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条件

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条件

静平衡和动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

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静平衡指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

止的状态,而动平衡则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下面将分别介绍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

静平衡的条件

静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零。这个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F = 0

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等于零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个公式也可以用于解决静力学问题,如杠杆平衡、斜面平衡等。

除了合力为零外,静平衡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

的重心。这个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F × d = 0

其中,d表示力的作用线与物体重心的距离,等于零表示力的作用线通

过物体重心。这个条件也被称为“力偶平衡条件”,它可以用于解决一

些复杂的静力学问题,如悬挂物体的平衡、平衡木的平衡等。

动平衡的条件

动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 = ma

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解决动力学问题,如自由落体、斜面上的滑动等。

除了合力等于ma外,动平衡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这个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F // v = 0

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F // v表示物体所受合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投影,等于零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这个条件也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它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如弹性碰撞、圆周运动等。

总结

静平衡和动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静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力的作用线通过物体的重心;动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

以加速度,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掌握这些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静平衡与动平衡

静平衡与动平衡 1. 质量中心(质点定义) 此点周围的静态质量力矩为零。 可用下列关系表示: m r i i ∑=0 式中,i m --各部分质量,i r --每部分质量与质点之间的距离矢量。 计算实例: 我们可看出:1132575gr mm m r ==??? 2217575 gr mm m r ==??? 2. 惯性轴(定义) 围绕其周围质量力矩之和为零的一条直线。 根据定义可得出如下公式: m r i i ∑=0 式中,i m --各部分质量,i r --各部分质量与惯性轴的垂直距离。 从惯性轴的定义可得出惯性轴与不平衡量的如下关系:如果一物体的惯性轴与旋转轴是重叠在一起,则此物体的不平衡量为零。也就是说当一物体的质量平均分布在旋转轴也就是惯性轴的周围,则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 不平衡量的定义 质量在旋转轴周围分布不均。 当一个旋转件的质量没有均匀的分布在旋转轴周围,就产生了不平衡量。从这个定义可清楚看出没有确定旋转轴,不平衡量就无从谈起。此旋转轴只是质量均匀分布在其周围的假设中的一根轴。

如下图所示: 平衡位置 不平衡位置 每个转子可分成很多不同的部分(垂直旋转轴的方向),每个部分有自己单独的不平衡量,我们将局部不平衡量(每个部分的)的表达式定义如下: j j i r m U ?=∑ 式中,i U --i 部分的不平衡量(用垂直旋转轴方向的矢量来表示),j m --I 部分每个足够小的块的质量,j r --每小块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符号∑表示矢量的叠加。 从每部分的不平衡量的定义可清楚看出不平衡量是静态质量根据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来的力矩。 总不平衡量是局部不平衡量之和,可用下述数学公式表示: {}i t U U = 旋转体的不平衡量可看作是垂直旋转轴各自平行截面的不平衡量的矢量之和。 旋转轴 旋转轴

叶轮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完整版

叶轮的静平衡和动平衡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转子(泵叶轮)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1、动静平衡的定义 1)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则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 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 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

