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摘要:院前急救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 :院前急救发展方向思考

1 院前急救专业发展方向

院前急救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医学学科,是处理和研究各类急性病阶段和因此可能发生的急性器官衰竭,慢性病急性变,各种创伤的初步处理,传染病疫情的防治,以及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一门新兴专业。它不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综合分析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发现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医院急救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广大护理工作者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急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公众急救

意外伤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意外伤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高,后遗残疾率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约70万人,

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在意外伤害的救护时间上,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的说法。“第一目击者”即首先出现在意外伤害现场的志愿者,是否掌握急救技能是挽救生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程度标志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

意外伤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意外伤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高,后遗残疾率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约70万人,位于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 位或第5位,也是1一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在意外伤害的救护时间上,有“白金10分钟”

狭义“急救白金10分钟”概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50%创伤性死亡发生在伤后60分钟内(既往称为“黄金1小时”),而这1小时内,大部分又发生在前10分钟。1994

年,Shomaker将其称为“brass(orplat inum)10mins”,即“黄铜(或白金)10分钟”。我们认为“白金”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现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遇到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就会有医院的急救人员乘着救护车前来展开现场急救,然后将病人或伤员送往医院。但是,你是否知道“院前急救”的概念呢?院前急救的英文是First aid,中文意思就是第一救援者,也有人翻译为第一发现者。

当今的急救医学把急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院前急救”阶段、“急诊处置”阶段和“ICU观察”阶段。当然,有些轻微的病人或伤员在急诊室处置之后即可离院了。

所谓“院前急救”阶段就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在此期间,第一发现/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守候在病员身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将会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病员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比如在现场利用便携式心脏起博器、救护车车载供氧系统、气管切开术等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对于外伤施行消毒、包扎;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对可能发生骨折的部位实施临时固定等等。

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病员的生命能否延续。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发现/救援者,因此,也有必要了解院前急救的概念和一些基本处置原则。

2 院前急救工作方向

2.1抢救院前危重病人

在我国长期以来院前急救以快速转运为主,治疗为辅,虽然近十年来,院前抢救治疗已引起注意,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通常都是进行院前基本急救治疗,很少能有效组

织高技术水平,及时准确治疗,甚至在医学界的某些人中存在着重院内,轻院外。以为院前急救充其量只是院内救治的补充,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大多数危急重症多发生于院外,而危重症的黄金抢救时间仅仅有几小时,院前有效的抢救往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等待将危重病人送到医院后再进行抢救的想法,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医生应该走出医院,积极投入到抢救院前危重症的工作中去。故积极有效实施院前危重症的抢救应该是院前急救发展方向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不断加强院前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外,还应加强院前医疗装备水平,使院前急救医疗的抢救单元变成一个流动的急救抢救室,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病人身边,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精确的医疗救治,从而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标。

2.2应对突发意外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防治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突发意外灾难及疫情逐年增多。对人类社会及生命构成很大威胁。为应对突发意外灾难及疫情,必须改变传统的院外急救模式,运作方式。不断向救援医学方向发展。救援医学是立足于院外社会大环境下的一项医学科学性很强,但同时又是学科交叉很广的应用科学。救援医学突破了传统医学的思维方式,将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在意外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还涉及到信息掌握,通讯工具,组织协调,专业队伍,应急医疗装备,行动方式,处理程序,救生脱险以及政府运作程序,社会人群的参与等多方面问题。单靠急诊工作的知识,经验,技能是无法在现场开展最有效的救治和医学监护的。故院前急救除做好日常的院外危重病的救治外,不断发展救援医学,做好突发事件的准备及应对也是院外急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专业应急救治的训练,包括对核、生、化的医学救援等多方面医学救援知识,还应包括对突发事件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心理干预,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及疫情对人员伤害程度。

2.3加强医学指导,更加有效利用现场医疗资源

院前急救是以抢救院前危重病人和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灾害为主要工作方向。由于院前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加之复杂的社会情况及各种意料之外的突发灾难,造成时间上、空间上的不确定因素过多,造成院前急救过程中专业技术的发挥不能完全到位。所以必须加强院前医学指导。由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远距离的医学指导已成为可能。高水平的医学指导不仅能加强提高现场急救水平,还能在急救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前通过直接对目击者进行医学指导,采取有效正确的医疗措施。从而为更进一步的医疗专业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挽救病人生命。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院前急救专家,形成规模的医疗技术咨询队伍,保证医学指导的有效实施。

一般情况下,非专业急救人员不要搬动病员的身体。如果病员因外界因素导致呼吸困难或者伤口出血,我们可以帮助排除阻碍病员呼吸的障碍,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病员止血。然后,守候在病员身边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非专业人员轻易搬动病员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院前急救应采取的处置步骤是: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躯干及肢体固定,然后才是搬运至救护车上。尤其是对于脊柱损伤以及骨折的伤员,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搬运,极易导致伤员的二次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伤员高位截瘫或者体内大出血。

1 院前急救一般处理原则

1.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1.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1.3、暂不要给伤病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1.4、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1.5、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1.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1.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置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1.8、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1.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而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非常巨大,地球似乎在“缩小”,人类活动空间在扩大,生活节奏在加快,疾病病谱在改变,城市人口在膨胀,就医结构设施日新月异。然而就在我们享受现代文明带给的好处的同时,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灾难事故的阴影也在逐渐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剧烈变化,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传统急救模式及运作已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必须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 眭万京.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士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4A):387-389.

