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王绍强,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千烟洲农业生态试验站,北京100101)

摘要: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系统介绍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碳氮磷元素循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从土壤CBNBP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指示作用、对碳固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CBNBP比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CBNBP比在养分限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演替与退化等领域中的应用等问题,并展望了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的元素化学计量学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植物-凋落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对于揭示碳氮磷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制约关系,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土壤CBNBP比;物质循环;能量平衡

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碳与氮、硫、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是相互耦合的[1~3],所以,养分循环的改变将强烈地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4, 5]。同时,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稳定性不仅会受到相关生物体对元素需求的强烈影响,也会受到周围环境化学元素平衡状况的影响,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是由质量守恒原理和其它关键养分元素(如氮、磷等)的供应量控制的[4, 6],因而,研究碳、氮、磷的平衡关系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和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7~9]。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包括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考虑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原理和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理论,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氮、磷)平衡的科学,以及元素平衡对生态交互作用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一研究领域使得生物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10~12]。曾德慧等[12]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概念、研究历史、基本理论、应用和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是认识到生物体元素组成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重要的生态功能有着根本性的联系,所以,可应用质量平衡限制理论认识生物体和环境之间能量和物质的流动[13, 14]。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最早主要是针对水生生态系统开展的,海洋生态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应用了化学计量学原理指导养分限制和养分循环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15],如由于氮磷比率变化而导致的藻类爆发、食物链中养分的平衡关系等[12]。生态化学计量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生态学研究领域,是生态学与生物化学、土壤化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是研究土壤)植物相互作用与碳、氮、磷循环的新思路[12, 14]。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种群动态、生物体营养动态、微生物营养、寄主-病原关系、生物共生关系、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循环、限制性元素的判断、养分利用效率、生态系统比较分析和森林演替与衰退及全球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资源竞争理论等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12]。由于土壤系统中食物链正日益被当作养分循环的重要调节者,所以,生态化学计量学在土壤养分循环与限制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12~15]。

1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1.1 养分比例与化学计量学

植被根、茎和叶中的养分含量取决于土壤养分供应和植被养分需求间的动态平衡,因此

植物的养分比率常常会趋向一固定的比值,这种模式最先在海洋中被观察到,后来发现在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5, 10]。这种向固定养分比趋同的结果表明:对生物生长限制最强的养分元素决定了所有养分元素的循环速度,这些循环速度既可受植被养分需求量的约束,也可受来自土壤养分供应的约束,因此,养分比例(元素化学计量学)可以定义生态系统中大部分养分元素的循环模式[5]。

生态化学计量学认为元素的相对丰度能控制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率,将生态实体的各个层次在元素水平上统一起来,使得不同尺度、不同生物群系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生物学研究联系起来了,可用于研究生态相互作用及其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平衡,从而能阐明海洋和陆地植被对碳的吸收及释放机制[10]。所以,生态化学计量学能用来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各组分(植物、凋落物和土壤)养分比例的调控机制,认识养分比例在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中的作用,而且,阐明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的元素化学计量比格局,对于揭示元素相互作用与制约变化规律,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氮磷元素与化学计量学

氮磷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和生态系统常见的限制性元素,在植物体内存在功能上的联系,二者之间具有重要的相互作用,但全球尺度土壤氮磷限制或植物氮磷状况仍然缺乏深入的探讨[16]。氮磷养分的有效性是调节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和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一个主要因素[17],较低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通常会导致植物叶氮磷含量和光合作用能力发生变化[18, 19]。所以,当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时,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会受到限制[20],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和森林地表碳积累作用也会降低[21]。长期生态观测与实验表明,在原生演替期间植物生长的养分限制作用从早期氮有效性的限制转变为后期磷有效性的限制[22],温带森林

地区一般是受氮素限制的,热带地区主要是受磷素限制的[23, 24]。Wardle等[24]还发现,在大多数长期观测研究中,随着土壤底物年龄的增加,新鲜凋落物和腐殖质的NBP比将增加,因而从热带到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相似的森林退化现象,导致了土壤磷有效性的降低。尽管该研究使用的森林动力学模型没有考虑物种多样性的功能与作用,其研究结论还需大量研究的论证[25],但是通过叶和凋落物NBP比的变化可以监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两种元素的循环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NBP化学计量学在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上的研究就显得极为

重要[11]。

1.3 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碳循环

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增长也受到微生物为维持它们自身碳/养分平衡需要的制约,土壤微生物和植物需求之间可以通过动态交换达到并维持一个平衡的元素比[6],这表明碳积累速率和存储能力是与限制植物生长的氮和磷的供应相联系的[23],但目前对土壤和凋落物中碳/养分比值差异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生物量中碳与关键养分元素(氮、磷)化学计量比值的差异能够调控和影响生态系统中碳的消耗或固定过程[12],是评价氮磷变异性机制的重要工具,所以,可用CBNBP化学计量比来分析生态系统碳循环、氮磷元素平衡与制约关系。

目前,全球变化与氮磷元素在碳循环中的控制作用研究方面还存在两个关键科学问题: (1)陆地上有多少新的初级生产力源于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和化肥的施用? (2)海洋中有多少新的初级生产力是由陆地输送到海洋和由深海传输到海洋表层的养分而产生的?通过生态系统CBNBP比关系的确立,生态化学计量学可为回答陆地和海洋的碳及氮磷养分循环问题提供一个契机[26]。由于CBNBP比在预测和控制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上的重要性,如果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出发(动态平衡理论和生长速率理论),开展元素化学计量比

平衡和非平衡的生态系统比较研究,就能抓住碳循环与元素平衡的趋势与格局。因此,通过对生态系统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中碳氮磷元素组成比的分析,探讨生态系统元素平衡的CBNBP 比临界值,预测养分循环速率(通量),并着重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认识植物-凋落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进而掌握碳循环调控机制,对于揭示碳氮磷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平衡制约关系,促进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的发展,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

2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土壤碳氮磷比(CBNBP ratio)是有机质或其它成分中的碳素与氮素、磷素总质量的比值,是土壤有机质组成和质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土壤CBNBP比主要受区域水热条件和成土作用特征的控制,由于气候、地貌、植被、母岩、年代、土壤动物等土壤形成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碳氮磷总量变化很大,使得土壤CBNBP比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如我国湿润温带土壤中的CBN比稳定在10B1到12B1左右,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红、黄壤则可高达20B1,而一般耕作土壤表层有机质的CBN比在8B1到15B1,平均在10B1到12B1之间,处于植物残体和微生物CBN比之间[27]。不同研究发现美国爱荷华州、巴西、苏格兰、新西兰和印度土壤有机质的CBNBPBS比分别为110B10B1. 4B1. 3、194B10B1. 2B1. 6、113B10B1. 3B1. 3、147B10B2. 5B1. 4、140B10. 2B2. 1B2. 1、144B10B1. 9B118,平均来说,土壤腐殖质的CBNBPBS比大致为140B10B1. 3B1. 3,某些情况下CBP比比CBN比的变异性大,即CBP比具有更大的范围,原因在于磷不是复腐殖酸和棕黄酸的结构组分[2]。研究还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CBN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土壤CBN比从森林的13上升到退化草地的17,生态系统高密度部分有机质比轻组部分有着更低的CBN比[28]。这是因为植物通过消耗和释放不同于环境(土壤和大气)要素比值的元素,从而对土壤CBNBP比值产生影响[10]。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厚度也会对CBNBP比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磷的有效性是由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确定的,较低的CBP比是磷有效性高的一个指标。

2.1 土壤碳氮比值特征

一般来讲,土壤有机质CBN比与其分解速度成反比关系,这是因为土壤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既需要碳素做能量,也需要氮素来构成自己的身体。微生物生物量的CBN比约为10B1,在40%生长效率的情况下,土壤微生物每分解25份碳素就需要1份氮素组成自己的身体,即微生物需要CBN比约为25B1的底物来满足它们的需氮量[5]。在CBN比较高时,微生物需要输入氮来满足他们的生长;在CBN比较低时,氮超过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部分就会释放到凋落物和土壤中[5]。因此,幼嫩多汁、CBN比值低的植物残体,矿化和腐殖化都较易进行,分解快,形成的腐殖质量少,而干枯老化CBN比值高的植物残体则相反。所以,有机物CBN比值越高,分解速度也就越慢,这是因为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氮素来构成其躯体,从而影响其繁殖速度。

土壤有机层的CBN比较低表明有机质具有较快的矿化作用,所以使得土壤有机层的有效氮含量也较高。从有机层到矿物层,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CBN比一般会降低,这从更大程度上反映出土壤深层剖面腐殖质的年代和分层化[29]。同时,由于碳氮储量确定中的误差导致CBN比具有相当大的变异性,所以, Batjes[29]在分析全球土壤CBN比之前,将CBN比小于2和大于70的数据考虑为异常值并在分析中剔除,通过计算发现全球土壤CBN比范围从漠境土壤(Yermosols)的9. 9增加到有机土土壤(Histosols)的29. 8。另外根据土壤碳氮储量计算,全球土壤CBN比平均值为13. 33[30],中国土壤CBN比平均值在10B1~12B1之间[27]。

