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杂货船配积载指导书03

5杂货船配积载指导书03
5杂货船配积载指导书03

二、杂货船积载设计报告书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结论: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表 - 1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 - 2

12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初步配舱)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 35%;65% ~ 70%;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 - 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 - 5

13

续表 - 5

14

15

1.1计算离 港(出发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1.2 核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1.3 计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1.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16

2.1 计算到 港(中途港)时的吃水差t (油、水消耗方案自己拟定,以下同):

调整(若需要):

2.2 核算船舶到 港(中途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2.3 计算船舶到 港(中途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2.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17

3.1 计算离 港(中途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3.2 核算船舶离 港(中途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3.3 计算船舶离 港(中途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3.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18

4.1 计算到 港(目的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4.2 核算船舶到 港(目的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4.3 计算船舶到 港(目的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4.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六)自己对本次积载设计方案的客观评价与心得体会自己对本次积载设计方案的客观评价:

心得体会:

(七)绘制正式积载图货物积载图船名(M/V)航次(V o y N o.)

S T O W A G E P L A N自(F o r m)到(T o)

备注

Remarks

大副签章(SIGNATURE OF CHIEF OFFICER)

货物积载与系固-评估

一、货物积载与系固 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编号: O-gen-1 编码:JF211 评估时间:180分钟 评估方式:实操 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 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Q”轮第V0095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装货清单 Loading List of S.S/M.V "Q" 编号: O-gen-2 编码:JF212 评估时间:180分钟

评估方式:实操 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 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Q”轮第V0096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装货清单 Loading List of S.S/M.V "Q" 编号: O-gen-3 编码:JF213 评估时间:180分钟 评估方式:实操 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

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Q”轮第V0097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装货清单 Loading List of S.S/M.V "Q" 编号: O-gen-4 编码:JF214 评估时间:180分钟 评估方式:实操 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 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Q”轮第V0098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

【标准】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 1 目的 1.1 为规范集装箱码头的配载操作流程,使配载人员的工作及有关技术处理有所依据,保证合理、有序、高效地对集装箱在船上的积载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减少中途港的倒箱,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保证班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证集装箱船舶配载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集装箱船舶配载和有关技术文件处理所依据的标准。 2.2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的全体成员。 3 集装箱码头配载应具备的条件 3.1 外贸集装箱码头配载应具备相对独立和完善的计算机配载操作系统,具有电子数据交换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EDI)收发功能,并具备必要监控及通迅设备。 3.2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符合码头保安计划监管要求。 3.3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有足够的集装箱专用机械设备。 3.4 外贸集装箱码头应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4 配载职责 4.1 港区配载的主要职责:航线及船舶维护;特种箱维护;倒箱和中转箱维护;进、出口集装箱积载维护及策划;出口船图确认;加载和退关管理;现场作业跟踪调整等。 5 集装箱船舶配载标准及要求 5.1 集装箱船舶配载名词基本定义 5.1.1 集装箱船舶箱位标识 5.1.1.1 行位:指在纵剖面图上船舶横剖面的序列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2位的用“0”补足2位。由船首向船尾按顺序排列,编号时对于40ft型集装箱用双数,20ft 型集装箱用单数,如“02”,“06”,“10”等均为40ft型集装箱。 5.1.1.2 列位:是从船舶横剖面图上排列的序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2位的用“0”补足2位。由船中向左右两边按顺序编号,中列为“00”号,左边为双号,即“02”,“04”,“06”……;右边为单号,即“01”,“03”,“05”……。 5.1.1.3 层位:是在船舶横剖面上,上下排列的序号,从船底第1层算起,对高度为2591mm 的ISO标准集装箱从“02”开始用双数表示,对于半高集装箱用单数表示;甲板上用“8”字头编号,从甲板上底层开始往上编号。如箱高大于2591mm的集装箱,其层位依旧不变。此种非正常高度的集装箱,可按ISO6346所列的箱型代号来识别。 5.1.2 标准集装箱船舶箱位标识:由行位+列位+层位;如图一所示的集装箱XXXX1234567船舶箱位为:300686。 5.1.3 集装箱船舶配载常用名词解释 5.1.3.1 中转箱 A、国内(内支)中转箱:指在境外装货港装船后,经国内中转卸船后转运到境内其它港口的集装箱,以及在国内装货港已办理结关手续,船公司出具全程提单,经国内中转港转运至国外目的港的集装箱。 B、国际中转箱:是指由境外启运,经中转港换装国际航线船舶后,继续运往第三国或地区指运口岸的集装箱。 5.1.3.2 特种箱 A、温控箱:指内装冷藏货物需插电制冷的集装箱,包括保温箱和冷冻箱。 B、危险品箱:指内装危险品货物需单独堆放的集装箱,包括一般危险品箱、冷冻危险品箱、含有残留余液的空箱等。危险品箱进港堆存规定是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集装箱船舶及相关设备简介

