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巴斑斯基(1927-1987)是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原理》(1982)等。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原理

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有两条衡量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 (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二条标准是"学生与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批示所规定的课堂教育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二)教学最优化的方法

巴班斯基分析了教学最优化,提出了一些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的方法。主要有:

1、综合规划教学任务,以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安排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在拟定某个专题、某个篇章的教学任务时,应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任务,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能同时解决几个任务,这就直接促进了教学最优化。

2、在研究班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任务具体化。这个具体的任务应"指向消除学生知识中的落后面,解决学生教育和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考虑教学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及预见外在条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巴班斯基指出:"不遵守这个办法,就不可能在合理花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下,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当 "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吻合,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急剧增长。"由于考虑了这些教学可能性,学生就会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师所提出的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教育共鸣"状态,使得教师在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较大的教学教育效果。

3、选择教学内容时,划分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和事实。

4找出在班级教学场合下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课堂

教学的某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基本目的,突出基本的、主要的以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方法,选择全班的、小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的最合理的结合。

5、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6、采取专门措施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选择教学的最优速度。(完)

论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

[摘要]本文以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其教学理论中所蕴涵的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观。文章主要从理论背景、教学系统构成要素、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标准、最优化设计的步骤、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以及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和步骤等几个方面,对巴班斯基的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思想做了初步的分析,试图说明另一种风格特点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系统要素、最优化设计步骤、方法体系

自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诞生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逐步丰富,有了不同的学派和风格。在西方国家,有的学者(如梅里尔)还将教学设计划分了"辈分",有了所谓"第一代教学设计"、"第二代教学设计"的说法。笔者更倾向于把它们看成不同的"学派"。因为各种教学设计观都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思想、特点和长处。目前,我们比较注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为了丰富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拓宽我们教学设计的视野,本文根据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最优化理论,试图认识和分析另一种风格的教学设计思想。

一、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及理论背景

课堂教学足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也是教学设计研究和应用的重点对象之一。巴班斯基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和把握是放在课堂上的。必须说明,在巴班斯基的论著中没有明确提出过"教学设计"这个术语,也没有像美国学者那样就"教学设计"这个概念以及在该概念下运作的理论范畴做专门论述。但是,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把握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术语"层面卜,而要看它的实质。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对构成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加以规划、安排和组合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研读巴班斯基的教育最优化理论,发现在其理论中蕴涵着类似"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此,我们将其称之为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之所以认为巴班斯基的理论有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法,是因为他与西方国家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系统科学观点和方法。巴

班斯基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处理有关教学问题,把握教学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可操作因素。正是从这种理论背景上说,他的教育最优化理论隐含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观念、思想、方法和步骤。

"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学理论的主要命题。这个"最优化"的理念实际上来源于系统科学思想,因为"最优化"是系统科学观的重要特征之一。用系统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就要从最优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问题,建立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取得最佳的效果。巴班斯基正是依据这个观点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了实现教学最优化的步骤和方法体系。我们所说的"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就自然而然地蕴含其中了。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教学设计专家们虽没有强调"最优化"这个概念,但同样采用系统科学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教学的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程序和方案的教学设计工作;其实质就是排除或控制在处理教学问题时存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系统性,最终也是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实效。因为有着相同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所以,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所蕴涵的"教学设计思想,与西方学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巴氏的理论同美国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一样,可以作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根据巴班斯基的理论观点,我们认为所谓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是指以系统科学方法为指导,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和要求,对构成教学的诸多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有成效地选择与组合各种教学措施,以便在一定时间内,用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既是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核心概念。

二、对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认识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教学活动,可将它视为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并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过这样一些观点:1."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这是人们最早对教学系统的认识。2."四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工具)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一观点强调了教学媒体的存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3."七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七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是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个观点对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做了细化处理,丰富了对构成教学系统基本要素的认识。

4."两分法"。认为教学系统的诸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有: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等;非物质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等。这种分法虽涵盖面大,但简单地将教学要素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过于机械和形而上学化了。因为,人--教师、学生不仅有物质要素特征,更有精神、意识和心理等非物质要素特征。

