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作者:————————————————————————————————日期:

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旅游管理

以“互联网+”促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刘毅君朱燕宁

旅游业要乘势而上,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旅游智慧化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逐步实现旅游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旅游产品升级以及关联产业延伸,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当前,旅游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在改变传统旅游业,使其正逐步实现变革与调整,也在与互联网的碰撞中不断寻找着机会。旅游业空间的天然距离和用户心理隔膜给互联网涉足旅游领域造就了宽阔空间,也使其整体活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加速了产业生态链的进化。同时,旅游业在创业创新思维的驱动下,愈发趋于多元化发展,无形中也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旅游智慧化不断推动旅游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旅游产品升级以及关联产业延伸,加速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一、“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目标

2015年两会期间,国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平台等新业态的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到2020年,全国4A 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

随后,同年9月16日,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的行动要求,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二、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据《2015-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在线旅游产业链主要由上游供应商、网络媒介、终端客户等组成。其中,上游供应商通过自建网站或中间代理商两种渠道进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直销与分销;在线旅游代理商作为网络媒介,以产品分销渠道的角色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终端用户。一般说来,网络媒介可分为以专业预订功能为主的在线旅游代理商、以信息传播功能为主的旅游信息渠道商以及以集聚供应商在线服务为主的旅游平台运营商等。

当前,在线旅游有三种主要的模式,其分别为在线旅游代理(OTA)模式、旅游企业在线直销模式(主要包括酒店企业在线直销模式、旅行社在线直销模式、

航空公司在线直销模式和旅游景区在线模式)以及旅游产品第三方交易平台(TTP)(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垂直搜索网站、旅游点评社区网站、旅游产品团购网站、定制在线旅游C2B、旅游产品B2B交易平台网站等)。随着“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在线旅游市场将迎来新增长点,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三、“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思路

无论是O2O还是互联网+,旅游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必然是大势所趋。国家旅游局李金局长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向旅游行政体系和全行业发出号召——“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和社会管理”。这充分表明了国家旅游局在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和推动旅游智慧化方面的坚定决心。

“互联网+旅游”关键在于踏实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致力于运用“互联网+”,着力于线上线下的旅游产品推广及市场营销,针对旅游者的不同诉求,从旅游资源差异性和互补性入手,畅通宣传渠道,加强协同合作,实现智慧化旅游服务,真正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打造“互联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旅游业在国家经济命脉中的重要战略使命。

(一)旅游管理部门的“互联网+”融合发展思路——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构筑新功能

1、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构建旅游生态产业网。旅游业与互联网具有产业边界模糊、跨界潜力巨大,综合效应较高等共性。旅游管理部门要以更加开发包容的姿态积极主动地融入“多元互联”的“互联网+”思维中,破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政策障碍,通过推动产业融合、部门协作、区域合作等全面打造适宜的生

态产业网,从而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

2、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建设服务型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互联网具有沟通广泛化和营销扁平化等优点,这为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者的互动开辟了通道,而及时高效的互动也有利于树立政府部门良好的公众形象。同时,以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基础的旅游网络舆情监测,也有利于旅游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态,做出积极政策性引导,进一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3、以信用管理为核心,建立评价监管机制。旅游企业需要以诚信评级、评价和精准的服务、营销为重点,彻底颠覆传统旅游业管理模式。为此,旅游管理部门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建立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机制、旅游企业信用评价发布机制、奖惩机制,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

(二)旅游企业的“互联网+”融合发展思路——升级旅游产品、优化个性服务、延伸关联产业

1、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升级,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旅游者消费趋于成熟、旅游需求趋于多样,无形中促使旅游企业要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其次,要缩减产品迭代周期,进一步加速旅游产品升级。在《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服务等级‘退出制度’,旅游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将是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2、发挥个性化服务优势,加强整合OTO模式。OTO即Online To Offline,它整合了旅游产品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模式,和以往电子商务模式相比,造就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宜发挥个性化服务优势。个性化的服务始终是互联网模式的核心优势。在OTO模式下,旅游企业扮演了一个服务商的角色,通过搭建一

