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安全文化20060407

空管安全文化20060407
空管安全文化20060407

推行“空管安全文化”实现“长治久安”

民航飞行安全工作“事关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能否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是否“讲政治”的高度。而安全工作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所以实现安全保障上的“长治久安,良性循环”成为了所有民航人的共同理想和愿望!作为承担指挥飞机重任的空管人员,更是以保证飞行安全为自己的“生命线”,高度重视安全不言而喻,但是摆在各级领导和管制员面前的重大难题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一、思路决定出路!安全工作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创新。

展望未来要有新思路,还是要分析历史和现状入手,要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借鉴当今的一些重要科学理论和管理理论。要追根问底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然后从中总结出安全工作的内在特殊本质规律,化繁为简,一以贯之。

1.要实事求是的面对历史和现状

空管界安全形势长期以来,常讲的话就是:“形势严峻”!这也表明安全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如逢改革前后,心普遍不稳,安全就差一些;如逢“整顿的”厉害,“安全弦”绷的紧,就要平静一段。总体来讲虽然安全工作有较大的提高,但安全工作尚没有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空管系统总体上尚没有“一以贯之”的安全管理思路!而安全思路决定安全出路!

问题具体表现在五多一少:

口号多、要求多,贯彻到实处少;

整顿多,文件多,实际问题解决少!

以会议落实会议多,以文件落实文件多,具体可执行规章少。

各种精神、指示多,下面基层积极响应少。

同一性质问题“风水轮流转”,出现频率高,但得到解决少。

例如规律性的出问题的情况有:见习的或刚放单的管制员指挥出问题多;飞机少时反而出问题多;单岗后出问题多;不看雷达出问题多;不看进程单出问题多;进程单填写不规范出问题多;双岗间不沟通出问题多,或者是雷达、进程单都不看;不一而足,每次整顿会议都要强调,文件都要下发但是好象已形成惯性,每次又都解决不了,同样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

2.分析现实,要追根问底,采取质量管理措施。

既然问题多,就要从实际问题中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按照TQM (全面质量管理)的说法就要“把原因分析到能够采取措施的程度”。从系统的观点看,管制员的对空指挥的最重要关键点就是“雷达”,“进程单”,“双岗间预案沟通”这三点合理的往复循环!(进近塔台若合在一起,管制员在能见度允许还有“两观察”的责任:观察地面滑行飞机之间的间隔,观察跑道有无障碍物,“两观察”是为防止地面滑行出事故此处暂不讨论)。出问题就是最常出在这“三点”中!那就用帕雷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该方法强调要为80%的问题找出关键的几个致因(通常为20%)。

“三点”是为防止飞机空中相撞和低于安全高度。那就一个点一个点的细化安全措施。我们管理者就要以“把原因分析到能够采取措施的程度”这个重要理念用好,这是关键一步,要追根问底进行TQM 的戴明循环(PDCA),把每个点都按照TQM理论都落实到最细微之处。

举例说明:如“进程单”这个点,好多整顿文件中都提到进程单填写不规范而出问题,那就一步一步推理下去:

如何才规范呢?

——那就大家一起要查进程单填写使用规定

——然后查到进程单填写“国标”规定,大家一起学习并理解——然后就以“国标”为准绳结合实际讨论具体使用标准格式——结合实际一起制订简明、具体、可行的填写和使用规定

——以实际进程单为例做出几种格式模版供大家参考

——实际使用这些模版,看有何问题

——有问题汇总后一起修订,制订出新模版

——再用以检验效果直到大家认识一致认为较满意

——汇集使用和填写注意事项和标准,纳入程序,固化为规章——检查执行情况,落实到规章已成为管制员的习惯

(注:落实极重要,落实的标志是规章已成为习惯。

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IBM前CEO郭士纳”)——遇有新情况要与时俱进,针对有关新问题和目标继续进行

“戴明循环”及时修订调整。

例如:新进“雷神”二次雷达设备,进程单为自动打印,大家

按“戴明环”如法循环即可。

——在长期使用中又遇到局部不合理的地方,立即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局部戴明循环,使格式不断更加地完善、高效、实用。

(注:“戴明环”——PDCA:计划(Planning)、执行(Do)、

检验(Check)、处理或调整(Action)共四个阶段,八个步

骤。其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

至于“看雷达”,“沟通预案”这两点也要如此循环,这就是在把工作落到实处,就是脚踏实地。长期实践中经过几番“大小循环”,每次进步一点点,就是在追求卓越!每次进步一点点,安全保障系数就是在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安全就是在这细微之处,做到把“安全大事做于细”,“把每一个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个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TQM要运用的好,还要经常用到TQM的几种常用工具:鱼缸会议、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 for Management)、帕雷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质量功能分布图(QFD)、方案效果分析法(solution effect analysis)、关联树图。

二.要想成功就要向成功的人学习

如你仔细观察,我们会看到,虽然民航这些年来不断改革,人员

虽然不断更新,体制不断变化,规章不断变更,技术不断改进,领导不断更换,但是有一些管制员确能稳定的长期保障飞行安全!一个个“大浪淘沙”,但他们好象“坚如磐石,不为所动”,始终能很好的保障安全。在同事眼里,他们具有一些共性:普遍为人谦和,易于配合;技术精湛,心理沉着;工作主动积极,防患未然;朴讷安定,踏实专注;严谨细致,做事稳健,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勤于思考,勤于总结,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面貌;“要想成功就要向成功的人学习”,那是他们身上普遍有着相同的很优秀的安全素养,很正确的安全态度。如果要想长期保障安全,为何不向他们学习优秀的安全素养,正确的安全态度呢?如果将他们这种优秀的安全素养,积极正确的安全态度浓缩精练,形成一种很优秀的工作态度,价值观,进而形成我们的“空管安全文化”理念,然后推而广之,“长治久安”是否就能逐步实现了呢?

