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经典人物

传播学经典人物
传播学经典人物

传播学经典人物

奠基人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

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

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拉斯韦尔一生勤勉耕耘,著术甚丰,共发表了600万字以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宣传学和传播学等许多领域。但是,他的许多传播学成果并不为人所了解,一般人只是从他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论文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这一句震憾学术界的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从而引申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五大研究课题,并长期左右着美国的传播学研究方向。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尽管后来传播学者认为拉氏的论述需要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但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勒温

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又译为卢因,1890---1947)

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他是一位美籍德国犹太人,1890年9月9日出身于维也纳,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等著名学府学习。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前线参加作战。1921年,他到柏林大学任教,与格式塔心理学派建立联系,并成为该学派的积极倡导者。1933年移居美国,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衣阿华洲立大学任教,担任社会心理学教授。1944年,到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了群体动力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直到逝世。在任教期间,在勒温的周围吸引着当时一些最聪明的研究生,有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社会心理学或传播学领域里举足轻重的学者,如卡特赖特(D.Cartwright)、费斯廷格(L.Festinger)等。

勒温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但以实用著称。他创立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以及一系列由实地试验得出的成果,“在心理学的发展中留有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G?Lindzey and C?Hall,1970)勒温认为,人的行为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任何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由此情境和所属群体决定,这观点暗示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不仅要考虑受传者的个人特性,而且要考虑他所属的群体的特点和环境因素。

勒温还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

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政府鼓励公众食用动物内脏,勒温带领学生对这一宣传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家庭主妇对不受欢迎的食物,扮演着犹如守门人的角色。除非家庭主妇决定将动物内脏推销给她的家人,否则,她的先生和孩子是不可能吃到的。

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接着,勒温的学生怀特(D.White,1950)和其他的传播学者(如麦克内利和巴斯等人)便依据勒温的提示开始研究大众媒介机构中的守门人行为,如报社新闻电讯编辑就把持着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新闻流向和流量。可以这样说,“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理论原因。

●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

1912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担任该校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在耶鲁大学学习期间,霍夫兰是学习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的追随者,后来又共事多年。这对霍夫兰研究态度改变的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本来他可以在实验心理学领域大展拳脚、早出成果,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霍夫兰应召率领主要由心理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赴华盛顿,在美国陆军军部新闻及教育署研究战争宣传与美军士气的问题。从此,霍夫兰的实验对象由让老鼠走迷宫变为让士兵看影片,通过对影片内容、形式和设计变化,测量、分析传播来源的可信度、恐惧诉求的程度、问题提出的先后效用、论辩时是讲一面之辞还是两面都说、结论是明示好还是暗示好等传播问题。

战争结束后,霍夫兰带着同事和资料回到了曾工作过的耶鲁大学,继续进行态度改变方面的研究。他们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设立了耶鲁传播研究项目,旨在“提出科学的见解,以辩别哪些条件可使这类或那类劝服性传播的效果有所增强或减弱。”(霍夫兰等,1953)

霍夫兰等人首先将战争期间的研究资料予以重新分析整理,编纂出版了一套《美国军人》丛书,共4卷,其中第3部《大众传播实验》(1949)代表了霍夫兰等人最早的研究成果。该书集中反映了这批学者所进行过的两类研究,即对现有影片的评价性研究和同一影片(或讯息)的两种不同版本加以比较的实验性研究。这两类研究都对传播理论的建设作出过某些有趣的贡献,而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则构成了态度改革研究的开端。

不久,霍夫兰又主持撰写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其中以霍夫兰和贾尼斯(I.Janis)、凯利(H.Kelley)合著的《传播与劝服》(1953)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这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有的甚至在耶鲁丛书中单独构成

专著。例如,信源的可信性研究有力地扩展了传播者研究的视域,恐惧诉求的分析有利于深入认识受传者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内在原因,一面之辞和两面都说、先说和后说的对比研究更为传播策略和技巧研究增添了崭新话题。

罗杰斯(E?Rogers,1986)认为:霍夫兰的研究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以态度改变的程度测量)的重视。说服研究由亚里士多德经卡特赖特至霍夫兰,遂成为一个直到今天仍非常受欢迎的传播研究课题。霍夫兰的追随者、当代说服研究的首领麦奎尔(D?McQuail,1981)估计,每年约有1000种有关说服研究的出版物出现,从中仍时常看到霍夫兰的影子。总之,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

●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zarsfeld,1901----1976)

是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他1901年2月13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曾获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作出突出贡献。他的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拉扎斯菲尔德于1933年移居美国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运用数学语言和模型对失业、广播媒介、竞选、政治宣传等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描述和分析,第一个使社会调查在大学实现了制度化,将数学方法引进了社会科学研究。

1937年,拉氏接受资助在普林斯顿大学成立广播研究室,开始对传播新媒介-----广播进行研究。他认为:“广播是一个主题,而环绕其四周的事物,完全能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来精炼”。然而,他不久即发现广播研究可以作为走向传播研究的一个踏脚板。于是,他与同事墨顿(R.K.Merton)先搞起了阅听人研究,试图弄清决定广播听众范围大小和听众特征的原因。接着,他开始研究广播的传播效果,即分析广播的内容和形式对听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不久,拉氏又着手研究其他传播媒介产生效果的特殊情境架构。但是,这些研究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影响甚微。

从1940年起,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并建立了应用社会学研究研究所。这不仅为他提供了研究基地和革新方法论的工具,而且为培养一代年轻的定量研究者提供了正规教育的场所。