巴班斯基从新的角度对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做了划分。可以把它称之为"三分法"。他认为教学系统由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l是社会方面的要素,如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2是心理方面的要素,如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3是控制方面的要素,如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调整和控制等。

巴班斯基不仅把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纳入教学的社会方面因素,还突出了影响教学的心理方面的因素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把控制教学活动如计划、组织、调整和控制等教学设计所要做的事也看作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这是西方教学设计理论没有考虑到的。西方的教学设计理论往往考虑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媒体,甚至心理因素,但没把教学设计和组织活动本身作为一个要素放入教学系统之中。事实上教学设计工作是影响教学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巴班斯基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教学系统,这是巴班斯基教学设计观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依照巴氏的观点,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的、任务、内容等社会性因素,还要考虑相关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在考虑这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控制方面(教学设计)的要素。这不仅是巴班斯基对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认识,也反映了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三、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标准

什么是课堂教学最优化?其标准是什么?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要选择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最优化理论及其标准可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不是最优化,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最优化"不是"绝对化",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看来是最好的。例如一个不及格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了及格水平,

对其评价就应是最优的。而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经过学习后仍是中等,对其评价就不应是最优的。具体的条件不同,最优的标准就不同,最优化的实际内容也就不同。

一般地说,衡量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最优,应参照教学过程最优化标准。其标准如下:

1.在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过程中,在培养某种个性特征和提高学生能力时达到最大限度可能的结果。

2.师生用必要的最少时间达到一定的结果。

3.在师生花费最少的必要精力的情况下,在特定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结果。

4.在花费标准经费最少的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结果。

如果我们设计的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中达到了其中的一条或两条标准,那么这个设计就是最优的。必须注意的足没有一成不变的或一劳永逸的最优化模式。关键在于设计工作一开始就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制订出具体的最优化标准,根据特定的教学资源和条件,预测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费用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步骤

分析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实施程序,不难发现这个实施程序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步骤。它与美国经典教学设计理论提出的基本步骤大致相同,充分反映了采用系统科学观点和方法在处理问题时所共有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过程。

巴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综合性地掌握教学任务,并在全面研究学生在特定时间的实际可能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在此步骤中要做的工作是:

1.教师应明确所提出的教学任务及其在教学总任务中的地位;

2.研究学生和学生集体的特点,研究教学的物质条件,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便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第二步,选择在特定条件下教学过程最优化标准。

在此步骤所做的工作是:

1.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将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评定标准具体化;

2.选择评定学生学习支出时间是否合理的时间标准。

第三步,为实现教学目的和目标,研究制定一整套适合目的和目标的最优手段。在此步骤所做的工作是:

1,分析课题内容以及该内容对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要求;

2,掌握类似条件下解决同类任务的先进经验;

3.对自己以往解决类似任务的经验进行自我分析;

4.了解具体班级学生的特点,并参照上述三点安排,组织最优的教学过程。

第四步,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安排好教学方案。

第五步,规定教学计划的实施,在此步骤所做的工作是:

1,以特定条件下的最优速度,组织和刺激学生积极的学习认识活动;

2.对教学活动的进程进行随机检查;

3.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4.修正教学活动的步骤和速度。

第六步,根据所选择的最优化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巴班斯基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过程模式在以上六个步骤中,每个步骤都规定了具体的工作。拿巴班斯基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过程模式与西方教学设计过程经典模式相比,巴氏模式的第一、二步是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特点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巴班斯基不仅强调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还强调了解学生班集体的特点,这就更符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第三、四步的工作就是选择和组织教学资源,制定教学策略。在此步骤中,巴班斯基特别强调有关他人的优秀经验和教师本人经验在规划组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个论点亦符合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要求,也是西方教学设计理论中没有提倡的东西,应予以重视。第五步的工作就是实施教学活动,落实教学方案。在这一步骤中

包括有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方案的修改和调整等教学设计的工作。第六步就是总结性评价工作。

可以看出,巴班斯基的教学设计模式与西方教学设计模式有大致相同的步骤或环节。对此不难理解,教学活动过程毕竟有其基本规律。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东西。当然,巴氏的教学设计模式融入了本国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教学设计模式的风格。

