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的应用

固定化酶的应用
固定化酶的应用

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酶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早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对反应条件的严格要求和较低的利用率却给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了限制。而固定化酶技术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给酶工程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论述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极其前景展望。【关键字】固定化酶,应用,食品工业,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生物传感器,能源开发

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酶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开始发展起来。简单的讲,这一技术就是将酶固定在某一特定的载体上,使其在不丧失生物活性的同时又能被重复利用。生物催化剂固定化的主要优点有:容易进行反应及控制,产物容易回收纯化以及反应器的选择范围较广,同时酶的稳定性和使用效率提高,比较能耐受温度及pH值的变化,适于产业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失活、单位体积活力降低、反应底物和产物的扩散受到限制以及生产费用增加。

即便如此,固定化酶还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显出了其特有的优势。1.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主要被应用于制糖、酒类酿造、果汁加工、乳制品生产、茶叶烟叶加工等方面。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规模最大的一种,它可以用来催化玉米糖浆和淀粉生产高甜度的高果糖糖浆。自1972年这项技术产生以来,科学家已经固定了几种芽孢杆菌和链霉菌中提取的葡萄糖异构化酶,并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从目前的资料分析,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今后几十年中它还将是应用最广、市场份额最大的固定化酶。用淀粉生产高果糖浆包含3步:一是用淀粉酶液化淀粉;二是用糖化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即糖化;三是用葡

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为果糖。由此可得到含高果糖浆与蔗糖同等甜度时,其价格低10%~20%,具有经济推动力。该固定化酶常用的制备技术是热处理法,将含葡萄糖异构酶的放线菌、芽孢杆菌或链霉菌等细胞用60~65 ℃热处理15 min,该酶就固定在菌体上制成固定化酶。

在啤酒酿造,果汁加工中,固定化酶都有极好的提高澄清度的作用。如采用吸附—交联法,使胰蛋白酶先吸附于磁性胶体粒子表面,后用戊二醛双功能试剂交联,形成“酶网”裹着载体形成固定化酶, 该磁性酶对啤酒澄清防止冷浑浊有明

显效果。而我们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上也学习过用固定化果胶酶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乳糖酶亦称为β-半乳糖苷酶,是工业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酶,较多地应用于乳制品加工中。实验表明固定化后的乳糖酶生产活性从原来的21%提高至40%,稳定性范围扩大,热稳定性提高,同时底物乳糖在凝胶中扩散不影响固定酶的反应速度。使用该固定化酶处理脱脂牛奶,可以在保持原有风味的条件下,增加甜度,饮用时可减少蔗糖用量。现在,多把固定化黑曲霉乳糖酶装成酶柱,让牛奶以一定的流速通过酶柱,以此生产脱乳糖的牛奶。

在茶叶中含有种类繁多的酶,如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单宁酶、果胶酶等,其对茶叶的加工或深加工有重要的意义。对重要酶类的固定化研究,可有效地改善茶叶的品质、拓展茶叶深加工的领域和应用范围。而烟叶即使在处理后还是会有较高含量的淀粉残留,这会影响烟质,为此需要加酶来加速淀粉水解。同时,

对固定化酶乳状液添加剂与水溶液酶添加剂降低低档次烟叶中淀粉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处理烟叶淀粉降解率为25%~30%,优于水溶液酶的25%,特别在抽吸品质方面,前者处理明显优于后者处理。

2.固定化酶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医疗保健应用可以分为治疗和诊断两部分。

治疗的部分主要应用到的是生化制药,这其中最早生产的是氨基酸,之后还有抗生素、核酸、蛋白质抗体、高纯度的蛋白酶等。1973年在英国,首先应用固定化的青霉素酰化酶或称青霉素酰胺酶从青霉素G或青霉素v生产e一氨基青霉烷酸(6一APA)。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生产7500吨6-APA,主要是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使天然青霉素脱酰化。因其稳定性极高,反复使用次数可达上千次。而工业化出产L一天冬氨酸和L-苹果酸都用固定化酶从延胡索酸(反丁烯二酸)得到的。