在时代——生活公司的赞助下,他在1940年用其独特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指数”的数学模型)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4年后,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哥伦比亚大学同事发表了题为《人民的选择》(1944)和《选举》(1945)两篇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大多数选民早在竞选宣传之前就已作出了怎样投票的决定,只有约5%的人由于宣传改变了投票的意向,而这批人之所以中途“变节”,竞选宣传仅是间接影响力,其直接影响力来源于亲戚、朋友、团体等“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包括《个人影响力》1952),不仅破除了“魔弹论”的“电台的威力”无比强大的迷信,发现大众媒介的直接效果十分有限的原因,而且还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研究又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他开创的社会调查的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传播的潜在结构和定组分析;他首创的交叉列表方法,则有利于研究传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分析有关传播现象。总之,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上述四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传播学的创始人,都以自己所熟悉的学科知识营养合力浇灌了传播学这株新苗。他们不仅为传播学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用本门学科的铁锹为传播学打开了一扇扇观照和审视外部世界的窗口,使其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收获。用今天的眼光看,虽然他们的缺点(如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传播活动)同优点一样十分明显,但他们对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低估的。

美国传播学的孕育

虽然传播学的学术“基因”可以在欧洲找到它的提供者,但传播学孕育的“母胎”却在美国。这固然适应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介发展的需要,也与美国学术界鼓励创新研究、注重系统分析和实证分析有关。

在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虽然,这四位传播学研究的“鼻祖”,并没有以传播学者自居,也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主要的传播研究者,甚至他们连专门的传播研究论文也没有,但他们每一位都将传播置于人类行为概念的中心点上,将传播媒介解释为是在美国恢复社会道德和政治一致意见的代言人,并对传播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念。

●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1859年出生于佛蒙特的波灵顿,曾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他当了几年中学教师,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哲学和心理学著作。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大学执教的十年间在几个学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他向库利和帕克灌输了把社会作为有机体和大众传播是社会变迁的工具的观念。他认为,“有组织的信息”能帮助创造一个“伟大的社会”,而新媒介亦有助于形成研究潜能。他指出,社会整体的存在高于社会的个人的利益,而传播的功能就是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相协调。他甚至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把新闻业引进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来改造社会科学,”并与帕克等人合作进行了一次失败的尝试,企图办一种新型报纸——《思想新闻》,专门报道社会科学的新发现,反映社会变迁的新动向,介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举措。杜威在《批判的伦理学大纲》(1891)中宣称:“现代的责任是将信息社会化,实现信息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但是,他公开承认这一思想是得之于福兰克林?福特(Franklin Ford)的研究。

杜威等人的“过于先进”的办报思想遭到人们的攻击后,杜威认识到自己易于冲动、过于热情的缺点,决心仍回到学术研究中来,着手将传播问题放到他的形而上学的环境中去处理。首先,他认识到现代传播对于社会存在的意义。他在《民主与教育》(1915)一书中说:“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同时认为,“传播就是人们达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在《经验与本质》(1928)一书中,杜威补充说:传播“是工具,因为它使我们从其他事物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否则我们就会被压跨。它能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它是最终目的,这目的就是人们分享社会上宝贵的目标和各种学问。有了这种分享,传播的意义就在社会的意识中得到增强、加深和巩固。”所以,在“所有事物中,传播是最了不起的……传播的成果应当被共享和参与。这是一个奇迹,和它们相比,面包和酒化成耶稣的肉和血都显得内容贫乏了。”

杜威一生写了30多本书和800多篇论文,传播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小题目。所以,在杜威的著作中人们看不到他对现代传播的深刻分析,只能远远地望着他为人类描绘的一幅颇为鼓舞人心的模糊画面。但是,他毕竟为美国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他的三个追随者——库利、帕克和米德的学术研s究。

●库利

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

生于美国密执安洲安阿伯一个公理会教派的家庭,其父为法学教授,家庭生活十分富裕。他糟糕的健康状况使他花了七年时间才在密执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当过商业统计员和人口调查员。在1894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一直留在安阿伯度过他安静平淡的一生,不理会许许多多让他到别处工作的聘任。在外人面前的羞怯和口吃,使他远离学院和政治生活,一心沉浸在学术研究的愉快之中。

库利是自我发展理论的创始人。这个理论反映出他的隐居的内省的个性。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是如何感觉我们的行为和外貌来了解我们自己的。因为,这里的自我可以说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库利把它叫做“镜中自我”。他在《人的本质和社会秩序》(1902)一书中将自我分为三个部分: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知觉;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一句话,我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自我概念的形成。

库利还认为,在首属群体中,人际传播能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库利觉得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像友谊、服从、忠诚、崇敬和个人自由这些品质都发源于此。在家庭中,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信息互动形成一种自我感,并逐渐懂得了

1)什么是父母所期待他们的;

(2)父母怎样评价他们的行动;

(3)父母对他们的感觉。

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孩子们就力图成为父母所期望他们的自我。这里,库利看到了人际传播和首属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巨大影响,但他忽视大众传播和社会力量对个人发展的深刻影响。

库利对传播的兴趣,还可从他的那个不太合适的题目——《传递的理论》的博士论文看出。可惜的是论文题目要谈传递,而实质上谈的却是“物质的交换”方式,虽然他后来很快地转向精神的交流方面。比如在《社会变革的进程》(1897)一文中,他探讨了人类心灵的沟通和传播的严格意义;在《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进程》(1918)等论文和著作中,他论述了现代传播是拯救社会的工具的思想。库利认为:人类传播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跨越时代的整个社会改革机车的发动机就在信息交流中。库利沉醉于现代传播的前景之中,而对美国传播界的严峻事实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使得他的理论缺乏应有的震撼力。但是,正如切特罗姆(J?Czitrom,1982)所说:库利是第一个为解释传播媒介如何改变行为和文化做出了成功尝试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探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

●帕克

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

曾被人称为“可能是美国社会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同时也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因为,他既“深远地影响了实证社会学的方向”,又最先对报纸内容、读者与所有权结构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证分析。