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 1)何谓盘状转子 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2)支撑间距要大 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 3)转子的轴向跳动 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 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 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转子的动平衡和静平衡 1、定义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2)转子的工作转速。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quot;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2、支撑间距要大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3、转子的轴向跳动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3=对一些开式叶轮等转子,如果不能实现两端支撑,只做静平衡即可。因为两端不能支撑,势必进行悬臂,这样在平衡机上做动平衡很危险,只能在平衡架上进行单面(静)平衡。 4、转子做动平衡的条件在GB9239标准中规定:"凡刚性转子如果不能满足做静平衡的盘状转子的条件,则需要进行两个平面来平衡,即动平衡。"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平衡静度G0.4级为最高精度,一般情况下泵叶轮的动平衡静度选择G6.3级或G2.5):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只要D/b<6时,应做动平衡。2、对多级泵和组合转子(3级或3级以上),不论工作转速多少,应做组合转子的动平衡。 由于动平衡同时满足静平衡条件,所以经过动平衡的转子一定静平衡;反之,经过静平衡的转子则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动平衡条件为,其惯性力的矢量和等于零,其惯性力矩的矢量和也等于零。即∑ Fi =0 , ∑ Mi =0 。凡满足这一条件的回转件称为动平衡回转件。由此可见,由于动平衡同时满足了静平衡的条件,所以,达到动平衡的回转件也一定是静平衡的。 一、动平衡的概念(Definition of Dynamic Balance) 当转子的宽径比(b/D)大于等于0.2时,其质量就不能视为 分布在同一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了。这时,其偏心质量分 布在几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如右图所示。既使转子的质 心在回转轴线上,也将产生不可忽略的惯性力矩,这种状 态只有在转子转动时才能显示出来称为动不平衡。 动平衡不仅平衡各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而且还要平衡 这些惯性力所产生的惯性力矩。 二、动平衡的计算(Calculation of Dynamic Balance) 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条件为:各偏心质量与平衡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矢量和为零,且其惯性力矩的矢量和也为零。即

动平衡与静平衡

什么是动平衡?什么是静平衡? 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围。 1、定义: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 1)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围,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Dynamic Balancing )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围,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

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时、省力、省费用。 现代,各类机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较多,例如单面平衡(亦称静平衡[1])常使用平衡架,双面平衡(亦称动平衡)使用各类动平衡试验机。静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效果差;动平衡试验机虽能较好地对转子本身进行平衡,但是对于转子尺寸相差较大时,往往需要不同规格尺寸的动平衡机,而且试验时仍需将转子从机器上拆下来,这样明显是既不经济,也十分费工(如大修后的汽轮机转子)。特别是动平衡机无法消除由于装配或其它随动元件引发的系统振动。使转子在正常安装与运转条件下进行平衡通常称为“现场平衡”。现场平衡不但可以减少拆装转子的劳动量,不再需要动平衡机;同时由于试验的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二致,有利于提高测算不平衡量的精度,降低系统振动。国际标准ISOl940一1973(E)“刚体旋转体的平衡精度”中规定,要求平衡精度为G0.4的精密转子,必须使用现场平衡,否则平衡毫无意义。 现代的动平衡技术是在本世纪初随着蒸汽机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旋转机械逐步向精密化、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使机械振动问题越来越突出。机械的剧烈振动对机器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都会带来一系列危害。虽然产生振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普遍认为“不平衡力”是主要原因。据统计,有50%左右的机械振动是由不平衡力引起的。因此,有必要改变旋转机械运动部分的质量,减小不平衡力,即对转子进行平衡。 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例如:转子材质的不均匀性,联轴器的不平衡、键槽不对称,转子加工误差,转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腐蚀、磨损及热变形等。这些因素造成的不平衡量一般都是随机的,无法进行计算,需要通过重力试验(静平衡)和旋转试验(动平衡)来测定和校正,使它降低到允许的围。应用最广的平衡方法是工艺平衡法和整机现场动平衡法。作为整机现场动平衡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线动平衡技术也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很有前途。由于工艺平衡法是起步最早的一种经典动平衡方法。 整机现场动平衡技术是为了解决工艺平衡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工艺平衡法的测试系统所受干扰小,平衡精度高,效率高,特别适于对生产过程中的旋转机械零件

动平衡与静平衡

动平衡与静平衡

————————————————————————————————作者: ————————————————————————————————日期: ?

