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美元汇率的几点

影响美元汇率的几点
影响美元汇率的几点

FXBTG金融集团:影响美元汇率的几大因素

美元作为目前全世界通用性最高的货币之一,美元相关的交易在外汇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美元指数的变化也会对货币对交易的行情产生影响。那么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美元走势呢?

影响美元的基本因素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完全独立的制定货币政策,来保证经济得到最大限度的非通货膨胀增长。它所公布的数据直接引导着美元的利率变化,美元指数也会因此变化。其主要政策指标包括:公开市场运做,贴现率,联邦资金利率。

(1)利率,即联邦资金利率,最重要的利率指标,也是储蓄机构之间相互贷款的隔夜贷款利率。当希望向市场表达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时,就会宣布新的利率水平。每次宣布都会引起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较大的动荡。

(2)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因储备金等紧急情况向申请贷款,美联储收取的利率。尽管这是个象征性的利率指标,但是却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贴现率一般比联邦资金利率低。

(3)年期国库券,也叫长期债券,是市场衡量通货膨胀情况的最为重要的指标。市场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债券的收益率而不是价格来衡量债券的等级。

除了上述的美联储之外,还有不少影响美元走势的因素,例如:

1.财政部,政府债券都是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并且制订财政预算。财政部对货币政策没有发言权,但是对美元也有不小的影响,来自于其对于美元的态度评论。

2.经济数据,在美国经济数据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劳动力报告,PPI,CPI,GDP,国际贸易水平,工业生产,消费信心,房屋开工,房屋许可等等。这也是预测美元指数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3.股市,美国最重要的股票指数为: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种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其中,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首,对于美元汇率影响巨大。

4.在国外的美国银行,指的是开设在其他国家的美国银行,当地人会根据这些银行的汇率进行评估,这种行为也可以影响群众对美元价值的考虑,美元的汇率变化也会受到影响。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例

1前言 1.1 选题背景 自1994年来,人民币开始单边升值。2005年起,人民币更是飞速增长。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制定了合理了汇率制度。然而,自2014年起,人民币开始贬值[1]。特别是在2016年里,人民币更是贬值迅速,其中美国总统票选结果是原因之一。而步入2017年,人民币汇率有小幅度回升。2018年起至今,汇率市场可谓波澜不惊,处于稳定状态,既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也缺乏向下贬值的动力。在波动幅度上,人民币对美元日变化中间价大都在200个基点上下,波动幅度明显收窄,人民币汇率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风向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完美结合。汇率作为一种有效调节外部不平衡的金融政策工具,对其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汇率制度能够有效的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如今经济不断变化的原因,也都能归结为汇率这一要素。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学者纷纷寻找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大部分学者认为,在金融业不断扩张的情况下,由于国家过度重视汇率,且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发达,导致收支危机,最终发生金融危机[7]。为了预防经济危机,各个国家纷纷在考虑办法应对,进一步思考合理与合适的汇率制度。 1.2 选题意义 汇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刻画经济和金融的核心变量。对于汇率以及汇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古今中外已有很多,但理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且差异显著。我国学者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更是颇多,且各有其独特之处。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实践是为了指导理论,在当今社会和当今形势以及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对于汇率的研究十分重要。人民币汇率改革需要联系我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汇率制度,防止在短期内出现大浮动波动,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近年来我国GDP稳定快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也呈现出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GDP增长较快,说明国民收入增加速度加快,购买力增强,利率上升,使得货币吸引力增强,有利于吸引外资,改善资本账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使本币升值。进一步分析我国GDP,其中,第一产业是社会坚定的基础,增长稳定缓慢;第二产业并没有大幅度下降;第三产业是未来的主导,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1.3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汇率稳定汇率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破坏了经济的外部均衡,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力求使汇率制度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1994年到2005年汇改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该制度存在多种缺陷,是我国汇率被动的受制于美元的币值,在美元地位下降和货币多元化的条件下,该制度已经不适应我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汇改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我国专家学者普遍认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几个关键因素归纳如下:(1)物价水平,通货膨胀;(2)利差(相对利率水平);(3)国际收支;(4)经济增长率;(5)政策因素。笔者在本文中尝试从实证角度分析以上几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和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提出了相关政策。 1.通货膨胀使一国的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下降,使货币对内贬值,理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的相对币值也就是说其购买力在下降,人们会倾向于将手中的本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缓解,国内通胀也会导致以本币标价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减少,长期会改善经常账户收支,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 2000-2010年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相关性分析 对美元汇率(1RMB)通胀率 对美元汇率(1RMB) 1 通胀率0.718840209 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但是结合我国200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通胀率的相关分析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国内通胀率相关系数为0.7188,强度正相关,对于我国而言,通胀率我国货币对内贬值,但是对外却是升值的,这种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汇改以前为刺激出口,长期压制本币汇率的反弹,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巨额的顺差和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大,这些因素抑制了通胀对汇率的拉低作用。 2.相对利率水平,我们在这里结合政策因素来分析,原则上只要存在相对利差,就存在资本套利的条件,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一国利率的提高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真题汇编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2019年6月1日,100单位A国货币=12单位B国货币,2020年1月1日,100单位A 国货币=13单位B国货币。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①A国货币对B国货币汇率升高②B国出口A国产品的数量减少 ③A国商品在B国市场的价格优势下降④B国居民购买A国产品的需求量可能下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①2.阅读下图漫画《升值》,意味着 ①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③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 ④每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年12月14日,1美元兑换6.9848人民币,而在2018年9月27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864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变化会使 ①人民币贬值,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②人民币汇率跌落,对海外代购具有一定冲击 ③美元汇率升高,美国在华留学生生活成本降低 ④美元贬值,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9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汇率这一变化及其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序号币值汇率影响 ①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②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跌落有利于我国商品进口 ③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我国对外投资