目前部分土壤氮储量估算和生态系统碳模型研究中常将土壤CBN比视为一个常数,并根据土壤和生物量中碳含量以及CBN比值,近似估计大部分土壤和生物量的氮储量[4]。例如,

科学家们通过假设矿物土壤CBN比为10、有机土壤CBN比为30(Histosols),利用土壤碳数据,估算全球陆地土壤氮储量约为240Pg[2]。除此之外, Schipper等[3]通过假定土壤CBN比最小值为9、10和11来估计新西兰土壤氮的最大存储能力。由于土壤CBN比存在相当大的变异性,利用碳储量与固定的CBN比来计算氮储量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构建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的CBN比数据库,加强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植物和土壤CBN比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才能深入探讨土壤CBN比特征的空间格局和调控因素,更加准确地估算土壤碳氮储量和模拟土壤碳氮循环过程。

2.2 土壤碳氮磷比的指示作用

由于土壤CBNBP比是反映土壤内部碳氮磷循环的主要指标,综合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性,容易测量,而且有助于确定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因而成为确定土壤碳氮磷平衡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凋落物和土壤CBNBP比值也可成为碳氮磷矿化作用和固持作用的指标[31, 32]。

国外在应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研究植物、凋落物和土壤CBNBP比与食物链、营养结构、养分限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演替与退化等领域,已积累起大量研究资料和成果[5, 6, 10, 24, 33]。其中,NBP比可用作氮饱和的诊断指标,并被用于确定养分限制的阈值[34, 35]。例如,当湿地植物叶NBP比<14时存在氮限制,叶NBP比>16时存在磷限制[35]。一些研究还发现,土壤CBN比与冠层生物化学成分、凋落物CBN比、土壤净氮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1, 32, 36]。土壤有机层CBN比大于30或小于30分别是硝酸盐淋溶风险低或高的阈值[32]。Aitkenhead andMcDowell[37]也发现土壤CBN比可用于预测森林土壤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和解释生态系统中DOC通量99. 2%的变异性,因而, CBN比成为森林和森林溪流有机质分解作用的预测指标[10]。

有关研究指出,植物、凋落物和土壤碳氮磷比值可以作为养分限制、碳氮磷饱和的诊断和有效预测指标[34, 35],其中叶NBP比是植物生长养分限制的敏感性指数,可作为判断氮沉降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的有效工具[35]。湿地植物凋落物的分解也经常受到土壤氮或磷的有效性的限制,所以,养分限制类型能通过凋落物化学特性(氮含量、磷含量和NBP比)来预测[17, 38]。由于养分限制类型不仅可以由NBP比而且也可由氮、磷含量本身来确定,使得土壤CBNBP比在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上的指示作用受到一定的约束。当土壤CBP、CBN、NB P比达到什么比值时,哪种元素是限制性的?土壤碳氮磷比指示作用的有效范围有多大?这都是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进一步研究的基本问题。

2.3 土壤碳氮磷比对碳固定的影响

生态系统碳储存能力的变化可从3个方面来解释:外源性养分的总供应量;不同系统组分之间碳、氮和其他元素的分布格局;组分自身化学计量学比率的变化[6]。因此,生态系统碳储存量会在如下情况时增加: (1)生态系统养分库增加; (2)生态系统组分的C:养分比增加; (3)养分从低C:养分比组分到高C:养分比组分的再分配[23, 39~42]。

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固定效率取决于关键养分元素输入量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以及养分的有效性[6]。由于植被和土壤的CB养分比差异很大,所以碳固定依赖于植被和土壤之间碳和养分的分配、以及输入的碳对微生物组成的影响[43]。土壤微生物通过调整对养分有效性的矿化酶的生产力,以便获取与它们生长需要的相似比例的碳、氮和磷,假若氮和磷的供应不充分将会导致氮或磷矿化酶生产力的增加[44~46],从而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凋落物质量(通常表示为CBN比)对微生物调节过程(例如分解

作用和矿化作用)有较大的影响[47]。因此,土壤微生物量CBP比值可作为衡量微生物矿化土壤有机物质释放磷或从环境中吸收固持磷素潜力的一种指标[48]。有研究表明,微生物量的

CBP比一般在7~30之间变化,CBP比值小说明微生物在矿化土壤有机质中释放磷的潜力较大,土壤微生物量磷对土壤有效磷库有补充作用;CBP比值高则说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效磷有同化趋势,易出现微生物与作物竞争性吸收土壤有效磷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固磷潜力[48]。但是,不同碳库储量按照比例增加的相似性并不是因为生态系统模仿生物的碳、氮或磷的分配,而是因为组成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生物本身,它们单个细胞和个体上必须服从化学计量学规则[6],这又极大地限制了生态系统水平的碳储量和通量潜力,使得生态系统不可能无限制地净吸收固定大气碳。

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可能导致陆地植被具有更高的碳固定速率和更高的CBN比,而陆地凋落物的CBN比的变化反过来能改变矿化作用速率和碳吸收的可行性[49~51]。这意味着生态系统组分化学计量学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土壤食物链的其他部分[6],而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是土壤生态功能的一个关键过程,受到碳、氮、磷的限制[6, 52],并且碳氮磷在土壤-植物-凋落物-土壤中的再分配过程,可以揭示生态系统碳的吸收固定[23]。所以,探讨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土壤养分通量、碳固定和净平衡的调控因素是必要的[7, 8]。

人类活动对全球碳氮磷循环的干扰正在改变这些元素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对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地全球性影响[53, 54]。因此,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也应有助于认识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碳的命运,以及它们与人为活动对限制性养分有效性影响的相互作用。既然生态化学计量学的提出可以阐明海洋和陆地植被对碳的吸收及释放机制,这种释放与吸收机制一旦研究清楚,将有利于人类了解甚至是控制全球碳循环[12]。由于主要元素的化学计量学(主要是CBNBP)被建议为生态驱动力[24],所以,利用CBNBP比这样易获取的生态参数预测生态系统碳氮磷的平衡趋势,有助于估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并能节省大规模精细尺度采样、分析费用和人力。

2.4 生态系统组分之间碳氮磷比的关系

生态系统内部碳氮磷循环是在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之间相互转换的,生物群系叶CBNBP 比值的稳定性能影响到土壤养分关系,反过来对植物的养分有效性也会产生反馈[47],然而,现在的植物、凋落物和土壤元素组成的相互影响研究大多是分析叶CBN比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凋落物NBP比变异性与叶NBP比纬向空间分布特征的关系、冠层CBN比与土壤CBN 比的相关性等[17, 25],没有充分考虑CBNBP比在这3个库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作用。目前,有部分研究计算了全球或区域尺度的植物叶、凋落物和土壤中的碳氮磷元素比值。例如,McGroddy等[47]基于大量自然成熟林叶和凋落物(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和热带森林)碳氮磷文献数据发现,对于整个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叶片CBNBP比为1212B28B1,凋落物CBNBP比为3007B45B1,统计特征相似于海洋环境中众所周知的Redfield比率。然而,这些研究尚未将植物CBNBP比的格局与土壤CBNBP比的状况联系起来。尽管植物组织中的氮磷含量可反映土壤有效氮磷现状[38],而且科学家们已经对不同森林植物-土壤-养分强烈的耦合作用进行了阐述[55],但是总体而言,将植物-凋落物-土壤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研究,探讨碳氮磷元素化学计量比在整个系统中的变化格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报道仍然不多,表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才能真正揭示碳氮磷平衡的内在机制。

目前,生态化学计量学主要关注植物氮、磷元素的比率关系,因为陆地植物器官中的NBP 比相对恒定是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适应机制[57],所以,可利用植物NBP比为切入点研究植物(自养型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关系[12]。由于植物叶片的NBP比临界值可以作为判断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养分供应状况的指标[56],因此应用NBP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望代替传统的野外养分添加实验,来研究不同草地受养分限制的状况[57]。一般而言,植物生长的养分限制是与叶限制性元素的低浓度相关的[58],而且凋落物和叶CBNBP比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叶衰落期间养分的再吸收效率,这是在养分供应有

限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一种保持养分的机制性解释。Mcgroddy等[47]也发现所有生物群系凋落物平均的CBN和CBP比率比相对应的叶的要高,尽管生物群系的叶CBN比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全球凋落物CBN比接近一个常数,指出了植物的养分再吸收过程对氮磷关系有着广泛的影响,表明养分的再吸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机制,特别是对磷,进一步研究应分析土壤CBNBP比的变化对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制约作用。

新鲜叶、凋落物、土壤(根际内外)CBNBP比的差异大小,代表了微生物、生产者为维持生态平衡面临更大的养分竞争,其中参与矿化作用的土壤有机质组分的CBN比不能反映根际土壤的CBN比,但可以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然而目前尚未明确变化的驱动因素[59],全球CBNBP比规律如何转换成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内的养分关系需要深入分析[47]。Daufresne and Loreau[60]研究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和分解者的碳B养分比在生态系统持续性/稳定性上发挥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生物群系和全球尺度叶CBNBP比率广泛的恒

