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 巩固练习(含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右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读图完成下题。

1.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读右图,回答 2~3题。

2.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

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3.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有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4~5题。

4.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和西北风 B.西风和东风

C.西北风和东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5.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

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回答6题。

6.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并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

A.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B.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C.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D.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7~9题。

7.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8.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B、A、E、D

D.G、F、B、D、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回答10~12题。

10.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NPP与温度变化都呈正相关

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11.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到高依次是()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12.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二、综合题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图乙为福建省7月份气温分布图,图为图丙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的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说出图乙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丙分析,

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资源。(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上游__________________;中游__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__。

(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b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部分热量向高空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的热量少,因此选项为B。

2.B 3.D

解析: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冷锋、暖锋和气旋影响时为阴天,反气旋控制时为晴天。同一纬度山地年较差小于平原,a应为山地。城市因植被较少及热岛效应,年较差大于农村。温带年较差大于热带。海洋热容量大,吸热慢放热慢,年较差小。

4.A

解析:夏季林地气温比裸地气温低,即甲、乙、丙三处存在地面受热不均的状况,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乙地形成高压区,甲、丙形成低压区;甲、乙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是E→W,丙、乙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是W→E,北半球风向右偏,则甲处风向由东风右偏成东南风,丙处风向由西风右偏成西北风。

5.B

解析:森林能减弱风速,从而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这一作用在我国北方尤其明显;近地面郊区的空气流回城市,林木起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从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林木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不能起到避

免的作用。

6.D

解析: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等在内的外力作用,图中①应表示外力作

用;形成变质岩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②为变质作用。

7. C

解析:岩层弯曲说明发生了地壳运动;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说明有外力作用;图中A、D为岩浆岩,因此有岩浆活动;E在岩浆岩周围,为变质岩,因此有变质作用。

8. C

解析:G岩层在最下面形成最早;A岩层侵入到B岩层中说明比B岩层形成要晚;E岩层为A岩层形成后形成的,所以E岩层比A岩层形成的晚;D岩层又侵入到A岩层中,所以比A岩层晚。

9. C

解析:地下隧道应该在背斜处;化石在沉积岩中才可能有;背斜才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图中有指向标,如果是沙质沉积物,那么地表应是沙丘,缓坡是迎风坡。

10. A

解析:通过图中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幅度最小,故A正确。NPP 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故B错。降水量的变化对NPP影响很小,故C、D错。

11. C

解析: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拔越高,NPP应越低,故选C。

12. B

解析: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森林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故B正确。河南省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发育有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安徽省、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发育有常绿阔叶林。

13.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3)冬春。B地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解析: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2)题,结合等温线分析气温分布,结合海陆热力性质说明差异原因。第(3)题,森林因干燥可引发火灾,福建冬春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可能出现火灾。

14. (1)①D ②B ③C ④A

(2)整体水土地

(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降

(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基本原理的应用。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长江流域的1998年洪灾从人为原因分析,主要在于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和下游的泄洪不畅。

2021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地域分异规律专题复习含答案

地域分异规律 一、我爱做选择 1.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 C.非地带性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2.下图是东非高原某地景观图,高大粗壮的猴面包树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完成下题。 猴面包树反映当地具有的环境特征是 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 C.干季湿季分明D.终年高温多雨 3.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根茎密集粗壮发达,固碳固氮,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崇明东滩等地互花米草开始引进种植,并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④提高滩涂养殖能力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4.在理想大陆和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影响赤道沿线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 5.由于全球变暖,格陵兰岛西南部的一条河流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地方性C.整体性D.普遍性 6.2019年9月,持续数日的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各国的关注,“地球之肺”的损毁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珍稀物种消失,甚至带来更多的灾害。这一现象表明自然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 7.下图为某山脉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山麓自然带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8.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附答案详解)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 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A.鱼类死亡分解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粪、鸟类残体D.珊瑚、贝壳碎屑 开阔水域是指除去海冰区之外的海洋区域。下图为1982~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距平(与多年平均值之差)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

