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

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抗感染、预防并发症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放射性碘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疲倦评分较低,情绪功能与总健康状况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全切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dioiodine therapy on living quality in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with total thyroidectomy. Methods 120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60)and control group (n=60)by random number table.All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took total thyroidectomy.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took anti-infection and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after surgery,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took radioiodine therapy after surgery.The curative effects and living quality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76.67% (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weariness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the scores of emotion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status were higher (P<0.05). Conclusion Radioiodine therapy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s.It can obviously increase clinical efficacy,and improve postoperative living quality.It is worthy of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Radioiodine therapy;Thyroid cancer;Total thyroidectomy;Living quality

甲狀腺癌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大部分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一般早期表现不明显,无自觉症状,多是由家人或医生偶然发现其颈部甲状腺有质硬而高低不平的肿块[1]。按照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包括未分化癌、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及髓样癌,其乳头状腺癌以80%的发病率占据第一位,其次滤泡状腺癌以15%占据第二位,一旦确诊为甲状腺癌应选择手术治疗,以提高术后生存质量[2-3]。放射性碘治疗属于一种内放射治疗,一直被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甲状腺癌,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该疗法在治療方式、治疗环境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治疗方式,部分学者认为放射性碘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对患者的影响也较大,仍然无法改

善患者的生命质量。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放射性碘治疗对甲状腺癌全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精编WORD版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林岩松 碘-131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 为什么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碘-131进行“去残”治疗? 颈部神经血管非常丰富,甲状腺组织与神经、血管及甲状旁腺的解剖关系密切,外科手术常常难以完全切除所有的甲状腺组织,残存的甲状腺组织可能存在甲状腺癌复发的隐患;由于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具有多灶生长的趋势,因此在残存的甲状腺组织中可能存在残余的甲状腺癌病灶,碘-131可以找到体内的残存甲状腺组织和残存的甲状腺癌病灶,通过碘-13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β射线摧毁残余的甲状腺组织及可能存在的肿瘤病灶,通过这种“去残”治疗,达到预防和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目的。 为什么碘-131也能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甲状腺能生产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备物质之一。碘-131与碘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口服后也能被甲状腺选择性摄取。绝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也保留了摄碘功能,因此,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被去除之后,这些甲状腺癌细胞就能摄取碘,利用碘-131所发射出的射线,可以有效地消灭局部及远处转移病灶中的肿瘤细胞,达到预防及控制肿瘤进展的目的。 分化型甲状腺癌需要哪些治疗? 大多数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治疗历经“三步曲”:①甲状腺全切术;②碘-131治疗;③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经过碘-131治疗与仅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相比,其复发及转移的几率明显降低。

我科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简要流程 1、下述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应进行131I治疗: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年龄小于45 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侵袭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2、术后四周或停用甲状腺激素、低碘饮食四周以上; 3、复查近期(一个月内)甲功生化2+3;甲状腺球蛋白(Tg); 4、复查近期肾功+肝功、血常规; 5、行131I全身显像(该项目需预约,一般于每周二服药;于周三行131I全身显像); 6、核医学治疗医师对病人进行问诊、查体病历书写; 7、剂量制定,全科讨论,上级医生审核。 8、交代治疗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需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8、每周二入西院观察室入院两天,星期四上午开始服用甲状腺激素(如优甲 乐、甲状腺片等); 9、服用治疗剂量131I一周后行131I全身显像。 10、治疗后两个月复查甲功生化2+3+Tg,门诊随诊。

