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

“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
“告别革命论”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有一种观点在学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所谓的“告别革命论”。这种观点是李泽厚与刘再复二人共同提出的。在他们看来,从古至今的历次革命,诸如轰轰烈烈的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以及在我国推翻封建帝制,消灭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以至于今日之革命,都理应予以终结。对于这种思潮,确实应该予以重视。

关键词:告别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理论研究

近几十年来,着眼于“告别革命”思潮的研究并不少见,而其着力点往往在于评判中国近代史、剖析改良与革命的关系、探究改良与革命的概念以及范式研究方法等等内容。而“告别革命”究竟可不可以在当代实现?这一严肃的问题,着实应该引起今日学人的关注。

我们说,在新的世纪里,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前提。而“告别革命”这一思潮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混淆视听、迷惑普罗大众的不良影响。有鉴于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于“告别革命”以及与此相类似的思潮进行批驳,将“告别革命”的真意公诸于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革命先烈们的血不能白流,如何让大众认识到近代以来在神州大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的必要性,进而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而共同奋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伴随着巨龙的腾飞,一系列新时期的革命和改革随之提上议事日程,中华民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向崭新的现代化国家方向迈进。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67年过去了,中国在党领导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再辉煌的成就也无法使所有人满意,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于是中国近代史变成了另一副样子:首先,革命是偶然的,不确定的,是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另外,既然革命不是必然的,那么,如果中国能效法印度一类的国家,在西方国家“提携”之下,消弭革命,采行“非暴力”的改良方式,哪怕成为殖民地,也会有一番光明的前景。简而言之,中国与其如今日一般发展社会主义,莫如当初缴械投降,搞西式资本主义为好。

集此种思潮之大成的,有一本名为《告别革命》的书。书中用相当多的笔墨表达着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的不满。这本书认为,所谓“告别革命”就是要向“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告别[1]。面对着这样不可思议的言论,今日之学人没有理由不予以关注。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该国史学界曾经对苏联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月革命大张挞伐。那么推及今日,持“告别革命”说的人借批评历史之机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次改革与革命,究竟居心何在?对此,我们有必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加以必要的分析。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在对这一思潮的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之上搞清楚“告别革命”论的真实内涵。表面上看来,“告别革命”论是要否定所有形式的革命,但它并不以“否定革命”为其终极目标。在持有该观点的人的内心深处,无疑是要借尸还魂,以“告别革命”掩人耳目,借此来否定我国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要下大力气进行这项研究,就是要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来正名,在充分肯定中国革命的基础之上,发扬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对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为实现我们国家的繁荣富裕而奋斗。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谓“告别革命”说是刘再复而并非李泽厚的主要观点。最近十几年来,“告别革命”这一思潮的关注度很高,有不少文章研究过这个问题,而着力点以以下诸方面为要:

一、关于改良以及革命的概念问题

我们说,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革命”的意涵。一些学人通过研究之后发现,任何革命的发生都必然要包含两个要素:

1.以武装起义为其主要形式;

2.终极目的落脚于推翻现有政权。

此种说法是为大部分人所认可的,许多当今的学人也是在认可这个观点的前提之下来分析“告别革命论”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观点,一部分人通过分析,指出“告别革命论”中的“革命”二字可以生发出其它的意涵,例如:

1.推翻现政权并非是革命的唯一诉求,革命的规模也能够被缩小到某一个可控的范畴之内;

2.暴力并不是革命的唯一形式,和平的革命并非完全不可能,革命也可以在不爆发冲突的前提之下产生。

但是在我看来,通过这种模糊词语意涵的方式来批驳一种观点,进而将刘李二人在书中对革命二字所进行的定义加以否定的做法,并不值得推广。众所周知,“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面对不同观点,我们应按照革命的标准概念来对“告别革命论”加以解读和批判,而革命最为普遍、最为广为人知的含义,就是指针对现政权采取的以武力摧毁为主要形式的政治活动。