B.人类大规模开采海冰导致 C.北极地区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D.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加剧海冰融化 4、北极海域开阔水域面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有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与繁衍 B.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C.增强北大西洋暖流 D.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减少 鄱阳湖(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湖区社会发展。我国围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利弊展开了20多年激烈的争论。近期《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由原来的“建坝”改为“建闸”,“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的新设计方案,大大缓解了各方面的矛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鄱阳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最主要原因是() A.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B.干湿季节极端变化 C.围湖造田和城市化发展D.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6、近十年来,鄱阳湖水文情势出现了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严重降低等现象,其最主要原因是() A.水体污染严重B.工农业过度用水 C.全球气候变化D.三峡大坝的建设 7、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期的时段应在()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下图为纳木错位置示意图。近年纳木错面积不断扩张,2001~2009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四)地球上水(基本原理和规律)(含答案)

专题四地球上水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一、选择题: 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对一个地区来说,有的时候降水量多,有的时候降水量少。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原理。据此,完成 1 ~3 题。 1.依据水平衡原理分析,全球海洋的蒸发量约等于() A.全球陆地的降水量 B.全球海洋的降水量 C.全球海洋的降水量与陆地入海径流量之和 D.全球海洋的降水量与全球陆地降水量之和 2.某河流域储水变化量等于该流域降水量() A.与径流量的差值 B.与地下径流的差值 C.与地表径流量的差值 D.与径流量、蒸发量的差值 3.全球海陆间循环中,水汽输送量约等于() A.全球陆地的降水量 B.全球海洋的降水量 C.全球入海径流量 D.全球陆地蒸发量 山东省济南市旧城区西南部,约 17 万平方米的面积上,散落着 28 处名泉,最著名的是的突泉。这与济南的地形、地质结构有密切关系(如下图所示)。济南旧城区南面是一片山地,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带上。据此完成 4 ~5 题。 4.的突泉泉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 A.深层地下水 B.南部山地的大气降水 C.北部平原的大气降水 D.济南市的大气降水 5.的突泉水质较好,最主要原因是()

A.济南及周边地区雨水水质好 B.南部山区植被状况好,水体下渗量大 C.含水层岩石较致密,净化作用强 D.济南市地下污水排放少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马里兰州一名地产开发商在建住宅区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如上图所示。这种想法后来在该地区被广泛采用。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 30 ~ 40 平方米的这种绿地。读图,完成 6 ~8 题。 6.该地区广泛建设这种绿地带来的影响是() A.洪涝灾害增加 B.地下水质变差 C.地表径流减少 D.地下水位下降 7.现今,该区域河流发生的变化是() A.河流水位降低 B.河流水位上涨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8.我国迫切需要推广这种做法的城市是() A.成都 B.上海 C.石家庄 D.大连 白令海峡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如右图所示)。白令海峡长约 60 千米,宽 35 ~86 千米,平均水深 42 米,最大水深 52 米。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考古学家们认为,在冰河时期,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亚洲来的猎人,跟着兽群到了北美洲之后定居。读图,完成9 ~11 题。 9.白令海峡中南北延伸水道中心线的地理意义是()

2021届高考地理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命题方向习题训练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命题方向1 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 (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答案 B 解析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A项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B项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C项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故D项错误。 (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 A.鱼类死亡分解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粪、鸟类残体D.珊瑚、贝壳碎屑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海诸岛鸟类较多,鸟类食用富含磷的海产品,磷在鸟类体内富集,死亡后分解进入土壤中,结合图可知,鸟粪也为土壤提供了磷的来源,C项正确;鱼类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分解后对岛屿土壤含磷量影响较小,A项错误;读图,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磷,死亡分解后,体内的磷再回到土壤中,对土壤中含磷量的影响较小,B项错误;珊瑚、贝壳碎屑不易被分解,所以对土壤磷的

