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镜中我”理论有感

读《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镜中我”理论有感

摘要:库利认为生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他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关于社会自我形成时提出了"镜中我"思想。他认为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认识决定的,而这种自我认识是由与他人、社会的互动而形成的。在库利看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而个人也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镜中我"思想的核心是通过他人之镜能够充分认识到自我、并且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获得自我概念,加以了解自己。

关键词:自我认识;社会群体;“镜中我”理论;社会环境

一、“镜中我”的理论

“镜中我”理论是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二、“镜中我”理论解析

1、个人可教育的本能随着时代变化被不断开发

人类相对于低等动物,主要优越性体现在人接受教育的天赋、潜质。库利撰述著作时也表述过类似观点,他指出,可教育性属于人的先赋属性,因而不易抹杀。即便这一本能不会因时代走向而出现潜能层面的明显调整痕迹,然而开发程度、开发效率明显有别于以往时期。因此,人类将从中受益良多,而潜能也将随着代际继承链条产生进化效果,当技术升级到新的位阶时,这一本能的实务价值还将被进一步开发利用。

在如今,未成年人群体的智力水平均值超过了旧社会时期,然而较之1000年前的人类,我们并没有形成遗传因子层面的明显区别。那么,造成后天智能落差的根因是什么呢?部分研究人员依托哲学视角,表达了独到见解,强调我们现阶段的技术只可评估物质遗传情况,却未能准确分析精神遗传性,而社会性来自于精神领域,物质、精神间的关联又永恒存在,我们或许可以大胆假设、大胆设想精神遗传同样存在。即便现阶段我们无法以科学依据佐证这一假设,然而可教育性将因时代更新而呈现出更高利用率,这一规律更是毋庸置疑,这一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干扰因子的作用,不过我们依旧能够窥见,可教育本能存在开发空间。当前阶段,人类参与教学活动的起点提前,所能收集到的数据资源也更为丰富,人际沟通频次日渐增多,儿童潜存智能容易被激活;而且,这一属性还伴随着可塑性特征,生命之初,差异并不是很显著,然而生命后期人们的建树各不相同,则形成了阶层区分;因而,我们无法忽视外界影响力,父母、同龄人等的看法及行为,均会影响到我们个体成长情况。古语有言,“形正则影直”,便是窥见了这一规律。正是存在可教育性,人类才能

同其余生命体进行互动,在人与人沟通期间形成新的体悟。

2、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有助于主体认识自我

自我的存在感来自于同其余个体的互动过程,自我认识的建构活动中,他人影响力不容小觑,将会贯穿始终,且唯有彼此展开互动,个体才会意识到自身的存在状态。就拿儿童日常接触到的群体包括亲属、友人等来看,借此培养自我认识,勾勒人格框架;而当其年纪稍大时,所能接触的社会空间更为广阔,可互动的人群规模也不断扩展,沟通方式将会有所更替,然而借助“他人”建构“镜中我”的基本规律依旧适用,倘若是脱离了“他人”这一要素,个体将难以继续培养其自我认知;因此,我们可以将自我认识等同于个体关于他人对自身评价的主观见解。“若是其他个体、群体不存在,那么‘我’作为相对关系下的产物,自然无法被感知到。”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自身所获得的外界评价、外界看法之后才能按照体验情况予以应对。然而,他人性格的干预作用势必渗透到自我认知建构过程之中,我们无法脱离主观思维了解他人关于自身的见解,借助社交活动掌握他人关于自身的见解,仿佛对照镜子时,人会估量自身形象,给与当前的自我一个认知,且予以美化处理,因此收到他人评价信号之后,自我也将作出类似的改进反应;若要深入论证“镜中我”理论,我们还需透过个体、他人之间的作用情形加以讨论。库利在所撰著作中强调,“镜中我”的含义为个体借助他人印象里的自我,获知自我的人际角色;它指代的是除却自我体验的其他个体的反馈信息。大部分案例中,个体间的关联作用来自关于“自我”的想象活动,库利以镜面原理刻画这一作用过程,向人们生动形象地解释了“镜中我”的实际作用路径,更好的自己我认识,在不好的一面自我调节。库利表示,自我认识包含三类来源:一是模拟他人视角下自身的角色

表现;二是推测他人关于此类外显表现的看法;三是借助想象力获得,形成特定体验,如一些荣誉感、挫败感等。

库利在“镜中我”指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想象,并同其他头脑所产生的想象相互碰撞,最终形成趋同性看法;因此库利表示,这一认识特征展示了认识的阶段性规律。个体首先借助他人的外显反应,归纳其形象特征,该过程需借助想象活动实现;此后,个体将参照有关形象、自身表现,形成关于自身的形象雏形,最终,个体形成自我判断结论,即自我认识。透过哲学视角分析,这一过程体现了物质、意识的作用原理。其中,物质属于客观实在,意识属于精神产物,库利所指的“想象”可以归结为某类意识,他人会对想象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力,因为他人构成了想象活动顺利进行的要件。在这中值得注意的是,库利所提及的“他人”主要指代个体周遭环境中的个体,即能够同个体产生接触作用的其他个体,组织成员、亲友等均属于“他人”范畴。个体间形成具体交流关联,才会产生“镜中我”反应。