而与革命相对立的,改良则可以说是一种破坏力相对较小的,以渐进方式促使政权自我修复,以臻于完善的一种变革方法。这是在当今学界认同率较高的一种改良的含义。

在笔者看来,对于革命与改良意涵的认真剖析十分必要。模糊化处理二者的直接后果,就是抹杀一切关于“告别革命”论的争议。这样一来,改良亦或是革命方针的取舍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说,在不弄明白“革命”与“改良”之间的差异前探讨要不要“告别革命”,无异于缘木求鱼。迈过这道坎之后,才能够推导出现阶段比较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二、改良与革命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很多研究者看来,革命与改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而笔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却是唇齿相依的。因为不论是革命抑或是改良,此二者均认为应该对当下的政治格局加以革新,都以更新整个社会制度作为最终目的,只不过同归而殊途,比之于较为温和的改良来说,革命在行动方式上更为激烈,但二者并不相斥,尤其是革命。

我们说,人类社会要不断向前演进,总体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方式方法不一,而改良与革命便是其中两种。对于此二者来说,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作为今日之学人,理应多花力气来认真分析二者的不同。三、关于如何看待中国近百年以来革命史的争论“灾难是上世纪之暴力革命给中国带来的伤痛”,“告别革命”者如是说,对于此种观点,现今很多学人对此持批评态度。

1.“唯物”或是“虚无”?

部分研究者认为,持“告别革命”观点者是打着历史研究的旗号来“虚化”中国近代历史,在笔者看来,此种论调先入为主的意味过于浓厚,并不是在正视该观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的批判。在学者赵康太看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没有革命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因此“虚化”中国革命,甚或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做法,最终的结果都将归于对今日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否定。而这样的思潮一旦泛滥开来,则不可避免地会对现行制度构成极大的隐患。学者李捷也对“告别革命论”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所谓“告别革命”并没有立足于反思历史、从历史当中汲取养分,反而陷入对历史的虚妄的假说当中。蒋旭东在其研究论文当中也谈到,在这个意识形态模糊化的时代,所谓“告别革命论”可以称得上为这种论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3]。

2.关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究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性的产物之争

循着辛亥革命的视野出发,学者高燕宁在对这场革命进行相当意义上的正面评价的同时,也将百余年前的这场起义之所以无可避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吴爱萍则另辟蹊径,循着关于康梁变法改革、孙文求见李鸿章痛陈己见等相关的历史叙事,论从史出,从而得出晚近以来神州大地上爆发革命是不可避免的结论[2]。除此之外,学者梁柱也通过苏联1991

年土崩瓦解的事实说明,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虚化历史的势头必须遏止,对革命历史的虚化必将导致今日的动荡,从而将正视历史的刻不容缓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们说,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论证,当今学人们都从各自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晚近以来革命事业的正义性和必然性,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在这里表示认可,革命史近代以来中国的必然抉择,这一点无可辩驳。

四、如果没有革命,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道路会走向何方?

学者高燕宁在研究文章中提到,刘李二人所谓“告别革命论”当中的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将革命与现代化分别放置在两个完全对立的维度上面,这样一来,革命亦或是现代化,二者必取其一,不利于历史学研究的深入[4]。龚书铎对这一问题也持相似观点。

五、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革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关于这个问题,当今学界大致可以分为三派,分别是赞成、反对以及中立。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在新的世纪当中,革命已经完全退化成为社会的破坏因子,要实现国家以及民族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决向革命“告别”;与之相对立的,在持反对观点的学人看来,革命不容“告别”,告别了革命的中国,无法将现代化推向深入;至于持中立态度的学者,他们认为应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也就是说,我国当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解决,关键点并不在于对于革命的态度上。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不秉承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态度,我们就无法对今日我国所遇到的种种发展途中所必然经历的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到底应不应该“告别革命”,就无从谈起。

