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输配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输配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指标办法,适用于对输变电设施的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2 基本要求

2.1 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施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设施功能为目标的面向设施的可靠性范畴。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的统计指标,是深入掌握输变电设施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状况的主要手段,是对输变电设施是否可用的量化描述,是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生产运行、检修维护、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综合水平的度量,是衡量输变电设施技术状况的主要依据,为制定电力系统有关的可靠性准则提供依据。

为了使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特制定本规程。

2.2 本规程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输变电设施的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2.3 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2.4 各级有关领导应负责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不得违反或擅自修改,并积极支持可靠性管理专责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2.5各发、供电企业要按管辖范围切实做好输变电设施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并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受委托的所在省(区、市)电力公司负责向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报告。

2.6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原《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实施细则》终止执行。

2.7 本规程解释权属于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3 设施状态分类及其定义

3.1 设施自投产后,作为统计对象进入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分为可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状态分类如下:

?运行S(包括带电作业)

?可用A?|?调度停运备用DR

|?备用 R?|

|?受累停运备用PR

|

使用?|?大修PO1

||小修PO2

|?计划停运PO ?|试验T

|||清扫C

?不可用U?|?改造施工RC

|?第一类非计划停运UO1 ?

|||?强迫停运FO

?非计划停运UO?|第二类非计划停运UO2 ?

|第三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四类非计划停运UO4

3.2 可用――设施处于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可用状态又分运行状态和备用状态。

3.2.1 运行――设施与电网相联接,并处于带电的状态。

3.2.2 备用――设施可用,但不在运行的状态。备用状态又分调度停运备用状态和受累停运备用状态。

3.2.2.1 调度停运备用――设施本身可用,但因系统运行方式的需要,由调度命令备用者。

3.2.2.2 受累停运备用――设施本身可用,但因相关设施的停运而被迫退出运行状态者。

3.3 不可用—设施不论由于什么原因引起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状态。不可用状态又分计划停运状态和非计划停运状态。

3.3.1计划停运――设施由于检修、试验和维修等需要而计划安排的停运状态。

3.3.1.1 大修――在年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大修。

3.3.1.2 小修――在年度、季(月)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小修。

3.3.1.3 试验――各种绝缘试验、保护传动试验及事先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新技术试验。

3.3.1.4 清扫――为清除设施外绝缘污秽进行的季节性停运。包括春(秋)检的停运。

3.3.1.5 改造施工――由于城市建设改造及电网新建、扩建引起的线路迁移或升高杆塔等施工改造;由于扩容、绝缘改造、变压器的无励磁调压改有载调压等改造施工。

3.3.2 非计划停运――设施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

3.3.2.1 第1类非计划停运――指设施必须立即从可用状态改变到不可用状态。对于非开闭型设施(如主变、线路之类设施),指由设施自身故障而由保护动作停运;对于开闭型设施(如断路器、隔离开关之类设施),指因设施自身原因不能正常操作,从而导致其他相关设施受累停运备用者。

任何未得到调度批准的停运,都记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

3.3.2.2 第2类非计划停运――指设施虽非立即停运,但不能延至24小时以后停运者(从

向调度申请开始计时)。

3.3.2.3 第3类非计划停运――设施能延迟至24小时以后停运。

3.3.2.4 第4类非计划停运――对计划停运的各类设施,若不能如期恢复其可用状态,则超过预定计划停运时间的部分记作第4类非计划停运。

3.3.2.5 处于备用状态的设施,经调度批准进行检修工作时,在不影响电网调度期间记为第4类非计划停运事件,若超过调度规定的时间,则超过规定时间的部分记作第1类非计划停运。

3.3.2.6 强迫停运――指上述第1、2类非计划停运。

4 设施的统计单位

4.1 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统计单位为台;单相变压器一相为1台(包括备用相)。

4.2 电抗器――统计单位为台;

4.3 断路器――统计单位三相为1台;

4.4 隔离开关――统计单位三相为1台,中性点隔离开关单相为1台;

4.5 架空线路――统计单位为百公里(架空线路统计长度按每回线路的杆线长度计算);

4.6 电缆线路――统计单位为公里;

4.7 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统计单位为套,一个变电(升压)站内一个电压等级并一次建成的GIS,称为一套全封闭组合电器。

4.8 母线――统计单位为段,指变电(升压)站中的母线系统,包括与母线相连结的全部引线。

其它设施一律按相统计并分别注册。

5 有关时间定义

5.1 可用小时(AH)――设施处于可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1.1 运行小时(SH)-―设施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小时数。

5.1.2 备用小时(RH) ――设施处于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1.2.1 调度停运备用小时(DRH)――设施处于调度停运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1.2.2 受累停运备用小时(PRH)――设施处于受累停运备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2 不可用小时(UH) ――设施处于不可用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 计划停运小时(POH)――设施处于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1 大修小时(POH1)――设施处于大修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2 小修小时(POH2)――设施处于小修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3 试验小时(TH)――设施处于试验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4 清扫小时(CH)――设施处于清扫状态下的小时数。

5.2.1.5 改造施工小时(RCH)――设施处于改造施工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设施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1 第1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1)――设施处于第1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2 第2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2)――设施处于第2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3 第3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3)――设施处于第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4 第4类非计划停运小时(UOH4)――设施处于第4类非计划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2.2.5 强迫停运小时(FOH)――设施处于强迫停运状态下的小时数。

5.3 统计期间小时(PH)――设施处于使用状态下,根据需要选取期间的小时数。 6评价指标

6.1变压器、电抗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隔离开关、耦合电容器、阻波器、避雷器、母线的指标与计算公式: 6.1.1单台(段)指标 6.1.1.1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POH POF 统计期间小时计划停运小时

6.1.1.2非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UOH

UOF 统计期间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

6.1.1.3强迫停运系数

%

100?=

PH

FOH FOF 统计期间小时强迫停运小时

6.1.1.4可用系数

%

100?=

PH

AH AF 统计期间小时可用小时

6.1.1.5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运行小时

6.1.1.6计划停运率

台(段)年

次统计台(段)年数

计停次数/UY

POT POR =

6.1.1.7非计划停运率

台(段)年

次统计台(段)年数

非计停次数/UY

UOT UOR =

6.1.1.8强迫停运率

台(段)年

次统计台(段)年数

强迫停运次数/UY

UOT FOR =

6.1.1.9连续可用小时

可用小时AH

CSH =——————————————————————————小时/次

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数POT +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6.1.1.10暴露率 运行小时SH

EXR =————————×100% 可用小时AH

6.1.2同一电压等级同类设备多台(段)综合指标 6.1.2.1计划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小时POH

P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

100?∑?∑=

)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计划停运系数

POF

6.1.2.2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U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

100?∑?∑=

)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数某台设备非计划停运系

UOF

6.1.2.3强迫停运系数 ∑强迫停运小时FOH

F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

100?∑?∑=

)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强迫停运系数FOF

6.1.2.4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AH

A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台设备可用系数AF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100%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2.5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运行小时

%

100?∑?∑=

)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年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运行系数SF