集装箱船舶及相关设备简介 中海集运预配中心 2006年7月28日一、集装箱船舶的分类 目前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船舶主要有以下几类: 改造船,大多是货轮或油轮改装而成的,由于这种类型的船舶最初设计是散货船或油轮,所以通常速度都比较慢,一般在12-14节左右; 多用途船,主要包括散杂货、集装箱多用和客货两用等类型; 滚装船,原本是为装载车辆设计,当载运集装箱时,港口装卸作业需要铲车和拖车配合进行; 全集装箱船,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没有舱盖板,导轨从舱内一直延伸到甲板以上,不过由于大舱堆重的限制,从目前来看,这种类型的集装箱船最大规模只有3500TEU左右。还一种有舱盖板,这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标准的全集装箱船,从最初的只有几百TEU发展到今天的9600TEU,集装箱造船技术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各种规模的船型中,通常我们习惯于按照巴拿马运河的船宽限制把船舶大概分成两大类,由于巴拿马运河的最大通航船宽为32.2米,所以我们把船宽32.2米的船舶统称为巴拿马型,而船宽>32.2米的船舶则为超巴拿马型。就我们中海集运的船舶而言,4000TEU船就是一种典型的巴拿马型。说到这里,顺便介

二、集装箱船的箱位表示方法 在集装箱船舶运输管理中,为准确表示每一集装箱在船上的装载位置,ISO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箱位代码编号方法。它是以集装箱在船上呈纵向分布为前提,每一箱位坐标以6位数字表示,其中前两位为排号(或行号),中间两位为列号,最后两位为层号。 排号(Bay No.)为集装箱箱位的纵向坐标,自船首至船尾按序排列。装20ft箱的箱位排号依次以01,03,05,07,…奇数表示;当纵向两个邻近20ft箱位上被用于装载40ft集装箱时,则该40ft箱位以介于所占的两个20ft箱位奇数排号之间的偶数表示。如02,06,… 列号(Row No.)为集装箱的横坐标,以船舶中纵剖面为基准,向两舷分别依次排序,自中向右的箱位列号以01,03,05,…奇数表示,向左舷的箱位列号为02,04,06…偶数表示,两舷列数相等。若船舶箱位总列数为奇数,中纵剖面上存在一列,该列编号为00。 层号(Tier No.)为集装箱箱位的垂向坐标。舱内和舱面均自下而上依次排序,舱内以全船各舱中的最低层为基准,其层号以02,04,06,…偶数表示,舱面上也以各处最低层为基准,以82,84,86,…表示其层号,也有部分船以80表示甲板第一层。 三、船舶强度 集装箱船舶结构和装载特点与普通散杂货船存在较大差异,船体强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集装箱船舶组成班轮运输,准班准点,讲究快速性,所以设计的船舶水下形状首尾处小,船中部肥大,根据阿基米德定理,船首尾得到的浮力小,船中部浮力大,

关于杂货船配积载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于杂货船配积载若干问题的探讨 如何确保货物安全的从始发港到达目的港是海运业一致关注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如何对货物进行适当和谨慎的配积载和中途保管;而杂货船的配积载是在众多种类船舶积载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文中通过对杂货船配积载的系列问题阐述,总结如何从理论上编制出一张完整的积载图,从而确保航次任务得以合理和顺利的实施。 标签:货物;杂货船;积载 如何确保船舶的每一个航次任务圆满完成是船长和大副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于一艘营运的船舶来说,除了确保航行安全外,营运的经济效益是船公司和租船方最为关注的方面。所以通常在船长接到一个新的航次任务时通常都要仔细的阅读和研究航次任务,在装货之前需要编制出一张合理的积载图。在工作实践中,许多值班驾驶员不善于把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积载过程中容易造成一些失误。一张正确的积载图对于指导码头工人和驾驶员装货过程中的安全和快速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张完整的积载图应包含以下内容:船舶舱室的装载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船体强度和稳性符合规定要求,船舶吃水差符合要求,满足船舶挂港口的装卸顺序,最大限度的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并且能够充分保证货物运输的质量。以上是对一张正确积载图的几点要求,船舶大副和船长应根据本船的船舶资料和实际情况合理编制货物积载图,以确保航次任务的安全实施[1]。 杂货船的货物积载是在船舶货运积载中难度较大的,这主要是由于杂货船的船体结构以及所承运货物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杂货船(General cargo ship)结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一般货舱结构分为底舱和二层舱,并且有双层底。2.有的舱室设置有贵重舱、冷藏舱、深舱等特殊货舱;3.船舶自身配备有克令吊设备;4.装货多样性,装卸货物挂靠港口的数量较多,并且装卸效率较低。综合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在远洋船舶上的工作经验,探讨一下杂货船积载图编制的一些若干注意事项。 1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首先必须判别航次任务本船能否承运,船舶的航次净载重量NDW,可以查取船舶载重线计算出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船舶是否有能力承运本航次的任务;其次需要查取判别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的大小,确保船舶货仓容积大于所承运货物容积;再次需要判别船舶其他装载能力能够满足要求,忌装货物之间不能装在一起,性质互抵货物,至少不能相邻堆装的货物。忌装货物间的隔离等级:1.不相邻:至少不能相邻配装;2.不同室:至少不能同室配装;3.不同舱:至少应隔室或不能同舱配装;4.不相邻舱:至少不能相邻舱配装[2]。 2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集装箱船舶的积载分析

