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设计和运用

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设计和运用
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的设计和运用

《制作太阳系模型》案例分析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制作太阳系模型》案例分析 巴东县大支坪镇希望小学杨渊 教学内容: 选自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制作宇宙模型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活动让学生了解宇宙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宇宙知识的基础上,对太阳系的组成进行深入探究。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了解,知道地球是圆的,月球是圆的,但对太阳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应该是可行的。 设计理念: 引领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这样就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并不难,只要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原来蕴藏着很多知识,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行动的外显,体现学生的个性价值,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 一、设计模型 1.各小组根据行星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太阳系模型制作记录本。 2.各小组拟好模型名称,所需材料。 3.各小组搞好职责分工,选好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二、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如太阳系模型。 三、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四、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质疑 评析: 1、教师实现了课堂角色的转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让他们研究与发现。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入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 2、能够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民主化。对小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是不断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要实现这一切,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较好地以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共同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这是设计宇宙模型的探究课。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宇宙的初步知识,知道了太阳系的组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这里我把实验目的的要求以跑步的方式出现,使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地促进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五年级美术下册《活动彩车模型》教案岭南版

《活动彩车模型》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二、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三、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 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教师用具: 电教媒体,教学课件,汽车范作,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用具: 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个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1、运用媒体,将实物图片进行恰当的组拼,提示学生选择材料要合理、巧妙。

2、教师示范,学生参与讨论,提示学生制作“汽车”要美观。 3、对比欣赏学生作品。(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选材、制作、装饰等问题。并指导学生欣赏作品。)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辆你喜欢的汽车。 2、学生作业。 3、学生在玩耍中展示“汽车”。(明了作业要求,引导学生在愉悦中积极的实践探索、创作表现。) 五、赏析评价,课题延伸 1、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2、欣赏能动的“汽车”,教师小结全课。(通过评价与赏析,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板书设计: 选材:巧妙外型:美观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制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年级科学上册《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建立模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认识模型;第二、动手制作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及作用。 2、能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 学习重点难点:知道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三球仪、桃花模型、红绿灯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复习《解释》的主要内容,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建立模型》。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及作用。 2、能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 学习重点难点:知道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 三、自主学习 (一)预习任务(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

1、科学家常常利用____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2、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____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____以及事物之间的____。 3、图形公示也是____。 4、我们学过的模型很多,仅以三年级教材为例,在“水”单元有_______________的图示模型;在“材料”单元有__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在土壤单元有____________的物理模型。 5、________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看看谁得记性好。 四、合作探究 (一)观察课文第60页的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模拟事物的?他们起了什么作用? (二)许多江河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可是大海的水面还是没有涨起来,是什么原因,结合课本的知识做出你的解释? (三)怎样建立模型解释现象? 五、汇报交流 1、逐一对合作探究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2、其他小组交流。

六、巩固练习---利用课件进行 (一)选择题 1、在建立模型的时候,下列说法有误的环节是() A. 应该对事物有详细准确的解释 B. 只有先建立了模型才能作出对事物进一步的解释 C.要符合逻辑思维和能概括原事物的各个方面 D.模型就是把事物的问题小化、简化 2、在水的循环模型中,下列关于水的循环路径解释正确的是() A. 陆地—海洋—天空 B. 陆地—天空—海洋—陆地 C. 陆地—海洋—天空—陆地 D. 陆地—天空—海洋 3、骑自行车时,车胎滚动一圈所走的距离是() A. 轮胎高度的距离 B. 轮胎周长的距离 C.前轮和后轮高度之和的距离 D. 前轮和后轮周长之和的距离 4、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 圆的面积公式 B. 水的循环图解 C. 地球仪 D.变形金刚玩具 二、判断题 1、科学家们常常通过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2、数学公式不是一种模型。()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第4单元 车辆模型