6.1.2.6计划停运率

统计百台(段)年

计划停运次数∑∑=

POT POR

百台(段)年

次)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计划停运率/∑?∑=

POR

6.1.2.7非计划停运率

统计百台(段)年

非计划停运次数

∑∑=

UOT

UOR

百台(段)年

次)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非计划停运率/∑?∑=

UOR

6.1.2.8强迫停运率

统计百台(段)年

强迫停运次数∑∑=

FOT FOR

百台(段)年

次)年

某台设备统计百台(段

该设备统计百台(段)

某台设备强迫停运率/∑?∑=

FOR

6.1.2.9连续可用小时

小时)

数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次

数(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

可用小时/UOT POT AH

CSH +∑∑=

6.1.2.10暴露率

%

100?∑∑=

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1.3不同电压等级多台(段)同类设备综合指标

6.1.3.1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停运系数P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P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2非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U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3强迫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停运系数F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F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4可用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可用系数A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A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5运行系数

%

100?∑?∑=

百台(段)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百台(段)年

该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系数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运行

SF SF

6.1.3.6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停运率POR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POR =——————————————————————————————————次/百台(段)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7非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率UOR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UOR =——————————————————————————————————次/百台(段)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8强迫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停运率FOR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FOR =——————————————————————————————————次/百台(段)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1.3.9连续可用小时

小时)

数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次

数(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

可用小时/UOT POT AH

CSH +∑∑=

6.1.3.10暴露率

%

100?∑∑=

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2断路器 6.2.1单台指标 6.2.1.1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POH POF 统计期间小时计划停运小时

6.2.1.2非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UOH

UOF 统计期间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

6.2.1.3强迫停运系数

%

100?=

PH

FOH FOF 统计期间小时强迫停运小时

6.2.1.4可用系数

%

100?=

PH

AH AF 统计期间小时可用小时

6.2.1.5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运行小时

6.2.1.6计划停运率

计停次数POT

POR =———————— 次/台年 统计台年数UY

6.2.1.7非计划停运率

非计停次数UOT

UOR =———————— 次/台年 统计台年数UY

6.2.1.8强迫停运率

强迫停运次数UOT

FOR =—————————— 次/台年 统计台年数UY

6.2.1.9暴露率

%

100?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2.1.10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操作次数

MTBF =——————————次/每非计划停运间隔

非计划停运间隔数

注:非计划停运间隔数采用非计划停运次数。

6.2.1.11正确动作率

拒动、误动次数

CMR=(1— ------------------------------------------)×100%

切除故障次数+正常操作次数+拒动、误动次数

6.2.2同一电压等级同类多台设备综合指标

6.2.2.1计划停运系数 ∑计划停运小时POH

P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设备的计划停运系数P0F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100%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2非计划停运系数

∑非计划停运小时UOH

U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设备的计划停运系数U0F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100%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3强迫停运系数

∑强迫停运小时FOH

FOF =————————————×100% ∑统计期间小时PH

∑某设备的强迫停运系数F0F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100%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4可用系数

%

100?∑∑=

PH

AH AF 统计期间小时可用小时

∑某设备的可用系数AF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100%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5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运行小时

∑某设备的运行系数SF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100%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6计划停运率

UY

POT POR 统计百台年数计划停运次数∑∑=

∑某设备的计划停运率POR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7非计划停运率

UY

UOT

UOR 统计百台年数非计划停运次数

∑∑=

∑某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率UOR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8强迫停运率

UY

FOT FOR 统计百台年数强迫停运次数∑∑=

∑某设备的强迫停运率FOR ×该设备统计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设备统计百台年

6.2.2.9暴露率

%

100?∑∑=

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2.2.10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操作次数

MTBF =——————————次/每非计划停运间隔

∑非计划停运间隔数

注: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间隔数采用非计划停运次数。 6.2.2.11正确动作率

∑(拒动、误动次数)

CMR=[1— ------------------------------------------------]×100% ∑(切除故障次数+正常操作次数+拒动、误动次数)

6.2.3不同电压等级多台同类设备综合指标

6.2.3.1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停运系数P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P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6.2.3.2非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

U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6.2.3.3强迫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停运系数F0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FO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段)年

6.2.3.4可用系数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可用系数AF ×该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AF =——————————————————————————————×100%

∑某电压等级设备统计百台年

6.1.3.5运行系数

%

100?∑?∑=

百台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百台年

该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系数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运行

SF SF

6.2.3.6计划停运率

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百台年

该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停运率某电压等级设备的计划

/∑?∑=

POR POR

6.2.3.7非计划停运率

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百台年

该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划停运率某电压等级设备的非计

/∑?∑=

UOR UOR

6.2.3.8强迫停运率

百台年

次百台年

某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百台年

该电压等级设备的统计

停运率某电压等级设备的强迫

/∑?∑=

FOR FOR

6.1.3.9暴露率

%

100?∑∑=

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2.3.10平均无故障操作次数 MTBF=

非计划停运间隔数

操作次数∑∑次/每非计划停运间隔

注: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间隔数采用非计划停运次数. 6.2.3.11正确动作率

∑(拒动、误动次数)

CMR=[1— ------------------------------------------------]×100% ∑切除故障次数+正常操作次数+拒动、误动次数

6.3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6.3.1单条线路的指标 6.1.1.1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POH POF 统计期间小时计划停运小时

%

100?=

PH

UOH

UOF 统计期间小时非计划停运小时

6.3.1.3强迫停运系数

%

100?=

PH

FOH FOF 统计期间小时强迫停运小时

6.3.1.4可用系数

%

100?=

PH

AH AF 统计期间小时可用小时

6.3.1.5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运行小时

6.3.1.6计划停运率

百公里年

次统计百公里年数

计停次数/POT POR =

6.3.1.7非计划停运率

百公里年

次统计百公里年数

非计停次数/UOT UOR =

6.3.1.8强迫停运率 强迫停运次数FOT

FOR=———————————次/百公里年

统计百公里年数

6.3.1.9连续可用小时

可用小时AH

CSH =——————————————————————————小时/次

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数POT +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次数UOT

6.3.1.10暴露率

运行小时SH

EXR =————————×100% 可用小时AH

6.3.2同一电压等级多条线路综合指标 6.3.2.1计划停运系数

∑(某回线统计期间计划停运系数×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POF =————————————————————————————————————×100%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2非计划停运系数

∑(某回线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系数×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UOF =————————————————————————————————————×100%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某回线统计期间强迫停运系数×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FOF =————————————————————————————————————×100%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4可用系数

∑(某回线统计期间可用系数×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AF =————————————————————————————————————×100%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5运行系数

∑(某回线统计期间运行系数×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SF =————————————————————————————————————×100%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6计划停运率

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计停次数∑∑=

POT POR

∑(某回线计划停运率×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次/百公里(公里)年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7非计划停运率

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非计停次数∑∑=

UOT UOR

∑(某回线非计划停运率×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次/百公里(公里)年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8强迫停运率

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强停次数∑∑=

FOT FOR

∑(某回线强迫停运率×该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次/百公里(公里)年 ∑某回线统计期间百公里(公里)年数