三、“镜中我”形成的阶段

1、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是“镜中我”形成的第一阶段,这个“现象”是我们依靠其他人的形态、动作、言语进行初步判断的。"镜中我"可以是好的镜像,也可以是不好的镜像。若是其他人可以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亲近、信任、依赖,这说明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但若其他人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的是恐惧、远离、躲避,那么我们就得反思一下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了。

2、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

在感受了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一个阶段只是一个从外界读取信息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了。

从他人在我们面前的形象,他人就可以知道我们对于他人行为的态度了。

3、基于他人反映评价我们的行为

"镜中我"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基于他人反映评价我们的行为。当他人知道了我们的态度之后,接下来,他人就可以大概地知道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而这个评价往往都是我们对于他人的综合评价,甚至可以是决定我们究竟是一个“好态度”还是“不好的态度”。

四、“镜中我”理论的主要内容

“镜中我”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算是一个比较容易懂的理论,可能与每个人差不多都照过镜子有着很大关系吧。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对镜中我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库利认为“对自我的想法看起来具有三种元素:想象他人心目中对我们外貌的看法;想象他人对这种长相的评价;以及某些自我情感,如骄傲或羞辱。与镜像的比较很难产生第二个元素,想象中的判断,那是非常基本的东西。使我们感到骄傲或羞愧的不仅是对自我的机械反映,而是注入了情感;并且是想象中对他人心目中的想法的反映”。

“‘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可以反观自身,形成自我的观念。在想象别人对自己估

计是好感还是恶感,认为自己是骄傲还是谦卑时,他必然会做出改进,以期达到与别人的评价协调一致。‘镜中之我’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视为一个对象,站到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自我判断、评价与别人的评价越接近,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按照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一个人所具有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自己单纯所认为的那样。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深刻了解自己,认识自我必须融入社会,与他人互动,在互动中,他人会对你有一个或好或坏的态度,这个态度决定了你的自我感觉是否良好,通过他人的态度,你可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同时,你的自我感觉也决定了你对他人的态度。这样,相互之间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交际与关系“镜中我”的概述。

而“镜中我”也叫“社会我”,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在库利的观念中,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唯一”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人与社会结合的一个螺丝。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很好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

结语

从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理论,社会需要理论,社会实在理论,互动理论等。当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际交往趋向功利化,人际关系也呈现出新的情形,这种情形恰好可以用“镜中我”理论来进行解释。“镜中

我”理论最经典的命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的态度”,而当前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呈现出单一化、功利化、短暂化、危机化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宏观角度说,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环境迫使人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交往对象和人际关系;第二方面是从微观角度说,用“镜中我”理论解释就是人们缺乏自省,不能以他人为镜,忽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能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使自己全面进步,最终实现自我发展。虽然宏观的社会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微观的调整来提升自己,影响宏观环境,毕竟,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个人的问题。因此,要学会照镜子,用“镜中我”理论来指导自己处理好人际关系。

对于个人以及由个人构成的社会整体而言,要想发展与进步,自我反思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反映在心理学的范畴中我们说是“镜中我”的理论。“镜中我”的本质是个人通过他人眼中的自我进行自我定位,是独立于自我感觉的他人的评价。这一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会我们如何进行自我剖析,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完善,从而更进一步的完成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库利的“镜中我”观点对我们自身人格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社会化的成熟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前我们处于社会大转型的时期,而且这种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论》读后感