A.①B.②C.③D.④ 5.2019年8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835,自2018年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②有利于增强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③有利于美国居民来中国旅游观光 ④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下表是2019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这一走势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7.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019年11月29日相对于2018年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下降 ②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③人民币贬值,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下降 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8.2019年是第11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一天许多网络商家进行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天猫14秒成交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全天成交额达2684亿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最新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一览(1952—2019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

现阶段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因素及走势分析

现阶段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因素及走势分析 [内容摘要]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启动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转而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启动汇改三年零八个月后,人民币在改革之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8.27的基础上升值了20%有余。 2008年中以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增长也自2008年初开始大幅减速并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里进一步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开始考虑人民币还能稳定多久便会追随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一起贬值的问题。人民币对美元会不会贬值?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关键词] 人民币美元汇率贬值升值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启动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转而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启动汇改三年零八个月后,人民币在改革之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8.27的基础上升值了20%有余。 2008年中以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增长也自2008年初开始大幅减速并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里进一步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开始考虑人民币还能稳定多久便会追随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一起贬值的问题。 人民币对美元会不会贬值?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必须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基本面来看,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分为中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中长期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差异、利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短期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预期、政治因素、央行干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美元币值的变化等。 笔者认为,从目前的经济趋势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不是最佳选项,短期来看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双向变动的频率将逐步增加;从长期来看将保持升值趋势。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中长期因素 (一)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当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供大于求,因而外汇汇率下降,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如果外汇收支相等,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变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保持升值的趋势。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盈余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变缓,汇率双向变动可能性会增加。(二)通货膨胀率差异 依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变动是由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一国通货膨胀率大于另一国通货膨胀率,则该国货币应该贬值,反之该国货