2. 吴晓玲,袁丽.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3A):604-605.

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关键词】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1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min内出车。 2现场评估 (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

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3急救与护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顺利输入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大多合并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检查呼吸频率、深度及规则性,若病人没有呼吸或呼吸缓慢时(<6次/min),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平卧,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患者应侧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准备气管插管用物、车载呼吸机以及除颤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进行操作。要提防频繁的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引起气道阻塞。 3.2妥善处理出血创口,防止创面二次损伤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大多有开放性伤口,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及时加厚敷料加压包扎伤口或上止血带加压止血,上止血带之前用纱布、毛巾等软垫保护受伤皮肤,止血部位上肢在上臂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在大腿中上三分之一处,以防损伤神经,并标明包扎时间,每小时放松一次,并用简易夹板妥善固定骨折肢体。对单纯头皮出血可加压包扎止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用明胶海绵贴敷,外加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若病情许可宜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对于腹腔脏器外露者,先无菌敷料覆盖,再用盆扣上,外用绷带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

院前急救护理论文(共3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成效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前进行的紧急救护。院前急救时间短、情况紧急,院前急救成功与否是决定患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2008年3月-2009年12月本院加强了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急救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82例,女48例,年龄3个月—101岁,中位年龄50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30例,颅脑外伤12例,骨折18例,软组织挫伤17例,心脏病12例,酒精中毒7例,其他29例。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300例患者为实验组,男207例,女93例,年龄6个月—102岁,中位年龄51岁;疾病类型:心跳骤停15例,高血压脑血管意外65例,颅脑外伤29

例,骨折43例,软组织挫伤52例,酒精中毒22例,心脏病21例,临产妇7例,腹部外伤10例,溺水5例,其他31例。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以下内容的管理。 加强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化的体能、抢险等训练,以模拟病例、医护合作的演练方式经常性地进行模拟性院前急救演习,不断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使护士接到紧急任务后能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有效准确的救护。 信息的掌握24h专人值班,坚守岗位,随时接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伤员的详细接车地址、伤员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 保证急救物品的齐全及完好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挪用、外借急救物品、器材;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及完好;物品做到定位放置,专人检查,专人管理、维护保养;使用后及时补充,做到班班交接;不断完善救护车内通讯设备条件,保证在途中能够与急救指挥中心和急救现场随时保持联系,以便准确了解急救患者的去向。 规范现场急救制度要求急救护士到达现场需保持

创伤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创伤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关键词】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1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min内出车。 2现场评估 (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

(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3急救与护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顺利输入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大多合并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检查呼吸频率、深度及规则性,若病人没有呼吸或呼吸缓慢时(<6次/min),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平卧,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患者应侧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准备气管插管用物、车载呼吸机以及除颤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进行操作。要提防频繁的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引起气道阻塞。 3.2妥善处理出血创口,防止创面二次损伤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大多有开放性伤口,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较浅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创面广泛出血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于四肢开放性骨折大动脉损伤、皮肤撕脱伤者,可用大拇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及时加

护士院前急救 论文

护士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对发生在医院外的正在或将要危及生命的危重病症、创伤和意外,进行及时的抢救,使之迅速脱离危险或延长生命的医疗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全民的广泛重视,院前急救护士只有不断努力进取,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求,才能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现将急救护士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简述如下: 1急救管理作用 120急救时刻体现一个“急”字,急救人员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就是命令”的急救意识,尽量缩短从接诊到抢救的时间。因此,急诊室要设立急救物品准备室,由专职护士管理,院前急救护士应提前15分钟接班,检查救护车上的药品、物品的准备情况,抢救仪器性能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为了在抢救中忙而不乱,急救药品、物品、仪器应定数量、定位置、定品种、定专人管理、定时消毒灭菌,定期进行清洁、维护、保养,使急救人员接到报警后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出诊,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有效救护作用 2.1 救护车接到的病人,多数病情危重、复杂,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观察、治疗和护理,将危及病人的生命,在事故发生、发病的最初几分钟、十几分钟,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1]。在此时

