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运输包装设计指南》

产品责任险|产品责任保险|出口产品责任保险2007-10-25 09:46:38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ASTM D 6198–01e1 Standard Guide for Transport Packaging Design

运输包装设计指南①Standard Guide for Transport Packaging Design1

本标准以确定的编号D 6198 发行,紧随其后的数表示第一版的年份或该年度的最后修订情况。

括号内的数表示最后再核准的年份。上标字母(e)表示自编辑修改以来最后的修订或再核准。

e1记载的编辑修改完成于2002 年6 月。

1. 范围Scope

1.1 本指南规定了为货物流通过程中的操作、存储和运输避免危害而采用的包装设计步骤。

1.2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是关系运输包装发展的关键步骤,包括运输容器,内防护和单元负载的包装。实践证明,如果不削弱有价值的步骤,考虑到包装专业人员的随时需要,实际的使用或针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而论,可以略微的改变。

1.3 本指南的主旨不在于初始的包装设计,除非该包装是有计划的作为运输容器。

1.4 本指南的使用者应通晓运输规则,关于包装发货经历的每个运输方式,其中哪些运输包装件可以迁移,例如国际机动货运分类(小于卡车)National Motor Freight Classification (less-than truckload)和统一的货运分类(铁路Uniform Freight Classification (railroad),就危险货物的包装而言,包装必须执行适用的规范,典型的法规目录在本标准第2 条中列出。1.5 本标准的主旨不在于涉及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使有相关的效用,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在于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的规程并且在使用之前确立限制适用性的规章。

2. 引用文件Referenced Documents

2.1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Standards)

D 642 运输包装容器、辅助物和单元负荷的抗压试验方法②

D 642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mpressive Resistance of Shipping Containers, Components, and Unit Loads2

D 880 运输包装容器及其系统的碰撞试验方法②

D 880 Test Method for Impact Test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s and Systems2

D 996 包装和分配环境的术语②

D 996 Terminology of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s2

D 999 运输包装容器的振动试验方法②

D 999 Test Methods for V ibration Test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s2

D 1974 接合、密封和加固纤维板箱的操作方法②

D 1974 Practice for Methods of Closing, Sealing, and Reinforcing Fiberboard Boxes2

D 3332 脆弱产品使用振动试验机的试验方法②

D 3332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Shock Fragility of Products, Using Shock Machines2

D 3580 产品的垂直振动试验方法②

D 3580 Test Method for V ibration (V ertical Linear Motion) Test of Products2

D 4003 运输包装容器及其系统的可控水平冲击的试验方法②

D 4003 Test Methods for Programmable Horizontal Impact Test for Shipping Containers and

Systems2

D 4169 运输包装容器及其系统性能试验的规程②

D 4169 Practice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s and Systems2

D 4728 运输包装容器随机振动试验方法②

D 4728 Test Method for Random V ibration Testing of Shipping Containers2

D 4919 危险货物包装的测试规范②

D 4919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Hazardous Materials Packagings2

D 5276 满装的包装容器自由跌落的试验方法②

D 5276 Test Method for Drop Test of Loaded Containers by Free Fall2

D 5487 使用冲击试验机模拟满装的包装容器跌落的试验方法②

D 5487 Test Method for Simulated Drop of Loaded Containers by Shock Machines2

D 6055 单元负荷、大型运输包装箱和框架箱机械操作的试验方法②

D 6055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Handling of Unitized Loads and Large Shipping Cases and Crates2

D 6179 单元负荷、大型运输包装箱和框架箱手工操作的试验方法②

D 6179 Test Methods for Rough Handling of Unitized Loads and Large Shipping Cases and Crates2

D 6344 运输包装箱集中力碰撞的试验方法②

D 6344 Test Method for Concentrated Impacts to Transport Packages2

D 6537 使用包装件振动试验仪器评价包装件性能的规程②

D 6537 Practice for Instrumented Package Shock Tes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Package Performance2

2.2 ISO 标准

ISO 4180 满装的运输包装件——性能试验大纲的编写规则③ISO 4180 Complete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General Rul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Performance Test Schedules3

2.3 其它文献

国际机动货运分类④National Motor Freight Classification4

统一的货运分类,铁路出版署⑤Uniform Freight Classification, Rail Publication Service5 ICAO 规范,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空运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技术规范⑥International Civil A viation Organization Technical Instructions for the Safe Transport of Dangerous Goods by Air6

IMDG 规范,国际运海危险货物规范⑦IMDG Cod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7

IA TA规章,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货物规章⑧IA TA Dangerous Goods Regulations8

CFR 美国联邦法典,第49 卷《运输》⑨United State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Title 49, Transportation (CFR—49)9

ISTA规则,国际安全运输协会规则⑩International Safe Transit Association Procedures10

3. 术语Terminology

3.1 定义——包装的一般定义和配送环境术语界定在D996 中。

3.2 适用于本标准的特定术语的定义:

3.2.1 内防护包装interior protective packaging

包装材料或结构用于运输包装容器之内保护内装物,使用缓冲垫、支撑、间隔容器墙壁,预防磨损,充填空间使其免于来自配送途中的伤害。

3.2.2 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ing

在物资配送过程中,在货物的搬运、储存和运输期间封闭并且起防护作用的包装。运输包装的范围包括所有的工业包装,除运输包装容器以外还包括内部的防护包装和销售包装的集合单元。

4. 意义和作用Significance and Use

4.1 本指南协助使用者在设计和拟定包装方案时,预期的考虑为了保护货物,使该货物经由发货地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本指南给出下列各项所有的步骤,对于使用者而言,涵盖了包装设计中应确定的大部分的重要因素。在某些案例中,步骤的次序或许改变,并且经常的步骤可能并行。

4.2 设计过程关注的重点在于避免来自搬运、存储和运输的危害,同时考虑经济的和所有其它方面的问题,包括包装材料、人工和运输。

4.3 在运输包装中,配送一般定义为搬运、存储和运输。

5. 程序Procedure

5.1 绪论introduction

5.1.1 尽管没有一个程序能够理想的符合所有设计选项的全部要求,一般地区的信息在设计的必要过程中可用到大部分。当能够在每一个地区准确地获得较多的信息,则比较有可能优化最终设计,适合于成本、性能、效果、准时以及环境需要考虑的事项。另外关注到社会,比如消费者或最终用户,还关联所有的特殊包装设计标准。