6.3.2.9连续可用小时

小时)

数统计期间非计划停运次

数(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

可用小时/UOT POT AH

CSH +∑∑=

6.1.2.10暴露率

%

100?∑∑=

AH

SH EXR 可用小时运行小时

6.3.2.11非计划停运条次比 UORC=

次线路总条数

运次数

某回线路发生非计划停

/∑

6.3.3不同电压等级多条线路综合指标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系数P0F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POF =————————————————————————————————————×10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6.3.3.2非计划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系数U0F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UOF =————————————————————————————————————×10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6.3.3.3强迫停运系数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系数FOF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FOF =————————————————————————————————————×10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6.3.3.4可用系数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可用系数AF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AF =————————————————————————————————————×10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6.3.3.5运行系数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运行系数SF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SF =————————————————————————————————————×100%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6.3.3.6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计划停运率POR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POR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次/百公里(公里)年

6.3.3.7非计划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非计划停运率UOR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UOR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次/百公里(公里)年

6.3.3.8强迫停运率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强迫停运率UOR ×该电压等级线路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FOR =——————————————————————————————————— ∑某电压等级线路的统计百公里(公里)年

次/百公里(公里)年

6.3.4分段维护、管理的线路综合指标 6.3.4.1管辖段线路指标

6.3.4.1.1管辖段线路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POH

POF 统计期间小时时管辖段线路计划停运小

6.3.4.1.2管辖段线路非计划停运系数

%

100?=

PH

UOH

UOF 统计期间小时小时管辖段线路非计划停运

6.3.4.1.3管辖段线路强迫停运系数

%

100?=

PH

FOH

FOF 统计期间小时时管辖段线路强迫停运小

6.3.4.1.4管辖段线路可用系数

%

100?=

PH

AH

AF 统计期间小时管辖段线路可用小时

6.3.4.1.5管辖段线路运行系数

%

100?=

PH

SH

SF 统计期间小时管辖段线路运行小时

6.3.4.1.6管辖段线路计划停运率

百公里年

次年数

管辖段线路统计百公里

管辖段线路计停次数/POT POR =

6.3.4.1.7管辖段线路非计划停运率

百公里年

次年数

管辖段线路统计百公里

管辖段线路计停次数/UOT UOR =

6.3.4.1.8管辖段线路强迫停运率

百公里年

次年数

管辖段线路统计百公里

管辖段线路计停次数/FOT FOR =

6.3.4.1.9管辖段线路连续可用小时 CSH=

小时非计划停运次数

划停运次数管辖段线路统计期间计

管辖段线路可用小时

/UOT

POT AH

+

6.3.4.1.10管辖段线路暴露率 EXR=

%

100?AH

SH 管辖段线路可用小时

管辖段线路运行小时

6.3.4.2全线指标

应视为一条线路计算指标。先将第j 次(j=1,2,3…k )各段的停运事件进行合并,即:停运次数合并为1次,停运时间应为全线的实际停运时间,然后再按照单条线路的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4全封闭组合电器(GIS)

6.4.1某套GIS 中第i 类元件的指标

6.4.1.1第i 类元件的非计划停运率

∑统计期间内第j 次非计划停运的第i 类元件数

UOR=—————--—----———————————————次/套年

该套GIS 的第i 类元件总数×统计期间小时/8760

6.4.1.2第i 类元件的可用系数 AF=

%

100]1[???-

∑统计期间小时

类元件总数的第该套时

次(计停,非计停)小第类元件数次非计划停运的第统计期间内第

i GIS i i j j

6.4.2某套GIS 的指标

6.4.2.1某套GIS 的非计划停运率 UOR=

套年

次统计期间小时

类元件总数

该套的第

类元件数

次非计划停运的第

统计期间内第

/8760

/∑∑∑?i

j

i

i i j

6.4.2.2某套GIS 的可用系数 AF=

%

100]1[???-

∑∑

统计期间小时

类元件总数

的第该套时

次(计停,非计停)小

第类元件数第次(计停,非计停)的统计期间内第i GIS j i j i

I

j

6.4.3多套GIS 的指标

6.4.3.1第k 套GIS 的非计划停运率 UOR=

次/套年

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第套GIS总元件数

第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第套GIS元件总数第套GIS非计划停运率

第∑∑???k

k

k k k k k

6.4.3.2第k 套GIS 的可用系数 AF=

100%

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第套GLS总元件数

第套GIS统计期间小时

第套元件总数第套GIS可用系数

第????∑∑k

k

k k k k k

6.5有关公式中的单位及名词说明

6.5.1统计台(公里、套、段)年――统计期间设施的台(公里、套、段)年数。若投运当年统计期间不满一年的则按实际投运时间折算。 其折算公式为:

365

当年投运天数

台(公里、套、段)年

6.5.2非计划停运次数――设施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次数。对断路器而言,其

非计划停运次数指其误动、拒动次数,包括本身的拒分拒合、自分自合、慢分慢合及不同期分合的次数。

6.5.3 断路器统计期间操作次数――按断路器的分闸次数统计。分闸次数为正常操作分闸次数、切除故障次数及调试分闸次数之和,并在统计中分别记录。 7 统计报告

7.1 凡电压为220kV 及以上的输变电设施必须依照本规程进行可靠性统计并上报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220kV 以下电压的输变电设施实行分级管理,由各网、省(区、市)等电力公司归口管理。

7.2 统计设施――包括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不含附设于断路器、变压器内不作独立设施注册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含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全封闭组合电器、母线等。统计中的变电设备既包括升压设备,也包括降压设备。

7.3 输变电设施注册统计表、运行情况统计表及设施变动情况表。

7.3.1 各类设施注册表的格式及说明见表1至表8。注册表须每季末修正统计一次,作为本

季度可靠性计算的基础。每季末统计数据应与当时接入电力系统并统一调度的设施相一致。

7.3.1.1 架空线路长度、铁塔或水泥杆基数按其管辖段数进行注册。由不同部门管理的同一输电线路的编码须一致,编码由上级部门统一制定。

7.3.1.2 一条线路中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连接而成时,按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分别注册,并取用同一线路编号。

7.3.1.3 一条线路由几种规格的导线连接而成时,要将各种截面导线的长度加以说明。

7.3.1.4 线路建成后,投运初期降压运行,经若干年后升至额定电压运行的日期应分别进行注册(并加备注)。

7.3.2 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包括各类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断路器分闸次数情况统计表,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情况统计表。

7.3.2.1 各类设施运行情况统计表的格式见表9、表10。各类设施的运行情况应根据现场的工作票和操作票随时进行记录,不得遗漏。对带电作业、计划停运及非计划停运状态,要求填写事件编码(对大修状态,要求填写检修中主要处理的前三个事件编码)。造成停运的主事件及并存事件,按主次排列,编码必须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7.3.2.2 断路器分闸次数情况统计表见表11,只须每月综合填写一次,分相重合闸次数应说明。

7.3.2.3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情况统计表见表12,每季度填写一次。

7.3.3 设施变动情况表――为跟踪设施变动,每季须将设施变动(含退役)的情况填报一次。设施变动情况表的格式见表13。

其中:变动――退役和退出统称变动;

