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梁支撑计算书

十字梁支撑计算书
十字梁支撑计算书

十字梁节点模板支架计算书

万利通电镀集控区(二期工程)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九江出口加工区;属于框架结构;地上2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15.3m;标准层层高:7m ;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

本工程由万利通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江西匡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地质勘察,江西匡正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九江市广安建设工程公司组织施工;由骆训堤担任项目经理,李火生担任技术负责人。

主次梁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有: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结构参数:

结构层高(m):7;板厚(mm):100;

2、主梁支模架体构造参数:

梁截面高度(mm):900;梁截面宽度(mm):300;

承重架支撑形式:小楞平行于梁截面;梁底增设承重杆数量:1;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1;梁两侧立杆间距(m):0.9;

立杆步距(m):1.6;支撑小楞的间距(mm):3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连接;

3、次梁支模架体构造参数:

梁截面高度(mm):500;梁截面宽度(mm):200;

承重架支撑形式:小楞平行于梁截面;梁底增设承重杆数量:0;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1;梁两侧立杆间距(m):1;

立杆步距(m):1.6;支撑小楞的间距(mm):2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连接;

4、荷载参数:

模板和方木的自重荷载(kN/m2):0.15;砼倾倒振捣荷载(kN/m2):2;

砼与钢筋自重荷载(kN/m2):25;施工均布荷载(kN/m2):1;

5、材料参数:

钢管直径(mm):Ф48×3.5;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值(N/mm2):6000;

面板厚度(mm):15;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方木截面宽度(mm):50;方木截面高度(mm):80;

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16;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7;

方木弹性模量值(N/mm2):9000;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6、结构示意图:

主梁截面示意图

次梁截面示意图

平面示意图

二、主梁节点计算

(一)底模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梁底模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15mm,则有:

截面惯性矩I=300×153/12=84375mm4;

截面抵抗矩W=300×152/6=11250mm3;

1、荷载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荷载:g1=25×0.3×0.9=6.75kN/m;

模板方木荷载:g2=0.15×0.3=0.045kN/m;

砼倾倒荷载:q1=2×0.3=0.6kN/m;

施工荷载:q2=1×0.3=0.3kN/m;

作用在底模上的荷载P=1.2×(6.75+0.045)+1.4×(0.6+0.3)=9.414kN/m;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根据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 max=0.085kN·m;

最大剪力:V max=1.695kN;

最大支座反力:R max=3.107kN;

计算得出支座反力从左到右分别为:

R1=1.13kN,R2=3.107kN,R3=3.107kN,R4=1.13kN;

2、模板强度验算

⑴模板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085×106/11250=7.531N/mm2;

抗弯计算强度7.531N/mm2小于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⑵模板挠度计算

ω=0.677q k l4/100EI≤[ω]=min(l/150,10)

最大变形ν=0.677×9.414×3004/(100×6000×84375)=1.02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容许挠度min(300/150,1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验算

本算例中,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支撑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80×80/6=53333.333mm3;

I=50×80×80×80/12=2133333.3333mm4;

按2跨连续梁计算,横向支撑承受由面板支座反力传递的荷载。

1、梁底横向支撑荷载计算

钢筋混凝土荷载:g1=25×0.3×0.9=6.75kN/m;

模板方木荷载:g2=0.15×0.3=0.045kN/m;

砼倾倒荷载:q1=2×0.3=0.6kN/m;

施工荷载:q2=1×0.3=0.3kN/m;

作用在底模上的荷载Q=1.2×(6.75+0.045)+1.4×(0.6+0.3)=9.414kN/m;

梁底两侧传递到支撑的集中荷载:F=1.2×[25×0.1×0.3×(1-0.3)/2]=0.315kN;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最大弯矩:M max=0.1kN·m;

最大剪力:V max=1.609kN;

支座反力:

R1=0.119kN,R2=3.217kN,R3=0.119kN

⑴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

最大受弯应力σ=0.1×106/53333.333=1.871N/mm2;

纵向支撑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1.871N/mm2小于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 m=17N/mm2,满足要求!

⑵抗剪强度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Q/(2bh)≤f v

τ=3×1.609×103/(2×50×80)=0.603N/mm2;

纵向支撑的剪应力计算值0.603N/mm2小于支撑小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 v=1.7N/mm2,满足要求!

