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编制说明

(2008—2015年)

(送审稿)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四月

目录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1)

(一)目的 (1)

(二)依据 (1)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3)

三、《规划》适用范围、期限和基准年 (4)

四、《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和主要内容 (4)

(一)目标 (4)

(二)任务 (5)

(三)主要指标 (5)

(四)主要内容 (5)

五、《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研究情况 (9)

(一)组织形式 (9)

(二)编制过程 (10)

(三)专题研究 (12)

(四)编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

六、《规划》衔接情况 (15)

七、《规划》审查情况 (16)

八、《规划》征求意见及协调 (17)

九、对《规划》环境影响分析说明 (17)

十、需要说明的问题 (20)

(一)有关数据的说明 (20)

(二)重点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的确定 (22)

(三)关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几个问题 (22)

(四)关于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的几个问题 (23)

(五)关于《规划》准入条件 (26)

(六)关于促进小矿有序发展的说明 (27)

(七)关于重庆市煤炭资源的开发问题 (27)

(八)关于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几个问题 (28)

(九)最低开采规模 (31)

(十)关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几个问题 (32)

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说明

(2008—2015年)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进步。为了加强对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围绕重庆市经济社发展战略,结合我市矿产资源实际,制定《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一)目的

依法实施矿产资源统一规划,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利用与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相关行业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审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等提供决策依据。

(二)依据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重庆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产业政策。《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关于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促进库区繁荣稳定的决定》,《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矿产资源政策。《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和发展加工型产业的意见》(渝府发[2006]15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7]6号),《关于加强地热资源管理的意见》(渝府发[2007]99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市制定的“314总体部署”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以及“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五个重庆”建设、《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矿产资源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

矿产资源。重庆市矿产资源基本特征及资源潜力,矿产品供需形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和问题等。

其他。《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重庆市矿产资源整合总体方案》(渝府函[2007]5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煤矿整合的通知》(渝府发[2007]128号)等。

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指导方针,根据重庆市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围绕“314”总体部署、“五个重庆”建设、“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管理新体制,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矿产资源配置机制,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构筑有竞争力的优势矿业,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着力构建绿色矿业体系及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遵循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资源的可供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耗竭速度。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控资源利用总量。

——坚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西部和三峡库区生

态环境建设同步。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含量,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在国内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市内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市外、国外资源和市场。

三、《规划》适用范围、期限和基准年

《规划》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全面部署,是对全市矿产资源实行宏观调控、科学管理和审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依据。《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进行考核。

《规划》范围及对象为全市辖区内的所有矿产资源,适用于重庆市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以2007年为基准年,规划期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

四、《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和主要内容

(一)目标

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全面提高地质工作程度,力争实现重要矿产资源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逐渐提高矿产资源的保

障能力;构筑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矿业开发利用体系,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有偿开采、集约利用、有效保护,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切实解决中低品位及难选冶矿石、共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资源利用水平及利用率显著提高;矿山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形成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任务

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按照“314”总体部署、“五个重庆”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强化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加强全市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建立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深化矿产资源使用制度改革,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实施矿产资源整合;加强行业管理与产业管理。

(三)主要指标

根据地质、资源条件和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确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

(四)主要内容

《规划》体现了重庆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结构调整、布局优化、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要求。《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附表18份、附图7幅(1:50万)以及9个专题研究报告组成。

规划文本分“前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共七个部分。其中:

“总则”部分说明了制定《规划》的主要政策背景、以及《规划》的适用范围、基准年、规划期、展望期,规划实施的范围、审批和解释权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部分分析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矿产资源基本特点及优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对全市矿产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阐述。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部分阐述了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规划期、展望期目标以及主要指标。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部分明确了调查评价与勘查的主要方向,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进行了合理布局,安排了基础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远景调查评价等工作,划定了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确定了勘查项目,提出了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安排了重点勘查工程及科技攻关项目,制定了勘查准入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部分阐明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重要或优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的具体要求以及管理措施;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进行了调整,规划了矿业经济区、开采规划分区和开采规划区块,提出了采矿权设置与投放的具体要求;阐述了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明确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基本原则、整合范围、整合方法和措施以及非煤整合矿山处置意见,设置了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提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和提高利用效率的要求;鼓励外商来我市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鼓励我市企业和资本到国内外投资建立矿产资源生产基地,形成勘查、开发和贸易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建立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供给体系;确定了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部分阐明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基本思路,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进行了规划分区;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工程项目;对