帕克是杜威在密执安大学的忠实信徒(学士生),是齐穆尔在柏林大学的得意门生(博士生),又是一位绝无仅有的集新闻记者、出版代理人、雇用作家、专家和教授于一身的人。其代表性著作是与人合著的《社会学科学导论》(1921)、《城市》(1925)。他先是按照杜威的心愿追求报业改革,探究不同的新闻学观念怎样才能成为推动美国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后来的博士论文《群体与公众》(1904),探讨的也是大众媒介的作用以及塑造民意的过程。他在一篇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的论文《移民报业及其控制》(1922)中,主张对外国移民办的犹太文、波兰文、德文及其他报纸应进行控制,因为这些报纸使移民融人美国主流生活的脚步减缓了。他的《报纸的历史》(1925)一文,论述了报人对传播内容的决定作用和传播者受到的有效制约。

帕克受齐穆尔的影响,将人际传播、特别是与父母、同僚和朋友的初级团体的人际传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所谓传播,就是“个人能以某种意识到达某种程度,并对别人表达态度与观点的一种社会心理过程。”这就是说,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信息交换,每个人有权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赋予不同的意义。在1941年的欧洲危机期间,帕克认为,为了让公众迅速了解事件,新闻的传播变得非常急需,而且现代传播手段已经可以完成激励广大军队和全体人民斗志的复杂任务。他认为,现代传播具有参考功能和表达功能,前者传播的是思想和事实,后者表现的是情感和态度。新闻传播作为释放参考功能的手段,帕克给予极高的评价;而艺术传播作为发挥表达功能的手段,帕克对此大伤脑筋,对其破坏性和消极作用表示忧虑。

帕克还提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观点。例如,第一个提出了民意是可以测量的观点;第一个提出了“议题设定”的观念,认为“新闻是人际交谈的基础。”此外,他还研究过:人际网络如何与大众媒体联结?报纸影响民意的程度如何?报纸如何为民意所控制?媒介如何能推动社会变迁?

多少年后,当人们总结帕克的学术成果时,不得不发出由衷赞叹:“帕克是对于传播媒介体验最多的一个人.也是对于传播媒介的历史和作用研究最多的人”;与其他人相比,他称得上是“第一位大众传播研究者”。(J?Czitrom,1982)

4.米德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Mead,1863---1931)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得利。他十几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从此家境日下。他当过私人教师,测量过道路,24岁时才上了大学。米德是位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但他却认为自己基本上是个哲学家。他的著作为传播

学界所重视,主要是由于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们根据听课笔记在他死后的第三年出版了他的讲义——《精神、自我和社会》(1934)等三本书。

米德曾在哈佛大学跟随詹姆士(James)学习实用哲学,并在德国研修研究生的学业,但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他的同事杜威。1894年,米德应杜威之邀转至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任教,并且在经过多年的纯哲学研究之后,开始介入各种各样的社会行动计划。米德很快便成为芝加哥学派著名的“主要改革人物”之一。而米德对他人的影响力,在他在世时,不是靠著作(也没有著作,他似乎不善于用文字表达思想),而是靠教学,靠他的出色演讲。因为,当时社会学系所有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都必须选修他所讲授的高级社会心理学课程。所以,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37年期间,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且对帕克等人也有很大影响。

米德的《精神、自我和社会》一书的精华部分,是其首创的象征互动论。米德认为,“行动”是人在一定处境下的全部反应。但是,人不会像动物那样不假思索地简单地做出反应。他们非常小心地考虑自己在向什么做出反应,认真规划自己的反应,甚至行动之前预先在大脑中排练它们。人能够考虑到别人的思想和意向,还能考虑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许多其他方面。

米德认为,人类还有一点不同于动物,即人有“自我感”。人可以和自己交往,就象我们跟他人交往一样。人可以赞美自己,与自己辩论,为自己感到自豪或为自己承担任务。在所有这些行为中,我们都在同我们的自我讲话,与一个“内部的人”讲话。我们和他讲话,宛如同另一个人讲话一样。在米德看来,传播是基本的人类过程,而内向传播应是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

语言是一系列符号,为社会所共有。米德认为,人只有在学会说话和理解符号之后,才开始产生自我概念。而自我又可以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代表着每个人本能的、独特的“自然”特性,而“客体我”代表着自我的社会的一面——即内在化了的社会环境要求的以及个人对这种要求的领悟。“主体我”首先形成,而“客体我”的形成则需较长时间。米德进一步解释:自我的发展包含着“主体我”和“客体我”之间的不断“对话”。“客体我“向“主体我”提供反射,“主体我”对这种反射作出反应。“客体我”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游戏阶段和博奕阶段。有了这三个阶段,就有了内在化的“社会”,“客体我”也就完全形成了。

米德的理论,有些可以在杜威和库利的学说中找到根源,但他创造性的阐释与引申,推动了人际传播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和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而他对人的自我内部沟通的分析,同弗洛伊德(S?freud)对人的个性(本我、自我和超我)分析一样,对于内向传播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E.Rogers,1986)曾要言不繁地评价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虽然他们当中没有一位被视为主要的传播学者,但他们都在研究与教学中重视引介欧洲学术,强调理论发展,力主“亲自动手”;都将传播看作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过程,并将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置于人类行为概念的中心点上;都强调一个信息如何被认知的个人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的人类特质;都寄希望于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变迁、社会进步能有所推动。因此,人们有理由称他们为美国传播研究的四位“鼻祖”,尽管他们的研究中还有历史唯心主义的成分。