其实,“告别革命”这股不断涌动的暗流,并不仅仅出现在中国。1991年,苏联这座大厦土崩瓦解,荡然无存。但这一切并不是毫无征兆的,早在那以前,就有很多人打着学术研究的招牌来为苏俄历史上的很多事件进行翻案。1991年之后,许多俄境内的保守势力此时变本加厉地对苏俄历史大张挞伐。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学人对这种模糊史实的观点加以驳斥。大部分学者认为,决不能将伟大的布尔什维克起义当做是少数反政府主义者主导的事变,相反地,它是发生在21世纪开始阶段的苏俄历史演进的自然而然的产物,毫无疑问的是,虽然在20世纪末年,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重创,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世纪初,以苏俄革命为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正义性以及合理性,否认这一点,就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否定,否认这一点,就会危及到党的领导。因此,对于此种思潮,必须加以批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在党的领导之下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居安思危,面对着国际国内一些不友善势力的种种挑衅与渗透,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去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而这也是中国革命事业成功的思想前提。在这种情况之下,刘李二人却坚持说,在新的世纪中,革命只能起到破坏的作用。这无疑是与我国利益相违背的。有鉴于此,我认为,今日的一切关于晚近以来中国史的研究都应该与“告别革命”划清界限,只有把“革命”和“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路线,才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利益的正确的路线。

近现代史纲要分析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析题 第一题: (1)结合材料1说明,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结合材料2,分析我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历史必然性。 (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原因在于:首先,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其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后,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2)中国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从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来看它代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是中国革命的目标之一,是民主革命胜利并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保障,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需要和政治保障。其次,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看,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最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建立与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和革命历史进程决定的。总之,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 第二题: (1)从近代不同阶级探索的结局你得出什么历史启发?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2)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三题: (1)洪秀全和孙中山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行不通? (2)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这些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材料1中农民阶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论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

收稿日期:2012-06-25 作者简介:姚桓(1948 ),男,北京人,教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从事党建研究;薛梅(1957 ),女,北京人,党史党建部主任,副教授,从事党建研究。 2012年第5期(总第168期)理 论 探 讨 T HEO RET ICAL I NV EST IGA T IO N N o 5,2012General No 168 论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 姚 桓,薛 梅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100044) 摘 要: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问题,这是党的纯洁性的思想基础。要正视保持党在思想上纯洁性面对的挑战;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在克服思想不纯的过程中实现的,要把握新形势下保持纯洁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要保持思想上纯洁性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关键词:思想纯洁性;自身建设;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2)05-0111-04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承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党不是无所事事的清谈馆和可以自由出入的俱乐部,而是先进分子为实现共同理想而组成的战斗部队。坚持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党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党本身必须是先进的、纯洁的。先进性,主要是从党在革命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来说,党要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事业前进;纯洁性,是讲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纯洁性与先进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保证和体现,二者共同构成党的生命的基本要素。始终如一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根本要求,也是现实中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纯洁性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贯穿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诸方面。本文着重讨论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问题,这是党的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一、正视保持党在思想上纯洁性面对的挑战 所谓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指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特别是保持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在党内不断与违背党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和错误思想做斗争。中国共产党是个执政63年、领导着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大党,新的历史方位给保持纯洁性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挑战之一:防止党的革命精神在长期和平环境中销蚀。作为革命党,在险恶的环境、残酷的斗争中,革命精神不仅是政治觉悟的体现,也为党的生存、发展所必需,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成为党员经常的自觉的道德践履,否则就会被淘汰。党执政后,掌握了国家全部资源,一般缺少外部敌人巨大的压力,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古人总结的教训值得深思。面对长期的和平环境、巨大的改革建设成就,以及改善生活的强烈要求,容易产生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斗志消沉等精神懈怠,在一些人看来,谈论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已 不合时宜 。 挑战之二:防止党的优良传统在代际更替中遗失。古人云: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意思是说,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人,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不会长久,因为子孙们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共产党人不同于封建统治者,但同样面临着如何使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考验。生活、工作在和平环境的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没有经受过艰苦斗争的锻炼,对前辈流血牺牲赢得胜利的历程缺少切身感受,在许多人看来,共产党光荣的斗争历史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共产党人的献身精神成为不可企及的道德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传统很容易在代际更替中遗失。 挑战之三:全面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全面开放和市场经济必然带来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解放与思想混乱并存、主旋律中夹杂着噪 111