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进行了安排;确定了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部分阐明了建立和完善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科技、重大工程等综合手段和配套机制在内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规划附表包括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主要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主要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主要矿产探矿权现状表、主要矿产采矿权现状表、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勘查分区表、勘查规划区块表、开采分区表、开采规划区块表、矿业经济区规划表、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规划表、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等18份。

规划附图包括矿产资源分布图、开发利用现状图、调查评价和勘查规划图、主要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图、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主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图、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等7幅。

五、《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研究情况

(一)组织形式

规划编制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完成。为了提高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可操作性及质量,本次规划以市国土房管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为主,有关技术单位为辅的原则开展本轮规划编制工作。

2006年底市国土房管局第24次局长办公会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张定宇局长为组长,邱道持、董建国、周时洪、胡

长明副局长为副组长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规划处。2007年6月,成立了规划编制组、专题研究组。规划领导小组、编制组、专题研究组人员组成详见表2。

规划编制组由整规办(各地勘单位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人员组成,后期主要由重庆市地质调查院负责规划的总体工作,对规划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并编制规划文本、附图、附表和编制说明等。

规划专题研究组由相关业务处室(勘查储量处、开发处、地环处、法规处、信息中心)牵头负责,重庆大学、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有关技术单位协助完成重大专题研究工作。

(二)编制过程

2007年4月初,市国土房管局邱道持副局长主持规划工作会议,确定第二轮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共设置9个专题研究,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业务处室。

2007年5月下旬,对各个专题研究工作方案进行了审查,形成了会议纪要,各单位对工作方案进行补充完善,随后开展专题研究的资料收集、综合研究等工作。

2007年6月20日,市国土房管局以渝国土房管发[2007]465号下发了《重庆市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成立了规划编制组。6月27日,董建国副局长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并对编制工作作了细致安排。

2007年8月下旬,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初稿,以供规划编制组使用。11月提交了九个专题研究报告。

2007年9月30日,提交了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对接资料。

2007年12月,完成规划草稿。

2008年2月,提交规划初审稿。

2008年6月,提交规划预审稿。

2009年3月,提交规划审批稿。

2009年4月-2010年4月,规划审批稿反复征求各方意见,经修改完善后,于2010年4月底提交了正式审批稿。

(三)专题研究

第二轮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共设置9个专题研究课题。

市局勘查储量处主要负责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研究、勘查开采规划区块与矿业权设置研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研究等4个专题研究。

市局开发处主要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研究、小矿有序发展政策研究等3个专题研究。

市局地环处主要负责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

市局法规处主要负责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市局规划处主要负责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影响评价研究。

市局信息中心主要负责规划数据库的建设。

(四)编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编制方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会审方法》,采用资料收集、广泛调查、重点论证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专题研究及规划文本、附表、附图、数据库等编制、绘

制和建库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本《规划》。

各专题研究的调查重点是进一步核实矿产资源分布状况、资源储量、矿石质量和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可供性分析和各项政策措施等。

《规划》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以重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中长期计划为指导,进一步落实“314总体部署”、“五个重庆”和“一圈两翼” 发展战略,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规划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重点强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勘查开发准入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突出政策性和规划的可操作性,编写出简单明了,具有法规约束力的规划文本。

2、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注重统计、预测、评价及比较效益分析,详细论证各种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规划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规划涉及资料全面的收集、整理及综合分析。包括的主要资料有:重庆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314”总体部署、“五个重庆”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重庆市地质勘查规划;重庆市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有关行业规划(煤炭、化工、建材、林业、农业、旅游、机械等);全市矿产资源分布、

