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概述心理测验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心理测验概述

心理测验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心理学和教育、军事、体育、临床医护实践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什么是心理测验?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何意义呢?

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是一种心理测量的技术,就像用尺测量长短、用秤称轻重、血压计量血压一样,都是为了获得所测对象的量。但与之不同的是,心理测验测量的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由此所获得的心理变化的量,可以用来比较、鉴别和评定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或者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状态。

在临床医护领域,心理测验作为一种诊断或辅助技术,被用之于鉴别、诊断疾病和评定治疗效果。

诊疗形式新颖受欢迎

“我经常感到紧张,每天不做什么事都会觉得疲劳!对,我经常会怕黑暗、怕陌生人,觉得谁都不能信任!嗯,我也经常失眠……”心理门诊时两名中年女子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旁做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测试题。其中一人刚刚做完20题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电脑屏幕显示诊断结果:你有中度焦虑症状。而另一人的诊断结果则是“你有明显抑郁症状”。面对这样的诊断结果,两名患者都表示非常信服,医生也当即为她们开出了治疗处方。

相比以前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聊天诊断,做心理测试显得既简单又准确,颇受患者欢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尝试过这一诊疗方式,而且几乎所有做过心理测试的患者都认为电脑最后作出的诊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儿童智力

可据此作出权威鉴定

心理测试题除了对成年人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能作出准确判断外,还能对儿童智力程度进行鉴定。前不久,市区有位女士带着自己上二年级的女儿来看心理门诊。单从小女孩的言行来看,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母亲称她“不用心记东西,二年级了连十以内的算术题目都不愿意好好学,至今不会做”。经过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测试,结果令母亲惊讶不已:这个孩子的智力只有40分。

“以前,因为有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对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通过聊天有所感知,接着一步步对患者提出治疗方案。但是,如果一些儿童存在智力缺陷,但表面上看不出来,我们就很难通过聊天去判断孩子到底是心理有问题,还是智力有缺陷。”

目前的心理测试题软件共包含180多套心理测试题,测验的项目包括常见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证定量表”、“睡眠质量指数”、“痴呆简易筛选量表”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近年来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气质测定、个性测定、婚姻质量测定等等。

(一)心理测验的类别

心理测验的种类繁多,较常用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a.智力测验

以评估个体智力水平为目的的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病人的智力水平和智力功能损伤或衰退的程度。

b.人格测验

以评估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的心理测验。常用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E)、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 T)等。

c.诊断测验

专门用于临床疾病辅助诊断和心理卫生评估的一类测量工具,如H-R神经成套测验、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

2、按测验的方法分类

a.问卷测验

问卷测验是由一系列特定问题构成的。每个问题一般以“是非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给被试,通过被试的回答来收集其资料。大多数心理测验属于问卷测验,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杰克人格测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焦虑量表等。

b.操作测验

操作测验要求受试者利用一定的材料,如图片、实物、模型等,进行实际操作。常用于智力和特殊能力的测量,如韦克斯勒的3套智力量表中就包含了操作测验。

c.投射测验

使用的是一含糊、模梭两可的刺激材料,让受试者对这些材料做出自由反应,如自由联想、编故事等,以此来分析、归纳受试者的主观体验、情绪倾向、内心冲突等。它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二)心理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一项好的心理测验均应具备以下4个条件:

1、标准化

标准化(startdardization)是心理测验的重要条件。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施测和评分的一致性。一项好的心理测验要求在测验时对每一个受试者给予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施测条件和相同的评分方法。否则,受试者的测验结果将不能互相比较。

施测条件,包括测验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和测验指导语。一方面,心理测验的施测,应尽量保持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一致,以免让测试条件影响测验结果。另一方面,心理测验应有标准化的测验指导语,指导语一般是指对测验的说明和解释,包括主试如何实施测验的指导和受试者如何答题。有时也包括对特殊情况发生时应如何处理的指示。指导语印刷在测验的开始部分,应当简明扼要、清楚无误,以免引起受试者的误解。

评分的标准,就是详细规定记分和分数解释的规则,以使每一个受试者都可以按同样的标准规则记分和解释。

标准化,是一切科学测量的共同要求。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求使用标准米尺,读出米尺的刻度时,要求眼睛正对所观察的刻度。否则,每一次测量所读出的刻度可能不同。心理测量比物理测量要复杂得多,它很容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心理测验中更应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以使测量误差减小,使测量更为准确可靠。

2、常模

为了对心理测验的分数进行正确的评定,必须将结果与客观的标准比较后才能做出判断,这种标准就是常模(nom)。心理测验的常模来源于对标准化样本施测的结果。所谓标准化样本是指能够代表心理测验所适合对象全体的一部分人群,其数量可根据测验的性质选定,但数量一般较大。以编制住院病人心理问题调查问卷为例,此问卷的适应对象是所有住院病人,那么能够代表所有住院病人的标准化样本应从全国各大、中、小医院的住院病人中随机抽样。如果仅仅从某个医院或某一科室的住院病人中选取,则不能作为标准化样本。对标准化样本实施测验所得分数的平均数,就是该测验的常模。一个测验有了常模,就可以把某人所测得的分数与常模比较,从而评定分数所表示的心理涵义。

3、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就是测验所得分数的一致程度,如果一项测验在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几次测验的分数也大体相同,测验的信度就高,例如,用尺子量同一块布,每次所量的长度都相同,说明尺子这一测量工具有很高的信度;如果用一根松紧带去量布,每次量的结果就长短不一,信度自然就低。