个以数据处理为核心的完备的服务体系,旅游者的各种行为和需求都可以通过数据的方式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让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运用各类应用满足各种需求,旅游企业也能在一个海量OTO的旅游市场中不断缩减营销成本。

3、加强延伸与协作,积极向关联产业融合。当前,旅游者“体验专属自己的网络关系”的诉求更加突出,任何单一的旅游企业都无法独立满足。同时,旅游产品将成为连接关联产业网的端口,这就要求旅游企业要以更加开放协作的姿态,从横向和纵向入手,实现产业延伸和融合,将原本以单一旅游企业为主导的旅游产业链逐步向平等、互联、开放、协作的旅游生态产业网转型升级,使旅游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具有“互联网+”的时代特征。

简而言之,旅游业要乘势而上,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旅游智慧化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逐步实现旅游业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旅游产品升级以及关联产业延伸,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_王慧敏

旅游学刊第30卷2015年第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0No.1,2015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旅游发展的新常态与新机遇(一)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1.001 □王慧敏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戴光全,张洁,孙欢节事活动的新常态 □谢飞帆(Philip Xie)新型城镇化下的工业遗产旅游 □邹统钎旅游汽车租赁业:运营方式、发展问题与对策 □于秋阳铁路旅游潜能释放与产品创新 □孙晓东中国邮轮旅游业:新常态与新趋势 以文化创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王慧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随着宏观经济步入“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正呈现三个趋于“新常态”的转变:一是目标导向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资源配置从以政府为主向市场决定转变,三是要素体系从旅游产业自身小循环向国民经济整体大循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机制和动力亦将发生新的变化,转型升级毫无疑问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外发展实践显示,文化创意是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加速器、创新源和驱动力,开启了旅游产业走向新常态的三条有效路径:在提质增效中塑造品牌、在市场创新中创造价值、在体系融入中拓展空间。 一、以文化创意塑造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品牌建设是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任务。在后工业化时期,文化品牌逐渐成为旅游经济、旅游消费、旅游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核心维度,品牌已经成为旅游产业集聚资源、人才、技术,实现消费价值的最有力的市场竞争工具。在旅游产业的新常态中,拥有旅游品牌比拥有名山大川风景、古镇、古建筑文化遗产遗址等更重要,因此,推进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品牌思维至关重要。 文化创意为旅游品牌的塑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展示和演绎,能 够以独特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注入旅游产品、旅游空间、旅游活动、旅游环境,有效增强了旅游产品的个性魅力,增添了旅游消费的吸引力,增加了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是助推旅游品牌建设的“加速器”。 文化创意塑造旅游品牌的关键是要发挥创意力,形成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要素的软驱动,形成以软实力为核心支撑的旅游品牌。以迪斯尼为例,迪斯尼是世界级的旅游品牌,也是具有89年历史的老品牌,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风景名胜资源,是依靠人的创造力创意形成的旅游品牌,近90年不断地与时俱进,创新创意创造历史,造就了迪斯尼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笔者日前有幸实地调研了即将于2015年启幕的上海迪斯尼,体会至深的是一组创新创意的数据:上海迪斯尼是全球第12个迪斯尼园区,其核心区是以神奇王国为主题的乐园,30个主景点,12类互动表演区。神奇王国乐园是迪斯尼的经典产品,但在上海乐园的建设中,提出了引领网络化时代青年人的消费,即针对90后和00后的消费群体,进行创新创意,运用时尚和科技元素创新性地演绎经典。上海迪斯尼乐园首创的景点占60%,经典基础上重新创意的占30%,简单复制仅占10%。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尼把品牌理念落实到施工环节,精耕细作,将文化创意贯穿在概念设计与施工落地的全过程,认为游乐场不是主题公园,要有故事、有形象、有文化内涵,要以创意为主导,提出要一切围绕游客,使游客一踏进乐园就能够沉浸在艺术氛围中,能够产生魔幻般感受。为此,对于园区的91栋单体建筑,每一栋建筑都作为艺术品来??1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裴泽生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工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十大转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大有裨益。 一、评价方式的转变:要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 从当前来看,旅游业要履行职责,完成好使命,更好地发挥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扩大居民旅游消费来扩大内需,从而为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旅游中来,使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因此,游客满不满意和满意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规模和居民参与旅游的热度。相应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也应该而且必须转移到关注游客满意度上来,从注重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本位)到更注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游客本位)。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对提升游客满意度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并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发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今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在这方面,要更好地实行“倒逼机制”,即通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来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完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特别是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公共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需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同时,对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也要把游客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