考研政治复习1

1,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表现: 德国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俄国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 英国以长江流为其势力范围 法国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 日本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 3,列强强占中国租界的表现: 1 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 2 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 3 “国中之国” 4 “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防火焚烧了有“万国之园”之称的圆明园5,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掌握中国海关大权40余年之久 6,扶植收买代理人的表现 1 奕 、文祥等满洲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2 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官僚 3 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4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 7,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 8,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9,什么是半殖民? 1 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2 帝国主义列强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 能共同瓜分中国 3 帝国主义列强是通过其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 4 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什么是半封建? 1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2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 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 和统治支柱

告别革命论的个人见解

革命之路没有告别 ——浅析“告别革命”论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书中的记忆。对于1949年的胜利,老一辈表现出的是难掩的激动,我们这一代则是对着历史书的死记硬背。战火和硝烟不属于我们这一代,每个人似乎都过着属于自己的波澜不惊的生活。这个时代也不缺少愤青,但充其量也就是在饭桌上高谈阔论,在某某论坛上赶着删帖之前直抒胸臆。即使有再多的不满,人们也终究是站在“和平”的阵营中,痛声斥责极端分子的惨无人道。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与曾经的革命者的区别在哪里?历史书中,辛亥革命的斗士们甘愿牺牲生命来推到两千年庞大的封建制度;五四运动的学生们怀着崇高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理想走上街头。然而把今天的我们放入那个时代,我们是否还有那种身先士卒的高贵觉悟?我们是否还会举着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的大旗走上街头,去争取整个民族的繁荣复兴?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这样做的。即使作为独身子女的我们受惯了家人的宠爱,作为开放年代的孩子接受了许多国际的思想。但是每个人心中还是怀有对整个民族后代,对子孙后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必要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揭竿而起去反对,去斗争。 而以李泽厚等人为代表的“告别革命论”却把这种斗争看做“丧失理性”、“盲目鲁莽”、“破坏一切”的行为。在李泽厚与刘再复的对话录《告别革命》中,他们把辛亥革命评价成为了一个“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他们说,辛亥革命带来了军阀混战等革命的后遗症。在他们看来,革命更应该以一种缓慢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 而我觉得,这种思想更像是史学家对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分析。清王朝大厦正摇摇欲坠,昔日的繁华帝国已被外国列强攻打得面目全非。看到这一番触目惊心的末世图景,有谁能沉得住气去实现慢慢的变革?又有谁能对无能的清王朝重塑信心,帮助它慢慢改变?历史数次证明,良性的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行不通:戊戌变法在百日后宣告结束,洋务运动也不见成效,不平等条约还在接二连三地签订……若是“告别革命论”者提议的缓慢改变,何时才能拨云见日?恐怕即使有那一天,中国也只剩下一具白骨,被啃食得一干二净了。 固然,革命就有牺牲就有流血。但是与其让人们在漠然与隐忍中渐渐变得行尸走肉,不如在轰轰烈烈的革命中自发找寻一条可靠的出路。正如辛亥革命之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时理直气壮地指出:“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革命者并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相反,他们往往心忧天下,而且更珍惜生命。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我相信任何人心里都不会好受。但是他们最终会擦干泪水重新站起,扛起阵亡战士的那份责任,继续战斗。 此外,不是所有的革命都如“告别革命论者”所言“激进鲁莽”。鲁莽的革命不会成功,就像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在内部斗争中土崩瓦解。成功的革命其本身就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索与组织上的。孙中山先生也是在对改良失望的情况下才走上革命之路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是经过漫长的策划缓缓建立起来的。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成立于美国檀香山,11月4日黄兴创立华兴会,1903年蔡元培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光复会,直到1912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者近20年的准备终于在辛亥革命得到了回报。他们如同聪明狼群,静默而有规律地组织,在最后一刻发起致命的攻击。这样的组织,又怎会激进鲁莽? 没有辛亥革命的变革,没有五四运动的思潮,也许女生现在还裹着小脚,男生梳着长辫;也许紫禁城还是权利的中心,那里还住着满清的帝王;也许我们还坚定地认为男尊女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革命是一步棋子,使我们走到了今天,过上了和从前截然不同的生活。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_革命史范式_与_现代化范式_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第007版 理论月刊?特稿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徐秀丽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的中国近代史,也都叙述了并不属于“革命”至少并不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的洋务运动史、戊戌维新史、辛亥革命史、新文化运动史和五四运动史、北洋军阀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也都包括清末统治阶级内容状况、改良主义思想以及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但相关学者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检讨,认为用“革命史范式”撰写中国近代史,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有的学者