5.1.2 下列次序的本标准的条款5.2 —5.12,不可能总是适用于每个设计过程,为适合于特别的情况可能改变,如产品、市场、配送方法等等。在配送环境呈现的环境的风险见本标准5.4。在设计一种新产品之前可能了解的各类信息见本标准5.2。适合于配送的完整的设计或预期的方案见本标准5.3。如此认知实际上能为设计产品从根本上减少包装用量,而此用量是最终的必要。鼓励本指南的使用者针对每个具体的情况,在实践中确定最佳次序,但不省略本标准以下的任何基本的步骤。

5.2 确定包装件的物理特征

内装物——其重要的,就比较包装件内装物(货物)简单的尺寸和重量而言,是更需要了解的。

包装的设计者应知晓产品物理和化学的特性和环境危害的特征,固有的包装可能已经改进。包括:接触性磨损、腐蚀、温度、静电、或磁场;承受压力负荷的能力;在配送期间经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预期的货架寿命。详见ASTM D 3332 脆弱产品使用振动试验机的试验方法和ASTM D 3580 产品的垂直线性振动试验方法。

5.3 确定销售和配送的要求

5.3.1 包装设计应全面的考虑销售环节,而且除了产品特性之外的配送要求。在许多情况下,采纳销售图解计算法。产品应鉴定并且符合标签的要求。

5.3.1.1 符合标签可能同样采纳多种形式。需要考虑的项目是原产地的鉴定;危险货物的运输规范;确切的包装要求和条形码。此外实际的印刷图形,可能需要考虑适合的胶版印刷和所有必要的涂层。

5.3.1.2 配送要求可能同样采纳多种形式,需要考虑的事项包括:运输集装箱的尺寸;包装件的主要成份和属性;客户的国籍及其搬运和存储的要求;包装件处置的标准;预期每天、每年供货的总量;预期寿命周期;有计划的运输方式;本国的和国际的惯例或关联该包装运输方式的规范;配送通道的类型;搬运人、车辆的最大负荷;货物分类;操作和保管的要求;生产设备;环境问题,等等。

5.3.1.3 本清单未包含所有的内容,就总体的包装设计而言,要考虑的其它事项可能比这些更重要。

5.4 确定包装件的环境风险

设计一个最适宜的运输包装关键在于掌握配送环境的咨询。预计在配送环境中的主要风险是:粗暴的操作;在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存储或在运输途中的压力;高湿度和雨水;大气压力;盐雾或其它物质的腐蚀;静电;最高或最低的极端温度;偷窃;昆虫的骚扰和集中力的碰撞。确定这些危害和量化可能包括观测资料;人为的测量或查阅研究报告。详见引用文件列出的ASTM D 4169。

5.5 考虑所有的有效方案的选择

5.5.1 许多可供选择其一的方案为运输包装箱,内防护包装和单元负载。所有的考虑和评估应在选择最终适合于促进发展的方案之前。权衡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经常有助于选择的过程。比较故有的经验,更正确的做法是考虑最适合的材料,比较纸、塑料、木材和金属是在此期间是易于操作的最适宜的解决方法,以此获得周密的计划。

5.5.2 三个主要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是:包装性能、总体成本和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5.5.2.1 最终的包装设计对全面的成本分配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资金占用、管理费用、搬运费用、装货和运输费用、受损成本和在发货终点包装成分的处理费用。

5.5.2.2 全面的环境因素对设计产生影响,对其定量可能是相当困难的。例如广泛接触的重复使用的体制或市场,必要条件所涉及到的问题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惯例的交易方式,环境对广泛分布的货物产生影响,应用于设计的步骤是逐一地考虑共同关注的问题: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重复使用(Recycle)能源恢复(Energy Recovery)和安全处理(Safe Disposal)。

鉴于包装的发展为了适合于产品建立目标市场,在明确的、特定的区域中,对于上述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可退回的包装对于该产品而论,最适合在本地区的销售,等等。)着重单一要素(功能)或许更有益处。设计步骤的改变也可能因为:任何地区增长的环境要求,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制定的政策。

5.5.2.3 包装设计的评估包括全部有效措施的准则,是以其比较设计的竞争者为同样产品的设计,或比较来自公司或组织的公认的、类似的优秀包装设计。经常如此比较不但能帮助分析最初设计的目标(必要的性能水平,可接受的费用,等等)。而且能够增加另外新的设计的信心水平。如果经由基本的努力仍显示出设计不在最初设计的目标范围之内,该设计的反复推敲或许是必要的过程。

5.6 运输包装设计

5.6.1 基础材料和信息是建立在以前的产品数据中,而后,设计者可以在必要时系统地开展运输包装和单元负荷的设计。每个运输包装的构成是对力的分析和其它必要性能与各方面提供的可利用的技术数据相比较。一些包装材料在设计文献中可查阅到,但不是大部分。设计者(们)经常地依靠经验达成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可能另外发现,缺乏信息使其难于达成一个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如此缺乏信息可能需要设计者要求供应者或供应方提供任何涉及到的必要信息。如果这个途径不可行,可选择咨询第三方试验室、专家或正规的公共机构其中之一。

5.6.2 包装设计的评价和改进能够减少包装结构开发期间人为的工程试验。在大多数有效的设计过程中,试验要求的确定经常先于制造样品的最终方案。冲击、振动和压缩试验不仅可以发现设计中的缺陷,而且同样有助于针对预期的危害进行调整,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为达此目的,经常利用试验方法是ASTM的D 642、D 880、D 999、D 4003、D 4728、D 5276、

D 5487、D 6055、D 6179、和D 6344。详见本标准条款2 中的试验方法。

5.6.3 一项附加的有助于在包装改进期间的工程试验,可以通过内装物应用试验仪器,在此期间的试验程序详见ASTM D6537。通过测试获得该包装件在测试中显示的性能数据,设计者可以根据测试后的任何成功的或失败的结果,确定该包装件更为适合的边缘的设计准则。