这种“安全文化”理念已经有先行者创立了。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 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基本上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

实际上,“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 Culture”。而“Culture”一词,中文一般译为“文化”,但是该词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按照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所做的定义来看,将“Safety Cultur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我们创造更加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安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的珍惜和重视,并使自己的态度、思想、行为符合安全规律的内在要求。人的这种对安全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的举止动念都符合安全的内在规律性的要求,正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从事飞机指挥的管制员们承担着重大的安全责任,缺乏优良的安全素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频度的差错、征候乃至事故的发生……而实际上我们是否一直比较关注管制员“业务技术”的因素,而忽视“优良作风和安全素养”的培养呢?我们是否应当更注重源头上的修正?——思想上的修正才是源头修正,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才有什么样的行为!若优秀安全文化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管制员的思想中,通过优秀文化理念的指导和熏陶,不断提高安全修养,进而不断规范管制行为,自觉遵章守纪,不违章操作,才能在预防飞行事故发生上发挥真正的保障作用,这即是安全文化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安全文化意义在此。

路透社华盛顿4月13日电美国航天局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整计划,此项新计划的目标是重塑美国航天局的安全文化。调查人员去年就对美国航天局“出了问题的安全文化”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

这是与技术问题同等重要的导致事故的因素。由美国加州行为科学公司BST所做的对去年“哥伦比亚”号事故的长达145页的调查说:“安全问题是美国航天局人员必须牢记的观念,但该局尚未建立起全面辅助安全的文化…”

美国航天局由于缺失优秀安全文化,这是导致“哥伦比亚”号事故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安全文化理念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安全文化的理念贯彻会覆盖到安全工作的各个层面。

安全文化的层层推进的作用过程如下:

——先进的安全文化的推广

——大家树立共同的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正确的保障安全的思维模式

——正确的保障安全的行为并逐步成为习惯

——安全行为习惯逐渐成为安全的行为模式

——安全工作得以良性循环

——安全逐步实现长治久安

三、我们根据安全文化的定义,经过认真反复论证推敲和集体智慧的探讨,并汇集长期以来空管界的安全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正确的“空管安全文化”应是:

诚意正心群策群力

谦谨沉稳积极主动

系统思维精细严实

终生学习追求卓越

1、“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本是孔子的嫡传弟子曾子在其被尊为“四书”之一的《大学》中的最核心的一段内容。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要在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为本。指出我们做事情要格除不应有的贪欲、私心,这样才能够做到持身以正,用心唯诚,才能做到正心做人,诚信做事。进而“修、齐、治、平”,在不同领域作出有益国家和社会的事业。

众所周知,管制工作难度大,要求高,责任强,其工作系统性要求很高,涉及方方面面,事无巨细都要统筹兼顾,这就要求班组内管制员间密切配合、班组间沟通协作、不同管制室间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既然是群策群力发挥团队的力量,决不能一片散沙,这就需要有精诚团结为前提!而打造精诚团结的基础就是每个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关系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也就是在国家、单位、集体或团队利益面前,个人利益要放在最后面。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每个人都将个人利益摆在前面,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团队精神就不存在,一片散沙,不但技术得不到交流,甚至出现所谓的“技术壁垒”,互相间配合自然也不会默契,不能想象一个不团结的、一片散沙的集体能够长期确保飞行安全。总之,团结一致是我们高效率的做好各项工作的平台和前提条件,而做到“诚意正

心,格物致知”又是这个平台的最根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有了精诚团结为基础大家才能够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话语,其大意是集中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各种工作。实际也就是通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每个管制员都积极主动的共同合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简而言之,“群策群力”就是发起人或小组将针对业务问题的建议提交上级主管,上级主管召集有关人员对建议进行讨论,然后将通过的建议交给发起人或小组去负责执行。

为何要“群策群力”?这是因为我们管制员从事的是一个高责任、高要求、高难度的工作,在世界最艰难的工作中排名名列第三!因为管制员发的指令承载着很多人的生命安全,也承载着国家的形象和声誉,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即便能力再强也难免有闪失的地方,双岗的配合力会大大提高安全系数,这要求管制员在值班时必须密切配合,实现1+1>3 的团队的高效率;同时管制工作是系统工作,需要对工作中不同侧面的隐患和注意事项不断的与时俱进的总结和完善,不激励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好工作的,“群策群力”是当前和未来长期系统做好管制工作的必由之路,“群策群力”即是管理方法又是安全文化。

2、(1)“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斯宾塞讲过,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所以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就会丧失客观标准。我们管制员在工作中的最重要“点”就是管制席和助管席的“配合沟通”,如果有一方没有“谦虚”的素养,所谓双岗制就是形同虚设,!这保障安全最重要的一环就出现断裂。同理,一个见习管制员如果已经感觉自己已经比师傅都强,我们大家可以预见他的未来!我们不得不称“谦虚”为管制员第一等基本素质!如果整个管制团队大家都能够做到比较谦逊,整个团队也会表现出谦逊的品质,这样大家就不会得少为足,出现骄傲的心态,而是总觉得有做的还不够的地方。因为优秀而不会卓越,就是因为志得意满,心态上已经感觉做的很优秀了,自然行为上不再主动和积极进取,随着时间推移,新的矛盾隐患逐渐出现,但是因为思想上仍然觉得已经很优秀很圆满了,积极地预防措施自然也跟不上,矛盾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是会爆发的!追溯源头,思想上永远谦逊是长治久安的最根本保障。

(2)“谨”为小心谨慎之意

谨慎是管制指挥的的必然要求,因为我们责任特别重大!不能不谨慎。安全工作的点滴疏漏,都隐含着可能的巨大的灾难后果。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大事必做于细。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节之处见功力。要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要谨慎地负责任地下达每一个指令,这种工作态度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条件。

虽然安全工作的充分条件谁也不知道,但是安全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不断总结出来!

(3)“沉”是沉着冷静之意

沉着冷静,就是要求管制员要遇事不慌,自己要能够有一个沉着冷静的心态,才能应对自如!如果你是当班管制员,碰到紧急事件乃至特情,首要的事不是去“慌乱”,因为“慌乱”没有任何意义,于事无补。正确的是面对现实,采取措施,果断下达正确指令。如果你慌作一团,管制判断也会出偏差,声音也可能会颤抖甚至什么也说不出来,“楞着发傻”,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神闲气静”很重要,没有这种心态,真遇到事上,就会要么头脑一空,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或者头脑发直,做事仓促在前,败悔在后,不一而足。遇到特情,心里一乱了方寸,当然也会在行为上、指令上表现出来,对于管制这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来讲,就是大忌。

由于目前在选拔管制学员的途径上,尚没有对心理素质的测评淘汰机制,管制员来了就得干,就得带,到考执照和放单考试也无从考察心理素质问题,难免有心理素质不太过硬的管制员,这的确是一大隐患,如果在管制学员入学关就把好关那是最好。但是,既然干了

这一行,就得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行,遇事不慌不乱,沉着冷静,是管制员的必备素养,平时应当多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理念,知识丰富,业务水平高和素质过硬,内心自然会更加沉着冷静。

培根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无法站得笔直的”!现代管制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航班量的大幅增加,使得管制员要具备更娴熟的技术和本领作为支撑;同时外航的不断增多,若英语管制能力不过硬,特情一发生,英语听不懂,心里一没底,也会慌了手脚。所以说,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塑造核心素质和管制能力,心中才不会慌乱,沉着冷静才有内在的根基。