影响外汇汇率的政治因素

影响外汇走势的政治因素 一、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这些政策在影响宏观经济的同时,必然 要影响到汇率的走向。 1、宽松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中央银行认为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就会采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或者同时降低央行的基准利率,以刺激商业 信贷行为,实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就可能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同时采取加息的措辞,以此 来减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保证经济的正常稳步发展,因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泡沫,或者产生过多的银行 潜在不良信贷,为将来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2、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是稳定货币汇率,但在本币与外币的比率中,不同国家的中央银行也会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性采取强势货币和弱势货币政策,也可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弱货币政策。 最坚持强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美元,即便是在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虽然有时候不得不在实质上采取了一些非强势货币的手段,总的来说美国官员一致都是坚持强势货币政策不变,只有强势的美元货币政策,才能在经济衰退期尽量稳 定留在美国的大量国际游资,不至于因为经济衰退而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而最坚持弱势货币政策的货币莫过于日元,由于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日元的弱势有助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有更好的竞 争优势,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每当日元持续上涨的时候,日本央行和财务省官员经常站出来讲话声称要干预外汇市场日元 的走势。 二、财政政策 一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主要涉及财政开支和税收两个方面。为了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开支或者降低税率,也可能是两项同时 实施增强力度;如果有必要抑制社会的消费欲望,减缓过快的经济增长,政府也会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并 减少政府开支。 财政政策对外汇市场相关货币走势的影响,最直接地体现在该国经济发展趋势上,如果政策有助于经济向好,这对该国 货币的走势是非常有利的;反之,如果经济疲软,则可能导致该国货币的下跌。当然财政政策有的时候也是服务于政治的, 三、中央银行的宏观影响 1、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稳定货币汇率,或者是要让货币汇率向该国政府需要的价位靠近。另外一个顺带的目的是向市场表明央行的意图,或者树立市场对央行的信心,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的人气。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严格说来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其自然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干预市场就能很快 实现效果,而不用调整国内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这样的决策更容易做,决策风险更小;不利的则是敢于效果所持 续的时间较短,大多数干预都只能起到很简短的效果,比如日本央行在2003年的多次干预中,往往一次数亿资金的干 预只能改变几个小时的行情,很快市场又恢复原来的运行趋势。汇率的走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两国的实际经济水平和其他 综合因素。 口头干预

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因素分析

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因素分析 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总体走势呈U形波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分别从三阶段分析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原因。 第一阶段():1999年1月初,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以1:1.18高位起始,旋即一路下行,到2000年1O月26日跌至最低点1:0.82,跌幅超过30%。主要原因如下:基本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因素:资本项目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贸易项目的影响。事实上,美元对欧元的持续升值就是大批欧洲资本及亚洲资本流向美国的结果。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的收益,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流人。 2、利率因素:美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利率差距是推动资金流人美国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差接近2个百分点。同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带动美股走强,也使得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 3、经济增长率因素:欧元对美元汇率出现上述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二者经济长的巨大差距。自1991年4月起,美国进人战后延续期最长的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到2000年I1月,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了114个月。与美国经济增长相对应,欧元区经济有所恢复,但增长动力似乎弱于前者。同时,美国的就业率高于欧元区的就业率。由于这些利好因素的推动,美元汇率一路高涨。 4、通货膨胀因素:2000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左右,高于1999年同期的%。较高的石油价格和欧元的疲软同时推动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上升,使得欧元一路走低。 市场心理预期和政治等因素 1、欧元启动时与美元比价不合理:1999年1月4日,当欧元进人市场时,欧洲中央银行为其制定的兑美元参考汇率为1:,在欧元出售的第一天欧元在的价位启动并曾升至的高位。由于人们对欧盟经济实力估计过于乐观,对美国经济估计不足,欧元经历短暂的上涨后便一路走低。其次,在未实行统一货币之前,欧洲国家对美元的比价过高,相反,美国经济过热,美元却过低,这势必造成欧元在最初定价时回高于其实际价值。 2、市场对欧元顺利运作的疑虑:首先,欧元启动后的前3年是过渡期,在这期间欧元仅是“账面货币”,其究竟是强币还是弱币需要市场定位,受市场考验。其次,欧盟成员国

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电大作业汇率调查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各币种中间价月平均汇率 2 4 6 8 10 12 9月7月5月3月1月

美元港元百日元欧元英镑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因此一国货币对其它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而且不再与美元挂钩。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另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从图表中我们看到总体相对稳定的汇率除了人民币汇率单方向升值和贬值的选择以外, 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当前汇率变动的一种选择,很可能也是在当前动荡的国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美元汇率走势及对我国资金流动的影响 [摘要]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元的汇率走势也岀现不稳定的态势。鉴于美元在中国贸易和外汇资产中的重大影响,美元的疲软或者是强势都会给我国的资金流动造成显著的影响。本文就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美元汇率走势的影响。 [关键词]美元汇率外汇资产企业资金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1154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从2004年到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的贸易顺差一直保持着一个非常高的绝对值和相当快的增长速度。2008年中国外贸总量将近25600亿,贸易顺差近3000亿美元。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3867. 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2.8%。欧盟、美国和日木是我国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对我国外贸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欧盟、美国和日木在我国贸易伙伴中的前三名位置在短期内不会被取代,它们将主导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格局,其中美元贸易占我国贸易结算中的绝大部分。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初露端倪,美元汇率就一直处于动荡状态,正因为如此,分析美元的汇率走势,无论是对我国国家储备的资金流动还是对我国私人资金的流动都有着现实意义。 一、对于美元的汇率走势的理论分析 1.通货膨胀率。根据购买力平价原则,一个国家的实际汇率由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而通货膨胀率直接决定货币的购买力。就两个国家来说,相对的通货膨胀率决定相对的购买力,也决定相对的汇率水平。通