什么是动平衡?什么是静平衡? 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1、定义: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 1)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Dynamic Balancing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时、省力、省费用。?现代,各类机器所使用的平衡方法较多,例如单面平衡(亦称静平衡[1])常使用平衡架,双面平衡(亦称动平衡)使用各类动平衡试验机。静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效

静平衡和动平衡区别

静平衡动平衡的定义条件及区别? 1、当零件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风机、水泵叶轮、刀具、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2、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 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 衡。 3、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1)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通常以试件的直径D与两校正面的距离b,即: 当D/b≥5时,试件只需做静平衡; 当D/b<5时,试件必须做动平衡; 2)然而据使用要求,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

的,就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 平衡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达到静平衡的条件是:结构的惯性力之和为零,就是转子质心为与转轴上; 动平衡的条件是:结构的惯性力之和、惯性力矩之和都为零。

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

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 动、静平衡原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物体或系统在力的 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需要平衡的情况,如平衡家具的腿、平衡自行车、平衡体内的液体等等。了解动、静平衡原 理及平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动平衡原理是指物体在作用于它的力矩为零时保持平衡。力矩是描述 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力与力臂的乘积来计算,力臂 是表示力作用点与物体旋转轴之间的垂直距离。简单来说,当物体所受到 的合外力的力矩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动平衡。 静平衡原理是指物体在作用于它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为零时保持平衡。和动平衡类似,静平衡也是通过力和力矩的平衡来实现的。当物体所受到 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平衡。 平衡方法主要包括平衡力的调节和分配、平衡物体的调节和分配两个 方面。 平衡力的调节和分配是指通过调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来 实现平衡。例如,当一个悬挂在绳上的物体产生倾斜时,我们可以通过施 加一个与重力垂直的力来调节物体的平衡。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将会影响 物体的平衡状态,只有当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够抵消物体的重力矩时,物体 才能平衡。 平衡物体的调节和分配是指通过调整物体本身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来实 现平衡。例如,当一个家具的腿不平衡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腿的长度或 在腿的底部添加垫子来实现平衡。调节腿的长度可以改变家具受力的点, 从而调整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平衡。

除了调节力和物体本身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物体来实现平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衡原理"。例如,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楼顶放置重物来抵消风力的作用,从而实现平衡。在天平上,我们可以通过在一个盘子上放置物体来调节平衡。 总结起来,动、静平衡原理及平衡方法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平衡问题,确保物体或系统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

动平衡和静平衡

动平衡和静平衡 一. 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称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二. 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称为动平衡又称双面或者多面平衡。 三、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 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 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

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 (2)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 (3)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 (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2)支撑间距要大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 (3)转子的轴向跳动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 (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

动平衡要求

动平衡要求 什么是动平衡要求? 动平衡是指在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旋转部件的动力学平衡进行调整,使旋转部件在运动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动平衡要求则是指根据旋转部件的特性和工作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动平衡进行限制和规范化的要求。 动平衡要求包括两个方面:静平衡和动平衡。静平衡是指在机械设备不工作时,通过对旋转部件的质量进行调整,使其在静止时保持平衡。动平衡则是指在机械设备工作时,通过对旋转部件进行调整,使其在高速旋转时也能保持平衡。 动平衡的重要性 动平衡是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如果机械设备存在动平衡问题,将会导致以下后果: 1.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动平衡不良会导致旋转部件的振动加剧,增加了摩擦 和损耗,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2.加剧设备的磨损和损坏:动平衡不良会引起设备的振动和冲击,增加了部件 的磨损和损坏的风险,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动平衡不良会引发设备的振动和震动,可能导致设备 的故障、脱离或飞出,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动平衡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持高效性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动平衡要求的规范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动平衡,制定了一系列的动平衡要求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平衡的目标 动平衡的目标是使机械设备在运行时旋转部件的振动降到最低,以达到以下要求:•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降低设备的噪音

