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人体各个器官

及其功能的研究,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并能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实验教学在人体解剖生理

学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一套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包

括实验的设置、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一、实验设置

1.实验目的:

a.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b.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c.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2.实验装备:

a.实验室:配备实验桌、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的实验室;

b.器材:包括解剖刀、手术剪、实验针、放大镜、实验室玻璃仪器等;

c.材料:包括尸体或模型、解剖图册、解剖标本等。

3.实验安全:

a.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操作,戴好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b.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尸体切片或其他污染物;

c.注意用刀、针等锋利器具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划伤自己。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骨骼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骨骼系统的模型或标本,了解人体骨骼的结构

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骨骼模型或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意标注各个骨骼的名称、连接方式以及功能。

2.肌肉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肌肉系统解剖标本,学习人体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肌肉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意标注

各个肌肉的名称、位置以及功能。

3.心血管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解剖心脏和血管的模型或标本,学习心血管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心脏和血管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

意标注心脏各个部位和血管的名称、位置以及功能。

4.呼吸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解剖呼吸系统的模型或标本,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呼吸系统模型或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意标注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以及功能。

5.消化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解剖消化系统的模型或标本,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消化系统模型或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意标注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以及功能。

6.神经系统实验:

a.实验目的:通过解剖神经系统的模型或标本,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b.实验方法:选取适当的神经系统模型或标本,进行解剖操作和观察。注意标注各个神经的名称、位置以及功能。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前,应先了解相关的解剖知识和实验要求,熟悉解剖器材

的使用方法。

2.实验室操作时要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干扰。

3.实验中切割尸体或模型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

4.操作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保持实验室卫生。

综上所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是医学生学习该学科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有助于加深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并培养学生

的实验科学素养。在实施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尊重解剖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中重要的实验之一。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加深对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一:心脏解剖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心,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观察到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其中心房主要接收血液,心室主要泵送血液。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心脏内有心腔和心瓣膜,心腔分为左右两个,分别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相连。心瓣膜则分为二尖瓣和三尖瓣,分别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起到防止血液回流的作用。 实验二:肺解剖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肺,观察肺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观察到肺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每个肺叶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肺泡。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肺内有支气管和肺动脉、肺静脉等血管,支气管将气体输送到肺泡,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心脏。

实验三:肝解剖 肝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肝,观察肝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观察到肝由左右两个叶和胆囊组成,肝内有许多小叶,每个小叶内有许多肝细胞。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肝内有肝动脉和门静脉,门静脉将含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肝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肝脏。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解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同时还有解毒、贮藏和产生胆汁等重要作用。 实验四:肾解剖 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本次实验通过解剖猪肾,观察肾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观察到肾由皮质和髓质组成,皮质和髓质内有许多肾小球和肾小管。其次,我们还观察到肾内有肾动脉和肾静脉,肾动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肾脏,肾静脉将含有废物的血液输送出去。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还有调节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作用。 本次实验通过解剖和观察人体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深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2502 课程总学时/学分:72/4(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36学时)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基础必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机构及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阐明人体及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产生机制。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运动、循环、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等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生理过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调节和控制因素,为后续课程如实验心理学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本课程将融合多种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结合电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巩固。 本课程教材是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原则并兼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进行编选的。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绪论(2学时)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五、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 六、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及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教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教学难点: 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2学时)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器官、系统、人体形态 一、器官和系统 二、人体形态、人体解剖方位 教学要求: 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熟悉四种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其分布部位和分类。 教学重点: 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第二章运动系统(2学时) 第一节骨骼 一、骨 1. 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2. 骨的结构 二、骨连接 1. 关节的基本结构 2. 关节的辅助结构 3. 关节的运动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第二节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一般形态与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理学实验方法与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操作 【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了解生理学常用实验器械,熟悉并掌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 3、学习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实验内容】 一、生理学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的选择 2、常用动物的捕捉方法 3、常用动物的麻醉方法 (1)常用的麻醉剂 (2)常用麻醉给药途径 4、用动物的固定方法 5、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 二、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是配置在微机上的4通道生物信号采集、放大、显示、记录与处理系统。它具有记录仪+示波器+放大器+剌激器+心电图仪等传统的实验仪器的全部功能。可记录动作电位、神经放电、肌电、脑电、心电、慢速电信号、压力、张力、呼吸、温度以及液滴计数等信号。可输出电压、电流用于刺激。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微型计算机。 2.BL-420生物信号采集、放大、A/D转换及刺激输出等多功能硬卡和前面板。 3.BL-420生物信号显示与处理软件。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 【目的要求】 学习两栖类的毁髓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但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离体组织或器官作为实验标本。如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的一些规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因此,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与器械】 蟾蜍或蛙、任氏液、蛙类手术器械(普通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小烧杯、锌铜弓等。 【实验步骤】 1、破坏脑和脊髓(双毁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左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for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适用专业:药学、药物制剂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实验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 总学时:24 总学分:1 二、课程简介(字数控制在250以内)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逐步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过程和要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具有严谨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预修课程(编号):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并修课程(编号):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蛙类、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及家兔的麻醉、解剖、气管插管、动脉插管等的制作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生理机能仪的使用及软件操作等。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个过程的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以幻灯片、实物标本、图片、教学软件与视频等配合教学,从简单操作入手,逐步掌握各项实验技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本科 学时学分:课程共36学时;课程共2学分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本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各组织的基本结构、通过标本和模型认识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及功能、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生理现象、实验的原理、实验方法;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必修课程。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系统地认识。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明确阐述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适当联系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时,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验中学习人体及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本课程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在学习中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研究方法的掌握,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2、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学会基本的解剖方法,学会使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生理现象的技术,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理研究操作技术,如动物捉拿、动物麻醉、动物给药等方法;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解剖生理学知识形成系统化;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培养写作实验报告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如果指导书上有实验步骤,可以简单梳理步骤或省略此步),实验结果,结果讨论,有时还要求做思考题。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以实验操作考查为主。实验课成绩评定可分为三个部分:出勤率占总成绩20%、操作能力及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占总成绩60%、实验设计占总成绩20%。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案