四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 第4单元车辆模型 毛伟勇上海市江宁学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设计是《劳动技术》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车辆模型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玩具,自小就有接触,男孩子的兴趣尤为浓厚,例如收集车模、拼装“四驱赛车”等,对车辆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熟悉。同时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设计、操作技能,为学习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综合能力还比较弱,尤其在计划的制定和作品的改进上有所欠缺。 本课是围绕小客车卡纸模型的制作、改进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确定制作卡纸车模的计划,并能在制作小客车模型的基础上在结构、功能上进行改进,设计制作成救护车模型。使学生了解到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卡纸车模的制作和改进效率,意识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有反思的技术活动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思路: 劳技课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已成为共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渐变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保留下来。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比较,思考并体验在知识迁移中产生新的技术,运用实践对比、观察模仿、互学互助、反馈思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心”、“脑”、“手”并用,突破单纯模仿学习的定势,以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课以简单的小客车卡纸模型为载体,虽然比较简单,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为今后劳技课其他内容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设计分两教时进行教学活动。第一教时是拼装制作小客车的模型,分四个环节:了解小客车、小客车模型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实施计划和步骤;按照计划进行制作;展示评价作品。第二教时是对小客车模型进行改进,制作成救护车模型,也分四个环节:调查交流救护车的车门构造;制定计划,把小客车改制成救护车以及底盘的改进;救护车的制作;展示评价作品。

小学五年级建立模型课件

2. 《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模型的种类及作用。 2、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模型的作用。 难点:动手建立模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黑匣子探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盒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内的某个位置上。请你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想办法弄清楚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考虑一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 2.学生汇报。(板书学生提出的方法) 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怎样找障碍物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就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4.提供给学生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 、B 、C 、D 的黑盒子。并提供标有A 、B 、C 、D 的图纸。 5.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 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7.全班交流。(学生将各组研究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二、认识如何用模型解释 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遗憾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 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植物细胞模型(图)、自然界水的循环(课件)。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作用,还可以说一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

3、课件出示圆周率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匣子”,又知道用图可以解释植物细胞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水的循环,用公式可以让我们轻易地解决很多问题。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 5、提问:我们以前用到过哪些模型?模拟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6、思考并交流:用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三、探究纸筒模型 1、谈话:(出示一个纸筒模型)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拉动露在纸筒 外面的任意一根细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教师演示一下),你们觉得纸筒里线绳是怎样连接的?把纸筒里线绳的连接情况画下来。 2、学生建立图示模型来解释。 3、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画的模型,用合适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来验证自己的解释。 四、小结 1、如何获得“黑盒子”里的信息:可利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了解周围环境,以确定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2、怎样建立模型,解释现象:(1)分析问题(2)收集数据(3)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4)确定条件(5)规定材料(6)建立初步模型(7)评价模型(8)修改模型。

标准宇宙模型

标准宇宙模型的发展和展望 摘要: 《观测宇宙学》第三章宇宙模型和宇宙的演化,主要介绍了从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几种不同的宇宙模型,以及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了解了在各个模型条件下宇宙的诞生和演变过程。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伽莫夫大爆炸宇宙模型、霍伊尔的稳恒态宇宙模型、狄拉克大数宇宙模型等。在此,我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文献的参考,谈一谈自己对标准宇宙模型的理解以及该模型的可观测证据和它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标准宇宙模型;证据;困难; 一,标准宇宙模型 所谓标准宇宙模型是指以弗里德曼宇宙模型为基础,伽莫夫将其运用于早期宇宙的演化而形成的一种宇宙模型。他是一种结合核物理、粒子物理、相对论、量子力学知识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一种解释。是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 1.爱因斯坦宇宙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引力只不过是由于物体的质量而使时空变弯曲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爱因斯坦宇宙模型,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基础。 广义相对论在以下两个极端的领域里应当是重要的。一个是在超高密度物质附近,例如在中子星或黑洞等致密天体附近,时空的弯曲将很显著;另一个是在宇宙尺度上,尽管宇宙的平均密度很低,时空弯曲很小,但因宇宙涉及的尺度极大,时空弯曲在大范围的积累效应不可忽略。 爱因斯坦宇宙是一个静态的宇宙,该模型的一个严重缺点是它的不稳定性。按此模型,宇宙一旦经受了一个即使是非常微小的收缩,则由于引力的增加,必将一直收缩下去;反之,一旦有一个微小的膨胀,则必将一直膨胀下去。既然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是不稳定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假设宇宙是静止的了。 2.弗里德曼宇宙 1922年,弗利德曼提出了宇宙在膨胀的假设。1927年,勒梅特利(G. Lemaitre)进一步指出,当时已发现的星系谱线红移现象,可能就是宇宙膨胀的表现。这些预言,被1929年发现的哈勃定律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弗利德曼宇宙模型,它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弗里德曼宇宙采用RW 度规,形式如下: ]d sin d 1d [)(d 22222222 2?θθr r r k r t R s ++-= (1.1) 其中k 称为曲率指数,可以取 1, 0和 -1三个值。当 k =1时,r 的取值范围限制在小于1,否则分母会取 零或负值,d s 可能是虚数。当k =1时,宇宙的尺度 范围σ=R r 是有限的,或者说是封闭的,这时R 相 当于宇宙的半径。当k =-1时,宇宙的尺度范围 σ=R r 可以取任意值,是无限的,或者说是开放的, 这时R 只是宇宙中某个典型的尺度。 对于膨胀的宇宙,0d /d >=t R R , R ( t ) 随着时间t 的增长而增大。然而,引力的存在使膨