退役――指设施报废;

退出――指设施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安装位置,并且在该安装位置上又有同类设施投运,则离开安装位置的设施记作退出;

7.3.4 检修费用――非计划停运检修费用和计划停运检修费用分别记录。

7.4 统计中若发现《电力设施可靠性统计编码》有缺码时,应向“中心”反映,由“中心”给定编码。

7.5变电站(或输电线路)的编码及各类设施的安装位置编码的规定。

7.5.1 变电站、升压站或输电线路编码为六位,每位表示的含义见下表:

力公司对管辖范围内的供电部门统一制定。

变压器 1

电抗器 2

断路器 3

电流互感器 4

电压互感器 5

隔离开关 6

避雷器 7

耦合电容器 8

阻波器 9

全封闭组合电器 B

母线 C

7.6 其他有关规定:

7.6.1 GIS除以套为单位注册外,还需将其中包含的母线、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及避雷器分别注册,以使各种设备可以分别计算。

其中:

母线:以段为单位注册,三相为一个元件。

断路器(含负荷开关):三相为一台。

电流互感器:一相一台。

电压互感器:一相一台。

避雷器:一相一台。

隔离开关(包括接地开关以及快速接地开关):三相一组。

电缆室:连接电缆的气室以及一切由GIS厂家提供安装电缆的元件。

联接件:指隔室内除导体外无任何其他元件,只起连接作用的独立气室(如三通,连接架空线路的SF6封闭导线及套管(只统计GIS厂家提供的封闭导线及套管)。

主控制柜:就地控制断路器及刀闸的装置,通常一台断路器一个。

7.6.2 全封闭组合电器的运行事件,需按照引起停运的部件(即7.7.1中所涉及的9类设施),在全封闭组合电器运行情况统计表(表10)中填报。全封闭组合电器的断路器也需按要求填报操作次数及切除短路电流的统计表。

7.6.3 由于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引起的输变电设施的非损坏性停运,则停运设施按受累停运备用状态统计;当引起设施损坏而需作停运处理时,则按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统计。

7.6.4 对输电线路的故障跳闸,当自动重合闸成功时,应计为第一类非计划停运一次,停运时间计为“零”;当自动重合闸失败后停运,无论手动强送是否成功,均按第一类非计划停运统计。

7.6.5 输变电设施带电作业属于运行状态,应列入统计范畴,此时设施停运次数及其停运时间均为零;但要记录其带电作业起、止时间和事件编码。

7.6.6 统计期间计划停运次数与非计划停运次数之和为零时,其连续可用小时记为:连续可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

7.6.7 对一个半接线的每串断路器名称的规定:与1#、2#母线联接的断路器,以接入该断路器的设施命名,其中间断路器以“联接1#母线的断路器名称/联接2#母线的断路器名称”表示,或以“第X串联络断路器”表示。例如:

7.7 关于报送统计报表的规定

7.7.1 各发电厂和供电(电业)局可靠性专责人,对输变电设施注册表、运行情况统计表及变动情况表进行核实汇总并签章后,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的7日之前上报各自的主管省电力公司。

7.7.2 各省(区、市)电力公司可靠性专责人,对全省各发电厂、供电(电业)局报送的统计报表进行核实汇总后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的10日之前向各自的主管网公司或指定的归口单位报送数据。

7.7.3 各网电力集团公司可靠性专责人,对本区所属各省电力公司报送的统计报表进行核实汇总,同时将各跨省的输电线路长度按各省公司管辖段之和汇总,并删除其重复的停运次数及其重复停运时间后,计算各项可靠性指标,并于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的15日之前向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报送数据,同时以表14作为报表,经主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寄“中心”,各独立省公司直报“中心”。

7.7.4 任何单位如确实存在有变化或需要更改的可靠性数据时,则:

a)必须以文件形式报上级主管单位(电力集团公司或省(区、市)电力公司等);

b)上报文件中须详细说明变化或更改的具体内容及原因;

c)各电力集团公司、省(区、市)等电力公司的可靠性基础数据的变化与更改要求每年第二季度末完成;停运事件的更改要求于第二次规定报数时间一并完成(执行季报的第四季度数据更改期限截止2月底)。

d)各电力集团公司、省(区、市)等电力公司的可靠性基础数据的变化与更改要求于每年第二季度末完成;停运事件的更改要求于第二次规定报数时间一并完成(执行季报的第四季度数据更改期限截止2月底)。

7.7.5 对于非计划停运责任原因填写“待查”的事件,要求于报出数据后的一个季度内查实并更正,第四季度数据更正不得超过次年2月底;

注:①断路器型式按灭弧介质分为:

Z:真空开关;

D:多油开关;

S:少油开关;

K:空气开关;

L:SF6开关;

②操作机构形式分为:

D:电磁操作机构;

T:弹簧操作机构;

Y:液压操作机构;

Q:气动操作机构;

L:其它操作机构;

③根据开关安装位置,应在安装位置代码的第二位填写以下内容:

F:发变组开关;

Z:主变开关;

J:角母线开关;

X:线路开关;

P:旁路开关;

L:中间联络开关;

M:母联、分段开关;

Q:其它开关。

④对于超高压开关(330、500kV)还要填写是否有合闸电阻,如有,还要填写阻值。

表1变压器注册表

表1.1变压器型式注册表

表2断路器注册表

供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供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 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供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高压设备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着棉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操作低压设备时,必须穿绝缘鞋、戴棉纱手套、避免正向面对操作设备。、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需带电作业时,须具备以下条件: 1.3.1有专人监护; 1.3.2工作场地空间足够,光线充足; 1.3.3所用工具材料齐全; 1.3.4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棉工作衣、绝缘鞋。 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并排出故障后,再行恢复供电。不允许强行送电,必要时允许试送电一次。 电流互感器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不得短路、不得用摇表测量带电体的绝缘电阻。 、变配电设备倒闸操作时,应一人执行一人监护。 2、供配电设备操作 、配电变压器停电操作要领 2.1.1拉开各低压出线开关; 2.1.2拉开低压总开关; 2.1.3拉开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开关。 配电变压器送电操作要领 2.2.1合上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开关; 2.2.2合上低压总开关; 2.2.3合上各低压出线开关。 在配电变压器上工作前,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2.3.1拉开高、低压两侧电源; 2.3.2验电,确认无电; 2.3.3高低压两侧分别挂三相短路接地线;

2.3.4设安全围栏,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识牌于高低压开关处。在高压配电柜上工作前,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2.4.1拉开开关、有明显的开路点; 2.4.2验电,确认无电; 2.4.3挂三相短路接地线; 2.4.4设置绝缘隔板(与邻近带电体距离在6cm以下者); 2.4.5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识牌于停电开关处; 2.4.6站在绝缘垫上工作,尽量单手作业。

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预计、审查准则、工程计算)

