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xxxx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运河催生和哺育了扬州城,在孕育了丰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培育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玉雕、扬派盆景、扬州“三把刀”技艺、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民歌、扬剧以及扬州木偶戏等,都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扬州民的非凡创造力和特有的地域文化精神。此外,还有吟咏运河的诗词歌赋、由运河作要重要传播渠道的扬州宗教文化等,也都是扬州古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现举要如下: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术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典型代表。这一技艺始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发展,到清代达到空前兴盛。扬州曾是历代的全国印刷中心之一,清代扬州诗局奉旨刊刻的《全唐诗》,因校刻俱精而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传统雕版印刷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包含备料、雕版、印刷与套色、装帧四个环节。目前国内唯有扬州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保存着全套雕版印刷工艺,集中着一批雕版印刷艺人,珍藏着近30万块雕版版片,继续采用印刷线装古籍,使中国的雕版印刷传统工艺及其文化形态得以薪火相传,因而被誉为“中国一宝”。2005年,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建成开放。

【扬州漆器髹饰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起于战国,兴于汉唐,盛于明清。其格调清新,典雅绚丽,富于东方神韵,成为中国传统漆器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风格上,它兼具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南派漆器的精致,同时又独扬州的地理与人文特征。在工艺技法上,点螺、雕漆、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钿、彩绘(雕填)、骨石镶嵌、楠木雕漆砂砚、磨漆画等装饰工艺各具特色,精妙神奇。当代扬州漆器艺术正处于炉火纯青的全盛期,品种齐全,佳作迭出。扬州漆器厂的“漆花”牌漆器最负盛名,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数十件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或在人民大会堂等重要接待场所陈列,或被国家征集为珍品收藏。2004年,扬州漆器髹漆饰技艺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原地产保护。

【扬州玉雕】扬州琢玉工艺有着5300多年的历史,扬州并不产玉,扬州玉器却在长时期里代表着中国玉器的最高水准,“和田玉,扬州工”成为流行全国

的一句谚语。随着运河给扬州带来的三度繁荣,扬州琢玉工艺出现过汉、唐、清三次高峰。清代中叶,玉雕大师云集运河名城扬州,技盖群雄,精品迭出,成为全国琢玉中心。现存北京故宫珍宝馆的大型玉山“大禹治水图”,原料重达

5.3吨,采自新疆密勒塔山,乾降年间运来扬州。工匠们耗时六年,完成这座玉雕,经古运河送往北京宫廷。扬州玉器厂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精品纷呈,数十件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或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并创办了玉器学校,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扬州玉雕传承人;成立了扬州玉器研究所,推动了中国玉文化事业的发展。

【扬州清曲】扬州清曲又称广陵清曲、扬州小曲、扬州小唱等,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扬州清曲南北交融,雅俗共赏,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代表性民间曲种。扬州清曲有500多种曲目,140多个曲牌,并对国内许多戏曲和曲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对扬州地方戏剧扬剧音乐的形成有过重要的影响。一曲《好一朵茉莉花》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其音乐源头即是扬州清曲中的一个著名曲牌“鲜花调”。扬州清曲以丝弦乐伴奏为主体,有四胡、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又以擅板、瓷盘(瓦碟)、酒杯为敲击乐,演唱者各操一种乐器,“手口相应”的表演技巧体现了这一古典曲艺的传统美学特征。扬州清曲曲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品位,富有文采,意象深远,韵味无穷。

【扬州评话】汉代扬州就有说唱艺人的活动。作为曲种,扬州评话的历史约有400年。明末出现了杰出说书家柳敬亭,他以高超的语言艺术成为评话的典范,被评话艺人尊为祖师爷。现代又出现了王少堂等评话大师,使扬州评话享誉海内外。扬州评话传统书目十分丰富,代表书目有《水浒》、《三国》等,另有《清风闸》、《飞跎传》等为本曲种独有书目。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氏水浒”和以康重华为代表的“康氏三国”,是近现代最著名的扬州评话流派。扬州评话以扬州方言说表,多为一人表演,只说不唱,说表生动、形象、细腻、严谨、深刻、实在。它的传授方式分为家传、师承两种,均采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

【扬剧】扬剧是在扬州花鼓戏和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它产生于民间,以扬州方言念唱,质朴生动,贴近生活,

曲调丰富多彩,表现力强。因而特别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俗中有雅,雅俗共赏。20世纪初以来,扬剧得到迅速发展与流行,《百岁挂帅》、《夺印》等剧目曾风靡全国。