(4)“稳”就是从容稳健之意,做有把握的事,说有把握的话。“稳”是针对“不稳”来讲的!“稳”是管制工作的精髓。“安全第一”的思想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字:“稳”。不稳的事坚决不干!从管制这个工作上来讲,特别要突出“稳”字!因为管制指挥的特殊性,要求必须“稳”。想到一架普通飞机上就有百十号人,两架飞机上二百号人,采取任何冒险的举动都违背管制的宗旨!冒险是不允许的!我们管制员从心态上秉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不要心存一丝毫侥幸心理,不以“大概”、“可能”“也许”作为管制依据,必须要进一步证实,“是”就是“是”,“不是”就“不是”,搞不清楚那就来稳的,管制的依据一定要来自于客观事实,不能以不确定的东西为依据来推理判断。管制工作要坚决不搞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指挥飞机要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流畅,做就做有把握的事,说就

说有把握的话!这应当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

企业或公司有八分的能力,可以冒着一定风险做十分的事,但是管制这个特殊行业,管制员即便有十分的能力,也只能做八分的事!满打满算的思想,每每害人匪浅,就是因为不留余量,常在悬崖边上走,看起来好象“艺高人胆大”,都没出事,很可丁可卯,但祸患就此埋下……因为跨过悬崖即使微微一小步,下面就是深渊!为何不能稳一些呢?从管制的本质来讲,我们要努力实现职业生涯的零差错,因为我们不能事先知道“崖下有多深”,很可能管制生涯就此结束!秉持稳健的管制作风,不做无谓的冒险应是我们不变的信条!(5)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管制员的必备重要素质。不积极主动就会消极被动!飞机高速飞行,不提前主动进行调配,等到飞机近了再调配势必要被动的多!对于管制这个行业来讲,其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将冲突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上之上者也”。

上品管制员指的是“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人”,从调配指令上听起来简明扼要,雷达屏幕上的飞机清晰流畅,看起来没什么冲突就调好了顺序,这即是“防为上”;

中品管制员总是喜欢“力挽狂澜”,常常在已经有明显冲突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努力化解,管制调配指令已经很忙,雷达屏幕上飞机顺序已不够流畅;此为“救次之”;

下品管制员的共同特点是“简单的事也会复杂化”,出问题频率高,让人提心吊胆。亡羊才补牢,吃嵌才长智,此谓“戒为下”。

有什么样的管制思想指导,就有什么样的管制指令和行为。“积极”在管制上的含义就是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不管是协调亦或是具体指挥都要体现“积极主动”的管制思想,因为不积极的结果是常常导致被动。从事管理工作也要坚持“积极”的原则。这就是杰克.韦尔奇讲的“面对现实,采取措施”!说细点就是四步走,“面对问题,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检查落实”。走完这四步才是把问题落实下去了。这四步再做细一些就是TQM的“戴明环”。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会使潜在的引起安全隐患的链条打断,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是“预防为主”的具体落实。我们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为“预防为主”的具体行动上,做事就要主动积极。如果没有积极地解决问题,有一天你就成了问题的一部分!

3、系统思考精细严实

(1)系统思考的含义就是《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博士讲的:洞察一个复杂事物,从中找出核心要点的能力,用“智慧”这个词也许更确切。

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把系统思考叫作第五项修炼,因为它是五项修炼概念的基石。所有的修炼都关系着心灵上的转换:

●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从局部思考到系统思考

●从把人们看作无助的反应者,转为把他们看作积极改变现实的主动参与者。

●从对现况只作反应,转为创造未来。”

因此,系统思考修炼的精义在于心智模式的转换:

●观察环状因果的互动关系,而不是线段式的因果关系。

●观察一连串的变化过程,而非片段的、一幕一幕的个别事件。

系统思考的关键在于看出“杠杆点”,亦即可引起结构重要而持久改善的点。一旦找到最佳的杠杆点,便能以小而专注的行动,创造最大的力量。

就象前面提到的管制工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如进近塔台管制席管制员应坚持“三点两观察”如图:

其中三点中最重要的“点”就是管制席、助管席之间适时地“沟通预案并达成一致”。因为你只有另外两点都做到了,才算真正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看了雷达、看了进程单这两点的情况下,才会心中真有数,作出正确可靠的方案。精力就要集中在对这三点的不断循

三点两观察

动态循环系统 三点两通报 动态循环系统

环上!核心要点在“沟通预案并达成一致”,这是最关键的管制秘诀。

管制员能做到“沟通一致”这一最重要的“点”,我们很多的人为管制差错将迎刃而解!我们每年的事故征候和差错通报将大为减少!化繁为简是我们管理者的职责,而这必须系统思考,从中找出关键“核心要点”,并加以解决!

(推荐的解决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戴明环”,其中分析原因时要既要进行整体系统思考,又要层层推理深入分析,追根问底——例如针对问题找原因要“连问五个为什么”)

(2)精细严实

(A)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是系统思考,这是系统的宏观层面上说的,在系统微观层面也要有指导思想,这就是“精细严实”。也既是安全文化中的执行文化的问题。

(B)“精”就是精简,简单的含义。当我们经过充分地系统思考,掌握了某事物的本质之后,往往会发现本质问题很简单!这个道理连美国通用电器前CEO杰克.韦儿奇也讲:“作生意很简单,就象做游戏!”可他是在管理四十万人的世界超一流大公司,但他鼓励人们要有简单化的勇气,而不要使业务复杂化。包括管理亦如此,他提倡管理简单化(Managing less is managing better)。简单的程序可以保证快速的应变。我们的管制员也是有体会的,面对复杂情况,往往最好的管制方法就是那种最简单的方法!对管理者而言,好的管理也应

当简明才会高效。如果管理者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或者为了程序化而程序化,看起来好象事无巨细很完备,把规章都定的很完善,但是由于规章太复杂而缺少实际可操作性,制订的规章再多也是徒劳的。管理者可以制订出诸如:“要仔细检查完20个注意事项之后才能指挥飞机上升或下降”的所谓“万无一失”的规定,但是管制员的大脑分析速度不是“奔4”,这种规定只能使人头脑混乱!这种规定多了以后,大家会认为规定就是摆设,违反规章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具体规章制度和程序的制订、修改和完善要贯彻“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也就是需要“群策群力”。事实上,群众知道的决不比领导知道的少,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经过大家认可,是发扬集体的智慧在努力确保安全,当然事半功倍。例如:TQM 方法,就符合此原则,这种方法就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