如果包装件防护不足,设计者可以利用有规律的数据采用最适合的和最有效的方法改进设计。当包装件达到了设计要求时,设计者仍然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根据试验数据判定设计是否太保守导致了过度的包装。

5.7 选择适用的运输包装形式

包装容器的形式和方法涉及到运输包装在配送期间保持和防护其内装物的功能。除操作的危害、包装的方法、包装适合于产品的类型以外,选择类型还需要考虑任何的适用于产品的规章和制度、包装件及其运输方式。就纤维板箱而言,试验方法ASTM D 1974 提供了指导封闭的方法。

5.8 确定充分的防护性能的试验

5.8.1 在包装设计完成之后,就其在运输过程中充分的适合于保护货物而论,试验应优先选择实际的搬运。一般的惯例是在实验室模拟搬运,测试程序指定了性能试验。性能试验的项目以预期的包装件将遇到的危害(测试)顺序为条件,为在实验室获得合格(不合格)的判定结果。它能够保护它的内装物完全通过配送路线吗?预定的试验计划最好以包装可能遭遇的,在配送周期之内的危害为条件,因此涉及到下列各项:ASTM 的D 4169、ISO 4180、规则180(NMFC)、ISTA或CFR 49、或规范D 4919。

5.8.2 性能试验的规程ASTM D 4169 利用美国材料试验学会试验方法,有相当多的经验和相当长的历史,在他们的改进和使用后,成功的完成适度的设计而且制定性能试验的顺序,大幅度的增加了预期配送循环的装运无损害的可能性。除了出现不同的超过标准的循环目录表列出的之外,为使用者能清楚地给他们的配送循环定义,规程ASTM D4169 还给出了一个唯一的试验顺序的改进方法,性能试验的结论可以超过模拟的实际使用的环境条件。

5.8.3 在性能试验期间检测仪器为设计的验证可以提供附加的有益的信息(详见ASTM D6537)。通过包装件性能的相关测试,依据测试过的合格或不合格的包装件,设计者能够更精确的确定性能标准界限。如果包装件防护不足,设计者能够利用有规律的数据评价和创建最好的并且更有效的方法改进设计。即使包装件通过性能试验程序,设计者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根据试验数据判定设计是否太保守导致了过度的包装。

5.9 如果必要,重新设计包装件或产品。

5.9.1 如果包装或产品一方或双方性能试验不合格,有必要重新设计和重复进行性能试验。

5.9.2 测试可以揭示潜在的产品改进趋向,可以帮助通过产品重新设计增加产品的强度。当产品重新设计的成本比加强包装的成本低时,这点尤其重要,如果产品未曾改进过就更有必要。当产品改进完成时,用脆弱产品试验方法ASTM D 3332 和ASTM D 3580 评价产品改进的效果和增加的强度。

5.10 包装方法的改进

包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确定最适宜的方法和运输容器内货物的装填设备。尽管这可能是其他人的责任,既工业工程。包装设计者应知晓成本因素和适用的机械化或自动化设备所有的或部分的应用。

有时为改进的包装方法,比较评判包装设计是达成包括全部系统在内的,节约措施所必需的。减轻和简化包装的封闭和开启是考虑的关键的因素。无论何时,改进包装方法,设备需要更新或更改包装设计,应测试新设计的包装。

5.11 全部工作的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是一个经常的步骤涵盖设计过程。包括最初要求的证明,试验结果,设计说明书,设计图和包装方法,参与人的姓名应始终在所有的公文上记录。设计图应符合公司标准格式,该格式采用适用的标题栏并与公认的规范体系符合一致。依赖厂商描绘的简图为证明文件是不合理的。简图应被转印为公司的采购格式,可以供制造和工程参考。

5.12 装运经历的监控

当新的或改进的包装设计已经完成,在实际的生产期间,具有使用权的人监控其执行,配送、销售和使用。一个方法是以顾客的意见作为衡量,虽然如此不可能完全反映实际问题,经常比较好的方法是主动的在现场进行检查,以顾客反馈的形式或直接与顾客接触。装运经历的反馈可以用作包装设计改进的参考。

6. 关键词Keywords

6.1 压缩(compression)、分配环境(distribution environment)、操作(handling)、碰撞(impact)、内防护包装(interior protective packaging)、性能试验(performance)、运输包装容器(shipping container)、冲击(shock)、运输包装件(transport package)单元负载(unit load)、振动(vibration)。

本标准的所有条款中,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国际组织不采纳任何公开的有效的有专利权的内容。本标准的使用者在特别的斟酌以后,判定任何公开的专利权的有效性,而冒侵害权利的风险完全由自己的承担。

本标准随时通过负责的技术委员会修订,而且必须每五年复审,如果不修订,或再审核或撤回。

您的建议或任何一个对于本标准或另外的标准的修改意见应传达给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国际总部。您的建议在负责专业的技术委员会的会议上将受到认真的考虑,您可以出席。如果您感觉,您的建议没有受到公平的审议,您应按以下的地址,将您的观点通报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的版权属于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国际组织,100 Barr Harbor Drive, PO Box C700, West Conshohocken, PA19428-2959, United States.转载请注明出自( 六西格玛品质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26144994.html, ),本贴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26144994.html,/thread-205504-1-1.html

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实验一 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拉伸是材料力学最基本的实验,通过拉伸可以测定出材料一些基本的力学性能参数,如弹性模量、强度、塑性等。 一.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s σ和抗拉强度b σ。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b σ。 4.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的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二.实验仪器、设备 1.电子万能试验机(或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 2.钢尺。 3.数显卡尺。 三、实验试样 按照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金属拉伸试样的形状随着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试验目的的不同而分为圆形截面试样、矩形截面试样、异形截面试样和不经机加工的全截面形状试样四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 对试样的形状、尺寸和加工的技术要求参见国家标准GB6397—86。 夹持 过渡 (a) (b) 图1-1 试件的截面形式 试样分为夹持部分、过渡部分和待测部分(l )。标距(l 0)是待测部分的主体,其截面积为A 0。按标距(l 0)与其截面积(A 0)之间的关系,拉伸试样可分为比例试样和非比例试样。按国家标准GB6397-86的规定,比例试样的有关尺寸如下表1-1。 四.实验原理 (一)塑性材料弹性模量的测试:

在弹性范围内大多数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变形与受力成正比。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 ,也叫杨氏模量。因此金属材料拉伸时弹性模量E 地测定是材料力学最主要最基本的一个实验。 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 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试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荷载与变形关系为: EA PL L ?= ? 若已知载荷ΔF 及试件尺寸,只要测得试件伸长ΔL 或纵向应变即可得出弹性模量E 。 ε ???=???= 1 )(000A P A L PL E 本实验采用引伸计在试样予拉后,弹性阶段初夹持在试样的中部,过弹性阶段或屈服阶段,弹性模量E 测毕取下,其中塑性材料的拉伸实验不间断。 (二)塑性材料的拉伸(低碳钢): 图1-2所示是典型的低碳钢拉伸图。 当试样开始受力时,因夹持力较小,其夹持部分在夹头内有滑动,故图中开始阶段的曲线斜率较小,它并不反映真实的载荷—变形关系;载荷加大后,滑动消失,材料的拉伸 进入弹性阶段。 σ 1-2b 典型的低碳钢拉伸图 低碳钢的屈服阶段通常为较为水平的锯齿状(图中的B’-C 段),与最高载荷B’对应的应力称上屈服极限,由于它受变形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同样,屈服后第一次下降的最低点也不作为材料的强度指标。除此之外的其它最低点中的最小值(B 点)作为屈服强度σs : σs = A P SL 当屈服阶段结束后(C 点),继续加载,载荷—变形曲线开始上升,材料进入强化阶段。若在这一阶段的某一点(如D 点)卸载至零,则可以得到一条与比例阶段曲线基本平行的卸载曲线。此时立即再加载,则加载曲线沿原卸载曲线上升到D 点,以后的曲线基本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可见经过加载、卸载这一过程后,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提高了,而延伸率降低了,这就是冷作硬化。 随着载荷的继续加大,拉伸曲线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当达到最大值(E 点)Rm 后,试样的某一局部开始出现颈缩,而且发展很快,载荷也随之下降,迅速到达F 点后,试样断裂。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为:

橡胶力学性能测试标准

序号标准号:发布年份标准名称(仅供参考) 1 GB 1683-1981 硫化橡胶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方法 2 GB 1686-1985 硫化橡胶伸张时的有效弹性和滞后损失试验方法 3 GB 1689-1982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4 GB 532-1989 硫化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5 GB 5602-1985 硫化橡胶多次压缩试验方法 6 GB 6028-1985 硫化橡胶中聚合物的鉴定裂解气相色谱法 7 GB 7535-1987 硫化橡胶分类分类系统的说明 8 GB/T 11206-1989 硫化橡胶老化表面龟裂试验方法 9 GB/T 11208-1989 硫化橡胶滑动磨耗的测定 10 GB/T 11210-1989 硫化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 11 GB/T 11211-1989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测定方法拉伸法 12 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 13 GB/T 12585-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橡胶片材和橡胶涂覆织物挥发性液体透过速率的测定(质量法) 14 GB/T 12829-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小试样(德尔夫特试样)撕裂强度的测定 15 GB/T 12830-1991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四板法 16 GB/T 12831-1991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氙灯)老化试验方法 17 GB/T 12834-2001 硫化橡胶性能优选等级 18 GB/T 13248-1991 硫化橡胶中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光度法 19 GB/T 13249-1991 硫化橡胶中橡胶含量的测定管式炉热解法 20 GB/T 13250-1991 硫化橡胶中总硫量的测定过氧化钠熔融法 21 GB/T 13642-1992 硫化橡胶耐臭氧老化试验动态拉伸试验法 22 GB/T 13643-199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环状试样 23 GB/T 13644-1992 硫化橡胶中镁含量的测定CYDTA滴定法 24 GB/T 13645-1992 硫化橡胶中钙含量的测定EGTA滴定法 25 GB/T 13934-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屈挠龟裂和裂口增长的测定(德墨西亚型) 26 GB/T 13935-1992 硫化橡胶裂口增长的测定 27 GB/T 13936-1992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28 GB/T 13937-1992 分级用硫化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强迫正弦剪切应变法 29 GB/T 13938-1992 硫化橡胶自然贮存老化试验方法 30 GB/T 13939-1992 硫化橡胶热氧老化试验方法管式仪法 31 GB/T 14834-1993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附性及对金属腐蚀作用的测定 32 GB/T 14835-1993 硫化橡胶在玻璃下耐阳光曝露试验方法 33 GB/T 14836-1993 硫化橡胶灰分的定性分析 34 GB/T 15254-1994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剥离试验 35 GB/T 15255-1994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碳弧灯)试验方法 36 GB/T 15256-199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 37 GB/T 15584-1995 硫化橡胶在屈挠试验中温升和耐疲劳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基本原理 38 GB/T 15905-1995 硫化橡胶湿热老化试验方法 39 GB/T 16585-1996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 40 GB/T 16586-1996 硫化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强度的测定 41 GB/T 16589-1996 硫化橡胶分类橡胶材料