⑶挠度计算

ω=0.521q k l4/100EI≤[ω]=min(l/150,10)

最大变形ν=0.521×9.414×4504/(100×9000×2133333.333)=0.105mm

纵向支撑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105mm 小于支撑小楞的最大允许挠度[ν] =min(450/150,10)mm,满足要求!

2、梁底纵向支撑荷载计算

本工程中,梁底纵向支撑承受梁底纵向支撑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支撑的计算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梁进行计算。

梁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80×80/6=53333.333mm3;

I=50×80×80×80/12=2133333.3333mm4;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 max=1.083kN.m

最大支座力R max=11.699kN

最大变形νmax=3.62mm

3、扣件抗滑移计算

扣件所受到的竖向力为小横杆传递的支座反力,R=3.217kN

(三)立杆稳定性计算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 ut指每根立杆受到荷载单元传递来的最不利的荷载值。其中包括上部模板传递下来的荷载及支架自重,显然,梁底部立杆所受的轴压力最大。上部模板所传竖向荷载包括以下部分:

通过支撑梁的顶部扣件的滑移力(或可调托座传力)。根据前面的计算:

F1=11.699kN;

F2=1.2×0.129×6.1=0.944kN;

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为:N ut =11.699+0.944=12.643kN;

立杆稳定性验算

σ=N ut/υA≤f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按《规程》附录C采用;

A--立杆的截面面积。

计算长度l o按下式计算取值:

l o=kμh=1.155×1.7×1.6=3.142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

故l o取3.142m;

λ=l o/i= 3.142×103/15.8=198.835;

查《扣件式脚手架规范》附录得=0.182;

σ=12.643×103/(0.182×489)=142.1N/mm2;

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σ=142.1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三、次梁节点计算

(一)底模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梁底模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15mm,则有:

截面惯性矩I=200×153/12=56250mm4;

截面抵抗矩W=200×152/6=7500mm3;

1、荷载的计算

钢筋混凝土荷载:g1=25×0.2×0.5=2.5kN/m;

模板方木荷载:g2=0.15×0.2=0.03kN/m;

砼倾倒荷载:q1=2×0.2=0.4kN/m;

施工荷载:q2=1×0.2=0.2kN/m;

作用在底模上的荷载P=1.2×(2.5+0.03)+1.4×(0.4+0.2)=3.876kN/m;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根据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 max=0.016kN·m;

最大剪力:V max=0.465kN;

最大支座反力:R max=0.853kN;

计算得出支座反力从左到右分别为:

R1=0.31kN,R2=0.853kN,R3=0.853kN,R4=0.31kN;

2、模板强度验算

⑴模板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016×106/7500=2.067N/mm2;

抗弯计算强度2.067N/mm2小于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⑵模板挠度计算

ω=0.677q k l4/100EI≤[ω]=min(l/150,10)

最大变形ν=0.677×3.876×2004/(100×6000×56250)=0.124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容许挠度min(200/150,10),满足要求!

(二)梁底支撑验算

本算例中,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支撑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80×80/6=53333.333mm3;

I=50×80×80×80/12=2133333.3333mm4;

按1跨连续梁计算,横向支撑承受由面板支座反力传递的荷载。

1、梁底横向支撑荷载计算

钢筋混凝土荷载:g1=25×0.2×0.5=2.5kN/m;

模板方木荷载:g2=0.15×0.2=0.03kN/m;

砼倾倒荷载:q1=2×0.2=0.4kN/m;

施工荷载:q2=1×0.2=0.2kN/m;

作用在底模上的荷载Q=1.2×(2.5+0.03)+1.4×(0.4+0.2)=3.876kN/m;

梁底两侧传递到支撑的集中荷载:F=1.2×[25×0.1×0.2×(1-0.2)/2]=0.24kN;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

最大弯矩:M max=0.27kN·m;

最大剪力:V max=0.628kN;

支座反力:

R1=0.628kN,R2=0.628kN

⑴抗弯强度验算

σ = M/W

最大受弯应力σ=0.27×106/53333.333=5.056N/mm2;

纵向支撑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5.056N/mm2小于横向支撑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m=17N/mm2,满足要求!

⑵抗剪强度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Q/(2bh)≤f v

τ=3×0.628×103/(2×50×80)=0.235N/mm2;

支撑的剪应力计算值0.235N/mm2小于支撑小楞的最大允许挠度f v=1.7N/mm2,满足要求!