定/稳定性会影响到土壤母体内的养分关系,反过来能对针对植物的养分有效性产生反馈作用[47]。尽管不同生物群系内外之间植物-土壤-养分的耦合关系已有研究分析[55],但是这些比值并不能单一地表示生态系统的状况,必须结合其他属性,例如叶面积指数、冠层化学特性、凋落物氮磷含量、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之间CBNBP比的差异意味着总生长效率在元素中的变化,这些差异成为解释生态系统结构的一个分析工具。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有助于辨别土壤养分动态平衡的阈值,以及认识植物吸收过程和体内养分之间的交互作用。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生物进化、生物体行为和大尺度生态系统过程有着紧密地联系[61]。第一,进化行为明显地影响了比生物体组成更为基础的生物体元素比率,使得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与进化学理论联系起来了。第二,元素比率具有很强的环境分异特征(适应个体差异的),随着构成其基础的地质学、大气组成和许多因素而变化。第三,生物体通过不同于周边环境的一定比率来/消费0和释放元素,从而对周边环境的化学计量学发挥调控作用,表明环境和生物体化学计量学之间存在复杂的反馈关系,假若该关系失谐的话,可能会触发种群和进化上的响应。通过结合养分循环和光照, Stenter和Elser[10]也阐述了化学计量学理论是对生态热力学的补充。生态化学计量学还能以环境中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的物质平衡来认识生态动力学,以元素组成来揭示生物化学和生态学之间联系,从而分析和预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动力学[10, 14]。因此,探讨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之间碳氮磷比与环境要素的关系是认识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3 人类活动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生物量中碳与养分比值的差异能够调控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变化,影响生物圈中碳的消耗或固定过程,但环境决定了植物体内的化学组成,而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环境条件,包括施肥和污染等,比如欧洲的氮污染(氮的相对过剩)与原始植被退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12],这些改变会导致养分循环发生变化,而养分循环改变将强烈地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地球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5]。

目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逐渐加剧,自从工业化以来,全球活性氮总量极大地增长了[62],人为产生的活性氮总量为140@106t a-1,被添加到自然氮的生产总量300@106t a-1中[63]。相对于全球CO2效应来说,活性氮沉降区域性的影响更大(例如,国家-大陆洲际尺度),并且更多地沉降在距离氮源数百公里范围内[33]。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氮沉降不断增加,可能通过刺激森林生长而减缓大气CO2的上升,所以科学界对氮沉降对碳固定作用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加[64~68]。人为活动也影响到了全球磷循环,磷流动速率从工业化之前的9@106t a-1到目前的55@106t a-1[63]。Falkowski等[54]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使C、N、P通量分别增加了13%、108%和400%,自然过程的全球CBNBP计量比约为20333B43B1,

人类活动造成的CBNBP计量比约为667B12B1。由于养分输入比例的变化,不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会产生内在的敏感性差异[33]。

当前CBNBP比格局的空间变异描述了不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尺度差异,不同尺度碳氮和磷的影响和它们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性质,意味着它们的化学计量学比率在时空尺度上存在很大的变异性,以及对生物具有不同的影响[33]。人类活动对全球碳氮磷循环的影响与自然界本身的元素循环过程完全不同,因此,必须了解生物群落中碳、氮、磷的耦合关系,以便更好地预测人类干扰对区域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影响[10]。同时,多种元素通量之间比率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可能是更好地认识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影响的有效工具[33]。

4 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内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比较多,对植物生物量和土壤碳储量开展了大量探讨[69~72],也有研究应用高光谱技术提取植被生化参数和估测植物叶片碳氮比[73~76]。但是相对国际上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十分活跃而言,生态化学计量学在中国目前尚没有受到广泛关注[11, 12]。最近,张丽霞等[57]应用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两种演替系列的生物量和NB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异。Han等[77]基于中国753个物种的数据探讨了中国陆地植被叶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点,得到中国陆地植被叶平均氮磷含量和NBP比分别为18. 6、1. 21 mg g-1和14. 4。他们的研究表明,随着纬度增加(年均温度降低)叶氮磷含量增加,但是NBP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而中国植物整体NBP比比全球平均得要高很多,可能是由于中国土壤磷含量比其他地区更加短缺[77]。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应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分析植物叶NBP比和微生物生物量CBP比,很少将植物-凋落物-土壤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探讨碳氮磷在其中的动态平衡过程及能量的驱动作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状况与碳、能量通量的关系,对森林潜在最大碳氮磷储量的认识依然有限。

综合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进展,未来5个生态系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

(1)开展多种生态控制试验,阐明生态系统CBNBP比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每个主要元素有它自己独特的化学计量学[14],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生态系统能被简化为一个元素组成的化学计量学,尽管这样的化学描述过于简单,但是它们提出了一些需要大量研究来回答的重要科学问题:各种有机体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化学计量比值?不同有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是否相互影响?生物体如何达到一定的组成比?假若它的构成元素数量上不足,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对于包含该生物体的生态系统,随之会发生什么情况?[61]。虽然CBNBP 平衡比是一个分析生态系统的强有力的工具,但是确定生物量CBNBP化学计量学的内在机制仍然不清楚[10, 14]。Mcgroddy等[47]也提出3个基本问题: (1)通过全球性CBNBP比率特征描述的森林,是否具有与海洋类似于Redfield的比值? (2)生物群系尺度的CBNBP关系是否在对养分供应预测的变化上存在差异? (3)生态系统养分投入的格局(平均的碳化学计量学比率)是否随着生态系统生物量或生产力的梯度而发生变化?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为了使CBNBP比有助于预测未来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随着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需要采用多种生态控制试验,开展实地观测,收集不同季节叶、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CBNBP比特征,调查生态系统组分碳氮磷含量、分解作用的养分限制作用、碳氮磷矿化作用中酶的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检验养分供应对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和地表碳积累作用的影响,探讨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的养分利用和再吸收效率,来评价养分对碳动力学的控制,从而阐明生态系统CBNBP比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2)建立多元素循环的简化生态系统模型

生态化学计量学能简化复杂生态系统研究的维数,就是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的比值既能确定生物体的关键特征,也能定义它们对环境的资源需求[61]。所以,可以建立一个多元素循环的简化生态系统模型,综合考虑生物量、凋落物和土壤中碳和养分的耦合、养分限制和净第一性生产力提供能量的作用、分解者的再循环作用,以及导致对养分间接竞争的化学计量学抑制过程。该模型应能够: (1)考虑养分循环和碳限制因素,并可检查间接互利共生关系和对养分间接竞争的生产者-分解者系统的持续性; (2)探讨竞争能力和生产者-分解者的碳:养分比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作用。

(3)加强氮磷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特征的影响

氮沉降会导致土壤和植物叶CBN比发生变化,而凋落物CBN比变化反过来能改变矿化作用速率[78],但凋落物CBN比的变化对凋落物周转速率影响的认识目前仍不清楚[6]。以往研究更多是侧重于氮对热带森林碳动态平衡的限制作用,对北方地区土壤磷有效性调控(包括温度)的研究较少[9],所以,应加强北方地区碳氮磷元素循环的调控因素与时空变异格局的研究。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分布区,也是目前酸沉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79]。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不同区域的碳氮磷相互作用的不同行为,加强分析氮磷沉降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特征(元素化学计量比)的关系,建立氮磷沉降人工控制实验,构建模型模拟氮磷沉降对森林CBNBP比的影响。

同时,也要关注考虑叶面积指数与植物和土壤碳氮磷比的关系,探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和植物元素组成的调控机制,阐明食物链通过碳氮磷的化学计量学对氮磷沉降或其他生态过程的影响,分析生态系统CBNBP比关系在对养分供应预测的变化上存在的差异。

(4)加强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与能量、碳通量关系的研究

元素和能量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过程是相互耦合的,而且元素的相对丰度(养分比例)能控制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率[5]。叶氮含量决定了叶片(冠层)光合作用的速率,冠层气孔导度又与光合作用速率成正比,气孔导度大小能影响能量的传输[80],所以CBNBP比是否平衡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显热、潜热)分配有着影响作用。由于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和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氮、磷)质量平衡及其对生态交互作用影响的一种理论[10],而目前人们对元素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的认识依然不足,所以,未来可利用涡度相关通量塔观测的水碳能量通量,将元素比率和能量流动结合起来分析,探讨生态系统CBNBP比与能量、碳通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叶、凋落物和土壤CBNBP比与能量、碳通量的数学模式,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深入探讨碳氮磷元素平衡和能量平衡的联系。

(5)生态系统组分碳氮磷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最近国外科学家研究了森林叶CBNBP比纬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发现随着向赤道接近,年均温度和生长季长度增加,森林叶氮磷含量降低而叶CBN比、CBP比和NBP比会增加,叶CBN、CBP和NBP比沿着地理位置和温度的梯度可能是由植物生理学、土壤地球化学和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驱动的[16, 23, 25],也存在叶氮磷生物地理分布的其他潜在驱动力,包括降水梯度[16]。

由于叶氮磷含量反映了土壤氮磷的有效性[59, 81],叶氮磷含量的格局能更深入认识生态化学计量学、全球碳模拟和宏观生态学的变化[10, 82, 83]。因此,Reich and Oleksyn[16]收集了全球452个地点1280种植物的5087个观测数据,探讨了全球尺度叶氮磷含量的格局和NBP比与地理学、温度和其他气候因素的广泛尺度上变异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如下假设: (1)因为与温度相关的植物生理的化学计量学和土壤基质年龄的生物地理梯度的变化,叶氮磷含量从热带到干旱的中纬度地区增加;由于高纬寒冷的温度对生物地球化学的影响,所

以高原或高纬度地区叶氮磷含量减少; (2)NBP比随着平均温度和朝向赤道而增加,是因为磷在古老的赤道土壤是一个主要限制元素,而氮在更年轻和高纬土壤中是主要的限制性元素

[16]。叶氮磷生物地理梯度的发生可归因于温度对植物生理学或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的影响,也包括土壤基质年龄的地理格局,所有这些因素可能进一步被植物种类组成或特性变化、病虫害、食草动物和其他变量所影响[16]。

全球尺度土壤氮磷限制或植物氮磷状况仍然没有被很好地分析和探讨,进一步的分析需要考虑凋落物和土壤CBNBP比随着水热梯度的变化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植物叶CBNBP比空间格局的变化原因与养分限制的有效预测。这些格局对于认识植被化学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地理尺度转换和发展区域及全球尺度的模拟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s:

[ 1 ] LalR.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mpact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food security. Science, 2004. 304.