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培训 课程介绍: 作为快速发展的制造企业,产品可靠性的量化评估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机械、电子、软件一体化的产品。针对此需求,本公司开发了《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课程,以期在以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和分配、基于寿命鉴定的试验评估法两个方面提供对电子产品的评价数据。并在日常管理实践中,通过质量评价的方式,通过设计规范审查、FMEA分析发现评估中的关键问题点,以便更好地改进。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及导致产品可靠性问题的问题点,为后期的质量管理统计和技术部门的解决问题提供工作依据。 课程时间:1天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本课程适于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技术工程师、测试部门等岗位。 课程特点: 讲师是可靠性技术+可靠性管理、军工科研+民品开发管理的综合背景; 课程包括开展可靠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措施、管理手段,内容和授课方法着重于企业实践技术和学员的消化吸收效果。 课程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所检验”的思想,可靠性设计培训面向设计生产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充分结合同类公司现状,提炼出经过验证的军工和民用产品的可靠性

设计实用方法,帮助客户实现低成本地系统可靠性的开展和提升。 课程大纲: 一、可靠性评估基础 可靠性串并联模型 软件、机械、硬件的失效率曲线 可靠性计算 二、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依据的标准 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输入应力条件 可靠性分配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 三、寿命鉴定试验评估方法 试验依据标准要求 试验过程 判定方式 四、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审查准则 基于失效机理的可靠性预防措施 系统设计准则(热设计、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接口设计准则) 机械可靠性设计准则 电路可靠性设计准则(降额、电子工艺、电路板电磁兼容、器件选型方法)嵌入式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接口设计、代码设计、软件架构、变量定义)五、DFMEA与PFMEA过程的潜在缺陷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概念理解: 可靠性是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可靠性是指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 可靠性的技术是建立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的,例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材料、结构物性学,故障物理,基础试验技术,环境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在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制造阶段可靠性、使用阶段可靠性、可靠性管理。我们做的可靠性评估应该就属于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机床的可靠性评定总则在GB/T23567中有详细的介绍,对故障判定、抽样原则、试验方式、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故障检测、数据的采集、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以及结果的判定都有规范的方法。对机床的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即时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产品历史经验数据的积累; 2)通过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ze)方法寻找产品失效的机理; 3)建立典型的失效模式; 4)通过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建立试验数据和真实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5)用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标准代替产品的寿命认证; 6)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产品寿命的变化规律; 7)通过软件仿真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寿命; 大致可把可靠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提工作、重点工作。 准备阶段:数据的采集(《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数据抽样方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宏斌) 用于收集可靠性数据, 并对其量化的方法是概率数学和统计学。在可靠性工程中要涉及到不确定性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分布的极尾部状态和可能未必有的载荷和强度的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难以对变异性进行量化, 而且数据很昂贵。因此, 把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会更困难。当前,对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却很少有人提及, 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目前,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采用了某一个厂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生产的机床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 这样收集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真实状况, 同时其精度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由于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众多、生产量庞大、机床型号多以及成产的批次多,这样都对数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据采样时: (1)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来得到可靠性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样方法,但是必须抽取较大的样本量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针对以上的特点有三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随机抽样、二阶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元中,抽取n个单元,保证抽取每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组合的概率相等。

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制度

黑泉水力发电厂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 1、总则 1.1本标准规定了黑泉水力发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1.2本标准适用于黑泉水力发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管理。 2、管理职能 生产科是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统计和分析。检修科、运行部门负责本部门所管辖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组织机构 3.1.1 电厂可靠性管理网络由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和可靠性管理网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生产副厂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生产科、检修科、运行部门等组成。 3.1.2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金晨杰 副组长:王宁克 成员:陈顺沛鲍占民马海民陈海英李刚刘芳何雪珂。 3.1.3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的任务,确保电厂发电可靠,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指标,保证发电设备可靠性原始数据的正确、完整、及时,定期进行可靠性分析,提出改进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3.2 组长职责 3.2.1 在厂长的领导下,指挥、督促职能部门开展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工作,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指标和本电厂提出的可靠性目标。 3.2.2 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关于可靠性管理的各项规定,经常检查电厂可靠性管理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2.3 掌握电厂发电设备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隐患,对可能构成影响机组可靠性指标的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4 掌握电厂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不能完成的预定指标要组织电厂有关部门进行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并督促落实。 3.3 生产科职责 3.3.1 生产科负责全厂可靠性管理工作。 3.3.2 随时掌握各部门可靠性指标的状况,如发现不能完成指标,应及时采取措施,制订可行方案,经批准后贯彻执行。 3.3.3 抓好全厂可靠性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和技术演练工作,提高可靠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4 各部门职责 3.4.1 各科室负责本部门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工作。 3.4.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系统内各项关于发电设备可靠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的分类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估算法 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是在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特点而形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大致思路是根据配电系统中元件运行的历史数据评价元件的可靠性指标,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潮流分析、保护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元件的可靠性指标评价各个负荷点可靠指标,最后综合各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得出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目前研究电力系统可靠性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解析法,另一种是模拟法。 一:解析法:用抽样的方法进行状态选择,最后用解析的方法进行指标计算。 (1)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法:通过对系统中各元件可靠性数据的搜索,建立故障模式后果表,然后根据所规定的可靠性判据对系统的所有状态进行检验分析,找出各个故障模式及后果,查清其对系统的影响,求得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适用于简单的辐射型网络。。 (2)基于最小路的分析法:是先分别求取每个负荷点的最小路,将非最小路上的元件故障对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折算到相应的最小路的节点上,从而,对于每个负荷点,仅对其最小路上的元件与节点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负荷点相应的可靠性指标。算法考虑了分支线保护、隔离开关、分段断路器的影响,考虑了计划检修的影响,并且能够处理有无备用电源和有无备用变压器的情况。 (3)网络等值法:利用一个等效元件来代替一部分配电网络,并将那部分网络的可靠性等效到这个元件上,考虑这个元件可靠性对上下级馈线的影响,从而将复杂结构的配电网逐步简化成简单辐射状主馈线系统。 (4)分层评估算法:利用系统元件的可靠性数据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在基于故障扩散的分层算法来进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可快速算出可靠性指标并找出供电的薄弱环节。 (5)基于最小割集的分析法。最小割集是一些元件的集合,当它们完全失效时,会导致系统失效。最小割集法是将计算状态限制在最小割集内,避免计算系统的全部状态,大大节省了时间,并近似认为系统的失效度可以为各个最小割集的不可靠度的总和。当每条支路存在大量元件时,计算量显著降低;且效率高,编程思路清晰,易于实现。本方法的关键是最小割集的确定。 (6)递归算法:先将网络用树型(多叉树)数据结构表示,利用后序遍历和前序遍历将每一馈线都用一包含了此馈线的所有数据节点来表示,由负荷点所在的顶端依次往上递归,并保留原节点,这样不仅可以算出整体可靠性指标,还可以算出所有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 (7)单向等值法:将下一层网络单向等值为上一层网络,将断路器/联络开关间的元件和负荷点等值为一节点,再由下而上削去断路器/联络开关,最终可等值一个节点,便可得出整体的可靠性。由于馈线中有熔断器、变压器等存在,因此在等值前后整个网络的可靠性指标