•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损坏 •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动平衡的标准 动平衡要求的标准是对旋转部件在工作状态下的振动量进行限制和要求,一般根据设备的种类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标准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振动量的限制:规定机械设备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振动限值,如轴的径向振动、轴的轴向振动和轴的转动角度等。 •平衡质量的要求:规定旋转部件的平衡质量,如限制旋转部件的质量偏差、偏心量和静平衡要求等。 •平衡精度的要求:规定机械设备的动平衡精度,如要求机械设备的静平衡精度和动平衡精度达到一定的标准。 •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要求:规定了测定机械设备动平衡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的要求,如使用动平衡机进行测试和调整等。 3. 动平衡的操作流程 动平衡要求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操作流程,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动平衡调整。一般的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备状态检查: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措 施。 2.测试和分析:使用动平衡仪器对旋转部件的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振动 的种类和范围。 3.杂志操作:根据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调 整操作。 4.重新测试:在操作完成后,再次使用动平衡仪器进行测试,验证调整的效果。 5.记录和报告:将整个动平衡调整过程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写成报告, 以备后期参考。 动平衡要求的应用 动平衡要求主要适用于以下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 1.发动机和汽轮机:保证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因为不平衡而产生振动,提高 发动机和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平衡】机械原理机械的平衡

【关键字】平衡 第四讲机械的平衡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静不平衡转子:对于轴向尺寸较小的盘状转子(即轴向宽度b 与其直径D 之比b/ D < 0.2的转子),其质量可以近似认为分布在笔直于其回转轴线的同一平面内。若其质 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则当其转动时,其偏心质量就会产生惯性力。由于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转子静态时即可表现出来,故称其为静不平衡转子 (2)静平衡及其条件: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进行静平衡时,可利用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量的方法,使其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即可使转子的惯性力得以平衡,称为静平衡。 静平衡的力学条件:其惯性力的矢量和应等于零或质径积的矢量和应等于零。静平衡条件表达: 形式一:力条件: 形式二:质径积条件: (3)静平衡的计算:即根据转子的结构,计算确定需在转子上增加或除去的平衡质量,使其设计成平衡的。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无论有多少个偏心质量,只需进行单面平衡。 例1 图示盘形回转件上存在三个偏置质量,已知,,,,,,设所有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问应在什么方位上加多大的平衡质径积才能达到平衡? 解: 与共线,可代数相加得 方向同 平衡条件: 所以依次作矢量,封闭矢量即所求,如图示。 例1图解 例2 图示盘状转子上有两个不平衡质量:kg,,,,相位如图。现用去重法来平衡,求所需挖去的质量的大小和相位(设挖去质量处的半径)。 解:不平衡质径积 静平衡条件 解得例14-2图 应加平衡质量 挖去的质量应在矢量的反方向,处挖去质量。 例2图解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动不平衡转子: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转子(即b/D ≥0.2的转子),其质量不可以近似认为分布在笔直于其回转轴线的同一平面内,而往往是分布在若干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这种不平衡现象只有在转子运转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故称其为动不平衡转子。 (2)动平衡及其条件对于动不平衡的转子,为使转子在运转时其各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同时得以平衡。需在选择两个平衡基面,并适当地各加一平衡质量,使两平衡基面内的惯性力之和分别为零,这个转子便可得以动平衡。 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各偏心质量(包括平衡质量)的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以及由这些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的矢量和也为零。,即 ∑F= 0 ∑M = 0 (3)动平衡步骤: ①先计算出各平面的惯性力:,及。

叶轮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转子泵叶轮的静平衡和动平衡 1、动静平衡的定义 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2、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动平衡要比静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则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 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 3)有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第八版、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 在GB9239-88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 1何谓盘状转子 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在API610第八版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2支撑间距要大 无具体的参数规定,但与转子校正面间距b之比值≥5以上均视为支撑间距足够大. 3)转子的轴向跳动 主要指转子旋转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因为任何转子做平衡试都是经过精加工的,加工后已保证了转子的孔与校正面之间的行为公差,端面跳动很小. 根据上述转子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再结合有关泵方面的技术标准如GB3215和API610第八版,只做静平衡的转子条件如下: 1)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不论D/b<6或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是如果要求做动平衡时,必须要保证D/b<6,否则只能做静平衡. 2)对单级泵、两级泵的转子,凡工作转速≥1800转/分时,如果D/b≥6只做静平衡即可.但平衡后的剩余不平衡量要等于或小于许用不平衡量的1/2.如果要求做动平衡,要看两个校正面的平衡是否能在平衡机上分离开,如果分离不开,则只能做静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