(C)“细”就是关注并做好和完善细节,不留隐患工作态度。“成功在于系统,失败在于细节”,安全也是如此。大家都在每个细节执行上要做到精细、严谨,积累起来就是整个安全体系的完善。对民航管制员而言,细节的关注就更为重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就是说小地方有疏忽,大的灾难就会发生。自古以来,由于细节问题不注意造成的巨大差异不胜枚举。例如400年前罗马的城墙是欧洲第一大城,坚不可摧!但罗马的灭亡,仅仅是由于“一扇该关的小门没关”,一点小事没注意,古罗马的灿烂文明被攻城者付之一炬!美国一位塔台管制员没有按规定将穿越跑道的飞机的进程单按程序放在管制席

上而一时忘记该飞机,竟同意另一架飞机落地,结果两架飞机在跑道上相撞,火光冲天……;荷兰一位塔台管制员也因为说了“OK , STANDBY”,仅仅多讲了一个“OK”就出现了两架大型飞机跑道上相撞的惨剧!对细节问题认识上的轻视而造成的问题不胜枚举。思想认识决定行为,对细节问题的思想认识不够,自然会造成管制行为和口令的不到位。

标准化和规范化,就是对细节的量化和具体化,对细节一一约定,统一标准,形成体系,这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精细的管理,也就是标准化的管理,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D)再好的管理规章我们也不缺少,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方面我们要重视执行力,作为管制来讲执行就要做到“严”和“实”。严就是严格。例如:不放松规章执行的尺度,规章面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人人平等。对规章的理解,一方面它是约束,另一方面它是保护。“六个一样”就是“严”,如果“六个不一样”就是“松”。规章制度是付出血的教训和代价总结后换来的,如果心存侥幸而不遵守规章那就是要“第二次、第三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而事实是总有人违反规章犯同样的错误,而受到损害。“遵守规章”就是要我们有“不越雷池一步”的理念。越过规章不一定必然出问题,但是出问题必然是违反规章了。我们管制员就是要在规章的保护范围之下来工作,坚决不超越规章去做——因为这是无谓的去冒险。反而在一些小地方违反规章觉得关系不大,又作了多次没出问题,但违反规章的坏习惯从此养成,将来出问题是必然结果!也许前100

次都没出问题,但我们不能保证第101次不被“墨菲定律”击中。违反规章就是冒险,冒险就会有出错的概率,违反规章去冒险必然要被“墨菲定律”击中,而“严”字当头,严守规章不冒险就避免了被无谓击中的危险,这是真智慧。看起来好象有点“机械、死板”,甚至有点“愚”,殊不知,大巧若拙,拙既是真巧;大智若愚,愚既是真智慧!这是管制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决定的,什么行业都有内在的特殊要求和规律,“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管制工作唱的就是安全这个主题歌,规章是在不断总结各种失误的基础上一点一滴的总结归纳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安全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才有“跟着规章走,差错不会有”的共识!不严格规章,不严格要求,不严格管理,不严肃纪律,却想得到飞行安全的结果,是舍本逐末,违背了安全工作的内在规律!

中国人“面子文化”很强,在管制这个行业里,若传统“面子文化”盛行,“执行力”就会落空。明知有错也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纠正,看到也装看不到,留着面子不讲,害怕得罪人,但最后却害人不浅,“面子”反而出了大问题。错误的管制指令或习惯来进行指挥或协调必然对安全构成隐患和威胁,错误的理念或行为得不到纠正必然会长期延续下去并会成为习惯,“安全链条”就有裂纹,空管系统的许多“安全链条”的裂纹越来越多时,也就是小错渐多,大错也会在看似巧合的、偶然的时候爆发。所以必须提倡“严”字当头,求真务“实”的理念。管制员们应当树立“闻过则喜”的理念,因为这正是团队成员诚意正心来帮助自己。如果有问题不讲出来,反而真害自己!

4、终生学习,追求卓越

(1)塑造终生学习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终生学习”系指个人在一生中,为增进知识、发展技能与改善态度所持续进行的有意的且有目的的学习。

从管制工作内在的特殊性质和严格要求,乃至从外部飞速发展的经济的所带来的航班量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对英语水平的高要求,都要求我们管制员们在思想观念上要塑造终生学习的理念,居安思危,积极面对挑战。当前乃至未来将更注重终生学习力!学历教育乃至其他教育都是有一定的时间段的,但是飞速发展的知识和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和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到只有三年,并且还在缩短。纵观空管行业这十几年来也是改革不断和新技术、新设备也在不断得到应用,航班量持续快速增加,英语要求不断提高,对管制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构筑我们的终生学习力是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管制员个人的学习,管制团队才能学习。虽然管制员学习并不保证管制团队也在学习,但是没有管制员学习,整个管制团队的学习也无从谈起。

总之,空管行业的总体安全水平主要看的是整个行业空管队伍的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的。作为不同层级的管理者能否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激励和带出优秀团队,实现安全工作的长治久安;作为基层的员工能否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使水平更高,作风更好,素质更全面,实现以上所说就要形成学习型组织,这就要求以个人的不断学习,“自我超越”为基础,确立“共同愿景”,重新建构“心智模式”,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本标准所列条款作为《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中要害部位部分的扩充内容,凡未注明的引用文件,均出自该标准,并依据其最新版本执行。 2.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2.3《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8) 3 总则 3.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应能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要害部位的防入侵、抗冲击能力,提高对异常事件、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处置能力,防止非法干扰事件,保障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3.2根据民航空管系统工作区域的对安全保卫的要求程度,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区域等级划分为三类。 3.2.1一类安全保卫区域 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区域(区管中心、塔台等)。 3.2.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

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提供保障的雷达、通信、网络、气象、导航、情报设施等区域(站、台、气象楼、重要机房等)。 3.2.3三类安全保卫区域 办公楼及保管重要物品、重要凭证、现金、档案等场所。 3.3新建、改扩建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4 安全保卫区域的防范要求 4.1 一类安全保卫区域 4.1.1设置安保监控室,监控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其中塔台可视情况而定。 4.1.2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 4.1.3在主要进出通道配备防冲撞装置。 4.1.4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建筑物内重要部位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保安监控室对闭路电视画面和报警系统进行监控。 4.1.5主要建筑物或核心工作区域安装防入侵报警系统、室内红外及微波探测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4.1.6安装紧急报警按钮,且可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 4.1.7可配置电子巡更系统。 4.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 4.2.1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周界报警系统,凡无人值守部位,可增加弱电防入侵设施。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本标准所列条款作为《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08)中要害部位部分的扩充内容,凡未注明的引用文件,均出自该标准,并依据其最新版本执行。 2.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防范监控系统技术规范》(MH7008-2002) 2.3《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8) 3 总则 3.1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设施应能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要害部位的防入侵、抗冲击能力,提高对异常事件、突发事件的识别和处置能力,防止非法干扰事件,保障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3.2根据民航空管系统工作区域的对安全保卫的要求程度,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保卫区域等级划分为三类。 3.2.1一类安全保卫区域 区域、进近、塔台管制及相关辅助设施等区域(区管中心、塔台等)。 3.2.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

