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16T15:01:07.1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4期作者:武建美[导读] 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信赖和推广。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邮编:650032

【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唑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空腹胃液PH值得变化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疗效药物性肝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各种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较大的影响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1]。为此,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排除76例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照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范围35~65岁,平均年龄(48.2±15.1)岁,病程范围3~10个月,平均病程(5.3±1.3)个月;观察组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年龄范围33~68岁,平均年龄(48.2±15.1)岁,病程范围3~9个月,平均病程(5.4±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在本研究中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唑治疗,复方甘草酸苷唑:静脉注射,1.2g的复方甘草酸苷唑+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天;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复方甘草酸苷唑的用法和剂量同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注射1.2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5%的葡萄糖注射液120ml,两组均给予患者连续服用21天,即为1个疗程[2]。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分为痊愈: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效:患者无好转,且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等指标数据,用t值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当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则用P<0.05表示。2结果

2.1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有改善,详细内容如图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

复方甘草酸苷片 说明书来源: 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英文名称:CompoundGlycyrrhizinTablets商品名称:美能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每片) 为:甘草酸苷(Glycyrrhizin) 25mg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Glycyrrhizinate) 35mg甘氨酸(Aminoacetic Acid) 25mg蛋氨酸(Methionine) 25mg 【性状】 白色糖衣片。 【适应症】 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湿疹、皮肤炎、斑秃。 【规格】 【用法用量】 成人通常1次2-3片,小儿1次1片,1日3次,饭后口服。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不良反应】 本制剂在治疗慢性肝病时,在双盲法试验107例中,7例(占6.5%) 出现副作用。主要症状有血钾值降低2例(占1.9%) ,血压上升2例(占1.9%) ,腹痛2例(占1.9%) 等。重要副作用假性醛固酮症(Pseudoaldosteronism)(发生频率不明) :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体液潴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等) ,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另外,可出现乏力感、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在发现CK (CPK) 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与适当的处置。其它副作用还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见表) 。 【禁忌】 (以下患者不宜给药)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 。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该制剂中含有的蛋氨酸的代谢物可以抑制尿素合成,而使对氨的处理能力低下) 。 【注意事项】 慎重给药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用药】) 。重要注意事项由于该制剂中含甘草酸苷,所以与其它甘草制剂并用时,可增加体内甘草酸苷含量,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给药时注意药品交付时,应指导服药时请将片剂从铝箔包装中取出后再服用(有报导将铝箔一起服用而导致食道粘膜损伤,甚至穿孔引起纵膈炎症等危重并发症)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 【儿童用药】 尚未有药理、毒理或者药代动力学方面与成人差异的试验。药物使用请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老年用药】 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副作用倾向,因此需在密切观察基础上,慎重给药。【药物相互作用】

