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物安全相关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相关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相关制度

检验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

1 目的

有计划地对质量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4.3 人员资格和考核

4.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相关学历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3.2人员上岗前,科主任组织对聘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

实验室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1. 实验室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生物安全及其他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

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 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

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3. 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

实验室紧急情况处理规程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是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这些器材和用品主要是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暴露于生物危害物质(气溶胶、喷濺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种物理屏障。1装备包括:

? 1.1、帽子

? 1.2、眼镜(安全镜、护目镜)

?2.2.4.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11.3手套的使用

?2.3.1.一般情况下,佩戴一副手套即可(BSL-1实验室),

?2.3.2.若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感染性物质时应该佩戴两副手套。

?2.3.3.在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污染,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并脱下后丢弃在生物安全柜中的高压灭菌袋中并立即戴上新手套继续实验。

?2.3.4.戴好手套后应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服袖

?2.4手套的清洗和更换

?2.4.1.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可再次使用。用后立即进行高压灭菌消毒然后丢弃。?2.4.2.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

?2.4.3.在脱去手套之前消毒,再用自来水或肥皂和水加以彻底清洗

?2.5手套更换

?2.5.1工作人员在完成感染性物质实验,离开生物安全柜之前,应该脱去外层手套丢入

生物安全柜内的高压灭菌袋中。然后用消毒液喷洗内层手套,以避免后来污染门手、电灯开关、电话等(BSL-2)。

?2.5.2避免触摸不该触摸物

?2.5.2.1.戴手套的手避免触摸鼻子、面部和避免触摸或调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眼镜等)

?2.5.2.2.避免触摸不必要的物体表面如灯开关、门或捏手等

?2.5.2.3.如果手套撕破应该脱去,在换戴新手套前应清洗手部

?2.5.2.4.注意尽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

?3.2.5.2或在使用玻璃器皿进行极具爆破或破损危害。

?---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保护整个面部和喉部,应该佩戴护目镜或面罩。?3.3洗眼装置

?3.3.1如发生腐蚀性液体或生物危害液体喷溅至工作人员的眼睛时,应该(或在同事的帮助下)在就近的洗眼台(洗眼装置)用大量缓流清水冲洗眼睛表面至少15到30分钟。事后必须立即填写事故报告单并立即报告主管领导。

.四、头面部防护装备

?4.1口罩

?口罩仅可以保护部分面部免受生物危害物质如血液、体液、分泌液以及排泄物等喷

溅物的污染;仅适用于---BSL-1或BSL-2实验室中使用?4.2面罩

?4.2.1头部防护防护帽

?4.2.1.1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佩戴简易防护帽可以保护工作人员避免化学和生物危

害物质飞溅至头部(头发)所造成的污染。

?4.2.1.2要求:工作人员在微生物实验操作时应佩带防护帽

五.躯体体防护装备

?5.1防护服(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围裙以及正压防护服)

?5.1.1、在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一直或持续穿上防护服

?5.1.2、清洁的防护服应放置在专用存放处

?5.1.3、污染的防护服应放置在有标志的防漏消毒袋中

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1.目的

为了保证检验科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重大医疗事故和人身伤害事件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的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的仪器和设备,应通知工程师维修,并有记录。

5.5个人防护

实验室不应穿露脚趾的鞋,穿戴工作服,特殊的区域需要戴口罩和帽子;实验均需戴手套,实验完后,丢弃手套,随后洗手方可离开实验室;如工作中,接打电话,需脱手套,到工作区域外进行。5.5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每天的实验标本,应放置规定的地方,并记录保存数量;菌毒种,由专人保存在规定的地方,并上锁和记录;标本的过期销毁,由专人负责,并有销毁记录;菌毒种的移动或其他需要,需记录。

6.纠正措施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制定纠正措施,实施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将

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

紫外灯瓦数≥1.5W,距紫外灯1米处照射强度≥70W/㎡。

4.2.7这张消毒:应用80ml/m3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6小时后方可带出。