[ 2 ] Stevenson F J, ColeM A. Cycles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sulfur, micronutrients. USA: JohnW iley& Sons Inc, 1999.

[ 3 ] SchipperLA, PercivalH J, SparlingG P. An approach for estimatingwhen soilswill reachmaximum nitrogen storage. SoilUse andManagement,

2004, 20: 281-286.

[ 4 ] Han X G, LiLH, Huang JH. An introduction to biogeochemistry. Beijing: HigherEducation Press, 1999.

[ 5 ] Chapin S F III, Matson P, MooneyH A.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2002.

[ 6 ] Hessen D O,!gren G I, Anderson T R,et a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ecosystems: the role of stoichiometry. Ecology, 2004, 85(5): 1179-1192.

[ 7 ] Giardina C P, RyanM G. Biogeochemistry-soilwarming a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reply. Nature, 2000, 408: 790.

[ 8 ] Grace J, RaymentM. Respiration in the balance. Nature, 2000, 404: 819-820.

[ 9 ] Hobbie S E, NadelhofferK J, H gberg P. A synthesis: The role ofnutrients as constraints on carbon balances in boreal and arctic regions. Plantand Soi,l 2002, 242: 163-170.

[10] SternerRW, Elser J J.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the biology of elements from molecules to the biosphere.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2.

[11] ZhangL X, BaiY F, Han X G. Application ofN: P Stoichiometry to Ecology Studie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 (9): 1009-1018.

[12] ZengD H, Chen G S.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a science to explore the complexity of living systems.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005, 29(6):1007-1019.

[13] Else J J, FaganW, DennoR F,etal. Nutritional constraints in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food webs. Nature, 2000, 408: 578-580.

[14] MichaelsA F. The ratios of life. Science, 2003, 300: 906-907.

[15] SchindlerDW. Balancing planets andmolecules. Nature, 2003, 423: 225-226.

[16] Reich P B and Oleksyn J. Global patterns ofplant leafN and P in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PNAS, 2004, 101(30): 11001-11006.

[17] G?sewellS, Freeman C. Enzyme activity duringN-and P-limited decomposition ofwetland plant litter. Bulletin of theGeobotanical InstituteETH,2003, 69: 95-106.

[18] CordellS, Goldstein G, Meinzer F C,et al.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adjustment to N and P fertilization in nutrient-limited Metrosideros polymorphacanopy trees inHawai.i Tree

Physiology, 2001, 21: 43-50.

[19] CordellS, Goldstein G, MeinzerF C,etal. Regulation of life-span and nutrient-use efficiency ofMetrosiderospolymorphatrees at two extremes of a long chronosequence. Oecologia, 2001, 127: 198-206.

[20] Harrington R A, Fownes J H, Vitousek P M. Production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ies in N-and P-limited tropical forests: a comparison of respons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cosystems, 2001, 4: 646-657.

[21] Hobbie S E and Vitousek PM. Nutrient limitation ofdecomposition ofHawaiian forests. Ecology, 2000, 81: 1867-1877.

[22] Vitousek PM and FarringtonH. Nutrient limitation and soil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tests of a biogeochemical theory. Biogeochemistry, 1997, 37: 63-75.

[23] HerbertD A, W illiamsM, Rastetter E B. A model analysis ofN and P limitation on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mazonian secondary forest after alternate land-use abandonmentv. Biogeochemistry, 2003, 65: 121-150.

[24] Wardle D A, WalkerL R, BardgettR D. Ecosystem Properties and ForestDecline in Contrasting Long-Term Chronosequences. Science, 2004,

305: 509-513.

[25] KitayamaK. Comment on/Ecosystem Properties and ForestDecline in ContrastingLong-Term Chronosequences0. Science, 2005, 308: 633b.

[26] Lerman A, Mackenzie F T, VerLMB.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rols of the carbon cycle. Journal ofConferenceAbstracts, 2000, 5: 638.

[27] HuangC Y. Pedology. Beijing: ChineseAgriculturalPress, 2000.

[28] de Camargo P B, Trumbore S, MartinelliL,etal. Soil carbon dynamics in regrowing forestofeasternAmazonia. GlobalChangeBiology, 1999, 5:

693-702.

[29] BatjesNH. Total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soils of theworld. Europe Journal ofSoils Science, 1996, 47: 151-163.

[30] PostW M, Pastor J, Zinke P J,etal. Global patterns of soil nitrogen storage. Nature, 1985, 317: 613-616.

[31] DiseN B, Matzner E, ForsiusM. Evaluation of organic horizon CBN ratio as an indicator of nitrate leaching in conifer forests across Europe.

EnvironmentalPollution, 1998, 102(Sl): 453-456.

[32] Gundersen P, Callesen I, deVriesW. Nitrate leaching in forestecosystems is controlled by forest floorC/N ratio. EnvironmentalPollution, 1998,

102: 403-407.

[33] Ptacnik R, JeneretteG D, VerschoorAM,etal. Applicationsof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for sustainable acquisition ofecosystem services. OIKOS,

2005, 109: 52-62.

[34] G?sewellS, KoerselmanW, V erhoeven JTA. BiomassNBP ratios as indicators ofnutrient limitation forplantpopulations inWetland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3, 13(2): 372-384.

[35] Tessier JT, RaynalD J. Use ofnitrogen to phosphorus ratios in plant tissue as an indicatorofnutrient limitation and nitrogen saturation. Journalof 411: 466.

[36] OllingerSV, SmithM L, MartinM E,etal.Regionalvariation in foliar chemistry and n cycling

among forests ofdiverse history and composition.

Ecology, 2002, 83(2): 339-355.

[37] Aitkenhead JA, McDowellW H. Soil CBN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annual riverine DOC flux at local and global scales.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00, 14(1): 127-138.

[38] Gathumbi SM, Bohlen P J, GraetzD A. NutrientEnrichment ofWetlandVegetation and Sediments in SubtropicalPastures. SoilSc.i Soc. Am.

J. 2005, 69: 539-548.

[39] SchimelD S. Biogeochemical feedbacks in the earth system. In: Leggett J. ed. Globalwarming: the greenhouse report. OxfordUniversity Press,

Oxford, England, 1990, 68-82,.

[40] ShaverG R, BillingsW D, Chapin F S III,et al. Global change and the carbon balance of arctic ecosystems. BioScience, 1992, 42: 433

-441.

[41] RastetterE B and ShaverG R. A model ofmultiple-element limitation for acclimating vegetation. Ecology, 1992, 73: 1157-1174.

[42] McKane R B, Rastetter E B, Melillo JM,et al.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carbon storage in 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 America. Global

BiogeochemicalCycle, 1995, 9: 329-350.

[43] Townsend A R, Braswell B H, Holland E A,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n terrestrial carbon storage due to deposition of fossil fuel

nitrogen. EcologicalApplications, 1996, 6: 806-814.

[44] Sinsabaugh R L, AntibusR K, LinkinsA E,et al. Wood decomposi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ynamics in relation to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Ecology, 1993, 74: 1586-1593.

[45] Sinsabaugh R L, Moorhead D 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xtracellular enzyme production: a model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rol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Soil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994, 26: 1305-1311.

[46] OlanderL P, Vitousek PM. Regulation ofsoilphosphatase and chitinase activity byN and P availability. Biogeochemistry, 2000, 49: 175-190.

[47] McgroddyM E, Daufresne T, Hedin L O. Scaling of CBNBP stoichiometry in forests worldwide: Implications of terrestrial redfield-type ratios.

Ecology, 2004, 85(9): 2390-2401.

[48] Peng P Q, ZhangW J, TongC L,etal. SoilC, N and P cont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with soilphysicalproperties inwetlands ofDongtingLake

flood plain. 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 2005, 16 (10): 1872-1878.

[49] Aber JD, Melillo JM. Litter decomposition: measuring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to forest soils.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1980, 58: 416-421

[50] McClaugherty C A, Pastor J, Aber JD. Forest litterdecomposition in relation to soilnitrogen dynamics and litterquality. Ecology, 1985, 66: 266-

275.

[51] Bosatta E,!gren G I. Dynamic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organicmatter of the soi:l A generic theory. TheAmericanNaturalist, 1991, 138:

227 245.

