病毒占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61.4%-77.1%o我国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病毒的检出率为70.3%,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所占比例更高。目前呼吸道病毒的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有限,非药物干预(nonpharmaceutica1interventions z NPIs)是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方式。近期,为规范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NPIs,《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非药物干预专家共识》发布,以下为共识推荐意见一览。 佩戴口罩 推荐1: (1)建议≥6岁儿童可自行佩戴口罩; (2)3-6岁儿童需在成人持续照护下佩戴口罩; (3)不建议<3岁儿童佩戴口罩。 推荐2: (1)建议正常儿童在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处于人员密集或环境密闭的公共

场所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感染患者密切接触时佩戴口罩。 (2)建议无呼吸困难的呼吸道感染儿童在就医过程中;处于人员密集或环境密闭的公共场所时以及与未感染人员共处一室时佩戴口罩。 (3)建议儿童在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以及进行体育活动时可不佩戴口罩。 推荐3: (1)建议正常儿童使用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 (2)建议有重症感染或并发症风险的≥12岁儿童可选用N95口罩。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对于停可类型的口罩,正确的佩戴、更换以及处置都至关重要,在确保有效性的同时,需避免增加传播风险的行为。儿童在佩戴口罩时需注意: (1)选择适合儿童尺寸的口罩。 (2)佩戴口罩前需洗手,注意口罩正反和上下;口罩应遮盖口鼻,调整

鼻夹至贴合面部。 (3)若感到呼吸困难可通过摘取两端线绳脱去口罩。 (4)口罩有破损或弄脏后应立即更换。 (5)摘下的口罩需丢进医用垃圾桶或有盖的垃圾桶内,然后进行手卫生。 (6)口罩内外不能交替使用。佩戴中避免触碰口罩,无意中触摸了用过的口罩应进行手卫生。 (7)不应同时佩戴多个口罩及带有呼吸阀的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并破坏密合性。口罩上的呼吸阀可以使传染性颗粒绕过过滤层,无法有效阻挡传染性分泌物的排出。 (8)医用口罩、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均为一次性限时使用:医用口罩或外科口罩累计使用不超过4h,N95口罩建议的累积使用时间为6-8h o 在无法获得或难以佩戴口罩的情况下,<6岁儿童可选用专用面罩作为替代防护措施。使用时需确保面罩覆盖至面部两侧及下颌以下。但面罩阻止病毒传播的作用不如口罩,使用面罩的同时还应采取其他NPIs措施,以

202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管理要点

202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管理要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其以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占20%~30%,细菌可直接引起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全年皆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性传播,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有时可伴有严重并发症,需要积极防治。 URTI根据病因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普通感冒(伤风、急性鼻炎、上呼吸道卡他)、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临床症状区分如下。 1.普通感冒 起病较急,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 d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

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 d可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临床症状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一般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2)急性病毒性喉炎:临床症状为声嘶、发声困难,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体检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以后形成疱疹。病程约1周。 4.咽结膜热 咽结膜热是一种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的

2023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处理及重症预警(全文)

2023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处理及重症预警(全文) 新冠感染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主要是发热,其它症状依次为咳嗽,咽痛,流涕,呕吐,热性惊厥等。少数有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或出现喘息、肺部哮鸣音等,发热的变化为:病程第1-3天发热,至病程第4天,95%的患儿发热均已得到明显缓解。 1、发热、头痛、咽痛: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2、鼻塞严重:海盐水喷鼻; 3、痰多、咳痰: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4、喘息、肺部有哮鸣音:雾化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 5、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地塞米松及雾化布地奈德; 6、有鼻炎、哮喘病史:口服孟鲁司特及西替利嗪。 重症预警指征

1、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 2、呼吸频率增快; 3、心率增快; 4、肢端冷或/及皮肤发花; 5、不能用发热、镇静药物解释的持续的精神反应差、嗜睡等意识障碍,惊厥(没有癫痫、热性惊厥既往史,没有一级亲属热性惊厥家族史者须重点关注)及惊厥后意识状态不恢复,不能用镇静止痉药物解释者; 6、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 7、低/高血糖和/或乳酸升高; 8、AST 、ALT 、伴或不伴BUN、Cr、BNP增高; 9、炎性因子明显升高,包括PCT 、CRP、铁蛋白等; 10、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高; 11、影像学:头CT/MRI:丘脑、脑干、基底节、白质、胼胝体病变、软

脑膜炎症、梗塞、出血、胼胝体损伤、脊髓MRI见脊髓病变等,病情进展时可在数小时内复查头CT或者MRI以协助诊断,尤其是ANE的丘脑病变;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明显进展; 12、有基础疾病。 以上内容参考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新冠感染诊疗参考方案(2022.1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_2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3年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XXX会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蔼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详细表现形式和严峻程度具有随时光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因为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详细检测办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裸露、强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碰到诱因时骤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光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时节性:常在秋冬时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显然的缓解期。熟悉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

疾病家族史,增强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样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样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因为气道堵塞严峻,呼吸音可显然削弱,哮鸣音反而削弱甚至消逝(“缄默肺”),此时通常存在XXX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显然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蔼道反应性增强,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光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浮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帮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办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 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彻低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 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互相转化。 按病程演化趋势分为:(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 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逝。(2)早期 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2023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复杂多样,包括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真菌等,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发再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也对儿童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对于该类疾病的临床诊疗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方法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以快速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诊断的主要方法。 为规范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指导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并整体提升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诊断能力,19位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撰写《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核酸检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并发表于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该《共识》首先概述了常见的病原体核酸检测方法,随后针对不同检测方法推荐了适用的人群,并介绍了不同情况、不同病原体应选择的合适标本类型。检测完成后,《指南》详细描述了检测结果解读及注意事项,并介绍了该结果对于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图一. 《指南》内容概述 一、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方法 以是否依赖于基因组序列特征分为基因组序列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类方法,前者是根据已知的病原体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靶向性地进行病原体核酸扩增和检测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后者以mNGS为代表,是对样本中的病原体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而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病原体核酸检测方法按照技术原理又可分为核酸扩增、核酸杂交、基因测序、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等。常见的核酸检测方法概述见图二。 图二.常见的核酸检测技术