传播学的欧洲渊源

人类在精神世界里的一切成果,似乎都可以在古希腊和中国先秦的文化典籍中找到最终源头。传播学亦不例外。但是,古希腊人和先秦时期的中国人对于传播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言语传播的研究上。作为电子传播时代的产物,传播学是随着电报、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接踵进入人类生活而逐渐浮出水面的,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欧美社会科学的勃兴而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的。因此,我们还是从可以确认的传播研究线索和有关重要人物来探寻其渊源。

依据历史线索的先后和学术影响的大小,我们认为,孔德、塔尔德、涂尔干和齐穆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不仅看到了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用,给人以许多启发,而且在某些意义上,它们成了美国传播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和功能理论的直接源头。

●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a Comte,1798一1857)

社会学的创始人,曾当过亨利?圣西门(“工业社会的预言家”)的私人秘书。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讲座》(1830—1842,6卷)、《实证政治体系》(1851一1854,4卷)等。《实证哲学讲座》由英国作家马蒂诺女士编译为英文3卷本之后,在各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德认为,在世界历史演化过程中,人类思想或智慧的发展和传递大多依循这样的路径:起先,人类把社会界和物质界看成是上帝的产物,神创造和主宰一切;接着,人格化的神被抽象的“自然力”所取代,并依

此说明和解释一切事物;从公元1800年开始,科学的信仰占了主要地位,人类通过“实证”来集中寻求支配社会的规律。但是,这三个精神发展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有的即使进入实证阶段,也还会遗留有形而上学时期的乃至于神学时期的东西。孔德不仅客观描述了人类思想发展逐级向上的阶梯特征,而且深刻揭示了人类思想传播由唯心走向唯物、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规律。

孔德指出,社会学的目的在于发现一种人类社会“永恒的自然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但规律的发现,必须依靠精确的实证研究方法。他推崇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等研究方法,甚至还提出可以将数学当作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这样,社会学家就既可以研究社会“静”学,即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秩序,又可以研究社会“动”学,即研究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尽管孔德大力倡导实证主义的研究,试图与当时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相呼应,但他本人的著作似乎还遗留着形而上学时期的甚至于神学时期的东西,而且法国的社会研究者们似乎也没有理会他的号召。倒是比利时社会学者凯特莱(A.Quetelet)在《论人及其才能的发展或社会物理学研究》(1835)一文中,首次将统计方法用于犯罪行为的变化和人口过程等社会现象的研究。有趣的是,实证主义虽在法国和欧洲遭到冷遇、碰了壁,却飘洋过海在美国社会科学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受到了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热烈欢迎。

●塔尔德

加布里尔?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一1904)

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心理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著作颇丰,主要有《论犯罪》(1886)、《模仿的法则》(1890)、《社会规律》(1890)《舆论和群众》(1901)等书。塔尔德在年轻时当过审判官,32岁时升为法官,不久便成为犯罪统计学家和刑事学家,1900年任现代哲学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他用发明和模仿这两个因素的作用来解释一切社会生活现象,宣称人类社会生活是一个发明、模仿、冲突和适应的循环过程。发明者(1%)的发明源于个人、造福社会,是一切进步的源泉。模仿者(99%)的模仿不过是重复发明,并因模仿的程度和种类不同以及因新旧文化的差别而发生冲突,但最后总会达到适应,再触发新的发明。

塔尔德把影响模仿的社会因素分为逻辑的和超逻辑的两种。当某项发明或创新与某一种文化的理性方面—致时(逻辑的),它就可以得到最有效的传播,并得到广泛采用。采用率通常沿着 S型曲线运行发展:起初,仅有少数人采用;然后,采用率突然增加;最后,采用者逐步减少。他认为,影响创新传播的模仿超逻辑因素有三种1)模仿的过程由里向外,先认识后行动;(2)由社会上层采纳的革新比社会下层采纳的革新更有可能被模仿;(3)同一社会体系中对不同的革新有不同的态度,有时容易接受旧的传统的东西,有时又欢迎新奇趋时的事物。塔尔德甚至发现,当社会体系中的意见领袖采用新事物时,新事物便会在特定的时空内迅速传播扩散。

许多年之后,美国学者芮恩和葛乐思在对1927年至1935年推广玉米新品种的传播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于1943年发表了这一研究的论文,证明了人们对玉米新品种的采用率的变化同塔尔德发现的 S型曲线有着惊人的相似。罗杰斯和休梅克(E.Rogers and F.Shoemaker)在1971年合作出版了《新事物的传播》一书,从世界各地1500项研究的成果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改革要借助传播,传播亦能推动社会改革。他们将社会改革分为三个阶段:新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其向社会成员的传播扩散;因其被采纳所造成的变化。从许多创新扩散的研究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塔尔德的身影和学术渗透力。

●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1858——1917)

是继承实证主义的著名社会学家。在其周围形成的“涂尔干学派”,是当时法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教授社会学的几乎都是这一学派的学者。涂尔干在1897年创办的《社会学年刊》,曾享誉欧洲社会学界。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4)、《论自杀》(1897)等。

涂尔干认为,社会的结构主体应该是法律、习俗、文化、机构和组织等“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既外在于人又控制着人。社会事实在书刊中只表现为文字,但是人们却觉得它是真实而有形的,并依此作出判断和决定。因此,人类不能只用生物和心理特征来解释特定的社会事实,而应该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多种社会事实来解释特定的社会事实,并探寻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曾给传播过程研究以启迪。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也让传播研究者受益匪浅。在论述如何观察社会现象时,涂尔干提出:(1)观察要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防止主观意识释放能量;

(2)观察要由外入内、由浅入深,因为越是内层、深层的东西,其价值越高;

(3)观察的结果要能客观地确切地表现出来,经久不变,不管谁进行观察,其结果和表现都应该是一样的。那么,如何解释社会现象呢?涂尔干认为:

(1)要分别考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以及它所具有的功能;

(2)不要从个人的心理出发去找寻社会现象的原因;

(3)要从社会联系中寻找社会事实的功用;

(4)要从社会群体的内部构造之中探寻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始动力。这些观察,解释的方法和书中因果分析、功能分析的示范,对后来传播理论中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和结构功能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齐穆尔

乔格?齐穆尔(G.Simmel,又译为西姆米尔,1858—1918)

是一位富有灵感的教师和多产的学者。虽然他并未建立起一个社会学的“学派”,但他的学术成就确立了他在德国社会学界的权威地位,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的追随者,对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学(包括传播社会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发展也产生过很大影响。

齐穆尔不注重社会的大结构的分析,但对微观的小型的社会单位的考察却格外认真,见解独到。他认为,社会是由个人之间的互动所组成的,社会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个人互动发生的各种形式或机制,并将其加以抽象,形成原理。相反,社会也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交流网络才能被彻底而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齐穆尔进一步指出,人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生有其最基本的形式,这些形式在数量上并不多,它们存在于所有社会中,并且适用于所有社会领域,即具有遍在性和通用性的特点。

齐穆尔分析过的人际互动的形式是合作与冲突、领导者与追随者以及人际交往过程。他认为,社会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并永远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中,因为冲突不断。在人际交往中,要了解人类行为改变的问题所在,必须弄清“哪一群人才是被传播之结所连接的?”他认为,人类处于“团体一合作之网”当中,由被形成模式的信息传播所连接。人与人通过信息交流组成群体,进而形成社会。社会犹如一张巨大的无处不在的传播网络。这为后来的传播学者分析人类的传播网络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刺激命题和许多启迪。

但是,齐穆尔的这一理论观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为学界所忽视,直到1934年莫雷诺才利用社会测量法来测量和分析他称之为人类“民意之厨”的传播网络。研究中,莫雷诺通过问卷的形式,确定了社会网络内人们相互喜欢和厌恶、吸引和排斥的原因和程度,为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钥匙”。

补充

●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

认为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的观点和社会发展遵循适者生存规律的论断,

●卡尔?马克思(K.Marx 18 8-----1883)

阶级冲突、社会变革的观点,报刊“是公众的捍卫者”和“无处不在的眼睛”的论断,以及“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主张,

●马克斯?韦伯(M.Weber ,1864---1930)

对权力、权威的深刻分析和对他人思想、行为予以“投入理解”、“同情理解”的研究,

这些对后世的媒介依赖论、社会责任论、传播变革论、传播批判论和传者与受众分析理论的萌发和形成,无疑也都曾产生过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传传播学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传播学参考书目: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汉语121 周凯 1232026 如今,中国已经悄然进入了微时代,各种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微博、微信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博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追捧,同时也备受商家的青睐。以下将从传播学角度来谈谈微博和微信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微博”又称为“微型博客”或“一句话博客”,也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它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微博传播的内容精而简,虽然最多只能发表140个字,但是传播内容却相当丰富。同时,微博网站以互联网Web2.0技术为依托,支持API技术,由此实现了网络和手机的短信连接以及与其他社会媒体的超级链接。 微博是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一种实时讯息系统,和传统博客一样,微博用户同样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心情和体会。在匆忙的生活中,人们可能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心情去洋洋洒洒地发表一篇博客,但却可以随手抒发自己的感慨以及所见所闻。微博这种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方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让大家都成为这个时代的关注者和记录者。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用户更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进行推出的,是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图片传送、视频传送以及文字的输送等等。微信软件的本身是免费的,其任何功能的使用都是完全的免费,在其上网时所产生的流量是由网络的运营商进行费用的收取。微信正式的推出时间是2011年1月份,它具有很多相当实用的功能,满足了年轻人免费发送图片、即时通讯、零资费等等的爱好。 微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支持语音短信的发送,支持图片和视频的发送,也包括表情的发送和文字的发送;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周围再使用微信的人;可以支持多人的共同聊天;支持邮箱、语音记事本、微博、QQ同步助手、漂流瓶等插件功能。微信可以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也可以用QQ号进行直接的登录,在用QQ号登录时会要求设置成为昵称或者是微信号。另一方面微信和QQ是相互的独立的,即便是我们用QQ号进行登录,在运用微信的时候,我们的QQ号不会被泄露给任何人。 微信与微博的差异: 1. 平台属性:社会化关系网络与社会化信息网络 微信是社会化关系网络,用户关系是构建网络的纽带。微博是社会化信息网络,信息是构建网络的纽带。 2. 用户关系:对等双向 VS 非对等多向度错落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错落关系。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博上,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微信群是多对多,仍然是对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来的原因,与微博用户关系属性有很大关系。 3. 信息内容:私密闭环交流 VS 公开扩散传播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4. 时间同步性:同时与差时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移动QQ增强变异版。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自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传统的广告运作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围绕自媒体的特点和自媒体时代下广告的转型问题展开讨论。本文,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概况以及自媒体广告的发展模式,一起来了解一下! 自媒体广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迎接自媒体时代广告发展的机遇。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是广告对于丰富多样的自媒体平台的利用和广告形式的创新。这些平台包括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形式的创新则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分析了自媒体上广告营销活动的发展创新。自媒体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把消费者数据挖掘和产品信息的智能推送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企业既可以通过网络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又可以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并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很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最快的微博上,微博营销、微博广告的研究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胡卫夕、宋逸在《微博营销——把企业搬到微博上》一书中谈到微博不仅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领域的“微革命”,同时在商业领域,微博的即时性、传播性、便捷性也足以让它在营销界引起一场革命。微博的未来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个体为单位的群体多维、多边、实时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企业有效的实施营销平台,多种商业模式将从此诞生。 自媒体广告模式解读: 在对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中,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的文章比较少,应用的理论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大多数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析。 1、传播模式 自媒体突破的传统的传播模式的限制,实现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创新。虽然没有形成权威的传播模式以供参考,但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较多。植勇在《浅析自媒体时代微博客与社会管理互动》一文中认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为主,而自媒体是双向传播,并且可能出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传播形式。而微博带来的自媒体时代,更加将自媒体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的传播过程包括传者、