I131治疗甲亢

碘131治疗甲亢治疗方法 刘宝山5097129009 碘131治疗甲亢有以下过程: 1、病人的准备 (1)停止服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忌食含碘食物。 (2)、查血、尿常、甲功,甲状腺自身抗体、吸碘率、半减期、甲状腺扫描,肝、肾功,心电图,胸片,必要时查甲状腺B超。 (3)、心率过快和精神紧张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镇静剂。 (4)、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病情减轻后进行131I治疗。 2、131I治疗剂量的确定 (1)、固定剂量法:一般推荐治疗GD给予5~10Mci。这一方法疗效高,但缺点是甲低发生率偏高。(临床应用较少) (2)、计算剂量法:(常用方法)为用量等于: 计划量(Rad/g)×甲状腺重量 最大吸碘率×Teff(半减期) 3、剂量的修正 由于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所以在理论剂量计算出后还要根据甲状腺的质地,有无结节,有无服用内科抗甲亢药物等因素加减剂量。 4、给药方法: 为保证药物的吸收,应空腹口服131I,服药后2小时方可进食。 5、重复治疗:治疗后3~6个月后确定未痊愈的病人可二次治疗。 6、治疗后注意事项: (1)服碘后为达到充分吸收目的,应于两小时后进食; (2)嘱咐病人注意休息,防止感染、劳累和精神刺激,避免病情加重; (3)服碘后一个月内不用含碘的食物或药物; (4)病情较重患者服碘后2~3天可给予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断剂减缓症状; (5)不要挤压甲状腺; (6)服碘后一周内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 (7)女患者半年内不可怀孕,男患者半年内采取避孕措施; (8)告知患者治疗反应和随访事项。 7、随访 患者服碘治疗后,一般2~3个月随访复查一次,如病情需要则可于碘治疗后每月随访一次,包括症状、体征、血清甲状腺激素、TSH、TGAb、TRAb、血常规等。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认识误区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认识误区 黄东航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福州)碘131治疗是甲状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甲状腺癌患者在对碘131治疗的认识上存在以下五个误区。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黄东航 误区一、手术已经切除干净,不再需要碘131治疗碘131治疗包括“清甲”(清除甲状腺组织)和“治疗”。“清甲”是指用碘131摧毁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其理论基础是:与其他癌症不同,甲状腺癌多数是多个中心发生的,即使通过CT、B超、手术等探测到甲状腺内只有1 个癌结节,但是在甲状腺其他部位也可能有癌细胞,只是因为癌细胞较少而未形成明显的癌结节。有人认为好的外科专家会将甲状腺全部切除干净,不会残留有正常甲状腺组织或癌组织。这是误解,再高明的外科专家,只能做到肉眼切除甲状腺或癌组织,而不能做到显微镜下的完全切除,即术后仍有少量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残留,这些残留的甲状腺细胞或癌细胞必须由服碘131来消灭。利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癌细胞具有高度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让患者口服碘131,碘131进入体内会被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地吸收,碘131释放的β射线会将隐藏于体内任何部位的甲状腺癌细胞消灭,因此碘131治疗甲状腺癌是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

也使甲状腺癌成为第一个能被人类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很多经过碘131治疗后的甲状腺癌患者预期寿命会像正常人一样。因此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行碘131治疗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益处,会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癌症的复发。 当然,并非所有甲状腺癌病人用131碘治疗均有获益。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疗对乳头状癌及滤泡型癌较有效,可当作手术后及并发软组织转移的辅助疗法。但它对骨骼转移或肺部大结节性转移的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前要了解其是否能浓聚碘131。如果不能浓聚碘131的癌组织,不论属于哪种病理类型,均不适合于碘131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开始时不能浓聚碘131,但经过各种预治疗后,病灶能浓聚碘131,仍可用碘131来治疗。至于未分化癌、髓样癌,则一般对放射性碘治疗无反应。早期的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加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效果很好,再行碘131治疗并无获益。目前对那些并有远处转移但临床上并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应重复给予放射性碘治疗,也尚无一致的结论。特别是考虑到在每次给予放射性碘治疗前都必须先将患者 调整处于血中高TSH浓度的环境下,是否反而会将加速癌细胞的生长,也是临床医师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目前主张分化型甲状腺癌癌灶直径在2厘米以下,且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不需行碘131治疗。对癌灶直径大于2厘米,或癌灶有显微镜下甲状腺外浸润,或有淋巴结转移者,可推荐做碘131