【扬州剪纸】扬州剪纸千百年来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剪纸艺术中声誉卓著,是南方剪纸的代表。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求变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

张永寿是扬州剪纸的杰出代表,他引导扬州剪纸从实用性向装饰性和艺术性转化,把民间艺术的审美品格推到了更高的境界,在中国剪纸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扬州民歌】扬州地方民歌十分丰富多彩,其中的水上劳动号子,如撑船、背纤、拉网、放鸭号子等,具有鲜明的运河水乡音乐特色。扬州小调旋律流畅,结构规整,短小精悍。扬州民歌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有《好一朵茉莉花》、《拔根芦柴花》、《杨柳青》、《撒蹚子撂在外》、《数鸭蛋》等。

【扬州徽班】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但京戏原本并不是北方的戏种,它源于徽班。当初,很多扬州盐商家里都蓄养着徽州的戏班,“四大徽班”就是从扬州进京的。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为给皇帝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进京。此后,进京的徽班逐步合并为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京剧在此基础上产生。没有徽班就没有京剧,扬州成为京剧国粹的重要发源地。

【运河诗歌】扬州的许多诗歌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称为“运河文学”。南朝民歌有: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隋炀帝的《泛龙舟》说: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唐代是扬州诗歌的巅峰。出生于扬州和到过扬州的诗人为数众多,知名者

几乎占了唐诗名家的半数以上。“吴中四杰”之一的扬州人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获得“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送朋友孟浩然来扬州,写下了千古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刘长卿送女婿来扬州,写下了“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的句子。刘禹锡在扬州的宴席上,为白居易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佳句。白居易的《长相思》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皮日休《汴河怀古》对隋炀帝作了客观评价: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宋代王安石有名篇《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代萨都剌《过广陵驿》有“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句,明人张萱《邗沟怀古》则写道:

“不尽邗沟水,微茫日夜流”。扬州运河诗歌连篇连牍,佳作众多。

【扬州宗教】扬州宗教门类之多,影响之大,在中国东南地区引人注目,这与古运河这条交通大动脉关系密切。隋炀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在扬州期间大大推动了佛教的兴盛。总管扬州时,他曾建慧日、法云两个道场,安置了来自南方的千余名僧人。在隋炀帝三下扬州的浩荡队伍中,总是有大批僧尼和道士。著名寺庙禅智寺、山光寺,原来都是隋炀帝的宫殿。这位皇帝是利用宗教巩固政治稳定的能手。

唐代扬州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毅然东渡日本,五次失败而矢志不渝,最终获得成功。为了东渡,鉴真曾在瓜洲新河与扬子东河口造船。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在扬州简直就是以庙为宫,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旻寺和天宁寺。他们还到过香阜寺、莲性寺、慧因寺、上方寺、重宁寺等寺庙,并留下了大量宗教诗篇。普哈丁是与扬州古运河关系最为密切的伊斯兰教传教士。他在扬州建造了第一座礼拜寺仙鹤寺,成为全国四大清真寺之一。这位阿拉伯人在扬州生活了十年,不幸死在从山东回扬州的运河航船上。安葬在运河河边是普哈丁的生前愿望,如今普哈丁墓园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完整版)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3篇 1: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1X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

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去古运河玩喽!去古运河玩喽!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听说古运河畔已被整治成优美的风景区,我早就想去看,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不一会儿,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刚到渡江桥,就发现桥上已经建起了仿古楼阁,楼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了咱们扬州古代文化的意蕴。桥下古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灯光自上而下,层次感很强,灯光五颜六色,河面波光粼粼,古运河被映照得更加妩媚迷人。远远望去,古运河在两岸灯光的衬托下真像一条玉带。河边游人如织,很多人拿出照相机不时按着快门。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向爸爸要了照相机,解放桥、跃进桥、康山园、东关炮台、扬州园林甲天下横幅我一连拍了好多张风景照。 听说,这条长1746米、贯通南北的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是隋炀帝为了能到咱们扬州看琼花,让老百姓开凿的。古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孕育了扬州千余年文化,哺育了扬州几十代子孙。天长日久,市区古运河两岸挤满了低矮的住房,显得凌乱不堪。前两年,扬州市政府决定花大力气整治运河周边环境,建设古运河风光带。如今古运河旧貌换新颜,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古运河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果你和我一样,晚上去游玩,保证你会流连忘返!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民革XX市委今年3月,组织部分党员对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地处太行山的一个山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和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丰富文化资源。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六大类: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竞技与杂技。主要有武术社火、故事火、牛斗虎等。二是历史悠久、盛传全市的民间民俗。主要有平定风秧歌、跑马、平定城柏井古庙会上会迎驾与祈雨等。三是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刻花瓷制作工艺、平定砂货制作工艺、珐花瓷制作工艺等。四是道具简单、轻便灵活的说唱艺术。保存至今的说唱艺术主要有阳泉评说。五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民间舞蹈。主要有文迓鼓、武迓鼓等。六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主要有赵氏孤儿传说、浮山女娲补天的传说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开发利用并重,通过各种活动大力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全面普查整理,精心申报保护名录。2006年以来,我市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将搜集整理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记载下来。同时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对市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编辑出版了各种资料。2008年10月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申报第二批省级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平定武迓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保护计划,确定了保护单位,明确了项目普查、申报责任人,使非物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