含量影响较小,D项错误。 命题方向2 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 )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南极地区D.温带大陆内部 答案 B 解析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 (2)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 ) 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 B.水体面积逐渐减少 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 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 答案 C 解析大气湿度下降、大风天气增多均会加大水面蒸发量,排除A、D两项;水体面积减小,干旱加剧,水面蒸发量增大,排除B项;大气云量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导致水面蒸发量下降,故C项正确。 (3)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 ) 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 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 答案 D 解析水面蒸发量下降,区域水循环活跃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B 两项错误;农作物收获期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与水面蒸发量关系不大,排除C 项;水面蒸发量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项正确。 同步训练 限制植物生存与数量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胁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干扰(不稳定的自然环境)。下图显示二者与植物竞争程度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二)

高考地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中国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空间站划过天空。中国空间站将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满足最新最好的空间探索及空间资源利用等科研需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晴朗的傍晚或凌晨,中国空间站能被肉眼可见的原因是()。 A. 空间站照明设备的开启 B. 空间站反射太阳光 C. 空间站与大气摩擦生热 D. 空间站能发光发热 2. 推测空间站一天内可以看见太阳升落的次数大约是()。 A. 2次 B. 4次 C. 8次 D. 16次 下图为我国岭南某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该布局具有很强的气候适应性,村落内部建筑密度较高,多为高墙窄巷,村落中宅院与巷道排列规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判断该村落的主导盛行风向是()。 A. 南风和北风 B. 东南风和西北风 C. 东风和西风 D. 东北风和西南风 4. 仅考虑采光,该村落宅院民居的建筑布局应该是()。 A. 南高北低,南疏北密 B. 南高北低,南密北疏 C. 南低北高,南疏北密 D. 南低北高,南密北疏 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

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读加勒比海地区1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A. 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 B. 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C. 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 D. 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6. 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A. 甲地此时吹东风 B. 丙地此时吹东南风 C. 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 D. 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 荷兰ASML是全球半导体光刻设备的最大供应商。2019年,其销售额为118亿欧元,研发支出达20亿欧元,占销售额的16.9%,高于行业10%的平均水平。根据光刻设备的需求,荷兰ASML负责组件的研发和设计,供应商处理实际模块和组件的生产,而关键供应商在光刻设备领域只能专项许可给荷兰ASML使用。下图示意荷兰ASML 的创新生产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示生产模式可以()。 A. 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协作 B. 降低产品运费 C. 节省企业产品研发成本 D. 降低企业风险 8. 2019年荷兰ASML研发支出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 研发员工众多 B. 合作供应商多 C. 产品迭代更新快 D. 研发合作伙伴偏少 9. 荷兰ASML在光刻设备领域中要求专项许可的最终目的是()。

2020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三)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含答案)

2020 届高考地理专项训练(三) 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一、选择题: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F1 ~F4 四期的冲积扇,冲积扇的形成由F1 ~F4 越来越晚,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曾有断层发育。右图示意现在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分布。据此,完成 1 ~3 题。 1. 目前,冲积扇面积在不断扩大的是() A.F1 B.F2 C.F3 D.F4 2. 在任一冲积扇形成时,天山山麓地带地壳() A.持续性抬升 B.间歇性抬升 C.相对稳定 D.间歇性下降 3. F1 冲积扇在玛纳斯河左岸被F2 冲积扇完全覆盖,可推测当时玛纳斯河() A.左岸地势较低 B.右岸地势较低 C.河流水量较小 D.位置向右岸移动位于广西弄江村的“ 天降湖” 原本是一个山谷,一场大暴雨过后,谷中水位深达20 多米,一夜之间形成了“ 高山平湖”,雨季过后,水也没像往年一样消退。几年后,该湖泊水位骤然消退,一夜之间又变回了干洒。据此,完成 4 ~ 5 题。