五、教学最优化的方法体系

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提出了包括教学过程全部成分在内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可以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所有方法的总和。巴班斯基的这个方法体系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尤其对形成教学策略(方案)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体系如表格所示。

看到上述方法体系,就能联想到美国教育家加涅的教学设计思想。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方法体系也是采用教学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加涅强调为达到学习结果而安排学习条件;而巴班斯基则强调为完成教学过程各个要素(成分)的最优化而安排和选择最佳的教与学的方法。

六、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和步骤为做好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巴班斯基确定了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和步骤。

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

1.所选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原则;

2,应适合特定的教学目的和目标;

3.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4.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5,要符合现有的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

6.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选择教学方法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将选择方法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以便选择方法时参考执行。

第二步,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的教学方法,以便教师考虑和选择。教师搜集和了解到的教学方法愈多,就愈有利于教师进行优化选择。

第三步,比较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可能性,即比较各种方法在功能上的优劣,从中选择适合特定教学要求的方法。

第四步,比较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适用条件,即比较它们各自最适宜完成哪些教学任务,最适宜表达哪种教学内容,最适宜哪些学生特点,以及教师使用该方法具备了什么样的可能性。在选择中要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结果进行比较,互相对照,以保证所选的方法符合教学的需要。当然,在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中没有明确论及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分析他的教学方法选择标准和步骤,实际上间接地涉及了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对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选择教学媒体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2.巴班斯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般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3.蛊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月

4,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5.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张静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摘要】当今网络教学方兴未艾,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本文论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内涵,并试将其运用到网络教学中,以丰富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网络教学

引言

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育日渐风行,成为各类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各种实践探索方兴未艾。然而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令人甚忧,其间出现的诸多问题暴露出网络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不完善。网络教育迫切需要先进、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从系统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教学的最优效果,并在当时引起广泛反响,获得成功实践。试从中

汲取科学理论运用于当前的网络教学实践中,对于完善网络教育的理论根基,优化网络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实际上是借助于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领域,指导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教育家和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最早将其运用在教学领域。

(一)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定义

[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教学过程,综合考察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整有序地研究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相互促进作用,力求使教学的全过程从整体上发挥其最优功能。该理论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三个特点。

1.创造性: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最优化理论,如研究学生的个性,综合规划课堂教学的任务,最优化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可能性、教师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条件及环境等灵活运用。

2.科学性: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力、物力及时间与精神因素的约束下,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工作效果能达到最小。

3.完整性: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指导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它规定要完整地明确地选择和安排该条件下最有效的方案,在系统方法基础上组织教学教育过程,强调教师教授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性。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的提出都受到当时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优化理论同样如此,它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或原则。当时的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尚不成熟,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媒体都较为落后,这也导致了最优化理论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受条件限制而不完全适应当前教学的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该理论的两面性,吸取其中成熟的科学理论成分,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其它先进教学理念,丰富网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分析

笔者对巴班斯基的观点中可借鉴的科学成分做了进一步阐述。

1.强调确定最优化标准的重要性。巴班斯基提出,“如果不确定最优化的标准也就不能谈什么最优值”,即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要制定最优化标准以衡量其后的教学效果。

最优化标准就是要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取得质量最优良的教育效果。简言之其核心就是“高效能、低消耗”。就高效、高质量标准而言,巴班斯基认为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按照每个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实现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方面最大可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考核学生精力、时间的投入以及教学经费的支出,使其都处在合理消耗的范围内。二者结合考虑,就形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标准。

2.[2]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不是泛泛地谈理想,而是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具体性的学说为依据的。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可能就不是最优的方法。过去看来是最优的,现在则未必仍然最优;同样,现在看来是最优的,将来也可能发生变化。这表明“最优”概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绝对标准,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动态概念。

教学设计者或教学实施者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将重点放在对具体条件下环境、师生等因素的分析,克服现存各种不利因素,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可接受度及实际发展可能,来实现具体的“最优化”。