丙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凌敏

丙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凌敏 发表时间:2019-05-07T10:44:15.55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1月作者:凌敏李秀兰 [导读] 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 吉林医药学院凌敏李秀兰 摘要目的探讨了丙氨酸在保护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酒精肝损伤模型法,设3个剂量组92mg/(kg·BW)、183mg/(kg·BW)、550mg/(kg·BW)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后处死动物及时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受试物550mg/(kg·BW)组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83mg/(kg·BW)组 与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1)。550mg/(kg·BW)组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平均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L-丙氨酸对小鼠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关键词丙氨酸;酒精性肝损伤;甘油三酯;丙二醛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的酒精肝、脂肪肝、乙 肝发病人数众多,据2006版中国肝病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200万急性肝炎病例,且每年还有上升趋势。而肝病的难以治愈性加上中国人“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尤其肝脏又是转化“毒物”的主要器官之一,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肝脏的保护。L-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的一员,为分子内含有羧基和氨基的中性非必需氨基酸,也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它是ɑ-丙氨酸的一种旋光异构体,所以又称为L-ɑ-氨基丙酸,溶于水,无臭无毒,具有鲜味及甜味,其甜味是蔗糖的1.2倍。有研究指出丙氨酸可以有效地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通过对腹腔注射170mmol/kg体重19% 的乙醇的小鼠进行试验表明,服用L-丙氨酸的小鼠的生存率为67% ,比不投的高出34% [1]。但L-丙氨酸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献较少,本文探讨了丙氨酸在 SD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为研究以L-丙氨酸为原料的保肝产品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L-丙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试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1.2 动物健康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共50只,体重16g?22g,饲料来源于北京科澳协力饲料有限公司。 1.3 仪器与试剂 仪器解剖器械、灌胃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冰冻切片机、Motic生物显微镜 试剂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双缩脲测定试剂盒、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 1.4 方法取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设3个剂量组92 mg/(kg·BW)、183 mg/(kg·BW)、550mg/(kg·BW)。每日一次经口给予,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小鼠灌胃体积为10mL/kg·BW。同时设空白对照组(0g/kg·BW)和模型对照组(0g/kg·BW),每日灌胃体积与各受试物组相同。各剂量组均给予维持饲料。每周称重给予受试物结束时,将模型对照组和各剂量组一次性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BW),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h。处死动物立即称取肝重计算脏体比,并按试剂盒要求进行肝脏生化指标( MDA、GSH、TG) 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然后用 SPSS 11.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5 评定标准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立的前提下,肝脏MDA、还原型GSH和TG三项检测指标结果阳性,或肝脏MDA、还原型GSH和TG三项检测指标中任两项指标阳性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可判定受试样品具有对酒精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2 结果 2.1 L-丙氨酸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表1 L-丙氨酸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给予受试物前给予受试物后 (只)体重(g)体重(g)空白对照组1021.2士 1.048.1±3.5 模型对照组1021.5±1.149.2±2.2 92mg/(kg·BW) 组1021.6±0.947.2土 3.1 183mg/(kg·BW) 组1021.7±0.547.1±2.7 550mg/(kg·BW) 组1021.7±0.747.9±3.9 由表1可见,小鼠的初始体重在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0g/kg·BW)间比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即小鼠的初始体重在各组间较为均衡。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L-丙氨酸32d后,小鼠的体重在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 (0g/kg·BW)间比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即L-丙氨酸对小鼠体重无不良影响。 2.2 L-丙氨酸对小鼠肝脏 MDA、GSH、TG 含量的影响 表 2 L-丙氨酸对小鼠肝匀浆中 MDA、GSH、TG 含量的影响( x±s) 组别动物数(只)MDA/nmol·mg-1GSH/mg·g-1TG/mmol·g-1空白对照组100.92±0.429.71±2.040.021±0.003

复方甘草酸苷片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苷片说明书 药名:复方甘草酸苷片 【性状】本品为白色糖衣片。 【组分】甘草甜素25mg(甘草酸单胺盐3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 【适应症】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 【禁忌】1.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2.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该制剂中所含有的蛋氨酸的代谢物可以抑制尿素合成,而使对氨的处理能力低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 【儿童用药】小儿1次1片,1日3次饭后口服。 【老年用药】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不良反应倾向,药理作用1抗炎症作用(1)抗过敏作用:甘草酸苷可抑制兔局部过敏反应(ArthusPhenomenon)及抑制施瓦茨曼(ShwartsmanPhenomenon)等抗过敏作用。对皮质激素,有增强激素的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缩作用。对激素的渗出作用无影响。(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作用甘草酸苷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磷脂酶A2)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 【药物相互作用】与袢利尿剂、利尿酸、速尿等噻嗪类及降压利尿剂三氯甲噻嗪、氯噻酮等同时使用时可能出现低血钾症,应特别注意血钾的检测。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重要副作用假性醛固酮症(发生频率不明):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贮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还可出现脱力感、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在发现CK(CPK)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与适当处置。复方甘草酸苷片是可以引起脱力感,检查一下电解质和血尿。 其他副作用: 1.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可能会出现出没力气、乏力,这可能是电解质代谢的异常。 2.据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贮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 3.还可出现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在发现CK(CPK)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与适当的处理。 药疹,药物不良反应, 硫代硫酸钠1.28 禁忌与重金属盐、氧化物和酸混合。对本药过敏者。 1.本品与亚硝酸钠同时应用,可加重血压降低。 2.本品作为抗氧化剂,可防止 呋喃西林溶液浓度下降。 2.本品为氰化物解毒剂,在酶的参与下与体内游离的(或与正铁血红蛋白结合的) 氰离子相结合,使其变为无毒的硫氰盐。在体内尚能与砷、汞、铅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无毒的硫化物排出体外。此外有抗过敏作用,临床上用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本品主要用于解救氰化物中毒,解毒效果明显,是氰化物中毒者抢救常用药物。