放射性碘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放射性碘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22T15:24:17.9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作者:王晓珊 [导读] 此外研究发现应用放射性碘辅助治疗可以清除术后隐藏微小病灶和残存甲状腺组织,降低了复发与转移率。 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放射性碘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术后给予放射性碘治疗)各47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3%高于对照组的70.2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49,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 (77.54±4.88)分,角色功能(79.43±6.18)分,情绪功能(79.12±5.87)分,社会功能(76.19±6.28)分,认知功能(78.54±5.79)分;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70.15±2.48)分,角色功能(65.28±3.44)分,情绪功能(68.13±3.19)分,社会功能(65.14±3.78)分,认知功能(70.43±3.1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52、13.7154、11.2776、10.3351、8.4168,P<0.05)。结论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性碘;分化型甲状腺癌;生命质量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在11.44/10万人,目前按照病理学形态将其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和髓样癌以及未分化癌,前三种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占到了发病人数8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近年来发现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摄取碘,这一特征同正常甲状腺组织生物学特性相似,因此采取放射性碘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国际处,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2]。我院观察了放射性碘应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 对照组47例,男12例、女35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6.92±5.17岁,其中I期32例,II期4例,III期8例,IV期1例。观察组47例,男15例、女32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6.54±5.22岁,其中I期30例,II期3例,III期10例,IV期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2)患者均已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2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合并免疫系统缺陷患者;(3)伴有精神、认知功能障碍。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侧全切+峡部切除、单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以及双侧全切手术。 观察组: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放射性碘(海润秦皇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313,药品批号:150103),切除不完全患者服用剂量为2.22GBq(60mCi),切除完全患者服用剂量为3.7GBq(100mCi),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转移病灶将剂量调整5.55-7.40 GBq(150-200mCi),服用12h后正常饮食,叮嘱补充维生素和多饮水,治疗第2d后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抑制治疗并进行PETCT碘扫描。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EORTCQOQ-C30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以显效和有效计算总有效率;其中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临床检查指标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单纯的手术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切除甲状腺组织与转移的病灶,容易造成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的注意事项

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I131)治疗可以用于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的治疗。I131治疗可以杀灭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和甲状腺细胞。但是甲状腺髓样癌或未分化癌对于I131治疗反应不佳,所以很少用放射性碘治疗。 在开始I131治疗前一到两周时间里,患者需要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患者需要避免鱼类(尤其是贝壳类),海藻类,碘盐,牛奶,酸奶,冰激淋,培根,火腿以及其他一些含有碘的食物。另外还需要避免维生素片或其他含有碘的药物。 由于一些影像学检查,尤其是那些增强剂,也含有碘,所以医生也会问在开始治疗前6个月是否有进行增强CT等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您需要服用含有I131的胶囊或溶剂。这些胶囊或溶剂对于碘过敏的患者也是安全的。I131通过血液进入甲状腺肿瘤细胞,当肿瘤细胞摄取了足够的I131便会被杀死。 大多数病人在服用I131的胶囊或溶剂之后便可以回家治疗,大多数从I131释放的放射线会在大约1周内削减,到3周左右,体内将仅存在痕量的放射线。 在治疗中,您可以通过喝大量液体来保护膀胱等其他正常

的组织。这些液体帮助I131排出体外。 部分患者在I131治疗的第一天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恶心。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甲状腺细胞存在的地方出现疼痛。如果甲状腺细胞已经扩散到颈部以外,那些扩散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现疼痛。 在I131治疗开始的一小段时间里,您可能会出现口干、食不知味或者嗅觉下降等问题。嚼嚼口香糖或吃点硬糖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I131治疗对于男性的一个罕见副作用是不育。在女性,I131治疗可能不会导致不育,但部分医生建议在接受高剂量的I131治疗一年内避免怀孕。 也有研究发现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接受高剂量I131治疗后若干年后出现另一种肿瘤。 由于高剂量的I131同时也能杀灭正常甲状腺细胞,因此,在治疗后你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替代天然的激素。