而酶法诊断早因其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这其中有将酶固定在尼龙管内壁上,制成酶管,或者将固定化酶装填在柱内,制成酶柱。然后,将酶管或酶柱与测试仪器组合在一起,可以对样品中的目物质含量进行自动分析。也有将酶固定在薄膜(如醋酸纤维素薄膜)上,制成酶膜,然后将酶膜与离子选择性电极相结合,便制成了酶电极。例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测定血液、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脲酶电极测定血液、尿液中尿素含量;乳酸脱氢酶电极测定血液中乳酸含量。这些其实也可以叫做生物传感器。

3.固定化酶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应用固定化酶可以净化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害成分主要是氯酚,将过氧化物酶大量吸附在磁石上,可以保证其100%的活力,并且比粗酶有了20倍以上的净化效果。因为可以对水中的氯酚选择性吸附,所以该固定化酶对水中的氯酚基本上可以100%清除。

为了研究固定化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人做过如下实验:选用硅胶、活性炭、大孔树脂三种载体,在一定条件下用物理吸附法固定蛋白酶,三种载体固定的蛋白酶对含高浓度蛋白质的淀粉黄浆废水进行水解实验,确定水解最佳的pH值范围,并在此条件下研究三种不同载体上固定化酶的活性及其水解规律。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对蛋白酶的固定效果良好,并对含高浓度蛋白质的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其最佳反应pH值为5.5,反应进行0.5 h时酶的催化效果最好,氨基酸产生速度达到30.82 mg/min,且在3h后该速度仅减少3.74 mg/min;6 h时对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39.93%。

同时酶电极也可以用于环境检测。目前,在监测水和空气中的有机磷农药浓度方面,乙酰胆碱酯酶电极已应用成功,其灵敏度可达0.1μl/L。用活性污泥处理水,测定活性污泥中脱氢酶的活性,可以测出水中CN-浓度。因为脱氢酶活性随[CN-]增加而下降。

4.固定化酶在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纤维素本身并不能提供能量,但在其经过冷冻粉碎之后,利用固定化纤维素酶能够将其连续水解成葡萄糖。然后,用纤维素水解液为原料,通过固定化酵母的发酵作用,可连续产生乙醇。

氢气作为安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怎样制备却是其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微生物或蓝藻含有氢化酶系,能产生氢。但氢化酶系极易失活,而将菌体固定化之后,可以提高氢化酶系稳定性。这也许可以为氢气制备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利用固定化酶或固定化微生物也可以制造燃料电池(生物化学电池,微生物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例如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装到铂电极上,制成酶电极,与银电极组成燃料电池。

固定化酶在各个领域所展现出的许多粗酶所没有的特点必会使固定化酶的应用持续扩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制备固定化酶所需要的许多复杂的步骤。因此在固定化酶基础上发展出了固定化细胞,它省去了酶的提取步骤,而且可以使多种反映同时进行,特别可以改进的是需要多种酶的连续化发酵反应。而用现代遗传工程技术修饰并大量生产酶,从嗜热的、亲卤的微生物中分离、纯化有工业应用价值的酶,手性药物的合成,非水基质中的酶催化反应过程,辅酶再生等领域也可以为固定化酶技术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参考资料】

(1)《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者:陈冬梅

(2)《酶及固定化酶的应用》网易bio211的博客

(3)《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文章来自吉林大学牡丹园站

(4)《固定化酶处理污水效果好》作者:蔡忠仁来源:中国化工报(5)《固定化酶——回顾与展望》作者:杨节非来源: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World Pharmacy 1994年第卷第4期