浅谈“人是什么” ——读卡西尔《人论》有感 摘要:卡西尔的《人论》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著作,是继《符号形式的哲学》之后的论著,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主要围绕“人是什么”问题展开论述,上篇主要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于“人是什么”的各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什么”问题的探究上即人对自己的认识上出现了危机,从而卡西尔提出他自己的主张:人是符号的动物,亦能用符号创造文化,下篇就是注重于对于人类用符号创造出的文化上即宗教、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给我们进一步展示。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如今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它也有其发展的历史,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卡西尔他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题记 要想比较深刻地理解卡西尔观于人的定义,我们就要先看一下在他之前的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通过纵向的加以深化。 在希腊哲学史上,他们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最初的各阶段主要是关心自然,而少有对于人的研究,而当人们把研究自然的宇宙学和人类学比肩看齐时,他们才真正理解:认识人自己不仅仅是好奇心或思辨问题,而是被宣称为人的基本职责,早期的方法就是通过自省达到对自我的认识。直到苏格拉底,他给我们关于人的认识提供了正面的看法:我们决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本性的方法来发现人的本性,我们概括出其思想说,他把人定义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同时认为对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才能达到对人的认识。而且他和马可·奥勒留都认为发现人的本性或本质,必须摆脱一切外部的、偶发性的特性,而斯多葛主义则提出在人那里只有判断力至上,即人的理性至上,提倡维护人的独立性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中世纪以奥古斯汀和巴斯葛为代表,提出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是矛盾的,人的本性是丰富的、微妙的、多样的和多面的,传统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以及由几何学建立的哲学多不适合理解和解开“人”这个谜,理性作为人的力量,其本身被看做是最成问题、最含糊不清的东西之一,需要有宗教的逻辑,上帝的指引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为了维护人的独立性,听从和尊重自己的内在原则成为宗教的禁忌,这里可以说与之前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相悖的,甚至是反理性的,不仅没有解释好理性,反而使它变得更加神秘,宗教本事就是非理性和荒谬的的,自然不能在理性的问题上给出清晰的解释。 近代随着哥白尼日心说体系的提出,其为新人类学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出现了,斯多葛哲学和基督教哲学都把宇宙的秩序看成是有等级的,而人在这种秩序中占据了最高的位置,但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则使人为宇宙中心失去了它的基础,人被置于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之中没有了依靠,蒙田在此用他的宇宙观向人类理性提出了挑战,于是近代科学和近代哲学为发展人的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论述,布鲁诺提出无限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否定或限制因素,相反它意味着实在的广阔无边和无穷无尽的丰富性,也意味着人的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力量,人的空间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人的力量也被大大加强了。布鲁诺的阐述是一种诗意的表述,而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家和科学家则从科学的角度给我们做了关于蒙田提出的质疑的回答,笛卡尔用“无限”的概念废除普遍怀疑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论证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布莱尼茨发现了微积分,提出物质世界是可以理解的,自然规律不过的理性普遍规律的特殊例子;斯宾诺莎创立伦理学,提出了为达到一个摆脱了单纯的人类中心主义错误和偏见的人类学哲学。通过这些理论的解释和阐述,我们知道即便

镜中我理论在社会工作案例的应用

镜中我理论在社会工作案例的应用 不难发现,热心参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的很多都是老年人,社区活动充实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乐趣。 社工通过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能够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社会生活的中转站,激发他们对乐观生活的表达。 社会志愿服务的参与可以推动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重建,加强社会学习动力。可以说,社区活动打开了老年人再认识社会的大门。 “镜中自我”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 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 “镜中自我”理论旨在通过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构建自我意识体系、感知个人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 老年人群体通常存在因社会参与度不够所导致的自信不足、人际互动能力降低等特征,在获取客观认知和评价信息时缺乏必要渠道,对于构建客观评价体系存在一定困难,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无力感,长久持续将可能导致意识和现实间失衡状态的产生,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以下内容结合笔者在社区老年人领域中的实务工作经验和案例,浅谈“镜中自我”理论对社区老年人领域工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 务应用技巧。

第一部分社区工作手法的应用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亲缘间爱的归属。社工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过程中,既要强调家庭本位认识的重要性,也要兼顾成员个体的发展。 针对老年人群体,社区社会工作的持续、有效的开展,能够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感和社区生活幸福感提的升。社工应积极发挥支持者角色作用,推动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能力的加强。 一、鼓励老年人自主解决问题并及时予以关注 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讲,社工引导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老年人作为社会活动的实际参与主体,社工在辅助老年人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实务活动中,提供和培养其能力提升的机会。 例子: 笔者在遇到老年人来社区询问智能手机使用时,会经常带着抱怨的口吻“这个东西我们老年人哪里会搞”、“我也学不会啊,再说学了也没用,平时也用不着”等等,如果社工说“这个很简单的,阿姨你一定可以的”等等,以主观信赖的方式推动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的运用,但往往会受到质疑。 在遇到老年人来咨询智能手机操作时,社工可以在来访老年人的咨询结束后,记录操作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给到他们,方便在出现重复需要时翻阅查看。 另外社工还可以针对常见操作问题,例如微信常见操作等,制作操作手册、短视频等,作为常规化服务向有需要的居民提供。