ASTM D2344_D2344M_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

3.2De?nitions of Terms Speci?c to This Standard: 3.2.1balanced laminate ,n —a continuous ?ber-reinforced laminate in which each +u lamina,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the laminate reference axis,is balanced by a –u lamina of the same material (for example,[0/+45/–45/+45/–45/0]). 3.2.2short-beam strength ,n —the shear stress as calculated in Eq 1,developed at the specimen mid-plane at the failure event speci?ed in 11.6. 3.2.2.1Discussion —Although shear is the dominant applied loading in this test method,the internal stresses are complex and a variety of failure modes can occur.Elasticity solutions by Berg et al (1)7,Whitney (2),and Sullivan and Van Oene (3) have all demonstrated inadequacies in classical beam theory in de?ning the stress state in the short-beam con?guration.These solutions show that the parabolic shear-stress distribution as predicted by Eq 1only occurs,and then not exactly,on planes midway between the loading nose and support points.Away from these planes,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become skewed,with peak stresses occurring near the loading nose and support points.Of particular signi?cance is the stress state local to the loading nose in which the severe shear-stress concentr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verse and in-plane compressive stresses has been shown to initiate failure.However,for the more ductile matrices,plastic yielding may alleviate the situation under the loading nose (1)and allow other failure modes to occur such as bottom surface ?ber tension (2).Consequently, unless mid-plane interlaminar failure has been clearly ob- served,the short-beam strength determined from this test method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a shear property,and the use of Eq 1will not yield an accurate value for shear strength. 3.2.3symmetric laminate ,n —a continuous ?ber-reinforced laminate in which each ply above the mid-plane is identically matched (in terms of position,orientation,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one below the mid-plane. 3.3Symbols : b —specimen width. CV —sampl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n percent). F sbs —short-beam strength. h —specimen thickness. n —number of specimens. P m —maximum load observed during the test. x i —measured or derived property for an individual specimen from the sample population. x ˉ—sample mean (average). 4.Summary of Test Method 4.1The short-beam test specimens (Figs.1-4)are center- loaded as shown in Figs.5and 6.The specimen ends rest on two supports that allow lateral motion,the load being applied by means of a loading nose directly centered on the midpoint of the test specimen. 5.Signi?cance and Use 5.1In most cases,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internal stresses and the variety of failure modes that can occur in this specimen,it is not generally possible to relate the short-beam strength to any one material property.However,failures are normally dominated by resin and interlaminar properties,and the test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peatable for a given specimen geometry,material system,and stacking sequence (4).5.2Short-beam strength determined by this test metho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process speci?cation purposes.It can also be used for comparative test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provided that failures occur consistently in the same mode (5).5.3This test method is not limited to specimens within the range speci?ed in Section 8,but is limited to the use of a loading span length-to-specimen thickness ratio of 4.0and a minimum specimen thickness of 2.0mm [0.08in.].6.Interferences 6.1Accurate reporting of observed failure modes is essen-tial for meaningful data interpretation,in particular,the detec-tion of initial damage modes.7.Apparatus 7.1Testing Machine ,properly calibrated,which can be operated at a constant rate of crosshead motion,and which the error in the loading system shall not exceed 61%.The load-indicating mechanism shall be essentially free of inertia 7Boldface numbers in parentheses refer to the list of references at the end of this standard.N OTE 1—Drawing interpretation per ANSI Y14.5-1982and ANSI/ASM B46.1-1986.N OTE 2—Ply orientation tolerance 60.5°relative to –B–.FIG.1Flat Specimen Con?guration (SI)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编制: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6年9月27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27日 制/修订记录

1.0 本文件规定了常温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的类型,形状及其尺寸测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所需的比例试样制备。 3.0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GB/T 2975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3.2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3GB/T 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4.0术语和定义 4.1试件/试样test piece/specimen 通常按照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备的用于试样的材料或部分材料。 4.2标距gauge length 用于测量试样尺寸变化部分的长度。 4.3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 在施加试验力之前的标距长度。 4.4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 after fracture 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4.5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 试样两头部或加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4.6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0-S u)与原始横截面积(S0)之比的百分率。 S o-S u Z0=S- S-X100% S0 5.0符号和说明 与试样相关的符号及说明如下: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

标识:G 85 - 98 美国材料实验协会 100Barr Harbor Dr. West Conshohocken, PA 19428 摘自ASTM年度合定本,版权所有ASTM 改良后盐雾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1 本标准以固定标识G85发放;紧跟在标识后的数字表明初次采用的年代,或最新一次变更年代。在圆括号内的数字表明了最新一次的批准年代。上标(ε)表示从上一次批准至今编辑上的变动。    本标准已通过美国国防部的批准。 1.范围 1.1本操作规程因盐雾实验工程规范的需要先后进行了 五次修改。以下是它们以时间为顺序的发展历程。 1.1.1 附件A1 醋酸连续盐雾实验 1.1.2附件A2酸化盐雾循环实验 1.1.3附件A3 海水酸化循环实验 1.1.4附件A4 二氧化硫盐雾循环实验 1.1.5附件A5电解液稀释干燥/喷雾循环实验 1.2本标准不是描述实验修改的类型,实验样本或某一特定产品暴露在盐雾环境中的时间,更不是对某一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提出某一产品所有的安全特性,如果某一产品有安全特性要求,还要联系它的用途来分析。使用本标准的人有责任商议并建立合适和对人体无害的操作规程,并在使用前确定有关参数合适的调节限度。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B117 盐雾实验操作规范2 D609 测试油漆、清漆、转化膜、和表面涂层产品的冷扎钢板预备操作3 D1141 海水替代品工程标准4 D1193 反应水工程标准5 D1654 用于评价油漆或涂层样件在腐蚀环境下状况的实验方法3 E 70 测定电极水溶液PH值实验方法6 3.意义与价值 本操作规范适用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同时也适用与有机物和无机物涂层。当出现与B117中描述不同或更恶劣的 1.本操作规程为ASTM G-1金属的腐蚀委员会管辖,并直接隶属与G01.05腐蚀实验室测试分会管辖。 现行版本在1998年10月批准。1998年11月出版发行。最早发行版本为G85-85,前一版本为G85-94。 2.ASTM标准年度合定本,第3卷,第2章。 3. ASTM标准年度合定本,第6卷,第1章。 4.ASTM标准年度合定本,第11卷,第2章。 5. ASTM标准年度合定本,第11卷,第1章。 6. ASTM标准年度合定本,第15卷,第5章。环境时,在此描述的变异是非常有用的。 4.仪器 4.1实验柜 4.1.1盐雾实验的仪器包括盐雾室,酸性溶液贮藏池,合适的压缩气体供给系统,一个或多个雾化喷嘴,试件安放装置,盐雾室加热装置,和必要的控制设备。实验柜的尺寸和具体的构造是多样的,可自行确定,但提供的实验条件满足本操作规范的要求。实验柜建造的材料应对腐蚀盐雾不产生影响。合适的实验仪器应可以满足B117附录A1中描述的实验条件以及在每一个附加条目中所必须的改动。 4.1.2设计实验柜时应使得积聚在实验柜天花板或盖子上的溶液不会掉落在试件上。不要将从试件上掉落的溶液回收到溶液贮藏池。 4.1.3给实验柜装配一个或多个定时装置,以便实现间断喷雾或周期性输入气体,或同时实现两者。 4.2气体供给 4.2.1确保压缩空气可以供给到喷嘴或雾化酸性溶液的喷嘴没有油污并且压缩空气的供给压力在69到172kpa之间,约合10到25磅/每平方英尺。 注解 1 -空气的供给系统可以采取让空气通过一个湿式气体洗涤器或通过长度至少为610mm(约合2英尺)的清洁物质如石棉、羊毛或者活性氧化铝(俗称矾土)。 4.2.2饱和塔(泡罩塔)内的温度由不同的实验方法来决定。 4.3盐雾室内的环境 4.3.1温度–盐雾暴露区的温度因实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推荐的盐雾暴露区的温度请参考附件。记录实验柜闭合后盐雾暴露区的温度每天至少2次,每次至少间隔7小时(除了周末和节假日时,盐雾实验不因为试件的暴露,重新排列、移除或对酸性溶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6年9月27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27日 制/修订记录