(6)《固定化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者: 杨雪梅张兰英张蕾于宏兵张玉玲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第3期(7)《载体固定化酶原理、应用和设计》作者:曹秋林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酶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酶因其优良的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游离酶应用过程中有许多缺点,固定 化酶技术因此而产生,并且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传统的固定化酶技术、新 型固定化酶技术、新型载体材料及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酶固定化;载体;应用 The enzyme is widely applied because of its fine catalyzed performance, but in the dissociation enzyme application process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e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therefore produces, and develops rapidly. This article main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new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new carrier material and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一、前言 酶的本质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与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底物专一性强,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但其 高级结构对环境十分敏感,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使没丧失活力。 而且,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反应速率会下降。此外,游离酶在反应液中和产 物在一起,反应后酶不能回收重复利用,也使得产物的分离纯化更为复杂。以 上的这些因素使得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得 方法十分迫切。 可喜的是,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发现将酶用特殊的载体固定,酶仍能与底物有效的进行反应。这中酶的出现,使得酶与产物在反应液中相互分离,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从而使生产工艺可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酶的固定化是指将酶限制或固定在某一局部空间或特定的固体载体上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技术,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 用于底物。近年来,固定化酶的研究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许多重 要成果。下面以酶的固定化方法为核心,介绍一些有关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及研 究新进展。 二、传统酶固定化技术