集装箱船舶的积载分析 作者:王浩指导老师:迪丽拜尔 摘要:随着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船型“集装箱船舶”集装箱船舶的快速发展给海路联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巨变。而在集装箱船舶的安全平稳运输中与积载的分配是息息相关的,积载的合理分配是集装箱船舶在海面上平稳而又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一艘集装箱船舶在海面上遇到风浪能否安全的度过危险。集装箱船舶在不同的港口的装卸作业是否能快速的进行都需要积载的合理分配和统一管理等。 关键词:集装箱船舶、配记载、管理、稳性、强度、航行安全 前言: 集装箱码头配积载既要满足船舶稳性、船体强度等方面的要求,又要满足码头生产组织方面的要求,是船公司与集装箱码头之间围绕多重因素展开博弈和权衡利弊的过程。船公司主要考虑的是船体强度、船舶稳性、装载能力等。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航运的集团化、规模化带动了集装箱船队的飞跃发展。集装箱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和航速的提高,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管理是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环节。配积载和管理的优劣,不仅影响到集装箱船舶的营运效益,而且还涉及到船舶的航行安全。 集装箱船与其他船的不同点是除了在船舱内装在一定数量的集装箱外在甲板上还可以装在数量较多的集装箱,尽管集装箱船舶的配记载问题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配记载问题的许多方面仍没有的到很好的解决,可以说集装箱的配记载还停留在半自动化阶段。随着单一物流向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对集装箱船上配积载系统的研究已不是单一的货物运输,而必须上升到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他进行研究与探讨的新高度。

1、充分利用船舶的集装箱为容量和船舶的净载重量 集装箱船舶所能承载的最大标准集装箱数量而集装箱船与杂货船的不同特点是:他所能装载的最大箱位容量与船舶的净载重量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集装箱箱内装载货物的组成及装载重量受船舶箱位容量及净载重量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集装箱船舶的箱位近一半是配置在甲板上的当箱位在满时,集装箱船舶的重心很高往往形成负的初稳性高度,为了获得适航的稳性,不得不大量的压载水来改善船舶的稳性,在杂货船和散货船上为了提高船舶的净载重量必须排空压载水。而在集装箱船上为了装在更多的货运量,需要充分利用集装箱箱位容量。因此,必须在压载水舱内大量灌注压载水,这就产生了相互的矛盾。如何才能尽可能得充分利用集装箱箱位容量又能使集装箱船在海面上平稳运行,这就需要大量的集装箱配载知识。通过了解和分析得到如下图表: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集装箱船舶在现代物流中得重要性。

体积配箍率与面积配箍率

配箍率 在混凝土结构中,配箍率是用来体现箍筋相对于混凝土的含量,分体积配箍率和面积配箍率。 1.概念: (1)面积配箍率ρ(sv)(括号内为角标,下同):是指沿构件长度,在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箍筋中发挥抗剪作用的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混凝土截面面积b·s的比值(b为构件宽,其与剪力方向垂直的,s为箍筋间距)。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计算公式:ρ(sv)=A(sv)/bs=nA(sv1)/bs 式中:n为发挥抗剪作用的箍筋肢数,A(sv1)为箍筋单肢截面面积,直接按圆形计算。 (2)体积配箍率ρ(v):指单位体积混凝土内箍筋所占的含量,即箍筋体积(箍筋总长乘单肢面积)与相应箍筋的一个间距(S)范围内砼体积的比率。复合箍筋应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体积配箍率ρ(v)主要用于保证框架结构梁端部和柱节点区的抗剪能力,并提高构件在地震等反复荷载下的变形能力。 计算公式:ρ(sv)=∑ni*A(sv)Li/Acor*s 式中:ni:一个方向箍筋的肢数,Li:相对ni方向的箍筋的肢长,Acor:箍筋核心区的面积(见混凝土规范7.8.3),s:箍筋间距。 2.作用: (1)面积配箍率ρ(sv):体现抗剪要求,要求ρ(sv)≥ρ(sv,min ) (2)体积配箍率ρ(v):体现柱端加密区箍筋对砼的约束作用。ρ(v)≥ρ(v,min)=λ(v)f(c)/f(yv),式中:λ(v)为最小配箍特征值,f(c)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yv)为箍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3. 配箍率与配筋率的区别 (1)配箍率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控制配箍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使构件不发生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 (2)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分别计算)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货物配积载