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甲亢操作规范及流程

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甲亢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操作规范 1.核医学科门诊接诊甲亢或疑诊甲亢患者,首先详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后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甲功五项(TT3、FT3、T4、FT4、TSH)、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核素扫描、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 2.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做出甲亢诊断。对于内科药物治疗反复发作、无效、导致肝功能受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等并发症或副作用或内科药物禁忌患者,拟行碘131治疗。 3.碘131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过程,并说明治疗的禁忌症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详细宣教碘131治疗后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防护。 4.说明该治疗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之后,取得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治疗。 5.治疗前嘱病人停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片、优甲乐、雷替斯等甲状腺制剂、含碘食物药物1-2周,治疗当日空腹来诊。 6.碘131治疗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史、病情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确定,以最小的药物剂量治愈甲亢,以降低甲减发生率及对患者局部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 7.碘131药物准备:接诊医师根据所确定的药物剂量进行药物淋洗及制备。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与放射药物使用规范,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穿戴铅衣、铅帽、铅镜、无菌手套等)。 8. 接诊医师负责病人的全程管理,即接诊—→开具辅助检查申请单—→诊断确认—→病历书写—→治疗前谈话—→治疗方案制定—→药物准备—→治疗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部由接诊医师本人完成,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会诊。9.治疗完毕嘱告知病人治疗后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复诊内容等。 二.操作流程 门诊接诊—→详询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拟碘131治疗—→治疗前准备—→治疗前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药物准备—→病人服药—→说明治疗后注意事项—→告知治疗后复诊时间及内容。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的注意事项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 的注意事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I131)治疗可以用于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的治疗。I131治疗可以杀灭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和甲状腺细胞。但是甲状腺髓样癌或未分化癌对于I131治疗反应不佳,所以很少用放射性碘治疗。 在开始I131治疗前一到两周时间里,患者需要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患者需要避免鱼类(尤其是贝壳类),海藻类,碘盐,牛奶,酸奶,冰激淋,培根,火腿以及其他一些含有碘的食物。另外还需要避免维生素片或其他含有碘的药物。 由于一些影像学检查,尤其是那些增强剂,也含有碘,所以医生也会问在开始治疗前6个月是否有进行增强CT等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您需要服用含有I131的胶囊或溶剂。这些胶囊或溶剂对于碘过敏的患者也是安全的。I131通过血液进入甲状腺肿瘤细胞,当肿瘤细胞摄取了足够的I131便会被杀死。 大多数病人在服用I131的胶囊或溶剂之后便可以回家治疗,大多数从I131释放的放射线会在大约1周内削减,到3周左右,体内将仅存在痕量的放射线。 在治疗中,您可以通过喝大量液体来保护膀胱等其他正常的组织。这些液体帮助I131排出体外。 部分患者在I131治疗的第一天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恶心。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甲状腺细胞存在的地方出现疼痛。如果甲状腺细胞已经扩散到颈部以外,那些扩散的地方也有可能出现疼痛。