3.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3.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探究目的: 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探究预习: 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固定化细胞 技术。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与一定的载体结合,使细胞仍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固定化。固定化细胞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由于保留了细胞内原有的多酶系统,这对多步催化的连续反应优势就更加明显。细胞固定化的方法也有多种,主要是吸附法和包埋法两大类。 吸附法是制备固定化动物细胞的主要方法。动物细胞大多数具有附着特性,能够很好地附着在容器壁、微载体和中空纤维等载体上。吸附法制备固定化植物细胞,是将植物细胞吸附在泡沫塑料的大孔隙或裂缝之中,也可将植物细胞吸附在中空纤维的外壁上。 包埋法是指将细胞包埋在多孔载体的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凝胶包埋法所使用的载体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钠凝胶、角叉菜胶、明胶等。 海藻酸钠凝胶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通过改变海藻酸钠的浓度可以改变凝胶的孔径,适合于多种细胞的固定化。用海藻酸钠凝胶制备的固定化细胞已用于多种酶的发酵生产与研究。 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以取代游离的细胞进行发酵,生产各种物质。 材料用具:干酵母,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无水CaC2,蒸馏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三 角架,石棉网,注射器等。 探究过程: 探究反思: 固定化酵母菌技术有哪些优点? 探究示例: 请参照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细胞固定化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 (2)包埋法固定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载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三种即可) (4)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的优点是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为: 【解析】(1)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因为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且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2)(3)包埋法固定化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等。 (4)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5)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程序为:酵母细胞的活化T配制CaC2溶液T配制海藻酸钠溶液T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T固定化酵母细胞。 【答案】(1 )细胞个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2)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 孔性载体中;(3)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等;(4)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5)①酵母细胞的活化②配制CaC2溶液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④海藻酸钠溶液与酵 母细胞混合⑤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矫正反馈】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中适合细胞固定的方法是() A.包埋法 B.物理吸附法 C.化学结合法 D.高温冷却法 2.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特点是() A.成本高,但操作更容易 B.成本低,但操作更复杂 C.成本高,且操作更复杂 D.成本低,且操作更容易 3.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处理含氮、氨丰富的废水的固定化微生物通常是() ①酵母菌②青霉菌③硝化菌④反硝化菌 ①③D.②④ 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休眠 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5.下面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其正确的操作程序是 () ①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②配制海藻 酸钠溶液③酵母细胞的活化 ⑤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2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6 .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 7 .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叙述,不恰当的是() A.应使干酵母与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入CaC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2溶液中有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8.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为了能产生酒精,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向瓶内泵入氧气 B.应将装置放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 C.瓶内应富含葡萄糖等底物 D.将瓶口密封,效果更好 探究步骤探究记录结论或解释1.实验准备准备各种实验药品和器具。 2?制备麦芽汁称取一定质量的干麦芽粉,加入其质量4倍的水,在58~65C下 糖化3-4 h。每隔一定的时间用碘液测定,如果仍显蓝色,说明糖化还不完全,继续糖化直至不显色为止,得到麦芽汁。煮沸、冷却麦芽汁后用纱布过滤,再调节pH至6.0,在121 C下灭菌15min,制成无菌麦牙汁。 3.活化酵母菌细胞称取1g干酵母放入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 mL。用玻璃棒搅拌酵母菌液,使其活化1h左右。 4.制备固定化细胞称取4g聚乙烯醇(PVA)和0.2 g海藻酸钠,加入无菌水40 mL,适当加热至完全溶化,将溶液冷却至45 C,加入预热至35C的 酵母菌培养液,混合均匀形成酵母菌谒藻酸钠胶液;将酵母菌- 海澡酸钠胶液倒入带有孔径为 2 mm喷嘴的小塑料瓶或吸入注 射针筒中;以恒定的速度滴入预先盛有50 mL饱和硼酸-氯化钙 溶液的烧杯中,采用磁力搅拌器或手摇的方法使溶液不停地旋转;酵母菌-海藻酸钠胶液在溶液中逐渐形成凝胶珠。待凝胶珠在溶液中浸泡30 min后,取出用无菌水洗涤3次备用。 5.发酵麦芽汁将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凝胶珠加入300 mL无菌麦芽汁中,置于 25C下发酵7~9 d。待发酵结束后品尝其味道。A.①② B.③④ C. 4 .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 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 B. 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加倍 D. ④固定化酵母细胞 D.③②⑤①④ )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者:袁定重, 张秋禹, 侯振宇, 李丹, 张军平, 张和鹏, YUAN Dingzhong, ZHANG Qiuyu , HOU Zhenyu, LI Dan, ZHANG Heping, ZHANG Junping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 刊名: 材料导报 英文刊名:MATERIALS REVIEW 年,卷(期):2006,20(1) 被引用次数:10次 参考文献(28条) 1.李伟.孙建中.周其云适于酶包埋的高分子载体材料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1(03) 2.Wilhelm Tischer.Frank Wedekind Immobilized enzyme:methods and applicatons 1999 3.Barbara.Krajewska Application of chitin-and chitosanbased material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s:a review[外文期刊] 2004 4.Bullockc Immobilized enzymes 1995 5.Chaplin M F.Bucke C Enzyme technology 1990 6.Wiseman A Designer enzyme and cell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 and 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1993 7.Pskin A K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immobilized enzymes 1993 8.Paul W.Sharma C P Chitosan,a drug carrier for the 21st century:a review 2000 9.安小宁.苏致兴高磁性壳聚糖微粒的制备与应用[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 10.Chiou Shaohua Immobilization of candida rugosa lipase on chitosan with activation of the hydroxgl groups 2004(02) 11.王斌.谢苗.曾竞华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褐藻酸酶的研究学[期刊论文]-中国水产科学 2004(03) 12.袁春桃.蒋先明壳聚糖-g-丙烯腈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2(09) 13.Prashanth S J.Mulimani V H Soymilk oligosaccharide hydrolysis by Aspergillus oryzae galactosidase immobilized in calcium alginate[外文期刊] 2005(3-4) 14.Patel S Stabilization of a haloophilic α-amlyase by callium alginate immobilization 1996(02) 15.Ding Liang.Yao Zihua Synthesis of macroporous polmer carrier and immobilization of papain 2003(06) 16.Li Songjun Use of chemically modified PMMA microspheres for enzyme immobilization 2004(1-3) 17.Cao Linqiu Immobilized enzyme:scence or art? 2005 18.薛屏.卢冠忠.郭杨龙青霉素酰化酶在含铁MCM-41介孔分子筛上的固定化研究[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03(10) 19.Han Yongjin.Jordan T Watson.Galen D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soporous silicate-immobilized chloroperoxidase[外文期刊] 2002 20.Zhang Xin.Guan Ren feng.Wu Dan qi Enzyme immobilization on amino-fuctionalized mesostructrued cellular foam surfaces,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外文期刊] 2005 21.谢钢.张秋禹.李铁虎磁性高分子微球[期刊论文]-高分子通报 2001(0q) 22.邱广明.孙宗华磁性高分子微球共价结合中性蛋白酶 1995(03) 23.Han Lei.Wang Wei The preparation and catalytically ac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apain immobilized