当前提出逐步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门票经济”,而是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从长远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除开一些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于保护的需要而收取一定的门票外(如日本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区点),其他的完全实行免费政策。二是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要根据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承认和肯定“门票经济”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应该是建立在第二种认识的基础上,即结合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总体上看,以著名城市或城市内著名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在延长产业链上有更大的作为,有条件也能够在弱化甚至取消门票收入上实现更快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旅游区点,也要在合理确定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在提升游客满意度,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需求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资源开发的转变:要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的构建,从消费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主要有二类。一是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二是景区与大型旅游项目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还有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相关设施生产产业要素聚集区)。城市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要着眼于游客的休闲和商务需求,以六要素的合理配套为基础,以游客的集散为平台,合理规划,集中布局,使其成为推介和展示地方旅游的一张名片,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要。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以杭州市余杭区大径山为例,从其生态优势、茶产业发展沿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三个方面进行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大径山茶旅融合产业已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比大径山和国内其他地区茶旅融合的模式,针对大径山茶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做优产地旅游环境、激发闲置资源活力、跟进精准招商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茶旅融合;发展路径;径山 杭州市余杭区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省“大花园”建设,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乡村休闲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途径,余杭区积极开发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融合农业与旅游业资源,创新要素利用方式,打造多业态复合型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依托径山茶产业资源,开发茶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xx年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浙江经验”和“余杭样板”。 1茶旅融合的基础条件 1.1大径山的生态优势。大径山区块包括余杭区百丈镇、瓶窑镇、径山镇、黄湖镇和鸬鸟镇在内的大部分地区,覆盖余杭西北山区大片山地,全区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多分布于此。大径山区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植被茂盛,山绿水清,生态环境清幽。