在I131治疗开始的一小段时间里,您可能会出现口干、食不知味或者嗅觉下降等问题。嚼嚼口香糖或吃点硬糖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I131治疗对于男性的一个罕见副作用是不育。在女性,I131治疗可能不会导致不育,但部分医生建议在接受高剂量的I131治疗一年内避免怀孕。 也有研究发现很少一部分患者在接受高剂量I131治疗后若干年后出现另一种肿瘤。 由于高剂量的I131同时也能杀灭正常甲状腺细胞,因此,在治疗后你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来替代天然的激素。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规范 全网发布:2012-07-27 14:27 发表者:袁媛6685人已访问 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规范 甲状腺癌的治疗在国内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虽然国外有一系列相关指南,但国内的医生大多不甚了解,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外科学分会曾经在大连召开会议,期望对本病的治疗给予规范性指导,但因为三个学会的专家观点不一,意见分歧较大,最终未能如愿。值得庆幸的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于2008年制订了一个指导性意见,这对规范我们处理甲状腺癌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下面将全文发表如下。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国际上已有60年的历史,我国开展此项工作亦近50年。目前,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此项治疗工作,成为DTC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外科手术切除、131I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联合应用是国际上公认治疗DTC的理想方案。 131I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后的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治疗和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治疗。清甲治疗后,当患者血清Tg≤2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即达到治疗目的,开始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并定期随访。在随访中,Tg≥10ng/ml(未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或服用甲状腺素抑制TSH治疗时Tg>5ng/ml)或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应进行131I转移病灶的治疗。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具有摄碘功能,因此,病灶可以聚集131I,通过β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发挥治疗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131I均敏感,临床疗效肯定。 一、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 1.清甲的理由 ①131I可摧毁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 ②有利于进行全身131I显像; ③有利于通过测定Tg水平监测甲状腺癌; ④乳头状癌有双侧、微小多灶、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局部潜伏及发展期长、复发率高; ⑤DTC具有局部浸润特点,复发可能性增大。 目前回顾性研究发现131I清除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可减少肿瘤复发和降低病死率;低危患者中没有发现类似的效果;但尚缺乏前瞻性研究结果。 2.适应证 ①Ⅲ和Ⅳ期(TNM分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45②所有年龄小于 ③大多数年龄大于45岁Ⅱ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④选择性Ⅰ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肿瘤病灶多发、出现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或血管浸润的患者。 ⑤激进型病理类型的患者(高细胞、岛细胞或柱细胞类型)。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TNM分期 一、参考指标 (1)原发肿瘤(T) 注:所有的分类可以再分为:a.孤立性肿瘤;b.多灶性肿瘤(其中最大者决定分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陈立波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2cm T2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2cm,但≤4cm T3 肿瘤局限于甲状腺内且最大径>4cm,或伴有甲状腺外微小突破(肿瘤大小不限) T4a 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侵及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肿瘤大小不限) T4b 肿瘤侵犯椎前筋膜、包绕颈动脉或纵隔血管 TX 肿瘤大小不详且无腺外侵犯 (2)区域淋巴结(N)

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指征

zjuxych 铁杆站友 医师认证 普外科 16 积分 1 得票 粉丝 加关注 2013-10-28 22:06 消息引用分享 碘I31内放疗的目前明确的指征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大于4cm,或者局部外侵比较厉害。明确不用做的是微小癌没有淋巴结转移。其余基本是可做没有一定要做。像您这个病人,我认为术后扫描下也是可以的,如果发现异常再行手术。 maojinghai 入门站友 医师认证 乳腺外科 积分 2

得票 14 粉丝 加关注 2013-11-08 20:38 消息引用分享 手术做的比较干净,下旁腺保留较好,做到这很不容易。个人体会:1.下旁腺尽量保留,如清扫彻底,很难保留下旁腺供血,可以做移植。2.术野看结扎线较多,现在用电刀,功率小些,完全不用结扎,我偶尔结扎上血管。3.ⅡⅢⅣ区要不要清扫,有争议,如术前彩超、CT明确侧区无淋巴结转移,可以不清。 jiguang3 铁杆站友 认证专家普外科 11 积分 6 得票 11 粉丝 加关注 2013-11-11 22:20 消息引用分享 相关疾病: 乳头状癌修改 anzhenhjy wrote:

问题非常尖锐,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证实它是甲状旁腺时,仅凭形态有些不能说明问题。可以试用染色剂负显像甲状旁腺,可能有助于旁腺的鉴别。 请问有这样的试剂吗,如果有的话,请把详细的信息告诉我。非常感谢!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8天前我作了一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双侧淋巴结多发 转移的病例。左侧是半年前作的联合颈清,当时因为右侧保留部分腺体,所以左侧的 清扫没有刻意很好的保留甲状旁腺,这次再作右侧的时候,保留甲状旁腺就成了大问题,术中在右侧下旁腺的位置发现一枚直径约0.5cm结节,考虑是旁腺,当时切除1/3送快速病理却报告为类似胸腺结构,于是全部摘除。可是常规病理又报告为甲状旁腺,坑爹啊。我想说的是,如何准确快速辨别甲状旁腺真的是个棘手的问题。投票+收藏+ hjd815 铁杆站友 医师认证 普外科 11 积分 21 得票 23 粉丝 加关注 2013-11-11 23:48 消息引用分享 相关疾病: 乳腺癌甲状腺癌修改 jiguang3 wrote:

甲亢药物治疗原则

医药经济报/2010年/8月/23日/第W05版 药学苑 甲亢药物治疗原则 黎申 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三大治疗方法。其中,药物疗法以其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创伤、并发症少、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等优势,在临床上应用最广。而药物疗法的不足之处是疗程较长,停药后容易复发。 抗甲状腺药物特点 硫脲类药物是治疗甲亢的基本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 此类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起作用,也不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此,服此类药后需要过1~2周,待甲状腺内储存的激素消耗至一定程度后方能见效,而要将高代谢状态降至正常水平则需要4~8周。 硫脲类药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的产生,提高甲亢的长期缓解率。丙基硫氧嘧啶可在外周组织抑制甲状腺素(T4)转变为活性更高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丙基硫氧嘧啶的半衰期仅为2小时,药效短,故需每日服药3次;而他巴唑的半衰期为4~6小时,作用可维持24小时,故可将全天药量于早晨一次顿服,疗效等同于每日3次口服。 分阶段给药原则 治疗一般甲亢患者可选用甲巯咪唑,因其作用较强,药效稳定,病人的依从性较好。而T3型甲亢、妊娠期甲亢病人则推荐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另外,伴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人也宜选用丙基硫氧嘧啶。 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选择可分为“控制”、“减量”和“维持”三个阶段: 控制阶段酌情给予丙基硫氧嘧啶100~150毫克,每日3次,或甲巯咪唑10~15毫克,每日3次。一般1~2周后起效,经过4~8周可使甲亢症状缓解,血T3、T4恢复正常; 减量阶段是指患者服药后每2~3周减量一次,每次减丙基硫氧嘧啶50~100毫克,甲巯咪唑5~10毫克;经过2~3个月,当病人病情控制良好,每日丙基硫氧嘧啶用量为25~100毫克,甲巯咪唑为2.5~10毫克时,即可转入维持阶段; 维持阶段甲亢患者的维持治疗至少要持续1.5~2年。须注意的是,在用药的任何阶段,尤其当病人遭受感染或精神受创时,需加大药量,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量。 抗甲状腺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和药物性皮疹,偶见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故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当白细胞低于4×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时,则须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如果经过上述治疗,白细胞仍低于3×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同时伴有发热、咽痛、关节痛等粒细胞缺乏症状时,患者要立即停药,同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加用有效广谱抗菌素对症治疗。有条件的患者应予消毒隔离,否则会导致严重感染甚而危及生命。 对于药物性皮疹,可加用抗过敏药物或更换其它硫脲类药物,一般不必停药。倘若皮疹严重,恶化成剥脱性皮炎,则须立即停药,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辅助用药 治疗甲亢的辅助用药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甲状腺素制剂和碘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病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心悸、心动过速、兴奋不宁等症状),一