4.“天降湖” 所在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为() A B C D 5. “天降湖” 突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泥沙淤积,抬高河床 B.珞洞堵塞,河水难漏 C.断层发育,形成湖泊 D.暴雨连绵,退水较慢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起伏较小河段以及较平坦的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汉和汇聚构成辫状。读图,完成 6 ~8 题。 6. 扇三角洲一定发育在() A.河流入海口 B.干旱地区 C.河流出山口 D.湿润地区 7. 对扇三角洲形态影响较小的是()A.河流含沙量B.山脚地形地貌C.水体中心地形 D.沿岸风浪大小 8. 图中辫状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稳定 B.侧蚀、堆积作用明显,河道较浅 C.含沙量较 小,流量较大 D.地势平坦,河道稳定峙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部,是红色砂岩大断崖构成的丹崖绝壁。其形 成过程如图所示(图例I~N 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9 ~11 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水体运动原理(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水体运动原理“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1~2题。 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主要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区,水量少 B.引水灌溉,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C.筑坝蓄水,阻塞河道 D.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留在河中 2.“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 A.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B.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C.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D.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减少;又结合材料“一石水,六斗泥”可知,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减少以及泥沙沉积河道,水深不足,导致河道通航不利,故B项正确。第2题,农历三月为我国春季,气温回升快,冰凌消融,形成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导致河水决堤,故C项正确。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入咸海。图1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该河某水文观测站观测到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锡尔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此时该地() A.地表径流处于丰水期,蒸发量大 B.西风活动频繁,输送水汽较多

C.沙尘暴活动强度大,凝结核较多 D.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湿润多雨 4.该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对下游的主要影响是() ①枯水期水位抬升②入湖水量增加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河水含沙量减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 3.B 4.D 解析第3题,该流域冬春季气温低,冰川融化量小,河流处于枯水期,A错误。冬春季节西风活动频繁,盛行西风进入此地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B正确。沙尘暴虽然会带来凝结核但不是其降水多的主要原因,C错误。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来自于内陆,较为干燥,水汽较少,D错误。故选择B。第4题,水库对河流有调蓄作用,枯水期水库放水可以抬升河流下游水位,①正确。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下游入湖水量减少,②错误。水库会阻断河道导致洄游性鱼类无法洄游产卵,减少生物多样性,③错误。水库可以拦沙使下游河水含沙量减小,④正确。故选择D。 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5~6题。 5.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其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6.7月,图中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 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无风顺水 D.无风逆水 答案 5.A 6.C 解析第5题,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一致,海水流速较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流速较慢。而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故选A。第6题,7月,北印度洋海区的

2020-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复习练习:第一篇 专题与热点 自然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原理含答案

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2016·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的海拔在4 300米左右,说明该地土壤中水分充足,流水侵蚀少,热带条件较差,在该条件下,树木难以生长,应发育高山草甸。四川西部山地该海拔附近的自然带应为高山草甸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 C 解析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的磷累积量较少。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A项错误、C项正确;该山坡海拔2 000~3 000米处为森林植被,生物生产量较高,B项错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的磷累积量,因此地表径流量小有利于磷累积,D项错误。 [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下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答案 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数不同。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越早。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4.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自然地理》全册试题(完整) 含答案

戊 乙 甲 丁丙 比例尺 1:50000 等高距 50m 一.选择题 第 1 课时地球和地图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 1 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 1 题。 图1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2010 浙江高考)图4 是某地地形图,MN、PQ 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 1--2 题。 2.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B.乙、甲;② C.甲、乙;②D.乙、甲;① 3.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 (2010 江苏高考)图 6 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9~I0 题。