勘查和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环境现状、规划等图件和文字资料。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按照国发[2006]4号文和渝府发[2007]6号文的精神,为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据成矿区划、矿产资源特点、勘查开发状况、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规划:指出调查评价与勘查的主要方向,明确基础地质调查的重点任务,对基础地质调查做出科学全面的部署;合理划定勘查规划分区,明确重点调查评价区和重点勘查区,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做出合理部署;划定勘查规划区块,指导探矿权设置和投放;合理安排重点勘查工程及科技攻关项目,科学制定勘查准入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按照“鼓励开采短缺的矿产,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行限产保护”的总方针,根据我市“314总体部署”和“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及渝府发[2006]152号文的精神,为加强我市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减降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确定开发利用方向,科学制定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调控指标,提出相关管理政策措施;合理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划分不同功能的开采规划区及矿业经济区,合理划定开采规划区块,落实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开发的管理措施,落实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的规划要求;提出促进矿山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和管理措施,按照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主要矿种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和最低服务年限;确定主要矿产及其共伴生矿产的开发利用条件和方向,科学制定主要矿产的开采

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规划指标,提出推进低品位、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加大尾矿、贫矿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发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出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科学制定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局面,对全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行统一规划:研究划分矿山环境影响区域,提出规划控制指标和措施;确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提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重点工程;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制度,从根本上改善矿山环境。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将保障措施纳入规划的内容体系,在客观评价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经济、行政、社会、科技人才和重大工程手段等六个方面建设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对现行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政策评价,提高规划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制定规划重要指标的年度实施计划,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估和管理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六、《规划》衔接情况

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衔接。2007年10月初,规划编制组在总结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向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报送了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对接基础资料——《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有关情况的报告》。2007年9、

12月、2008年7月、11月,规划编制组主要成员分别参加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湖南省长沙、河南省郑州、江苏省扬州等地召开的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研讨会的要求对《规划》进行了调整或修改。

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衔接。《规划》以“314总体部署”、“五个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和“十一五” 目标为导向提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目标,做到供需平衡,保障有力,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地质矿产行业规划衔接。本轮规划对第一轮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合理制定规划目标任务,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规划》参考了近年编制的各区县矿产资源规划和部分优势矿产(如煤、铝、锶、地热等)地质勘查规划,吸收了其中的宏观调控内容,使规划目标立论有依据,实施有保障。

与相关行业规划衔接。市内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相关的行业主要有城镇建设、冶金、化工、交通、林业、旅游、水利、环保等,《规划》注意了与上述行业规划相衔接,强调协调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七、《规划》审查情况

2007年9月28日,市国土房管局规划处组织局内各部门代表和市内专家、学者,对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对接基础资料——《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有关情况的报告》进行了会审。

2007年8月底,专题研究牵头处室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对各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

2008年5月15日,市国土房管局组织市内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初审并获通过。

2009年2月18日,国土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预审并获通过。

2010年5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对《规划》进行了审议,原则上通过了本《规划》。

规划编制组对历次审查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吸纳,对《规划》进行了修改、调整和完善,形成了《规划》正式成果资料。

八、《规划》征求意见及协调

2008年4月,《规划》在市局属各业务处室范围内征求意见。

2008年5月5-15日,在《规划》初审过程中,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地勘局、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等市级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征求意见。

2009年4月-2010年2月,对《规划》涉及的供需形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指标,多次向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以及中铝集团重庆公司、重钢集团等市级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征求意见。

规划编制组对历次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意见进行了分类,结合规划成果,逐一在规划中进行了落实,最终形成了《规划》正式成果资料。

九、对《规划》环境影响分析说明

《规划》符合国家及我市的相关法律、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XX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八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编制的依据 (1) (二)指导思想 (1) (三)基本原则 (2) (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3) 二、规划背景 (4) (一)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4)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三)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12) (四)社会经济背景 (14) 三、规划目标 (15) (一)总体目标 (15) (二)2016—2020年规划目标 (15) (三)2021—2025展望期目标 (19)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20)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20)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20) (三)矿产资源勘查 (22)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8) 五、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32) (一)调控开采总量 (32)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3)