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提供保障的雷达、通信、网络、气象、导航、情报设施等区域(站、台、气象楼、重要机房等)。 3.2.3三类安全保卫区域 办公楼及保管重要物品、重要凭证、现金、档案等场所。 3.3新建、改扩建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4 安全保卫区域的防范要求 4.1 一类安全保卫区域 4.1.1设置安保监控室,监控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其中塔台可视情况而定。 4.1.2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 4.1.3在主要进出通道配备防冲撞装置。 4.1.4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建筑物内重要部位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保安监控室对闭路电视画面和报警系统进行监控。 4.1.5主要建筑物或核心工作区域安装防入侵报警系统、室内红外及微波探测报警系统、门禁系统。 4.1.6安装紧急报警按钮,且可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 4.1.7可配置电子巡更系统。 4.2二类安全保卫区域 4.2.1设置围栏(墙),安装防攀爬设施、周界报警系统,凡无人值守部位,可增加弱电防入侵设施。

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作用 一、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及推动性作用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更是确保社会或企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从发生的各类事故分析来看,87%以上的事故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再先进的设备,再精准的检测仪器也需要作业人员来操作,因此说,只有加强人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才能有的放矢的防止事故发生。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它是围绕人这个中心来做的一项具体工作。安全文化建设是就安全抓安全,以把安全管理做好为出发点开展的一项具体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职工素养,促进现场工作质量,激发班组这个基础“细胞”活力,推动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而崭新的课题。企业要构建和谐,首先必须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历来是一件大事情,从发生的事故分析,所有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贴合实际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下面根据实际情况就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及推动性作用作简述。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治理整顿、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升温,各类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事故总量仍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人的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安全素质不高,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需要。一是部分干部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为利益所趋,一些单位突击赶产、超能力生

产,出现了安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正常现象;二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职工没有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对危险源的识别、隐患的辨识、安全自保能力不强,培训机制、内容、方法急需改进和创新;三是安全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职工的意识深处,马虎、凑合、不在乎的行为随处可见,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在作怪,缺乏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各工序或工种之间不互相创造条件,甚至留下事故隐患。 (二)安全保障体系和制度不健全。一是规程措施针对性不强、不细致、不全面,贯彻落实的力度不够,使其成为开工护照。超前事故防范不到位,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辨识不及时、不具体,事故隐患处理不及时,事故和违章责任追究不能做到从严、从快。二是系统保障缺失,安全装备、安全设施尤其是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造成失灵、失控、失效,不能真正起到安全保护、安全防范的作用。 (三)安全管理沿袭固有模式,改革创新不够,重复性事故发生较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事后的总结和整改,忽视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事故发生了,往往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段,不能系统地采取措施,安全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二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对事故的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不深、不细、不严,不能从深层次反映问题的本质,以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三是安全管理方法落后。新的形势下,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变化、价值取向的不同,要求我们更新安全思维方式和安全管理手段,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安全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作用发挥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 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使用年限指设备投入使用到退役所经历的时间。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各级空管单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及保养工作。 第二章设备使用年限及更新计划 第四条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单位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值班管理规定(试行)》等要求,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使设备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雷达(包括SSR、PSR、SMR)、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室外单元设备使用年限不

少于12年。 (三)自动转报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 第五条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提前启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以保证设备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服务。 (一)甚高频通信设备、高频通信设备、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等单点通信设备,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测距设备、无方向性信标等导航设备,雷达、自动化系统、程控交换机和记录仪应在投入使用第13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二)数据通信网的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7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自动转报系统应在投入使用第8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卫星网的基带硬件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12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室外单元设备应在投入使用第9年启动更新改造项目。 第六条涉及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的设备(如自动化系统、自动转报系统、语音通信交换系统、数据通信网和卫星网网控系统等),在设备达到使用年限之前,应根据业务和功能需要及时进行软件升级。 第七条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硬件设备市场变化及备件存储情况,每六至八年对系统硬件进行更新。 第八条因特殊情况需在第五条规定时间之前启动更新改造项目的,以及根据第六、七条规定需进行软件升级、硬件更新的,应向民航局空管局提出申请,由民航局空管局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且同意后,方可实施。

浅谈空管安全管理系统(标准版)

浅谈空管安全管理系统(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05

浅谈空管安全管理系统(标准版) 近百年来,全球空管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民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空中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保障航空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着眼于技术细节,虽然保证了运行的规范化,对保障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人为因素、组织因素成为航空事故主要诱因的今天,传统的方法对其考虑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空管安全问题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整个民航业,甚至涉及民航业外的系统性问题。为此,空管系统必须在传统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机、环境”,采取更为系统、全面、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安全管理体系(SMS)

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安全管理体系(SMS)简介 (一)什么是安全管理体系(SMS) 所谓“安全管理”,即是组织为达到预期水平的安全指标而采取的系统地管理组织运行风险的行为。ICAO在文件Doc9774AN/969(机场合格审定手册)中对机场的安全管理系统(SMS)作了如下定义:机场管理安全的系统,包括为实现机场安全目标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工作程序和预防措施等,以保证在机场的安全得到控制,并确保其安全使用。此外,在英美等国家的手册中对安全管理体系(SMS)都有较明确的定义,具体可概括为: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贯彻安全政策,而将组织结构、职责、工作程序和规定等安全要素整合起来的、明确的安全管理模式。 结合分局实际,可以将安全管理体系(SMS)定义为:以清楚透明、系统全面、积极预防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其中清楚透明,意思是指所有的安全管理活动应以文件形式清楚描述或记录下来,且应该具有透明度,独立于其他管理活动。系统全面,意思