1.0 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常温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的类型,形状及其尺寸测量。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所需的比例试样制备。 3.0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3.2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3 GB/T 10623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4.0 术语和定义 4.1 试件/试样test piece/specimen 通常按照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备的用于试样的材料或部分材料。 4.2 标距gauge length 用于测量试样尺寸变化部分的长度。 4.3 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 在施加试验力之前的标距长度。 4.4 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 after fracture 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4.5 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 试样两头部或加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4.6 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 0-S u )与原始横截面积(S 0)之比的百分率。 U S -S =100%Z X S 5.0 符号和说明 与试样相关的符号及说明如下: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检验检测标准 金属材料检测范围涉及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合金、铸件、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等的机械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精密尺寸测量、无损探伤、耐腐蚀试验和环境模拟测试等。青岛科标检测中心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 常规元素分析 品质(成份分析)、硅(Si)、锰(Mn)、磷(P)、碳(C)、硫(S)、镍(Ni)、铬(Cr)、铜(Cu)、镁(Mg)、钙(Ca)、铁(Fe)、钛(Ti)、锌(Zn)、铅(Pb)、锑(Sb)、镉(Cd)、铋(Bi)、砷(As)、钠(Na)、钾(K)、铝(Al)、牌号测定等 贵金属元素分析 银(Ag)、金(Au)、钯(Pd)、铂(Pt)、铑(Rh)、钌(Ru)、铱(Ir)、锇(Os) 物理性能:磁性能、电性能、热性能、抗氧化性能、耐磨、盐雾、腐蚀、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硬度; 化学性能:大气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蚀、腐蚀疲劳、人造气氛腐蚀; 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屈服、疲劳、扭转、应力、应力松弛、冲击、磨损、硬度、耐液压、拉伸蠕变、扩口、压扁、压缩、剪切强度等; 工艺性能:细丝拉伸、断口检验、反复弯曲、双向扭转、液压试验、扩口、弯曲、卷边、压扁、环扩张、环拉伸、显微组织、金相分析; 检测产品: 钢铁材料:结构钢、铜、铝、铁、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 金属及其合金: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特种金属材料:功能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制品:生铁、铝管、铁板、铁管、钢锭、钢坯、型材、线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等。 检测标准: 978-7-5066-5282-7 无机非金属材料检测标准手册胶凝材料卷 CB 1369-2002 舰船用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 1370-2002 舰船用非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及验收规则 CB/Z 264-1998 金属材料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方法

ASTM F150-98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导电及静电耗散型弹性地板电阻的测试方法

ASTM F150-98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导电及静电耗散型弹性地板电阻的测试方法 1、适用范围 1.1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医院、计算机机房、洁净室、通道、军需品仓库或其它需防止人体 产生静电的场所的卷材或片材弹性地板的导电性(绝缘性)的测试。 1.2 本标准无意于标定所有与使用相关的安全关系,而是为标准的使用者建立适合的安全 可靠的实践应用与决策时提供优先考虑的规范。 2、参考标准 2.1ASTM标准 D 2240橡胶性能的测试方法――硬度测试 E177 ASTM测试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误差 E691实验性研究导电性测试方法的精确度 2.2 其它标准 EOS/ESD――SD7.1 地面材料――材料的电阻性能 NFPA99-1990 设备的维护 联邦测试方法NO.501a,测试方法8311――电传导 Mono#11医院手术室的导/防静电地板 3、术语 3.1定义 3.1.1导电地板――依照8.1.1或8.2.1测试所得的平均电阻值在大于2.5×104Ω,小于1.0×106Ω范围内的卷材与片材弹性地板。若依照8.2.2测试要求平均电阻不小于2.5×104Ω,个别电阻值不小于1.0×104Ω的地板。