车辆模型-教案

湘潭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 等。 )电动遥控模型车(简称电车) 顾名思义就是使用电池作为动力, 输出电能到电动机(马达)上,电动机 旋转再推动车子。只要有“电的地方” 就能把遥控车进行充电,而且电车的惯 性小,操控技巧在“入门级别”中是属 )油动遥控模型车(简称油车) 也叫内燃动力车,是澎湃动力的化 按车型可分为:平路车、房车、 、比赛通常是在专门设置的封

一般为1—5米左右。按路况可分为平路赛(室外称公路赛)和越野赛(最近流行攀爬赛)。 2、中国组织机构:中国车辆模型协会(CAR MODELLING ASSOCIATIO- N OF CHINA),缩写为CMAC,成立为1995年12月。 3、国际组织机构:国际遥控车辆模型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ModelAuto Racing 简称IFMAR),是一个车辆模型的专门组织,目前 共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五个区域性组织参加该联合会的活动。 四、遥控车辆模型的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无线电爱好者自己组装单通道无线电遥控设备用于车辆模型,70年代实现商品化,国际化比赛出现在70年代。为了统一竞赛规则,1979年第一个国际车模组织---国际车辆模型联合会(IFMAR)成立,总部设在悉尼。在欧美、日本乃至东南亚国家,遥控模型车比赛是一项体育竞赛,是一种高尚运动,一种高科技的爱好,是政府提倡的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之一。1980年初上海、广州、辽宁等地出现了有组织的车辆模型活动,19 83年辽宁省举办了七省市车辆模型邀请赛。1985年由国家体委、中国科协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表演赛,开始每年一届。1995年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成立,1997年开始每年一届全国车辆模型锦标赛。 五、人类智慧和高科技的结晶: 遥控模型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绝对不是一件高级的玩具。遥控车辆模型涉及机械、电子、动力学、高等数学、化学等学科的一项人类智慧结晶的高科技运动产品。之所以是高科技,因为运用了很多先进材料,比如碳纤维、钛合金、航空铝材等。外形、支架、构造等设计都运用了很多先进的动力学、数学等相关知识。最新的电气、电子技术和数码科技也都运用在遥控车上。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1、遥控车辆模型的认识: 2、遥控车辆模型的分类: 3、遥控车辆模型竞赛和组织机构 4、遥控车辆模型的发展: 5、人类智慧和高科技的结晶:

五年级_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预期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一、对证据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出合理的解释。二、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学生领会解释的效能和条件。三、通过实例辨别事实与解释的联系与区别。四、了解解释要不断完善。 1、能够辨别事实与推论。 2、知道什么是解释。 3、能对证据进行解释。 重点: 对证据进行解释。 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时1课时 课时 教学教师准备:多媒体 准备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体流程教师活动 一、了解“解释”1、多媒体出示书中学生活动教学情况分析1、学生观察,小组 是怎么回事的图。要求仔细观 察,看到什么?有 想到什么? 2、对这几位同学的 身高曲线图,你有 什么想法? 3、雪地上留下的脚交流。 2、学生表达发现的规律。 3、学生做出解释。 教学活动设计 印,你看了又有什 么想法? 4、讲述:每位同学 都有自己的想法。 以前在科学课中, 我们用眼睛看,用 耳朵听,观察后总 有自己的想法,这 就是你对现象做出 的解释。 二、做“毛细现象”5、谈话:教师介绍4、学生进行实验。的实验材料准备和要求。 6、提问:对于刚才 的实验现象,你有 什么解释? 三、认识事实与解7、出示一个烂苹 5、学生回答,教师 补充,介绍。 6、学生判断,哪句释之间的关系果,提问:解释与是解释?哪句是事

事实之间是怎样的实? 关系呢?出示7句 话,请学生,做出 判断。 8、组织汇报交流。 9、我们应该利用获 得的充分证据,运 用已有的知识,进 行合理的思考。 四、认识正确的解1、谈话:许多科学7、学生阅读资料 释是经过不断修改来完善的。结论都是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是怎么得出的呢?