一项好的心理测验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

4、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二者之间的相符合程度,简单地说就是一项测验的准确性。效度是心理测验最重要的必备条件。一项无效度的测验,无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都是无意义的。

以上四项指标是一种好的、有效的心理测验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我们正确使用心理测验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基础。(三)心理测验的选择与使用

心理测验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来决定。例如,要研究住院病人的焦虑状况,应选

择与焦虑有关的量表。其次,为了使测验结果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应选择标准化程度、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测验。此外,心理测验实施的简便性和经济性也是选择心理测验应考虑的因素。

心理测验的具体实施应按其使用手册规定的标准化的方法步骤、一致的指导语严格执行,这使不同的主试者在同一个测验上所得分数可以比较。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主试者除了要熟悉该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常模的代表性、信度、效度等外,还要了解受试者的个人情况(如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和施测时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干扰、受试者是否身体不适等)。合格的主试者会结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对测验分数做出解释。

既然心理测验这么重要,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用的几种心理测验吧。

临床常用的几种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作为心理问题诊断和心理卫生评定技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诊断疾病,评估病人心理卫生状况,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以及进行临床研究。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对心理测验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重视,研制并修订了大量的心理测验。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验。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在1939年到1981年的40多年间所编制的系列智力量表的总称。其中以下三套量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具权威性的智力量表。

临床上,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常常被用于神经科和精神科。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简称MMPI),是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韦(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cy)制定的。它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人格量表之一,主要用于人格的临床评估,对于鉴定正常与异常人格有很高的价值。

MMPI的编制采用经验法。该量表的制定者首先从各种来源收集量表的项目,如大量病史、早期出版的人格问卷、医生笔记等。然后在正常人和异常人中进行测验,把能区分正常人和异常人的项目保留下来。经过反复筛选后,收集了566条项目,其中16条为重复项目。所有项目涉及26个方面的内容,诸如健康状况、神经症状、婚烟家庭、社会态度、心境、偏见、职业等。

从1980年开始,以中科院心理所宋维真研究员为主,组成了全国协作组,对MMPI进行了修订和试用,经过4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MMPI的修订版。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简称EPQ),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等人所编制的。问卷有成人和青少年问卷两种型式。成人问卷共有90题,青少年问卷共有81题。每种型式都包含4个量表即E(内外向量表)、N(神经质量表)、P(精神质量表),L(效度量表)。前三者人格的三个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虽是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各量表得分的含义如下:

E量表,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分数高表示外向,分数低表示内向。外向的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危险,情感易于冲动。内向的人好静,善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外,对一般大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

N量表,又称情绪稳定性量表,表示情绪是否稳定,它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分数高的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为焦虑、担扰、郁郁不乐,对各种刺激的情绪反应强烈,难以平静。分数低的人情绪稳定。

P量表,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分数高的人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常有麻烦,难以适应周围环境,可能是残忍的,不人道的,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具有攻击性。如果个体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精神质,则容易导致行为异常。

L量表,测定受试者的掩饰程度。

EPQ源于艾森克人格理论,艾森克把人格分为三个主要的维度,得到了许多心理实验的证明。这使得EPQ在分析人格结构的研究中备受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司法、教育等实际领域。

EPQ在我国北方有陈仲庚教授的修订版,在南方有龚耀先教授的修订版。一般认为,此量表易于测查,基础上内容较适合我国国情,是个较好的人格测验。

(四)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简称SCL-90)是综合性的精神症状评定量,临床应用证明,该量表的评估有比

较高的真实性,而且涉及内容广泛,反映症状丰富,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及其严重程度,对神经症及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或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有较好的自评效果。

SCL-90包括90个项目,分别评定以下10个因子:

躯体化(somatization):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肠胃道、呼吸道系统主诉不适,和头痛、脊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它躯体表现。

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行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

人际关系敏感(mterpersoml scnsitivity):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事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在这一因子上得高分。

抑郁(depression):它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忧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叹、与抑郁相联系的其它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该因子中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焦虑(anxiery):它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症状和体验。一般指无法镇静、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那种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它还包括一个反映“解体”的项目。

敌对(hostility):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摔物、争论直至不可抑制的冲动暴发等各方面。

恐怖(phobia):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症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恐怖的对象包括出门旅游、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合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会恐怖的项目。

偏执(paranoed idcation):该因子是围绕偏执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制定的,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精神病性(psychotism):其中包括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等反映精神分裂症状等项目。

其他:SCL-90中有7个反映睡眠及饮食的项目。

(五)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简称SDS)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Zung于1965年编制的,该量表操作方便、易于掌握,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以发现抑郁症病人。

SDS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反映与抑郁状态相关的一个特异性症状,如抑郁心境、睡眠障碍、易疲劳、易激惹、无价值感等。

SDS每个条目均按1-4分四级计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星期内,待自评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各项分数相加,即得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标准分50分,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六)焦虑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cty scale,简称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它也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用表评定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国外研究认为,SAS能较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主观感受。此外,SAS在心理咨询门诊中也是一种了解焦虑症状的常用自评工具。

认知功能量表

认知功能量表,顾名思义指评定受检者认知功能状态的一类量表。此类量表多简便易行,主要用来筛查老人的智力状态或认知功能,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适合于社区和基层的临床与调查研究。一般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可担任评定员。