⑶挠度计算

ω=5q k l4/384EI≤[ω]=min(l/150,10)

最大变形ν=5×3.876×10004/(384×9000×2133333.333)=2.629mm

纵向支撑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2.629mm 小于支撑小楞的最大允许挠度[ν] =min(1000/150,10)mm,满足要求!

2、梁底纵向支撑荷载计算

本工程中,梁底纵向支撑承受梁底纵向支撑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支撑的计算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梁进行计算。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梁,500×8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8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8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13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17.140=15.42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5.43+1.40×5.40)×0.80=20.857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80.00×1.50×1.50/6 = 30.0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十字梁式基础计算书

十字梁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 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一、塔机属性 二、塔机荷载 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三、基础验算

基础布置图 基础底面积:A=2bl-l2+2a2=2×6.2×1.4-1.42+2×0.942=17.167m2 基础中一条形基础底面积:A0=bl+2(a+l)a=6.2×1.4+2×(0.94+1.4)×0.94=13.079m2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G k=AhγC=17.167×1.4×25=600.852kN 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600.852=811.15kN 1、偏心距验算 条形基础的竖向荷载标准值: F k''=(F k+ G k)A0/A=(425.4+600.852)×13.079/17.167=781.872kN F''=(F+G)A0/A=(574.29+811.15)×13.079/17.167=1055.527kN e=(M k+F Vk·h)/ F k''=(417.199+8.38×1.4)/781.872=0.549m≤b/4=6.2/4=1.55m 满足要求! 2、基础偏心荷载作用应力 (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压力值 e=0.549m≤b/6=6.2/6=1.033m

I=lb3/12+2×al3/12+4×[a4/36+ a2/2(a/3+l/2)2]=1.4×6.23/12+2×0.94×1.43/12+4×[0.944/36+0.942/2×(0.94/3+1.4/2)2]=30.136 基础底面抵抗矩:W=I/(b/2)=30.136/(6.2/2)=9.721m3 P kmin= F k''/A0-(M k+F Vk·h)/W=781.872/13.079-(417.199+8.38×1.4)/9.721=15.657kPa P kmax= F k''/A0+(M k+F Vk·h)/W=781.872/13.079+(417.199+8.38×1.4)/9.721=103.902kPa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压力值 P min= F''/A0-(M+F V·h)/W=1055.527/13.079-(563.219+11.313×1.4)/9.721=21.137kPa P max= F''/A0+(M+F V·h)/W=1055.527/13.079+(563.219+11.313×1.4)/9.721=140.268kPa 3、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 P k=(F k+G k)/A=(425.4+600.852)/17.167=59.78kN/m2 4、基础底面压应力验算 (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f ak+ηdγm(d-0.5)=500+1.6×19.3×(1.6-0.5)=533.968kPa (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59.78kPa≤f a=533.968kPa 满足要求! (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 P kmax=103.902kPa≤1.2f a=1.2×533.968=640.762kPa 满足要求! 5、基础抗剪验算 基础有效高度:h0=H-δ-D/2=1400-70-16/2=1322mm

四桩基础计算书1

四桩基础计算书 华清家园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武清区新城翠通路西侧;属于结构;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00m;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TQ60/80,塔吊起升高度H:65.000m, 塔身宽度B:2.5m,基础埋深D:1.500m, 自重F1:852.6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0m, 最大起重荷载F2:80kN,基础承台宽度Bc:6.000m, 桩钢筋级别:HPB2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700m, 桩间距a:5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852.6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F1+F2=932.60kN;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 kmax=2188.71kN·m; 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 ik=(F k+G k)/n±M yk x i/∑x j2±M xk y i/∑y j2;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 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 k=932.60kN; G 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G k=25×Bc×Bc×Hc=25×6.00×6.00× 1.00=900.00kN; M xk,M 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188.71kN·m;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3.54m; N 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N kmax=(932.60+900.00)/4+2188.71×3.54/(2×3.542)=767.68kN。 最小压力:N kmin=(932.60+900.00)/4-2188.71×3.54/(2×3.542)=148.62kN。 不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 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M x = ∑N i y i M y = ∑N i x i 其中 M x,M 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1.25m; N 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 i1=1.2×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KL27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7.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550×10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 梁侧楼板厚度(mm) 30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模板面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3 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 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9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10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5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2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 (mm)、l ' b (mm) 1200、 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1(mm) 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2(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8 小梁两侧悬挑长度(mm) 100,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4.5m 【题1】某试验大厅柱下桩基,柱截面尺寸为 400mm 600mm ,地质剖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为 F = 2035kN, M=330kN ?m , H = 55kN,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设计值为 F k =1565kN, M=2548.0 21.7 0.5 15 32.5 12.5 20 0.25 0.9 8 13.0 200