间内,抢救及时、准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急救护士配合医生进行现场抢救,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如吸氧、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电除颤、心肺复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给予各种药物治疗等。 2.2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护士既要承担护理技术操作,也要完成部分诊疗工作,给予病人必要的应急抢救措施,如对开放性伤口用无菌棉垫压迫固定,肠管外露用无菌盐水保护肠管后再用无菌换药碗覆盖保护,对大面积烧伤病人,注意防止休克、感染和止痛,并保持气道通畅。 2.3 收集病史和相关信息,做出护理评估[2]。急救护士根据伤病员个体反应出来的客观指标,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急救护理评价是一个动态而相对短暂的过程,护士一边实施一边评价,以满足伤病员的急救护理需求。 2.4 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通过护士亲切的话语、熟练的动作,以及守候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措施,全方位给予病人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同时,对于危重病人,护士应随时告知病人或家属的病情,建立风险告知制度,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项目,如吸痰、气管插管、运用约束带、输血、导尿等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病人或家属,以取得理解配合,保证抢救工作的安全进行,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论文-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摘要:院前急救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关键词 :院前急救发展方向思考 1 院前急救专业发展方向 院前急救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医学学科,是处理和研究各类急性病阶段和因此可能发生的急性器官衰竭,慢性病急性变,各种创伤的初步处理,传染病疫情的防治,以及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一门新兴专业。它不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把重点放在处理病情的急性阶段,为以后诊治创造良好条件和在发生突发灾难或大的疫情时的紧急医疗救援上。故在对疾病的处理上与院内医疗存在很大差异。诊疗程序,使用药物,抢救手段也不尽相同。其院前抢救目的不是治愈疾患,而是稳定生命体征,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减少伤残率。为此必须大力坚持院前医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院前急救诊疗规则。不断开展新技术,以求达到快速正确的诊断,准确细致用药,强化医疗监护,控制医疗质量,使院前急救水平逐步达到院内急救水平,从而更多的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综合分析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展,发现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包括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医院急救知识培训及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加强广大护理工作者对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参与急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培训工作的开展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公众急救 意外伤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意外伤害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和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高,后遗残疾率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约70万人,

浅析院前急救-临床医学论文

浅析院前急救-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院前急救 ,关键词,院前急救;重要性;特点;任务;原则 TheHospitalGaveFirstAidBefore 院前急救是EMSS的一个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它不是处理疾病的全过程,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为病人接受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伤残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1重要性 现代急救医学的时间观向人们提示:最佳急救期为伤后12h内,较佳急救期为24h内,延期急救期为24h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病人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2,。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一些危重病人而言,倘若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的分分秒秒和以上这些关键时间,医院内设备再好,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难起死回生。另外院前急救也是社会应急、防御天灾人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可使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院前急救是急症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在时间观念上必须确立分秒必争的意识。 2特点 由于院前急救的任务对所抢救的对象,环境、条件与医院急症科的情况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院前急救的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多样性等特点。 2(1突发性 院前急救的对象往往是人们预料之外或始料不及的突发性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中出现的伤员或病人,有时是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

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病人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 2(2时间紧迫性 紧迫性表现在抢救时间上,急救机构接到呼救时,必须车与人立即出发,一到现场必须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这是院前急救的应急反应。因为“时间就是生命”,不容迟缓。另外,紧迫性还表现在伤病者及其亲属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要求迅速得到救护。 2(3艰难性 院前急救的艰难性主要是指急救的环境无定性,条件差。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必须随叫随到。赶赴现场要随身携带急救箱。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有时病人所处的地方狭窄、拥挤、光线暗淡、不便操作、现场及运输途中震动和噪声不易听诊分辨。有时事故现场险情未排除还可能造成人员再受伤等。 2(4多样性 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多样,涉及各科,而且是未经各科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病人可能有明确诊断的,也可能是尚无明确诊断而且病史不详的急症病人。特别是对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的病人,要求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及紧急处理,尤其是对症治疗。 3任务 平时病人呼救(主要、经常性任务);灾难或战争遇难者急救;特殊任务救护值班:指当地大型集会、重要会议、国际比赛等救护值班。执行此项任务要求加强责任心,监守岗位;通讯网络中心与枢纽作用:通讯网络包括三方面:一是市民与急救中心的联络,二是急救中心与所属分中心、救护车、急救医院的联络,三是急救中心与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急救中心承担承上启下、沟通信息的枢纽任务;急救知识的普及,现场急救和CPCR的培训。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急救护理论文:浅谈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的隐患及防范措 施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0”急救电话已深入到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120”呼救范围越来越广泛,出诊愈来愈频繁,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门独立的集医学和社会性相对统一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分阶段急救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护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院前急救车辆设备、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实施急救技能的演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1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 1.1 出诊前常见隐患 1.1.1 接听“120”电话或者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伤情、受伤人数等,特别是同一地区有重地名时,救护车容易跑错方向,导致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 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特别是基层二线值班人员临时抽调时无法及时出诊,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救治。 1.1.3 出诊时救护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出诊忘记带听诊器、氧气枕,特别是需徒步到远离急救车的现场,病人病情危重或猝死,忘记带听诊器无法听心音判断心脏情况,或平时对急救器材准备不重视,氧气筒未及时充足氧气,备用物质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 “120”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反复静脉穿刺,不能一针见血,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 “120”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专科病人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运病人,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车的感染。 1.2.3 现场急救处理不当外伤骨折病人未及时止血包扎固定造成途中颠簸加重病情,胸腹部内出血病人现场未及时作恰当的处置,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 1.2.4 在急救过程中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病情的危重