同时,该地处于北纬30°最佳绿茶生产带,山岭高耸,神木参天,土壤ph值偏酸性又富含矿物质,春季多雾,是我国名优绿茶种植的最适生态区。 1.2径山茶产业发展沿革。径山茶自1978年恢复创新以来屡创佳绩。1979年径山茶首次参加浙江省名茶评比,获全省第一名;xx年获“省级名茶证书”,确立了余杭径山茶的名茶地位;xx年成立径山茶行业协会后,实行“六统一”行业管理模式,即统一基地认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市场营销、统一行业监督,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径山茶的品质,提升了径山茶的品牌价值,同时也弘扬了径山茶的文化价值。迄今,径山茶已先后获得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十大名茶、北京奥运会接待用茶、世博会礼品茶、浙江省区域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百余项荣誉。xx年径山茶产量达8000余t,产值9.1亿元。从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获悉,径山茶品牌价值达25.17亿元,创历史新高,综合经济效益名列全省前茅,已成为浙江省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 1.3旅游产业发展现状。xx年余杭区共接待游客2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1.23亿元。大径山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园以禅茶文化、茶圣节等为依托,生产总值超15亿元。xx年余杭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283.47亿元,同比增长2 2.6%。同时,在农业农村领域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新业态,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加快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15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X —X年)的通知》(X政办〔X〕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旅游业是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最具效益的优势产业、最具环保的绿色产业。当前,我市旅游业全面迎来大众旅游时代,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龙头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为方向,大力推进产品供给创新、服务供给提升、要素供给完善、政策供给强化,实施18项重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力争到X年,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亿元。 二、发展目标 X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X年,X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X全域旅游核心品牌,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形成具有带动能力的旅游龙头企业。 X年,X北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X旅游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增长极,提升全域旅游综合贡献和示范效应。 三、重点任务 (一)创新旅游产品供给 1.产品结构优化工程。提升传统旅游产品品质,加快X山、X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推进X顶综合提升、王母洞片区综合开发、小有河养生谷及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充实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和X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支持X北岸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招大引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X养生养老旅游产业集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依托X山、X历史文化资源,丰富X旅游业态,培育精品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旅集团、X北岸新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旅游+”深化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文化游,深入挖掘X精神文化、道文化、济水文化、创世文化、卢仝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强化城展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的旅游功能;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发展工业游,发挥旅游产业“承一启二”的功能,引导我市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有效地促进 了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壮大也推动了我国经 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我国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 泉,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 行业,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在旅游产业当中,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享受的也是旅游产业当中的文化内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视文化产业,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推出不断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服务。本文就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引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当代人们的需求,许多产业开始积极探索共同发展之路。近年来,伴随着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相百 交叉发展的现象不断增加,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新兴产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就必须顺应产业融合的要求,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产品形式,开拓新的市场,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从而获取更大的 收益。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越 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纷纷发展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的种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着重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不断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赢得市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享受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在我国当前社会主要囊括了应试、动漫、传媒、表演、雕刻、广告等多个行业。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 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文化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行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我国人民有着很好的鼓舞作用。时代在发展,文化对创意的需求也越来越咼,文化产业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而文

茶旅融合

郧西县神雾岭茶场 关于茶旅融合扶贫项目申请 一、项目背景 神雾岭茶场作为十堰市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深耕于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制作,与时俱进的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理念,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得到广泛认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茶场每年吸纳周边采茶用工340余人,其中45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占比90%,贫困户80余人。采茶周期40天,采茶款支出76万元,人均采茶收入2500余元,生活费用茶场全包,采茶工资随时领取。 二、项目建设内容 1.茶叶产业建设: 1.1将现有1200亩茶园全部按照有机模式转换管理,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结合方式,杜绝化学农药使用。有机茶单价较非有机茶将提升40%,是低端发展模式向高端转变、山区走向城市的必由之路。 1.2研发试制红茶,注册红茶品牌“子牙红”,延长茶叶产业链,增加夏季茶叶利用效率。郧西的红茶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预计5年内需求量将达到1.2万斤,抓住先机抢摊市场。 2.旅游观光建设: 2.1联合五龙河景区,开发茶场旅游资源,让游客既“玩水”又“游山”,4月22日举办的采茶旅游节吸引了500余名游客体验茶叶采摘、加工、茶文化等项目,茶叶销售收入达到1.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的核桃、香油、粉条、红薯干等土特产销售收入1.1万元,通过此次活动积累经验改善提升服务质量并长期举办,每年预计吸引外地游客1.2万人次。 2.2将茶场空余50余间砖瓦房进行改造装修成民俗旅社,吸纳20名贫