3.最优化理论强调用系统和综合的观点来研究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几个重要因素,综合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促进作用并对其优化组合,力求使整体教学系统从整体上发挥其最大功效。

4.师生活动中存在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因素,三方面的最佳统一就是最优化的实现。社会因素指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心理因素指师生双方的动机、注意力、意志、情感等心理表征;控制因素指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对方法的选择及学生的自我控制。

二.网络教学中的最优化理论

与延袭了几千年而长久不衰的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如今的网络教学仍是新生事物,还未形成自成体系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吸收巴班斯基关于最优化理论的科学见解,对于完善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指导网络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1.确定网络教学最优化标准。

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首先要制定最优化标准以衡量其后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学也应有自己的最优化标准。网络教学过程最优化标准有两个维度,即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结合。由于网络教学所特有的环境和教学形式,效果标准一方面考核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是否积极参与了网络交互学习活动,顺利完成了预定的网络课程设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如资料收集、协作讨论、问题探究等;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素养的提高程度,包括

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同伴的合作能力等。效率标准是考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时间、精力的投入,网络课程前期设计的时间投入以及网络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是否超过合理消耗的界定,其中以学生的消耗为主要因素。如教学中在对网络资源进行搜索时,学生检索到所需资源耗费的时间是否太长?在与教学无关的网站上停滞得是否过久?

在网络教学的实际评估中,往往存在着忽视效率问题只一味追求高质量;或只以高效为目标而忽略教学质量的问题。以最优化理论来实施对具体网络教学的评估,可以避免在评估时忽略任何一方面的因素,达到综合、全面的审视实际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教学最优化标准是一个宏观的原则性标准,评估人员应本着该原则标准在具体教学中做出更微观的评估。

2.网络教学最优化的相对性。

最优化理论指出最优化概念是现有条件下的具体的最优化,否定“万能”的教学方法。这也正验证的“网络媒体取代论”、“网络教学是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模式”等观点的错误性。网络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充分展示了网络教学环境不可比拟的优越与便捷。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网络环境并未发挥出理想的功效。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情感缺失,学生出现网上学习不适应症状,教师在权威下降后对自身执教能力的忧虑……因此,网络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对以上诸不利因素分析研究,调动和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学最优功能的各种因素,尽力争取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比较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相对于该种条件下最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凭主观设计所谓的“通用”、“万能”的最优方法和标准是不可行的。

3.运用系统方法论研究网络教学系统。

最优化理论中的系统观点与现代教学设计中“木桶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木桶理论”观点认为,应用系统方法探索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与整体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两种理论皆论述了以系统科学观为方法论指导,系统地审视网络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所谓系统,即指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整个网络教学系统中,只有各要素、各环节之间优化组合、协调运作,才能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仅仅分析系统的某一环节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研究教学系统的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以及系统如何实现整体优化的功能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网络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三.从最优化理论角度进行网络教学系统分析

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影响效果的要素?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如何实现网络教学中各因素的统一?笔者认为,亦可从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角度,对网络教学全过程的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一) 社会的因素(教育目的、教学内容)

[3]教育目的是指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之外,还要完成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发展三方面的任务,即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并培养学习活动的兴趣、技能、能力等。(巴班斯基)由此,网络教学目的应在掌握网络课程任务之上,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用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自组织能力。网络教学内容,应是对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其中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与传统课堂环境相比较,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师生角色转变,学生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的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策略进行控制,自主学习。而策略性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因此策略性知识应是网络教学内容的重点。

(二) 心理因素(师生双方的动机、注意力、意志、情感等心理表征)

网络教学中师生的心理特征与传统环境下的大相径庭:

1.教师的心理。由知识源、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助手、指导者的角色转变,意味着教师传统权威地位的丧失。同时,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掌握信息技能、灵活组织网络教学活动的更高要求。每位教师都经历着一个重新认识自我价值、重塑新权威、迎接新挑战的心理接受过程。其间,教师难免出现对自己人格魅力不够自信,对自身教学水平忧虑等心理症状。