多糖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6, 4(1), 1-7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38231005.html,/journal/oj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38231005.html,/10.12677/ojns.2016.41001 文章引用: 汤文玲, 贾宝福, 王小芳, 许韵宇, 吴应铮, 徐熙, 鲍莉, 林虹. 多糖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 Research Progress on 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o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Mice Wenling Tang 1, Baofu Jia 2, Xiaofang Wang 1,Yunyu Xu 1,Yingzheng Wu 1, Xi Xu 3, Li Bao 1, Hong Lin 1 1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2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3Renji Colleg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Jan. 14th , 2016; accepted: Feb. 2nd , 2016; published: Feb. 5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c38231005.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 is a kind of liver lesions caused by a long-term, a large number of drinking Alcoholic beverages, active oxygen and free radic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lcoholic liver injury. Polysaccharides widely exist in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some polysaccharide of natural products provide with antoxidation markedly, antioxidants are able to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rough a series of chemical reactions or enhance the levels of body’s antioxidant, protecting the body from oxidative stress and scavenging the free oxygen radicals effectively. This review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on alcoholic liver injury in mice. Keywords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Oxidative Stress, Polysaccharide 多糖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 研究进展 汤文玲1,贾宝福2,王小芳1,许韵宇1,吴应铮1,徐 熙3,鲍 莉1,林 虹1

2015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2015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16 2015 10 25 DILI的诊断推荐意见 1.DILI临床诊断?前仍为排他性诊断,应结合?药史、临床特征和肝脏?化学指标动态改变的特点、药物再刺激反应、其他肝损伤病因的排除等进?综合分析。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1B) 2.推荐RUCAM因果关系评分量表作为临床实践中DILI临床诊断的应?量表。>8分为极可能(Highly probable),6~8分为很可能(Probable),3~5分为可能(Possible),1~2分为不太可能(Unlikely),≤0分为可排除(Excluded)。(1B) 3.完整的DILI临床诊断应包括诊断命名、临床类型、病程、RUCAM评分结果、严重程度分级。(1B) 4.在??免疫性肝炎(AIH)基础上发?的DILI、药物诱导的AIH和伴有??免疫特征的AIH样DILI(AL-DILI)常难以鉴别。应详细采集?药史和分析??免疫指标,动态观察临床治疗应答及免疫抑制剂停药后的反应,必要时?肝组织学检查加以鉴别。(2C) 5.有基础肝病背景或存在多种肝损伤病因的患者,应?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时应注意更密切的监测。诊断DILI时应?分慎重,需排除原有肝病的发作和加重,仔细甄别肝损伤的最可能原因,以便正确治疗。(1B) DILI的治疗推荐意见 6.DILI的?要治疗措施是及时停?导致肝损伤的可疑药物,对固有型DILI可停药或减少剂量。(1A) 7.为避免贸然停药可能导致原发疾病加重的风险,FDA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停药标准可供参考(出现下列情况之?):(1)?清ALT或AST>8U LN;(2)ALT或AST>5U LN,持续2周;(3)ALT或AST>3 ULN,且TBil>2 ULN或INR>1.5;(4)ALT或AST>3 ULN,伴疲劳及消化道症状等逐渐加重,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1B) 8.对成?药物性ALF和SALF早期,建议尽早选?N-?酰半胱氨酸(NAC)。视病情可按50~150 mg/(kg·d)给药,疗程?少3 d。(1A) 对于?童药物性ALF/SALF,暂不推荐应?NAC。(2B)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的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的说明书 现在的肝胆胰腺类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了,人们的生活日益富饶,饮食方面的不节制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肝胆胰腺类疾病出现,药物治疗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肝胆胰腺类疾病的效果非常好,许多患者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 商品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 英文名称:Compound Glycyrrhizin Tablets 拼音全码:FuFangGanCaoSuanGanPian(MeiNeng) 【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