这类量表有很多种,其中国际通用的、经典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和适合国情的、我们编制的痴呆简易筛查量表,经大规模测试性能均良好。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cntal statc exiunination ,MMSE)由Folstein编制于1975年,是最具影响的认知缺损筛选工具之一。其主要用途为检出需进一步诊断的对象,可用于老年痴呆的社区调查。在此介绍的是中文修订版本。

1、评定标准

MMSE共19项,所检查的认知功能有时间定向(1-5项),地点定向(第6-10项),语言即刻记忆(第11项,含3小项),注意和计算(第12项含5小项),短程记忆(第13项,含3小项),物体命名(第14项,含2小项),语言复述(第15项),阅读理解(第16项),语言理解(第17项,含3小项)言语表达(第18项),图形描画(第19项)。共30个小项。记分①正确。⑤错误。⑦说“不会”。⑧文盲不能做。⑨拒绝。

2、结果分析

MMSE主要统计量为MMSE总分,即所有回答或操作正确的项目或小项数,也就是记“1”的项数。范围为0~30。

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5055例社区老人的检测结果提出的按教育程度划分的分界值为:文盲组(未受教育)17分,小学组(教育年限小于等于6年)20分,中学或以上组(教育年限大于6年)24分。低于分界值为有认知功能缺损。

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生活或社会能力量表

生活/社会能力量表是指用来评定受检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角色、社会活动适应功能的一类量表。此类量表也有多种,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本节介绍两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是一种通用的生活功能量表,不仅适合于精神病患者和痴呆患者,而且也可用于其他各类有生活功能缺损的人群,如肢体伤残;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主要用于社区精神病患者或心理障碍患者,是我国现行的精神残疾的评定工具。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c ,ADL)由美国的Lawton和Broxly制定于1969年,主要评定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该表可用于①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②制定特殊护理方案;③疗效评估。

1、评定标准

ADL共有14项,包括两个分量表的内容:

1)躯体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c ,PSMS),有上厕所、进食、穿衣、修饰、行走、洗澡6项。

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mmel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9059628.html,DL),有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吃药、自理经济8项。

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

1分——自己完全可以做;

2分——有些困难

3分——需要帮助

4分——根本无法做。

如果无从了解或从未做过的项目,如从未打过电话,可先记“9”,然后统一处理。通常是或按1分计;或按该项目的平均得分计。

2、结果分析

1)单项分各单项得分表明各项功能的状况。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

2)总分14项得分之和,范围是14~56分。14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4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凡有2项或以上不小于3分,或总分不小于22分,为功能有明显障碍。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概述 二、心理测量的技术问题 三、心理测量的使用问题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心理测量包含评定量表法和心理测验法,在心理学五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中,是难度最大的。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1、测量的概念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三元素:事物、数字、法则 事物——要测量的对象。具体的说,就是测量对象的心理特性或状态。注意:psycho-behaviora l心理-行为的,一如前述,心理现象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得的,我们实际上实在测量人的行为。 数字——规律排列的表示量的符号。(区分性、序列性、等级性、等距性、可运算的逻辑性)。但并非全部如此,如性别变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2、测量要素 参照点——计算量的起点。又分为绝对零点与相对零点。 绝对零点表示什么都测不到的状态,如质量、长度的零点。相对

零点则是人为地设定的一个基准点,如以海平面为基准点测定陆地的高度,以普通水的冰点作为测定温度的零点。 单位——对测定量或属性的描述(符号)。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3、测量量表 概念已在方法中阐述。见P325页。 量表的种类(S. S. Stevens按照测量水平的高低划分) (1)命名(类别)量表。只用数字表示事物的类别。如男女性别、职业、身份等,是测量水平最低的量表形式,不能对其做数量化分析。 (2)顺序(等级)量表。它的类别中带有大小、高低、多少的比较意义。如考试的排位、工资级别等,以>、<符号表示。 (3)等距量表。如温度计,因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做加减法,但由于没有绝对零点,故不能做乘除法。20摄氏度是10摄氏度的2倍吗? (4)等比量表。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多数物理测量即此类测量,是测量水平最高的量表形式, 心理测量多集中在顺序(等级)量表中,原因是心理的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都难以获得。但现在的数理统计(多元统计)方法则可以把这种顺序(等级)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运算。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量学.doc

心理测量学王淑敏 目的: 1. 了解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心理测验的形成过程,并能编制简单问卷 3. 了解目前常用的心理测验,并知道如何使用看一个量表(测验)需要了解 测量目的 适用年龄 测验内容 信、效度资料、常模 课程内容 一、心理测量学概述 二、测验编制中的项目分析难度、区分度概念及如何选择 三、信度 四、效度 五、测验分数转化和常模怎样解释一个测验分数 六、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重点介绍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量表,如何正确解释测验 分数及如何表述自陈量表 七、人格测验回顾人格理论,常用2种人格测验 投射测验 自陈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 投射测验:TAT、墨迹图、自画像、屋树人投射测验 一对一测验 八、智力测验 团体智力测验 九、职业测验 主要参考书 1. 张厚粲等心理和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L.克罗克、J.阿尔吉纳经典与现代测验理论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郑日昌等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金瑜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陈国鹏心理测验与常用量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6. 吴明隆 spss统计应用实务中国铁道出版社 7. 张厚粲等译心理测量与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译本)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第一节测量概述 将人的特定属性变成特定数字,这是测量的关键点一、界定 Stevens(1946):测量是根据一定法则给客体或事物指派数字。 Lord、Novick及Torgerson(1968/1958):测量指的是客体的属性而非客体本身。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使用量具对客体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要素 1. 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如长度测量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如考试成绩。只能表示差异的大小,不能表示倍数的关系 2. 单位:不同测量使用单位也不同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三、测量的四种水平 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有确定单位和测量参照点) 事物特征数字连续体数字特征 ★Stevens 分类:精确度水平由低到高 ★量表水平★特点要素使用统计方法 命名量表区分性无参照点和单位百分比、频数、众数、 χ2检验等 顺序量表区分性、等级性、顺序性无参照点和单位中位数、百分位数、 等级相关系数、 肯德尔和谐系数等 等距量表区分性、等级性、等距性相对零点和相等单位平均数、标准差、 积差相关系数、 以及T检验、F检验 比率量表区分性、等级性 等距性、比率性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所用统计方法 心理测验属于顺序量表将顺序量表转化为等距量表(原始分数即实际分转化为标准分)