困户从事农家乐服务。在茶场周边种植芍药、牡丹、紫薇、波斯菊等花卉植物,环绕茶场修建游步道,吸引外地和本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三、资金预算及投入方向 总投资125万元,企业自筹55万元,其余70万请政府部门予以支持 四、项目预期效果 1.增加60余参与除草、深翻、施肥用工岗位,务工人均增收1800元。增加20天的采茶周期,人均采茶收入增加1200元达到3600元。 2.通过有机转换和旅游带动,茶叶销售收入将增加40%,达到420万元,住宿和农家乐餐饮收入增收25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土特产销售收入增收10万元。 通过茶旅融合项目建设,以产业为主旅游为辅,深挖茶场及周边自然资源,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提升企业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带动周边山区农户增收脱贫。 恳请省厅予以支持为盼! 郧西县神雾岭茶场 2017-06-08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16T14:14:24.92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作者:陈晓 [导读]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 (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自贡 643000)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推进转型升级被视作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如何全面深入认识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背景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下一阶段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在新的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些机遇也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在发展环境上,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按照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解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的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的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的信息流和商务流,创造的文化流和科技流,对提升地方竞争力发挥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正因为此,各地政府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增加消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切入点。继四川省之后,多个省市召开党政一把手参加的旅游发展大会。海南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形成了省委书记任国际旅游岛领导小组组长,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组织架构,这种重视程度,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二是在发展条件上,支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加。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生存性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减少,发展性消费、享乐性消费的比例则会显著增加,而旅游消费无疑会成为这轮消费结构转变中的一大亮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旅游自身消费的结构也会发生进一步变化。此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中,有1.5万亿投入了以机场、铁路、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当中。交通条件的改善无疑会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在发展潜力上,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释放。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压力,这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包括旅游在内的消费信心。而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也将会对旅游市场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表现 当前,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很多新的内容,这也构成了现阶段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总体来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很难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从旅游产品看,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同时像东莞等地“商务+温泉”、“商务+高尔夫”等旅游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各种旅游产品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从旅游市场看,已经完成了从入境旅游一枝独秀到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进程之中,国内旅游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于扩大内需的独特作用,正在中国三大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游不仅对于平衡贸易,缓解经济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润来源;此外,中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之前和之后在国内发生的消费(比如为出境旅游而在国内购买的一些旅游用品),同样也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从旅游方式看,在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散客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方式的主体。特别是自驾车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方式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俱乐部旅游、网上拼团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在年轻人中也是大受欢迎。 四是从旅游运营方式看,信息化对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三、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无论对旅游企业还是旅游行政部门而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因此,游客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不仅是评价旅游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样也是衡量旅游行政部门工作优劣的基本依据。 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就是要使旅游产品的结构适应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而这可以通过旅游企业的自由竞争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来实现。要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对旅游业转型升级存在的认识误区之一,是认为旅游业应该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其实,集约化经营,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比较而言,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产业,虽然旅游业是一些科技应用的领域(比如主题公园里的高科技游艺设备),但提高科技水平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旅游发展的优劣与好坏,根本是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水平上。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 因此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像工业抓科技研发一样抓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应该把促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特色化的结合,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结合作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基本方向。当前,由于过分强调旅游就业的低门槛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总体提升。未来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加大旅游培训力度,使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完整版)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2012-08-22 | 阅:6 转:2 评:0 | 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旅游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旅游界和文化界的共识。于光远教授也曾提出,旅游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行业,同时也是经济性较强的文化事业。然而,如何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的路径如何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1.旅游产业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其没有明确的边界。为了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由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以及两地的连接体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的结合,组成了生产和服务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称为旅游产业(张辉,2002)。其定义是以同一服务市场(游客市场)为集合划分的,是从满足旅游需求的角度进行界定的。因此,其产业涉及的范围也会根据旅游需求形式的演化而变化,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中心而形成的配置产业,这就决定了旅