海上货物运输评估项目指导书 评估项目一杂货船的配载 题卡号: 编码: 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评估时间: 180分钟 评估方式:实操 评估项目“货物积载与系固——杂货船配积载”答题卷 姓名: 学号:得分: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结论: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表- 1

港 各舱实际装货重量(t)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 2 舱层及离港港别 二层舱 离港离港离港 实配重量(t)/所占百分比(%)///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配舱)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评估员按正式积载图评分)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35%:65% 70%;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舱别项目 No.1No.2No.3No.4No.5合计 (m3)二层舱底舱二层 舱 底舱二层舱底舱二层 舱 底舱贵重舱二层舱底舱 货舱容积(m3)10308041789326016303830131230902591461112619591配货体积(m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说明:操作级评估仅限于表-5中非*列的计算和查表,以及下列3中稳性校核。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 5 项目重量 P i (t) 重心 高度 Z i (m) 重心距舯距离 X i(m) 垂向重 量力矩 P i Z i (t m) 纵向重量力矩 P i X i(t m)* 载荷对 舯弯矩 |P i X i| (t m)* 自由液 面倾侧 力矩i x (t m) 备注舯前+舯后-舯前+舯后-

论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管理

论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管理 方明树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江苏南通22601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航运的集团化、规模化带动了集装箱船队的飞跃发展。文章从航海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结合实例分析了船长和大副在进行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和管理时的一些要领和体会,旨在能进一步提高营运经济效益和保障船舶生产安全。 关键词: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和管理稳性强度航行安全 1引言 随着集装箱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和航速的提高,对船长和驾驶员特别是大副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管理是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配积载和管理的优劣,不仅影响到集装箱船舶的营运效益,而且还涉及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船长和大副在进行集装箱船舶配积载和运输管理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既利用了船舶的装载能力,又能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2集装箱船舶运输的特点 众所周知,集装箱船舶运输周期快,靠离码头频繁,工作强度大。以/H0轮为例:/H0轮每20天一个航次,先后挂靠仁川、蔚山、釜山、上海、香港、新加坡、巴生、槟城、新加坡、西贡、香港、蛇口共12个港口,该轮周转快、劳动强度大是未从事过集装箱船舶运输工作的船员难以想象的,全体船员特别是船长和大副极易疲劳,再加上需要应对港口国检查、船舶安保检查等。因此要求船上相关人员务必安排好船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以保证船员的身体健康以及集装箱货物的运输安全。 3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运输管理 3.1集装箱船舶的配载必须满足稳性要求。为了节省船舶在港停留时间,目前集装箱船舶的配载,基本上是由港方的相关人员或承租人提前做好,待船舶靠港后将预配图送交船舶大副进行校核,船长和大副掌握着对集装箱配载的最终决定权。对于集装箱船的配载,稳性是极为重要的。每艘集装箱船的 收稿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方明树(1971-)男,江苏东海人,实验师,甲类大副,从事航海技术教学研究工作。稳性要求也不同,即便是同一艘集装箱船,在不同的装载状态下,最低稳性和最高稳性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每一船舶都有稳性曲线图以标示在不同的装载状态下所要求的最低稳性,该最低稳性是船舶在正常航行状态下(风力为3~4级,浪级为轻浪)的最低要求,为此在通常情况下船长和大副应根据当时的海况及气象状况适当增加初稳性高度值,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 正常情况下集装箱的配载对大副来说不是难事,但当货物较多且初稳性高度不足时,船舶如何配载及调整箱位这对大副是个考验。比如:/Y J0轮、/X0轮等几艘新船满载状态下最小初稳性高度为0.77m,很显然,作为大副不可能将初稳性高度配载到刚好达到最低稳性要求,必须留有安全余量。当船舶发生稳性不足退货时,保留较大的初稳性高度余量会使租家或码头积载人员不满,甚至投诉船方,他们认为船舶的最低稳性高度达到资料所要求的最低初稳性高度值就够了。这时该怎样做才能既满足本船的航行安全又能满足租家的要求呢?船方当然不能无凭无据地要求初稳性高度值超出资料所给的数值,这就要求大副要充分了解本船的特性。以某公司几条新集装箱船为例,这几条船的双层底NO. 1、NO. 2、NO.3舱自由液面对初稳性高度值的影响较大,在船舶满载时NO.3舱99%的状态下初稳性高度值减小0.5m,NO.2、NO.3舱97%的状态下初稳性高度值减小0.15m。当船舶满载时如果配载仪里NO.1、NO.2舱处于97%的状态,而舱内实际状态为100%(两者压载水相差只有四五十吨,对排水量影响不大),这样基本有0.15m的初稳性高度差值。 3.2集装箱船舶的配载还须满足强度的要求。集装箱船是一种单层甲板、宽舱口类型的大开口船舶, 13 论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和管理方明树