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批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作者:————————————————————————————————日期:

附件 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共276人) 一、民间文学(5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性别年龄1 钱如松男79朱三与刘二姐长篇叙事民歌富阳市 2陆金元男81 3畲族叙事歌松阳县兰森发男65 4 汤岳生男78 平阳卖技平阳县 5游培余男69二、民间音乐(24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性别年龄6江南丝竹杭州市沈凤泉男73 7畲族民歌景宁县蓝陈启女69 8 顾友珍女70 嘉善田歌嘉善县 9顾秀珍女68 10 钱曾法男49 嵊州吹打嵊州市 11尹功祥男78 12奉化吹打奉化市汪裕章男64 13吹打(洞头龙头龙尾)洞头县施书宝男77 14吹打(平阳吹打)平阳县蔡炳涨男69

15吹打(苍南吹打)苍南县黄友平男70 16 吕贤宝男67吹打(磐安吹打)磐安县 17陈元喜男44 18 徐晓英女70浙派古琴艺术杭州市 19徐君跃男48 20楼塔细十番杭州市萧山区楼正寿男63 21 张宝庆男77 鼓亭锣鼓富阳市 22赵学先男69 23山歌(仙居山歌)仙居县吴梅英女80 24山歌(江山廿八都山歌)江山市吴赛仙女72 25平湖派琵琶艺术平湖市朱大祯男68 26 赖喜能男82遂昌昆曲十番遂昌县 27朱松田男79 28 肖大福男69 竹溪锣鼓松阳县 29徐发增男83三、民间舞蹈(47人)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性别年龄30黄沙狮子临海市王曰友男58 31余杭滚灯杭州市余杭区汪妙林男62 32 周永根男48 奉化布龙奉化市 33陈行国男46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955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Tour guide of Yangzhou ancient canal

