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健康宣教

1、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3、什么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

4、哪些手术是骨科大手术

目前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对于其他一些创伤手术目前国内尚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对于高危患者的手术后应予相关抗凝治疗。

5、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6、静脉血栓栓塞症有哪些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危险性更大。

7、如何评估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级

8、骨科手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原则是:

9、基本预防包括内容有哪些?

❖手术操作轻巧:减少静脉内膜损伤

❖规范止血带的应用

❖术后抬高患肢

❖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尽早下床

❖术中和术后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10、物理预防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GCS)(IPC)( VFP)

我院主要采用方式

11、物理预防的禁忌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下肢严重水肿;

(2)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3)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不适用于下肢局部情况异常(如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手术)、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

12、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预防

(1)低分子肝素:临床代表用药:速避凝、克赛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

A 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皮下注射,使用方便;

B 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

C 一般无须常规血液学监测。

(2)Ⅹa 因子抑制剂

治疗窗宽,剂量固定,无须常规血液监测,可用于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A 间接Ⅹa 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较依诺肝素能更好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似。

B 直接Ⅹa 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应用方便,口服1 次/日,与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少。与低分子量肝素相比,能显著减少静脉血栓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13、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1)由于作用机制、分子质量、单位、剂量以及抗Ⅹa 和抗Ⅱa 因子活性等存在差异,因此,药物预防过程中只能使用一种药物,不能换用。每种药物都有各自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2)对存在肾功能、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不适用于严重肾损害患者。

(3)椎管内血肿少见,但后果严重。因此,在行椎管内操作(如手术、穿刺等)前、后的短时间内,应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4)对使用区域阻滞麻醉或镇痛(腰丛等)者,应注意用药、停药及拔管时间。神经阻滞前7 天停用氯吡格雷;术前5 天停用阿司匹林;若使用低分子肝素,应于末次给药18 小时后拔管;若使用肝素,应于末次给药8~12 小时后拔管,拔管2~4 小时后才能再次给药;如使用华法林,不建议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必须于末次给药48 小时后拔管;磺达肝癸钠半衰期较长,不建议在硬膜外麻醉或镇痛前使用。

14、药物预防的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①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凝血障碍;②骨筋膜间室综合征;③严重头颅

外伤或急性脊髓损伤;④血小板低于20×109/L;⑤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者,禁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⑥孕妇禁用华法林。

(2)相对禁忌证:①既往颅内出血;②既往胃肠道出血;③急性颅内损害或肿物;④血

小板减少至(20~100)×109/L;⑤类风湿视网膜病患者。

15、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的注意事项

抗凝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治疗后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病人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黑便等情况时,应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宜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深静脉血栓防治健康宣教

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健康宣教 当血流在下肢深静脉中不正常的凝结就会形成深静脉血栓。DVT早期有症状的患者只有不到20%。所以在临床中很容易被医护人员及病人本身忽视。 DVT会造成的哪些危害? 1、肺栓赛(PE)是指下肢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流到肺动脉,堵塞肺动脉,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如果血栓足够大会造成患者无法呼吸而死亡,一旦发病抢救时间很短。 2、血栓后静脉综合症(PTS)是由于血栓堵塞下肢深静脉,造成血液回流不畅,破坏血管内部结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肿胀、麻木、慢性炎症和腿部溃疡 哪些患者具有DVT的高危因素? ·外科手术(大手术,普通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肿瘤或者接受化疗患者 ·怀孕、产后 ·年龄>40岁,肥胖 ·长期卧床,站立或者久坐 ·静脉曲张 ·中风 ·手术时间>45分钟 ·DVT病史

DVT如何预防 一、基本预防 1、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尽可能多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踝泵运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3、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量,多饮水; 4、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血糖、血脂,控制体重等。 5、着装宽松,减少腹内压増加的因素,保持排便通畅。 6、肢体运动 1)、踝泵运动-屈伸动作: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以上动作为一组,每次做20~30组,每天3~4次。 2)、环绕运动: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环绕动作趾作360度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活动频率和屈伸动作相同,可结合伸屈动作一起锻炼。 3)、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绷腿练习方法):仰卧或坐在床上,绷直双腿,保持10秒,在放松休息10秒,以上动作为一组,每天做20~30组,每天3~4次。