4.2.8地面消毒:工作结束,应用含有有效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拖地。

危险废弃物处理规程

1.目的

为妥善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由性废弃物收集处理。

3.5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3.6 痰、血、粪及其它固体标本,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

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实验室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方法。

3.5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必须用其他器具处理,如刷子、夹子或镊子,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消毒。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流程.doc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 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 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 用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 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 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 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 、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 1 次,每月对冰箱内 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 200CFU/m3 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 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 理。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参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以及《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医院??管理及“三甲”创建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 1、完善实验室安全层级管理体系。 2、广泛宣传,树立安全意识。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 全培训。科室将通过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 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建设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综合整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全面检查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 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连体工作服、围裙)、一次性使 用橡胶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 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实验室装修,明确实验室分 区,绿色环保实验室

3、连续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1)所有仪器设备是否都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之前,是否进行了清除污染工作?3)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4)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是否定期检查? 5)离心机的离心桶及转子是否定期检查? 6)是否有盛放玻璃器的安全容器和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4、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急救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与医院职工保健部门共同制定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免疫计划; 4)举行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鼓励实验室成员报告潜在的暴露事件 5、实验室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1)职业暴露和化学危险品溢出后的应急预案; 2)实验室安全的全面认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制度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安全。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因我检验科只进行空气菌落数检测,评估仅有一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机会比较少,一般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一般技术就能控制感染,或者存在对其有效免疫方法的菌种。评估我检验科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安全的一般要求 1.吸烟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 (2)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 (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 2.食物、饮料及其它 (1)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的其它物质 (2)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

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 3.化妆品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4.眼睛和面部的防护 (1)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的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和皮肤感染的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的情况时,必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5.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 (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的服装,工作服应干净、整洁。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到身上的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2)采血员和其他需要接触病员的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 (3)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4)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 1.在检验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 2.各检验单元有防范处理检验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检验单元应建立检验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检验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报告医务科,并交书面报表。 7.科室应认真填写“检验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科主任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科主任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医务科,医务科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检验科。 8.对发生的检验不良事件,组织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 发生不良事件后,科主任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本科室的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 发生检验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理。 11. 检验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12. 检验科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 版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检验科要根据具体条件,需要拟订安全技术规范,切实遵守,并定期检验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熟悉电路总开关,灭火水龙头,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2 菌种、毒种、剧毒试剂及贵重仪器物品应指定专人保管,要有防偷防盗措施,单独建立帐册,记录进货及领用数量、领用人及日期。科室要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 3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

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等,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 实验室的用电设备、电源线路、煤气、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要正确使用,特别不能带电检修仪器。 5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时间发生。 6 注意门、窗安全,防盗防窃。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JCI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与适应X围 对可能发生在检验科里的突发事件和危险,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并对每位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使员工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良好运行,做到防患于未然。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2 政策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所指定,要XX验室员工和在场的其他员工、病人共同遵守,是预防一切危险发生的安全保障。 3 定义(无) 4 流程 4.1 实验室防火防爆 4.1.1制备与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实验室,要求通风良好,能防日晒,并远离热源。 4.1.2储备有易燃易爆物质的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明火取暖和明火照明。 4.1.3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储存,搬运时应轻拿轻放,对其进行各种作业时,严禁使用能打出火花的铁质工具。 4.1.4储存可燃、易燃性气体的库房和使用气瓶时,严禁易燃气体和助燃气体混合在一个气瓶内,或两种气体混放在一个库房内。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4.1.5遇水燃烧的物质,必须注意防潮、防水。 4.1.6氧化剂的储运和运输应注意与有机易燃物隔离。易燃固体以金属容器包装