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扬州古运河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中的一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乃是它的滥觞,所以扬州古运河是南北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xx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去古运河玩喽!去古运河玩喽!”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听说古运河畔已被整治成优美的风景区,我早就想去看看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不一会儿,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刚到渡江桥,就发现桥上已经建起了仿古楼阁,楼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了咱们扬州古代文化的意蕴。桥下古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灯光自上而下,层次感很强,灯光五颜六色,河面波光粼粼,古运河被映照得更加妩媚迷人。远远望去,古运河在两岸灯光的衬托下真像一条玉带。河边游人如织,很多人拿出照相机不时按着快门。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向爸爸要了照相机,解放桥、跃进桥、康山园、东关炮台、“扬州园林甲天下”横幅……我一连拍了好多张风景照。 听说,这条长1746米、贯通南北的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是隋炀帝为了能到咱们扬州看琼花,让老百姓开凿的。古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孕育了扬州千余年文化,哺育了扬州几十代子孙。天长日久,市区古运河两岸挤满了低矮的住房,显得凌乱不堪。前两年,扬州市政府决定花大力气整治运河周边环境,建设古运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浅析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邵冬梅B090902023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非遗保护技术这一对于我的专业最重要一门专业课。虽然整个教学过程换了许多人,而且上课的内容也形式不一。但所有老师都围绕了关于非遗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发掘区保护的主题。作为一名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我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既然要在期末结束之际交一篇论文,那么我就说说我的家乡(黑龙江)的非遗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突出黑龙江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代表性及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80年以上的传承史,传承谱系清晰,传承人具有代表性,项目处于濒危状况”等标准,最终确定了“宁古塔民间文学”、“五大连池药泉会(圣水节)”、“古驿道站丁习俗”、“秋林里道斯红肠制作技艺”、“海伦剪纸”、“望奎皮影戏”、“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黑龙江传统魔术”、“罕伯岱达尔斡尔族民歌”、“鞑子秧歌”、“满族萨满家祭”和“蒙古族草原赛马”等13个类别的49个项目。其中,涉及七个少数民族的26个项目,满族8项,鄂伦春族7项、赫哲族5项、蒙古族3项,达尔斡尔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各1项。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目前,黑龙江省的“二人转”、“东北大鼓”、“桦皮工艺”、“鱼皮工艺”及一些少数民族的说唱、舞蹈和民俗等9个项目已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几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起源、特色。 1、“满族珍珠球”像篮球的运动项目 据五常当地人介绍,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分布于五常拉林镇及周边区域,其他满族聚集区也能见到。满族珍珠球历史悠久,最初源于满族人采集珍珠的劳动。努尔哈赤时代居住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年男女,在采珍珠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做大珍珠,竞相往鱼篓里投,投中者预示未来能采到更多的珍珠。为与风浪搏斗,蛤蚌神化成“蛤蚌精”张开贝壳,防止珍珠被夺走。至此,一种攻守兼备的满族球类竞技项目诞生。 满族珍珠球是既古老高雅又文明适度的体育竞技活动,具有满族文化传统,目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五常等地,人们只有在庆祝民族节日时才玩起这种运动,这对“珍珠球”的发展、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孙主任透露,下一步保护的措施,除了采取通过信息、图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作者荣子涵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0828150088 成绩 指导教师张春香 2010年08月21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1900年发表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都没能延续至今。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王朝被覆灭,又有新的统治者站起来,然而哪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战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能打断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延续,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然而对于这些精髓我们并没有好好的保护与利用,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愈来愈多的与世界接触,我们喊着让中国国际化世界化,可是那样的后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出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些事情我们经历的久了,就会忘记它不平常的来历。直到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一原本属于我国的纪念节日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乐府诗集》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然而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迪士尼版的《花木兰》。迪士尼乐园中被许多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人物围绕的木兰亭即灿烂夺目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若木兰真的知道了,恐怕现在又要多叹息了。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饮茶始