第二部分基本生理实验操作 神经与肌肉生理 实验一、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目的要求]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熟悉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基本原理]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容易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因此蛙类的神经-肌肉标本常用以观察研究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反应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特点等。 [动物与器材] 蛙或蟾蜍、两栖类常用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手术剪、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和玻璃分针2根)、蛙板(木质或硬泡沫塑料)、玻璃板、固定针、锌铜弓、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Ringer`s solution)。 [方法与步骤] (一)标本制备 1.破坏脑脊髓:左手持蛙,用食指下压吻端,拇指按压背部, 使蛙头前俯;右手食指沿两鼓膜正中向后触摸,触及一凹陷处, 即枕骨大孔。用蛙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再向前伸入颅 腔,捣毁脑;向后插入椎管,捣毁脊髓。或把铁剪刀插入口裂, 沿两眼后缘剪去头,再以蛙针捣毁脊髓。待蛙四肢肌肉紧张性完 全消失,即表示脑和脊髓已破坏完全。 2.剥制后肢标本:如果动物个体较大,可将双毁髓的动物腹 面向上放入蜡盘中。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耻骨联合上方的皮肤, 另一手用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再剪开体壁肌肉(开口要大)。然 后用手术镊轻轻提起内脏,自耻骨部剪断(勿损伤脊神经)。一手 轻轻托起蟾蜍后肢,使头部及内脏向下,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 发出部位,于其前方手术剪横向剪断脊柱。然后再沿脊柱两侧到 横向切口剪断体壁,一手用蘸有任氏液的拇指和示指捏住断开的 脊柱后端,另一手向后撕剥皮肤并除去断开脊柱以上部位肢体及 内脏。如果下肢撕皮困难,可在撕皮至股部时,用手勾住双股中 间后再行撕剥。将剥干净的后肢放人任氏液中备用。清洗手及用 过的手术器械。 注意: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剥皮后的标本同皮肤、内脏等弃物放 在一起。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玻璃板上,脊柱端 在左侧,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标本的股部两侧肌肉,右手持手术 刀,于耻骨联合处向下按压刀刃,切开耻骨联合。然后用手托起标 本,剪开两后肢相连的肌肉组织,并纵向剪开脊柱(尾杆骨留在一 侧),使两后肢完全分离。将分开的后肢,一只继续剥制标本,另一 只放人任氏液中备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第二章、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人体细胞组织的基本结构和人体各系统的解剖、位置和毗邻;第四章至第十四章主要介绍了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教案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习建议;综合练习题。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解剖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的解剖方位及术语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学习建议 1.要求掌握的内容应该达到应用的水平,要求熟悉的内容要达到能够把握详细内容的水平,要求了解的内容也应该清楚。碰到疑难问题可通过网上答疑或借助学习指导书等形式解决。 2.注意学习的实践性;讲主要是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建议学生要特别注意用观察法进行学习。学习教材时,要注意观察教材上的插图,必要时可借阅或购置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彩色图谱,以加深学习印象;上实验课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标本、组织学切片,一方面强化理论学习,另一方面提高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在活体上观察和学习大体解剖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学习骨骼知识时,可通过触摸自己身体的骨骼来学习各部骨的名称和位置。 3.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四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学习时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要把细胞相关内容的学习结果运用到组织内容的学习上。比如说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那么在学习每一种组织的细胞时,我们就要注意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成熟红细胞除外)的特点上去学习把握。细胞在光镜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细胞的形态、大小;细胞核的形态、数量、位置;胞质及核的染色等方面。细胞在电镜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细胞器的种类、数量和其微细结构等方面上。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细胞这一节的内容,那么,我们在学习各种组织的细胞时,就会感到思路清晰,容易记忆。细胞和基本组织这一章的内容和后面各章节的内容都有密切的关系,同学们要下功夫读细弄懂。 4.注意学习的反馈性: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基础上,必须认真完成相关内容的练习题和作业题。通过复习和练习来评价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 【教学内容】 1.细胞(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的增殖) 2.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教学要求】 掌握:1.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 3.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4.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熟悉:1.各种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电子讲义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电子讲义概述 绪论 教学目的:1、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分科。 2、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3、了解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4、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5、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教学重点:1、掌握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3、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教学难点:1、掌握学习和研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2、掌握常用的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与面。 教学过程: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研究内容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功能的一门科学。 2、研究任务 在学过动物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机能的相互关系的知识,并通过研究生理机能发生的原理、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机能的影响,从而认识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为预防疾病,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服务,为生产实践、医学实践服务。 3、研究方法: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欲了解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必须运用实验的方法,了解其活动机制。