《1制作“宇宙”模型》教案1

1 制作“宇宙”模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学准备:多媒体、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职责分工: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四、模型草图: 五、评价反馈: 六、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二)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 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出示表格: 序号 存入时间 问题 1 9 月3日 宇宙有多大? 2 9 月3日 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提取时间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五、总结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制作车辆模型》

制作车辆模型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研究与实践》专题一:制作车辆模型【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组装玩具车,培养学生的看图、空间想象、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从组装活动的交流中获得情感体验。 3、通过组装车模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自己喜爱的车辆模型。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各种车辆的形状、结构及其模型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学生实验的一些车辆模型、模具成品及有关零部件,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有关车辆构造、主要部件名称、组装方法步骤等)。 2、学生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车辆模型及制作资料。 (2)双面胶,白乳胶,厚纸板,剪刀,小刀,直尺,金属或塑料细棒,细铁丝,小磨具及一些圆形的小轮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出来!我的谜语是:一间小房子,四面镶窗子,四个圆轮子,坐着真舒服。猜猜是什么呀?

(小汽车) 我们今天亲自动手,组装一辆小汽车,好吗? 二、准备阶段 1、材料准备 (1)领取或准备制作车辆模型的零部件。 (2)检查说明书与所领零部件是否一致。 (3)对照说明书看看所领零部件是否齐全。 2、小组内制定研究方案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最好的制作方案选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合理建议,确定最佳方案。 (3)完成教科书第75页内容。 (4)班级交流。各小组汇报最佳制作方案。(小组代表发言)(5)同学们,你们觉得在制作车辆模型时,应该注意什么? (6)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指导的步骤一丝不苟地组装;②注意安全,不能损坏零部件;③小组合作。 (7)教师:好啊!大家说出了制作车辆模型的注意事项:首先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指导的认真细心地组装;其次要注意安全,不要损坏了车辆的零部件;还要注意小组内的相互配合,齐心协力。 三、小组合作,组装车模阶段 1、教师出示已组装的车辆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确立的研究方案,开始组装。教师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书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2014-2015学年度瑞祥民族小学部 科技校本教材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 科技组 2014-2015学年度瑞祥民族小学 科技校本教材 车辆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设计是《劳动技术》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车辆模型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玩具,自小就有接触,男孩子的兴趣尤为浓厚,例如收集车模、拼装“四驱赛车”等,对车辆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熟悉。同时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设计、操作技能,为学习本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综合能力还比较弱,尤其在计划的制定和作品的改进上有所欠缺。 本课是围绕小客车卡纸模型的制作、改进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确定制作卡纸车模的计划,并能在制作小客车模型的基础上在结构、功能上进行改进,设计制作成救护车模型。使学生了解到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提高卡纸车模的制作和改进效率,意识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有反思的技术活动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激发学生学习劳动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思路:

劳技课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已成为共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积累渐变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学力保留下来。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与比较,思考并体验在知识迁移中产生新的技术,运用实践对比、观察模仿、互学互助、反馈思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心”、“脑”、“手”并用,突破单纯模仿学习的定势,以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课以简单的小客车卡纸模型为载体,虽然比较简单,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为今后劳技课其他内容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设计分两教时进行教学活动。第一教时是拼装制作小客车的模型,分四个环节:了解小客车、小客车模型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实施计划和步骤;按照计划进行制作;展示评价作品。第二教时是对小客车模型进行改进,制作成救护车模型,也分四个环节:调查交流救护车的车门构造;制定计划,把小客车改制成救护车以及底盘的改进;救护车的制作;展示评价作品。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教案

《我是汽车设计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各种纸盒、胶水、剪刀、小贴画。 教师:美术教学课件、各种汽车模型若干个。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会唱的也可以跟着电视一起唱! 播放《小汽车真漂亮》歌曲动画 师:在刚才的动画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汽车呢?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汽车是动画片里没有的呢?学生欣赏歌曲,认真观察。 学生:客车、货车、面包车、吊车、救护车、警车等等。 学生补充:铲车、太阳能车、赛车等。通过欣赏歌曲,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师: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那位同学了解这些汽车,请你给大家做一名讲解员,讲一讲它们的功能和特征好吗? 学生在介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汽车时,会加进自己对汽车的情感,能介绍的更全面,更生动,从而对画汽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2、讲授新课。 (1)教师指导分析汽车的结构。 师: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种类和不同功能的汽车,使我了解到了很多汽车的知识,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汽车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 (出示4幅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从众多不同的汽车中找到共性,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寻找图片中汽车的共同点: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 教师总结:汽车的造型虽然千奇百怪但是都有发动机、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必要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探究技能 建立模型》 粤教版