1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用心服务 用爱沟通 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 1.0目的 规范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程序,确保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0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重庆市怡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辖区内所有小区内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 3.0职责 3.1 工程部主管负责操作培训并检查《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2 工程部值班电工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 4.0程序要点 4.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4.1.1操作高压设备设施时,必须戴高压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着棉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4.1.2操作低压设备设施时,必须穿绝缘鞋、戴棉纱手套、不能正向面对操作设备。 4.1.3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需带电低压作业时,应具备如下条件: 4.1.3.1有监护人; 4.1.3.2工作场地空间足够,光线足够; 4.1.3.3使用工具、材料齐全(绝缘平口钳、斜口钳、尖嘴钳、螺丝刀、电工胶布等); 4.1.3.4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棉工作衣、绝缘鞋。 4.1.4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行恢复供电。不允许强 行送电。 4.1.5电流互感器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不得短路、并牢固接地,不得用摇表测量带电体的绝缘 电阻。 4.1.6变配电房拉、合闸时,应根据《操作票》,一人执行一人监护。 4.2供配电设备设施操作 4.2.1配电变压器停电的操作要领: 4.2.1.1拉开各路低压出线开关(断路器); 4.2.1.2拉开低压总开关(智能低压断路器); 4.2.1.3拉开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开关(智能高压断路器)。 4.2.2配电变压器送电的操作要领:与停电时的操作顺序和运行状态完全相反。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200901201

WUJING THERMAL POWER PLANT OF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控制表

WUJING THERMAL POWER PLANT OF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设备可靠性管理考核办法 SEPWJ-YW—07—3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办法规定了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吴泾热电厂与上海吴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考核目的、组织机构、内容、考核标准,以及未尽事宜的处理原则。 1.2 本办法适用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吴泾热电厂与上海吴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管辖的所有设备。 2 引用标准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并结合本厂生产管理有关要求、现场具体情况编订。 3 总则 3.1 考核目的和要求: 3.1.1 为了适应电力市场的严峻形势,落实厂部提出的管理上实现外圆 内方的工作策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 3.1.2 设备可靠性管理是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 理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可靠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考核 办法,目的是确保设备可靠性工作成为人人看得见,人人挂上钩,人人能出力的工作。 3.1.3 考核办法体现“三”公原则,即公平、公正、公开。 3.2 考核的原则: 3.2.1 由于一台设备涉及到许多专业、部门,因而,影响设备的可靠性 因素很多,要确保设备的可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考 核既体现了针对性,也体现了全面性。针对性是指谁引起降低设 备可靠性就考核谁;全面性是指只要该台设备在全年中未发生一 次非计划停运,将给予相关部门奖励。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修订稿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 价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风力发电企业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价。 风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包括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和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两部分。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2 基本要求 本规程中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风力发电设备的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风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3状态划分 风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如下: 运行 (S) 可用(A) 调度停运备用 备用 (DR)

(R) 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 在使用受累停运备用 (PRI) (ACT) (PR) 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 (PRO) 计划停运 不可用(U) (PO) 非计划停运 (UO) 4 状态定义 在使用(ACT)——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在使用状态分为可用(A)和不可用(U)。 可用(A)——机组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的状态,而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提供了多少出力。可用状态分为运行(S)和备用(R)。 4.2.1 运行(S)——机组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或虽未联接到电力系统但在风速条件满足时,可以自动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机组在运行状态时,可以是带出力运行,也可以是因风速过高或过低没有出力。 4.2.2 备用(R)——机组处于可用,但不在运行状态。备用可分为调度停运备用(DR)和受累停运备用(PR)。 4.2.2.1 调度停运备用(DR)——机组本身可用,但因电力系统需要,执行调度命令的停运状态。 4.2.2.2 受累停运备用(PR)——机组本身可用,因机组以外原因造成的机组被迫退出运行的状态。按引起受累停运的原因,可分为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I)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O)。 a) 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I)——因机组以外的场内设备停运(如汇流线路、箱变、主变等故障或计划检修)造成机组被迫退出运行的状态。 b) 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O)——因场外原因(如外部输电线路、电力系统故障等)造成机组被迫退出运行的状态。

配电网论文题目

配电网故障恢复与网络重构 [1]邹必昌.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与故障恢复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 2012 [2]潘淑文加权复杂网络抗毁性及其故障恢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1 [3]周永勇.配电网故障诊断、定位及恢复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4]丁同奎.配电网故障定位、隔离及网络重构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 [5]周睿.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6]姚玉海.基于网络重构和电容器投切的配电网综合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配电网脆弱性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1]汪隆君.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础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何禹清.配电网快速可靠性评估及重构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王浩鸣.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4]任婷婷.改进网络等值法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2 [5]吴颖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2011 [6]王新智.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及其在高压配电网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 2005 [7]郑幸.基于蒙特卡洛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 [1]周博曦.基于IEC 61968标准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系统开发[D].山东大学 2012 [2]徐臣.配电快速仿真及其分布式智能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3]马其燕.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和自愈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4]康文文.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快速故障检测与隔离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5]许琪.基于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算法及仿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 2012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一.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1.本设备的操作必须经严格、系统培训,经考试(书面及实际操作)合格后并取得安检局颁发的《电工操作证》进行操作设备,未经培训的任何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2.不熟悉配电设施能严禁操作设备、安全保护用品未佩带齐全严禁操作设备、未全部熟悉并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操作设备。 3.管理人员有权阻止、纠正他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等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违反规章制度的指挥、调度及安排。 4.上班后必须检查各柜前绝缘胶垫是否完整、干燥。 5.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以任何理由拆卸、毁损、短接或挪作他用,使安全保护设施失效。