扬州古运河作文

扬州古运河作文 扬州古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 她因岁月沧桑,年久失修,已失去往日风采, 大 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扬州古运河作文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扬州古运河作文篇一 游无锡,一定要游古运河。现在正是春日,是游古运河的好季节。 千里京杭大运河,无锡是唯一一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站在惠泉山远望, 运河像一条白练般自天而降,那般轻柔、那般飘逸,就那样温情的把城市分成了 两半。 无锡是一座因水而兴,傍水而建的古城。世人皆知,大运河是隋朝风流淫逸 的隋炀帝为下江南看琼花的杰作,却不知大运河的始作俑者却是 3100 年前的吴 泰伯。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从陕西千里奔吴,在无锡梅里建立了一个勾吴 国。眼见湖水漫漫,沼泽密布,人栖树上,无路可行,就率领了他的族人和当地 先民,用简陋的工具开凿了一条运河,后人称为泰伯渎。公元前 486 年,吴国末 代君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与诸侯争霸,疏浚沟通了包括他始祖开凿的泰伯渎 在内的、 自姑苏平门至广陵的水道, 成为今天京杭大运河江南段最早的一段雏形。 夫差贯通吴古故水道后,无锡先民为了饮水、用水、交通的便利,就在运河两岸 定居下来, 逐渐形成村落, 发展成市镇, 建立了县城, 成了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先有运河,后有城市,运河是无锡的母亲河。年轻时,我曾临河而居,夏日在河 中洗澡游泳,秋日在柳荫下垂钓,日子过得闲适、惬意。游无锡古运河,要从河 中心的小岛黄埠墩开始,方得游河之妙。头天晚上,夜泊墩上。翌日凌晨,东方 的启明星渐渐隐去,晓风残月,杨柳拂面。这时,雇一叶轻舟,迎着旭日起航, 两岸的桃花、茶花、迎春花和白雪般的樱花在晨露中,渐次亮起来,她们摇曳枝 叶,舒展花瓣,微笑着欢迎你的到来。 离开黄埠墩半里水路,回望墩上翠楼月轩,在旭日照耀下,金碧辉煌。泊在 河中的大船小舟开始蠕动,渔船上,不时冒起缕缕炊烟。面积 220 平方米的黄埠 墩,不是一般的河中小岛,传说它“洪水不沉没,水枯不见底”,是神龟化身, 深得古运河之灵气。在墩前,你似乎能听到当年吴王夫差伐齐时的咚咚战鼓,在 墩后你仿佛听得到春申君率众人疏浚河道时的劳动号子。 你看, 河中流驶来两艘 龙凤楼船, 船中, 笙歌悠扬, 芦笛嘹亮, 可以想见当年康熙、 乾隆下江南的余韵。 元至元十六年,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北上路过无锡,在黄埠墩上过夜,写 下了《过无锡》一诗,诗曰:“金山冉冉波涛雨,锡山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 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夜读程婴存国事,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学生姓名:谢奎 年级、专业:13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指导教师:符昌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黄梅戏为例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彩,种类异彩纷呈,其中湖北的黄梅戏作为南方戏曲种之一极具代表性。黄梅戏原称黄梅调,又叫采茶调,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赣而流传到安徽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其他历史遗迹、遗址及人文景观一样,都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这两者作为现存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性,决定了其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随时代迁延与变革而被人们忽略或忘却。因此,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保护因其本身存在形态限制而受到现代社会发展冲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已成为国际间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黄梅戏的艺术性与价值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黄梅戏文化,即指发生于历史上的皖、鄂、赣以及由此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黄梅戏来源于该区域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方式,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定:其一,黄梅戏文化是指历史上该地区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安徽、湖北和江西界线上的相关区域。其二,黄梅戏文化约有两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其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息息相关。严格意义上来讲,黄梅戏文化在建国后达到了鼎盛,因此有“梅开二度”一说,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三,黄梅戏文化不仅仅是该地区的一种盛行文化,她更有徽州人带向外省,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黄梅戏文化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演变,日渐成熟,