游产业具有开放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游客的旅游活动得以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开展,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旅游产业的内涵。因此,从根本上说,旅游产业具有对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本质上即具有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2.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马克斯·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和西奥多·阿道尔诺(TheodorAdorno)在1947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中的“culturalindustry”,亦被称为“文化工业”。但是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化产业都无统一定义。戴维·思罗斯比(DavidThrosby2001)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在生产中包含创造性,凝结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他在《经济学与文化》一书中用同心圆对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进行划分。处于同心圆核心层次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创意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手工艺等,此外,还包括更新一点的艺术形式,如表演艺术等;围绕这一核心的是那些具有上述文化产业特征同时还生产其他非文化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图书和杂志出版业、广播电视业报纸业和电影业;而处于同心圆最外围的则是那些有时具有文化内容的行业:广告业、旅游业和建筑服务业。 我国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中,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部分,具体包含新闻服务;出版发行与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等九大类。 三、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基于资源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渠道融合和企业融合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8年第08期 作者简介:锋琳(1984-),女,四川攀枝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1 前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早在2013年我国就提出了这一概念,从2016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已经进入到全面落实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北线、中线和南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过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带一路”范围广泛。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之下,“茶旅”的发展不仅迎来了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不少的挑战,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茶旅”需要及时抓住机遇并且克服挑战,找到“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从而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2雅安茶旅发展的可行性 我国是生产茶叶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之中,茶文化因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领域的富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们运用旅行的方式去追求精神领域的富足,而旅行因其内容、地点、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其中“茶旅”作为一种以茶为主题的新兴旅游模式,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的一个选择。“茶旅”是建立在茶叶的基础上,以茶叶为最大的卖点,依托丰富的茶产区资源,参与其中的人们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游茶园、做茶、品茶等等。因此,对于茶园地区,旅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将茶园中的产品进行加工改造,变成特色的旅游生态产品,之后将生态旅游观念注入茶园旅游建设中,进而更好地发挥出茶园的旅游资源优势。雅安位于四川省,是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以雅安为中心辐射出的很多县都以种茶而闻名,受到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以种茶为主的雅安地区自然不能仅局限于茶叶的种植,而顺应当下旅游行业的热潮,基于雅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茶旅”活动是再合适不过。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茶旅”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丝绸之路源于汉朝,而在丝绸之路开展的过程中,茶叶就是最为主要的流通商品之一,茶叶以及茶文化或为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传播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茶旅”发展迎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我国旅游业面对着较为广阔的前景。很多以生产茶叶为主的地区都十分靠近“一带一路”经过的国家,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促使各个地区在开展“茶旅”时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二,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以“茶旅”形式出现的旅游活动将面向全世界,能够让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从而推动整体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茶旅”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带一路”战略为“茶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时,如果“茶旅”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更好地丰富自身内容,提高市场竞争力,那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第二,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茶旅”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说人员不到位、特色无法结合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为“茶旅”的深入发展带来了阻碍。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探讨 “茶旅”作为新发展时代之下被人们选择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雅安茶区如何抓住机遇并且克服挑战,是新世纪下“茶旅”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4.1 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大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力度 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即是信息化网络,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行业的组织与发展、各个生产模式的建立与完善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为了进行更好地融合发展,雅安“茶旅”活动。