近代史简答题整理(四)

2009年春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中要求掌握的重大问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与主要历史任务。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源何在? 带来的有: ⑴对中国政治方面的侵害: ①直接割占、租借中国领土 ②划分势力范围 ③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④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⑵对中国经济方面的侵害: ①强开通商口岸 ②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③实行商品倾销 ④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⑶对中国文化方面的侵害:进行文化渗透 ⑷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新思潮引入 根源: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3,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⑴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⑵主观原因:作为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 A 思想上: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B 政治上:提不出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C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部团结。 D 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原因:⑴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⑵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启示: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仅仅依靠引进先进技术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维新运动:原因: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 何为半殖民地? 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第二、经济上: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 万元《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 万两白银《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 万两白银《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000 万两白银《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 国赔款45000 万两白银(年息 4 厘,分39 年还清,本息合计 98200 万两)第三、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4)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5)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是什么?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

浅谈“告别革命论”

浅谈“告别革命论” 文学院10对外汉语4 晓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心态;学术自由远离政治是一个文化强国应该恪守的原则。 “告别革命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著名哲学家泽厚与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再复先生在1995年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一书中。 选中论文题目,上网搜索“告别革命论”的定义,出乎意料的发现介绍这一观点基本含义的文章不多,议论它的文字倒比比皆是。这让我很纳闷,究竟是什么言论如此引人关注?“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 关键词:革命改良 “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是—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这种观点只是拿革命的缺点和改良的优点作比较,很不客观。革命免不了流血牺牲,人力、物力、财力投资都极大。如中国抗日战争,《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中记载,经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所以,“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这一点有其合理性。但依此全盘否定革命则有失偏颇。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革命洗礼之后,平等、集体、社会正义等观念都比没有革命过的地方强烈的多。且不说革命给华夏名族带来怎样的福祉。放眼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过或大或小的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进步思想。期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除此还有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充分说明,革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因此,革命未必尽是消耗,适时的革命以少量的消耗换取更长远更持久的利益。 革命不必然高明于改良,改良也不必然高明于革命。二者都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手段,应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采取何种手段合适。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曾经多次改良,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无不以失败告终。历次改革的失败,充分证明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再加上领导变法各阶级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每一次改良的历史环境都不充分具备,因而改良不能挽救近代中国,革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维新改良失败,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残酷杀害戊戌变法的革命志士,改良之路已经绝难再走下去了。之后甲午战败,清政府又签下《辛丑条约》,此时它已经彻底沦为外国殖民势力的帮凶走狗。中国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统统丧失,巨额赔款更加将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各位心忧国运的仁人志士继续劝其改良继续和清政府妥协,已无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内容摘要]革命与现代化是历史的两大主题。然而,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 却出现过把革命和现代化割裂开来的“唯革命论”和“告别革命论”两种错误 的历史观。“唯革命论”片面地强调“革命”,认为“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 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要“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在”唯革命 论”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完全成了“阶级斗争的教科书”,“阶级斗争”是 其内容的全部。“告别革命论”则片面地强调“现代化”,认为“革命是一种 破坏力量”,“革命延误了现代化进程”。如果不是“革命”而是“改良”, 中国现在将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因而提出了“告别革命”的忠告。在 “告别革命论”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历史应该叫“现代化史”。这两种错误思想 都是极端政治化历史观的反映,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本文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告别革命论”略作批判。首先,“告别革命论”宣扬的“侵略有功”和“封建存在合理”是站在反人民立场上的帝国主义的声音。其次,“告别革命论”主张的“要改良,不要革命”是唯心主义的历史假设,而“告别革命”也只是资产阶级的主观期望。再次,“告别革命论”的真正目的是要告别社会主义。 [关键词]革命、现代化、唯革命论、告别革命论、历史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领域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史学领域也展开了拨乱反正,一些“左”倾时代的史学冤假错案都一一得到了翻案,如“《海》剧案”、“三家村案”等都得以客观评反,史学又回复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轨道上来。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史学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克服了“左”倾“唯革命论”的思想,逐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研究,使中国历史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得以有机的