苏教版生物选修1第二节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

选修一:考点4:制备和应用酶的固定化技术 【学习目标】 1.说出固定化酶概念和方法(A)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B) 【知识梳理】 (一)课题背景 酶:优点: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等各个领域。 实际问题:对环境条件敏感,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的酶会混合在产物中,如不除去,会影响产品质量。 设想:能否有一种方法使酶发挥它的优点,而没有这些缺点? 固定化酶:优点: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 实际问题: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 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设想:细胞中有多种酶,能否用固定化酶类似的技术来处理细胞? 固定化细胞:优点: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二)、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 高果糖浆是指果糖含量为42%的糖浆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酶是葡萄糖异构酶。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三)、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化学结合或吸附,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料中漏出。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 (四)、实验操作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需要的材料是干酵母、CaCl2和海藻酸钠溶液 1.酵母菌的活化 活化就是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配制物质的量尝试为0.05mol/L的Cacl2溶液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加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微火加热并不断搅拌,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菌细胞混合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主要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所以曾叫过“水不溶酶”和“固相酶”。但是,后来发现,也可以将酶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高分子底物与酶在超滤膜一边,而反应产物可以透过膜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不过被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再自由流动。因此,用水不溶酶或固相酶的名称就不再恰当。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1]。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1] 酶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反应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换。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也可顺利地进行反应,而且反应底物专一性强、副反应少等优点大大促进了人们对酶的应用和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与检测、生物传感器、医药工程、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1916年美国科学家NELSON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才真正有效地开展;1953年,德国科学家GRUB-HOFER 和SCHLEITH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重氮化,然后将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与上述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到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利用固定化氨基酰胺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大规模应用的首例;在1971年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使用固定化酶(mimobilizedenzyme)这个名称。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酶学工作者同时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2] [3] 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取工艺;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是,固定化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固定化的成本,工厂开始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 三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3] [4] 由于所固定的酶或细胞的不同,或者固定的目的及固定用的载体的不同,使固定化方法大相径庭。根据固定的一般机理,可将之分为如下几种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酶的固定化技术

摘要:酶的固定化技术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酶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已经成为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经固定化的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稳定性高、回收方便、易于控制、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生物工业、医学及临床诊断、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酶的固定化技术研究已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技术的概念、制备方法(包括传统固定化技术、传统固定化技术的改进方法、新型固定化技术) 及其在化学化工、食品行业、临床医药、生物传感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应用;磁性载体;定向固定 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 开展。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 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固定化酶不仅在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具有节省资源与 能源、减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间或立体阻碍作用,因此对一些反应不适用。化学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下面从传统固定化技术、传统固定化技术的改进、新型固定化技术等三个方面来概述一下酶固定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固定化技术 ⒈吸附法 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而使酶固定化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简称吸附法。吸附法包括物理吸附和离子结合法。工艺简便和条件温和是该方法显著的优点,可供选择的载体涉及天然或合成的无机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时酶的纯化与固定化也可同时实现。因酶分子与载体之间的共价结合而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共价结合法是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酶固定化方法。 物理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硅胶.羟基磷灰 石等。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的变性失活,载体价廉易得,而且

高中生物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第二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学案苏教版选修1

第二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 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应用。(重点)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难点) [学生用书P43] 一、阅读教材P63分析固定化酶 1.概念: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 2.优点: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且保持了酶的催化性能,可实现酶促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3.制备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 目前,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包埋法等。 二、阅读教材P64~65分析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应用 1.应用:固定化细胞可以取代游离的细胞进行发酵,生产各种物质。 2.优点 (1)固定化细胞技术无须进行酶的分离和纯化,减少了酶的活力损失,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固定化细胞不仅可以作为单一的酶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利用细胞中所含的复合酶系完成一系列的催化反应。 (3)对于活细胞来说,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酶的稳定性更高。 (4)细胞生长停滞时间短,反应快等。 3.缺点 (1)固定化细胞只能用于生产细胞外酶和其他能够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2)由于载体的影响,营养物质和产物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 (3)在好氧性发酵中,溶解氧的传递和输送成为关键的限制因素。 4.酵母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的主要流程 准备各种实验药品和器材 ↓ 制备麦芽汁 ↓