[52] GriffithsB S, RitzK, BardgettR D,etal. Ecosystem response ofpasture soil communities to fumigationinducedmicrobialdiversity reductions: an

examina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 relationship. Oikos, 2000, 90: 279-294. [53] Vitousek PM, Aber JD, HowarthRW,etal. Human alterationsof the globalnitrogen cycl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EcologicalApplications,

1997, 7: 737-750.

[54] Falkowsk,i P, ScholesR J, BoyleE,etal.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 testofourknowledge ofEarth as a system. Science, 2000, 290: 291-296.

[55] Jobb?gy E G and JacksonR B. The distribution ofsoilnutrientswith depth: globalpatterns and the imprintofplants. Biogeochemistry, 2001, 53:

51-77.

[56] G?sewellS. NBP ratios in terrestrial plants: variation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New Phytologist, 2004, 164: 243-266.

[57] ZhangL X, BaiY F, HanX G. DifferentialResponses ofN: P Stoichiometry ofLeymus chinensis and Carexkorshinskyi toNAdditions in a Steppe

Ecosystem in NeiMongo.l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4, 46(3): 259-270.

[58] Campo J, V?zquez-YanesC. Effects ofNutrientLimitation onAboveground CarbonDynamics duringTropicalDryForestRegeneration inYucat?n,

Mexico. Ecosystems, 2004, 7: 311-319.

[59] Hobbie SE, GoughL. Foliarand soilnutrients in tundra on glacial landscapes ofcontrasting ages in northernAlaska. Oecologia, 2002, 131: 453-

462.

[60] Daufresne T and LoreauM. EcologicalStoichiometry, Primary ProducerDecomposer Interactions, and Ecosystem Persistence. Ecology, 2001, 82

(11): 3069-3082.

[61] SchimelD S. All life is chemica.l BioScience, 2003, 53(5): 521-524.

[62] Galloway JN, CowlingE B, SeitzingerS P,etal. Reactive nitrogen: toomuch of a good thing? AMBIO, 2002, 31: 60-63.

[63] Mackenzie F T, Vera LM, Lerman A. Centuryscal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rols of the carbon cycle. ChemicalGeology, 2002, 190: 13-32.

[64] NadelhofferK J, EmmettA, Gundersen P,et al. Nitrogen deposition makes a minor contribution to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emperate forests. Nature, 1999, 398: 145-148.

[65] SchlesingerW H, Lichter JH. Limited carbon storage in soiland litterofexperimental forestplotsunder increased atmosphericCO2. Nature 2001,

[66] Oren R, Ellsworth D S, Johnsen KH,etal. Soil fertility limits carbon sequestration by forest ecosystems in a CO2-enriched atmosphere. Nature,

2001, 411: 469-472.

[67] AltabM A, HigginsonM J, MurrayDW. The effectofmillennia-l scale changes inArabian Sea denitrification on atmosphericCO2. Nature, 2002,

415: 159-162.

[68] Ganeshram R S, Pedersen T F, Calvert S E,et al. Reduced nitrogen fixation in the glacial ocean inferred from changes in marin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ventories. Nature, 2002, 415: 156-159.

[69] Fang JY, Liu G H, Xu, S L. Carbon reservoir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China. In: WangG C, WenY P, eds. Monitoring and relevantprocess of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 and emission. Beijing: Chinese environment sciencesPress, 1996. 109-128.

[70] Wu ZM, ZengQ B, LiY D,etal.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carbon storage andCO2release of the tropical forestsoils in Jianfengling, Hainan island, China.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1997, 21(5): 416-423.

[71] Fang JY, Chen A, PengC H,etal. Changes in forest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 Science, 2001, 292(5525): 2320-2322.

[72] FangY, Mo J, Peng S,et al. Role of forest succession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lower subtropical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3, 23(9), 1686-1694.

[73] Niu Z, Chen Y H, SuiH Z,et al. Mechanism analysis of leaf biochemical concentration by high spectral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Remote Sensing, 2000, 4(2): 125-130.

[74] ShiR H, Niu Z, ZhuangD F. Feasibility ofEstimatingLeafC/N RatiowithHyperspectralRemote SensingData. Remote Sensing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03, 18(2): 76-80.

[75] Yan C Y, JiangGM, WangC,etal. TheoreticalSimulation ofSingleLeafs' OpticalCharacteristics. JournalofRemote Sensing, 2003, 7(2): 81-85.

[76] Shen Y, Niu Z, Yan C Y. Estimation models for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at both leaf and canopy levels. 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ogy, 2005, 16(7): 1218-1223.

[77] HanW, Fang JY, GuoD,etal. Leaf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cross753 terrestrialplantspecies in China. New Phytologist, 2005,168: 377-385.

[78] SchimelD 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 carbon cycle. GlobalChange Biology, 1995, 1: 77-91.

[79] Larssen T, SeipH, Semb A,etal. Acid deposition and its e. ects in China: an overview. EnvironmentalScience& Policy, 1999, 2: 9-24.

[80] ArainM A, Black TA, BarrA G,etal. Effects o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climate variability on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fboreal deciduous and conifer forests. Canadian Journal ofForestResearch, 2002, 32: 878-891.

[81] Vitousek PM, TurnerD R, KitayamaK. Foliarnutrientsduring long-term soildevelopment. inHawaiianmontane rain forest. Ecology, 1995, 76,712-720.

[82] MoorcroftP R, HurttG C, Pacala SW. AMethod forScalingVegetation Dynamics: The Ecosystem DemographyMode.l EcologicalMonograph,2001, 71(4), 557-585.

[83] Brown JH. Macroecology: progress and prospect. Oikos, 1999, 87, 3-14.

参考文献:

[ 4 ] 韩兴国,李凌浩,黄建辉.生物地球化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1] 张丽霞白永飞韩兴国. NBP化学计量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学报, 2003, 45(9): 1009~1018.

[12] 曾德慧,陈广生.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植物生态学报, 2005, 29(6): 1007~1019.

[27] 黄昌勇.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48] 彭佩钦,张文菊,童成立,等.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10): 1872~1878.

[57] 张丽霞,白永飞,韩兴国.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中N素添加对羊草和黄囊苔草NBP化

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植物学报, 2004, 46(3): 259~270.

[69]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库.见:王庚辰,温玉璞主编.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监测及相关过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109~128.

[70] 吴仲民,曾庆波,李意德,等.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5): 416~423.

[73] 牛铮,陈永华,隋洪智,等.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遥感学报, 2000, 4(2): 125~130.

[74] 施润和,牛铮,庄大方.利用高光谱数据估测植物叶片碳氮比的可行性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3, 18(2): 76~80.

[75] 颜春燕,蒋耿明,王成,等.植被单叶光谱特性的理论模拟.遥感学报, 2003, 7(2): 81~85.

[76] 沈艳,牛铮,颜春燕.植被叶片及冠层层次含水量估算模型的建立.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7): 1218~1223.

3947 8期王绍强等: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放牧对呼伦贝尔草地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第32卷第15期2012年8月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 Vol.32,No.15Aug.,20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10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60100) 收稿日期:2011-04-20;修订日期:2012-04-24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ghliu@rcees.ac.cn DOI :10.5846/stxb201104200523丁小慧,宫立,王东波伍星,刘国华.放牧对呼伦贝尔草地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生态学报, 2012,32(15):4722-4730.Ding X H ,Gong L ,Wang D B ,Wu X ,Liu G H.Grazing effects on eco-stoichiometry of plant and soil in Hulunbeir ,Inner Mogolia.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2,32(15):4722-4730. 放牧对呼伦贝尔草地植物和土壤生态 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丁小慧1,2,宫立1,2,王东波3,伍星1,刘国华 1,*(1.中国科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 021008)摘要:放牧通过畜体采食、践踏和排泄物归还影响草地群落组成、植物形态和土壤养分,植物通过改变养分利用策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分析呼伦贝尔草原放牧和围封样地中的群落植物和土壤的碳氮磷养分及化学计量比,探讨放牧对生态系统化学计量 学特征和养分循环速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如下:(1)群落尺度上,放牧和围封草地植物叶片C 、 N 和P 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种群尺度上,放牧草地植物叶片N 含量显著高于围封草地;(2)放牧草地土壤全C 、全N 、有机C 、速效P 含量,低于围封草地,硝态N 含量高于围封草地;土壤全P 和铵态N 指标没有显著差异;(3)放牧草地植物C ?N 比显著低于围封草地,植物残体分解速率较快,提高了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速率。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放牧;围封;化学计量学;呼伦贝尔 Grazing effects on eco-stoichiometry of plant and soil in Hulunbeir ,Inner Mogolia DING Xiaohui 1,2,GONG Li 1,2,WANG Dongbo 3,WU Xing 1,LIU Guohua 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e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3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Inner Mongolia ,Hulunbeir 021008,China Abstract :The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one of the largest remaining grassland ecosystems in the world ,is extensive and covers an area of up to 68%of the entire region.Rece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livestock products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grassland is severely degraded by overgrazing.The effect of graz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and crucial issue in the study of grassland ecology.The early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grazing on the productivity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grasslands through the browsing ,trampling around and excretion of livestock.Focusing on C4soil or plants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grazing on the stoichiometry traits of soil and plants.The mechanism by which grazing affects the stoichiometry traits of soil and plants is far from clear.For this issue , we carried out a study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grazing on the stoichiometry traits of soil and plant at both 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scales.We determined the C ,N ,P content and the C /N ratios of plant and soil to explore how grazing affects the stoichiometry traits and nutrient cycling rates in an ecosystem.We found that :(1)On community scale ,C ,N ,P content of the leaves had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azed and the exclosure grassland ;however ,on species scale ,the N content in