关于全集装箱船集装箱的积载与系固

关于全集装箱船集装箱的积载与系固 FIOST条款在租约中的解释和适用 关于全集装箱船集装箱的积载与系固 上海远洋运输公司乔归民船长 各位领导: 很高兴参加中船保组织的这次业务研讨会,与大家一起进行有关集装箱系固问题的交流。应该看到,在大风浪中发生货物系固问题不仅仅是个货损赔偿问题,它同时也严重威胁着船舶和人员的安全,可能损害船舶的稳性、损坏船体等,直接威胁着船舶大风浪航行的安全。而且集装箱船一旦发生了箱子的移动,船舶的自救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船员基本上束手无策。船舶将发生固定横倾,稳性遭到损失,是非常危险的。现在的集装箱船基本上都没有了货物起重设备,即使有也无济于事。因此,不仅保险方面关注着箱子的系固问题,船东、船舶管理公司也非常重视系固问题,船舶更是非常重视系固问题。公司的体现文件规定在装载中,开船前,遭遇大风浪前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好,立足于防,千万不可大意,切不可过分强调客观的理由。因此今天的讨论无论是对保险,还是对船舶,对做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都有重要的意义。 看了给我的问题单,我想按照我自己的思路讲完后,看是否还有问题,应该能够回答提出的问题了。有的过分理论的、深层次的我也有待学习。 各位是做与保险理赔方面有关的工作,可能都知道一个案例,就是2000年8月法国达飞公司一艘4000多箱位的“达飞塔尼亚”轮在长江口抛锚遇到台风“派比安”的影响,起锚东驶避台,误入台风中心附近,造成119个集装箱(20X25;40X94)坠落大海的事故,这对船舶安全是非常严重的威胁,按照估计的损失的重量,大概会造成固定横倾约10左右。在那种情况下能把船开出来,已是很不容易的。当时船舶记录的最大横摇是40度。该箱子坠海货损事故导致了船公司和货主之间的诉讼,上海海事法院审理判决后双方不服判决,上诉到上海市高级法院。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集装箱坠落货损案。争议的焦点是船员在管货方面是否有过错,船东是否能够以不可抗力免责。在审理这个案子时,我作为上海市高级法院的专家参加了听证会。经过船东、货主和法院三方专家的辩论,最后在法院的主持下和解,船东承担了75%的责任,上海市高级法院基本采纳了我的意见。由于船员管货实行的是严格责任制,要举证证明船方已尽到了妥善和谨慎地管理货物的责任,在装载、搬移、积载、保管、照料和卸载七个环节上都没有过失是比较困难的,根据证据规则进行举证也比较困难的。当时船方证明系固是正常的证据是装卸公司出具的一纸证明,证明系固工作是按照要求完成的,但未被法院采纳,其证明力是显而易见的。在辩论中也有人提出过按照ISM规则规定的船长的指挥资格问题和船东的监控责任,并由此否认船东的免责权利,但也未被法院采纳。这说明尽管曾发生过因船东的管理责任败诉的案例,但ISM规则在诉讼中的引用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发生这样的事故,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此案和解之后,积累在上海市高院的25起同类型的案子全部和解或撤诉。尽管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没有案例法,但该案的审理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东西,不像法律条文那样高度概括、原则,有那么多的法律解释或法律冲突,只要能说的出道理,还是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因为在科学上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在诉讼的辩论阶段实际上就是专家打专家。通过达飞公司集装箱落海一案的参与,我的体会是理论上的东西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必须有理论的指导。当时参加听证会的各方,基本上包含了上海滩主要的航运科技研究单位,在理论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但船上的各个操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不