心理测验概述心理测验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心理测验概述 心理测验法作为心理学的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心理学和教育、军事、体育、临床医护实践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什么是心理测验?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何意义呢? 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是一种心理测量的技术,就像用尺测量长短、用秤称轻重、血压计量血压一样,都是为了获得所测对象的量。但与之不同的是,心理测验测量的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由此所获得的心理变化的量,可以用来比较、鉴别和评定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或者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状态。 在临床医护领域,心理测验作为一种诊断或辅助技术,被用之于鉴别、诊断疾病和评定治疗效果。 诊疗形式新颖受欢迎 “我经常感到紧张,每天不做什么事都会觉得疲劳!对,我经常会怕黑暗、怕陌生人,觉得谁都不能信任!嗯,我也经常失眠……”心理门诊时两名中年女子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旁做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测试题。其中一人刚刚做完20题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电脑屏幕显示诊断结果:你有中度焦虑症状。而另一人的诊断结果则是“你有明显抑郁症状”。面对这样的诊断结果,两名患者都表示非常信服,医生也当即为她们开出了治疗处方。 相比以前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聊天诊断,做心理测试显得既简单又准确,颇受患者欢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尝试过这一诊疗方式,而且几乎所有做过心理测试的患者都认为电脑最后作出的诊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儿童智力 可据此作出权威鉴定 心理测试题除了对成年人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能作出准确判断外,还能对儿童智力程度进行鉴定。前不久,市区有位女士带着自己上二年级的女儿来看心理门诊。单从小女孩的言行来看,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但母亲称她“不用心记东西,二年级了连十以内的算术题目都不愿意好好学,至今不会做”。经过心理医生给孩子做心理测试,结果令母亲惊讶不已:这个孩子的智力只有40分。 “以前,因为有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对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通过聊天有所感知,接着一步步对患者提出治疗方案。但是,如果一些儿童存在智力缺陷,但表面上看不出来,我们就很难通过聊天去判断孩子到底是心理有问题,还是智力有缺陷。” 目前的心理测试题软件共包含180多套心理测试题,测验的项目包括常见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证定量表”、“睡眠质量指数”、“痴呆简易筛选量表”等,同时也包括一些近年来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气质测定、个性测定、婚姻质量测定等等。 (一)心理测验的类别 心理测验的种类繁多,较常用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a.智力测验 以评估个体智力水平为目的的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估病人的智力水平和智力功能损伤或衰退的程度。 b.人格测验 以评估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的心理测验。常用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E)、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 T)等。 c.诊断测验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疏理+心理测量学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心理测量学章节重点 本阶段内容介绍: 心理测验作为一门用于临床诊断、判断疗效,以及推动心理咨询进程的技术和方法,成为学习心理咨询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也是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培训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心理测验的基本理论、测验工具的使用。本部分内容应注重对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评估及测验结果的解释等。 本阶段学习建议: 这部分内容在基础知识及案例选择题中通过选择题方式进行考核。应对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需要拿握习题集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应对技能部分的案例选择题,需对照相关视频讲解及考试联系,了解常考题型的解答思路。总的来说这部分计算的内容虽然难,但不作为重点,而识记和理解则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如果能够亲身参与几个心理测验,了解其过程,则更有助于知识的整体掌握。 第五章心理测暈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二、测量要素 测量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0℃属于相对零点,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好的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还要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在一个有定量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根据单位的理想\不理想,量表分为四类: (一)命名量表: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是最粗略、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如性别(男、女)、学历、企业性质、职业、地区等。由于定类尺度只能区分事物