静脉血栓症状、并发症、检查诊断、临床治疗、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症状、并发症、检查诊断、临床治疗、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 概念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病变主要累及下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常表现为发热、患肢肿痛,部分患者在体表有压痛的条索状物,常继发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及溃疡形成等。 病因 1.静脉血流滞缓。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肢体制动或偏瘫卧床,或长途乘车等,均可引起静脉血流滞缓,一直被认为是引起的因素。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起静脉血流滞缓,血栓即可在静脉瓣膜尖部和肌肉静脉窦内形成。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静脉血流滞缓,血液淤滞于静脉内,淤滞的血小板促进凝血酶的产生和释放。积累的凝血酶损伤血管壁内膜,导致5-羟色胺和组胺的释放,进而血栓形成。 2.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

3.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最常见原因。术中或术后因组织损伤引起血小板凝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症状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2.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 并发症 1.出血: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出现黑便等,嘱病人不用硬尖物剔牙挖鼻孔耳道,勿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轻柔,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创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免食物损伤消化道,多次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栓子阻塞所引起的一个病理过程。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

预防血栓的健康宣教演讲

预防血栓的健康宣教演讲 随着近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PE)的死亡率高达70%。因此,DVT和PE应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DVT和PE的发生。 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多见于下肢。静脉瘀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三要素。 危险因素: 1、年龄 虽然DVT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2、肢体长期制动 长期肢体制动、手术过程中长时间的仰卧或偏瘫引起的腘窝部的静脉血瘀滞一直被认为是引起DVT的因素。 3、恶性肿瘤 在DVT病人中,约19%~30%并存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约15%出现DVT并发症。其原因可能与肿瘤释放的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激活了凝血系统,从而导致出血-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4、遗传高凝状态或有既往血栓病史 另外,过度运动从而导致血管壁损伤的人也属于静脉血栓的好发人群。 预防: 1、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劝其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控制血糖血脂,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对多种DVT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就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患者在床上主动做足的跖屈、背屈及环转运动,不能活动者,可由家属被动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深静脉血栓健康宣教

康复医学科深静脉血栓健康宣教 一、环境要求 1、病室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康复。 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进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为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 分钟。 4、说服患者严格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摄氏度。 5、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急性期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前日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二、平卧位疗法 1、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待血栓机化粘附 于静脉内壁;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2、膝关节屈曲15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三、用药安全 1、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2、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制作均为干燥结晶体,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3、穿刺患肢浅静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阻断浅静脉血流后,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溶栓药物,可使溶栓剂流经血栓表面,效果更好。 中药用药护理:急性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原则应属于湿热下注、血脉瘀阻。中药用药采用活血化瘀、通脉祛湿。由于药性较苦寒,所以服药时告诫病人,服药后可能有轻度恶心或轻度腹痛、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这些都属于药理作用,不影响用药,若为颗粒冲剂,应详细告诉病人冲药的方法。对确有胃肠不适者应将中药放在饭后半小时中药放在饭后半小时服用。 四、出血并发症的观察 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泌尿道或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对老年人及儿童,既使凝血指标正常,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四肢活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或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五、预防及健康宣教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运动锻炼下肢肌肉,发挥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可以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例如长时间坐或立位不动时可以不时活动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要避免双腿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预防胜于治疗,店铺收集了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欢迎阅读。 一.严密观察早期症状 1.典型临床表现:下肢突发肿胀、增粗、疼痛、皮温高和肤色加深。 2.早期诊断,早期治疗DVT的关键:加强观察,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运动情况。 3.为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测量肢体周径,因肿胀在血栓部位以下肢体均匀出现,可伴淤血和静脉曲张,如两侧肢体同一平面的周径差>0.5cm,及时通知医师,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 二.做好健康宣教 1.针对DVT的危险度分级,加强对具有高危和极高危发生DVT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下肢DVT常见的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 2.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湿温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室温过低会导致血管痉挛。 3.创造无烟环境,关注吸烟患者,劝其戒烟,长期吸烟患者血液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周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舒张因子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诱发。 4.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低脂饮食可以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 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三.促进血液回流