【性状】本品为白色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 【规格型号】25mg*10s*10板 【用法用量】成人通常1次2-3片,小儿1次1片,1日3次饭后服用。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不良反应】尚未实施调查本制剂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确实发生频率。重要不良反应:假性醛固酮症(发生频率不明):可以出现低血钾症、血压上升、钠及液体贮留、浮肿、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血清钾值等),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给药。另外,还可出现脱力感、肌力低下、肌肉痛、四肢痉挛、麻痹等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在发现CK(CPK)升高,血、尿中肌红蛋白升高时应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禁忌】以下患者不宜给药:1.醛固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2.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患者(该制剂中所含有的蛋氨酸的代谢物可以抑制尿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Stronger Ne0—Minophagen C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适应症】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注意事项】 1.慎重给药 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用药】)。 2.重要注意事项 (1)为防止休克的出现,问诊要充分。 (2)事先准备急救用品,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 (3)给药后,需保持患者安静,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 (4)与含甘草的制剂并用时,由于本品亦为甘草酸苷制剂,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3.给药时注意 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尽量缓慢速度给药。 用酒精棉消毒安瓿切口后,再切瓶口。 4.有报导口服甘草酸苷及含甘草的制剂时,可出现横纹肌

溶解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儿童用药】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 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不良反应倾向,因此需在密切观察基础上,慎重给药。 【不良反应】 通过在治疗慢性肝病时,改善肝功能的双盲法试验、不同用量比较试验和厚生省批准追加药物效能(对慢性肝病肝功能改善作用)调查的4,451例,其中仅27例(占0.61%)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血钾值降低l3例(占0.29%),血压上升5例(占0.11%),上腹不适3例(占0.07%)等。 1)重要不良反应 ①休克、过敏性休克(发生频率不明):有时可能出现休克、 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心肺衰竭,潮红,颜面浮肿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②过敏样症状(Anaphylaxis-1ike symptom)(发生频率不明):有时可能出现过敏样症状(呼吸困难,潮红,颜面浮肿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药,

复方甘草酸苷片产品可行性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片产品可行性分析 目录 1 产品简介 (1) 2 复方甘草酸苷片的研究现状 (1) 3复方甘草酸苷片的市场容量 3.1肝病 3.1.1乙肝的流行病学 (1) 3.1.2药物性肝病 (3) 3.2皮肤病 3.2.1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4) 3.2.2皮肤病的市场容量 (4) 4主要竞争品牌 4.1抗炎保肝药物基本情况 (5) 4.2甘草酸制剂在四川省内销售情况 (6) 5四川省同类竞争产品情况 5.1复方甘草酸苷制剂销量比较 (7) 5.2复方甘草酸苷口服制剂 5.2.1口服制剂基本情况 (7) 5.2.2口服制剂四川市场销量情况 (9) 6帅能?复方甘草酸苷片销售现状 (10) 7片剂四川市场招投标情况 (11) 8综合分析 (13)

1、产品简介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片 【成份】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苷、甘氨酸、甲硫氨酸。 【性状】本品为白色糖衣片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用法用量】成人通常1次2—3片,小儿1次1片,1日3次,饭后口服。可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药理作用】 (1)抗炎症作用①抗过敏作用②对花生4烯酸代谢酶的阻碍 (2)免疫调节作用 (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2、复方甘草酸苷片的研究现状 目前,复方甘草酸苷片主要用于皮肤科、小儿科和肝病科,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白癜风、斑秃、急性肝损伤等疾病,具有大量文献研究作为疾病用药的基础,是临床上应用非常成熟的品种。 (需要给出现在的一个国内外学术研究情况,研究报告目录) 3、复方甘草酸苷片的市场容量 3.1肝病 3.1.1乙肝的流行病学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一般持续少于六个月,且