应该在借助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网络营销、精准营销,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大雅安“茶旅”的品牌宣传力度和相关产品推介力度,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4.2三位一体化,促使“茶旅”融合大提升 所谓的三位一体化,第一个层面为实施景区茶区一体化,加强国家化茶叶公园建设,促使原来的雅安茶区变为景区,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第二个层面为启动“茶旅”健康和养生一体化,由于茶叶本身具有巨大的保健价值,在“茶旅”开展过程中,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最后为坚持“茶旅”品牌一体化,从雅安这一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重点打造当地特色项目,从而促使“茶旅”的融合得到更好的发展。4.3充分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开展丰富多样的“茶旅”产品 处于二十一世纪下的现代人,紧张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得不少的都市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感到疲惫,大城市的人们厌倦了钢筋混泥土中的生活,急需到一个宁静安逸的大自然生态环境中放松自我。“茶旅”活动可提供一个幽静的场所,让人们能够充分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亦或者是亲手给自己泡一杯浓郁的茶,在慢慢品茶的过程中感受身心的放松。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雅安地区在开展“茶旅”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地方茶文化的内涵,将自身拥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充分运用起来,不断寻找不一样的“茶旅”产品和路线,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雅安,从而在“茶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提升雅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5结束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社会多个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中“茶旅”是其中之一。本文从雅安的“茶旅”出发,在探讨了“茶旅”发展的可行性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为“茶旅”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希望可以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胜华.“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J].福建茶叶,2018(4):191. [2]苏越婷,林润兰,洪岳群,蔡冰冰,徐权琴.“一带一路”带动下茶产业对外贸易研究———以八马茶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2-34. [3]董占波,孙淑娟.“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温州茶产业与茶文化发展策略[J].中国茶叶加工,2017(Z1):13-16+20. [4]曲兴卫.一带一路视角下陕西茯茶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究[J].财会学习,2017(14):176-177. [5]杨珊,谢向英,李令群.“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武夷山茶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9-64. [6]陈伟.“一带一路”引领中国茶业“走出去”[N].农民日报,2016-12-17(003). [7]徐国青.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与做强中国茶产业[J].农业考古,2015(5):274-277.“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锋琳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摘要: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比例。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在于立足本地区,充分发挥地区文化和资源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目标。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多个省份产茶,并且因为地域不同,体现出的茶文化也不尽相同,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而发展的旅游项目成为当下的热门所趋。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更是为“茶旅”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从雅安地区入手,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茶旅”;雅安 生态旅游 127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旅游管理 谈传统旅行社的转型战略 林青霞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开始代替其他行业占据主导位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攀升,旅游行业作为服务业的典型代表,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和发展,2013年4月25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正式出台,表明我国的旅游业正在逐渐的走向成熟,逐步的迈进旅游强国的行列当中。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目前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 旅行社作为服务中间商,一直以来都是旅游行业的领军人物,但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兴起,旅游电子商务也在这场革新中分得了一杯羹,其代表携程网,途牛网,同程网,驴妈妈等网站在这次大潮中的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壮大,尤其在景区门票,旅游交通,酒店等网络预定以及强大的广告宣传等方面更是大显身手,抢占了传统旅行社的市场份额,于是掀起了传统旅行社纷纷向在线旅游的转型热潮。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当代的发展趋势,同时又要保留自身优势,这也是传统旅行社转型所要面临的问题。 二、针对传统旅行社做出的SWOT分析 (一)传统旅行社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旅行社主要通过接待散客和团体游客为主,而对于线上旅游来说,无法达到对游客全程讲解的服务要求,人身安全也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所以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还是旅行社,线上旅游则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口碑这方面来说可以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次,从利润方面来讲,传统旅行社的获利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通过低价购买机票床位等来从中赚取差价,一种是通过团体游客的景区景点购物来获取提成,这也是传统旅行社一直以来得以立足的原因之一。最后,从服务和产品方面来讲,旅行社一直是以提供服务和信息咨询为主的行业,这种面对面的服务和解答是线上旅游所无法感知和取代的,旅行社可以依靠自己的专业,来设计线路和游览指南等,而在线旅游则没有这么专业,而且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还不是很成熟,网站上的信息多为网友个人分享,缺少权威而且不够全面,许多网站的信息陈旧更新不及时,各个网站多有雷同,利用价值教小。综合来看,在线上旅游的冲击下,传统旅行社也并不是没有转换的余地。 (二)传统旅行社的劣势(weakness) 1、“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诠释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在效率方面,OTA能很好的实现在线支付和在线预订等功能,满足了人们对简单、快捷的要求,而且能够很好的满足自由行游客对时间线路这些事项的安排。 2、在营销模式方面来看,例如近期同城网针对国庆长假推出的“一元带你游全国”的方案,主题新颖,很好地抓住了游客出游的心理。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都能获取相关信息,使得宣传更加的广泛,面对的人群更加的庞大,它能很好的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来进行宣传,这点是传统旅行社所无法实现的。OTA在全程的获利渠道方面较传统旅行社更加公开透明。 3、综合来讲,在线旅游服务的便捷性、互动性、低成本、覆盖面广等优势是传统旅游服务不可比拟的,在线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传统旅行社的机会(opportunity) 从旅游行业外围来看,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对旅游市场的重视与投入,