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各级空管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依据国家、民航总局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和环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空管单位和从业人员应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政策和要求。 第三条各级空管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种管理方式和行为,加强内部检查和质量控制,达到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 第四条空管系统的安全工作由总局空管局统一组织和领导,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空管站和空管运行部门分级负责。 第五条对空管运行和空管安全管理中涉及安全的问题,各级空管单位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二章机构职责及制度 第六条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及空管站的机关应当设置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和民航总局的安全管理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和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组织安全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和指导所属单位的安全和运行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 (二)对空管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评价空管运行单位安全状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安全管理意见,并对相关整改情况进行跟踪。 (三)规范报告制度,对空管不安全事件等安全信息进行搜集、统计、分析和管理,发现和掌握安全管理规律,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四)对空管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空管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六)参与或组织实施空管安全评估。 (七)配合开展安全审计。 (八)开展空管安全绩效考核、安全奖惩工作。 第七条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及空管站的机关业务部门的安全职责: (一)按照国家和民航总局安全管理政策、法规、规章、管理文件和标准,制定本专业的工作规划,研究确定本专业各项安全指标,参与制定空管安全工作目标和安全责任书。 (二)负责本专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对本专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定期评价本专业运行安全状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落实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并通报有关部门。 (三)定期对与本专业有关的不安全事件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管理,查找问题,发现和掌握本专业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及变化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性管理措施。 (四)对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的安全建议,制定相应的措施。 (五)参与本专业不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六)申请、参与或组织实施空管安全评估。 (七)配合开展安全审计。 第八条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及空管站的运行部门的安全职责: (一)按照国家和民航总局安全管理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标准和上级有关安全措施、要求,具体组织和实施运行安全保障工作。 (二)组织实施本部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定期或适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四)监督检查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协议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五)报告各项安全工作情况和运行数据。 (六)提出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具体事项申请。 第九条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及空管站应当成立航空安全委员会,主任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日常事务由安全管理机构负责。 航空安全委员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民航规章对空管运行和安全管理提出指导意见,不定期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思想的提出,使人类在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行动中,又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工具材料、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1.在人类社会的安全策略、思路、规划、对策、办法的具体行为过程中,用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指导,其意义在于: (1)从安全原理的角度,在“人因”(人的因素)问题的认识上,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预防事故所采取的“人因工程”,在其内涵的深刻性上有新的突破。过去我们认为人的安全素质仅仅是意识、知识和技能,而安全文化理论揭示出人的安全素质还包括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即,安全文化 对人因安全素质内涵的认识具有深刻性的意义。 (2)要建设安全文化,特别是要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的问题,必然要对全社会和全民的参与提出要求。因为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就使得对于实施安全对策,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目标,必须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发动和参与,因此,在人类安全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方面,有了新的扩展。即表现出: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扩展;从产业、工厂、企业向社会、学校、消防、交通、民航等领域扩展;从工人、在职人员 向社会公众、居民、学生等对象扩展。 (3)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的内涵,既包容安全科学、安全教育、安 第 2 页共 5 页

民航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指导材料

编号: IB-TM-2013-002 下发日期: 2013年3月4日 民航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指导材料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3) 1.1目的 (3) 1.2依据 (3) 第二章 跑道侵入概述 (4) 2.1背景 (4) 2.2 跑道侵入的定义 (5) 2.3 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等级 (6) 2.3.1跑道侵入事件严重程度的等级分类 (6) 2.3.2如何正确判定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 (7) 第三章 跑道侵入中的空中交通管理因素 (8) 3.1人的因素 (8) 3.2设备因素 (8) 3.3环境因素 (9) 3.4管理因素 (9) 第四章 跑道侵入的预防 (10) 4.1加强合作,明确职责 (10) 4.2沟通协调,完善制度 (10) 附件1: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检查单 (12) 附件2:防止跑道侵入的主要技术手段 (14) 1机场场面监视设备(ASDE‐X) (14) 2机场活动区安全系统(AMASS) (14) 3低成本地面监视系统(LCGS) (14) 4目视警示灯光系统和道面标志 (15) 5跑道侵入预防系统(RIPS) (15) 6增强型电子进程单系统 (15)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为便于民航各级空管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跑道安全知识,通过解析跑道安全,提出安全建议,为空管行业做好防止跑道侵入提供帮助。 1.2 依据 本材料编写主要依据和参考如下规章和文件: (1)《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CCAR-83); (2)《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4); (3)《中国民航跑道安全规划》(民航发[2008]107号); (4)《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 2001—2013); (5)《关于加强管制员防止跑道侵入工作的通告》 (AC93-TM-2009-05); (6)《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管理规定》(AP-140-CA -2011-3); (7)《防止跑道侵入手册》(ICAO Doc 9870 AN/463);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本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 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安全文化建设包括了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 次,把人、机、环境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人、机、 环境的和谐。安全文化建设强调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规 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2、有利于弥补生产力 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高存在的缺陷。 工程局目前的安全管理,点多面广、战线长,安全管 理难度大;地质灾害严重,安全威胁大;劳动用工的多样 化,职工素质的参差不齐,安全意识的淡薄,自主保安意 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还时有发生;技术装备的相 对落后,安全设施的不完善。这些都必须从解决人的问题 入手,靠人的主动管理来弥补。这就迫切需要提高职工队

伍素质,增强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观念,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技术装备的内在缺陷,从而有效地解决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3、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人不仅是安全管理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管理的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能否做到安全生产关键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取决于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工作规律。 4、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的企业

怎样做好空管安全生产

怎样做好空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空管工作的大局,它是衡量空管系统综合保障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空管系统树立社会形象和谋求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各基层运行保障单位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把握空管系统工作的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做好空管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肤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 一是要端正思想,增强做好空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目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上面喊得响,下面抓得松;上面急,下面疲,各种安全文件不断地下发,但真正落到实处的有多少,致使个别人员有一种麻木感觉。因此,端正思想认识,理清空管系统安全工作头绪,明确安全责任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克服航班密度的不断增加,差错难免、空管系统安全生产是各级领导的事情,与已无关的错误观点。我们民航空管系统安全无小事,应该看到随着人们对人身安全认识的不断提高,民航空管系统在航空安全工作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加大,各种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只要我们大家

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到位,措施完善,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完成航班密度不断增加的同时,不断保持安全的好形势。 三是要树立防微杜渐的思想,坚决克服只要不发生大问题,有点小差错无所谓的错误思想。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对于日常空管系统设备保障工作中出现的小差错,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结果必然酿成大的差错。所以,对任何问题或差错都不能轻视,要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四是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解决你日常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近年来,民航空管系统抓安全工作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但各设备运行保障单位,在管理上有时紧时松的现象,管理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为此,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的落实。一要抓关键。落实好空管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人;二要很抓根本。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和设备操作规程;三要抓好重点工作。从近期民航空管发生的几起不安全事件来看,多数都出现在设备保障单位和重点保障岗位,这些岗位的设备一旦中断,就会造成对飞行安全的严重威胁。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重点单位和岗位,进行深化专项整治,及时做好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防止“错、忘、漏”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安全生产。