1. 2. 2^00 - 确定桩的规格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 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 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9米。承台埋深1.7米,桩顶嵌入承台 0.1米,则桩 端进持力层2.4米。初步确定承台尺寸为 2.4m X 2.4m 。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Q 根据公式 查表内插求值得 层序 深度(m) I L q sik (kPa ) q pk ( kPa) ② 粉质粘土 2 0.6 60 ③ 饱和软粘土 4.5 0.97 38 ② 粘土 2.4 0.25 82 2500 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Q sk Q pk u q sik l i q pk A p =4X 0.4(60 X 2.0+38 X 4.5+82 X 1.5)+2500 X 0.4 X 0.4=902.4KN 取 Q uk 902.4 kN 3.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 并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 按照规范要求,S a 3d ,取 S a 4d , b e = 2m, l = 9m 故 0.22 查表得,sp 0.97。 查表得,sp 1.60先不考虑承台效应,估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 为 sp 1.60 桩基承台和承台以上土自重设计值为 G= 2.4 X 2.4 X 1.7 X 20= 195.84 kN 粗估桩数n 为 n = 1.1 X (F+G)/R= (1565+195.84)/ 547.08=3.22 根 取桩数n = 4根,桩的平面布置为右图所示, 承台面积为 2.4m X 2.4m ,承台高度为 0.9m ,由于n > 3,应该考虑 群桩效应和承台效应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R ,S a B e 由一=4 ; = 0.25 d l 查表得 e = 0.155 , := 0.75 sp Q uk 0.97 902.4 =547.08 kN

梁底模板及梁侧模板支撑架计算

梁底模板支撑架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一、计算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2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3.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30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5.8 梁侧楼板厚度(mm)130 二、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900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1000步距h(mm)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900、9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2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4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 三、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1=32.86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1=31.104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1=25.6kN/m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31.104×0.2672+0.117×1.764×0.2672=0.236kN·m

梁模板支架计算示例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m , 梁截面 B ×D=1000mm ×10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 ,立杆的步距 h=1.2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4。 木方100×100mm ,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1.50m 。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25mm 。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5.00kN/m 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20m ,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3.00m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30kN/m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 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7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0×25.000×0.200×3.000×0.600=10.800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000×1.000+0.500×1.000=25.5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1.000)×1.000=5.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5.500+1.4×5.000)×0.600× 0.600=1.35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354×1000× 1000/54000=25.06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不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5.500+1.4×5.000)×0.600=13.53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536.0/(2×1000.000× 18.000)=1.1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梁模板支撑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L16a。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0.4m; 梁截面高度D(m): 1m;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mm;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8m;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m; 脚手架步距(m): 1.2m;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2.6m;

梁两侧立柱间距(m): 0.8m; 承重架支设: 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6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kN/m2; 钢筋自重(kN/m3): 1.5kN/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6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N/mm2;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 面板厚度(mm):12mm;

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

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 三河家园26楼工程;工程建设地点:盐都新区南纬路南侧;属于框架剪力结构;地上11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32.95m;标准层层高:2.85m ;总建筑面积:3849.0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 本工程由盐城职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及勘察,江苏科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盐城市兴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朱德庆担任项目经理。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31.5;塔吊起升高度H: 40.000m; 塔吊自重G: 212.6kN;最大起重荷载Q: 40.000kN; 桩间距l: 2.6m;桩边长d: 0.350m; 桩钢筋级别: 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交叉梁截面宽度: 1.2m;交叉梁截面高度: 1.200m; 交叉梁长度: 6.5m;桩入土深度: 12.000m; 保护层厚度: 100.00mm;交叉梁钢筋级别:HRB335; 塔吊倾覆力矩M: 380.4kN·m;塔身宽度B: 1.500m;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 1. 塔吊自重: G=21 2.6kN; 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 Q=40kN; 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 F k=212.6+40=252.6kN; 3、塔吊弯矩计算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 kmax=380.4kN·m;

TC6515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最终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TC6515型塔式起重机 基 础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中夏建设集团 编制单位:上海颐东机械施工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0.11.22 版次:专家评审后修改版