生态茶旅一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茶旅一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仙人岭生态茶旅一体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1.1.1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省**市**县 成立日期:1993年 1.1.2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 仙人岭茶旅一体建设项目位于**省**市**县永安镇田坝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建设规模: 仙人岭茶旅一体建设项目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5000余亩。 ●建设期限: 建设周期3年(2013年元月-2015年12月)。 ●建设内容:

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精品景点: 2013年1-12月完成8个精品景点,即:杜氏堰湖边品茗区、有机茶园观光体验区、茶圣陆羽塑像的落成,天然氧吧、世界茶文化圣山、世界茶树品种、观赏带、景区11个观景和仙人岭生态旅游休闲接待中心建设落成,构建仙人岭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精品产品的基本看点框架。 2、第二期工程计划: 2014年1月-12月完成仙人岭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精品景点院士专家养生馆、仙人上轿、空中观林海长廊等打造。 3、第三期工程计划: 2015年1月——12月完善景区配套路、电、区内引水工程、小径设施、美化亮化等工程。 1.1.3资金构成 项目估算总投资1.6亿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省农业“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 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信息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信息化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相关调查显示,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方式,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全面超越传统媒体,有近59%的旅游者通过手机了解目的地资讯。 如今,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旅游消费方式并重构了旅游产业链,依托旅游信息化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发展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旅游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编写出版的《2012—2013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概况、旅游信息化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和旅游信息化发展趋势。 从景区看,近几年,智慧景区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全国153家5A级景区已经全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立了完善的语音导游、电子监控系统和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了网上预订和支付系统。 从酒店看,酒店行业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设置比例并不算高,但信息化基础设施非常好,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化在酒店行业属于生产要素,是服务的需要。 从旅行社看,旅行社信息化机构设置、机房及网络建设与经营规模完全相关,信息化已经是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中小旅行社如何进

行信息化建设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乡村旅游看,目前已有30多个部委制定了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涉及的工程项目不下40个,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农村信息化的大局之中,获得了极佳的发展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推动,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长足进步。 加快推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引导和便利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运行素质,成为传统旅游业走向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工作方式有新变化 传统观念中,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业务部门做好技术保障和服务工作,但2011年以后,旅游信息化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技术服务者的角色逐步探索出一条与各业务部门紧密结合的发展新思路。信息化正在成为提高旅游产业运行水平、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中枢神经”。 近年来,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旅游信息化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政府的管理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旅游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助力变为主力,由配角变为主角。旅游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网络宣传为突破、信息化应用为引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旅游信息化工作格局,为推动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实现旅游产业总体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旅游信息化工作的渠道正从传统互联网逐渐扩展到新媒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张文建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旅游业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呈多样化特征,但旅游业态的创新过程却有其内在机理: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现代旅游业的功能拓展及新增长点主要反映在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考察旅游、疗养旅游和修学旅游等领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 旅游业态 创新机理 转型与拓展 一、现代旅游业的转型及功能拓展 我国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颇具生机和潜力的产业,30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跻身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积极进行,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由此,我们对旅游业的本质特征以及产业体系格局有了新的认识,即旅游业是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综合型产业。长期以来,旅游业的消费性服务特征已经被广泛认知,但人们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的认识却较为欠缺。目前,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是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及功能拓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界较少将生产性服务理论纳入旅游研究的领域中来,对此缺乏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描述,特别是联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研究更为薄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破解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业,除了在获取国家外汇收入、提高国际形象等宏观战略取向外,更多的是基于旅游业提供的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思考。旅游业不仅能够直接拉动内需,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更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消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当时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当时发展旅游业,更多的是从解放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更多的是为了较好地满足广大民众生活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在入世以后,经过近十年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格局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益明显。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旅游业,在引领市场化最终消费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同时,其生产性服务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最直接表现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由一般消费者扩大到了生产者,由个人扩大到了企业。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是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或生产性服务功能由此得以鲜明的呈现,并成为工业化后期未来一个时段旅游业新的增长态势。这是我们对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对其本质特征最新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一阶段,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从对生产关系的释放 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