从辛亥革命看妥协的智慧

从辛亥革命看妥协的智慧 马炳旺201012501167 刘晟利201012501171 欧阳剑201012501185 胡立刚201012501166 赵甫遴201012501187 戴凌超201012501169 “妥协”一词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用到,而且在很多场合是以贬义的形式出现的。通常人们把其当作软弱可欺、无立场、无原则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它的误解,《现代汉语词典》中就将其解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历史,也有它妥协的智慧:众所周知,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从那以后英国基本上步入了资本主义的正轨。站在妥协的角度,光荣革命何尝不是一次妥协,“英伦绅士”用他们的妥协为大英帝国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从这个结果来看,毫无疑问,英国资产阶级的妥协是可行的,或者说是成功的,这样的“妥协”,不应该是贬义了吧!1911年,在古老的东方,也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给这个自鸦片战争后就一蹶不振的古老帝国带来了一丝希望。理性地看整个辛亥革命的过程,不难发现,辛亥革命也充满着妥协。同样是妥协,为什么我们革命的结果却是失败了?为什么当我们提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妥协时,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点鄙夷?为什么当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时,总会痛彻我们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因为,历史可以妥协,但历史,也有它,妥协的智慧。 ---【摘要】1911年4月27日旧历辛亥年二月二十九,革命党人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其大部分在激战中牺牲。同年五月,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省掀起保路风潮,反抗清政府丧权辱国的铁路政策。10月10日晚,驻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举行起义,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首义胜利。不到三天,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辛亥革命高潮由此掀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革命烈火,熊熊燃起。一月之内,国内13省及上海和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瓦解。1911年底,独立各省代表于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同年2月12日,清帝退位。4月1日,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以上便是辛亥革命的大致脉络。现在把焦点转向“妥协”。这场伟大而又不无弱处的革命,在狭义上,不足一年。后人对其成果曾有评语:“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掉了一根辫子。”虽不免极端,但从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性质上看,便可见其精辟了。为什么呢?一场以无数战士的鲜血造就的革命竟然取得了这样与其光荣毫不匹配的结果?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在于“妥协”。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昌起义时便已表现出了自身软弱。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请来的都督竟是原清军协统黎元洪---原革命对象。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勾结,把持了湖北军政大权。其后,在湖南,革命党人夺权后,最初任正副都督的焦达峰、陈作新,在前清势力发动政变后遭杀害,继任都督竟是立宪派首领谭延凯。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同立宪派仍维持着旧政权,只不过改换了些头面。至于1912年初孙中山对袁世凯的一再妥协,更不待言。凡此种种,是在向旧官僚、旧军官妥协,最终导致了革命果实为其窃夺。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其中竟有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的内容。这无疑将导致帝国主义势力在华的继续维持。以此为代表的做法,是在向帝国主义妥协。而恰如孙中山先生在回顾辛亥革命的