浅谈民航空管通信系统

浅谈民航空管通信系统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移动通信系统也得到不断的更新换代,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属于IEEE802.16e基础上的民航机场宽带通信技术,能够与现代化的机场传输网络需求充分符合。本文将对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该系统在民航空管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标签: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民航空管 随着民航交通运输的不断壮大,给空中管理、导航和监视等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以往传统的通信方式已经难以充分符合现代化的业务需求。因此,在航空区域内部布署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成为大势所趋。该系统的建设能够充分满足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对机场移动宽带的需求。 一、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述 (一)系统简介 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对机场基础通信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在此情况下,机场移动通信系统(AeroMACS)应运而生。2003年,第十一届全球航行会议中提出:在机场区域C波段中,采用WIMAX技术将机场宽带与系统相连接,使机场能够实现高速通信。2008年,AeroMACS被正式提出,并且形成了原理样机。2009年-2013年期间,美国、德国、日本等分别在机场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 (二)系统优势 由于机场移动通信系统是在IEEE802.16e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应用了混合自动重传、正交频分复用等新型技术,这将使得该系统与现有其他系统相比来看,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带宽较大、信道较多、安全稳定性较强,能够实现有线IP 与无线网络的顺畅连接,移动性强等。另外,AeroMACS系统的覆盖范围较大,单基站能够覆盖半径大于10km的范围。 二、AeroMACS系统在民航空管中的应用 经过相关调查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机场环境中进行应用,这将为民航空管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系统自身所具备的保密性好、非视距传输等特点,能够在空管的多个系统中发挥作用,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在应急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民航空管传输系统的运行主要为两种,即自建光缆或者依靠电信运营商的方式,同时利用卫星通信作为辅助。当发生突发状况时,现有的通信手段将受到严重的干扰,甚至难以正常使用,这将使得空管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浅谈空管安全管理系统(SMS1)

浅谈贵州空管分局安全管理系统(SMS)建设近百年来,全球空管界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保证空中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民航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空中交通综合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保障航空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着眼于技术细节,虽然保证了运行的规范化,对保障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人为因素、组织因素成为航空事故主要诱因的今天,传统的方法对其考虑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空管安全问题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问题,它已经成为涉及整个民航业,甚至涉及民航业外的系统性问题。为此,空管系统必须在传统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机、环境”,采取更为系统、全面、有效的安全应对措施。安全管理体系(SMS)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安全管理体系(SMS)简介 (一)什么是安全管理体系(SMS) 所谓“安全管理”,即是组织为达到预期水平的安全指标而采取的系统地管理组织运行风险的行为。ICAO在文件Doc9774 AN/969(机场合格审定手册)中对机场的安全管理系统(SMS)作了如下定义:机场管理安全的系统,包括为实现机场安全目标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工作程序和预防措施等,以保证在机场的安全得到控制,并确保其安全使用。

此外,在英美等国家的手册中对安全管理体系(SMS)都有较明确的定义,具体可概括为:安全管理体系(SMS)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贯彻安全政策,而将组织结构、职责、工作程序和规定等安全要素整合起来的、明确的安全管理模式。 结合分局实际,可以将安全管理体系(SMS)定义为:以清楚透明、系统全面、积极预防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其中清楚透明,意思是指所有的安全管理活动应以文件形式清楚描述或记录下来,且应该具有透明度,独立于其他管理活动。系统全面,意思是安全管理活动应有计划地在全系统中持续展开。积极预防,意思是在风险转变成不安全事件并造成安全负面影响前,采取一种识别危险并消除风险的预防性方法。 (二)安全管理体系(SMS)包含的核心理论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核心理论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三个步骤--“危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管理”几乎涉及并影响所有的安全管理行为(安全信息管理、安全评估、事故调查、安全监控等),它也是主动控制安全的最有效方式。 (三)空管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虽然各国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内容略有不同,但总体来看,安全管理体系(SMS)可分为两大部分—强制执行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33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通 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电力安全文化的历史传承 电力工业作为公用事业、基础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电力工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关联性和规模性。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完成的,电力企业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比例协调统一地进行。而电力行业的五大特性,即实时性、系统性、科技性、高危性和社会性等属性决定了电力系统必须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在电力行业中始终处于突出、重要的基础地位,为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电力企业不断进行摸索、创新、实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电力工业以行政管理为主,安全生产主要围绕防止发生人身、设备、电网事故三个方面展开,建立了以“两票三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

浅析民航空管内话系统

浅析民航空管内话系统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内话系统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重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 民航内话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分析了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使用现状,并展 望了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航;空管;内话系统 1.前言 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量不断增加,空管业务量也不断地增长。作为民航空管 系统的内部通信系统,内话系统已成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非常倚重的一套设备。内话系统的 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是衡量空管通信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施空中交通 管制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下面,本文就将对民航空管内话系统做简单分析。 2.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2.1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基本概念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的空管专用通信终端设备,可接入多个有线、无线信道,支持多个席位操作面板,具备席位间通信、信道分配、共享的语音通信系统。 2.2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功能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集中了无线电台和遥控台(VHF和HF)、电话、内部通信及会议等功能,它担负着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地对地、地对空的通信联络和飞行移交等工作。内话系统 为管制员与飞行员、管制员与管制员、任一席位与其它部门有关人员提供了通信途径,并具 备频率分配与管理功能。 3.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使用现状 3.1 进口的空管内话系统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使用的内话系统大多是进口的,从近几年的内话系统建设情况 来看,主要使用的进口内话系统包括: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意大利SITTI MULTIFONO M600 型内话系统、英国DRAKE 4000 系列内话系统、美国Denro内话系统等。其中,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 和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是我国近几年民航空管工程使用最为广泛的进口内话系统,下面将对这两种品牌的内话系统进行介绍。 3.1.1 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 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我国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民航新北京区域管制中心、上海区 域管制中心、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均使用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X内话系统作为主用内 话系统。另外,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也在浙江空管分局、厦门空管站、三亚空管站等空管单位作为主用内话系统使用。下面,对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X内话 系统简介如下: (1)VCS 3020X系统是全数字、无阻通信系统,系统基于双系统并行无交叉的核心结构。在系统内部语音使用PCM编码,语音和无线电信号通过高速数字通道进行传输。VCS 3020X 的硬件系统核心构建于冗余无间断并行运行的PCM电路板。 (2)VCS 3020X系统的接口部分可以与多种通信源实现连接,如无线电设备、电话线路 和ATS网。支持各种不同的信号协议,同样也支持数字和模拟通信。 (3)操作席位、无线电及电话的接口板均通过双重的2M PCM30链路与系统的核心相连。 (4)所有的外部接口,无论是席位还是线路接口,都是通过周边的处理模块与系统的两 个核心连接,其结构图如图1。 (5)VCS 3020X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适合于大区域管制中心;可靠性高、灵活性好,能满足空中交通管制设备的可靠性要求。 3.1.2 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 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是我国民航空管使用较为广泛的进口内话系统之一。目