货膨胀率对于汇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明显的。2006年第三季度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抬升,核心通胀率从3. 2%增至3. 8%,达到1995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采取干预政策,以大量直接投资支持美国金融市场复兴。美国的货币政策基础己不像以往那样稳定,通货膨胀率正呈螺旋上升之势,截至2008年7月底,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的升幅分别达到了 5. 1%和4. 7%。 2.国际收支。临时性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可以容易地被其他因素所抵消掉,例如国际资金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和其他因素等。但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 必定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走势疲软。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处于巨额的贸易赤字困扰中。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08年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贸易赤字为6770. 99亿美元,虽然比前年减少 3. 3%,但是总量依然巨大,位居世界最大赤字。 3.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增加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也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美国正面临着国内国际双赤字的艰难局而,美元的汇率走势前景依然黯淡。另外美国国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购买力萎缩,储蓄率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从总量上看依然不能缓解赤字造成的困境。 以上列举的影响货币汇率因素,是从理论角度,在现实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得出的分析结论,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些因素包括相对利率、心理预期等。综合现实中的各种预期和考虑,可以得出了美元汇率缓慢下降

新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1)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2020年3月至5月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变化情况。若这一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选项对这一趋势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居民赴美国旅游消费的欲望得以激发 B.中国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更具价格优势 C.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化进程加速 D.美国企业来巾国投资的成本将会有所提升 2.下图为2019年1-1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从整体来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②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 ③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国企业来华投资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企业去美投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阅读下图漫画《升值》,意味着 ①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②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③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 ④每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2019年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降229个点至6.9225元,与2019年5月12日的6.7912元相比,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一汇率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有利于提高出口型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②可以大幅降低赴美国留学旅游的成本 ③会对我国的股市行情带来不利的影响④有助于我国企业增强对外投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019年11月29日相对于2018年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下降 ②人民币汇率变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③人民币贬值,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下降 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6.近年来,我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几乎年年刷新,究其原因主要是 A.居民收入不断增加B.人民币汇率在提高 C.国外旅游市场完善D.居民消费观念变化 7.2019年7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6.8697;2019年12月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为7.0383。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美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人数增加②中国进口美国商品的成本增加 ③中国赴美国留学的费用减少④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优势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19年10月13日,100美元兑换708.68元人民币;2019年11月18日,100美元兑换701.69元人民币。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有利于 ①美国公民到我国旅游②提高我国对美出口商品竞争力 ③我国公民购买到更多更优质的美国商品④我国企业对美投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

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 美元指数期货的计算原则是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后,从十个国家减少为六个国家,欧元也一跃成为了最重要的、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所占权重达到了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币别指数权重(%) 1、欧元57.6 2、日元13.6 3、英镑11.9 4、加拿大元9.1 5、瑞典克朗4.2 6、瑞士法郎3.6 美元指数USDX是参照1973年3月六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以100.00为基准来衡量其价值。105.50的报价是指从1973年3月以来,其价值上升了5.50%。美元指数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以外还受到美国国内的经济数据的影响 影响美国经济的主要因素 失业率 它作为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预示着该国经济与前景发展的好坏,势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对汇率产生重大影响。 非农就业人口 美国的就业报告数据,与失业率一同公布。通常公布时间为每月第一周的周五。 国民生产总值 目前各国每季度公布一次,它以货币形式表现了该国在一个时期内所有部门的全部生产与服务的总和,是不同经济数据的综合表现,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 国内生产总值 目前各国每季度公布一次,显示了该国在一定时期境内的全部经济活动,包括外国公司在其境内投资建立子公司所产生的营利。 生产价格(物价)指数 显示了商品生产的成本(生产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对未来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今后消费价格、消费心理的改变。 消费物价指数 反映了消费者目前花费在商品、劳务等的价格变化,显示了通货膨胀的变化状况,是人们观察该国通货膨胀的一项重要指标。 个人消费支出 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 消费信心指数 反映该国国民对其经济发展的看好程度,预示了未来消费支出的变化。 工业生产指数 工业生产指数反映该国生产和制造业的总生产情况。 住房开工率 衡量该国建筑业活跃程度的指标,由于建筑业为经济发展变化周期中的先导产业,预示未来经济的变化。 采购经理人指数 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常以50%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 2014年10月06日 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 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 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 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 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 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教学内容