(1)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尸体研究 解剖学研究方法:活体研究 《人体解剖生理学》讲稿 动物实验 固定组织研究 组织学研究方法:活体组织研究 新技术方法 (2)生理学研究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 急性实验法 生理学研究方法:活体解剖实验 慢性实验法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意义、分科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1、意义:为学习后续课程(发展心理学、教育学)打下基础。 2、分科: 组织学普通组织学 胚胎学 解剖学分科 局部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生理学分科 植物生理学 按研究对象分 动物生理学 细胞生理学 按研究水平分:生理学器官生理学 整体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讲稿 3、解剖生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 (1)作为科学的教育学不能不以生理学为依据,也不能不考虑到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 实验一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及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并按要求制备出完整的蟾蜍坐骨神经标本 2、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不应期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坐骨神经标本制备 2、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 3、坐骨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测定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实验材料: 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包括探针、粗剪、手术剪、眼科剪、镊子、玻璃分针)、蛙板、滴管、培养皿、烧杯、棉线、棉球、滤纸片。 2、实验试剂: 任氏液 3、实验仪器: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打印机、、神经标本屏蔽盒

四、实验要求 1、学会用细胞外电刺激诱发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方法;掌握生物电记录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熟悉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操作; 2、要求学生了解科研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操作。 五、实验原理: 可兴奋组织如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电位将发生一系列短暂的变化。由安静状态下的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兴奋状态下的膜外负膜内正的去极化状态。因此,在膜外兴奋区相对于未兴奋区来说电位为负。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未兴奋区的去极化,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而原来的兴奋区的膜电位又恢复到膜外正膜内负的静息水平。这种可传播的、短暂的膜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在一次兴奋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的时相变化,依次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 六、实验方法: 一)、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1、仪器装置准备好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相关电极。 2、制备蟾蜍坐骨神经标本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Experimentation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课程编码:1313011224-5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数:64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性质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类型属于专业课,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相配套的专业课,主要学习在人体及动物体上进行实际实验的方法技术。包括解剖和生理二方面的内容,组织、解剖是基础,生理是重点。 课程的目的是和任务是通过对动物或者人体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学习一些经典实验和利用现代先进仪器所进行的新实验方法技术,熟悉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获得解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工作的态度;观察记录生理学现象,验证经典和基本的生理学规律,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动物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为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打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 实验一、人体基本组织 观察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的基本结构[3];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分类[1];人体上皮与结缔组织特征[1];仔细比较人体基本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2];观察人体神经与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2];人体神经与肌肉组织分类和特征[1];仔细比较人体基本组织的分布与结构特点[2]; 实验二、人体骨与骨连结的观察 人体骨骼的形态结构[1];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3];重要的骨连接[3];观察颅骨的组成[1];结构特征[2]; 实验三、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方法[3];肌肉单收缩描记[1]; 实验四、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组成、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组成: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定义: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理功能的科学。 关系: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研究对象:正常人体的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任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 三、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四、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它 与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并为药学工作者研制、开发新药,开展药效学、毒理学、药动学等方面工作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定义: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 组成: 一、细胞膜 组成: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部分蛋白质结合有糖链。 功能:1.物质交换功能:单纯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出入胞作用。 2.跨膜信号转导功能: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细胞质: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包埋在基质中的各种 特殊结构 细胞器。 基质的主要成份及功能: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 三、细胞核: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 上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枢,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 节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核内容物组成及功能: 四、细胞的增殖:

《人体解剖生理学》 青蛙解剖实验过程与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 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 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 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 (三)实验要求 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为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反射弧的任何部分受破坏,都不能实现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机体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只是单纯的脊髓反射。 (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青蛙 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2.3 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 实验指导书 (供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使用) 中药学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4年01月

前言 解剖生理学实验指导是规范和考查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依据。通过实验课来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和了解生理学知识获得的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通过实验还要求逐步培养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指导是在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完成的,充分结合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和建设规划,实验性质涵盖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种类型。对所开实验项目的具体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结果及报告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可满足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技术等专业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本实验指导由闫光凡、陈玉英老师共同编写完成。由于初次编写,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故难免存在错误或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以便修正和进一步完善。 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 闫光凡陈玉英编著 2004年01月

目录 绪言 1 附一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 2 附二生理实验中任氏液及台氏液的配制 5 附三解剖生理学实验常用器械及使用方法 6 附四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 10 第一节生物信号特性及处理技术 10 第二节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15 第三节 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16 实验一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20 实验二基本组织 22 实验三坐骨神经腓肠肌的制备 24 实验四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27 实验五神经的干动作电位 29 实验六运动系统模型及标本观察 30 实验七循环系统(一)-脉搏、心音听诊和血压测定 34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课程编号:12010110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X类本科〕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根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根本组织与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与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根本知识和根本理论,并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根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根本要求与任务:针对整个生物与其各个局部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与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根底。学会运用①进化开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开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与活体观察严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内容。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与整体三个水平进展研究。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 第一学年的普通动物学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根底知识,本课程学习完后为进一步学习神经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打下了根底。 三、教学时数与分配 总学时114 其中讲授88 实验24 习题 2 学时

四、讲授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生命的根本表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掌握新陈代谢、刺激、反响、兴奋性等根本概念。 2、教学内容: 1-1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学时〕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1-2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1学时〕生命的根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兴奋与抑制〕、适应性。 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与内环境保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与局部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生物节律。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响控制系统:负反响、正反响与前馈。 教学方法:兴奋性、内环境与稳态概念应予以强调。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中前馈是难点,为了向学生解释清楚,可多举些实际的例子。 第二章人体根本结构概述〔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根本方式。掌握以膜的通透性改变和离子运动为根底的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根本机制。了解肌肉收缩的原理,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2、教学内容: 2-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5学时〕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的根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经蛋白通道扩散、载体介导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作用。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的构成。 2-2根本组织〔2学时〕根本组织有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人体系统、器官、根本组织的构成、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上皮组织的种类与功能、结缔组织的的种类与性质、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3器官、系统、人体形态〔0.5学时〕器官与系统的概念、人体解剖方位的划分。 第三章运动系统〔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骨骼的组成、骨和骨骼肌的形态与大体解剖结构,掌握关节的根本结构、重要的骨连结和肌群,了解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重点:关节的结构难点:颅底的结构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分类。关节的根本结构。熟悉:骨的构造与功能。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的运动。肌的构造和形态。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直接连结的各种形式。肌的起止与作用的关系。肌的辅助装置。 2、教学内容: 3-1骨骼〔2学时〕了解骨骼的组成、骨与大体解剖结构,掌握关节的根本结构、重要的骨连结和肌群,了解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2骨骼肌〔2学时〕了解骨骼肌的形态和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概况,掌握重要的肌群。骨骼肌的特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敖明章

2016.8 前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分支,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人体解剖学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人体生理学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英文解剖学词汇,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人体的正常活动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解剖、生理学术语描述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每章节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大纲,包括学时分配、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大纲所列内容按教学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两级。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和联系实际应用的程度。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第二部分为教学内容,根据全国规划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编写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和重要的解剖生理学名词均用黑体字或彩色字标出,以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为适应双语教学,部分重点名词后面附有英文名词。第三部分为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本教案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有助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 绪论 【学时分配】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及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发展史及地位。【教学重点】生理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及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讨论式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 【授课内容】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体解剖学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的科学,人体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两者研究对象不同,但有联系。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基础是结构的表现形式。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 人体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借助手术器械解剖尸体的方法观察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组织学(借助显微镜观察人体各组织的细微结构)、胚胎学(研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发生)。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功能,就是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如呼吸、消化、循环等的产生原理、发生条件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都是正常功能发生改变的结果。只有掌握了正常的,才能区分和鉴别异常的。所以,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三、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科学实验是创立和发展生理学的源泉。但它真正成为实验性科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初英国的William Harvey在研究古典医学著作时,发现先辈们对于心脏及血液运动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于是用动物活体实验的方法,对青蛙、兔、羊、狗等八十余种动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1628年发表了论著《心与血液的运动》(DeMotuCordis),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揭开了现代生理学的序幕。恩格斯对Harvey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Harvey 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