空管安全

空管安全

一,运输安全体系:安全审计准备——安全审计启动会——安全审计措施——安全审计通报会——编制安全审计报告——安全审计发布。发出安全审计通告——召开准备会——制定安全审计实施计划——与被审计方建立联系——说明审计目的,范围——审计标准,方法和审计程序——确认审计日程,办公场所,人员证件等安排二,安全的概念: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持续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三,安全管理的必要性:1较小的灾难性事故和各种各样的事故征候经常发生。这些较小的安全事件也许是空管安全隐患的苗头。忽视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为更严重事故数量的增加创造条件。2,了解一些事故耗费的总成本,对理解安全经济至关重要。3,航空运输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很可能就取决于是否能够使大众对出行安全感到放心。因此,安全管理是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四,安全管理的方法:1,应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2,高层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承诺。3,促进安全做法,鼓励安全沟通,积极管理企业安全文化。4,有效实施标准操作程序。5,鼓励有效进行事故征候和危险报告的无惩罚环境(正义文化)。6,正常运营情况下安全相关数据的收

集,分析和共享。7,对事故和严重事故征候进行充分的调查,查明系统安全缺陷。8,对运行人员进行综合的安全培训。9,通过积极交流安全信息,共享安全教训和最佳做法。10,旨在评估安全绩效和减少或排除正在出现问题的系统的安全监督和绩效监测。 五,安全管理的责任:1,确定安全相关政策与标准。2,分配维持风险管理活动所需的资源。3,查明和评估安全风险。 4,采取措施排除危险或把风险的相关水平减少到既定的可接受水平。5,将技术进步纳入设备设计和维护。6进行安全监督及安全方案评估。7,调查事故和严重事故症候。8,采取最合适的,最好的行业做法。9,促进航空安全。10,更新民航安全管理规章。 六,风险的概念:安全管理强调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危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从而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财政,环境和社会损失最小化。风险通常被表述为可能性,然而风险的概念绝不限于可能性。风险包括两个方面。评估与某一特定危险有关的特定风险的可接受性,总要既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又考虑千载后果的严重性。风险可以根据如下三大类对风险进行判别:1,不可接受的高风险。2,可接受的低风险。3,介于以上两类之间的风险,考虑时必须权衡风险与效益。 七,事故与事故征候:事故是指发生在航空器运行中的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对于建设和谐企业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人本观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是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最终落脚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要内容是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自觉遵章守纪的价值观,形成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遵章守纪、尊重人和平等待人的理念。明确一切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人活得更好,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了人的发展。这些都反映了尊重生命价值,保护员工身心健康、实现员工价值的的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把实现生产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为动力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经营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保护广大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珍惜、爱护和尊重员工的生命。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2)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

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样怪现象的关键所在。 首先,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 其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超前意识。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②长远意识。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③全局意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④创新意识。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第二版)

管 理 文 件 编号:MD-TM-2009-004 下发日期:2009年8月5日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第二版)

前 言 安全管理体系(简称SMS)是民航界为响应日益高涨的提高航空安全水平的呼声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国际民航组织完成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有关附件的修订,增加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要求各缔约国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通用航空运输企业、维修企业、空管运行单位、民用机场等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中国民航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中国民航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全行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为全面推进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编写、完善了《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该手册是推进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空管运行单位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提供指导和帮助。手册介绍了我国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步骤,以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手册按照民航局的有关文件,细化了部分安全管理要求。各级民航空管运行单位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要按照民航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参考本手册建立并不断完善空管安全管理体系。 民航局空管办 二〇〇九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1 编写目的 (1) 2 依据 (2) 3 定义 (2) 第二章 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结构与组成 (3) 1 概述 (3) 2 管理承诺与策划 (4) 3 安全管理程序 (11) 4 监督、测评与改进 (25) 第三章 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9) 1 概述 (29) 2 空管SMS的准备和策划 (29) 3 空管SMS的实施和运行 (31) 4 空管SMS的改进和提高 (31) 附 录 (32) 附录1: 名词解释 (32) 附录2:安全政策样例 (33) 附录4: 空管安全目标分解示意图 (37) 附录5:涉及空管的风险举例 (38) 附录6 :危险源控制单 (39) 附录7: 危险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分类、风险矩阵 (40) 附录8 制定应急保障程序的情况 (42) 附录9: 安全绩效考核样例 (44) 附录10: 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差异分析表 (50)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保证民航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航事业也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在民航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可小觑。今年来不断有空中事故的发生,其中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于人为因素的不可控和不可预料性,使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威胁加大,怎样解决人为因素带来的威胁是民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加完善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本文就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 标签: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人为因素 引言:2006年9月29日,因为巴西空管不熟悉系统操作,误解了一架ERJ-145公务机的飞行高度,导致其与戈尔航空1907号航班的航路与高度重叠时相向飞行,最终公务机的左翼尖削掉了737的左侧机翼,导致戈尔航空1907号航班坠毁,154人遇难。国内由于人为因素出现的事故也时有发生,2016年10月11日,虹桥机场东航两架客机险些在跑道上相撞,为A类跑道入侵事件,东航差3秒就濒临倒闭。事故主导原因是当班管制员忘了正有一架A330在穿越跑道,就命令MU5643起飞。调查表明当班管制员没有贯彻双岗制流程,在工作压力大时盲目独自决策而导致了失误。目前,保证飞行安全生产的各部门都将人为因素推到研究和预防航空事故的中心位置。因此,研究和防止人为因素给航空安全造成的影响也成为空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由于管制员对硬件设备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加,通信、导航、雷达等设备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在民航空管安全中,管理人员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飞机飞行的安全责任。解决安全隐患,加强民航的安全管理,减少民航人为因素的影响是解决民航空管安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同时也保障了飞机飞行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民航空管人为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对与飞机安全的重要性 空难的绝大多数原因还是人。公司的管理,员工的培训和工作量都和飞行安全相关。空中交通管制按飞行高度和距离,分为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和区调管制。简单地说,哪架飞机在地面如何滑行、飞机什么时候起飞或降落、飞机在空中怎样飞行、飞机是否可能与其他飞机或障碍物相撞、飞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降落等,都属于空管需要管理的范围。当飞机起飞前要认真检查每一个报文、检查所有设施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了解本场及其相邻机场天气是否满足起降标准、了解跑道道面是否正常、跑道灯光是否正常、机位分配是否合理等问题,完成这些检查后管制员还要做好指挥预案,确保本区域航班能够精确,安全落地。如果遇到雷电、降水等恶劣天气时,未起飞的要原地等待,正在空中飞行的,也要听从管制员的指挥在特定地点盘旋或备降、甚至返航,直到天气条件符合标准,管制员再按照飞机情况,指挥它们依次落地。从其他区域接过飞机,就预示这个航空器开始完全和我们场管制员容为一体,它的任何操作都离不开管制员的指令,飞机上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