是同类或不同类,因此它具有“=和≠”的数学特性。通常计算每一类别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或频率”来进行分析。 (二)顺序量表: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如: ◆考试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髙中、大学及以上。 该尺度具有“〉和〈”、“=和≠”的数学特性,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三)等距量表:也叫等距尺度或间隔尺度,不仅能将事物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还可以准确地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表现为数值。如考试成绩百分制、温度等。等距量表具有类别量表和顺序量表的数学特性外,其结果还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四)等比量表:它具有上述兰种尺度的全部特性外,还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有一个绝对“零点”。如长度米、重量千克、收入元等。等距量表中没有绝对“零点”。“0”表示一个数值,即“0”水平,而不表示“没有”或“不存在”。如“0”度表示一种温度水平,并不是没有温度。比率量表中“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 ◆等距量表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等比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此内容不做重点考察)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测验包括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测验的客观性包括测验的刺激、对反应的量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学概述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第一节概述 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始于欧洲,19世纪传人中国,引起我国心理学家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无论是进行临床诊断、判定疗效,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验为基础。因此,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心理测验的理论和技术。 第一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心理测验虽然只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中较年轻的分支,但其思想和实践源远流长。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在古希腊,测验作为教育的附加物,既测智力技能又测运动才干。在中世纪,欧洲的某些大学已开始使用考试方法。但科学的心理测验则是在工业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P.Galton)。作为达尔文的表弟,他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他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登也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他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K.Pearson)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另一个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l)。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在此文中,卡特尔写到:“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决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又说:“心理测验如果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用的价值都可以增加。”他当时就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所有这些都是测量学上的重要概念。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也对心理测验发生了浓厚兴趣。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作为委员之一,比内(A.Binet)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经过他与助手西蒙(T.Simon)的精心研究,次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这个量表很粗糙,但它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1908年,比内发表修订后的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删掉了1905年量表中不合适的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b理咨询师 目,增加了一些新题,使总数达到59个。在这次修订中,比内首次采用智力年龄的方法计算成绩,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 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人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登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溅验的十年。在此以后,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大半是文字材料,对于未受过教育的儿童无法使用,尤其是在理论上,这类量表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即偏重于用语言文字材料去测量智力,只能着重测量到智力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有效地测定整体的智力。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实际上的需要,所以就有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都是个别测验,每次只能测查一个人,这在时间上是很不经济的。而运用团体测验则在同一时间可以测量许多人,这是心理测验方式的极大进步,也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推孟的研究生欧提斯(A.S.Otis)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广泛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分派兵种的需要。战后此种测验经改造广泛用于民间,尤其为教育和工商等各界普遍采用。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是因素分析盛行的十年,在此期间多项能力倾向测验被编制出来,这些测验为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逐渐

概念: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数字对事物的特性加以描述和确定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测量的对象、测量的结果、测量的方法。 第一、测量的对象——事物属性。两类,一类为可直接测量的事物属性,如长度、体积、重量等;二是只能间接测量的事物属性,如温度、心理等。因此,心理测量是对心理的间接测量。 第二、测量的结果——数字。数字具有区分性,它可将事物按不同属性分类;数字具有顺序性,它可描述事物大小、先后、快慢等;数字具有等距性,它可精确地刻画事物在量上的差异;数字具有零,它可表示事物的比率关系。 第三、测量的方法——法则。即确定事物的属性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测量的工具是心理量表,在这个意义上,它就体现了法则。心理量表编制得好坏,就意味着法则的好坏,其结果决定了心理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程度。 测量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物理测量:即对事物特征的测量,如长度、重量等;生理测量:即对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如心跳、血压等;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如人口普查、经济统计等;心理测量:即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如智力、人格、职业兴趣等。 二、测量的量表 1、量表——一个有参照点的连续体。它有几个基本概念。 单位:是计量事物的标准量的名称。好的单位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有同一意义,不应有异议,所以人的理解都是一致的。第二,单位的距离要等值,即每一单位在连续体上所占的位置长度相同。但在心理和教育测量中所用的单位多是不等值的。例如,有A、B、C、D4个学生,在某次测验中,他们的成绩分别为20分、30分、50分、60分,那么,我们能否说A、B的学业水平之差和C、D的学业水平之差相等呢?对此,我们无法确定,因为各测题的难度不同,所花费的心理能量也是不等的,也就是说各测题的分数单位是不等的。 参照点:又称零点,即计算的起点。若参照点不同,则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点,例如,长度、质量等;相对

心理测验简介

心理测验简介 心理测验是一种测量的技术。心理学家常用心理测验来测量评估人们的某种行为,作为判断个体心理差异的工具。心理测验给人的心理现象提供数量化依据,从而确定心理现象的性质和程度的差异,有助于自我了解、自我选择;同时也供学校、用人单位、教师、家长参考;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因而,美国心理学家Anastasi 认为,心理测验实际上就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心理测验使用的各种工具称为量表。编制心理测验量表的材料,一般都是经过科学方法慎重选择的,能够反映人们某些心理行为特点的问题或任务。把这些材料用标准化的方法加以组织编制,进行对行为样本的测查和统计处理,就形成一种“常模”。这种常模,就像一种“标尺”。同一个量表,在不同年代和地区使用,或用在不同的对象身上,都应该使用不同的常模作为参照,否则,测验的结果就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流行的各种心理测验量表很多。据调查统计,仅以英语发表的就已超过5000种之多。1989年出版的《心理测验年鉴》第10版(MMY-10) 收集了常用的各种心理测验量表有近1800 种。每年几乎都有新的量表出现。尽管心理测验的种类繁多,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归纳为几种类型。 (一) 按测验功能归类 1. 智力测验:这类测验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如Binet- Simon 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智力量表、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及Raven测验等,都是现代常用的著名智力测量工具,用于测量人的智力,评估人的智力水平。可以帮助家长,教师了解儿童的智能,预测学习成绩,为智力开发提供指导。弱智鉴定,超常儿童的早发现。 2. 特殊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可检查人的一般智力,而特殊能力测验则检查人某一特殊的能力倾向。如测量人的音乐能力、技巧运动能力等。 3. 成就测验:这类测验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人的学习效果及教育、培训目标实现的程度,如有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方面的测验量表, 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4. 人格测验:根据心理学对人格的理解和看法,对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估,这类测验的功能就是按这种要求对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验。因为心理学界对人