6.食用或饮用降低注意力或精神恍惚的药品或饮料严禁操作设备。 7.实习生严禁在无班长或师傅监护下独自操作。严禁操作时身体全部或部分进入配电柜内部。 8.厂房漏水或者设备周围积水严禁送电工作。 9.严禁将物品放入配电柜里,以免造成短路伤人及损伤设备。 10.值班员在维修或清擦设备时,必须关闭设备电源,并悬挂“严禁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警示牌,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的情况下进行,严禁独自操作。 11.绝缘工具每半年检验一次。 二.操作时注意事项: 1.配电室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熟知配电柜开关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以及各种故障产生的原因、预防方法、应急处理方法,并有处理一般事故的操作技能。 2.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绝缘鞋,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及防护镜。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城市中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8T10:45:19.2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李壁辉 [导读] 摘要:配电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文章第一步对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进行了相关论述,重点放在了可靠性的评估标准以及这些标准的特性上,针对现有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展开论述,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解析了现有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网络等值法和分块算法,深入解析了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文末对今后配电网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广东电网揭阳揭西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揭阳市 515400) 摘要:配电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文章第一步对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进行了相关论述,重点放在了可靠性的评估标准以及这些标准的特性上,针对现有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展开论述,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解析了现有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网络等值法和分块算法,深入解析了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必要性,及其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文末对今后配电网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网络等值法;分块算法 在现有的配电网可靠性分析方法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模拟法和解析法两种。在网络等值法和分块算法之上的混合算法有着很大的可行性,其在计算速度上有着很明显的提高,不过其要对复杂配电网展开等值或者分块是比较复杂的,必须要借助先进的拓扑分析理念,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故而,在实际条件下不是很合适,一般使用的是解析法。现在运行的配电网可靠性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同时也有各自的技术难题和不足之处。 1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和各个指标的特点 所谓的配电网可靠性,详细来说就是两点,一是其自身的可靠性,二是其向用户供电能力的可靠性。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标准一般是:平均故障率、故障状态下的断电时间、年平均持续断电时长。配电网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常配电网都是具有很大规模的,内部结构极为复杂,有兼具开环和闭环的环网,有联络断路器等。在线路的布置上也不一而足,同时还需要借助开关进行分割。不过,对于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而言,高阶失效事件一般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它的辐射式乃至弱环网的特性,使得配电原件出现损坏的概率大大减小,同时断电的时间也变得极低。 2常用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方法 2.1网络等值法 2.1.1网络等值法的实现 配电网中一般都有着很多的馈线,其又可以再分为主馈线和分支馈线。后者的分支还可以继续延伸,分支馈线内有各种原件和相关联的负荷支路,借助配电网的这个特点,就很容易对配电网进行层次划分了。馈线及其含有的部件可以构成一个级,然后它的分支就可以划分在下一级了,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分支馈线需要列在同一层。所谓的区域网络,就是将馈线作为基础的各个区域的集成,在这里面的原件及负荷点具有相似的性能指标,比如同样的断电时间和可靠性指标,如此一来,在进行可靠性评估时,网络节点数和负荷点数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了,进而也能够保证评估时的计算量。 2.1.2网络等值法的缺点 再繁杂的配电网都能够借助馈线分层来简化,但是这个过程的工作量是极大的,对于各个子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等效,节点需要不断地合并分解,在结果上就是将呈现一个连续的系统,同时还有负荷的可靠性,但是并不是单个的负荷可靠性指标,要得到这个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计算,这又是一个庞大的计算量。 2.2分块计算 2.2.1分块计算的实现 把系统列为很多块,其间含有多个元素,故障节点能够在块的基础上进行检索,运用的手段为故障扩散法,由此就能够得出负荷点,乃至于馈线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也就有了。块是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存储方式上使用的是稀疏技术,如此一来就不用对元素逐一列举了,在时间上就有了很大的余量,进而也就减少了对系统的评估时间。分块算法自身的劣势也很大,当面对节点和开关数目较多的网络时,分块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这在实际环境下并不具有可行性。 2.2.2分块计算的缺点 运用稀疏技术的好处就是节省了大量对元素的列举时间,但是在节点和开关数目较多时,时间也会比较长,这样一来优势就会丧失。 2.3失负荷分析 2.3.1失负荷分析的实现 失负荷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失负荷,还有一种就是部分失负荷。如果故障点位于供电的最小割集中,负荷供电就会彻底瘫痪,转换为全部失负荷。但是当其出现在有容量约束的电力原件时,其他原件负载就会变大,进而变成部分负荷被割离,就是部分失负荷。实际情况下,配电网中多含有环状网和有容量约束的原件,因此在进行可靠性评估时,必须要注意部分失负荷对其的影响。在辐射型配电网中,如果具有能够进行负荷转移的联络开关,那么容量约束的作用就要重点关注了。笔者建议运用树状网二次潮流估计法来进行失负荷解析,其优势在于能够极大的简化计算。 2.3.2失负荷分析的缺点 使用此种方法来解析失负荷时,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计算,但是其花费在对故障潮流计算上的时间就已经很多了。 3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至于为何要进行配电网评估方法的研究,为的就是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去加强配电网的可靠性,就目前来看,发展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极有必要,其不但能够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能够避免大规模停电事件的出现,处理大量DG 接入的难题。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关键就在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在配电网出现问题时,能够缩短非故障段的断电时长,但是也有一些因素限制了配电网自愈控制功能的达成,比如智能剖析和决策能力等,在今后的时间里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实现相关技术的突破。 在当前这个时期,不管是何种针对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手段,都必须要对单个负荷点或失效事件展开一次全面的网络拓扑搜索,在特性上表现为规模巨大,同时花费时间也极长,这样一来其在实用性上也有一定的阻碍。有鉴于此,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必须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从其他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面展开剖析,当前的探究依旧处在前期阶段,各个方面都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完善。除此之外,当前行业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89192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配电室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 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1. 本设备的操作必须经严格、系统培训,经考试(书面及实际操作)合格后并取得安检局颁发的《电工操作证》进行操作设备,未经培训的任何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2. 不熟悉配电设施能严禁操作设备、安全保护用品未佩带齐全严禁操作设备、未全部熟悉并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操作设备。 3. 管理人员有权阻止、纠正他人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等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违反规章制度的指挥、调度及安排。 4. 上班后必须检查各柜前绝缘胶垫是否完整、干燥。 5.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以任何理由拆卸、毁损、短接或挪作他用,使安全保护设施失效。 6. 食用或饮用降低注意力或精神恍惚的药品或饮料严

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

设备可靠性管理制度(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可靠性管理在数据录入、汇总、分析、发布和考核、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制度适用于******* 公司对设备可靠工作的管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规程、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制度中引用而构成本制度的条文。本制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下述所有规程、规范都会被修订,以最新有效版本为准。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4 号令《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电力行业标准DL/T793-2001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电力行业标准DL/T837-200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3 管理内容和要求 3.1 职责分工 3.1.1 技术部是公司可靠性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是: (1)贯彻执行有关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的国家规定、技术标准,制定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标准及要求; (2)建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体系,落实电力可靠性管理岗位责任; (3)建立并维护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并分析电力可靠性信息; (4)按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电力可靠性信息; (5)开展电力可靠性成果应用,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施可靠性水平; (6)开展电力可靠性技术培训。 (7)定期召开可靠性指标分析会,分析指标完成情况,研究原因、制定措施。 3.1.2 在技术部设置可靠性管理工程师,负责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1)具体负责可靠性指标的制定,经部门经理审定, 报公司领导批准后下达,并