3.1.2静电耗散型地板――依照8.1.1或8.2.1测试所得的平均电阻值大于1.0×106Ω且小于1.0×109Ω的卷材或片材弹性地板。依照8.2.2测试,要求平均电阻值不小于1.0×106Ω且不大于1.0×109Ω。 4、意义及应用 4.1导电及静电耗散型地板(防静电地板)是通过与人体或物体的电气连接而防止人体或 物体静电积聚的一种简便方式。防静电地板对其电阻值是有规定的。地板表面提供了一条人体及设备与地面连通的适当导电路径,以防止静电荷积聚的危害。为使防静电地板发挥有效作用,防静电地板上的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鞋。 4.2有些地面材料的电阻会随时间变化。这类地板材料应该要求初始电阻足够低或足够 高,以使其随时间增加或减少后的电阻值仍不超出前面所述的产品阻值的限制范围(见联邦测试方法NO.501a 测试方法8311)。 5、试验装置 5.1自动量程电阻表(例如兆欧表)或者其它外形适宜的电流表,要求其测量误差不大于 10%,为安全起见,所使用的电源应有电流限制,通常低于5.0mA,这种仪器的测试电压为500±10V或100±10V直流电压,或者两种电压都有。测试导线应与地面绝缘。 5.2电极――A型与B型电极都可使用,但是一对电极必须是同一型号的。 5.2.1 A型电极――带有与欧姆表连接端子的两个圆柱型金属电极,每个电极重 2.27Kg±28g,并且底面是直径为6 3.5±1.58mm的干燥,平整的接触圆面。 5.2.2 B型电极――两个重2.27Kg±28g圆柱型金属电极,其直径为63.5±1.58mm,每个电极贴有邵氏硬度为50~70的导电物质(见D2240)。当测试电压为10V或测试金属性表面时要求电极底导电贴垫电阻小于1KΩ。 5.3A型电极的制备:在平坦、光滑、坚硬的表面放一张厚0.0127~0.0254mm的铝或锡 的薄片,然后在薄片上放一个直径为64mm的橡胶垫,厚度为6.4mm,硬度在50~70(见标准D2440),再把电极放在橡胶垫上,用橡皮圈或强力胶固定锡箔。 6、试验样品

ASTM E8M-09 中文版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E8-09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 1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室温下任何形状的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特别是对于屈服强度、屈服点延伸率、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测定。 1.2 对于圆形试样,标距长度等于直径的4倍【E8】或5倍【E8M】(对于E8和E8M,试样的标距长度是两个标准的最大区别,其他技术内容是一致的)。用粉末冶金(P/M)材料制成的试样无此要求,以保持工业要求的材料的压力至规定的设计面积和密度。 1.3 除本方法规定外,可对特殊材料制定单独的技术规范及试验方法,例如:试验方法和定义A370,试验方法B557,B557M。 1.4 除非另有规定,室温应定为10—38℃。 1.5 国际单位(SI)和英制单位相互独立,两个单位体系的数值并不完全相等,因此,它们应该独立使用。两个单位体系结合使用得到的数值与标准不符合。 1.6 本标准并不涉及所有安全的问题,如果有,也是与它的用途有关。在使用本标准前制定适当的安全和健康规范,确定使用的规章制度是本标准使用者的责任。 2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A 356/A 356M 铸钢、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蒸汽锅炉钢的产品规范 A370 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定义 B557 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 B557M锻、铸铝合金和镁合金产品的拉伸试验方法(公制) E4 试验机的力学校验方法 E6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相关术语

E29 用标准方法确定性能所得试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的推荐方法 E83 引伸计的的校验及分级方法 E345 金属箔拉伸试验的测试方法 E691 实验室之间探讨确定试验方法精确度的实施指南 E1012 拉伸载荷下试样对中方法的确定 E1856 试验机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使用指导 3 术语 3.1 定义——在E6中出现的有关拉伸测试的名词术语均可以用在该拉伸试验方法中。另外需补充以下术语: 3.1.1 不连续屈服——轴向试验中,由于局部屈服,在塑性变形开始的地方观察到力的停滞或起伏(应力-应变曲线不一定出现不连续)。 3.1.2 断后延伸率——由于断裂,使得施加的力突然降低,在此之前测得的延伸率。很多材料并不出现力突然降低的情况,这时断后延伸率通过测量力减小到最大力的10%时的应变值获得。 3.1.3 下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不考虑瞬时效应的情况,不连续屈服过程中记录的最小应力。 3.1.4 均匀延伸率(EL U[%])——在试样出现缩颈、断裂或者二者都出现之前,所承受最大力时材料的延伸率为均匀延伸率。 3.1. 4.1 说明:均匀伸长率包括弹性延伸率和塑性延伸率。 3.1.5 上屈服强度(LYS[FL-2])——轴向试验中,伴随不连续屈服首此出现的应力最大值(首次出现零斜率时的应力); 3.1.6 屈服点延伸率(YPE)——轴向试验中,不连续屈服过程中上屈服点(应力斜率为0时的转换/临界点)所对应得应变与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之间的应变差(用百分比表示)。若均匀应变硬化转折点超出应变范围,则YPE的终点是(a)(b)两条直线与横轴的交点: (a)应力—应变曲线的不连续屈服段,通过最后一个零斜率点的水平正切线; (b)应力—应变曲线的均匀应变硬化段的正切线。 若在屈服的地方或附近没有出现斜率为零的点,则材料的的屈服点延伸率为0%。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的一种综合性能指标。 1、钢材的硬度:金属硬度(Hardness)的代号为H。按硬度试验方法的不同,●常规表示有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硬度等,其中以HB及HRC较为常用。●HB应用范围较广,HRC适用于表面高硬度材料,如热处理硬度等。两者区别在于硬度计之测头不同,布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钢球,而洛氏硬度计之测头为金刚石。●HV-适用于显微镜分析。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HL手提式硬度计,测量方便,利用冲击球头冲击硬度表面后,产生弹跳;利用冲头在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冲击速度的比值计算硬度,公式:里氏硬度HL=1000×VB(回弹速度)/ VA(冲击速度)。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用里氏(HL)测量后可以转化为: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肖氏(HS)硬度。或用里氏原理直接用布氏(HB)、洛氏(HRC)、维氏(HV)、里氏(HL)、肖氏(HS)测量硬度值。 2、HB - 布氏硬度;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材料较软的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钢铁。洛氏硬度(HRC)一般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热处理后的硬度等等。布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3、洛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0.002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另外: 1.HRC含意是洛式硬度C标尺, 2.HRC和HB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很广泛 3.HRC适用范围HRC 20--67,相当于HB225--650 若硬度高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A标尺HRA。若硬度低于此范围则用洛式硬度B标尺HRB。布式硬度上限值HB650,不能高于此值。 4.洛氏硬度计C标尺之压头为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试验载荷为一确定值,中国标准是150公斤力。布氏硬度计之压头为淬硬钢球(HBS)或硬质合金球(HBW),试验载荷随球直径不同而不同,从3000到31.25公斤力。 5.洛式硬度压痕很小,测量值有局部性,须测数点求平均值,适用成品和薄片,归于无损检测一类。布式硬度压痕较大,测量值准,不适用成品和薄片,一般不归于无损检测一类。 6.洛式硬度的硬度值是一无名数,没有单位。(因此习惯称洛式硬度为多少度是不正确的。)布式硬度的硬度值有单位,且和抗拉强度有一定的近似关系。 7.洛式硬度直接在表盘上显示、也可以数字显示,操作方便,快捷直观,适用于大量生产中。布式硬度需要用显微镜测量压痕直径,然后查表或计算,操作较繁琐。 8.在一定条件下,HB与HRC可以查表互换。其心算公式可大概记为:1HRC≈1/10HB。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实践证明,金属材料的各种硬度值之间,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具有近似的相应关系。因为硬度值是由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和继续塑性变形抗力决定的,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高,硬度值也就越高。 金属材料硬度对照表 硬度试验是机械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为了能用硬度试验代替某些机械性能试验,生产上需要一个比较准确的硬度和强度的换算关系。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作者: ————————————————————————————————日期: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类型及尺寸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16年9月27日实施日期:2016年9月27日 制/修订记录 序号更改原因更改内容简述更改日期版本号备注1 新增程序2016-9-27 A.0