活化酵母菌细胞 ↓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氯化钙溶液 ↓ 制备固定化细胞 ↓ 浸泡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 ↓ 发酵麦芽汁 判一判 (1)酶在催化时会发生变化,不可反复利用。(×) (2)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 (3)固定化细胞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4)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连一连 固定化酶技术[学生用书P44] 由于酶的分离与提纯有许多技术性难题,造成酶制剂来源有限、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使用。人们针对酶的这种不足寻着改善的方法之一是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结合教材P63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1)图A为物理吸附法,它的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且条件温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 (2)图B为化学结合法,它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体之间的交联,在酶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 (3)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能固化的载体中。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如图C),包埋成格子型;或包裹在硝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如图D),包埋成微胶囊型。 各种固定化酶方法的比较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工程课程论文 题目: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食品101(35) 2012-11-21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酶工程研究领域的一项重点和热点技术之一,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酶的利用率,降低酶生产的成本。本文主要研究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固定化的优缺点,以及在食品,医药,环境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简洁的预测。 关键字:酶固定化技术应用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和精细化工等行业。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酶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酶稳定性差、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反应后混入产品,纯化困难,使其难以在工业中更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人们模仿人体酶的作用方式,通过固定化技术对酶加以固定改造,来克服游离酶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缺陷。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与传统的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游离酶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同一批固定化酶能在工艺流程中重复多次地使用;固定化后,和反应物分开,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同时也省去了热处理使酶失活的步骤;稳定性显著提高;可长期使用,并可预测衰变的速度;提供了研究酶动力学的良好模型等一系列的优点。 用于固定化的酶,起初都是采用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的酶,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也可采用含酶细胞或 细胞碎片进行固定化,直接应用细胞或细胞碎片中的酶或酶系进行催化反应.由于微生物细胞可直接作为酶源,所以逐渐产生了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1)省去了酶分离纯化的时间和费用; (2)可进行多酶反应; (3)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从而增加了酶的稳定性. 但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相比,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 (1)因为产生副反应和所需生化产物的进一步代 谢,使固定化完整细胞生产的产物纯度可能比固定化酶低; (2)细胞使用相当长的时间后,常常会发生自溶,尤 其是在细胞有可能进行增殖时,细胞的漏出就特别 明显: (3)单位体积反应器内固定化细胞的活性总是比相 应的固定化酶活性低.

2019年精选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第三章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第二节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苏教版巩固辅导[含答

2019年精选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第二节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苏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②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③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④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讲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B、若温度从10℃升高到40℃,酶的活性都将逐渐增强 C、40℃与60℃时酶的活性相等 D、该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0℃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 A、酶对高温不敏感,但对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 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B、实验室常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C、若发酵底物是大分子,则固定化细胞优于固定化酶 D、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答案】: 【解析】: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选题说明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其卓越的催化效能,令普通无机催化剂难以望其项背,因此酶的工业化使用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课题,但天然酶稳定性差、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并且反应后混入产品,纯化困难,使其难以在工业中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分离和提纯酶以及其一次性使用也大大增加了其作为催化剂的成本,严重限制了酶的工业推广。在此条件下,固定化酶的概念和技术得以提出和发展,并成为近些年酶工程研究的重点。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一类技术。通过固定化,可以解决天然酶的局限性,实现酶的广泛运用。 基于对于酶的工业化使用和固定化酶的兴趣,我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信息检索的方式对酶的固定化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希望能使大家对这一领域有所认识。 检索过程说明 1,检索工具和数据库 1.1,百度搜索引擎 1.2,Google搜索引擎 1.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4,万方数据系统 1.5,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检索过程简述