(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40) (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42) 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4)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5)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7) (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7) 七、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8) (一)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布局 (48)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1)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3) 八、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 (一)完善规划体系 (56) (二)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56) (三)推进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实施 (58) (四)加强规划基础建设 (58)

重庆:资源状况与产业优势

资源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化的先导,只有工业化才能有效转换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查请资源家底,选择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我市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西部大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西移,西部将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能源和原材料的接替区,这将极大地带动我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如何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加快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事关西部大开发的成败,是实现我市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资源状况(一)矿产资源经过40余年的地质勘查,重庆市已发现矿产81种,已探明储量的38种,其中在全国排前10位的有14种,依次为石英砂岩、毒重石(第一位)、岩盐(第二位)、汞(第三位)、锶(第五位)、锰(第五位)、铝土矿(第六位)、滑石、耐火粘土(第八位)、水泥配料泥岩(第十位)。此外,重庆的天然气、煤(煤层气)、石膏、粉石英等高效益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根据目前矿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以及探明矿种的开发利用现状,其中天然气、煤(煤层气)、锰、汞、锶、钡、白云岩、石灰岩等具有现实资源优势;铂族金属、硫铁矿、粘土矿、石膏、粉石英、岩盐及滑石等具有潜在经济优势。截止1998年底,重庆市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达2915.57亿元,加工增值可达万亿元以上。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在l00亿元以上的有:煤1031.01亿元;岩盐706.55亿元;石膏441.97亿元;水泥灰岩301亿元;天然气160.02亿元,5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合计达2640.53亿元,占全市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总值的90%。(二)旅游资源我市山川秀美,历史文化厚重,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种类齐全,个性鲜明,地方特色浓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市之一。在整个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旅游景点300余处,旅游景区45处。既有闻名遐迹的山水画廊--长江三峡,又有蜚声中外的大足石刻,享誉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渝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三峡文化、三国文化、山城都市文化荟萃一炉,异彩纷呈,赋予了重庆旅游资源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长江三峡、江津四面山、缙云山、南川金佛山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巫山龙骨坡古猿人遗址、大足石刻、涪陵白鹤梁水文碑林、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歌乐山烈士陵园、合川钓鱼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两大类型旅游资源构成了重庆市旅游资源的主体,它们的区域分布及空间组合构成了重庆市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八大旅游特色区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三)水能资源我市水资源较丰富。据统计,地表水资源总量达53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49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总量4005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重庆的水电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分析表明,除三峡电站外,重庆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8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76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可达650万千瓦,占可开采水能资源总量的85.5%。全市已建大小水电站1000余座,装机容量61.9万千瓦,占全市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总量的8.14%,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我市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长寿、合川、江律、英江、钢梁等县(市),水能资源为278.69万千瓦。其次为彭水、武隆、酉阳、秀山、丰都、万州、奉节、巫溪水能资源4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289.35万千瓦。重庆水能资源的分布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走电矿结合的产业化道路,对重庆的经济振兴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empirenews.page--](四)生物资源我市生物(包括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名、优、特品种多,优势较突出,开发利用潜力大,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竞争力。除种植植物4000多种和养殖动物40多种外,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面广,在不到全国国土面积1%的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达500种左右,水生动物达100多种,占陆生脊推动物种类的17%。在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约50种。另外,还有毛皮草羽用动物、药用动物和其他有益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的动物。野生植物繁多,有60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63种、特有和模式标本植物达47种,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植物达2200多种。缙云山、四面山等国家、市级自然保护区从生物多样性看,堪称物种基因库,建设“天保工程”势在必行。二、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建议(一)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前,应选择天然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管理办法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保障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更好地用统计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矿产资源统计管理办法》《重庆市统计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油气、非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油气、非放射性矿产资源采矿权人(以下统称采矿权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填报非油气、非放射性矿山(以下统称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数据。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按照《重庆市矿产品监测统计报表制度》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填报。 第四条市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工作,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制度,监督指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工作。