论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对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内容。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议、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其保护的意义是什么,进而制定如何保护的对策,才能够使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的。 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我们的所有的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保护提倡就会消亡。因此保护“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迫在眉睫。但是,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作要对精神家园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既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又需要确定各自的职能、履行相关的责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和谐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它的价值不单体现在传承人创作的作品更在于传承人所拥有的技艺技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生存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没有任何文化形式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失去了传承和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 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 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四、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得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之间求同存异,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五、《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能够增强人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同时也是创造性和文化创作的主要源泉之一。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真正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从而更有力的反作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促使其早日完成这一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并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希望对你有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篇1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

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2014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

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附件1: 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新入选项目) (共304项,合并后为244项) 一、民间文学(30项,合并后为25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大禹传说绍兴市 2 虞舜传说上虞市、余姚市 3 王羲之传说绍兴市 4 刘阮传说天台县 5 叶法善传说松阳县、武义县 6 陈十四传说丽水市 7 罗隐传说富阳市 8 布袋和尚传说奉化市 9 岳飞传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10 苏东坡传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11 戚继光抗倭传说台州市椒江区、临海市 12 钱塘江传说杭州市江干区 13 龙泉窑传说龙泉市 14 射村后羿神话湖州市南浔区 15 海洋鱼类故事嵊泗县、洞头县 16 桐乡蚕歌桐乡市 17 常山喝彩歌谣常山县 18 缙云歌谣缙云县 19 台州府城民谣临海市 20 开化“满山唱”开化县 21 湖州山歌湖州市吴兴区 22 舟山渔业谚语(渔民看海测气象)岱山县、舟山市普陀区 23 路桥气象谚语台州市路桥区 24 宝卷杭州市余杭区 25 畲语景宁畲族自治县 二、民间音乐(10项,合并后为7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6 富春江渔歌桐庐县 27 越窑青瓷瓯乐慈溪市 28 竹乐安吉县 29 道教音乐平阳县、苍南县、松阳县、洞头县 (东岳观道教音乐、 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 月宫调、洞头海岛道教音乐) 30 天台山佛教音乐天台县 31 汀洲吹打云和县 32 独角台场缙云县 三、传统舞蹈(25项,合并后为24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3 造趺宁波市北仑区 34 澥浦船鼓宁波市镇海区 35 宁海狮舞宁海县 36 木偶摔跤余姚市 37 龙凤狮子灯泰顺县 38 碇步龙泰顺县 39 踏八卦永嘉县 40 五梅花海盐县、海宁市 (海盐五梅花、海宁五梅花) 41 狴犴龙舞上虞市 42 鲤鱼跳龙门武义县 43 武义三狮武义县 44 麒麟灯龙游县 45 小儿走马灯龙游县 46 浦江擂马浦江县 47 鳌龙鱼灯舞玉环县 48 马啸滚灯临安市 49 霞山高跷竹马开化县 50 脱节龙龙游县 51 竹叶龙安吉县 52 坎门花龙玉环县 53 缠足苦三门县 54 梅溪旱船安吉县 55 犟驴子安吉县 56 处州板龙丽水市 四、传统戏剧(10项,合并后为8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7 和剧平阳县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调查报告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调查报告 扬州古运河从湾头黄金坝、大水湾、宝塔湾、扬子桥至瓜洲入长江,总长29.3km。称扬州为南运河,为扬州古运河风光带建设的金华所在。北岸大部分已绿化种植到位。 扬州古运河风带绿地整治以增加绿量为主要目标,科 学配置人工植物群落,注重乔、灌、藤、地被、花草相 结合, 立体 丰满 的生 态绿 化景 观,乔木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主 要由草坪地被、树木(乔木、花灌木、 观赏竹)和园林小品(人工地形、假山 迭石、亭阁长廊、水体喷泉、曲径蜒道) 等3部分组成。依“古”为线索、“园”为框架、“绿”为基础、“景”为点缀的扬州园林特色,有机配置,优化组合提高古运河的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生态绿化体系,为居民一个较舒适便捷的休闲、健身、观光、游憩场所,为城市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统一的绿化生态环境。 古运河绿化带充分利用多种树木的挥发性分 泌物具杀灭周围环境中细菌的生理生化功能,在 居民活动密集区,成片栽植松、柏、樟、合欢、 女贞、广玉兰、夹竹桃等树种,营造生态保健林, 灭杀空气中的有害细菌、减少空气传播型疾病的 发生率。 充分运用不 同树种有的枝 干形态,花叶 色彩及花果芬芳等观赏性状,配植银杏、垂柳、香樟、槭树、玉兰、碧桃、梅花、桂花等,显示组合韵味的魅力,呈现季相演变的历程,营造富含诗情画意的靓丽生态植物景观,切合人类崇尚自然、反朴归真的时尚潮流,充满观光休闲的身心愉悦。 扬州古运河常用的铺装材料有,石材,砖,木材,花岗石,混凝土等,不同的风格和质感课看出铺装的形势。

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在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 体系建设中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但是,绿化模式设计及 其构建技 术还需进 一步完 善:绿化 模式的景 观质量、 生态效益、环保效应及保健功能等尚需建立合理 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使古运河生态环境建设更具 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及中外视角(讲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及中外视角 马迎胜 (2011年11月5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科学定位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当下主要有以下三种定位: 1.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 2.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3.现实社会构成的一部分。 这三种定位都有其合理性,只因其所站角度有所不同,而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 其一: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其第一条“本公约的宗旨”中,站在保护人类文明成果的世界视角,表述了订立公约的宗旨。一是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一个部分;二是强调了各相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平等的,都应受到尊重和相互欣赏,体现的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和普适性要求。 其二: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视角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三:促进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适应的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的一部分,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共时发展的特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今的社会体系,既是促进其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要措施,又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 综上所述,立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本土的现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文化、民族、现实等各种因素,应当在坚持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研究的科学定位,构建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的学科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只有对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有深度的认识,才能构建学科的自足性和合理性,也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以往的学科研究关涉度高,完全可以在以往的学科体系基础上组合、生成。所以,我们的研究切入点,应当重在从已有的学科体系出发,将其研究范畴相重合的部分加以清理,从而构建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体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文化部组织编写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手册》的有关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如下表: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若干问题与建议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若干问题与建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范围及其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携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然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很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危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做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做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了,应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保护、传承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于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8月28日批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公约》对此定义作了具体的说明,指出非物质文

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典故与传说等);2.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等);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传统节日、民族节日和传统习俗);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传统医药、宗教信仰等);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包括民间美术和公益类、生产类、商贸类手工技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 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遗的保护传承,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先进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关系到人类文明多样化及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传承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还处于起始阶段,出现的问题不少,需要我们共同关注、探讨和解决。 目前,从我所处的永康市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资源消亡速度快 就如2011年永康云溪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为发掘云溪古村落文化,在收集编写《云溪传说》时,很多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