木犀草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8Vol.31 No.6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即酒醉, 是指因过度饮酒而引起的急性神经和躯体障碍[1],肝脏作为主要 的解毒器官,过量饮酒将导致肝脏形态改变和功 能紊乱[2]。此外,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而中枢神经系统含有大量脂肪且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低,这又容易引起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从而损害机体健康[3-4]。木犀草素(3′,4′,5,7-四羟基黄酮)是一种天然四羟基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草药等天然植物中,如芹菜、西兰花、菊花、胡萝 木犀草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权彦,李小蓉,赵忠孝,刘靖丽,张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0mg/(kg ·d)、木犀草素低剂量组(25mg/kg)、木犀草素中 剂量组(50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0mg/kg)],采用酒精灌胃方法分别建立小鼠醉酒和急性肝损伤模 型,观察木犀草素对小鼠生理状态、肝指数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甘油三酯 (TG)和胆固醇(TC)的影响,同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考察木犀草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的 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可以改善小鼠醉酒状态,降低小鼠肝指数, 给药组血清学指标ALT/GPT 、AST/GOT 、TG 、TC 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对小鼠肝小叶结构、肝细胞坏死和变性及 炎细胞浸润等方面均有改善作用,且肝组织内SOD 升高,MDA 降低。结论:木犀草素具有防醉和缓解酒精所致 的肝损伤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有关。[关键词]木犀草素;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8)06-0020-04 Protective Effects of Luteolin against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Alcohol QUAN Yan,LI Xiaorong,ZHAO Zhongxiao,LIU Jingli,ZHANG Pe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luteolin against acute liver injury (ALI)induced by alcohol of the mice.Methods:All 120mic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blank control group,model control group, positive control groups [biphenyl dicarboxylate 150mg/(kg ·d),low dosage group of leteolin (25mg/kg),moderate dosage group of luteolin (50mg/kg)and high dosage group of leteolin (100mg/kg)].Drunk mice model and ALI mice model we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lavage of alcohol,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uteolin on physiological state,liver index,ALT/GPT,AST/GOT,TG and TC,simultaneously,the changes of SOD and MDA were detected by kit,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tissue in the mice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metho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luteolin against ALI induced by alcohol and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luteolin could improve the drunk state of the mice,decrease liver index of the mice,serological indexes in the medication groups including ALT/GPT,AST/GOT,TG and TC decreased,the results of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demonatrated that luteolin could improve hepatic lobule structure,necrosis, degeneration of liver cells,inflammatory cell infiItration of the mice,SOD raised and MDA lowered in liver tissue. Conclusion:Luteolin possesses the effects of preventing drunkness and relieving alcohol-induced ALI,and its mech- 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decreasing free radical formation and relieving lipid peroxidation. luteolin;alcohol liver injury; antioxidation 药理研 究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凯因甘乐)的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凯因甘乐)的说明书 肝胆胰腺类疾病是大多数中年朋友都会患上的疾病,随着人们年纪逐渐增大,身体对于食物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差,这就导致了肝胆胰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药物治疗肝胆胰腺疾病是大家都比较热衷的选择,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凯因甘乐)治疗肝胆疾病效果特别显著,下面我们来看看对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凯因甘乐)的各种介绍吧。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商品名称: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凯因甘乐) 拼音全码:FuFangGanCaoSuanGanJiaoNang(KaiYinGanLe) 【主要成份】每粒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做为辅料,还含有乳糖、碳酸钙、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硬脂酸镁及聚维酮k30适量。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淡黄色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 【规格型号】10s*4板 【用法用量】成人通常1次2-3粒,小儿1次1粒,1日3次,饭后口服。 【不良反应】大量或长期给予甘草酸后可见到低血钾、血压升高、血钠及体液贮留、浮肿、体重增加等伪醛固酮症。对于其发病机制,熊谷朗认为是由于甘草酸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抑制了肝内Δ4- 3Ketocteroid(甾酮类物质)的代谢酶Δ4-reductase(Δ4-还原酶)的活性;Stewort认为,是由于在肾脏甘草次酸抑制了使cortisol转化成cortisone的代谢酶11β-HCD(11-β-羟甾类脱氢酶)的活性,使过剩的氢化可的松代替了醛固酮与肾脏I型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了水电皮质激素样作用。当健康人长期给予甘草酸后也可见到不同程度的水电皮质激素样作用。另外,也有关于甘草酸使11β-HCD活性受到抑制导致类固醇代谢异常的报道[9]。然而,伪醛固酮症的出现也只限于大量或长期给予甘草或甘草酸的患者,而在这些患者中也与个体差异有关[10]。