课题研究论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分析

114606 临床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急诊急救护理 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以及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案。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接受急救,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急救护理,比拟两组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emergency first aid measures.Methods To extract th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10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the research object,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patients received emergency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emergency care team,compar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team all the indexes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aid;Emergency;Emergency nursing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发性供血缺乏,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严重者可直接心衰死亡[1]。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各种心血管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发病突然,临床急救速度以及护理效果关系到患者预后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2.5〕岁,病情:18例前间壁、17例前壁、17例下壁。比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临床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措施,初步询问诱因、冠心病病史等,判断患者病情,探查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稳定患者以及家属情绪,准备急救所需器械、物品、准备输血用品以及同血型血液,进行抗休克护理。研究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120接到急救时,由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通话,叮嘱家属保持镇静、不可随意挪动患者体位,可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急救医护人员赶到后,马上建立建立静脉通

院前急救措施研究概要

院前急救措施研究概要 第一篇:院前急救措施研究概要 院前急救措施研究 院前急救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1]。120呼救调度工作是院前急救的第一环节,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环节的质量高低对整个院前急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准确把握派车原则无疑是院前急救及时、安全、有效的必要前提,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准确把握派车原则,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略述己见,以供同仁参考。1准确把握院前急救的派车原则 院前急救往往是在人们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事件,伤病员有时是个别的、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事发地点有的是在家中,有的是在公共场所;有的是在中心城区,有的是在城郊结合部,有的甚至还地处郊区。事件性质有的是突发个体事件,有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在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中,调度员接警受理呼救电话首先应了解呼救原因及事发现场的具体位置等重要信息,然后,按照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调派120急救车前往现场实施急救。 1.1一般情况,按急救分区的原则 一般情况,是指伤病员目前的病情尚未危及到生命安全。此时,调度员应根据全市急救分区划片的原则,调派相应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实施院前急救。根据攀枝花地理位置的具体特点及现状,全市急救分区的划定,一般是依据“急救半径”标准和该区域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而定。急救车辆未设独立的急救站,而是按各医院的急救能力按比例具体分派到各个医院。在患者病情一般的情况下,按照急救分区原则调度派车,既可以避免“跨区派车”带来的医院之间矛盾的发生,又可以降低“跨区派车”带来的寻找事发现场难度大的风险。1.2病情危急,按最近医院的原则 病情危急,是指伤病员的病情较重,已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此时,调度员应当秉承“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当机立断,调派离事

急救医疗服务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论文(共2篇)

急救医疗服务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论文 (共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提高临床急救医学的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近年来诊疗安全意识的空前强调tu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现。寻求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是现阶段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模拟培训技术在国内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己取得长足发展,但在急救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视频软件(模拟急救教学软件,美国Ane?f公司)结合SinMan高级综合模拟人等系统挪威Laeda公司出品)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会议指南,开设“临床模拟急救培训”课程,作为选修课。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急救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的国际流行模式进行培训。让学员熟练掌握规范的急救技术,提高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1培训对象和方法 医学专业七年制医学生,共18名,其中男8名,女10名,己完成临床实习工作,临床实习总评分优良。12教学载体包括多媒体教学视频软件、高端医学模拟训练系统和最新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会议指南。 多媒体教学视频软件(模拟急救教学软件,美国Ane?f公司)包括单项急救技能技术(例如判断心脏呼吸骤停的方法和步骤、心脏复苏的体位、开放呼吸道的措施、人工心脏按压、心脏体外电除颤、气管插管等)的操作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和急救综合演练技术的全过程,图文并茂,操作规范,解释详细。 高端医学模拟训练系统(挪威Laeda公司出品)包括各单项操作模拟训练器(有人工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脏体外电除颤等)和高级综合模拟人SmMn后者具有高度仿真效果,可模拟正常和异常的生命体征,及进行气道技能训练、心脏训练、心肺复苏、胸腔插管闭式引流、外周静脉穿刺等操计算机控制显示一定时间范围内各种生理参数的变化曲线,让模拟病例自动运行,也可随时将SmMn模拟人的控制切换成手动模式,模拟人可自行完成实时记录、储存、打印,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估,供培训老师察看训练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