对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考核建议; (2)负责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对可靠性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汇 总; (3)按规定负责设备可靠性数据的发布和上报; (4)负责对可靠性数据录入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3.1.3设备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各专业负责,各专业指定1名专业工程师具体 负责。其分工如下: 3.1.3.1发电主机设备(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可靠性管理工程师负责; 3.1.3.2发电辅机设备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各专业按分管范围分别负责; 3.1.3.3输变电设备(按本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下同)注册数据的录入由技术部电气专业负责。 3.1.4发电主机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总值长负责,发电辅机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各专业工程师按分管范围分别负责,输变电设备运行事件的录入由发电市场部电气专工负责; 3.1.5技术部计算机专业协助可靠性管理工程师对可靠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维护,并负责系统网络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确保可靠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统计评价范围 3.2.1发电设备分发电主机设备(以下简称机组)和主要辅助设备,其统计评价范围 是: 3.2.1.1机组的统计范围包括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包括高压出线 套管)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3.2.1.2 主要辅助设备为磨煤机、给水泵组、送风机、引风机、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循环水泵、凝结水泵、一次风机、给煤机、空气压缩机、捞渣机、启动锅炉、除氧器、电除尘、脱硫系统等,其中: 32121 磨煤机(含电动机):磨煤机进出口门之间的所有部件及装置(含润滑油系统、减速装置、监测和保护装置等)。 32122 给水泵组(含前置泵、液力偶合器、电动机或辅助汽轮机):给水入口阀至出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适用于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2 基本要求 2.1电力可靠性管理是电力系统和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是电力工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选型、生产运行、供电服务等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为了使供电可靠性评价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特制定本规程。 2.2本规程以供电系统是否对用户停电为统计评价标准,统一了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方法与评价指标。 按照本规程统计计算的数据和指标,应成为供电企业下列诸方面工作的决策依据: ——城市电网的规划、设计和改造; ——编制供电系统运行方式、检修计划和制定有关生产管理措施; ——制定供电可靠性标准和准则; ——选择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可行途径。 2.3供电企业应对其全部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管辖范围内的供电系统是指本企业产权范围的全部以及产权属于用户而委托供电部门运行、维护、管理的电网及设施。 2.4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组织编制,统一使用。 2.5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原《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终止执行。 2.6 本规程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和统一修订。 3定义及分类 3.1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3.2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设施 3.2.1低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外引线开始至低压用户的计量收费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其设施为连接至接户线为止的中间设施。 3.2.2中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各变电站(发电厂)10(20、6)千伏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公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线套管为止,及10(20、6)千伏用户的电气设备与供电企业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网络及其连接的中间设施。 3.2.3高压用户供电系统及其设施--由各变电站(发电厂)35千伏及以上电压出线母线侧刀闸开始至35千伏及以上电压用户变电站与供电部门的管界点为止范围内所构成的供电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摘要:凭借运行方式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被接入到配电网中,这在对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也将改变原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由于用户可以同时从传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两方面获取电能,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考虑系统的孤岛运行。此外,风机、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以及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本文使用一种分布式电源低渗透率情形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与用户相关的配电类可靠性指标,指标分别为EENS,SAIDI,和SAIFI。应用馈线区的概念,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对系统中的孤岛进了分类,并采用启发式的负荷削减方法维持孤岛内的电力平衡。在上级电源容量充足的前提下,该方法对系统中非电源元件的状态进行序贯抽样,而对风机、光伏、蓄电池组等分布式电源的状态进行非序贯抽样,可以在确保一定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模拟速度。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布式电源,馈线区,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

1、分布式发电发展概况 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分布式发电近年来备受关注,分布式发电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发展正使得现代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尽管到目前为止,分布式发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几十兆瓦之间的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化、布置在用户附近为用户供电的小型发电系统。它既可以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又可以接入配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一同为用户提供电能。按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DER或Distributed Generator,DG)是否可再生,分布式发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电形式;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内燃机、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发电形式。此外,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往往还包括储能装置。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包括: 1)经济性:由于分布式发电位于用户侧,靠近负荷中心,因此大大减少了输配电网络的建设成本和损耗;同时,分布式发电规划和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投资的风险较小。 2)环保性:分布式发电可广泛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3)灵活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多采用性能先进的中小型模块化设备,开停机快速,维修管理方便,调节灵活,且各电源相对独立,可满足削峰填谷、对重要用户供电等不同的需求。 4)安全性:分布式发电形式多样,能够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的扩大;同时,分布式发电位置分散,不易受意外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抵御大规模停电的潜力。 上述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是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所不具备的,这成为了其蓬勃发展的动力。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分布式发电发展战略。例如,在2001年,美国的DG容量就占到了当年总发电容量的6%,而其于同年制定完成的DG互联标准IEEE P1574,则规划在10-15年后DG容量将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0-20%;欧盟也于2001年制定了旨在统一协调欧洲各国分布式电源的“Integration”计划,预计在2030年DG容量达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左右;我国对DG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计划在2020年DG容量达到总装机容量的8%。 但是,在伴随着诸多好处的同时,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的规划、分析、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分布式电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一些电源的出力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电源不能独立地向负荷供电,且不可调度。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当DG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后,配电系统由原来单一的分配电能的角色转化为集电能收集、电能传输、电能存储和电能分配于一体的“电力交换系统”(Power Exchange System)或“主动配电网络”(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配电网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辐射状的、潮流单向流动的被动系统,给电压调节、保护协调和能量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当配电系统中DG的容量达到较高的比例,即高渗透率时,要实现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并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困难。

供配电设备实施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供配电设备实施安全操作规程 (通用版)

供配电设备实施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目的 规范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程序,确保正确、安全的操作供配电设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项目辖区内的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检查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3.2供电部门的电工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的操作。 4.工作内容 4.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4.1.1操作高压设备设施时,必须戴棉纱手套,穿绝缘鞋,着棉质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4.1.2操作低压设备设施时,必须戴棉纱手套,穿绝缘鞋,避免正向面对操作设备。

4.1.3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需带电作业时,需具备以下条件: 1)有监护人; 2)工作场地足够,光线充足; 3)所用工具材料齐全; 4)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棉纱手套、棉质工作服、绝缘鞋,使用绝缘安全用具。 4.1.4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行恢复供电,不允许强行送电,必要时允许试送一次。 4.1.5电流互感器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不得断路,不得用摇表测量带电体的绝缘电阻。 4.1.6变配电房拉、合闸时,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4.2在配电柜开关上工作前,操作步骤如下: 1)拉开开关,有明显得开路点; 2)验电,确认无电; 3)挂三相短路接地线; 4)设置绝缘隔板(与邻近带电体距离在6cm以下者); 5)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标示牌于停电开关处; 6)站在绝缘垫上工作,尽量单手作业。

产品与设备可靠性分析

设备与产品的可靠性诊断分析 摘要:可靠性分析在发现产品在设计、材料和工艺等缺陷方面有重要作用, 经分析和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为改善产品的战备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率、减少维修保障费用提供信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设备和产品可靠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现状以及设备和产品的可靠性分析试验,最后结合最近的可靠性的发展,介绍了设备和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从而对设备和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应用和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 关键字:设备;产品;可靠性分析 一.绪论 1.可靠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可靠性作为产品质量和技术措施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已受到世界各工业国家的高度重视,因为任何产品和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大型设备及超大型设备的制造,尖端技术的发展,都要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求高可靠性。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可靠性问题与经济效益和人身安全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复杂系统被研发和应用,这些复杂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其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系统设计者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可靠性包括可靠性数学、可靠性物理、可靠性管理及可靠性工程,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产品或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的消除和预防措施。可靠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目的为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产品的用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产品产量、参数的提高,使用条件的苛刻以及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使产品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可靠性已经不仅影响产品的性能,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成为当今人们致力研究的对象。 2.我国机械设备可靠性现状 可靠性问题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真正开始受到重视。从 50 年代至今,可靠性理论这门新兴学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各方面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机械工业底子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大型成套设备和精密自动化设备不能自行设计制造。产品可靠性差、能耗高,有效寿命多数只相当先进国家相应产品的1/3-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机械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