生态化学计量学; 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1): 2–6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01.002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http:// 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99720.html, —————————————————— 收稿日期Received: 2009-11-24 接受日期Accepted: 2009-12-15 生态化学计量学: 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理论 贺金生1,2 韩兴国3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北京 100871; 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 810008;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Searching for unifying principles from individuals to ecosystems HE Jin-Sheng 1,2 and HAN Xing-Guo 3 1 Department of Ecology,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8, China; and 3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从190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ohannes Warming (1841–1924)出版第一本生态学教科书《植物生态学》到现在, 生态学经历了100年的发展。作为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学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研究的问题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尺度的特点。正因为这样的学科特点, 传统上生态学家多强调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问题的局域性, 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进入21世纪以后, 生态学在统一化理论方面出现了一些尝试, 代表性的有生态学的代谢理论(metabolic theory of ecology) (Brown et al ., 2004)和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Sterner & Elser, 2002)。 生态化学计量学综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利用生态过程中多重化学元素的平衡关系, 为研究C 、N 、P 等元素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种综合方法。1958年, 哈佛大学的A. Redfield 首次证明: (1)海洋浮游生物的C 、N 、P 有特定的组成(摩尔比106:16:1, 该比率后被称为Redfield 比率); (2)这一比率受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的调节(Redfield, 1958)。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为以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奠基之作。从Elser 和Hassett (1994)以及Elser 等(2000)的重要文章, 到以后Sterner 和Elser (2002)的专著《Ecological Stoichi- ometry 》的出版, 标志着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的系统化和逐步成熟。 2004年著名生态学杂志《Ecology 》 (85卷1 177页)和2005年《Oikos 》(109卷3页)分别出版了“Ecological stoichiometry”专辑, 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本刊也于2005年发表了曾德慧和 陈广生(2005)的综述性文章, 系统介绍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与进展。 1 生态化学计量学为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统一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生态化学计量学主要研究生态过程中化学元素的比例关系, 因此跨越了个体、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景观和区域各个层次。生态化学计量学目前主要集中在C 、N 、P 元素的计量关系。这是因为, C 、N 、P 是重要的生命元素, 它们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化学组成的基础。一般来说, 组成地球上有机体蛋白质的16%是N, 核酸组成的9.5%是P, 这两个比例在不同来源的生物中相对稳定。而有机体干物质的50%左右是C, 这一比例在生物的不同类群中随细胞的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一定的内稳态机制(homeostatic mecha-nism), 即生物在变化的环境(包括食物)中具有保持其自身化学组成相对恒定的能力, 它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存在的前提(Sterner & Elser, 2002)。现在还不清楚生物组成的其他元素是否存在相对稳定的计量关系, 但从生态化学计量学角度, 对其他化学元素的探索是必要的, 特别是S 的作用。 无论是植物个体水平, 还是生态系统水平, C 、N 、P 都是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中一个元素在生态学过程中的作用, 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元素的影响。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研究C 、N 、P 等主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学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Sterner & Elser, 2002; Güsewell, 2004)。在植物的个

无机化学实验十九 氮、磷

实验十九氮、磷 [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不同氧化态氮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酒精灯 固体药品:氯化铵、硫酸铵、重铬酸铵、硝酸钠、硝酸铜、硝酸银 液体药品:H2SO4(3 mo1·L-1,浓)、NaNO2(0.5mo1·L-1,饱和)、KI(0.1mo1·L-1)、KMnO4(0.1mo1·L-1)、HNO3(1.5mo1·L-1、浓)、NH4Cl(0.5mol·L-1)、HCl(浓6 mo1·L-1、2mo1·L-1)、 FeSO4(0.5mo1·L-1)、NaNO3(0.5mol·L-1);H3PO4(0.1mo1·L-1)、Na3PO4(0.1mo1·L-1)、 Na2HPO4(0.1mo1·L-1)、NaH2PO4(0.1mo1·L-1)、AgNO3(0.1mo1·L-1)、CaCl2(0.5mo1·L-1)、 Na2CO3(0.5mo1·L-1)、Na4P2O7(0.1mo1·L-1)、HAC(2mo1.L-1)、无水乙醇、氨水(2mo1·L-1)、 蛋白水溶液(1%) 材料:pH试纸、冰、木条、铂丝(或镍铬丝)、红石蕊试纸 [实验内容] 一、铵盐的热分解 在一支短粗且干燥的试管中,放入1g氯化铵。将试管垂直固定、加热,并用湿润的pH试纸横放在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继续加热,pH试纸又有何变化?同时观察试管壁上部有何现象发生?试证明它仍然是氯化铵。解释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 分别用硫酸铵和重铬酸铵代替氯化铵重复以上的实验,观察比较它们的热分解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铵盐热分解产物与阴离子的关系。 现象和解释 NH4Cl == NH3↑+ HCl↑ 湿润的pH试纸先变蓝,后变红。因为NH3比HCl轻。试管壁上部有NH4Cl生成。铵盐易溶、受热易分解。 (NH4)2SO4== NH3↑+ NH4HSO4 (NH4)2Cr2O7== N2↑+ Cr2O3+ 4H2O 二、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将1ml浓度为3mo1.L-1的硫酸溶液注入在冰水中冷却的1ml饱和亚硝酸钠溶液中,观察反应情

延河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 枯落物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

自然资源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第30卷第10期 2015年10月V ol.30No.10Oct.,2015延河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枯落物-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向云1,4,程曼1,安韶山1,2*,曾全超2,3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 中心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3.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4.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太原030000) 摘要:通过对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不同立地条件的植物、枯落物和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和分析,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共有植物达乌里胡枝子,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共有植物-枯落物-土 壤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以期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中的元素迁移和转化。结果表明:1)土壤 碳氮比的平均值为10.88,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3.14和2.13。2)土壤碳氮比表 现为阳坡>阴坡、沟坡>峁坡,氮磷比无显著差异;共有植物碳氮比表现为阳坡>阴坡,峁坡>沟 坡,碳磷比和氮磷比为阴坡>阳坡,峁坡>沟坡;枯落物碳氮比表现为阳坡>阴坡,峁坡>沟坡;氮 磷比和碳磷比在不同立地条件中均表现为阴坡>阳坡,沟坡>峁坡。3)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 植物-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探讨,得知沟坡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累积速率相对高于峁坡,阳坡土壤有机碳固定大于阴坡,各立地条件中土壤全磷含量相对一致;在植物生长后期以及枯 落物分解过程中,阳坡和峁坡表现为氮素迁移转化相对强烈,阴坡和沟坡则有利于磷的迁移和 转化。 关键词:土壤;植物;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立地条件 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5)10-1642-11DOI :10.11849/zrzyxb.2015.10.004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同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以枯落物分解和根系分泌的方式将养分归还于土壤中。枯落物及其分解过程是联系植被和土壤的纽带,植物-枯落物-土壤构成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其中土壤养分供应量、植物养分需求量以及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的返还量的不断调节[2],使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但同时也增加了植物-枯落物-土壤中碳、氮、磷之间相关关系的复杂性。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它是分析多重化学元素的质量平衡对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一种理论[3-4],为探究不同生态系统中元素迁移和元素限制提供了有效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利用化学计量手段来研究土壤植物的元素 收稿日期:2014-09-10;修订日期:2015-04-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1226);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4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1030532)。 第一作者简介:向云(1987-),男,湖南澧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被恢复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E-mail:xy020824@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99720.html, *通信作者简介:安韶山(197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生态学、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流域生态与管理研究。E-mail: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99720.html,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集:化学常用计量 (解析版)

化学常用剂量 1.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体COD (化学需氧量) 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准确移取100 mL 水样,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10 mL 1∶3 的硫酸,再加入15.00 mL 0.020 0 mol ·L -1 KMnO 4 溶液(此时溶液仍呈紫红色)。 步骤2 用小火煮沸10 min (水中还原性物质被MnO -4氧化,本身还原为Mn 2+ ),取下锥形瓶趁热加10.00 mL 0.050 0 mol ·L -1 Na 2C 2O 4溶液,充分振荡(此 时溶液为无色)。 步骤3 趁热用0.020 0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消耗KMnO 4 溶液4.500 mL 。 通过计算确定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换算为需要的O 2的质量(mg),COD 的单位mg ·L -1。] 【解析】n (Na 2C 2O 4)=0.050 0 mol ·L -1×10.00 mL ×10-3 L ·mL -1=5.000×10-4 mol ,两次共消耗n (KMnO 4)=0.020 0 mol ·L -1×(15.00+4.500)mL ×10 -3 L ·mL -1= 3.900×10-4mol ,氧化有机物消耗n (KMnO 4)=3.900×10-4mol - 2 5 n (Na 2C 2O 4)=3.900×10-4 mol -25×5.000×10-4mol =1.900×10-4 mol ,n (O 2)= 54×1.900×10-4mol = 2.375×10-4mol ,m (O 2)=2.375×10-4mol ×32 g ·mol -1=7.600×10-3g = 7.600 mg ,COD =76.0 mg ·L -1。 2.为确定由CoC 2O 4·2H 2O 获得Co 3O 4的最佳煅烧温度,准确称取4.575 g 的CoC 2O 4·2H 2O 样品,在空气中加热,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