高考模拟作文“容貌与'镜中我’理论的辩证关系”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容貌与'镜中我’理论的 辩证关系”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在某视频平台播出。它通过一个自卑女孩的独白,来探讨“容貌焦虑”的问题。随后,话题“你有容貌焦虑吗”冲上微博热搜,引发13.1万多讨论。 材料二有人说,这是一个凡事都要看脸的时代。这话未免偏激,但谁也无法否认:颜值更高的人总是会在习焉不察的情况下占据这样或那样的优势。比如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里的李晋晔,在面试时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观察室的观察员也毫不吝啬对他颜值的赞美。 材料三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曾提出一个“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都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我们无法改变也不必改变人类爱美的天性,但“什么是美”,“我们如何认识把握自己”,值得我们深入考虑,请把你的看法写成一篇作文。要求:结合材料,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多则材料作文试题,应对此种类型的作文试题大体有三种有效思维,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相对叠加。在运用这些有效思维之前应先弄清每一则材料的内涵,进而确定运用哪种思维方法。以求同法看,美”是它们的交集,所以,关乎如何确定美的立意皆为精准立意;以相对叠加法看,材料一、二关乎容貌,材料三关乎“镜中我”理论,自然可以进行互补。由此,“容貌与'镜中我’理论的辩证关系”“多元审美与容貌焦虑结合”等都为正确立意方向。 立意一: 容貌焦虑不应成为负担,发挥“镜中我”的积极作用。容貌焦虑确实是一部分人的心理问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别人不喜欢你的容貌,却可以因为你的其他优点而给予你好的评价,而此时平庸的容貌反而让你的优点显得更加了不起,这就是“镜中我”理论积极影响的一面。换句话说,一个容貌平庸的人可以运用“镜中我”理论树立自身的无关容貌的美好形象。 立意二:多元宙美,异军突起。对于“什么是美”这一问题,可谓“仁者见仁,

必备冲刺名解15 基模理论、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镜中我理论

必备冲刺名解15 | 基模理论、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镜中我理论 1.基模理论 (提出+定义+特点) 基模理论是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论的时候涉及的观点,是指个体运用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模式,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基模有时也称为认知基模或图示。让·皮亚杰将其视为为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提出) 基模(schema)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知识表征(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种。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之际提出的一个概念,后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信息处理学和传播学研究当中。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定义)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基模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并有从较抽象向较具体分层的结构特点。基模是知识的急束或有机的联合。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特点)

2.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提出+观点) 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之际,提出了一种称为“详尽分析可能性”的理论。(提出) 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以详尽方式,用严谨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另一种是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前者是沿“核心路径”处理,后者则是沿“边缘路径”处理信息。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交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较强的责任感,并具备相应认知能力之际,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对该信息进行详尽处理,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两个观点) 3.镜中我理论 (提出+定义+阐释+评价) 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提出)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800字_《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五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800字_《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五篇 《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最著名代表作品,首次提出了“天 赋人权”,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 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一】 1712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于第10天去世。10岁那年, 他的父亲因捍卫正义不向黑恶势力屈服毅然愤然地离开,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卢梭。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做过临时工,当过 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等。到处谋生,漂泊四方。就是这样的 卢梭7岁时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由于这些书里历史人物的典范影响和他父亲的 谆谆教诲,卢梭深深体会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最终于1762发表著作 《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巨著《社会契约论》,全书共四卷,四十八章,第一卷在确立基本原理之上,着重研究的是契约论的内容;第二卷则主要讨论主权论的内容;第三卷是关于政府形式为主的政府论;第四卷则是从实践的角度是除了巩固国家体制的方法论。虽然当时无 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卢 梭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卢梭认为政 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他阐明政府必须分成三个部分:主权者代表公共意志,;由主权者授权的行政官员来实现这一意志;最后,必须有形成这一意志的公民群体。

人民应该在政府中承担活跃的角色。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 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 政者的权力。 第一册作为全书第一部分的社会契约理论,它是《社会契约论》的核心内容,精 华所在,其后的三册是建立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的。第一册第一章首先指出“人是生 而自由的”观点,接着提出”处处背负着锁链”的问题。只要人民在强制下真的服从了, 暴力也算达到了目的。但社会秩序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必须基于一些约法三章。 第二章指出第一种社会。它是所有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自然的社会形态,是家庭。家庭是一种约定。人的这种共同的自由来自他的本性。第一法则是自己 的存活,他的第一要务是自己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家庭是政治社会的第一模式。 第三章写至强者的权利,只有把他人的服从转变成责任,才能真正成为的最强。 最强者的权利被认为是现实中的一个基本准则。认为暴力并不能带来权利,我们只有 义务尊崇合法的力量。 第四章主要写奴隶制度。人类社会的任何合理的权威都应建于人民之间的相互约定。生而为人是自由的,他们的自由只属于他们自己,无人有权将之剥夺。因此,政 府不能是任意的。当人的意志不再自由,他的行为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准则。 第五章指出第一约法是根本。认为治理社会和压榨奴隶还是两个概念。提出疑问 应如何进行表决,应以约法三章为基础。 第六章提出社会公约。认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结成一体,用力量的总和 来攻艰克难,群策群力。社会契约的本质决定了上述各项要件不能有一丝更动,否则 社会契约就会失去效用。 第七章论社会主权者。主权者是和他自己约法三章,有着双重 义务:作为主权者一员对其他个人的义务,和作为国家一员对主权者的义务。政 体的本质决定了在它之上不能再有任何法律的束缚。个人意志与公意不同,个人意志 是考虑私人的利益,公意代表公共利益。任何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 第八章论公民国家。在社会契约中,人失去的是他的天赋自由和对一切予取予夺 的没有限制的权利,人获得的是公民的自由和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唯有道德的自由 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面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第九章论所有权, 论述财产的占有权和所有权。认为先占先有的原则,并不构成真正的权利。只有法律的承认才能使他真正地成为财产的排他的拥有者。