期末论文题目

期末论文题目 1、关于大学生对毛泽东评价的调查报告 2、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3、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4、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如何看待一个人的成绩与不足 5、创新?还是作秀?——从政绩工程谈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6、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以华西村崛起为例 7、根据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来评价中国改革的得与失——以现阶段的收入差距为例 8、《穹顶之下》引发的思考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10、大学生兼职对其学习的影响的研究 11、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2、“侵略有功论”的是是非非 13、如何评价“告别革命论” 14、南京大屠杀的启示 15、从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三代人”眼中的家乡变化(自拟变化视角) 17、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 18、论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农民

19、XXX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感想 20、红歌对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21、《建党伟业》观后感 22、《建国大业》观后感 23、从“也门撤侨”看中国发展 24、从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45谈减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25、从全球气候异常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电影《2012》引发的思考 26、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从北京雾霾谈起 27、中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从2013年世界人均GDP(或2013年世界500强)谈起 28、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大学生如何保护环境 29、从家乡改革开放30多年巨变看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 30、大学生幸福感问题调查——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为例 31、大学生过度消费问题调查——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生为例 32、科技创新与道德——从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谈起 33、高房价如何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以XX市为例 34、提高国民幸福感之我见 35、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经济跻身世界第二的思考 36、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和看法 3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满意度情况调查与思考——以三代人为例 38、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逻辑结构: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基本经验和意义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总,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关系怎样? 2、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 4、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启示。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进行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谁领导这场革命?革谁的命?如何进行革命?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照抄别国的经验是难以解决的。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这是认清和破解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毛泽东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国情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阐述,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科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的分析,看一看中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对国情进行深入研究,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认识不断深入。 怎样去认识这个变化?1939年,毛泽东在所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国社会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 20 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 80 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

评价历史虚无主义

评价历史虚无主义 王申慧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看似是以“求真”和“求是”为目的而对相关历史进行的“价值中立”式的学术研究,实质则是一种鲜明地反映评价者“特定政治需要和目的”的价值评价。就评价是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反映来说,其存在着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真假”问题。但是,我们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主要不是针对评价的“真假”的问题,而是当我们面对不同评价主体对同一历史的不同评价时,何种评价才具有“合理性”的问题。这种“合理性”是指判断何种评价标准符合“公论”与“公道”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历史终结论;阶级斗争决定论 从理论渊源上观之,历史虚无主义源于虚无主义,其与虚无主义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关系。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提出“价值重估”的口号就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新的价值用以消解传统的超感性的崇高价值体系,而这种“价值重估”必然会导致对过去历史的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所谓“告别革命”的论文发表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兴趣盎然”,不断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重评历史”“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等为名歪曲、编造、篡改一些历史事实。更具有迷惑性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精心挑选”了一些“真实的”历史细节,并在其基础上依据自己特定的目的、利益、需要评价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价值,大肆宣扬自己得出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前者,我们应该从科学认知的角度,从史实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上进行批判。但对于后者,仅仅从史实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方面进行批判还不够,因为历史虚无主义声称自己赖以评价的历史材料也是客观的和真实的。对此,除了要从“史观”的角度对其展开批判外,还应该从评价论的视域出发探讨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根源。 一、唯物史观不是“阶级斗争决定论” 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它是为作为“产婆”的生产力服务的“助产婆”。在唯物史观的逻辑体系中,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隶属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动力”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终极动力”,即原动力;另一类是“直接动力”,即对原动力发生反作用的动力。他们所谓的“终极动力”或“原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指包括阶级斗争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力。他们把“直接动力”的作用,比喻为“杠杆”或“助产婆”的作用,而把“终极动力”比喻为“产婆”。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过渡时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1] ;马克思和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3.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结晶 4.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几个问题 5.重点把握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特点 6.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时代特征:近代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1)近代中国基本国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社会(原因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告别革命论”的主要错误观点: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既告别来自‘左’的革命,也告别来自‘右’的革命。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 “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基本概念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 ?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则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C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第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A国际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B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且开始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