少量可装入玻璃瓶中,使用氢气等易燃气体的实验室,符合防爆要求,通风良好。 4.1.7电器防火 4.1.7.1 引起电器火灾的危险主要有电路短线、超负荷、接触电阻大、电路设备发生火花或电弧、静电放电发生火花等。为防止发生短路而发生火灾,必须严格执行电器安装,维修规程,并注意导线绝缘必须符合电路电压和工作状况的需要。 4.1.7.2 在腐蚀气体的房间,导线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1.7.3 潮湿房间采取防潮措施,为防止电路在短路时造成的严重后果,应去掉电路上过多电器设备。 4.1.7.4 导线与电路的连接要固定,以防产生大的接触电阻。 4.1.8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防火防爆训练,掌握灭火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参加演习。 4.2化学危险物的管理与使用 4.2.1腐蚀品应在近离地面处储存以减小掉下的危险。 4.2.2严禁氧化剂与易燃剂存放在一起。腐蚀性化学品要单独存放。例如:乙酸或乙酸酐等有机酸应与硫酸、硝酸或高氯酸等强氧化剂分开储存。 4.2.3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该戴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 4.2.4急救设备:使用腐蚀性物品的场所,应设有合适的急救沐浴设施和洗眼装置。 4.2.5易燃易爆液体应在合格的容器里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4.2.6易燃或可燃性液体的储量超过1000升,至少应有1间专用储藏室。 4.2.7 储存可燃性液体的仓库应远离明火和其它热源。 4.2.8可燃性液体如需要在冰箱内存放,该冰箱的设计必须符合避免产生蒸汽燃烧的要求。实验室所有的冰箱门都应标明可否用于存放易燃、可燃性液体。 4.3 实验室防毒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1.1紧急事件电话和办公室联系方式 救护车/火警/警察120/119/110 生物安全负责人:医院院长(负责人) 生物安全办公室:检验科主任 实验室平面图、紧急出口、撤离路线: 1.2生物安全管理机构 生物安全负责人:医院院长 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医院主管院长,主要管理部门和检验科负责人 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检验科主任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各专业实验室或专业组负责人 生物安全办公室:设在检验科办公室内,主任:检验科主任成员:各专业安全员1.3职责 1.3.1生物安全负责人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为生物安全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

◆保持与生物安全办公室的联系。 1.3.2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 各专业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其主要职责是: ◆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决定并授权进入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监督有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作出停止实验的决 定。 ◆任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具体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 ◆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向生物安 全办公室报告。 ◆负责对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实施前的生物安全 审查。 1.3.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以及技术规章方面的咨询工作。 ◆就技术方法、程序和方案、生物因子、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内部安全检查。 ◆纠正违反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在出现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或其他事故时,协助事故调查。 ◆检查和监督实验室废弃物的有效管理与安全处置。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报告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5年3月,按照检验科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YX-BS-011],由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主持,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小组参与,对检验科生物安全作风险评估,形成报告如下: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类和二类统称高致病病原微生物。 我院检验科属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得从事致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将强调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我院潜在的一类和二类病原微生物评估: 炭疽芽孢杆菌、布鲁氏菌、鼻疽伯克菌、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对上述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致病性(包括急性与远期效应)、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相关实验数据、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做全面的了解,引领全科职工共同学习掌握。 2、防控措施: 2.1 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培养物封存。 2.2 立即分别报告医院感控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3 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工作台面、地面、仪器表面、空气等。 2.4 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2.5 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培训教材[精编版]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培训教 材[精编版]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 度及流程 文件编号:LFKER -18~0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8年1月1日 临汾市凯尔锐医院院检验科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质量缺陷问题,查找质量隐患。 5、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具体职责分工: 刘维华: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李莹婕:协助主任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目的是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工作前后的一致性。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应当选用与人血清基质相同、分析物含量均一、无传染危险性、稳定性好、瓶间差小、有较可靠的靶值或预期结果等。我室目前常规开展了生化、血液学. 一、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购买回质控品后,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并做好标识。使用时应根据实验用量,有规律、有计划地对其融解,不要一次融解过多。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未用完部分可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加样完毕后及时收回放进冰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控血清内各成分相对稳定,从而使监测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得到保证。 二、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 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 适用于进入肿研所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肿研所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3.2进入肿研所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实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实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科研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 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 4.6.2患发热性疾病; 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 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 4.6.5妊娠; 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 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8外单位来肿研所参观、学习、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控制区域应有相关领导批准并遵守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规章制度。进入实验室的一般申请由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一个月及以上的准入需到医务部备案。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为确保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合理归放,管理措施落实到位,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一、感染性材料由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操作技能,监控感染性材料外流。 二、建立感染性材料登记册,详细填写感染性材料名称、编号来源、使用、污染、销毁等情况。 三、按照感染性材料保存要求,严格无菌操作。 四、感染性材料不得随意对外使用;确需使用者须经科主任审批。五、感染性材料的请购与销毁须经科主任审批;销毁时必须经过彻底灭菌处理。六、在准备及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安全、妥善放置;一旦发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检验科要根据具体条件,需要拟订安全技术规范, 切实遵守,并定期检验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熟悉电路总 开关,灭火水龙头,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2 菌种、毒种、剧毒试剂及贵重仪器物品应指定专人 保管,要有防偷防盗措施,单独建立帐册,记录进货及领 用数量、领用人及日期。科室要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 3 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触电、失火、玻 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污染 等,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4 实验室的用电设备、电源线路、煤气、给排水系统 的安全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要正确使用,特别不能带电 检修仪器。