区县(自治县,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工作,监督指导采矿权人如实填报统计报表,按时审核上报统计数据。 第五条采矿权人依法接受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配合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市地调院开展数据抽查审核,建立技术档案和统计台帐;按照要求填报统计数据,对其填报、录入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第六条市地调院负责全市上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数据复核、汇总分析工作,协助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制度,负责联网直报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进行数据采集、抽查审核、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编制统计成果,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具体工作可以按照规定委托有关技术单位承担。 市规划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负责网络安全管理。 第二章数据填报和数据审核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发布部门:规划处发布人:发布时间: 2011-11-16 14:21:22 浏览次数:8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矿产资源概况 (1)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2)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障能力 (4) (四)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成效 (5)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指导原则和规划目标7 (一)指导思想 (7) (二)规划原则 (7) (三)规划目标 (8)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1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1) (二)矿产资源勘查 (12) (三)勘查规划分区和勘查规划区块 (14)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15) (二)有序集约开发矿产资源 (16) (三)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和开采规划区块 (16)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8) (五)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9) (六)矿产资源保护 (19) 五、矿业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20 (一)矿业经济空间布局 (20) (二)矿业经济结构调整 (21)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2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2) (二)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 (22)

(三)积极推进矿山土地复垦 (22)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23) (五)实施重点工程 (23)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4 (一)推进规划的法制建设 (24) (二)完善规划的管理体系 (24)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25)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管 (25) (五)推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26)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重庆矿产资源综述

重庆矿产资源综述 胡经国 重庆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中国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中部,大地构造条件复杂多样。它不仅跨越了3个不同的二级构造单元,而且还跨越了其中6个三级构造单元。在重庆境内,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岩相和岩性复杂多样。因此,重庆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四个直辖市中,重庆不仅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而且也是较大的矿业直辖市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重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拟根据作者手中现有的资料,综述重庆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以此作为一篇科普作品,奉献给读者。 一、成矿区带与优势矿产 据报道(2005),重庆是中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67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54种,储量潜在价值达3800多亿元。重庆矿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地质、矿山、矿产品生产、销售以及设计、科研、教育等配套齐全的矿业体系。目前,矿业已成为重庆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现已查明,重庆拥有四大成矿区带、八大成矿带和十大优势矿产。 四大成矿区带是:武陵山区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华莹山区锶矿成矿区带、城巴区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区带和三峡库区长江沿线非金属成矿区带。据报道(2006),在“十五”期间,为了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重庆以铝土矿、锶矿、钡矿、锰矿等优势矿产为重点,重点在四大成矿区带进行地质找矿勘查。已探明资源储量矿产地17处,新增铝土矿基础储量5700万吨,钡矿基础储量4657万吨,锰矿基础储量1300万吨,锶矿基础储量364万吨,石英砂矿基础储量7000多万吨,石膏基础储量1400万吨。更重要的是,发现了重庆急需矿种——炼镁用白云岩矿和粉石英矿。在主城区,圈定了有地热开发前景的地块14处。为重庆矿产资源加工业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资源保障和科学依据。 八大成矿带是:渝东北北大巴山钡矿成矿带,渝东北城口锰矿成矿带,渝西大足-合川锶矿成矿带,渝南南川-武隆铝、硫、煤成矿带,渝东南黔江-彭水铝、硫、煤成矿带,长江沿岸天然气、盐、硅及石膏等非金属成矿带,渝中重庆-綦江地热水、矿泉水富集带和渝东南酉阳-秀山锰、汞、铅锌、萤石、重晶石成矿带。 十大优势矿产是:天然气、铝土矿、锰、钡、锶、硅、镁、盐、煤炭和地热等重点矿产资源。