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 线 B.KMOP 线 C.KMNQ 线 D.KRQ 线 5.拟在 K 点与T 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 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FF 线 B.KMNQPT 线 C.KLOPT 线 D.KST 线 6.(2010 年天津卷)读图1,回答1~2 题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 年4 月30 日 20 时10 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 播的时间是 A.纽约——4 月29 日清晨B.新 加坡——4 月30 日上午 C.伦敦——4 月30 日中午D.巴 西利亚——4 月29 日下午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10—11 题。 7.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 线表示山谷B.CD 线表示山脊 C.E 处为陡崖D.F 处为山峰 读图,回答7~8 题。

高考地理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 巩固练习(含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右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读图完成下题。 1.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读右图,回答 2~3题。 2.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 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 3.如果该图X轴表示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 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 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 有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夏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4~5题。 4.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和西北风 B.西风和东风 C.西北风和东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5.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 意义在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回答6题。 6.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并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 A.箭头①包括风蚀作用,不包括风化作用 B.箭头②为外力作用 C.箭头①、②表示的地质作用中可能都有岩浆活动 D.箭头②为变质作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巩固练习题:第04讲 中国的河湖及水资源(附答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河为( ) A.汉江 B.闽江 C.西江 D.渭河 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 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期 D.流经地区多是红壤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政府已投入75.79亿元人民 币用于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经过9年治理,塔里木 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 回答3~4题。 3.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 ) ①太阳能②水能③石油④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包括( ) ①该河为内流河,向下游水量逐渐减少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 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5年云南·玉溪一中·模拟)湖陆风是因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5~6题。 5.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A.大气降水 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 D.冰雪融水 6.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 ①湖水面积较大②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①④ 7.(2015年天津市·耀华中学·模拟)图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据此推断该区域近年来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下题。 8.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 A.黄河上游泥沙 B.黄土高原泥沙 C.地上河河床 D.渤海海底泥沙 (2016年天津高考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9~10题。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练习题一: 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 A.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B.陆地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但他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2.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若干年后草原环境( ) A.恶化后逐渐变成森林环境 B.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C.植食动物大量增加 D.可能逐渐出现退化、沙化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物循环过程中的( ) A,食物链的关系 B.物质循环的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 D.能量流动关系 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象”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雨水冲刷 C.溶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6.我国的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反映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地带性 D.地理环境的关联性 7.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 ) A.局部气候得到改善 B.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 C.加速地面径流导致对土壤的侵蚀 D.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B 7.C 练习题二: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 ) A.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B.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C.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高考真题专练09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人教版(含答案

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新人教版: 高考真题专练❾ [2022·山东卷,8~9]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2.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022·6月浙江卷,15~1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2021·海南卷]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 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地区的树冠层活动。读图,完成5~7题。

5.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A.1月,海拔1 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 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 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 000米以上 6.当前,影响海南长臂猿生存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A.天敌多,食物少 B.热带季雨林面积不断减少 C.全球变暖,病虫害增多 D.栖息地破碎,彼此分割 7.基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有效保护海南长臂猿的措施是() A.发展基因技术,优化海南长臂猿种群结构 B.加快道路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 C.加强巡山和人工驯化,保护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环境 D.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空间 [2020·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9.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2021高考自然地理选择题突破强化练2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题型突破强化练 自然地理选择题强化练2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图甲为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乙示意当地穿堂风的形成。据此完成1~2题。 1.“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图乙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A.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 C.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D.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 2.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常绿阔叶林 (2019·深圳二模)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 4.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 5.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 (2019·宝鸡模拟)天山山区积雪的季节变化非常显著。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年内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反之,则是积雪消融。据此回答6~8题。

6.天山两侧每年春季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灾,推断其融雪的位置主要位于() A.3 000 m以下B.3 000~4 000 m C.4 000~5 000 m D.5 000~6 000 m 7.天山顶部积雪厚度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冬季山麓降雪量与山顶附近消融量相当 B.海拔3 800 m附近春季与冬季的积雪量相当 C.天山各高度处冬季积雪都有增加的趋势 D.天山各高度处多年降雪量与消融量大致平衡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10.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 11.如果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高考冲刺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2题。 1.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2.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5.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6~10题。