2.学生的心理。[4]心理学家Broadbent认为,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当来自外界的信息过多时,“瓶颈”现象就会产生。身处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学生的注意力必然受到更多的干扰,即使是教学信息也可能超过了学生的可接受度。另一方面,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的亲身指导和同伴的面对面交流,往往给予学习者强烈的真实群体感。而网络教学提供的是个人学习的空间和虚拟的交互方式。真实情感的流失使得一些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学习动机也受之影响。

(三) 控制的因素(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对方法的选择及学生的自我控制)

对教学的控制因素来自两方面。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策略,如个案研究、项目设计、个别化教学、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更主要的控制来自于学生对自身学习的管理、控制。运用元认知策略和自身意志力进行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是实现自我控制的主要途径。

(四) 三者的关系

在教学系统中,社会因素是处于系统的核心地位,心理、控制因素是师生做出的内部反应和外部行为,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1.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控制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往往伴有什么样的外部控制行为。网络学习中,动机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会使学生的学生出现信息超载、信息迷航等问题,导致学习停滞不前;而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也很难自我激励,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教师的控制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的关键。教师如能掌握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好的教学策略,将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心理、控制因素都制约着社会因素的结果。学生的动机是否强烈,是否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直接影响他的学习进度、学习质量;善于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也能使自己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发展。

3.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师生的心理和控制行为。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可能发展性,网络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教师或学生组织好的教学活动、采取好的教学策略。

以上分析说明,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师生双方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调整心理因素、控制因素,以适应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应综合考虑师生的内外部因素来设计。三者相互谐调,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3] http://202.109.195.141/kingjs/kjll/gc5.htm /[EB]

[2] https://www.360docs.net/doc/c28240792.html,/xdjyzx/xdjy/bbsjljxgczyh.htm/[EB]

[4] 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 2001级研究生

邮寄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爱国路275号 330006

联系电话:(0791)8514212

E-MAIL: zjing727@https://www.360docs.net/doc/c28240792.html,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的五千年历史长廊中,凝聚了源远流长、丰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食粮。传统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慢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教育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成为了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 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所以儒家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代表。 从社会要求来看,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就是培养统治者要求的治才、吏才,表现为“读书做官”。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孔子的学生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教育目的有益于封建社会的统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中国传统教育目的主要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身心,培养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在他看来“人伦”就是“人道”,“道”是儒家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明明德”,进而“亲民”以至于“至善”之境。为达此目的,《大学》中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项要求。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封建社会,这一指导思想一直贯穿着传统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及内容的确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屈辱的中国近代历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的变革,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踏上了救国图强的道路。在这一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国人,培养人才,强国强民。在此同时,蔡元培、陶行知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寻求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为近现代中国教育体制的确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内容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教育学考试

《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育目的 3、形成性评价 4. 课程设计 5、学校教育: 6、发现学习: 7、教育目的: 8、课程目标: 9、绝对评价法: 10、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 12、读书指导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2、简述校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3、简述校本研究的特点。 4、简述新课程的教学观。 5.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6、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7、简述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8、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9、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0、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1、简述读书指导法的内涵、意义和注意事项。 12、简述表现性测验评价的含义与方式。 13、简述课堂人种志研究的特点。 14、简述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1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结合实际论述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4、结合实际,谈谈教学实践中如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5、结合实际,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6、试论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传统教学中教师角色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7、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新时期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8、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 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一般来讲,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4.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机构的编制,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解决课程的标准问题。 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6、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7、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含有方向性的总体目标和最高目标,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和方针,它所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 8、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广义为课程总目标,狭义为分科课程目标,各领域、各学科的教育目标,是指从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角度所规定的人才培养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分科目标)。9、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要达到的目标或标准(客观标准),再将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到达目标的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10、教育自传:当教师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这种谈论教育的方式有些像叙述自己的“自传”。我们把它叫做“教育自传” 11、人性化教育:是建立在人本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应以人为中心,重视教育的人性需要,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重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性化教育是以尊重人格和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为前提的教育,是使人获得健全人格,使人性得到完满实现的教育。 12、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的活动法。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意义。 (1)通过学校教育制造政治舆论,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或政治路线与方针, 为某种政治活动的需要做思想准备。 (2)通过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与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 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是实现学校教育政治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3)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以及各种政治人才。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 才。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简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2-03-02 黑老赵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 了宇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1-12-21 学无止境65528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 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了宇 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第三个重要思想,“中和中庸”。“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2011-10-06 法童“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一)金开诚,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文艺心理