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10T15:06:03.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作者:董甫1 谭斌2 [导读] 甲状腺癌(DT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癌主要包括:滤泡状癌、乳头状癌以及髓样癌等。(1绵阳市肿瘤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2绵阳四0四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癌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术与放射性碘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 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4例(78.57%)。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情绪功能(80.33±14.76)分、身体健康状况(70.61±11.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35±16.23)分、(68.84±12.02)分,实验组患者的疲倦评分(12.74±15.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32±13.54)分。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予以甲状腺全切术与放射性碘联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放射性碘;甲状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034-02 Clinical?analysis?of?total?thyroidectomy?combined?with?radioactive?iodine?in?the?treatment?of?thyroid DongFu1 ,TanBin2 1,Mianyang?Cancer?Hospital ,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2,Mianyang?four?hundred?and?four?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ll be thyroid gland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cut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radioactive iodine. Methods Will pick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to April 2015 were treated 1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the grouping study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the 56 cases. Control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cutting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adioactive iodin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clinical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overall efficient 54 cases (96.43%)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44 cases (78.57%). P <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tatistics.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e mood of the function (80.33±14.76 mm), health (70.61 ± 11.57) poi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35 ± 16.23), (68.84±12.02), the fatigue rating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12.74±15.2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21.32±13.54). P <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tatistics. Conclusion Thyroid full cut method to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associated with radioactive iodine treatment has more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and recovery effect, has a certai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Thyroid full cut method; Radioactive iodine; Thyroid cancer 甲状腺癌(DT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癌主要包括:滤泡状癌、乳头状癌以及髓样癌等,其中乳头以及滤泡状腺癌的发病几率可达90%以上,并且适用于手术治疗。近几年来,DTC全切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10%的患者存在复发并且转移的可能性,是造成DTC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择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予以甲状腺全切术与放射性碘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在44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4.3)岁,病程时间在0.5年到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0.3)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34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在46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5.3)岁,病程时间在1年到5.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5±1.4)年。排除有消化、呼吸、血液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排除肿瘤、免疫系统缺陷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应数据值基本等同,即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第五天后开始接受放射碘治疗,7d为一个治疗周期。使用剂量根据患者接受甲状腺放射后结果显示,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数量所决定的,从80mCi~200mCi之间不等。具体详情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评分表(QLQ)进行评估,其中包括30项因素,其中29、30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1分~7分,其他因素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1分~4分。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①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已经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各项检查指标已经部分恢复正常;③无效:主要临床症状均未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并未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恶化。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表达成(x-±s)形式的两组计量资料,则通过t对组间比较结局进行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4例(78.57%)。χ2=8.163,P值=0.004,P<0.05,两组差

甲亢放射性碘治疗

甲亢放射性碘治疗- 原理 1942年把放射性131碘首次用作甲亢的治疗,它是一种有效的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细胞对碘化物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口服一定量的131碘后,能被甲状腺大量吸收,具有损害作用的放射131碘能种入甲状腺组织中,131碘在衰变为131氙时,能放射出β射线(占99%)和γ射线(占1%)。前者的有效射程仅有0.5~2毫米,能选择性地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而不影响邻近组织,甲状腺组织能受到长时间的集中照射,其腺体被破坏后逐渐坏死,代之以无功能的结缔组织,从而降低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使甲亢得以治愈,达到类似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目的。所以有人称131碘治疗甲亢为“内科甲状腺手术”。 甲亢放射性碘治疗- 适用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甲亢患者就可以使用放射性131碘治疗: ①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并功能亢进者。 ②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心脏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 严重糖尿病、精神失常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③长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多次复发,或对药物过敏不宜药物治疗者。 ④甲亢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⑤甲亢伴房颤的患者。 ⑥已作过甲状腺切除术而又复发者;因再次手术时将有更大的可能伤及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 采用131碘治疗更安全,或不愿手术或不宜手术者。 ⑦伴有严重突眼病变的患者(131碘治疗后大多数突眼程度减轻)。 ⑧甲亢合并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摄I131率增高的患者。 甲亢放射性碘治疗- 治疗前准备 甲亢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应提前做好如下准备: ①服131碘前2~4周宜避免用碘剂及其他含碘食物或药物。 ②131碘治疗前病情严重,心率超过160次/分钟,病情较重者,宜先用抗甲状腺药物 或心得安等治疗, 待症状有所减轻,方可用131碘治疗。 ③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患者需要停药,他巴唑停3-5天左右,丙硫氧嘧啶需要停2周, 然后作摄131碘率测定,接着可采用131碘治疗。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应证