读《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镜中我”理论有感

读《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镜中我”理论有感 摘要:库利认为生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必须从整体上进行观察、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他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关于社会自我形成时提出了"镜中我"思想。他认为个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我认识决定的,而这种自我认识是由与他人、社会的互动而形成的。在库利看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而个人也可以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镜中我"思想的核心是通过他人之镜能够充分认识到自我、并且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获得自我概念,加以了解自己。 关键词:自我认识;社会群体;“镜中我”理论;社会环境 一、“镜中我”的理论 “镜中我”理论是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二、“镜中我”理论解析 1、个人可教育的本能随着时代变化被不断开发 人类相对于低等动物,主要优越性体现在人接受教育的天赋、潜质。库利撰述著作时也表述过类似观点,他指出,可教育性属于人的先赋属性,因而不易抹杀。即便这一本能不会因时代走向而出现潜能层面的明显调整痕迹,然而开发程度、开发效率明显有别于以往时期。因此,人类将从中受益良多,而潜能也将随着代际继承链条产生进化效果,当技术升级到新的位阶时,这一本能的实务价值还将被进一步开发利用。 在如今,未成年人群体的智力水平均值超过了旧社会时期,然而较之1000年前的人类,我们并没有形成遗传因子层面的明显区别。那么,造成后天智能落差的根因是什么呢?部分研究人员依托哲学视角,表达了独到见解,强调我们现阶段的技术只可评估物质遗传情况,却未能准确分析精神遗传性,而社会性来自于精神领域,物质、精神间的关联又永恒存在,我们或许可以大胆假设、大胆设想精神遗传同样存在。即便现阶段我们无法以科学依据佐证这一假设,然而可教育性将因时代更新而呈现出更高利用率,这一规律更是毋庸置疑,这一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多种干扰因子的作用,不过我们依旧能够窥见,可教育本能存在开发空间。当前阶段,人类参与教学活动的起点提前,所能收集到的数据资源也更为丰富,人际沟通频次日渐增多,儿童潜存智能容易被激活;而且,这一属性还伴随着可塑性特征,生命之初,差异并不是很显著,然而生命后期人们的建树各不相同,则形成了阶层区分;因而,我们无法忽视外界影响力,父母、同龄人等的看法及行为,均会影响到我们个体成长情况。古语有言,“形正则影直”,便是窥见了这一规律。正是存在可教育性,人类才能

“镜中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镜中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 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6期 李静 摘?要?美国社会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论,其本质是个人通过他人眼 中的自我进行个人定位,是独立于自我感觉的他人评价。本文基于“镜中我”理论,探讨“镜 中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镜中我”?自我定位?人力资源管理 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指出,“镜中我”的本质是个人通过他人眼中的自我进 行个人定位,是独立于自我感觉的他人评价。在多数情况下,个人与他人的联系依赖于一种想 象其“自我”的确定的想象形式。[1]用库利书中一句生动的话来说,“‘镜中我’指的是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互相映照着对方。”在库利看来,自我认识有三种形式:想象别人眼中 我们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这种形象的判断、通过想象得出某种自我感觉,如自信或羞耻感等。[2] “镜中我”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很多应用场景。自我定位与调适、印象管理与改善、能力评估与提升、团队建设与管理等,都可以借助“镜中我”理论加以指导。人力资源工 作者要成为员工的一面“镜子”,将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专业、更有价值。 一、职场中的自我定位与调适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在工作环境中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是基于周边领导和同事对自己 的普遍看法形成的,我们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就会比较好。反之,就会产生偏差。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况: 某员工认为自己某方面能力突出,而周边人认为他其他方面的能力突出。这个员工此时的 自我认知就不是“镜中我”,他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没有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如果该员工一 直在短板上发力,即使努力表现也无法取得预期成效,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个人的自信心,甚至 对领导给予自己的某些工作安排无法理解。这属于自我定位中的方向不匹配,比如明明是个技 术人才,却非要去做管理。 还有员工认为自身业务水平很高,但周边人并不认为有那么高,甚至认为比较低。这个员 工此时的自我认知也不是“镜中我”。这种情况下,员工会产生怀才不遇或者大材小用的想法,影响自身的发展。这属于自我定位中的能力水平不匹配,觉得自己能做业务带头人,但实际能 力不足。 如果将权力和责任交给方向不匹配或能力不足的员工,不管是对组织还是对员工个人,都 是不负责任的,不仅让员工有挫败感,而且也影响组织的整体效能。这就需要个人参照“镜中我”理论在组织中做好调适。 一是要调整心态。员工要相信自己的自我认识肯定是不够客观的,而且随着工作经验的累 积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个认识会不断发生变化,需要动态调整。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与 时俱进的心态面对自身能力,面对工作要求。