5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等时间发生。 6 注意门、窗安全,防盗防窃。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推荐版

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 文件编号:XCJ-f01-01~30 第A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2004)、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及《江苏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苏卫科 教〔2007〕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

目录生物安全手册总则 生物安全组织结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成立文件、任命文件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安全组织管理图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组织领导、职责与权限 准入制度 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 感染性材料的管理 健康监护制度 生物安全自查制度 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 菌毒种管理 实验室微生物安全准则 检验科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 实验室内务管理规定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烈性传染病实验室人员防护制度 实验室安全评估综述 实验室风险评估方法基本概念 风险分级 岗位安全风险 病原微生物 评估机构和依据 风险评估内容 具体风险评估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个体防护用具 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急程序 消毒和灭菌处理 高致病微生物保存和销毁 感染物质的运输 危害化学品,火电安全 应急预案 附1 急救 附2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附3实验室设施用品及使用说明

附4废弃物处理流程图 附5高致病微生物处理流程图附6负压BSL-2工作流程图附7紧急撤离路线图 附8实验操作自查 附9记录表格

检验科质量安全制度流程和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 流程 文件编号:LFKER-18~01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质 二、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以此暂定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以最初

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三、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我室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 四、质控规则的选择 1.1_2s:1个测定值超过X士2s质控限,这是L-J质控图的警告 限; 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上述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模板

生物安全手册 1.目的 预防各种感染因素对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2.适用范围 整个微生物实验室。 3.岗位承担人员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督促执行, 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执行。4.具体工作程序 4.1.微生物危害评估 4.1.1.感染性微生物危险度等级分类 4.1.1.1.危险度1级: 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4.1.1.2.危险度2级: 个体危险中等, 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可能会引起严重感染, 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而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4.1.1.3.危险度3级: 个体危险高, 群体危险低。病原体一般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 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它个体的传播, 而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1.4.危险度4级: 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一般能引起

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 而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 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2.实验室分级: 4.1.2.1.根据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 一级最低, 四级最高。 4.1.2.2.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4.1.2.3.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4.1.2.4.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经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一般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4.1.2.5.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 经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 当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 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再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4.2.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2.1.总则

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程序

一、生物风险评估依据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4)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二、生物风险评估要素 (1)病原微生物特征; (2)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3)实验活动人员; (4)实验活动的设施、设备和环境; (5)风险认定和评估结论。 三、生物风险评估实施 1、病原微生物特征的评估 (1)一般生物学特性:病原微生物起源、基因组及编码、产物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细菌或病毒属别和型别内容或技术鉴定。 (2)致病性:临床症状、潜伏期、病程、感染剂量、入侵部位、宿主类型、否产生毒素等。 (3)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媒介、皮肤感染等。 (4)环境中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不同的微生物的稳定性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除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与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 (5)致病性和感染剂量:不同病原的致病性不同,即使同类病原不同菌(毒)株也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另微生物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免疫状态、易感性有关;暴露后果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抵抗力;不同属、种、亚种、型的病原微生物,甚至不同株的病原微生物,其致病性各异; 还取决于所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剂量,当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时,潜伏