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朝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朝阳市人民政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编制的依据 (2) 二、指导思想 (2) 三、基本原则 (3) 四、规划定位、期限及适用范围 (4)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6) 一、朝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 (6)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7) 三、主要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13) 四、社会经济背景 (14) 第三章规划目标 (14) 一、总体目标 (14) 二、2008—2015年规划目标 (15) 三、2015—2020展望期目标 (18) 第四章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 (18)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 (18)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19) 三、矿产资源勘查 (21)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矿 (24) 第五章矿产资源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29) 一、调控开采总量 (29)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 (30)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37) 四、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 (39) 第六章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42) 一、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向 (42) 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工程研究项目 (44) 三、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保证措施 (44) 第七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45)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 (45)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布局 (47)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50)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 (52) 第八章规划实施和保证措施 (55) 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55) 二、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 (56) 三、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56)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56) 五、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产业政策 (56) 六、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 (57) 七、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 (58) 第九章附则 (58)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技术标准及审查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 (试行) 2016-××-××发布2016-××-××实施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

重庆市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重庆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 (试行) 主编单位: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批准单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施行日期:2016 年XX 月XX 日 2016年9月重庆

前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充分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统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标准,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总则,5.资料收集,6.野外调查,7.矿产资源开发方案确定,8.绿色矿山建设,9.概略经济评价,10.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11.保密。 主编单位: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参编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 本标准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管理和解释 主要起草人员:邓义段佳辉唐清敏刘朝华秦代伦刘勇 母泽森彭兴和胡海幸伟向杰童文秀 邓光明石小光谢克俊张兴利袁木侯均洪 刘华吴佳峻罗纯志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总则 (2) 5 资料收集 (3) 6 野外调查 (3) 7 开发利用方案确定 (4) 8 绿色矿山建设 (5) 9 概略经济评价 (5) 1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 (5) 11 保密 (6) 附录A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提纲 (7) 附录B 野外调查表 (24) 附录C 矿山最低设计生产规模一览表 (28) 附录D 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标准、规程名录 (30) 附录F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报告格式 (33) 本标准用词说明 (37) 条文说明 (39) 前言 (43) 1 适用范围 (4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3 术语及定义 (43) 4 总则 (43) 5 资料收集 (44) 6 野外调查 (44) 7 开发利用方案确定 (45) 8 绿色矿山建设 (50) 1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成果 (50)

CQ2-重庆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价法律法规

重庆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查审批 一、申报材料 1、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申报预审表 原件2份 2、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性报告批复 复印件2份 3、建设项目范围的1:500地形图(宗地面积100亩以上或线型工程可提供1:2000或1:10000的地形图) 复印件2份 4、其他有关资料 二、受理审批条件 建设项目需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出具压覆重要矿床证明材料或压覆重要矿床的评估报告,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建设项目需要压覆非重要矿产资源的,由各区县(自治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出具压覆非重要矿床证明材料或压覆非重要矿床的评估报告,报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 三、承诺服务时限 7个工作日内办结 四、收费标准及依据(无) 五、其他特别事项说明 1、承诺服务时限指属我局直接审批的项目,需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项目,我局在七个工作日内报出。 2、需进行压矿评审的,按评审认定程序和时限办理。 重庆市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一、申报材料 1、 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申报登记表 原件五份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复印件1份 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压矿预审意见书及批准压矿文件 原件1份 4、压矿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及认定书 复印件1份 二、受理审批条件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 三、承诺服务时限 7个工作日内办结 四、收费标准及依据(无) 五、其他特别事项说明(无) 重庆市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 一、申报材料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 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 原件2份 2、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包括附图、附表、附件) 原件五份 3、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复印件1份 4、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对提交送审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原件1份 5、矿床开发可行性评价有关资料 原件1份 6、矿产资源勘查合同、矿区开发建设或水源地建设的其他相关文件 复印件1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四川省矿产资源分布及概况