浅析《镜中我》理论—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浅析《镜中我》理论—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作者:美合日巴努姆·阿卜杜米吉提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2期 【摘要】线上人际互动、线上角色扮演等社交事宜,基本发生于各类网络社区平台内,演化出多样形式。此类“网民-网民”的传播过程,在人与人间打造出新的影响纽带,我们称之为网络人际关系,借助各类传播路径构筑了线上社区。依托传播路径进行互动的过程中,特别是由用户个体间关联所产生的网络结构,最终令线上环境中的虚拟色彩淡化,现实成分增多。另外,它还为虚拟社区的建立提供了发展空间,原有的网络空间能够作为社会空间类型存在,“镜中我”主导下的自我认知从中催生而出,得以持续扩充。 【关键词】自我认识;社会群体;“镜中我”理论 1. 前言 由于社会已然迈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大众愈发青睐新媒体所呈现的服务体验。新媒体广泛收录贴近性材料,并推广应用先进移动通讯、互联网技术,互动功能得以升级,加之运营理念富含趣味元素,因此新媒体平台中的用语往往转化为社会流行语。不过,新媒体扩充群众文化体验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导致人际互动频次减少,互动质量下降,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不再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消费文化观甚嚣尘上,人群中出现了显著的“媒体依赖”弊病。查尔斯·霍顿·库利专注钻研社会心理学,开创该学科先河,也将社会学发展成一门真正的学问,对社会学领域贡献突出。而他早在上世纪便注意到媒体依赖现象,给出了深度分析。本人通过拜读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认识到“镜中我”理论的现代意义,人的社会人格发展规律、价值理念建构规律、社会秩序形成规律,均可透过“镜中我”理论加以解读。如今,自媒体的社会辐射作用日益凸显,近几年中已得到各界认可和广泛应用,像微信、微博等,便是典型的自媒体产物。自媒体的通俗释义为个体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乃是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衍生物。它没有局限于传统媒介输送规律,并非自上而下推广,也摒弃了严苛批复流程,所有用户均能够扮演“记者”角色,也均能够及时公布周遭令人感兴趣的“轶事”。2011年1月21日,微信(WeChat)正式问世,它作为腾讯集团创制的无偿应用程序,目的在于供应实时信息传输服务,适用于智能终端范畴。由于网络铺设比重增加,智能手机推广到基层大众之间,2019年微信年度报告显示,月活跃人群共计11亿,且涉列超二百个国家。朋友圈作为该软件的一项基本功能板块,为人们提供了发布观点、记录故事、分享体验的优选平台,借助分享活动,使用者得以扩充人际网络,不仅认识线下好友,也结交了不少线上朋友,使用者间的关联程度也有所加深。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微信朋友圈构成了一个场域,兼有“通讯录、附近人、QQ好友”社交作用,能够进一步开辟社交空间,增加交友规模。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短视频,均可经由朋友圈这一渠道加以公布,将用户日常体验、经历录入平台,在亲友圈中传递情感,加深交流。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解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

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解读--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 蒋道平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形成过程中,先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的本质的论述,即是“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理论上这三个论述层次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辩证统一起来了,构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体系。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原著精髓就人的本质理论进行系统的整体性解读。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3页(P96-98)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 【作者】蒋道平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随着人学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在各自视角上各有侧重,有共鸣,有分歧。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人的本质性作出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关于人本质的探讨,马克思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

下简称《手稿》)、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三部经典著作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三个层次与范畴:一是基于人类本质提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基于社会属性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基于人的内在本性提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对这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范畴进行整体地、辩证统一的剖析,以此来科学地、完整地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层次,对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在马克思所著的《手稿》中有充分体现。他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并强调人既能和动物区别开来,又能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根据,就是人能够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即人进行的“劳动”。“可以根据意识、宗教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第1卷 P24由此可知,马克思把“实践或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具有的特有方式而界 定了人的类本质,即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劳动,这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内在根据,因此,人的本质理论首先明确的是“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性。他指出,“劳动”这所以是人的本质的内在性,是人能够自愿自觉的劳动,即表明“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2]第42卷P38。这是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将劳动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观点,也是马克思批判唯心主义和机械主义所取得的人类自我认识成果。马克思揭示人的类本质为建立科学的人的本质论奠定了认知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劳动中会不断异化,从而实现人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对象、劳动活动相异化,从而导致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导致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在论述了人的“类”本质时指出:“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后感 实话实说,第一遍看没看懂,当时什么也没看进去,只知道,所有的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就不知所云了。第二遍,还是没看懂,又觉得这也许不是米勒的错,应该还是翻译者翻译得不好,一个句子上百个字,大从句套小从句的,甚是无聊。这次下狠心,跑到图书馆,抛开一切杂念,只做一件事,看米勒的这本书。还是不敢说我看懂了,但是似乎有点知道了米勒想要表达的意思,也理解了,专业论文什么的,都是这么长的句子,也不能怪人家翻译的人。 其实,不能说是”看”书。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当然在图书馆,不能读出声音,只能默读的),读完一句又读一遍,想想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自我,作为可成为它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且产生于社会经验。……我们通过理解自己所讲的东西而不断地继续同其他人对话,并利用这种理解指导这种对话进行下去。可以说,我们砍去社会的方面暂时不去理会它,那么某人便是同某人的自我谈话,就像某人会同另一个人谈话一样。……思考过程本身不外是一种进行中的内在会话。” 我惊讶地发现,米勒的意思我似乎有点懂了。我正在看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在跟一个固定不动的部分米勒在交流,我之前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是因为我只是把他所有的话当成一个一个的字和词语来看待,并没有真正的过脑子,也就是将他说的话,“一