塔式起重机安拆施工方案审批表

TC6515塔吊基础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1328号。因工程建设需要欲安装一台TC6515塔机。本塔机最大独立高度为60米,初始安装高度50米。塔机的基础为混凝土承台+格构柱+灌注桩的形式。塔机混凝土承台尺寸为6500×6500×1400,承台面标高为-2.4米,混凝土型号不低于C35,配筋为纵横各不小于35根直径25的螺纹钢;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30×430,主肢为L180×180×18,缀板400×20×10@600,最大悬高9.35米,格构柱插入承台尺寸为600,插入灌注桩尺寸为3000;灌注桩为4根¢800的灌注桩,桩间距为4300,混凝土型号为C35,桩长33.85米,桩底标高为-45.6米。 2编制依据 2.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范》JGJ196-2010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范》JGJ/T187-2009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施工注意事项 3.1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为C35,(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中 4.4.2条规定》,其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超灌部分在地下室底板范围内,地下室施工时,需将钢构柱内的砼凿除干净后,在各格构柱的角钢上焊接钢板止水片。 3.2钢格构柱与灌注桩的搭接长度为3m,要求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在下钢筋笼时,应严格控制四根钢格构柱的方向成正方形布置,以保证其外围槽钢加固杆的焊接。 3.3格构柱的主肢全长为11.55米,使用整长为12米的角钢焊接而成,不允许中间对接。 3.4塔吊底座与塔吊的安装应该按塔吊出场说明书要求执行,控制好预埋螺栓的位置及锚固深度,钢格构柱顶段应浇入塔基承台内0.6m。 3.5【20槽钢外围加固杆应随挖土深度及时焊接,每隔2.2米焊接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钢格构柱体露在土层以上格构的高度不得大于1.5米。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中间,一定要彼此连接好。具体的水平支撑、斜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见附图。 3.6所有钢构件的焊接均为接触边长度内满焊,焊接厚度大于8mm。 3.7格构周围50cm以内的土,在开挖的时候,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开挖,必须使用人工进行挖土,以防止大型机械破坏格构柱。 3.8塔机在第一次安装好以后,需要顶升级到51米高,高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此后塔机在做附墙以前不再进行加节顶升。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1500×300) 3.1 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1500mm, H方向对拉螺栓2道,对拉螺栓直径20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80×100mm, 梁模板截面底部方木距离3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方木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3.2 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38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38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kN/m2。 3.3 梁模板底模计算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q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 M/W < [f] 其中——梁底模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4×0.30+24.00×0.30×1.50+1.50×0.30×1.50] +1.4×2.50×0.30=14.94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14.942×0.3002=-0.134kN.m =0.134×106/16200.0=8.301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十字梁板式塔吊基础计算

十字梁板式塔吊基础计算

十字梁板式塔吊基础计算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计算依据:施工图纸、《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编制。 本工程用《塔吊使用说明书》、地质勘探报告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等。 基本参数 1、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63;塔吊自重Gt:450.8kN; 标准节长度b:2.5m;最大起重荷载Q:60kN; 塔身宽度B:2.5m;主弦

杆材料:角钢/方钢; 塔吊起升高度H:60m;主弦杆宽度c:180mm; 非工作状态时: 额定起重力矩Me:60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P:20kN; 工作状态时: 额定起重力矩Me:60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P:50kN; 2、风荷载基本参数 所处城市: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0.62; 地面粗糙度类别:D类密集建筑群,房屋较高;非工作状态时,基本风压ω0:0.55kN·m; 工作状态时,基本风压ω0:0.55kN·m; 3、基础基本参数 交叉梁截面高度h1:1m;交叉梁宽t:0.5m; 基础底面宽度Bc:6m;基础底板厚度h2:0.4m; 基础上部中心部分正方形边长a1:4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桩基计算书