1.体位和活动抬高下肢踝泵运动早期活动:主动或被动锻炼行走练习、踮脚运动。 抬高下肢20一30度,膝关节屈曲5度。目的:保护护膝关节运动功能和利于患肢血液回流,预防水肿。要求:患肢远端足尖应高于心脏水平。 2.梯度加压弹力袜(GCS):安全简便、费用低廉,一线方案,有助于解决血液淤滞,可减轻由于血管壁损伤造成的内皮过度牵拉,梯度压力形式为18、14、 8、 10、 8 mmHg,对增加血流最有效。这种压力形式经临床证实,与基础值相比血流增加了138%。 3.间断充气加压:最佳的压力梯度是踝部45mmHg 小腿30mmHg 大腿20 mmHg;使血流速度增加240% ;可增加全身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可能是机械刺激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所致。 4.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减少同一静脉多次穿刺、采用留置针;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持续静脉滴注不要超过48小时。 四.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有高凝状态的.倾向者: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2.静脉补液: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低脂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丰富的吡嗪,它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粘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4.药物预防:目前证明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它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常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右旋糖酐40 和70、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外科健康宣教

下肢深静脉血栓宣教 1、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答:下肢深静脉是负责运送下肢血液返回心脏的主要通路血管,当各种原因使深静脉系统里的血液发生凝结、形成血栓时,下肢的血液就无法顺利返回心脏,大量的血液滞留在下肢,静脉压力增高并发生血液成分的外渗,从而导致肢体肿胀、疼痛,这类疾病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2、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都有哪些症状?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肢肿胀、胀痛、浅表静脉曲张。另外,肤色以潮红色居多,严重者甚至可以呈青紫色;皮肤温度略高;肢体沉重、抬高患肢可以部分缓解。 3、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什么危害性吗?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即长在深静脉系统里的血栓发生了脱落,顺着血流的方向通过心脏到达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患者会有胸痛、胸闷、咳嗽咳血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猝死;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会由于大量的静脉血液滞留在下肢,组织发生严重的水肿,压迫动脉和神经,这类深静脉血栓尚未严重压迫动脉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肤色青紫、麻木、肿胀严重,称为“股青肿”,如果已经对动脉产生严重压迫则表现为下肢肿胀、冰凉、苍白、麻木,称为“股白肿”,二者病情都非常凶险,诊断或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截肢或死亡的严重后果。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度过了急性期进入慢性期,还会破坏深静脉瓣膜,发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难以愈合的溃疡等。 4、为什么会发生下肢深静脉的血栓? 答:1856年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基本要素:血管壁改变(内膜损伤)、血流变化(静脉瘀滞)、血液性质的改变(血液高凝状态),这三者是形成静脉血栓的公认要素。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不一定都会有发生血栓的后果,只能说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更具有倾向性,值得大家警惕。 5、怎么样才能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表现主要是肢体的肿胀和疼痛。因为急性期血栓堵塞静脉管腔,迅速引起血液回流障碍,下肢出现明显的肿胀,这是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另外因为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疼痛一般出现在小腿肚子、大腿、腹股沟区等,这也是常见症状,如果肿胀和疼痛同时存在,就应该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 6、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答: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于各种制动状态,如各种腹部或下肢手术后卧床制动、瘫痪在床、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患容易发生;长期静坐不动的人,如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的人;司机、编辑、文书、打字员、机床工人等长期坐/立不动的人容易发生;老年人血液粘稠,较年轻人易患;男性、肥胖者、肾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病理状态的人群也较健康人群易患。 7、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答: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运动锻炼下肢肌肉,发挥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可以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例如长时间坐或立位不动时不时活动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要避免双腿交叉相互压迫,避免穿着过紧的衣裤以避免妨碍血液循环,另外平时要注意多饮清水以稀释血液,尽量少吸烟、少饮用咖啡、酒类。如果您已经属于易患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请您遵循血管外科医生的建议口服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切勿自行用药。 8、深静脉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怎样的后果? 答:一般来说,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自愈的倾向,但是自愈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会比较严重,这种综合症由于深静脉瓣膜被破坏,不能有效阻止静脉血液的返流,主要表现为足踝

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宣教

一般知识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种类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2、股静脉血栓形成: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 3.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 并发症1、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并发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有无出血、渗血及全身出血倾向。 2、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临床变现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治疗措施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下