传播学史参考书目

《传播学史研究》课程参考文献 1.[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美]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法]贝尔纳〃米耶热:《传播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与科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法]让-埃诺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1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8.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0.[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23.[美]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自媒体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podcasting(播客),Blog(博客)和micro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 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流、分享与信息获取,主要发挥网络交流的平台功能。然而,这三种媒体也有交叉或互换的时候,比如人人网、Facebook,发挥平台媒体的功能,但同时又是一个个自媒体共同构建的。 虽然不管是自媒体、他媒体还是平台媒体,都只是一种功能的划分,归属的界定,但自媒体显著的自由话语权意味着自媒体所储备和将爆发的传播力量。正如尼尔·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认为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不如说“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这个世界。”自媒体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力量的隐喻,一种新的技术背景下的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而“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至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

重点概念提示及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重点概念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拟态环境 2、拉扎斯菲尔德 3、信息 4、沉默的螺旋 5、第三者效果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培养分析)基本观点 2、简述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区别 3、简述影响群体决策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知识沟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2、霍夫兰劝服理论研究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研究学派 2、两级传播 3、受众 4、李普曼 5、报刊的四种理论 6、传播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把关人把关的主要因素 2、简述认知不一致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创新与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大众传播功能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2、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如何提出并得出结论的?其主要观点包括哪些?后来又有哪些发展和演进?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该理论在实践领域应用的认识 一、名词解释 1、麦克卢汉 2、内向传播 3、拉斯韦尔"五W"模式 4、话语分析 5、实验法 6、媒介霸权 二、简述题 1、简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传播特点 2、影响受众信息选择的主要因素 3、简述传播与宣传的区别 三、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主要区别在何处?试举实例谈谈你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媒介 3、枪弹论 4、内容分析法 5、休眠效应 6、选择性心理 7、群体动力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四大先驱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三论"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贡献 三、论述题 1、以历史的视角分析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2、如何认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你对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什么看法,结合实际谈谈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 2拉扎斯菲尔德 3媒介即信息 4媒介帝国主义 5拟态环境 6? 二、简答题 1 传播活动经历了那些阶段,各有何特点? 2 简述"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请举出美国学者归纳的14座里程碑中三个. 三、论述题 1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对口语词和书面词做出区分有什么意义? 2 你认为新闻学和传播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清华大学熊澄宇)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 施拉姆 (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 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 二、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系统论;控制论) (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 2.麦克卢汉 3.梅罗维茨 4.莱文森 5.詹姆斯·凯瑞 (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关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的思想中,包含着对媒介技术形态和表现方式的深刻认识。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不能不知道的著名传播学者 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产生的学者,是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以及拉扎斯菲尔德。他们的学术背景、事业生涯和兴趣爱好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家庭大多与欧洲大陆有着某种联系,其学术成果与欧洲学术有某种渊源,有两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移居美国。这四位学者还都有较富裕的家境,较丰富的学识,进最好的大学,广泛涉猎欧美不同学科。他们都在中年时期突然改变事业生涯,从他们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传播研究,并以恢宏的气度一起结识。他们都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出版了有关专著。他们的四周均聚集一批后来都成为该学科领袖的年轻学者,和一批批听他们授课的莘莘学子。在他们的传播研究中,都着重态度、行为改变的效果研究。正是这些推动了传播学的产生,确定了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向,积聚了研究力量,为传播学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1.拉斯韦尔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7)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够得上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拉斯韦尔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洲唐尼尔逊的一个牧师家庭。家境优裕,藏书甚丰。1922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英、法、德等国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其间,他曾去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分析学说,并最先向美国学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其《世界政治与个人不安全感》(1953)一书也深受弗氏理论的影响。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任教的拉斯韦尔正式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随即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该书描述和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35年,他又与人合写和合编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两本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宣传的功能及其社会控制,探讨宣传的本质和规律。1946年,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了《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认为宣传只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而大众传播研究的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报刊、广播、书籍、电影、告示以及歌曲、戏剧、演讲等等。该书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用四篇文章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从而显示出著者由宣传研究转向传播研究的思维轨迹和理论倾向。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从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播学案例

一、佩恩基金研究 ——20世纪20年代“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大型调查研究 1928年,电影调查委员会的理事威廉姆·H·肖特邀请了一批大学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让他们设计一系列研究来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一个私人慈善基金会——佩恩基金会答应提供经济援助。研究进行了3年,从1929年一直到1932年,其结果分为10卷,于30年代初出版。 一种媒体与一部分特殊受众间关系的调查,有12个以上的主要调查同时进行,每一个都是较大规模的调查,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调查目的。 调查策略:精心设计的控制手段和设备的实验室实验、内容分析、调查、实地实验和布鲁默的个人自传法。 从调查对象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评估影片的内容并确定观众的数量和构成;评估电影主题和信息对观众的影响。一共对几种主要效果进行了研究,即电影对信息获取、态度改变、感情刺激、健康损害程度、道德水平的侵蚀程度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1.观众和影片内容:在1929和1930年间,每个儿童平均每周要看一次电影。 2.信息的获取:即使8岁小孩也能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事实性材料的记忆超乎寻常得高) 3.态度的改变:一些电影确实改变了儿童的态度,年纪越小效果越明显;看2部或3部涉及同一问题并且观点相同的电影比只看1部电影效果要明显;由电影引起的态度改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4.情感的刺激:成人已经学会了对电影离奇的内容“打个折扣”,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感情唤起。