首先,我选择了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检索,都得到了浩繁的搜索结果,所的信息主要是百科简介和企业广告信息,介绍较为浅显陈旧,可利用性较差,但可以用于简单的信息了解,在搜素过程中,尝试使用了布尔检索规则如“固定化酶and应用”、高级检索和结果中检索的检索方式,以减小数据量。也尝试了Google学术搜索,得到了很多有用信息。运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的相关资料得到655条,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应用”的相关资料得到72条,检索关键词搜素“题名或关键词”为“固定化酶研究”的相关资料得到4条. 万方数据系统搜索主题词"固定化酶",得到相关资料1024条,搜索“固定化酶技术应用”得到相关资料23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固定化酶技术”得到相关资料2604条,搜索“固定化酶技术应用”得到相关资料742条 关键词 酶固定化载体制备研究应用 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提要: 固定化酶有许多优点,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固定化酶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技术。目前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固定化酶制备的传统方法和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新方法,同时对酶在一些性能优良的栽体上的固定进行了综述。 正文: 一,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

【小初高学习]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酶的应用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素

第二节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 1.掌握制备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重点) 2.掌握酵母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重难点) 1.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 2.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 (1)物理吸附法的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且条件温和,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 (2)化学结合法是利用多功能试剂进行酶与载体之间的交联,在酶和多功能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从而得到三维的交联网架结构。 (3)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能固化的载体中。 3.固定化酶的优点: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 [合作探讨] 探讨1:对固定化酶的作用影响最小的固定方法是哪一种? 提示:物理吸附法。 探讨2:为什么固定化酶不适合采用包埋法? 提示: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在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探讨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该采用哪种方法? 提示:因为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内,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思维升华] 1.制备固定化酶的常用方法可用下图所示: 2.常用的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

1.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 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化方法,适用于各种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所使用的载体主要有琼脂、海藻酸钠凝胶、角叉菜胶、明胶等。 2.优点 (1)无须进行酶的分离和纯化,减少了酶的活力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 (2)不仅可以作为单一的酶发挥作用,且可以利用细胞中所含的复合酶完成一系列的催化反应。 (3)对于活细胞来说,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酶的稳定性更高。 3.缺点 (1)固定化细胞只能用于生产细胞外酶和其他能够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2)由于载体的影响,使营养物质和产物的扩散受到一定的限制。 (3)在好氧性发酵中,溶解氧的传递和输送成为关键性的限制因素。 [合作探讨] 探讨1:固定化细胞为什么只能用于生产胞外酶和其他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提示:因为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内有用的物质(如胞内酶)是不能自由进出细胞的。 探讨2:能否在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菌细胞? 提示:不能,因为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温度较高,会将酵母菌细胞杀死。 探讨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了什么?如果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又说明了什么? 提示:如果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则说明了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菌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了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制作失败。 [思维升华] 1.制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的操作流程 准备各种实验药品和器具

最新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从分析酶单独应用中的不足、酶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固定化酶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且从医药、食品、环保、化学工业、能源等方面其在其中的新应用出发,对固定化酶在新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综述,给固定化酶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且指出了今后酶固定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多酶的固定化及制备高活性、高负载、高稳定性的固定化酶。 关键字:酶;酶的固定化;载体;酶固定化应用领域 酶是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制药、食品、环保、酿造、能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多数的酶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易变性失活,不够稳定;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并且分离纯化困难,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这个术语是在1971 年酶工程会议上被推荐使用的。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出现固定化菌体。1973年,日本首次在工业上应用固定化大肠杆菌菌体中的天门冬氨酸酶,由反丁烯二酸连续生产L-天门冬氨酸。固定化酶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酶工程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从酶生

物催化剂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方法和技术及固定化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出发,归纳和综述这些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1酶固定化的传统方法 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固定化方法和必要的载体以及稳定性研究、改进。 1.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法,将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及条件温和,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吸附过程可同时达到纯化和固定化;酶失活后可重新活化,载体也可再生。但要求载体的比表面积要求较大,有活泼的表面。 1.2包埋法 包埋固定化法是把酶固定聚合物材料的格子结构或微囊结构等多空载体中,而底物仍能渗入格子或微囊内与酶相接触。这个方法比较简便,酶分子仅仅是被包埋起来,生物活性被破坏的程度低,但此法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 1)网格型 将酶或包埋在凝胶细微网格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称为网格型包埋法。也称为凝胶包埋法。 2)微囊型 把酶包埋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由于形成的酶小球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所以也称为微囊化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Word版含答案