病毒性肝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问题 1、意识障碍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 5潜在并发症脑水肿、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感染。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肝性脑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2、饮食:饮食应选用柔软的食物纤维,限制蛋白的摄入。病情好转或清醒后,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昏迷者禁食蛋白,脂肪每日不宜过高,以免延缓胃的排空,增加肝脏的负担。有腹水者,钠量应限制,防止血钠过低。低钾血症时,要补充氯化钾和含钾多的食物,高血钾时,避免食用含钾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伴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避免刺激性、坚硬、 粗糙食物,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食物,应摄入丰富的维生素。 3、消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①避免应用催眠镇静药、麻醉药等;选用对肝毒性小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 ②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及时处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对水肿和腹水病人,利尿应注意保钾和排钾利尿剂交替使用,防止电解 质紊乱,发现低钾、低钠血症及时纠正。 ③防止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炎症。 ④防止大量输液; ⑤保持大便通畅;及时灌肠以清除肠道积血、积物. ⑥积极预防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 ⑦禁食或限食者应避免发生低血糖。 ⑧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立即止血并补充新鲜血液。出血停止后应采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理肠内积血,以减少肠内氨的产生和吸收。 4、意识混乱病人的护理

①躁动不安者须加床挡,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以防坠床; ②经常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 ③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病人的某些不正常行为,避免嘲笑,同时应向同病室病友、家属等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这是疾病的表现,让他们正确对待病人。 昏迷病人的护理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可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使脑细胞代谢降低,保护脑细胞的功能。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前驱症状,如有言语不清、健忘、行为异常、嗜睡、扑翼样震颤. 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健康教育 病人意识清醒后,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预防肝性脑病的措施:如合理的饮食,不滥用损肝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各种感染,戒烟酒等。应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有效的自我防护可使病情稳定,延缓发展。应教给家属如何识别病情变化,特别是思维过程变化、性格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等异常现象出现时,应及时就诊,以及早治疗。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11-24T16:02:29.9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张小超[导读] 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选择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 221001 【摘要】目的:分析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5月诊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6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6%,研究组治疗效果更好;研究组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有4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有12例,研究组治疗安全性高。结论: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中,选择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意义积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他克莫司软膏;复方甘草酸苷片;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配伍治疗;效果观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指的是患者长期在面部不规范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含有激素成分的劣质护肤品,使得皮肤产生激素依赖,屏障功能被破坏,在停止激素产品使用后症状加重,患者面部皮肤潮红、出现丘疹、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皮有灼热感和疼痛感,瘙痒感觉明显,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对患者面部美观、生活工作等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本文分析了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来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6例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曾经在面部使用激素制剂,时间在1个月以上,停止使用激素后原有皮肤破损症状加重,比如灼热、瘙痒、干皱、紧绷、面色潮红、脱皮、丘疹等,曾使用过皮康王、恩肤霜和自制类激素等外用药物,主要成分有去炎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排除患者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内科疾病、药物过敏史、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难以配合等情况。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年龄在25~43岁之间;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26~44岁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可比。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15;生产厂商: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规格:0.1%(10g:10mg))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批准文号:H20130148;生产厂家:秋山片剂株式会社;规格:10片*10板/盒)进行治疗[2],观察患者面部状态,有渗液时需要先采用3%的硼酸进行湿敷,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一片,一日服用三次,当患者渗液情况缓解后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药物在面部外擦,一日涂抹2次。