心理测验的应用原理

心理测验的应用原理 1. 引言 心理测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工具,用于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心理测验,我们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况、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验的应用原理和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个体进行特定的测试,来获得客观的心理信息。心理测验通常包括问卷调查、项目测验和智力测验等多种形式。这些测验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心理信息。 2.1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心理测验形式之一。它通过向被试者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其回答并表达个人看法、态度和行为倾向。问卷调查使用标准化的问题和评分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2 项目测验 项目测验是心理测验中的另一种形式,它要求被试者完成一系列任务或回答一些具体问题。项目测验通常包括情境判断、图形分析、词语关联等,以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用于测量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心理测验形式。智力测验主要通过考察被试者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来评估其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 3. 心理测验的应用领域 心理测验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心理学以及研究领域等。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3.1 教育领域 心理测验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它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业评估、学习困难的诊断、天赋和能力的发掘等方面。心理测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支持。

3.2 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测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员工选拔、岗位匹配、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通过心理测验,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帮助企业招聘和培养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3.3 临床心理学 心理测验在临床心理学中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心理测验,临床心理学家可以评 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人格特征、情绪状况等,从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心理测验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3.4 研究领域 心理测验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心理 测验来收集数据,根据测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探索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 4. 心理测验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心理测验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4.1 社会文化差异 心理测验的应用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心理测验的设计 和评估标准可能更适用于特定人群,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和解释测验结果。 4.2 测验结果的解释 心理测验的结果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解释和分析。测验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 的影响,如测试环境、被试者态度等。因此,解释心理测验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片面和武断的评估。 4.3 隐私和伦理问题 心理测验涉及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收集,因此在使用心理测验时需要保护被 试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研究人员和心理测验使用者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公正和保密的测验应用。 5. 结论 心理测验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工具,通过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人差异。它在教育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临床心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第一节 概述

第十二章心理测验总则--第一节概述 对于临床心理家来说,不论进行心理评估,还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必须以心理测验为基础。因此,临床心理学家必须掌握有关测验的理论和技术。 一、心理测验定义 有关心理测验定义的说法很多,这里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心理测验是在标准的情境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现解释如下: (一)行为样本 所谓行为,系指个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智力和记忆等)和个性等。测验研究不同于系统观察,只能做取样研究。行为样意义,正同对水文、空气和人体血液等进行物理化学分析时的取样研究一样,取部分代表全体。取样研究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样本的代表性。不是任何部分都可代表全体。所谓行为样本,是指有代表性的样本,即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由于所取到的标准样本只是代表某些心理功能,并不能反映这种功能的全部,所以总不免有某种程度的偏差。因此要通盘考虑样本的有效性、有限性和偏离度。只有在全部了解行为样本意义以后,才能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标准情境 从测验方法所引起的情景来看,要求对所有受试者均用同样的刺激方法来引起他们的反应;从受试者的心理状态来看,要求处于最能表现所要观察分析上的心理现象的时期。 (三)结果描述 心理测验的结果,一定需要加以描述,才能使人们理解,才有意义。描述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数量化和划分范畴。例如,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 IQ)为单位,对智力行为进行数量化,用记忆商数、损伤指数分别对记忆能力和神经心理行为损伤的程度进行数量化描述。有的心理品质不便数量化,就划分范畴。当然,可数量化的也可以划分范畴。例如,个性测验结果以内向或外向表示。智力划分为正常、超常和低下。这些均属划分范畴。 各种数量化的特殊量数或范畴名称均有一定的涵义,成为测验学的专门术语,并表示测验结果的意义。 二、心理测验的类别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方法:1.观察法 2.访谈法3.自然试验法 二、心理测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社会背景:在西方一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工厂大量采用童工,许多地方官与工厂主协定,每雇佣20个童工,其中必须带一个低能者,因此有必要开发适当的工具和手段以便有效识别。19世纪前后,智力落后者和精神异常者遭到与精神病人同样的待遇,常常被忽视、禁闭甚至拷打。出于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治疗和帮助的需要,急需建立一种客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方法。法国医生埃斯科瑞尔首次提出区别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者的方法:用观察个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来判断个体的智力水平。法国医生沈干出版《白痴:用生理学方法来诊断与治疗》 个体差异研究:1976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皇家天文学家N.马斯基林因为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的时间比自己迟0.8秒,认为他“私心自用,不依法行事”而将他辞退。此事在20年后引起另一天文学家贝赛尔的注意,他通过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个人观察误差,于是引起了学者们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 一、测量的定义: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二、测量的要素:1.参照点:计算事物的量的起点(绝对零点,人为指定的参照点) 2.单位: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测量 三、测量的量表:1.命名量表2.顺序量表3.等距量表4.比率量表 四、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以测验为工具来了解人类心理的活动,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心理测量的意义更为广泛一些。 五、行为样本:1.在测量或界定一个特定属性的行为时,心理测验并非要测量所有可能出现的行为。2.采用行为样本测量心理变量的第二个内涵是,一个测验的质量主要是由样本的代表性所决定。 六、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七、心理测验的功能:1.测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选人、安置、诊断、预测、评价、咨询 2.测验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搜集资料、建立和检验假说、实验分组 八、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验的对象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3.按测验的材料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速度测验、难度测验 6.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作为测验 7.按测验的性质分类: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 8.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类:标准化测验、非标准化测验 9.按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分类:

心理测量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于1963年到1971年,相继完整地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显示出来,因而是一种普遍性能力,它更多地依赖于遗传,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明显地发展,14岁左右达到高峰,成年后逐渐衰退。 晶体智力是指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主要用于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更多地依赖于环境的作用,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但到25—30岁之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2、抽样误差——由样本变动而产生的误差。信度估计中,抽样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系统误差——与测验无关的因子所引起的恒定、系统的、有规律的变化,存在于每次测验中。系统误差影响效度,但与信度无关。 随机误差(或观察误差、测量误差、偶然误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心理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测量误差是不系统的、随机的,信度完全受测量误差的影响。 3、常模参照测验——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测题平均难度应在0.5左右,并有适当的难度分布。 标准参照测验——一种精心编制的,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它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被试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测题难度应该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不需要区分学生的优劣。 4、会聚效度:一个测验与测量相同特质或构想等理论上有关的变量有高的相关。 区分效度:一个测验与测量不同特质或构想等理论上不同的变量有低的相关。 5、z分数(z-score),也叫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是一个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z分数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给定分数距离平均数多少个标准差?z分数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分数距离平均数的相对标准距离。 t 分数 6、心理测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 价。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测量。心理测验实际上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结合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评价特定个体在特定素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的水平的手段。 7、复本信度——根据一群受试者接受两个平行的等值测验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 内在一致性信度是指同一个测验中各个题目所测内容或心理属性的一致性程度。 8、原始分数: 实施测验之后,我们就依照测验说明书计算测验分数,这种分数称为原始分数。 导出分数: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同时为了使不同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必须把原始分数转换成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这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有时也称它为导出分数 9、构想效度: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效标(关联)效度:反映测验分数与外在标准(效标)的相关程度,即测验分数对个体的效标行为表现进行预测的有效性程度。效标关联效度往往用于预测性测验。 10、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相关问题:①高年龄组儿童的智商,其实际年龄无法确定。 ②智力生长是曲线,智龄不是等距单位,求高年龄组智商就需要对实际年龄加以修订。 ③如果各年龄组的标准差编制的不相等,则一个儿童在各年龄所得的智商不相同,这

心理测验

走近心理测验 “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却仅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句都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心理学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据记载,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有研究心理现象的专著《论灵魂》,但当时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心理学还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属于哲学或其他学科,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心理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作为实证法之一的心理测验在推动心理学科学化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心理测验,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每天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可以看到各种心理测验:“你适合找什么样的女友”、“你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你是否抑郁了”等等,五花八门、这类东西甚至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兴趣盎然,比如,前几天一名战友就打电话问我,说他做了一个心理测试,结果是这样的:你的一些愿望相当不现实,有时你是外向的、和蔼可亲的、好交际的,然而有时你又是内向的、谨慎的、有所保留的,你为自己能独立思考、不轻易接受他人没有充分证据的观念而骄傲。你喜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变化,受制于各种限制和条条框框你会感到不满。有时,你非常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或做了正确的事。他问我,这

个心理测验结果可信吗?大家认为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近心理测验,认识科学的心理测验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我们如何科学对待心理测验。 从我们一出生,测验对我们的生活就有很大的影响。当儿科医生抚摸我们的手掌和脚掌时,实际上她正在进行一项测验。当我们进入学校时,考试决定我们的课程是通过还是不通过,可以进一步决定我们是否需要特殊需要教育。入学以后,我们又要参加各种测验决定我们能否毕业、能否入伍、能否提职等等。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测”,那么测验是什么?测验是指用来量化行为或者帮助理解和预测行为的测量工具和技术。心理测验就是测量人的心理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一、心理测验的历史发展 (一)智力测验 不管是哪种测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那些参加考试的人予以区分。即测验主要是用来评价个体差异的。世界上第一个重要的智力量表正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1905年,为了给弱智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法国公共教育部长任命了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识别弱智者的方法。委员会成员之一比奈和法国医生西蒙一起合作开发了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比奈-西蒙1905年量表是由30个项目(题)组成的个别智力测验(一次只能给一个人测试的测验),以项目难度

[心理学]心理测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精品文档

第一讲心理测验的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心理测验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行为样组 一个测验不可能测量出个体的全部行为,只能从行为总体中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为(即行为样组),通过对仔细选择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的测量,来间接推知个体的特性。由于测验只是测量一个行为样组,为了保证推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抽取的行为样组必须具有代表性。由于行为样组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测题引发和测量的,因此测验题目的取样也要有代表性,必须能够有效地测量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行为。 2、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测验在编制、施测、记分评分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为了使测验分数具有可比性,必须保证所有个体的施测条件相同。在相同的施测条件下,不同个体的测验分数差异才能归因于测验个体本身的不同。标准化是控制测量误差的重要手段。 3、客观性 测验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测量。客观性是衡量测验科学性的重要标志。测验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测验的标准化,测题难度的客观测量,以及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检验等方面。 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1、间接性 人的心理是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某种心理特质。 2、相对性 用测验对心理进行测量,测验原始分数本身没有意义,只有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才有意义。一个人的心理、行为也只有通过和他所在的团体的大多数人的比较才能作出评价。 3、客观性 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验是测量心理的主要工具。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分数的解释都是经过标准化的。测验的标准化使测验结果尽可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心理测验分为不同的类型: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 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公元前4世纪 科学心理学与古代心理学 研究内容:相似研究方法和手段:不同思辩(理论)的研究方法 现象学(描述)的研究方法 实证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 ⏹第一层次: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 ⏹ ⏹第二层次: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体系 第1章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 一、科学研究概述 ⏹(一)科学研究的含义 所谓科学研究,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二、心理学研究概述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第2章心理学研究变量与研究思路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概述 ⏹(一)心理学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操作定义 变量就是能够变动的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以及与之有关的因素。如,一个研究要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学科成绩的影响,这里教学方法和学科成绩是变量,而年级水