杂货船积载

3.1杂货船积载 3.1.1核算船舶载货能力 船舶载货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的货物数量的最大限额以及承运特殊货物或忌装货物的可能条件和数量限额。 一.船舶载货能力包括: 1.载重能力 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重量的最大限额,用净载重量表示。 2.容量能力 容量能力是指船舶所能容纳货物体积的最大限额。 3.其他载货能力 指对特种货的隔离、承载能力。 二.船舶载货能力核算 (1)核算目的。是比较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以便判明船舶能否接受该航次装货清单中所列的货物品种和数量,如出现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和容量能力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即亏舱、亏载过多,应及时联系,尽量争取追加货载,以免造成运力浪费;若货物数量过多,在重量、体积、件数及特殊要求等方面有一项或数项超出船舶相应能力,致使货物不能全部装船,则应及早退掉部分货载,以免影响船舶装载和开航。 (2)核算方法 包括计算航次净载重量、确定船舶的特殊载货能力和了解船舶特殊载货能力三方面。本航次计划所运载的货物能否被船舶全部接受,应满足以下条件: 如有特殊货物,则对船舶结构、设备等方面要求应得到满足。 式中: c ch d Q NDW V V V ≤'≤+∑∑∑∑ Q ∑ --航次货运量(t ); c V '∑ --包括亏舱的航次货物体积(m3); d V d V --甲板可用载货空间容积(m3)。 3.1.1.1船舶的载重能力 一.船舶载重线的确定 如果航路上的水深足够,在始发港确定航次最大总载重量时,只须保证船舶在该航次的任一航段、任何时间,船舶两舷相应于所在区带、区域和季节期的载重线上缘不被水淹没即可。方法如下: (1)整个航次都在同一载重线海区时,按规定的载重线确定DW max ; (2)由低载重线海区驶往高载重线海区时,按低载重线确定DW max ; (3)由高载重线海区驶往低载重线海区时,按下列规则确定DW max : a )当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大于等于高、低载重线的排水量之差时,按高载重线确定DW max ; b )当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小于高、低载重线的排水量之差时,按低载重线排水量加高载重线航段油水消耗量确定DW max 。

集装箱配积载图

集装箱配积载图 一预配图 1 字母图 每个箱位内用1个英文字母表示该集装箱卸箱港N—new york H—Houston L---LONGBEACH 2 重量图 每个箱位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以吨为单位计算的集装箱总重

3 冷藏箱R和危险货物箱(危险等级)图 二实配图 1 封面图 标注集装箱的卸箱港和特殊集装箱的标记 D1.4 2 行箱位图 此图每行位一张。 标注内容: 1)集装箱的卸箱港和装箱港(也可只标注卸箱港)3个英文字母代号 NYK纽约SHA上海

2)集装箱的总重 3)集装箱箱主代号,箱号和核对数字 4)堆场上的箱位号 三最终积载图 1 最终封面图 2 最终行箱位图 1)卸箱港和装箱港 2)集装箱箱主代号,箱号和核对数字 3)特种箱标志 R,D(IMCO)危险箱,O/T开顶箱,F/R板架箱 4)集装箱的总重 5)船上的箱位号 6)超高和超宽标志 超高(O/H)箱位上方用∧符号表示,标出超高高度超宽(O/W)箱位左或右用<或>符号表示,并标出超宽宽度

3 装船统计表 To order of shipper To order of consignee To order of XX bank 如果是记名提单或收货人指示提单,且收货人有详细地址的,则此栏可以不填 空白指示提单或发货人指示提单,则此栏必须详细填写被通知人的名称和地址 Freight & charges

航空集装箱运输 一局限 1 飞机的负荷有限 2 运输成本高,运费昂贵 3 水路,陆路所用国标箱无法用于航空,限制了多式联运 二优势 1 速度快,运程长 2 随着整体经济增长,许多商品对运费承受能力大大提高 3 节省包装费用,降低货损,货差 4 海陆空联运国际标准箱 三设备 1 航空集装箱 2 飞机 波音,道格拉斯,洛克希德 普通货机(飞机离地最大重量150吨左右) 道格拉斯:DC-8-55F, DC-8-62F, DC-8-61F, DC-8-63F,

00 杂货船货运配载答题卷示例大副

题 卡 号: M(O)-gen-e 编 码: JF11 题 目: 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评估时间: 18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 评分标准:满分为50 能力核算 重量分配 初配方案及检查计算指标绘积载图总 计 5% 5% 20% 10% 10% 50% 评估项目“货物积载与系固——杂货船配积载”题卡 (适合于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船长)“Q”轮第V0100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船舶计划于 月 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附录。 装货清单 Loading List of S.S/M.V "Q" 关单号 码 S/O No. 件数及包装 No.of PKGS 货 名 Description 重 量 (t) Weight in metric tons 估计体积 (m3) Estimated space in cu.m 积载因数 SF(m3/t) 备 注 Remarks For Liverpool S/O 1 4300 b/s Cotton piece 棉布 430 645 1.50 S/O 2 33530 ctns Textiles纺织 品 1240 4960 4.00 S/O 3 7985 ctns Earthen ware 搪瓷制品 200 460 2.30 S/O 4 5000 ctns Porcelain ware瓷器 150 555 3.70 S/O 5 25000 bgs Talcum powder 1250 2125 1.70