四川省矿产资源分布及概况 四川在地理位置上,北靠甘肃和陕西,南连云南和贵州,西依西藏和青海,东接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和西北两大区的结合部。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中国第5大省区。全省人口8300多万,在全国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居第3位。四川是自然资源大省,是天赋的“聚宝盆”。其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4,可开发量1.1亿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 矿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32种,仅攀西地区就蕴藏有全国13.3%的铁、93%的钛、69%的钒和83%的钴。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它们分别是:第1位:钛矿、钒矿、硫铁矿、熔炼水晶、光学萤石、白垩、玻璃用脉石英,共计7种;第2位:天然气、锂矿、芒硝、碘矿、盐矿、晶质石墨、石棉、云母、砖瓦用砂岩、霞石正长岩、石榴子石,共计11种;第3位:铂族金属、铁矿、铍矿、熔剂用灰岩、毒重石,共计5种;第4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镉矿、铸型用砂岩、蓝石棉、玻璃用白云岩、海泡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共计8种;第5位:磷矿1种。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5种矿产资源中,有天然气、铁、钛、钒、铂族、轻稀土、硫铁矿、磷、芒硝、岩盐、玻璃用石英、石棉、石墨、炼镁白云岩等1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煤、铅、锌、银、饰面大理石、水泥原料等矿种,虽然探明储量较少,但开发强度大,产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迄至1997年底,四川省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155种的60%。矿产资源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乱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已发现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69.52%;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0种,其中:黑色金属矿5种,有色金属矿12种;贵金属矿3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8种;能源矿5种、分散元素5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8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I6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28种,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区。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钒嗽、锤、银、白垄、天然气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钒、钦居世界之冠);铁、镐掘、石棉、岩盐、溶剂石灰石、白云母等11种列全国第Z位;锌、饿、钾长石、硅藻土、铂族等5种居全国第3位。已有63种矿产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铁、钒、钦、锰、铅、锌、铜、煤、天然气硫铁矿等矿产开发均有一定工业规模,在西南或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由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基期为2007年,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等指标规划到2015年。 2010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准予发布。 《规划》共分七个章节。 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我省现行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自2002年发布实施以来,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加强矿产勘查、促进矿山合理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保障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找矿难度增大,主要矿种储量不足;二是矿山企业“小、散、乱”的情况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三是矿山开发强度大、地质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与治理恢复任务艰巨;四是统筹调控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总量调控指标未得到有效落实。现行规划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第二章、规划编制思路、基本原则、规划目标 编制思路:《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准确评价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面向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确立了“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五项内容、贯穿一条主线、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的规划编制思路。即: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节约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五项内容,以合理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为主线,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等五大关系。 基本原则:规划编制遵循着开源节流、保障发展;注重保护、合理开发;突出重点、优化布局;依靠科技、完善机制的原则。 目标:规划确定了五大目标

舟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6年—2010年) 总则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6〕35号)的精神编制第二轮《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0)》、《市经济发展规划》、《省新一轮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和《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为依据进行编制。 《规划》是全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市属两区(定海、普陀)、两县(嵊泗、岱山)整顿、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资源开发整合、矿山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近期2006年—2010年;展望远期2011年—2020年。 一、规划背景 是我省唯一以群岛组成的一个地级市,在全省各市中,陆域面积最小(125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最大(20959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岛屿1390个(其中人居岛94个)。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交汇入,是我国沿海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冲,位于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东部,与、等城市仅一水之遥。随着大陆连岛工程、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以及湾跨海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推进,市在“长三角”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十一五”时期将步入一个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阶段。 陆域矿产资源贫乏(矿产地见附表1),开采的矿种单一,可供开发利用的矿种仅为火山凝灰岩类和花岗岩类的普通建筑石料,它为市的城市建设、改善人居条件、交通网络建设、滩涂围垦工程以及支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生态市建设的推进、交通及人居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海岸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普通建筑石料资源的开发凸现三大矛盾:即石料需求要求就近取材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劈山采石的山体“白化”和建设山海秀美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交通、水利、土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普通建筑石料需求量大与可供开发利用的地域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针对三大矛盾,本轮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效益统筹,环境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矿山布局和优化结构;遵循与生态市建设相一致的原则,整治与保护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开采总量和压缩矿山数量,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2001年,市编制和实施了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国土资源、安监、公安、环保、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步调一致,通力协作,全面完成了规划的既定目标,为“十一五”时期矿产资源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