生态化学计量学概念和理论基础

(1)生态化学计量学涵义及理论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学已经发展为研究从分子尺度到全球尺度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科学,然而如何使相关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统一起来,一直是该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在最近20年应蕴而生(Elser,J.,2000;Sterner,R.2002;曾德慧,2005)。 所谓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包括了生态学和计量学的原理,考虑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原理以及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理论,研究在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中能量与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C、N和P素)平衡以及这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科学(Zhang,L.2003;程滨,2010;王绍强,2008)。简言之,生态化学计量学就是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与化学元素间平衡的学科[191],主要强调的是活有机体的主要组成元素(特别是C、N和P)的关系。 用组成有机体的元素的独特化学计量值来反映生物进化的结果,主要包括影响生物生长速率、健康状况、新陈代谢、组织结构和生态演替等某些方面(Michaels,A.,2003)[199]。在生态学中聚焦元素间化学计量比,主要意义在于:首先,元素容易在不同生物组织水平间移动,因此能够计算元素的组成和估计进入或流出各种生物实体化学元素的通量;其次,元素是不变的,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去研究元素在各生物学组织水平间的流量;最后,生命有机体都是由化学反应所产生、维持和增殖的化学实体,且化学反应都是以复杂和耦合的反应网形式进行的(Sterner,R.2002;曾德慧,2005)。 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了两个重要的具体理论,即动态平衡原理和生长速率理论。 动态平衡原理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成立的理论基础(曾德慧,2005)。指有机体各种元素组成与其周围环境(包括利用资源)养分元素供应保持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Sterner,R.2002)。它被认为是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生命的本质特征。 “生长速率理论”是有机体生态化学计量控制的基本途径,这个理论提供了生态化学计量控制生命进化论、细胞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机制的基本框架(Elser,J.,2000;曾德慧,2005;Reiners,W.1986;Vanni,M.2002)。最初源于对最适条件下不同物种生物量C∶N∶P和最大生长速率的研究(Elser,J.1996;Main,T.1997),而且适用于同物种生物的生物量C∶N和N∶P变化的研究(Hessen,D.,2004;Hessen,D.;1990)。生长速率理论把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分子、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并认为,单个有机体P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长及繁殖过程紧密相关(它是种群动态的一个主要决定者)(Elser,J.;1996)。具体来说,有机体C∶N∶P的变化主要由生物体P含量的变化所决定。生物有机体必须调整它们的C∶N∶P化学计量比来适应生长速率的改变,生长快速的物种通常具有较低的C∶P和N∶P(Elser,J.,2003;Makino,W.,2003),这种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生活史特性产生变化的演化过程会对有机体的元素组成产生影响(Elser,J.,2000;曾德慧,2005)。 (2)陆地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生态化学计量学目前多数研究集中水生生态系统,其理论的提出、验证和补充大都是基于对海洋生物的研究获得的,陆地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10 年来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天然草原和森林亚系统研究较多。总体分为几个方面: 首先,植物个体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通过研究植物体自身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境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与差异;找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及生存、生长、生活、生育与生衍状态的科学。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和功能属性的生态学系统;可以抽象的概括 为是一个生物组分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动态 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复合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科学,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科学知 识体系。 生物学物种或生物种:在自然界中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应该繁殖出 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自然选择的准则:在特定环境中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即保留适合度 高的个体或类型。 物理防御:种植物刺、种植物壳、植物的种子(脱落) 化学防御:植物和动物生成次生化合物保护剂(有毒化合物,消化不良化合物。 形态和行为防御:体色或形态图案成为隐态,警戒态,模仿味道不佳猎 物体姿的贝氏拟态、警戒色+模拟体姿的繆氏拟态。生存环境:影响活体生物功能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氧气、pH、盐度、污染物浓度等、条件可以改变但不能被消耗。生境:生物有机体的生活场所。 生态位:生物有机体对生境条件以及生境资源需求的综合,有机体的生态位是生物的生活模式。

基础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不存在情况下,一个物种可以生存繁殖的潜能。 实际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存在情况下可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和资源范围。 低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冷害与冻害(细胞的渗透压和水平衡、细胞 膜);避冻策略和耐冻策略。 高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高温危害:酶失活和变性、高温失水(蒸腾维温)、火灾。 适应策略:蒸腾维温--动植物的水冷系统,特化物种、耐高温生物,嗜热真菌,极端嗜热原核生物。 必需资源:资源间不可替代。 互补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湿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少。拮抗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明显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多。抑制性资源:必须资源在适宜范围年供给量增加促进生长,在过量供给时则变得得有害,抑制生物生长率。 氮限制机制:供给光合作用酶的N素不足,叶绿体内的ATP、NADPH 和羧化作用受限制。 磷限制机制:供给光合成RUBP的磷酸盐或者磷糖酸不足,限制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学调控机制:①植物气孔对水碳耦合的调控机理②根系对 水分、养分吸收和碳归还的调控机理③微生物功 能群对碳氮转化和排放的调控机理④土壤-植物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计量学是化学量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化学量测量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化学信息的科学。化学计量学很多研究内容都涉及分析化学基础性问题,如样品的采样理论、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等。在本文主要从最优化方法、多元校正分析法、模式识别法、化学定量构效关系等方面对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应用 1.引言 19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S.Wold首次提出“化学计量学”,随后化学计量学在我国发展有二十余年,已然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用的化学信息。 20世纪80年代,在分析测试或化学量测中,人们第一次发现,取得数据甚至大量数据已不是最困难的一步。最难解决的瓶颈问题是这些数据的解析及如何从中提取所需的有用化学信息[1]。计算机的出现推动了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化学家、分析化学家利用可在计算机上实现许多强有力的数学方法,包括一些相关学科发展的数据与信号处理新方法,从多维化学量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相关化学信息。 其方法贯穿了分析量测中“采样-测量-数据处理”的各个部分,包括采样理论、实验设计、选择和优化实验条件、单变量和多变量信号处理以及数据分析[2]。 2.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1最优化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最优化方法,分为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而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很多目标函数非常复杂,采用简单的局部最优方法很难奏效[3]。常用的全局优化算法有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这里主要介绍人工神经网络。 现代生物学研究在不断研究人脑组织后,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概念。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用模拟生物神经元的某些基本功能元件(即人工神经元) [5],按各种不同的联结方式组成的一个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十分复杂的网络,它是由大量简单的处理单元连接而成的,并且可以模拟大脑的行为。人工神经网络(ANN)能够对数据模式进行有效地分类与解析,它比较适合处理结果与原因关系不确定的非线性测量数据,许多化学问题都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所以它成功地应用于很多化学领域[6]。人工神经网络由神经元模型构成,这种由许多神经元组成的信息处理网络具有并行分布和结构。每个神经元具有单一输出,并且能够与其他神经元连接;存在许多(多重)输出连接方法,每种连接方法对应一个权系数。 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在谱图分析、药物分子药效预测和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应用已有报道[7]。此外,ANN还促进了仪器联机与实验室自动化,并卓有成效地控制或指导生产,提高和保证了生产质量。 2.2多元校正分析法的应用 多元校正与分辨一直就是分析化学计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多元分析不断开发和逐步崛起,研究目标及对象越来越复杂,要求分析工作者给出快速准确的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结果。 多元校正法则是对现代分析仪器所提供大量的量测数据进行解析的数学统计方法[8]。多元分析校正一直都是化学计量学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如何从量测数据中提取化学体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信息,这一领域业已形成了化学计量学极

化学计量 的发展

化学计量在中国的进展 1生态化学计量学概念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结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基本原理,包括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考虑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原理和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理论,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氮、磷)平衡的科学,以及元素平衡对生态交互作用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一研究领域使得生物学科不同层次(分子、细胞、有机体、种群、生态系统和全球尺度)的研究理论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 2生态化学计量学小史 1862年李比希提出的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law of the minimum),这个理论认为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个定律阐述的精华就是生物体中元素的组成平衡对于生物体生长是非常重要的。李比希认为化学在动物和植物生理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许多生命有机体对于贫瘠环境的适应的研究以此为基础产开,大量证据表明,限制性元素的含量不同会影响有机体元素的组成。 1925年,Lotka首先将物理一化学系统热力学定律与生物世界相联系起来,著成了《物理生物学的基础)(Elements of Physical Biology)一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模型: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模型,这个模型定量阐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许多生态学基础理论由于他的思想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完善和发展。1958年,哈佛大学的Redfiel首次提出了Redfield比率:海洋浮游生物的C、N、P有特定的组成,摩尔比为106:16:1,后人认为这个比率不是不变的,而是受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的调节。这个假设的提出极大发展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1986年Reiners集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化学计量学理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且结合化学计量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模型。自Reiners提出生态化学计量学,拉开了化学计量学在生态学中应用的序幕,科学家们在2O多年的时间内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研究结果显示,不仅群落结构与动态、物种共生、营养级动态、生物的养分限制受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供求平衡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关系也受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制约。因此,生态化学计量学成了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统一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为连接分子、细胞、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尺度生物学研究的新工具,为研究营养级动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崭新的视点E 。 生态化学计量学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较快。最近的研究不仅包括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之间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之间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还包括了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以及植物叶片和细根不同器官之间计量特征的关联_3]。 3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3.1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之间 自从生态化学计量学被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理论,已经在需多个方面得到了应用,比如种群动态、森林演替和碳循环。尽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国外玩,但是也在东部南北样带、草地生态系统及全国水平的陆地生态系统做了大尺度的研究。2004年,McGroddy等总结了世界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的叶片和凋落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发现了不同生物群(温带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和热带森林)具有不同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但有关同一区域不同森林类型间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还未曾报道,于是吴统贵]以珠江三角洲3种典型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类型优势乔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闫恩荣]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通过对叶片和凋落物c:N:P比率与N、P重吸收的研究,揭示3种植被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重吸收的内在联系。 3.2不同演替阶段之间