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应证 患者咨询: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后情况基本正常,患者主诉要做放射性碘131治疗吗?如果要做的话,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有没有适应证?有哪些适应证? 专家解答:重庆市新桥医院肿瘤科专家指出,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如果符合放射性碘131治疗可以先进行放射性治疗,但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均适合放射性碘131治疗。 那甲状腺癌放射性碘131治疗的适应证是什么呢? 专家指出,放射性碘131治疗是利用甲状腺高浓度吸收碘131,释放短程射线进行内照射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放射性碘131治疗适应证包括: 1、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 2、已有肺、骨等远处转移的患者; 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不良病理压型,肿瘤病灶多发,原发肿瘤直径超过4cm,肿瘤虽然没有突破甲状腺包膜且直径>1cm,但有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非乳头状癌,有辐射暴露史的。 对于以上此类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可根据手术切除情况、手术病理分期等确定放射性碘131治疗,控制放射剂量和放射时间,以免因放射性治疗时间过长,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毒副反应,造成免疫力下降。 甲状腺癌手术后联合放射性碘131治疗是为了防止术后癌细胞的复发转移,进一步杀灭癌细胞,但由于长时间的放射性治疗对患者身体可能会造成影响,且有些患者身体素质差不能耐受,可能会造成过度治疗现象,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建议放射性治疗联合以肿瘤DC-CIK细胞治疗为主导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联合应用。 肿瘤DC-CIK细胞治疗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和增强机体自主抗癌免疫能力,来达到抑制和杀伤体内癌细胞的目的和作用。肿瘤DC-CIK细胞治疗可以启动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耐受基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效清除体内残留癌细胞,预防癌细胞生长繁殖,控制患者病情,最终可实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碘-131治疗)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术后临床路径 一、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ICD-10:Z51.806+Z85.804) 行放射性碘131I治疗(ICD-9-CM-3:92.28001); 2.术后病理类型为乳头状或滤泡状癌; 3.合并有远处转移(肺、骨或其他器官)的患者; 4.手术中发现有腺体外侵犯的患者; 5.术后病理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6.原发灶局限于腺体内、但直径>1cm的患者。 (二)禁忌症。 1.孕妇、哺乳期妇女; 2.骨髓抑制WBC< 3.0*109/L。 (三)诊断依据。 根据《核医学》(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甲状腺癌手术史; 2.石蜡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806+Z85.804)甲状腺癌疾病编码,有明确病理细胞学诊断(必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2.符合131I治疗适应症、无治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甲状腺功能全套(FT3、FT4、TSH、Tg、TgAb)测定; (4)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 (5)心电图; (6)出院前一天行131I全身扫描以验证疗效。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 (2)育龄女性需加做β-HCG、泌乳素; (3)初次治疗或有骨转移的患者需行骨扫描; (4)初次治疗或有肺转移的患者需行胸部CT平扫; (5)131I全身扫描若有多发病灶则加做相应部位断层显像; (6)合并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 (七)131I治疗前准备。 1.评估白细胞水平、肝肾功能等; 2.无治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碘131治疗甲亢疾病原理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碘131治疗甲亢疾病原理是什么 导语:大家在生活中,对于甲亢并不陌生甲亢这种病,会让朋友们遭受非常大的痛苦,出现甲亢疾病会让朋友们逐渐的消瘦,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大家在生活中,对于甲亢并不陌生甲亢这种病,会让朋友们遭受非常大的痛苦,出现甲亢疾病会让朋友们逐渐的消瘦,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碘131治疗甲亢,接下来这篇文章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放射性碘(131I)是多种治疗甲亢方法中的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方法,通常是口服药液(有的地方使用胶囊),由适量的矿泉水(冷开水也可)加上一定剂量的放射性碘组成。一般只需要治疗1-2次就可治愈,治愈率可达90%,而且复发率低。 现在越来越受到病人的欢迎。基本原理是:甲状腺是人体生产甲状腺激素的器官,它对碘有高度的选择性摄取能力,进入人体的碘绝大部分都会进入甲状腺内,少部分被排出体外。甲状腺内碘的浓度是血液碘的30-50倍,当甲亢病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浓聚碘的能力还会增加数倍至十余倍。 因此,甲亢时口服的放射性碘几乎全部进入甲状腺组织,对全身的照射量很小,对健康不会造成影响,更不会对生殖系统有损伤。严格的说,甲亢口服放射性碘被胃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循环过程中可能有微量的放射性经过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邻近组织,但这个过程很短,剂量很微量,不足以损伤生殖系统,更谈不上影响生育。就象一个人在睡眠中,高空有一架飞机飞过,飞机产生的噪音不会影响他的睡眠。科学研究表明无论男性或女性,其生殖器官均无浓集放射性碘的能力,仅在碘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对其有一过性微量照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