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

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2023(完整版)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URTIs)是造成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鼻涕、鼻塞、咽痛和咳嗽等是儿童URTIs常见的临床症状,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体。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公认的主要传播方式,鼻腔是病毒感染的主要初始部位。鼻腔作为上呼吸道黏膜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宿主保护和维持共生菌群与入侵病原体之间的稳态。鼻黏膜中有效的早期先天性免疫应答可能有助于控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将感染局限于鼻咽部。鼻黏膜中的宿主反应是决定疾病整体轨迹的重要因素。因此,URTIs可能存在一个临床窗口期,通过早期对鼻部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干预,可以扭转严重疾病的发生。患者鼻和鼻咽部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口咽部,同时鼻咽部与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高度相关,病毒载量与儿童URTIs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严重度相关。鼻腔盐水冲洗是适用于儿童的安全治疗方法,可以作为儿童URTIs治疗中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策略。但目前临床医护人员对该项技术缺乏规范和统一的认识,亟须出台相关专家共识以正确指导临床实践。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的儿科专家在国内外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就鼻腔盐水冲洗的机制和疗效,结合儿童年龄和生理的特点,制定了《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指导儿科医师及家属和患儿选择适合的鼻腔盐水冲洗装置,适宜的盐水温度和浓度,掌握正确的

操作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1 鼻腔盐水冲洗治疗URTIs的机制 1.1 物理清除作用 鼻腔盐水冲洗可以将鼻腔内的病毒、炎症分泌物等进行直接冲洗和排出,降低鼻腔内病毒载量,减少分泌物造成的鼻塞、流涕和咳嗽等相关症状。对于同时合并鼻炎或鼻窦炎的患儿,可以帮助清洁鼻腔内的环境,预防多重感染的可能。 1.2 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病毒导致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炎症反应会造成黏液纤毛功能障碍和黏液堆积。纤毛功能和黏液流变学性质直接决定了鼻腔黏膜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鼻腔盐水冲洗有助于增加黏膜黏液层的水合作用,同时改善纤毛的摆动频率和减少局部的炎症介质。 1.3 抗病毒的作用 氯化钠在体外潜在的抗病毒活性已经在部分病毒中得到证实。0.8%~1.7%氯化钠溶液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

202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最全版)

202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最全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避免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是MPP诊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撰写儿童MPP诊疗指南。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了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全国儿科呼吸、重症、血液、影像、检验、药学等多学科专家,参照现有国内外证据和经验制定了本诊疗指南,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科医师对MPP的诊治,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减轻医疗负担等。本指南为总体指导性原则,各地各级医院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 一、定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指MPP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 及以上,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

者。 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 -unresponsive MPP,MUMPP):指MPP患儿经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2h,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无改善或呈进一步加重的MPP。原因与MP耐药、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混合感染等有关。临床及时识别MUMPP更有利于早期有效的治疗,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 SMPP):指MPP病情严重,符合重症CAP判定标准,详见临床分型。 危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指患儿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衰竭或危及生命的肺外并发症,需要进行生命支持治疗的少数SMPP。国外文献也将此类MPP称为暴发性肺炎支原体肺炎(fulminant MPP, FMPP)。 图片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机制有两种:MP直接损伤和宿主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MP侵入呼吸道,利用黏附细胞器附着于细胞表面,通过释放氧自由基、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等机制造成呼吸道上皮的直接损伤;宿主对MP感染的异常免疫应答可通过自身免疫反应、过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 (2023年版)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如何早期发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合理救治、避免死亡和后遗症的发生是MPP诊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牵头撰写儿童MPP诊疗指南。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组织了国家呼吸病临床研究中心、全国儿科呼吸、重症、血液、影像、检验、药学等多学科专家,参照现有国内外证据和经验制定了本诊疗指南,以期指导和规范儿科医师对MPP的诊治,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减轻医疗负担等。本指南为总体指导性原则,各地各级医院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 一、定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指MPP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

物正规治疗7d及以上,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所见加重、出现肺外并发症者。 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acrolide -unresponsive MPP,MUMPP):指MPP患儿经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2h,仍持续发热,临床征象及肺部影像学无改善或呈进一步加重的MPP。原因与MP耐药、异常免疫炎症反应以及混合感染等有关。临床及时识别MUMPP更有利于早期有效的治疗,减少重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PP, SMPP):指MPP病情严重,符合重症CAP判定标准,详见临床分型。 危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指患儿病情迅速进展、出现呼吸衰竭或危及生命的肺外并发症,需要进行生命支持治疗的少数SMPP。国外文献也将此类MPP称为暴发性肺炎支原体肺炎(fulminant MPP, FMPP)。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机制有两种:MP直接损伤和宿主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MP侵入呼吸道,利用黏附细胞器附着于细胞表面,通过释放氧自由基、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等机制造成呼吸道上皮的直接损伤;宿主对MP感染的异常免疫应答可通过自身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形成等多种途径导致肺和肺外组织的免疫损伤。宿主异常免疫应答在SMPP、FMPP以及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也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