对照组患者面部有渗液时同样采用3%的硼酸进行湿敷,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有明显的面部灼热感,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冷喷处理。 1.3治疗效果评价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面部症状好转情况,痊愈:患者面部症状完全消失,皮肤损害完全恢复;有效:患者皮损面积恢复面积在50%以上,自觉症状有明显好转;无效:面部皮损恢复面积小于50%,各项症状恢复较差或是无好转,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分析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其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均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计数资料用(n,%)表示,差异用卡方检验,只有当检验结果P<0.05时方可判定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从表1、表2的数据统计上看,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也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可比。 3讨论 临床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原则是彻底停止使用原激素制剂,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改善皮肤破损症状[3]。本文分析了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从结果中表格数据分析上看,研究组治疗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说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物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其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相似,有很好的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等功效,不会对丘脑、肾上腺轴等产生影响,因此药物副作用少[4]。他克莫司为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磷酸酯酶的活性,减少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与增值,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他克莫司在抗炎上具有选择性,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激素造成的皮肤破损、毛细血管扩张等,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升药效,本次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均自行恢复,说明药物配伍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结语: 选择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2015_年最新版《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极具挑战的难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在2007 年发布了「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内容仅针对急性DILI,2014 年7 月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发布了首个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迈出了药物性肝损伤规范化诊治的第一步,然而该指南仅适用于特异质性肝损伤。 近期,中华医学会肝脏分会发布了国内首个药物性肝损伤指南,该指南同时适用于固有型DILI(InDILI)和特异质性DILI(IDILI)。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本指南的要点。 流行病学 1. 我国尚缺乏面向普通人群的大规模DILI 流行病学数据,其主要原因为我国DILI 数据多来自医疗相关机构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难以明确DILI 在人群中的确切发病率。 2. 明确指出DILI 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如药物代谢酶等的HLA 遗传多态性、非遗传因素如年龄、性别、妊娠、基础疾病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酒精、吸烟等)。 DILI 的耐受性、适应性及敏感性的定义 指南明确了DILI 耐受性、适应性以及敏感性的定义,耐受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但继续用药生化学指标恢复正常;易感性是指个体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甚至停药后出现DILI,且不能呈现适应性缓解。准确区分上述概念对DILI 的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仍然分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和特异质性肝毒性两大类,而亦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上游」事件以及肝脏靶细胞损伤通路和保护通路失衡构成的「下游」事件,目前观点倾向于认为「适应性免疫攻击」是最后的共同事件。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说明书

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甘草酸昔注射液 Stronger NeO一Minophagen C pound Glycyirhizin Injection 【适应症】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尊麻疹。 【注意事项】 1 ?慎重给药 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用药】)o 2.重要注意事项 (1)为防止休克得出现,问诊要充分。 (2)事先准备急救用品,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 (3)给药后,需保持患者安静,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 (4)与含甘草得制剂并用时,由于本品亦为甘草酸昔制剂,容易岀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 3.给药时注意 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得状态,尽量缓慢速度给药。 用酒精棉消毒安甑切口后,再切瓶口。 4.有报导口服甘草酸昔及含甘草得制剂时,可出现横纹肌溶解

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 【儿童用药】 未进行该项试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 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不良反应倾向, 因此需在密切观察基础上,慎重给药。 【不良反应】 通过在治疗慢性肝病时,改善肝功能得双盲法试验、不同用量比较试验与厚生省批准追加药物效能(对慢性肝病肝功能改善作用)调查得4,451例,其中仅27例(占0、61%)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血钾值降低13例(占0. 29%), 血压上升5例(占0、11%),上腹不适3例(占0. 07%)等。 1)重要不良反应 ①休克、过敏性休克(发生频率不明):有时可能出现休克、 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心肺衰竭,潮红,颜面浮肿等),因此要充分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置。 ②过敏样症状(Anaphy 1 axis-like symptom)(发生频率 不 明):有时可能出现过敏样症状(呼吸困难,潮红,颜而浮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