四年级下册《探究技能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建立模型》是《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单元的探究技 能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月球表面概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星体特别是太阳和月球有一定的科学概念。本课分为“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两大部分。“方法学习”部分让学生通过制作月球表面模型,初步掌握建立模型的方法:在研究原型时,能总结出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征;能从模型的大小、比例、制作方法、工具、材料等方面构思制作模型;能做到边制作边调整,做出反映原型特征的模型;能展示并介绍小组制作的模型作品。“技能训练”部分让学生制作地形模型,进一步掌握建立模型的方法。 “方法学习”部分主要由4 个环节组成。“原型的研究”环节是在学生确定 以制作月球表面模型为主题后,让学生研究月球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显著特征;“构思与设计”环节让学生在研究月球表面的特征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月球表面模型,并制订设计方案;“制作与调整”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月球表面模型,并在制作过程中对照原型进行调整,使模型更能反映原型的特征;“交流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月球表面模型,并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相互评价,逐步养成通过评价改进设计、完善模型的科学方法,初步掌握建立模型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对月球表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月球表面有些 区域地势低,有些区域地势高,但他们对月球表面更具体的特征如环形山的特征等了解不多。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再通过制作月球表面模型,进一步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同时学习建立模型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原型的形态和特征。 2. 通过制作月球表面模型的过程,了解建立实体模型的方法。 3.乐于交流,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模型的制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制作月球表面模型。 教学难点:建立的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原型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橡皮泥、陶泥、轻黏土、牙签、剪刀、小刀、KT 板、月球表面 的照片和视频、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橡皮泥、陶泥、轻黏土、牙签、剪刀、小刀、KT 板、月球表面 照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妍妍和琪琪一同来到科普馆参观,里面有各种模型。妍妍指着 地球表面模型说:“这是地表的模型。”波波表示想做一个月球表面模型。 问题:怎么做模型? 任务:思考只做模型的方法,制作月球表面模型。 (二)活动探究 1. 方法学习

汽车刹车距离模型教案

安徽新华学院 教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 授课班级:06信管一班 主讲教师:余国锋 院系(部):公共课程部

新华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案(NO:1 )

______数学模型________课程教案 授课类型___理论课__ 授课时间 1 节 授课题目:汽车刹车距离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或要求: 1.了解汽车刹车距离的背景知识; 2.了解影响汽车刹车距离的因素,如何做出合理的假设; 3.掌握数据拟合的方法。 教学容(包括基本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基本容:美国的某些司机培训课程中的驾驶规则:正常驾驶条件下, 车速每增10英里/小时,后面与前车的距离应增一个车身的长度。实现这个规则的简便办法是“2秒准则”:后车司机从前车经过某一标志开始默数2秒钟后到达同一标志,而不管车速如何。 判断“2秒准则”与“车身”规则是一样吗?这个规则的合理性如何,是否有更好的规则。 建立数学模型,寻求更好的驾驶规则。 重点:1.如何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假设; 2.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求出制动距离。。 难点:如何根据历史数据求出影响制动距离的参数。 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 问题分析:制订这样的规则是为了在后车急刹车情况下不致撞上前车,即要确定汽车的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显然与车速有关,先看看汽车在10英里/小时(约16km/h)的车速 下2秒钟行驶多大距离.容易计算这个距离为:10英里/小时、时?5280英尺/英里?l小时/3600秒?2秒=29.33英尺(=8.94m),远大于一个车身的平均长度15英尺(=4.6m),所以“2秒准则”与上述规则并不一样.为判断规则的合理性,需要对刹车距离作较仔细的分析. 刹车距离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组成,前者指从司机决定刹车到制动器开始起作用汽车行驶的距离,后者指从制动器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反应距离由反应时间和车速决定,反应时间取决于司机个人状况(灵巧、机警、视野等)和制动系统的灵敏性(从司机脚踏刹车板到制动器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对于一般规则可以视