杂货船配载作业

评估项目1 杂货船配载1、杂货船(Q轮)船舶资料 船舶主要参数 夏季满载排水量ΔS:19710t 夏季满载型吃水d S: 热带满载排水量ΔT:20205t 热带满载型吃水d T: 冬季满载排水量ΔW:19215t 冬季满载型吃水d W: 空船排水量ΔL:5565t 空船型吃水d I: 垂线间长L BP:型宽B: 型深D:龙骨板厚度:26mm 船舶静水力参数表 d ?DW TPC MTC KM x b x f 11860 6295 + 12340 6776 + 12820 7255 + 13280 7715 + 13760 8195 14240 8675 14710 9145 15200 9635 15680 10115 16180 10615 16660 11095 17160 11595 17660 12095 18180 12615 18680 13115 19200 13635 19710 14145 油水舱及其它重量重心表 项目舱名重量 i P(t) 垂向重量 力矩 i i Z P 纵向重量力矩 i i P x对船中载荷 弯矩 i i x P ∑ 自由液面 x i?ρ 船中前船中后 油舱1447 3708 3486 29365 32851 0 淡水舱322 1445 14322 14322 0 粮食、行李、 船员、备品、 船舶常数 及其它 248 2747 150 572 722 空船5565 50475 48026

货舱容积表 舱名 位置 (肋号) 包装舱容 (m3) 舱容中心位置(m) 距基线距船中 第一货舱二层舱160~187 1030 底舱160~187 804 第二货舱二层舱127~160 1789 底舱127~160 3260 第三货舱二层舱95~127 1630 底舱95~127 3830 第四货舱二层舱69~95 1312 底舱69~95 3090 第五货舱二层舱12~40 1461 底舱12~40 1126 总计19332 压载舱舱容表 舱名 位置 (肋号) 净舱容 (m3) 舱容中心位置(m) 自由液面惯性 矩 x i(m4) 距基线距船中 首尖舱187~首438 压载舱160~187 481 1200 压载舱(左) 127~160 149 383 压载舱(右) 127~160 200 811 压载舱20~39 82 316 尾压载深舱4~12 124 520 尾尖舱尾~4 543 临界稳性高度曲线图

货运评估杂货船例题

题 卡 号: O-gen-e 编 码: JF111 题 目: 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评估时间: 18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 评估项目“货物积载与系固——杂货船配积载”答题卷 姓名: Teacher 学号: 0001 得分: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 ,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NDW = ∑=----=--?-?t C G L s 120952483221480556519710 Q = 6142 t NDW > Q 结论:能够承运。航次净载重量NDW 大于航次装货重量。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查表 ∑∑==3 3 1336019591m V m V ci chi ∑chi V > ∑ci V 结论:能够承运。船舶总舱容大于货物总体积。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本航次s/o 8丝绸装于贵重舱,无其它如集装箱, 危险货物,冷藏货物,重大件等特殊装载要求。 结论:能够承运经。核定航次货运任务 与船舶载货能力相适应。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 表 - 1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 表 - 2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配舱)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评估员按正式积载图评分)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 35%:65% ~ 70%;经核查二层舱装货占货重量比为3 2.84%,符合要求。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罐头,花生油,怕热,远离机舱。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茶叶,罐头,花生油不同室符合忌装货的隔离要求。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的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同一卸货港,不存在先卸港被后卸港货堵住现象。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 - 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说明:操作级评估仅限于表-5中非*列的计算和查表,以及下列3中稳性校核。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 - 5 续表 - 5

杂货船答题卷三副示例O-gen-1

题 卡 号: O-gen-1 编 码: JF111 题 目: 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 评估时间: 18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 评估项目“货物积载与系固——杂货船配积载”答题卷 姓名: GGG 学号: HHH 得分: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 ,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NDW=∑=----=-- ?-?t C G L s 120952483221480556519710 Q=5504t NDW>Q 结论:航次净载重量NDW 大于航 次装货重量。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33 19591,13194chi ci V m V m ==∑∑船舶总舱容查取货物总体 ∑chi V >∑ci V 结论:船舶总舱容大于货物总体 积。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S/O1丝绸”为贵重货,其所需舱容为180m 3。贵重舱舱容为259m 3。 结论:经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 船舶载货能力相适应。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 表 - 1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 - 2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评估员按正式积载图评分)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 35%:65% ~ 70%;经核查二层舱装货占货重量比为34.59%,符合要求。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茶叶怕热,远离机舱。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茶叶和大豆不同舱符合忌装货的隔离要求。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的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同一卸货港,不存在先卸港被后卸港货堵住现象。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 - 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说明:操作级评估仅限于表-5中非*列的计算和查表,以及下列3中稳性校核。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 - 5

40散杂货配积载须知

40散杂货配积载须知 散杂货物配积载须知编码:SID40 页码:1/5 散杂货物配积载须知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职责 4. 配积载要求 5. 配积载实施 6. 船舶吃水 7. 船舶稳性 8. 船舶强度 9. 散货计量 10. 安全管理记录 编写:海务经理 审核:指定人员 批准:总经理 散杂货物配积载须知编码:SID40 页码:2/5 1 目的 旨在规范船舶散、杂货物的配载,使船舶保持良好的稳性、适当———————————————————————————————————————————————