1.0 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常温下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样的类型,形状及其尺寸测量。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常温下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所需的比例试样制备。 3.0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1 G B/T 2975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3.2 GB /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3 GB/T 10623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4.0 术语和定义 4.1 试件/试样test p iec e/s pecime n 通常按照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制备的用于试样的材料或部分材料。 4.2 标距g auge leng th 用于测量试样尺寸变化部分的长度。 4.3 原始标距ori gin al gau ge length 在施加试验力之前的标距长度。 4.4 断后标距final gau ge len gth a fter f racture 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4.5 平行长度parall el l eng th 试样两头部或加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4.6 断面收缩率per ce ntage redu ctio n of a rea 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 0-S u)与原始横截面积(S0)之比的百分率。 0U 00 S -S = 100%Z X S 5.0 符号和说明

橡胶制品常用测试方法及标准

1.胶料硫化特性 GB/T 9869—1997橡胶胶料硫化特性的测定(圆盘振荡硫化仪法) GB/T 16584—1996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 ISO 3417:1991橡胶—硫化特性的测定——用摆振式圆盘硫化计 ASTM D2084-2001用振动圆盘硫化计测定橡胶硫化特性的试验方法 2 3. GB/T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ISO37:2005硫化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特性的测定 ASTMD412-1998(2002)硫化橡胶、热塑性弹性材料拉伸强度试验方法JIS K6251:1993硫化橡胶的拉伸试验方法

DIN 53504-1994硫化橡胶的拉伸试验方法 4.橡胶撕裂性能 GB/T 529—199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ISO 34-1:2004硫化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第一部分: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片 5. (10— 6.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GB/T 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在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ISO 815:1991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在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ASTM D395-2003橡胶性能的试验方法压缩永久变形 JIS K6262:1997硫化橡胶及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方法 7.橡胶的回弹性 GB/T 1681—1991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 8. ASTM D 746-2004用冲击法测定塑料及弹性材料的脆化温度的试验方法ASTM D 2137-2005弹性材料脆化温度的试验方法 JIS K 6261-1997硫化橡胶及热塑性橡胶的低温试验方法 9.橡胶热空气老化性能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简称ASTM),成立于1898年,其前身是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esting Materials, IATM)。1. 组织机构 ASTM是美国最老、最大的非盈利性的标准学术团体之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ASTM 现有33669个(个人和团体)会员,其中有22396个主要委员会会员在其各个委员会中担任技术专家工作。ASTM的技术委员会下共设有2004个技术分委员会。有105817个单位参加了ASTM标准的制定工作,主要任务是制定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领域的特性和性能标准,试验方法和程序标准,促进有关知识的发展和推广。 2. 标准和其他出版物 ASTM的标准制定一直采用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制度。标准制度由技术委员会负责,由标准工作组起草。经过技术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投票表决,在采纳大多数会员共同意见后,并由大多数会员投票赞成,标准才获批准,作为正式标准出版。在一项标准编制过程中,对该编制感兴趣的每个会员和任何热心的团体都有权充分发表意见,委员会对提出的意见都给予研究和处理,以吸收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3. 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影响 虽然ASTM标准是非官方学术团体制定的标准,但由于其质量高,适应性好,从而赢得了美国工业界的官方信赖,不仅被美国各工业界纷纷采用,而且被美国国防部和联邦政府各部门机构采用。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国防部一直与ASTM一起工作,使用自愿标准替代美国军用标准。目前,美国国防部有500多人在积极参加ASTM的活动;至今,以有2800项美国军用标准被ASTM标准所替代。随着美国国防部采办制度改革的进展,美国军方将无疑会更多地采用ASTM标准。除美国国防部以外,其他一些联邦政府机构也都使用许多ASTM标准,并与该协会建立了广泛、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比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监督学会(NIST),该学会中有236人为ASTM会员;环境保护署(EPA)中有76人为ASTM会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中有72人为ASTM会员。还有一些其他组织和机构,象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等都有人是ASTM的会员。 ASTM还经常组织学术讨论会,举办实验室专题活动,召开标准编制会议等。ASTM以其丰富多采的活动吸引着该组织的会员们和各工业界的、科技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各种标准的使用者们。今天,ASTM标准和资料不仅在美国被广泛使用,也大受世界各国欢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企业借鉴和应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1. ASTM标准的分类 ASTM标准数量庞大,主要提供材料、产品、系统和服务等领域的特性和性能标准,试验方法和程序标准。根据ASTM出版物报道,1997年ASTM制定新标准350个,修订标准1698个,开展标准化活动2681次。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ASTM活动频繁,并且卓有成效。ASTM 标准现分为15类(Section),各类所包含的卷数不同,标准分卷(Volume)出版: 第一类钢铁产品 第二类有色金属 第三类金属材料试验方法及分析程序 第四类建设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