湿地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46-科学技术创新2019.11 湿地生态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范全城柴娜李萍王志强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湿地(wetland)是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兼具水陆生态系统的特征,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过渡生态系统之一,其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390(2019)11-0046-02 湿地(wetland)是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区,兼具水陆生态系统的特征,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过渡生态系统之一,其与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于湿地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完全科学统一的定义,而纵观国内外对湿地的定义也多达60种。而有关湿地的最早的定义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渔业局首次对湿地进行了定义,主要包含了水文和植物两大板块。目前,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是《国际生物学计划》和《湿地公约》中所提及的定义,其中前者定义湿地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或生态交错带,对水域的界定是在低水位时水深不得大于2m;后者将其定义为低潮时水深在6m以下的水域或海洋水域,还包含湿地内的岛屿及临近湿地的近海岸地区,如河流、湖泊、沼泽、滩涂、水库、浅海区等。我国湿地管理部门在《湿地公约》对湿地定义的基础上,规定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长久性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等,包括低潮时水深不高于6米的海域。 1生态化学计量学概述 近年来,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迅速,在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地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植物组织、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枯落物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涵盖了物种水平上物种之间的生物关系,群落水平上群落结构变化与养分的动态平衡,全球水平上生态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生态化学计量学起步比较晚,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30年来发展迅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有:张仲胜等较为全面的概述了生态化学计量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统计分析了国内119块湿地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分布格局,并与国外、世界湿地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了对比分析,探索了影响湿地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因子。贺金生等第一次提岀生态化学计量学为将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尺度的生物系统统一联系起来提供了新的构思。 2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之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必需的养分;其储集的养分含量直接影响到植物个体的生长趋势以及植物群落的生产力。湿地土壤中的有机碳、氮、磷作为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源要素,不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个核心环节,还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子。Cleveland 等研究发现土壤中也存在类似于“Redfled比值”的碳氮磷比值,如全球土壤及土壤微生物的C:N:P比值相对稳定在186:13:1和60:7:1。Tian等发现在区域尺度上,土壤的C:N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波动。目前,有关森林、草原、荒漠等地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已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张仲胜等问对中 国湿地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统计发现,C:N、C:P及N:P,均远远高于全球土壤的平均水平。曹磊等对黄河三角洲潮汐湿 地C、N、P的化学计量学的特征研究发现,土壤中C、N、P的空间分布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但是基于湿地处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热点区域,决定了湿地土壤环境的复杂性,有关湿地土壤碳、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循环机制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生态化学计量学为深入研究植物的碳、氮、磷与土壤中碳、 氮、磷的相关性以及限制性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了新的 思路。目前研究学者大多从不同的系统、功能群和物种的角度 研究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影响因子,也有从区域尺度、群落水平、植物器官元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Han等研究得出,我国陆生植物叶的平均N含量为18.6,与全球植物N 含量大体相近,而P的平均含量为1.21,明显低于全球的植物叶P含量的平均值,并推测P可能是我国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原、荒漠等陆生生态系统及植物器官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王维奇等对闽江河口湿地的C、N、P含量及季节动态开展了研究,发现活体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的生态计量比均表现出C:P>C:N>N:P的规律,而且植物活体部分与枯落物的C、N含量均高于土壤。 4枯落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枯落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关键的养分储存库,其养分的变 化特征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养分循环。枯落物的 分解过程是不仅涵盖了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体的过程,还包 括衰亡组织有机体的分解过程。国外针对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的 枯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和模型建立等方面开 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枯落物的分解过程方面,研究学者从时间和空间的研究角度探索了 其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在模型建立方面,01so提出的单指数时间衰减模型被广泛用以预测枯落物的分解过程。在影响因素 方面,Roache等研究了盐度对湿地枯落物分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盐度与枯落物分解速率的相关性。相比之下,国内有关湿地枯落物地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先后有学者从枯落物的分解过程、分解速率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区域包含了闽江河口湿地,三江平原和鄱阳湖湿地等湿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熊汉锋,王运华.湿地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36⑵:240-243. [2]罗美娟,黄炜娟,谭芳林等.闽江河口湿地主要植物(转下页)

q氮、磷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氮磷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氮气 1、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3N2 放电 2、氮气在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N2+O22NO 3、合成氨反应:N2+3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H3 二、氨气 1、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NO+6H2O 2、少量氨在氯气中燃烧:2NH3+3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6HCl 3、足量的氨和氯气反应:8NH3+3Cl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6NH4Cl 4、氨气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4NH3+3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N2+6H2O 5、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2NH3+3Cu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2+3Cu+3H2O 6、氨气和水反应: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3·H2O 7、工业上合成碳铵:NH3+CO2+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HCO3 8、氨水与盐酸反应:NH3·H2O+H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Cl+H2O NH3·H2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4++H2O 9、氨水与醋酸反应:NH3·H2O+CH3CO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3COONH4+H2O NH3·H2O+CH3CO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3COO-+NH4++H2O 10、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H4Cl Mg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OH)2↓+2NH4+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l(OH)3↓+3NH4+ 12、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2↓+2NH4Cl Fe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2↓+2NH4+ 1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氨水:FeCl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3↓+3NH4Cl Fe3++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Fe(OH)3↓+3NH4+ 14、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CuSO4+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OH)2↓+(NH4)2SO4 Cu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u(OH)2↓+2NH4+15、硝酸银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gNO3+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OH↓+NH4NO3 Ag++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OH↓+NH4+16、硝酸银溶液加入过量氨水:AgNO3+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H3)2NO3+2H2O Ag++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g(NH3)2++2H2O 17、硫酸锌溶液中加入氨水:ZnSO4+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OH)2↓+(NH4)2SO4 Zn2++2NH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Zn(OH)2↓+2NH4+18、氨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和一氧化氮反应:4NH3+6N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N2

2015年人教版高三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2012·高考山东卷)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2012·高考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C.1 L 0.1 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 4.(2012·高考江苏卷)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5.(2012·高考福建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6.(2012·高考四川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解析】选D.A项:NO2和CO2中都含相同数目的氧原子,故N A个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项: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为CH2,所以28 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28 g 14 g/mol=2 mol,碳原子数目为2N A. C项:等质量的NO2与N2O4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则92 g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92 g 46 g/mol×3=6 mol,数目为6N A. D项:当应用V m=22.4 L/mol时,应指明气体所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而题目所给状况为常温常压,故不能应用V m=22.4 L/mol. 2.【解析】选B.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加热可促进Fe3+的水解,所以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电解氯化钠溶液时,H+在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生成1 mol氢气转移2N A个电子,D项错误. 3.【解析】选A.A项,1 mol CH4中含4 mol C—H键,4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含C—H 键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4=1 mol,共n A个,故A正确.B项,HNO3过量时,铁被氧化为+3价,1 mol Fe转移3n A个电子,B项错误;C项,HCO-3在水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以水解为主,故c(HCO-3)<0.1 mol/L,HCO-3的个数小于0.1n A,C项错误;D项,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是标准状况,故D错误. 4.【解析】选B.A项,由于Cl2溶于水存在平衡体系Cl2+H2O HCl+HClO,0.1 mol Cl2不可能全部与H2O反应,因此转移的电子数目无法计算.B项,18 g水为1 mol,含有3N A个原子,B项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D项气体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故C、D两选项均错误. 5.【解析】选C.A项中没有标明标准状况,11.2 L O2不一定是0.5 mol O2,故错误;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水中c(H+)不同,pH不同,B项错;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消耗的n(NaOH)相等,C项正确;D项Δ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项错误. 6.【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33.6 L不是1.5 mol,故A项错误.乙烯、丙烯的混合物分子通式为(CH2)n, 7.0 g烯烃混合物中CH2原子团为0.5 mol,故氢原子数目为N A,B项正确.C 项中只有浓H2SO4才与Cu加热反应,当反应一段时间浓H2SO4变稀后与Cu的反应停止,SO2的分子数目一定小于0.46N A,故C项错误.0.1 mol N2与0.3 mol H2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故转移电子数目一定小于0.6N A,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