学概论》、《屈原辞研究》、《谈艺综录》、《学术文化随笔》、《文化古今谈》等二十多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10-04-11 四海为家*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 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008-07-03 hongtao 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茶香飘万里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雪峰读书漫画:传统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c28240792.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2012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总第206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6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王春华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分析了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基本 成分和联系,并进而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准 则和程序,提出了最优化教学条件的创设方法,同时指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途径。该 理论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特点,在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该理论应与时俱进,从 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评析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0-0188-05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对世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的教学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基础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美苏两国的竞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改革运动。尽管改革的内容在各国并不相同,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高难度”、“高速度”却是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特征。这次教学改革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教师不能适应新教材教法的要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实现,等等。 在苏联,除了以上问题外,学校教育改革的片面性、形式主义等问题也十分严重。而且,由于苏联的中小学学制只有十年,比别的国家少两年,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尤其突出。教育界亟需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理论作指导。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尤·克·巴班斯基(1927—1987)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创造了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先进教学经验。此后20余年,他以该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在总结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实验与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思想的依据是科学在提高人类活动效果中的作用这一方法论原理。为了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优方案,有必要重新考虑教学论中有关教学过程的结构及其成分,它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规律性以及相应的原则、方法和形式等问题。巴班 收稿日期:2012-09-22 作者简介:王春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2011年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CJYJ19)、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J12WH111)的阶段性成果。 88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田建国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科学家的时候,钱老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老说的问题,关键原因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概括起来,主要的是五个缺陷: 第一个缺陷,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着缺陷。简单把教学当作知识传授,没有和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第二个缺陷,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着缺陷。没有给学生提供创新所必需的课程条件和思维方式。比如选修课程问题。我国万人规模大学课程充其量也不过是两千门,而美国哈佛大学一万名学生就有一万门课程,平均一个学生就有一门课程。 第三个缺陷,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尺度存在缺陷。我们评定奖学金,推荐留学生,就要求学生听话,考试成绩优秀。 第四个缺陷,我们的办学条件存在缺陷。实验室,教学基地、图书馆,这些设施管理存在着不适应。 第五个缺陷,我们的教师队伍存在着缺陷。相当一部分

教师,不了解经济社会的实际,与社会创新实践严重脱节。 这五个缺陷不是在个别学校,在各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 第一个,教育对象。怎样看待在校的“80后”大学生?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很悲观的,很失望,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认为他们是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享乐的一代。通过这次汶川地震,通过这次奥运志愿活动,我们改变了看法。我们认为,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值得依赖的一代,责任担当的一代。我认为对这一代大学生的评价,应当从2008年谈起。 2008年,是大喜大悲的一年,灾难与辉煌交织的一年。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座标。我们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从地震到奥运,我们经历的悲与喜都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想象。无论是因为苦难,还是因为光荣,我们看到有那么多大学生自觉自愿把那么多五星红旗披戴在头上,挥舞在手中,披挂在身上。过去我们讲文化是在经典里,在名言警句中。2008年,地震、奥运生成的文化是震撼我们心灵的文化。2008年,这个伟大的年度,所有的经典话题,包括对这代大学生的评价,都应当从2008年来谈起。 那几个月,大家记忆犹新,非常关注汶川地震,电视台直播,有几个口号首先是从大学生里喊起来的。第一个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口号:“团结友爱,互助进步。”他们在展示现代志愿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 摘要: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不开的。它包括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里面也包含糟粕,因此在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上,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目录: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三次打变化:汉代玄学、魏晋理学、近代西学东渐、 主要特点:天人合一、政教合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 二、天道观和人性论历史观与社会观伦理观与道德观 三、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 正文: 一、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分 不开的。其大的阶段而言,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有三个打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缓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缓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 二、1.天道观与人性论 (1) 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和人性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 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观社会观教育观的关系论述 a、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 b、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中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受其影响最大而且最为直接的是人性论的问题,有不同的天道观,对人性问题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如人性从何而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什么关系,人性能否改变等问题,这些又与教育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c、天道观: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 人性论:由天命之谓性向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行有善有恶论、性属自然转变 认识论与逻辑:名家及墨家《墨经》的形式逻辑思想,已经触及到逻辑学同一律、矛盾论、排中律等 教育原则与方法:原则涉及到文与道、学与思、知与行、方法有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等。 (2)对天人合一的正负面评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哲学界不少学者企图从中导驿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人与天合,人与天地