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是一种用金属丝制成的器械,通过特殊的输送器放入下腔静脉以预防肺栓塞)。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超过72h,但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来院治疗时已超过3天,因此抗凝溶栓成为主要治疗方法。特别医嘱: 1、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 2、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 食物。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或加重心衰。 3、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 4、嘱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5、定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Word文档(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Word文档(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 术前指导 1. 消除紧张、焦虑心理,配合手术。 2. 行为指导: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 大,禁止按摩、热敷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带和紧身衣。皮下注射、输液治疗后,适当延长穿刺点按压时间,防止皮下出血。禁烟,防止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 3. 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促进静脉回流,并可降低下肢静脉 压,减轻患肢水肿和疼痛。 4. 饮食:进低脂、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前2-3日起少渣饮 食。 术后指导 1. 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 2. 病情观察:如感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发现大小便颜色异常或皮肤出现淤 斑情况时,请呼叫医务人员。 3. 活动:术后卧床期间每日行数十次足背伸屈运动,每次3-5分钟。恢复期逐 渐增加活动量,如增加行走距离和锻炼下肢肌肉,以促进下深静脉再通和侧支循环建立。 4. 抗凝治疗期间用软毛刷刷牙,避免碰撞及摔跌。 5. 饮食:术后6小时进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指导 1. 绝对禁烟。

2. 使用弹力袜3个月以上。根据患肢情况,逐步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避免长 距离行走及久站,当患肢肿胀不适时及时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 3. 饮食:进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可促进循环, 增进废物排泄,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4. 用药指导:严格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用药期间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 情况,每周重复检查1次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5. 复查:出院后3-6个月到门诊复查,若出现下肢肿胀,平卧或抬高患肢仍无 明显消退时应及时就诊。

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什么是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一种生理防御机制,当血管受损时,机体会启动血 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过程,形成血块来封闭伤口。然而,在某些 情况下,这个生理过程会变得过度活跃,导致血栓形成过多或过快,成为健康问题的源头。 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形成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 1. 心脏病和中风: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或脑动脉,导致心肌梗 塞或中风。 2. 肺栓塞:血栓堵塞了肺动脉,阻断了氧气供应,造成呼吸困 难和胸痛。 3. 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在深静脉中,可能引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导致肿胀、疼痛和深静脉血栓。

4. 周围动脉疾病:血栓形成导致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使血液供应受限,引发间歇性跛行和溃疡。 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 血栓形成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滥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栓风险。 2. 多活动:长时间久坐或长时间站立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定期进行伸展运动和走动可以促进血液流动。 3. 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有助于增强循环系统和降低血栓风险。 4. 注意药物使用:如果患有血栓形成倾向或其他相关疾病,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5.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极寒或极热的环境都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尽量避免长时间在这些条件下停留。 如何发现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以下症状可能提示血栓形成的存在: 1. 肿胀和疼痛:血栓形成后,局部肿胀和疼痛是常见的症状。 2. 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发热或静脉曲张。 3. 肺栓塞: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心率加快是肺栓塞的典型症状。 4. 中风:突发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不清、视力问题和头痛等症状可提示中风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 5. 心肌梗塞:胸闷、胸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心肌梗塞的表现。 如有以上症状出现,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总结 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等疾病。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活动、规律运动、正确使用药物和避免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长时间暴露,我们

深静脉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健康宣教 1、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2、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发生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3、什么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 4、哪些手术是骨科大手术 目前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对于其他一些创伤手术目前国内尚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对于高危患者的手术后应予相关抗凝治疗。 5、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

6、静脉血栓栓塞症有哪些危险因素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因素之一。其他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创伤、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瘫痪、制动、术中应用止血带、全身麻醉、恶性肿瘤、中心静脉插管、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等。少见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抗凝血酶缺乏症等。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就越大,当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危险性更大。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Word 文档 (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宣教【2 】 术前指点 1.清除重要.焦炙心理,合营手术. 2.行动指点: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歇息10- 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渡过大,制止按摩.热敷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避免用过紧的腰带.吊袜带和紧身衣.皮下打针.输液治疗后,恰当延伸穿刺点按压时光,防止皮下出血.禁烟,防止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压缩,影响血液轮回. 3.体位:举高患肢高于心脏程度20- 30cm,促进静脉回流,并可下降下肢静脉压,减轻患肢水肿和痛苦悲伤. 4.饮食:进低脂.含丰硕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行,术前2-3日起少渣饮食. 术后指点 1.体位:举高患肢高于心脏程度20-30cm,膝关节微屈. 2.病情不雅察:如感胸痛.呼吸艰苦.咯血;发明大小便色彩平常或皮肤消失淤斑 情形时,请呼叫医务人员. 3.活动:术后卧床时代每日行数十次足背伸屈活动,每次3- 5分钟.恢复期逐渐增长活动量,如增长行走距离和锤炼下肢肌肉,以促进下深静脉再通和侧支轮回树立. 4.抗凝治疗时代用软毛刷刷牙,避免碰撞及摔跌. 5.饮食:术后6小时进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行. 出院指点