6.若AB线是30°纬线,则图中海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附近有暖流流经 B.丙附近有寒流流经 C.甲附近有寒流流经 D.乙附近有西风漂流 7.若AB线是30°纬线,若甲和A点分别位于夏季的海洋和陆地上,则正确的是() A.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B.甲附近的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C.A点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D.甲附近的等温线向北突出 8.若AB线是30°纬线,丙洋流流经海域(在太平洋)有世界著名的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有关的是()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9.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①风海流②暖流③寒流④补偿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若该海域是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B.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华北地区正刮东南风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1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 )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题(12)及答案

2021年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题〔12〕及答案 一、地球运动 (2021·11月浙江选考)2017年9月6日,太阳出现了一次强耀斑爆发。耀斑出现() A.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断 B.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较少 C.较少的年份,农业生产倾向增产 D.较多的年份,磁暴现象出现多 答案 D 解析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耀斑出现较多的年份,会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也会影响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出现多,A项错、D项对。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异常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对不同地区影响不一样,B、C两项错。 二、地球外表的形态 (2021·浙江杭州建人学校检测)以下图是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景观示意图。从地质构造的类型看,该景区位于()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答案 C 解析图中岩层的形态向上拱起,故为背斜。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21·浙江奉化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到达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1)大局部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存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增强了保温效果。 (2)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2019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7)及答案

2019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7)及答案 一、地球运动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在伦敦开赛。香港的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__。 (2)自香港至伦敦的航班中,李先生最晚可选择________日________时前起飞的航班。 答案(1)12月25日3:00(2)2410 解析(1)伦敦位于中时区,开赛时间为12月24日19:00,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时区差为8,即两地区时相差8小时,且北京位于伦敦的东面,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开赛时我国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3:00。(2)本题用上题所求时间减去飞机飞行时间,可得航班应在12月24日10时前出发。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7·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据此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 A.沉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搬运作用 D.侵蚀作用 2.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

解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 第2题,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7·舟山嵊泗调研改编)下图为“空间上气温为3℃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完成1~2题。 1.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图示近地面() A.①为海洋,④为陆地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C.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D.①为郊区,④为城区 2.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都为21.5℃,则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时,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 1.D 2.A 解析第1题,图中各地的气温都为3℃,则其对应的近地面气温④地高于①地,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①可能为郊区,④可能为城区。 第2题,①地海拔应低于3000m,①②③④四地中①地海拔最低,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知在近地面与四地之间,①地气温变化最大,空气的对流运动最显著,因而飞行员感觉最颠簸。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林木线,简称为林线,亦有人称之为“森林界线”。该线是指分隔森林因气候、环境等因素而能否生长的界线。在该线以内,森林植被可正常生长;然而一旦逾越该线,大部分森林均会因水分、气温或其他气候原因而无法生长。林木线有时也会受地形影响。

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13)及答案

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13)及答案

2019版高考人教地理巩固练题(13)及答案 一、地球运动 我国一艘海洋考察船于12月3日12时(北京时间)从上海起航,航行20天零3小时到达位于(120°W,75°S)的考察地点,一个月后,航经澳大利亚的悉尼,再继续航行考察,又经两个月后回到上海(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考察船到达考察地点时,当地是________日________时。当地正处于________(填“白天”或“黑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船回到上海时,上海昼长________夜长(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答案(1)2223白天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75°S有极昼现象(2)等于 解析(1)考察船到达考察地点的时间为:船从上海出发时当地时间+航行时间。12月3日12时

-16小时+20天零3小时=12月22日23时。考察船位于南极圈内,12月22日为极昼。(2)

高,风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背风坡一侧,颗粒大的由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故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均由大到小变化。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9·4月浙江选考)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1)D(2)B 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度可知为南半球,从气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