5.对健康的损害:某些种类的影片的确干扰睡眠,这一后果可能会对健康和正常的成长产生负作用。 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对电影中的一些镜头的描述,尤其是关于犯罪和性的,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 7.行为的影响:电影迷和不常看电影的孩子相比,老师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更低;电影的内容确实会对儿童的生活和某些活动如游戏、穿着方式、发型和沟通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电影还会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确实对调查所研究的那部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起着直接的作用。 佩恩基金的调查成为使媒介调查领域科学化的先驱,它预言了后来的研究才提出的意义理论、模型理论,并且还关注了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中的课题,如态度转变、休眠效应、使用与满足、内容分析、模仿的影响和现实的社会性建构。他们把定量分析、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仍然使用了更多的定性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对部分批判宣传的传播学者所使用的旧式修辞的研究模式进行了改进。从这些方面来看,佩恩基金调查仍然是使大众传播成为一个科学的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二、火星人入侵:广播使美国陷入恐慌 1938年10月30日 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室(the Office of Radio Research of Princeton University)对恐慌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采用个人访谈、科学调查、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和对邮件的分析等多重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的报告名为《火星人入侵》(Invation from Mars),由哈德利·坎垂尔(Hadley Cantril)执笔。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问题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自媒体平台上信息传播过程问题,选择合适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模型。文中通过类比生物学中传播病的传播方式和物种增长的特点,分别建立改进的SIR传播模型、关联信息相互作用的IDM模型等。然后使用MATLEB,R软件,通过具体数据,定量地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出不同类型在同一自媒体和相同类型在不同自媒体中传播过程的差异,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模型,给自媒体平台管理提出意见。 针对问题一,建立SIR传播模型,用以研究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过程。首先,选取很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并对其信息传播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利用物理学中平均场近似法,把微博网络的节点信息交互作用平均化,并把微博的全部用户看做一个种群,把信息在微博用户中的传播看做病毒在种群中的传播,把各个用户看做节点,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SIR传染模型,达到合理对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传播过程的模拟。 针对问题二,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解决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的泛化竞争传播问题。根据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把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分解为在子网络中的子让增长过程和不同子网络间的扩散问题。对Fisher模型和Diffusive Logistic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IDM模型,得出两个相关联信息之间相互促进或抑制的条件,进而得出关联信息出现后,原信息的传播变化。 针对问题三,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历史具体数据,定量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在相同自媒体平台和相同信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中传播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的结果,具体分析出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对问题一模型进行定量的验证。 针对问题四,在SIR传模型播关联信息相互的IDM的模型以及问题三定量的验证的基础上,在自媒体管理的管理中,对于不良信息,管者不能听之任之,应做到在关键节点,进行“疏”,“堵”有度,科学控管。 关键词:自媒体SIR传播模型IDM模型信息传播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有批注)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与传播研究》(京)2011年5期第4?11页【作者简介】代玉梅,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 院讲师,博士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 We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Bullet in Board System 电子布告栏系统),

Podcasting (播客),Blog(博客)和micro blog/weibo(微博),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社会性网络服务),groupmessage(手机群发)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自媒体的定位:区别于他媒体与平台媒体 从自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除了“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之外,按照参与、使用主体的不同以及所代表的观点立场的不同,还存在着或为政府与他人言论的他媒体、或中立的论坛性质的平台媒体。这三类当前主要的媒体类型中,自媒体有着与其它媒体相区别的显著特征。 自媒体言论自由、审查阙如。以博客传

播为例,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 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 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Trackback )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 区人际关系,或自主采集新闻、自拍DV等可 以成为“草根记者”,或记录心情、叙写游记等实现 某一圈内交流,或转帖、被转帖等实现群体互动。这 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 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 二、他媒体(官媒体)或为政府代言,有义务接受审查。他媒体是相对于自媒体而提出的,在这里将他划分为不是“ We Media”,也不发挥平台媒体作用的官方媒体。如大量的政府官方媒体、企业官方媒体、行业协会官方媒体等,是站在官方立场对所报道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把关引导的大众传播。此外,平台媒体则言论中立,其维护者发挥监管作用。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大家可进行工作、生活等各种话题的提问与解答、学习与交