历年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汇率变化的影响的难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1日,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00美元对人民币683.97元;2019年12月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00美元对人民币703.48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变化() ①会降低原材料依赖美国的我国企业成本②会增加我国偿还美元债务的人民币支出 ③有利于我国扩大对美直接投资和商品出口④会增强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图为2019年1-1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的趋势,从整体来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②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 ③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国企业来华投资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企业去美投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2019年1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182元;2019年11月20日,1美元对人民币7.0321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此变化有利于 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②我国商品出口 ③美国学生来华留学④减轻我国外债还本付息的压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下表为2018年4月3日和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情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美元兑人民币1欧元兑人民币1英镑兑人民币100日元兑人民币 4月3日 6.2833元7.7274元8.8277元 5.9395元 5月3日 6.3760元7.6274元8.6565元 5.7917元 A.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上升→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美国B.人民币兑欧元贬值→我国出口到法国的商品价格下降→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到法国C.人民币兑英镑贬值→我国进口英国商品的价格提高→不利于我国企业进口英国商品D.人民币兑日元升值→我国进口日本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企业进口日本商品5.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23日银行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06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调5个基点。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

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_孙宏华

影响美元汇率的因素 孙宏华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2.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摘要】作为市场上主要的汇率导向,美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汇率投资人来说,了解并且深入的把握美元汇率的导向,将会对外汇交易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是研究美元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美联储;债券收益率;欧元 一、引言 近年来,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影响美元汇率的主要因素是美国 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影响资金流动以及政治 因素的干扰。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加快,利率水平的调整以 及总统大选后财政政策的稳定,投资者对美元信心将逐渐恢复,美 元汇率必然会很快回升。影响美元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银行(Fed)的政策信号 Fed在决定货币政策方面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其目标是最大 限度地实现无通胀的经济增长。Fed的利率政策对美元有较大的影 响。此外,Fed对外汇市场进行的干预对美元也有一定的影响。Fed 的主要政策信号是: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负责制定货币政 策,包括一年8次宣布关键利率,其中主要的是:(1)联邦基金利 率。美国最重要的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它是存款金融机构为隔夜 拆借而相互支付的利率。当Fed希望传递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时, 将改变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通常对所有的股票市 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2)贴现利率。这是美 联储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而收取的利率,一般低于联邦基金利 率。尽管这种利率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利率,但是它的变化明确 地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因此对美元汇率有较大的影响。 (二)美国财政部的态度 美国财政部负责发行政府债券,决定财政预算。美国财政 部对货币政策没有发言权,但是它对美元的评论对美元汇率有影 响。在外汇市场干预方面,由于美国联储银行和财政部都有外汇 账户,因此,两者意见一致时,Fed才进行外汇市场干预。 (三)逆差 长期以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受四大因素影响:一、世界经 济一体化下的产业转移;二、国际原材料价格;三、美国财政赤 字;四、美国消费支出。美国产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始于1990年 的“华盛顿共识”,受2000年NASDAQ泡沫破灭影响,2001年出现 了加速趋势。很显然,受制于成本制约,美国对于海外的产业转 移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不会逆转。2005年,受“本土投资法案” 的影响,美国海外资本曾出现短暂的回流,但不改变美国产业长 期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作为产业转移的表征,2000年以来美制造 业就业人口下降了19.2%。