小学美术《可爱的汽车》优质课教案.pdf

第5课《可爱的汽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看汽车的图片、模型或实物,认识车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汽车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车。 教学重点: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汽车的正面或侧面,并表现汽车的结构及细节。 教学难点: 表现汽车的结构及细节。 教学方法: 谈话法、观察演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汽车模型,教师准备课件、作业纸。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汽车是目前我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们出行几乎离不开汽车,现在的汽车功能齐全,大大方便了我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可爱的汽车。板书:第5课可爱的汽车 (二)讲授新课 1.第一个问题:

有没有知道最早汽车是什么样呢? 欣赏课件上的汽车发展史。 2.第二个问题: 你知道汽车大体有哪些类型呢? 课件翻页,展示轿车、客车、载货汽车、越野车、专用车。 3.第三个问题: 小组探究一下,请观察手中的汽车模型,看一看汽车有哪些组成部分? (小组探究一分钟,然后三名学生回答,照顾到小组) 课件翻页,展示一般的汽车大体由车头、驾驶室、车厢、车轮等几部分组 成。 4.教师演示汽车的正面画法。 5.通过课件讲解正面和侧面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6.课件展示汽车反光镜和汽车轮胎,提醒学生注意:在画画时,请务必关注 细节,刻画细节。 (三)学生自主作业 作业要求: 1.参考手中的汽车模型或者图片,画一画汽车的正面或者侧面。 2.认真刻画汽车的结构,注意汽车各部件的穿插和遮挡关系。 3.构图饱满,注意细节,线条认真。 课件展示:汽车范画,让学生参考。 (四)展示评价 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作品。师生交流评价。

19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2、建立模型 一、课程标准: l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l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二、教学目的: l过程技能 1.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2.举例辨别不同类型的模型。 3.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4.以肘关节为例,学习以下步骤: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 l科学知识 1.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2.知道教材例证模型的关联知识。 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享受完成制作的乐趣。 2.赞赏建立模型的意义。 3.乐于交流自己的解释和制作。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l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l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l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l能按照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的步骤解释问题。 四、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一:了解模型的类型,但不能识别不同类型模型。 层次二:能识别不同类型模型,但不能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层次三: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2、探究能力: 层次一:不能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层次二:能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不需教师指导。 层次三:能按照作假设性解释——进行模型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的步骤解释问题。 五、教学材料: 黑盒子、滚珠、不同形状的模块、胶带、厚纸板、纸筒、线绳、回形针、大头针、铁垫圈、橡皮筋、模拟关节的相关材料

制作简单汽车模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目录 一、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时间90课时 学习单元制作简单汽车模型教学时间45课时 学习目标(细化) 1、学生通过与顾客沟通,掌握与顾客沟通地技巧; 2、学生根据顾客地描述,确认顾客委托任务; 3、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制定出制作简单汽车模型地工作计划; 4、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地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维护保养知识; 5、能正确解释汽车常用金属材料牌号地意义,知道汽车常用材料机械性能和适宜采用地工艺方法;能解释汽车零件地材料性能、牌号及加 工地方法. 1 / 21

6、学生能够掌握识读汽车基本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各种结构、工作示意图,对图地理解正确,并能说明结构、工作示意图所表达地意 思. 7、学生能够掌握钳工基础知识,钳工工艺加工地编程;钳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8、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改锥及各类扳手等常用通用工具; 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等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准确. 9、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安全和维护质量意识,并且认真履行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地规定; 10、学生对工作结果进行记录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总结; 11、学生要对实习设备工具、车辆、仪器、环境、人身安全认真负责; 1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13、与顾客,上级和同事进行沟通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14、提升环保和节约意识,对可重复利用材料合理使用; 15、严格遵守用电安全、生产条例,规范操作 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突破点教学设备设施要求 情境模拟:机修工人从销售商处接受制作金属汽车模型地任务,加工后成品收购进行销售. 零件加工尺寸、加工余量 金属零件钳工加工 汽车维修钳工基本工具: 划线:划针、划线盘、高度游标卡尺、划规、 2 / 21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1.解释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思考、分析;教会学生根据观察的事实提出自己的解释。 2.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解释,理解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关系,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明白一个正确的解释,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验证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合理解释的重要性,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现象做出多种解释。 【教学难点】 区分解释与事实。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初步理解什么是解释 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科学教室里面,跟以往的科学教室里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任课老师不一样,多了听课教师,有苹果) 2.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板书: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教室里有许多的变化,大家想一想,怎么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因为今天有新老师来上课比赛,借我们班上课,所以我们换了教师) (我想今天可能上课要用到苹果,所以老师带来了苹果) 追问,你为什么这么说? 3.刚才这位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板书:思考),最后向大家进行了说明。(板书:说明) 4.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说明,科学上叫它解释,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解释。(板书,齐读)