个字一个字地”读给我自己听,将他的话作为我的经验进入我的自我中去。 但是,又由于,我们的思维始终借助某种符号进行,而我不能确定我赋予这些符号的意义和米勒赋予的相同,所以我说,我只是“似乎,有点,知道了米勒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我这个经验的本身,恰恰印证了米勒的这个自我理论。 米勒真是个天才。 我突然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么多年,好像很少考虑过什么是“自我”这个问题。也从来都将两个人的对话作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从未想到,原来,“我们所称的‘交流’的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提供一种行为形式,使得有机体或个体可以成为他自己的对象。”稍加留心,我在对别人说话之前,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瞬间,虽然可能短到有时候我自己都无法留意到,我真的是把要跟别人说的东西先跟自己说了一遍,再决定是不是要说、怎么说、以及说了以后对方是什么反应。 “我们的符号全都是普遍的。你所说的任何话都不会是绝对特殊的;你说的任何有意义的话全都是普遍的。” 确实是这样,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不是特殊得的。如果他试图抒发他独一无二的情感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那么就不会有人看懂;某一艺术家的著名往往由于他用普遍的语言借助艺术的形式而发了普罗大众有时无法表达但又想表达的普遍的情感体验或者经验。而且,单单就该艺术家借以表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SHANGHAI UNIVERSITY 读书报告 课程:权力与笼子 书名: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编号:0400J517 学院通信学院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一.作者介绍 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是《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作者。 塞缪尔·亨廷顿出生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其在学术方面的才华,他16岁进入耶鲁大学,两年半后就提前毕业。服完兵役后,他又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1950年,年仅23岁的亨廷顿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留校任教直到2007年退休。亨廷顿在哈佛的那班同学精英荟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著名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均是其同班同学。而他最知名的学生包括创造了“历史的终结”这一日常词汇的著名学者福山,现为《新闻周刊》著名评论家的扎卡里亚等。 亨廷顿经常是一个政治立场受争议的人物。在美国这个政治重心偏右的国度里,他是一个具有浓重现实政治原则持保守倾向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家:虽然是相对靠左的民主党终身党员,但他却常被视为一个右翼思想家。他既推崇自由主义,矢志研究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浪潮,同时却又反对美国主动干预和加快这些民主进程。 在其1968年发表的名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他警告说“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在此他甚至坦率地承认:对处于现代化过渡阶段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民主与否,要紧的倒是建立能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组织;换言之,关键不在限制权威,倒是建立权威。当然在他本人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它们都统一于一颗固守现实政治的大脑之中。

“镜中我”理论在初中生厌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镜中我”理论在初中生厌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只有 2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兴趣,近50%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学校教育的兴趣,从长远来看因学习困难而引发的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影响可能伴随终生。本文主要从“镜中我”理论视角来分析初中生的厌学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关键词:厌学;镜中我;应用研究 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二是消极被动的学习。厌学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反映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一种抵触情绪。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只有 21%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兴趣,近50%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没有兴趣。【1】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出的厌学行为较为明显,也有一些因为厌学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的极端事件。 厌学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学校教育的兴趣,从长远来看因学习困难而引发的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影响可能伴随终生。本文主要从“镜中我”理论视角来分析初中生的厌学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一、“镜中我”理论 库利的“镜中我”思想是心理学中及其重要的一种奠基性思想。哲学界把世界分为物质和意识,意识层面对“自我”的理解表现为一种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这种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 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指出,“镜中我”的本质是个人通过他人眼中的自我进行自我定位,是独立于自我感觉的他人的评价,这一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教会我们如何进行自我剖析,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完善。在多数情况下,个人与他人的联系依赖于一种想象其“自我”的一种确定的想象形式。用库利在书中的一句生动的话来说,“镜中我”指的是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互相映照着对方。库利认为自我认识有三种形式,想象别人眼中我们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这种形象的判断、通过想象得出某种自我感觉。正如库利所说,我们总是想象,并在想象中与另一头脑持同一个判断。库利认为,这种认识形式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通过他人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表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想象构建一个初步形象,进而将这种形象与自己的形象进行比较判断,最后得出自我认识。【2】 “镜中我”某种程度上讲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即个人意识层面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中,这种认知能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自我认定的指导意义。【3】 二、初中生的厌学问题 厌学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上课走神或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举动,不能有效吸收老师的授课内容。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的,初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手机。厌