心理测量复习资料(全)

《心理测量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 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方法 (一)观察法(二)访谈法(三)自然实验法(四)个案调查法 2、心理测验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背景:心理测验最初产生的原因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对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加。工厂需要童工和低能儿,因此要有适当的工具和手段以便有效识别,人们对精神异常者和智力落后者的同等不良待遇,人们要对他们进行区别,也需要建立一种客观的分类标准和鉴别方法。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天文学的一个事件。 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 1、测量的定义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要素 参照点:计算事物的量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另一种是人为指定的参照点。心理测量中的参照点是人定的,从该点起计算的数值不能以“倍数”的方式解释。 单位:理想的单位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即同一单位在大家看来意义是相同的,不允许有不同的解释。而是有相等的价值。也就是说,第一单位与第二单位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单位与第三单位间的距离。 3、测量的量表:要测量某个事物,必须有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将要测量的每个事物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他距离参照点的远近,以此得到一个测量值,这个连续体就叫量表(measurement),即测量的量表是指在进行测量时体现了测量规则的连续体。 命名量表:类别量表或称名量表,它是量表中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没有任何数量的意义,只起着标志事物的作用,因而没有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顺序量表:等级量表,其测量水平比命名量表高,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多少,它所适用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但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顺序量表具有区分性和序列性,但不具有等距性,也没有可加性。 等距量表: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互相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做乘、除运算。它所适用的统计量表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以及t检验和F检验。 等距量表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应用较多,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心理与教育中的许多测量结果都可以转换为等距量表,并且心理和教育测量中所要测量的人的智力、成就和能力等在客观上并没有绝对零点,这与等距量表的特征是一致的。 第二,等距量表具有一个良好特征,即如果我们对等距量表上的每一个观测值加减或乘除一个数,将不改变这些数值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讲一个等距量表上的观测值转换到另一个与之不同的等距量表上去,就可以对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加以比较。 第三,等距量表能够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观测值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了观测值的信息,能够找出数值信息所隐含的规律。 比率量表:它是最高水平的一种量表,即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这种量表在物理测量中容易见到。所得数值可做加、减、乘、除运算。它所适用的统计量除上述几种外,还可以计算几何平均数及变异系数等。通过对上述四个水平的量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比率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的知识

第五章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1。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即事物、数字和法则。 2。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二、则量要素 (一)参照点 1.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 2.参照点有两种:一是绝对零点。二是人为确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3。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但在心理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标定的测量零点。 (二)单位:具备两个条件 1.有确定的意义。 2。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 (一)命名量表 1。命名量表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只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 2.这种量表分为两种: (1)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 (2)类别-—用数字来代表具有某一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3.在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不能比大小,也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二)顺序量表 1。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也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2.数字包含有数量关系,代表符号是“>”,如A>B>C等,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3。顺序量表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三)等距量表 1.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做加、减运算,但因为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 2.等距量表的数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或者用一个常数去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等距关系.(四)等比量表 1。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2.长度、重量、时间等都是等比量表,其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可以把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量概述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内容提示] 一、测量概述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三、心理测量的种类与功能 四、心理测量的道德准则 一、测量概述 1、测量的定义及种类 ①定义: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所谓“事物的特征”,是指要测定的事物的特定属性。所谓“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所谓“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测量精度首先取决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其次,测量的精确度取决于测量工具的精密度。 ②测量的种类 (1)物理测量(2)生理测量(3)社会测量(4)心理测量 2、测量的基本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心理测量的性质: ①.心理与教育测量依据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法则那样普遍被人们接受的程度。 ②.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对象是人们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 ③.心理与教育测量所使用的量具是由专家编制、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 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目标是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分析的精度并不理想。 2、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可能性)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桑代克,1918) “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卡特尔,1939) 3、心理测量的量表 顺序量表 (1)参照点均为相对参照点(2)单位并不完善 “分”的含义 4、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安娜. 斯塔西) 行为样本标准化难度或应答率信度和效度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功能 种类 1、以测验对象来分 (1)智力测验 (2)能力倾向测验(3)成就测验 (4)人格测验 2、以测验方式来分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3、以测验内容的形式来分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操作)测验 4、以测验功能来分 (1)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 (2)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 (3)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5、以测验评价的参照标准来分 (1)常模参照测验 (2)目标参照测验 (3)潜力参照测验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功能 1、理论研究功能 (1)收集研究资料 (2)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 (3)实验分组 2、实际应用功能 (1)选拔人才 (2)人员安置 (3)心理诊断 (4)描述评价 (5)心理咨询 四、心理测量的道德准则 1、心理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心理测量工作的知识结构 (2)对心理测量的态度 2、心理测量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1)测验的保密和控制原则 (2)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第二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提示] 一、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二、客观标准化测验阶段 三、客观测验的深入发展阶段 一、主观经验性考试阶段 1.西周时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礼记·学记》) 据史书记载:早在我国的西周就初步建立了学校教育制度,那时国学中的太学就已设置了定期的学业考试。学校考试沿袭至汉朝时,大学中已经订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武帝时规定一年考一次,到东汉恒帝时改为“二岁一试”。太学考试的方法有“口试”、“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