期一般较短,而病情则较为严重;不同个体被传染后,可产生各种不同的结局。 (6)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传播、通过水和食物等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媒介传播等;传播结果包括一种病原可有多种传播途径和多种病原可以引起相同的症状。 (7)实验动物研究、实验室感染。 (8)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的药物、有效疫苗、疾病监测手段、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手段。 2、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评估 (1)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人病原微生物的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培训、检测等活动。 (2)实验活动的类型包括:标本或样品处理、离心、匀浆、超声、移液操作、锐器的使用、生物安全柜使用、医疗废物消毒或高压灭菌处理等。 (3)实验活动风险影响因素: a.气溶胶产生:离心、旋转、匀浆、接种环等。 b.潜在伤害:注射器等锐器、酒精灯、玻璃器皿等。 c.标本的浓缩:来自临床、现场、培养、浓缩等。 d.毒株和细胞:野毒、减毒、疫苗株、毒素产生等。 e.操作指导书。 (4) 废弃物处理风险影响因素: a.标准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 b.化学消毒剂选择、配置和使用。 c.物理消毒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d.各种实验材料、器具,尤其是锐器处理。 3、实验活动人员要求评估 (1)健康状况和健康历史、耐药和过敏。 (2)人员资质和心里素质。 (3)生物安全知识。 (4)微生物学专业知识。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85036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既保证患者安全,亦保证自身安全,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纠纷。 二、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按时上、下班,人人在岗在位。 三、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和平等协调的医患关系。检查时告知说明检查的利与弊,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及不确定性等,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情况下,也减少执业风险。发生医疗纠纷的,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应耐心沟通,争取理解,如患者未能理解或仍有较大分歧,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急重危症患者及时处理,凡在本科室发生医疗紧急情况,全科同志均有责任和义务紧急处理:(1)就地检查病人神志、呼吸、心跳、血压等;(2)简单的心肺复苏;(3)电话通知急诊室或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协助抢救。

检验科质量安全制度和流程

检验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文件编号:LFKER -18~01 第A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8年1月1日 临汾市凯尔锐医院院检验科 目录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刘维华 成员:李莹婕岳亭如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与持续改进 2、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手册》,拟出程序文件,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科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科室 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每次对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都要详细记录。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对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检查和考核,分析科室质控数据、临床反应情况、 质量缺陷问题,查找质量隐患。 5、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 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具体职责分工: 刘维华: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李莹婕:协助主任负责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室内质控规则 室内质控是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检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目的 是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工作前后的一致性。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应当选用与人血清基质相同、分析物含量均一、无传染危险性、稳定性好、瓶间差小、有较可靠的靶值或预期结果等。我室目前常规开展了生化、血液学. 1、质控品的保存和使用 购买回质控品后,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并做好标识。使用时应根据实验用 量,有规律、有计划地对其融解,不要一次融解过多。冰冻状态融化使用时,应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未用完部分可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质控血清在室温的放置时间,加样完毕后及时收回放进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目录 一生物安全手册总则 二生物安全组织结构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五实验室防火安全制度 六实验室用电安全制度 七实验室化学危险品使用准则 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九实验室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制度 十实验室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总则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修订国家及卫生部门涉及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发生修订更改时,本手册应相应作出修订。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 一医院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 责任人:刘锐军医院法人 二检验科成立生物安全三级管理组织。 一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科主任 1. 由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内生物安全管理文件的制定。 2. 督促、检查各个专业组遵守、落实生物安全情况。 3. 设立生物安全监督员一名。 4. 组织全科定期、不定期的学习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二级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专业组长 1 负责本专业组生物安全工作。 2 全面落实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本组的相关制度。 3 对本组的生物安全工作要有管理、有检查、有落实记录。 4 组内监督员:由本专业组长兼任本专业组的生物安全监督员。 5 全面传达相关会议内容,在本组内要达到知晓率100%。