我看人看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46281.html, 我看人看我 作者:杨雨露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5期 【摘要】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镜中我”理论是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理论,是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文章在 介绍了镜中我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思想教育、网络传播和文学艺术三方面谈及了其现代应用,后提出自己的感想与反思。 【关键词】镜中我;现代应用;自我感悟 莎士比亚戏剧中有一句著名台词说道:“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而言都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确乎有过的那种样子。”在这个典故中有一个重要意向:镜子。这个意象便是镜中我理论的来源。镜中我理论就是从个人层面揭示了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它的精华可以概括为:我看人看我。 一、理论介绍 (一)提出背景。最早提出自我概念的是哈佛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他认识到,人类有将自己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他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将自我分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指由于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关于自我的感觉。“社会自我”成为后来的互动论者理论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库利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一样。 (二)理论内容。“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因为这里的自我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叫做“镜中我”。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 (三)提出意义。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

社会学与我们:发现社会与反思自我

社会学与我们:发现社会与反思自我 一、西方社会学发展历程 起源于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动荡的思考,孔德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的科学”,他渴望社会学能够发现社会运行规律,建立良好秩序。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一慨念后,社会学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涂尔干和韦伯进一步将社会学的学科属性细化。涂尔干关注的社会学问题是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如何成为可能。韦伯则是从“理解”的层面研究,倾向于对主体行动背后的个人动机及意义加以理解。而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结构与各阶级间的相互关系。古典时期的社会学家们脱离神学桎梏后,把焦点从对物质的控制转向对自我社会的控制,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这三位主要社会学家也开创了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三大社会学范式,对后世影响颇深。 现代时期,美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急需一种理论来为其发展做合理性说明。此时社会学的研究中心逐渐从欧洲转向美国,社会学理论开始呈现多元化。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应运而生,从社会行动入手,他构建了一个容纳万千的宏大理论,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推动整体发展。在结构功能主义大放光彩之时,也不乏一些非主流思想,比如“局外人”米尔斯,矛盾直指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社会学想象力,一种

将个人境遇与外在生涯相联系的心智品质。而这些思想也引发了其他学者对“宏大理论”的反思,学者开始关注个人、符号这些微观现象。社会学的现代阶段,主要是围绕“社会现代化”这一核心主题而进行的一系列争论。 当代时期也称后现代时期,人类社会的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现代化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社会学的单一方法与范式日益受到挑战,因此催生了超越微观与宏观、行动与结构、偶然与必然二元对立关系,在对立中寻找调联盟和之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布迪厄、吉登斯、贝克等。布迪厄提出“场域—惯习”理论,认为社会学在于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隐秘。贝克对现代社会的反思集中体现在对人类社会风险的认识,科学被用来抵制风险的同时又产生新的风险。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学发展,是对整个社会学的重整与综合,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人们用多角度的方法重新解释社会,发现社会。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梳理 作为一门探索社会的学科,社会学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但不同理论范式指导下的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方面来分析。在本体论上,我们探讨“真实性”问题,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否客观存在。在认识论上,探索重点是主体与客体关系,事物能否被认识。实证主义的认识论是客观二元主义;解释主义是修正后的二

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现实思考

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及现实思考 景星维;景志明 【摘要】对于认同的研究覆盖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在实践基础上的共识建构问题。民族文化认同是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所处民族的文化内涵平衡的过程,包括了主体与民族文化的心理契合与行为指向。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主客观因素相结合,自我与社会良性互动,才能构建稳固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The research on identity covers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Sociology, Psychology, etc. It is the research about consensus building on man and culture, man and man, man and self.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is the process of balancing between man and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it includes psychological fitness and behavior orientation, and it faces many challe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Combin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n the interacting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s the way to build strong national culture identity. 【期刊名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2 【总页数】4页(P107-110)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身份 【作者】景星维;景志明

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

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 目录 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 (2) 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 2. 社会学习理论 (2) 3. 镜中我理论 (3) 4. 社会支持网络 (3) 5.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4) 6. 优势视角理论 (5) 7. 生态系统理论 (7) 8. 弗罗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8) 9. 佛罗伊德性本能理论 (10)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 (11) 11. 社会化理论 (14) 12. 家庭沟通理论 (15) 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7) 14. 社会化理论 (20) 15. 活动理论 (20) 16. 社会互动理论 (21) 17. ABC理论 (22)

社会工作常用的16种理论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2.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