传播学三大学派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霍夫兰 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 施拉姆 (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 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 (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 2.麦克卢汉 3.梅罗维茨 4.莱文森 5.詹姆斯·凯瑞 (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着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着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他关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1.传媒人必读100本的传媒书籍 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3.《传播媒介的垄断》[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新华出版社1983 4.《传播学(简介)(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编 5.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6.《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7.《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美]宣伟伯著余也鲁译述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8.《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陈韵昭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9.《信息学概论》[苏]谢尔茨基著刘克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信息?沟通?传播》居延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1.《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光元、邵培仁、龚炜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12.《社会沟通论》钟坚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3.《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博[美] 穆迪著卜卫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14.《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 15.《跨文化传通》[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三联书店1988 16.《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17.《大众传播通论》[美]德弗勒[英]邓尼斯著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8.《人际沟通论》[美]库什曼、卡恩著宋晓亮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 19.《公关传播学》宋林飞、周世康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0.《中国传播效果透视》陈崇山、弭秀玲主编沈阳出版社1989 21.《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 22.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3.《传播与现代化》朱增朴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24.《大众传播社会学》[日]竹内郁郎编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5.《媒介社会学》[英]巴特勒著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26.《医学传播学》梁浩材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7.《经济传播学》邵培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8.《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迷》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9.《人类交流与传播》周晓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0.《实用电视传播学》吴信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1.《传播手段基穿》卢仁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2.《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33.《大众传播学》钟文、余阳明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4.《传播学原理》范东生、张雅宾著北京出版社1990 35.《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 36.《组织传播学》林瑞基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37.《传播心理学》韩向前著南京出版社1990 38.《应用传播学》苑子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39.《教育传播科学方法》李克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0.《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华夏出版社 1990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奇葩说》 西南林业大学—叶皓岩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电报、报纸、书信、广播等传统媒介逐步或即将淡出人们的视野,网络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网络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一般从收视率的高地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麻醉精神)等。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将传播学的基本功能概括为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及提供娱乐功能。施拉姆将二者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更为严谨的系统。通过网络电视向大众进行信息传递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当然也具备了这些功能。《奇葩说》是2014年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仅靠蔡康永、高晓松、马东,以及十八位“奇葩”辩手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拥趸。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该节目自2014年11月底上线以后,总点击量已经破亿,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轻松破10亿大关,在百度沸点2015年度热搜榜单上,《奇葩说》所显示的影响力更是足以和《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等卫视栏目PK。本文将以传播学的角度来浅析《奇葩说》引起收视率热潮的传播特点。 一、《奇葩说》的概况 《奇葩说第一季》是一档由马东工作室打造的中国说话达人秀节目,由马东主持,高晓松和蔡康永担任团长。该节目于2014年11月29日开播,主要是以辩论的形式来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奇葩说第二季》由马东、蔡康永、金星担任导师,节目于2015年6月26日播出。 《奇葩说》以奇葩之名为“奇葩”正名,在节目中,“一大波奇葩分子用奇葩方式传递奇葩观点”,每一位来到节目的选手都会用新奇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征服评委和嘉宾,导师也从社会层面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尽管《奇葩说》将“奇葩”们一网打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档肤浅低俗的节目,‘奇葩’并不孤独,他们会让许多观众产生共鸣,也会有积极的人生思考。 二、《奇葩说》的传播特点 1、以“最会说话”的传播主体“马(马东)晓(高晓松)康(蔡康永)”作为嘉宾,可堪比国内一线电视台的主持阵容。三人以“奇葩”的姿态加入《奇葩说》更好地吸引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2、《奇葩说》除了娱乐外,传达的价值都是在探索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内心世界。每期节目都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通过利用数据的信息在知乎、天涯、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热门后台整合出热点话题,在人文、情感、生活、创业等领域选取观众关注最多的问题并发动网友参与话题投票。从以往的揣测观众口味逐步拓展为定制精准创意,从而制作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新媒体自制内容。” 3、《奇葩说》除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多维立体沟通,还开启了弹幕互动的新时代,传统的线上互动包括节目、嘉宾以及选手微博、百度贴吧、爱奇艺节目主页等等。线下互动包括现场见面会、奇葩说节目的衍生品发售等。而弹幕互动新形势地融入,将吐槽推荐送至节目,成为节目另一大看点。 4、《奇葩说》一上线就语出惊人,“40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将节目的受众定位为90后,为了迎合这一主题,三位嘉宾分别用苏格兰长裙、白色袜子这一搞怪奇葩的穿衣风格吸引受众的眼球,开场前用世界杯、植物大战僵尸等形式套用。这档以娱乐作为外衣,用轻松表现严肃的脱口秀节目,无论是从节目制作、嘉宾阵容、话题内容还是大数据

人内传播案例分析

人内传播案例分析 ------以王若云的博客为例 实习小结——王若云(2013-04-01 15:27:32) 我跟同学们说,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央视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作文题目为《十年后的我》,那时候,我郑重其事地写下希望在央视做个女主播。后来阴差阳错地学了新闻专业,我知道距离我的“央视梦”近了一步。如今,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我走进了CCTV大楼,虽然过程历经很多波折。 我在央视新闻频道经济新闻部财经组实习已经一个月了,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帮老师剪片子,这一切好像都是“偷”着学来的。因为新闻讲究时效性,当天的新闻,老师从策划选题、出稿子、找素材到出片子都顶着巨大压力,多则几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老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敏锐的判断力尽快完成片子。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会像在学校里一样循循善诱,你看会了就算是学到手了,不忙的时候,自己在机器上琢磨。老师忙得手忙脚乱的时候,会突然让你把带子上载,把同期听了,把字幕上了,把画面铺好,去配好音。初来乍到的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候拼的就是学习能力。大学四年,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学会所有知识,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以最快速度接受新信息和新技能的能力。 记得有一次,老师的片子要求在两点时段的新闻直播间播出,一点五十的时候还有两条没有弄好。我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生怕来不及。只见老师还是沉着冷静地编辑着片子,一丝不苟。直到片子顺利播出,老师才松下一口气对我们说,做电视,考验的就是心理承受力。不论时间多么紧迫,也要认认真真按步骤完成。越是着急,越容易出错。在央视,出错不仅意味着工作能力出现问题,更会让同事对自己失去信任。 每天来回车程大约要四个小时,但是一起在财经组实习的三个人每天都相互鼓励,互相信赖,和一起实习的其他同学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我相信这个夏天,一定很不一样。 王若云 2013/4/1 人内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出于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于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一切发生于人体内部的信息交流都是人的内向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和客我进行自由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内部平衡调节,通过这种思维活动进行正常的信息编码,以保证人类其他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 我们知道,人内传播并不是纯粹生理性的活动,人内的信息处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心理特

传播学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熊澄宇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

传播学学派整理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 耶鲁学派:霍夫兰 芝加哥学派(单独说) 语用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弗洛姆 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 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 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 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 英尼斯:传播偏向论 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 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经验学派

注: 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 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 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耶鲁学派: 主要人物: 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

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 重要人物: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