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概念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方法 (1)包埋法:多适于细胞的固定化; (2) }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多适于酶的固定化。 3.载体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4.优点 (1)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2)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成本低,操作容易。 5.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 (1)原理:葡萄糖―――――→葡萄糖异构酶果糖。 (2)生产过程: ①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 ②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 ③转化成的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1.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 固定化细胞则常采用包埋法。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 的活化―→配制CaCl 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 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 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则难以形成凝胶 珠;若浓度过低,则固定的酵母细胞少,影响 实验效果。 4.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应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 5.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既实现了对酶的重 复利用,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3)反应柱: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其装入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通过。 (4)优点: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溶液中的酶难以回收,不能利用。要想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不影响产品质量,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将酶固定于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还可重复利用。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固定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因酶分子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一般不用包埋法进行固定。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因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3.从操作角度来考虑,你认为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哪一种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提示: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 4.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还是一系列酶?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方法? 提示:一系列酶;固定化细胞技术。 5.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提示:固定化酶技术。因为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内,如果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会使反应效率下降。 [跟随名师·解疑难]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苏教新选修1 《固定化酶的制备和应用》作业 (2)

2013年高中生物 3.2 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同步训练苏教版选修1 1.(2012·海安高二期中)固定化酶与普通酶制剂相比较,主要优点是( ) A.可以反复使用,降低成本 B.固定化酶不受酸碱度、温度等的影响 C.酶的制备更简单容易 D.酶能够催化的反应类型大大增加 解析:选A。固定化酶与普通酶制剂相比较主要优点是可以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固定化酶仍具有酶的特性。 2.下列图形依次表示包埋法、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解析:选C。考查酶固定的方法及对每种方法的原理的理解。 3.关于固定化酶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将酶依附着载体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解析:选D。固定化酶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其优点是酶被固定在一定装置内可重复利用;其缺点是无法同时解决一系列酶促反应。在固定过程中,固定的是酶而不是反应物。 4.使用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 A.能催化大分子物质的水解 B.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C.与反应物易接近

D.有利于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解析:选B。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5.(2012·无锡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更容易 B.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C.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 D.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固定化细胞技术 解析:选C。固定化细胞内酶的活性基本没有损失,保留了细胞内原有的多酶系统,所以固定化细胞不同于固定化酶只固定一种酶。 6.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 (1)制备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常用________法。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为: ①使干酵母与________混合并搅拌,使酵母菌活化; ②将无水CaCl2溶解在蒸馏水中,配成CaCl2溶液; ③用酒精灯加热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常温再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⑤用注射器将海藻酸钠和酵母菌细胞的混合物缓慢滴入氯化钙溶液中。 (3)该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a是固定化酵母,b是反应柱) ①从上端漏斗中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想得到较多的酒精,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________活塞1和________活塞2。 ③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可以反复利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姓名:胡艳芬学号:2008132106 指导教师:张孟 摘要酶是一类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底物专一性强, 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的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一些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工业应用前景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量适中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及控制的灵敏性。大多数酶是水溶性的。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底物专一性、催化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从而被大家高度重视,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酶的最大缺点是其不稳定性,在酸、碱、热及有机溶剂中易发生变性,活性降低或丧失;而且酶反应后,会在溶液中残留,造成酶反应难以连续化、自动化,同时也不利于终产品的分离提纯,这些都大大阻碍了酶工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采取酶工程技术改善这些缺点。酶工程技术措施较多,其中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重要举措之一。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2]。 已固定化的酶像化学反应所用的固体催化剂那样, 既能发挥它们的催化特性, 又能回收, 并能多次反复使用, 使整个生产工艺可以连续化、自动化。近年来,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些成就做具体介绍。 1 固定化酶的概念 1916 年Nelson 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后, 科学家就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1969 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1 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来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氨基酸, 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的新纪元。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通常酶是游离的,而经过固定化以后,酶被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因而这样的酶被称为固定化酶[ 3,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