的吃水和足够的船舶强度,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2 3 适用范围适用公司散、杂货的配积载。职责 3.1 船长负责对大副编制的《货物配(积)载图》的审批。 3.2 大副根据业务部下达的《航次指令》和船舶资料及技术状况,负责《货物 配(积)载图》的编制和货物积载工作的实施。 3.3 值班驾驶员按照《货物配(积)载图》和大副的要求,监督装卸工人安全 作业。 4 配积载要求 4.1 充分利用船舶的舱容和额定的载重量。 4.2 确保船体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不受破坏,多层甲板不超过负荷,无严重中 垂中拱。 4.3 保证船舶具有足够的稳性和适当的吃水差。 4.4 合理配载,便于装卸,满足中途港装卸货顺序要求。 5 配积载实施 载方案和装货清单结合本船干舷,稳性资料和设备的技术状况及船舶强度,并根据货物的性质特点编制《货物配(积)载图》,经船长审批签字后组织实施。 5.2 大副根据船长审批的《货物配(积)载图》,将装舱顺序、要求——————————————————————————————————————————————— 和注意事项, 明确批注在《货物配(积)载图》上,值班驾驶员应按大副要求认真执行,监督和指导装卸工人严格按“配载图”进行装舱。装舱计划未经大副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不妥情况或货源变动,大副应会同港方合理调整配载方案。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书

柱体积配箍率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结构体系: 框架 柱截面类型: 矩形 抗震等级: 2级 轴向压力设计值N = 100.00 kN 主筋保护层厚度: 20mm 混凝土: C30 f c = 14.30N/mm2箍筋: HPB235(Q235) f yv = 300N/mm2 柱子几何尺寸 b = 500mm b内箍筋数n b = 4 h = 500mm h内箍筋数n h = 4 箍筋直径: 8 mm 箍筋间距: 100 mm b=500 h = 5 二、计算结果 1.求轴压比 柱全截面面积A = 250000 mm2 轴压比U c = N f c A= 100.00 × 1000 14.30 × 250000= 0.0280 2.求最小配箍特征值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11.4.17并插值, 计算特征值λv = 0.08 构造体积配筋率为0.60% 3.计算体积配筋率限值 根据规范式11.4.17中注释, 当混凝土等级小于C35时, 取 f c = 16.70N/mm2 根据规范公式11.4.17,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的最小值为 λv f c f yv= 0.08 ×16.70 300= 0.4453% 4.实际箍筋配筋率 根据规范公式7.8.3-2可得ρv = n1A s1l1 + n2A s2l2 A cor s 箍筋内表面混凝土核心面积A cor = 211600 mm2 箍筋的间距s = 100 mm 在一个箍筋间距范围内所配箍筋的体积 v = (4 × (500 - 2 × 20) + 4 × (500 - 2 × 20)) × 50.27 = 184976.98 mm3 ρv = v A cor s= 184976.98 211600.00 × 100= 0.8742%

5杂货船配积载指导书03

二、杂货船积载设计报告书 (一)核定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 1.计算航次净载重量NDW,查取航次装货重量,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2.查取货物总体积及船舶总舱容,并判别能否承运? 结论: 3.船舶其他装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结论: (二)确定航次货重在各货舱、各层舱的分配控制数 各货舱配货重量核算表表 - 1 各层舱配货重量核查表表 - 2 12

(三)确定货物的舱位和货位(货物初步配舱) 货物配舱的基本要求:(供参考) 1.为满足稳性、纵强度和吃水差的要求,各舱实配货物重量应在上、下限范围内,上、下层舱配货重量比应保持在30% ~ 35%;65% ~ 70%; 2.合理确定不同货物的舱位和货位; 3.忌装货物之间应进行妥善隔离; 4.无重货压轻货,易碎品受压现象; 5.各舱室实际配货体积至少需小于该舱舱容20m3; 6.满足装卸顺序要求,先卸港货不被后卸港货堵住; 7.各卸港货物的装载左右均衡,船舶无初始横倾角。 (四)对初配方案进行全面核查 各货舱配货容积核查表表 - 3 (五)离始发港状态下船舶的稳性、纵向受力和吃水差的核查与调整 船舶载荷力矩计算表表 - 5 13

续表 - 5 14

15 1.1计算离 港(出发港)时的吃水差t : 调整(若需要): 1.2 核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的纵强度: 查船舶强度曲线图,船舶处于 状态 调整(若需要): 1.3 计算船舶离 港(出发港)时GM 值,判别稳性是否符合要求: 结论: 调整(若需要): 1.4 横摇周期计算: T θ = 0.58f GM KG B 2 2 4+ (s) = ∑i i X P 20 .0GM GM 2.0GM GM KG KM GM GM Z P KG C C f f i i 0 +=+= δ--== δ= ?∑= = ? ∑= i i g X P X = -?= MTC 100)X X (t b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