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一些经济指标对美元有不同的影 响,如劳动力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贸易 水平、工业生产指标等。当通货膨胀对经济不构成威胁的时候, 强经济指标会对美元汇率形成支持。当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威胁比 较明显时,强经济指标则会打压美元汇率。另外,新兴市场的金 融或政治动荡,也会推高美元资产价格,此时美元资产作为一种 避险工具,会间接地推高美元汇率。 本轮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始于2001年6月的美元降息,原材料 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对美经常项目形成较大压力则是从2003年6月 开始,到2007年5月铜等有色金属价格已经见顶回落,短期内创 出新高的可能性很小。对于石油而言,受美国对伊朗强硬政策 影响,2007年11月底创出99美元的天价,随着“中东和会”的召 开,油价快速回落,在未来一年内很难创出新高。因此,国际原 材料价格对美经常项目的压力短期有望减轻。长期来看,美国作 为全球原材料消耗第一大国,全球资源紧缺下的价格长期上涨, 对美国经常项目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财政出现盈余,NASDAQ泡沫破灭以后的 积极性财政政策与积极性货币政策虽然迅速挽救了美国的经济衰 退,却带来了经常项目逆差的迅速攀升。随着阿富汗战争、伊拉 克战争,2003年美财政赤字创出6703亿美元新高,随后美国开始 紧缩性货币政策,财政赤字也相应回落。目前,美国要求从伊拉 克撤军的呼声很高,美国财政赤字将会逐步回落。汇率是在经常 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政治与政策因素影响之下,资本流动的 结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自2006年第三季度创出2173亿美元历史 高点以来,已出现收窄的迹象,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逆差3880亿美元也显著低于2006年上半年的4062亿美元,说明美经常项目实现了美元低币值与高原材料价格下的短暂平衡。如果原材料价格不再大幅度上涨,在当前汇率下,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从来就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NASDAQ泡沫破灭带来了消费的快速萎缩,造成2001年经济衰退,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的降息,造就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带来了新的消费扩张,是用房地产泡沫来弥合股市泡沫破灭的经济裂痕。2007年3月以来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房价开始回落,美国消费也在稳步回落之中。 长期来看,美国经常项目受制于全球资源紧缺以及美国资源高消费,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转移,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将长期处于高位。短期来看,经过2001年以来的大幅度上涨,国际原材料价格难以再创新高;美国财政赤字与国内消费会逐步下降,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将会小幅度回落。 二、欧元的影响因素 (一)欧洲中央银行动向 欧洲中央银行控制着欧元区12国的货币政策,其主要政策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两个支柱,第一个是价格变化及其对价格稳定影响的展望。价格稳定定义为协调的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上涨低于2%。第二个支柱是以M3表示的货币增长率,欧洲中央银行的参考数值是M3增长率为4.5%。欧洲中央银行每隔一周的星期四召开一次理事会来讨论利率事宜。在每个月的第一次会议上,欧洲中央银行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其对货币政策和整体经济的展望报告。很显然,欧洲中央银行对欧元汇率走势的评论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都会对欧元/美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短期利率走势 短期利率走势的影响主要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1.再融资利率。欧洲中央银行的再融资利率是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短期利率。再融资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差异是判断欧元/美元汇率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2.3个月的欧元存款利率。在欧元区之外3个月的欧元存款利率是判别利率差异的有价值的基准,有助于对汇率进行评估。欧元存款利率相对于美元越高,欧元/美元越有可能升值。当然,也有时候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 (三)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差异 影响欧元/美元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差异。德国政府10年期债券通常作为欧元区的基准债券。由于德国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美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收益差异的缩小(德国国债收益上升或者美国国债收益下降)一般认为有利于欧元/美元汇率走高,而如果收益率差异扩大,则对欧元汇率走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两个地区收益率差异数据通常比其绝对数值更重要。当然,利率差异通常与两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相关,这也是影响欧元/美元汇率的一个基本因素。 (四)一些经济数据的影响 由于德国是欧元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因此最重要的经济数据当然是德国的,整个欧元区的经济数据同样不可忽视。关键的经济数据通常是GDP、通胀率(CPI和HICP)、工业生产和失业方面的指标。从德国的角度来看,一个最为关键的数据是IFO调查,它通常被认为是商业信心的重要指标。同样重要的是成员国的预算赤字,根据《稳定与增长法案》,成员国预算赤字必须控制在3%以下。成员国也有进一步削减预算赤字的目标,如果没有实现这些目标将有可能对欧元汇率产生伤害。 (五)交叉汇率效应 欧元/美元汇率有时还要受到非美元汇率的影响,如欧元/日元。如果日本发布正面影响的新闻,欧元/美元汇率就有可能下跌,而由于欧元/日元汇率的下跌,欧元所出现的弱势自然也将会导致欧元/美元汇率的下跌。 综上所述,美元汇率主要受到美联储的经济数据,本国利率的变化以及欧元的影响,对于未来预测美元的走势,这三点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曙光.美元汇率变化的影响分析[J].南方经济,2004(2). [2]杨玲雅.美元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