5.现在大家看一看,解释是不是随便说说呢?(不是)对,解释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并合理地说明。 过渡:侦探都会对一些现象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从而发现一些秘密。大家想不想当个小侦探,去发现一些秘密吗?(想)好,那我们就来当一回小侦探。 二、运用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解释 (老师出示脚印图,从右向左逐步展示) 1.看!图上有什么?这是雪地上留下的两只小动物的脚印图,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脚印是怎么样的呢? (大小、疏密) 2.这是脚印的一部分,看,脚印还在延伸。脚印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能解释一下吗? 小组同学相互轻轻说一说,一会我们来交流。 3.谁愿意来解释一下脚印变化的原因。(注意评价) (多生解释,吃掉……)相机板书:吃掉、飞走,抱走…… 4.这位同学的解释有可能吗?(有)有可能就说明这种解释是合理的。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学生继续解释,飞走,抱走)板书:飞走,抱走 5.大家观察仔细,思考认真,从而发现了脚印的一些秘密,作出了一些合理的解释,可真像一个个小侦探。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如脚印变化)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大小脚印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脚印的疏密)。 所以,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研究一个苹果。 三、理解事实与解释的关系 1.这是一只烂苹果,老师也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请大家仔细观察,完成表格,(投影)为什么说苹果是烂的呢?你观察到什么,把苹果烂的现象填在左边的格子里。把烂的原因填在右边的格子里。 小组长负责小组讨论,注意及时记录你们的发现。老师看,哪一个小组最会合作,记录得最多最清楚。 (学生观察,记录,老师巡视,看看哪组记录得最具体,对适时表扬指导)

制作“宇宙”模型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题制作“宇宙”模型主备人郭园洁复备人 教学目标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具准备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 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 料。 (1)什么是行星? (2)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公转周期是一年,形 成四季变化。 什么是地球的自传?自传周期是一天,形 成昼夜。 (3)太阳系8大行星有哪些?离太阳由近到远排 列,最近的是?最远的是?地球是第几位? 二、课堂活动:请动手做个"宇宙"模型 【初读课本感知】 1.什么称为模型? 2.模型有什么作用? 3、制作宇宙模型应注意些什么? 4、做宇宙模型应先做哪些准备工作?(先计 划,后分工) 【小组合作制作模型】 【展示模型】 【参观模型】 每组派两名同学到其他组参观,两名同学留下 讲解。 参观思考: 1、哪个小组模型作得最好?我们应该学习什 么? 2、在参观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新 的知识?对于本组或其他小组有哪些意见 和建议? 复备

3、注意提出问题和建议,做好记录,问题存 入问题银行。 【回顾反思】 全班交流 1、我们小组有哪些优点? 2、我们有哪些不足?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学到了什么? 4、我们收到了哪些意见? 5、给别的小组提了哪些建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爱科学的孩子! 爱护我们的宇宙,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 家园! 当堂训练 设计自己的宇宙模 课后反思

《解释与建立模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单元分析 ●过程技能 1.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4.能边观察边解释。 5.在识别不同类型模型的基础上归纳出建立模型的相同的意义。 6.举例辨别不同类型的模型。 7.运用图示模型解释“看不见却想得到”的现象。 8.以肘关节为例,学习以下步骤:作假设性解释——进行制作——作观察结果(证据)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

2.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3.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4.了解模型的类型: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5.知道教材例证模型的关联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3.乐于合作与交流。 4.享受完成制作的乐趣。 5.赞赏建立模型的意义。 6.乐于交流自己的解释和制作。 本单元的内容: 1、解释 2、建立模型 单元教学概念图

1、解释 一、课程标准: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 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释。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能对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冲突 或矛盾之处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教学目的: ●过程技能 1.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2.能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3.能辨别事实与解释。 4.能边观察边解释。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解释。 2.知道解释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形式)。 3.知道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合理解释的快乐。 2.认同解释有待不断完善。 3.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能对观察证据做出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