实验室各岗位及操作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实验室各岗位及操作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并按照《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YX-BS-011]文件分析评估检验科各岗位及操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一、采血窗口岗位 1、采血过程针刺风险:采血人员面对各类采血针头的刺伤风险较大,特别是在采集患者血液以后的针头刺伤可能使被刺伤者发生职业暴露。 2、血液喷溅或泼洒污染的风险:可能由于针头意外脱掉或采到末稍小动脉血时而发生血液喷溅,也可能由于容器倾倒而出现血液泼洒,这两种情况均可造成皮肤或粘膜污染暴露情况发生。 3、气溶胶污染风险:在拔出采血针头或向容器内注入血液时,特别是在注入血液时发生针头脱落可形成大量的气溶胶粒子,易造成呼吸暴露。 二、标本离心岗位 气溶胶污染风险:离心时可能喷射出气溶胶粒子,特别是在离心结束前的制动过程中以及在打开试管盖帽等时均可产生大量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气溶胶颗粒,玻璃离心管可因为破碎造成标本泄漏;离心管内标本盛装过满可造成泄漏。 三、血常规检测岗位 1、血液分析仪:在非自动进样模式进行血液细胞学分析时,由于是采集了末稍血的标本,在手动混匀及开盖时可产生血液接触污染或气溶胶颗粒污染的风险很大,同时会对仪器的操作开关及主要触摸键造成血污染。另外在手工细胞学复检制片过程中也可产生气溶胶颗粒的吸入污染、环境污染风险。少数情况下发生标本管破裂

或倾覆可产生血液外泄的污染风险。 2、仪器废液产生的污染:由于血细胞分析标本量较大,每天产生的废液量也较多,可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风险,主要是在更换、排放废液过程中产生,另外如废液消毒处理不到位,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的风险。 四、体液检测岗位 1、标本处理污染:体液标本,特别是部分由患者自己采集的体液标本如尿液、粪便等常存在容器外表面污染;制备涂片时对操作人员或仪器造成污染。 2、标本泄露污染:标本倾倒造成泼洒;容器破裂造成外泄;干化学检测试条携带污染。 3、标本气溶胶污染:在标本离心、涂片制备及干化学试条蘸取标本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产生吸入性污染风险。 4、标本废弃物污染:仪器检测后每天产生各种废弃物存在潜在的传染性风险,主要是在更换、排放废液过程中产生,另外如废弃物消毒处理不到位,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的风险。 五、发光及凝血岗位 1、操作过程污染:在手工操作时可发生操作者的手或环境污染;吸取样品时可发生血样品滴落台面或手污染等;标本管破裂、倾倒可产生血液泄露污染风险,亦有可能造成气溶胶污染。 2、气溶胶污染:离心后打开试管盖帽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污染的风险。 3、医疗废弃物污染:仪器检测后每天产生废液及废弃物存在潜在的传染性风险,主要是在更换、排放废液过程中产生,另外如各种医疗废弃物消毒处理不到位,同样也会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的风险。 六、免疫岗位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护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防止病原体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避免实验室感染,制定本制度。 1、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无菌操作,静脉采血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报告单以打印单发放。 7、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医务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操作场所配备速干手消毒液,安装洗眼装置。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6、储血设备应专用于血液及血液成分,每周清洁消毒1次,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200CFU/m3且无霉菌生长。 7、严格无菌操作,采血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 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8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3.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管理登记制度。 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6.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8.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10.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必要时还需进行消毒。 1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12.菌种、毒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3.专人保管剧毒药品,剧毒药品应有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建立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14.对压力设备和贵重仪器责任到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16.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使用电高压消毒锅时,一定要遵守操作程序,以防爆炸。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7.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应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有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 18.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9.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20.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21.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22.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23.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24.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