独立桩承台设计(J2a-5)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承台参数(2 桩承台第 1 种) 承台底标高: -1.200(m) 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承台钢筋级别: HRB400 配筋计算a s: 150(mm) 承台尺寸参数 e11(mm)875e12(mm)875 A'(mm)500H(mm)1200 桩参数 桩基重要性系数: 1.0 桩类型: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性状: 端承摩擦桩 桩长: 10.000(m) 是否方桩: 否 桩直径: 500(mm)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80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3500.000(kN) 桩端阻力比: 0.400 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0.400 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否 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1.000 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20.00% 柱参数 柱宽: 500(mm) 柱高: 500(mm) 柱子转角: 0.000(度) 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柱上荷载设计值 弯矩M x: 50.000(kN.m) 弯矩M y: 50.000(kN.m) 轴力N : 3500.000(kN) 剪力V x: 15.000(kN) 剪力V y: 15.000(kN) 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否 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 0.000(kN/m3) 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1.20 1.2 计算内容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 R a Q uk K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3500.0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1750.000(kN) (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1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式5.1.1-2计算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在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 N k = 1458.333(kN) 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1 (γ0N k≤1.00R) 验算 (γ0N k=1458.333kN) ≤ (1.00R=1750.000kN) 满足.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按《桩基规范》5.2.1(不考虑地震作用) 式5.2.1-2 (γ0N kmax≤1.20R) 计算桩号 1 : (γ0N1k=1425.952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桩号 2 : (γ0N2k=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γ0N kmax=1490.714kN) ≤ (1.20R=2100.000kN) 满足. 2.2 承台受力计算 (1) 各桩净反力(kN)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2计算桩顶净反力(G=0.0kN) 桩号01 净反力: 1711.143(kN) 桩号02 净反力: 1788.857(kN) 最大桩净反力 : 1788.857(kN) (2) 受弯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9.2第1款,计算承台柱边截面弯矩 柱边左侧承台弯矩 : 1069.464(kN.m) 柱边右侧承台弯矩 : 1118.036(kN.m) 柱边上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柱边下侧承台弯矩 : 0.000(kN.m) 承台控制弯矩 M x : 0.000(kN.m) M y : 1118.036(kN.m) 根据《混凝土规范》附录G G.0.2,按深受弯构件计算承台计算配筋 ≤ M f y A s z 取按板单筋和深受弯计算配筋的最大值 承台X方向计算配筋A sx : 3768(mm2) 承台Y方向计算配筋A sy : 按构造筋 (3) 柱对承台的冲切 不需要验算 (4) 桩对承台的冲切 桩号 1 不需要验算 桩号 2 不需要验算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梁支撑计算

梁支撑计算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L16a。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 ; 梁截面高度 D(m): 1m;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mm;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 脚手架步距(m): ;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梁两侧立柱间距(m): ; 承重架支设: 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m2; 钢筋自重(kN/m3): 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6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N/mm2;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 面板厚度(mm):12mm;

十字梁计算DOC

十字梁节点模板支架计算书 七师五五工业园区消防危化应急救援中心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五五工业园区;属于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15.7m;标准层层高:3.9m ;总建筑面积:3884.84平方米;总工期:135天。 本工程由五五工业园管委会投资建设,农七师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农七师勘察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新疆银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奎屯广厦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施工;由宋东平担任项目经理,胡文欣担任技术负责人。 主次梁模板支架的计算依据有: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参数信息 1、结构参数: 结构层高(m):7.3;板厚(mm):90; 节点处梁底增加承重立杆1排4根; 2、主梁支模架体构造参数: 梁截面高度(mm):600;梁截面宽度(mm):300; 承重架支撑形式:小楞垂直于梁截面;梁底增设承重杆数量:4;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1.2;梁底纵向支撑数量:4; 梁两侧立杆间距(m):1.2;梁底增加支撑小横杆数量:1; 立杆步距(m):1.5;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3;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连接; 3、次梁支模架体构造参数: 梁截面高度(mm):600;梁截面宽度(mm):300; 承重架支撑形式:小楞垂直于梁截面;梁底增设承重杆数量:0;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1;梁底纵向支撑数量:3; 梁两侧立杆间距(m):1;梁底增加支撑小横杆数量:0; 立杆步距(m):1.5;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3;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单扣件连接; 4、荷载参数: 模板和方木的自重荷载(kN/m2):0.15;砼倾倒振捣荷载(kN/m2):2;砼与钢筋自重荷载(kN/m2):25;施工均布荷载(kN/m2):1; 5、材料参数: 钢管直径(mm):Ф48×3.5;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值(N/mm2):6000; 面板厚度(mm):20;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方木截面宽度(mm):60;方木截面高度(mm):80; 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16;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7; 方木弹性模量值(N/mm2):9000;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6、结构示意图: 主梁截面示意图

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设计_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某住宅楼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