从成语看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

从成语看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 为了从自古留下来的成语中窥探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完成此次的研究活动,我翻阅了《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并上网搜索了有关教育的成语。从中筛选了105个常见成语(其中不包括一义多词)。 其中,1.关于家庭教育的有:不打不成器、不知其子视其父、曾子杀彘、断杼择邻 、画荻教子、孟母三迁徙宅之贤、相夫教子、教导有方、蒙以养正、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易子而教等。 2.关于学校和老师教育的有:春风化雨、春风中坐、科班出身、乐育人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比屋可封、有教无类、有风有化、沂水春风、循循善诱、弦歌之声、教导有方、教无常师、因材施教、身教重于言教、磨昏抉聩等。 3.关于社会教育的有:化民成俗、不教而杀、不教之教、不可教训、不言之化、反面教员、讽一劝百、化及冥顽、嘉言善行、渐仁摩义、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生聚教训、神道设教、洒扫应对、时雨春风、夏雨雨人、刑期无刑、以法为教、以法为教、有伤风化等。 4.关于个人修养的有:换骨脱胎、屡教不改、引锥刺股、学而不思则罔、十年寒窗、三余读书、目不识丁、立地书橱、老虎借猪,相公借书、魁垒之士、开卷有益、钜学鸿生、行吟坐咏、闳览博物、积雪囊萤、负薪挂角、腹为笥箧、含菁咀华、方正之士、焚膏继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不舍手、读书得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三到、箪食瓢饮、春诵夏弦、穿壁引光、道学先生、、朝经暮史、处士横议、布衣韦带、才贯二酉、不羁之士、博览群书、八百孤寒、白面儒冠、白面书生、闭门读书、、傲贤慢士、暗室求物、案萤干死、玉不琢,不成器等。 当然,分类方式不单是以上一种,但从环境的不同分析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最有味道。 首先从家庭分析。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注重从小启蒙。所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就是此意。虽有“人之初,性本善”一说,可谁能明确说明人初是性善多一点还是性恶多一点。所以,从孩提时候就灌输的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今的妈妈们本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宗旨,从怀孕开始就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学习游泳,兴趣班,补习班,速成班。客观条件下这样的教育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至于有没有毁了孩子的童年,又有没有操之过急,那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了。 事实上,家庭是最大的教育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所有,因此才有了“三迁之教”、“断杼择邻”、“曾子杀彘”的千古佳话。树立好的榜样给自己的小孩,“不知其子视其父”,希望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树立起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同时要摒弃古时的迂腐愚孝。类似孟三杀子的情节实在是没必要。时代进步了,为了养活老母亲而把自己孩子杀死,同样犯杀人罪的。 其次,是学校。笔者孤陋寡闻,收集到的成语中大多数是赞颂师恩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教育工作者的尊敬甚至崇拜可见一斑。《儒林外史》中讽尽中国传统教育,但其中对教师的赞颂也不少。到这里,不得不提成语中偶见对明清陈腐儒学的暗讽。一个“沂水春风”,读来惊心动魄。教师的形象通常都是无私奉献,有教无类,学识渊博,造化无数,想不到还有“毁人不倦”的“危言危行”。 自韩愈以后,尊师重道的风气才渐渐恢复。人们开始意识到“老师”不一定是教育文化的,生活中给你指点的,亦称老师。然而早在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们自称儒生,却连孔子的教学精髓都不得知。如此学习,如何“教学相长”?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2、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开始。 (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

2020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

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