1.绝对禁烟. 2.应用弹力袜3个月以上.依据患肢情形,慢慢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涯,避免长距离 行走及久站,当患肢肿胀不合时实时卧床歇息,并举高患肢高于心脏程度20-30cm. 3.饮食:进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行,多饮水,可促进轮回,促进废 料渗出,下降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4.用药指点:严厉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物,用药时代不雅察大小便色彩.皮肤黏膜 情形,每周反复检讨1次血常规及出凝血时光. 5.复查:出院后3- 6个月到门诊复查,若消失下肢肿胀,平卧或举高患肢仍无显著消退时应实时就诊.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健康宣 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健康宣 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英文缩写VTE,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异常凝结,导致 静脉管腔出现局部堵塞或者是完全堵塞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临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如何预防 1、基本预防 患者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禁止吸烟喝酒,每天多喝水,控制好血糖和降低高血脂。如果患者下肢未形成血栓可做被动运动或者是主动运动,麻醉未醒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应给予按摩和进行被动踝泵运动,从足部到大腿的顺序进行按摩,每次按摩 10~30 分钟,每次 6~8 组。待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嘱自主进行 踝泵运动,次数和时间与上述按摩一致。患者也可做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动作,如果病情恢复较好还可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其踝泵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长时间卧床,下肢血液流淌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踝泵运动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所以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家属也能够掌握预防运动方法,可辅助患者进行运动。

2、物理预防 根据医嘱使用抗血栓弹力袜或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每次 30 分钟,每天 2~ 4 次。使用弹力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弹力袜最佳穿戴时间为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时脱下,每天必须保证弹力袜穿戴 8 小时以上。②如果是在较为干燥的季节,患者要预防脚后部位皮肤皲裂,否则会对弹力袜造成损伤,同时,穿戴前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是否平整,否则会对弹力袜造成损伤。③不能用女性弹力袜替代医用弹力袜,因为医用弹力袜有治疗压力,并且部位不同所产生的压力也不同,如果盲目替代会影响最终的穿戴效果。④穿戴弹力袜时如果发现疼痛情况并无改善,且腿部受到的压迫明显,可能是因为弹力袜压力过大,可联系护士或者是医生更换弹力袜。⑤弹力袜的要定期进行清洗,清洗时要使用温水,保证水温不超过40℃,切忌机洗或者是用力拧绞。⑥洗净后不要拧干,可用手挤出多余水分,或者是用毛巾吸干,平整放置于阴凉处晾干。 3、药物预防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抗凝药物,但是由于抗凝药物作用机制的影响的,每种药物都存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患者服用药物前需要详细说明。使用抗凝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出血反应,如牙龈出血、粪便带血等,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出血反应,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避免情况进一步加重。若患者存在肾功能、肝功能损伤,应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个别药物不适用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如低分子肝,可选择应用普通肝素。椎内血管血肿较为少见,但是如果发生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椎管内手术、穿刺等操作之前,如果使用抗凝药物会增加患者出血概率。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 范(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DVT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制定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特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 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 1、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中包括的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

2、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实施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细则 风险评价:使用深静脉血栓评分表《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医生对每位入院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应进行VTE风险评估。同时强调针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如发生脱水、感染等病情变化,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髓麻醉之前4h和之后12h等

3、根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层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 (2)中危:预防措施:①基本预防或②物理预防或③药物预防 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糖降脂控体重等)。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被动、主动活动: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10-30分/次,3次/d;术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10秒*10次1组,q1h或6组/d;足踝关节内外翻、旋转。并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术后抬高患者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②物理预防:间歇充气压力泵30分/次,2-4次/d;下床活动穿抗血栓弹力袜。 ③药物预防:遵医嘱药物抗凝。 (3)高危:预防措施: ①基本预防+②物理预防+③药物预防 (4)超高危:预防措施:①+②+③+④; ④实施三级高危随访监控 护士每班观察记录超高危病人肢体循环情况,护士长每天评估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每月汇总,护理部跟踪检查并提出指导意见。 4、做好静脉保护: 长期静脉输液时,要注意经常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在同一处进行反复穿刺。避免下肢静脉输液,尤其是左下肢。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给予稀释,缓慢静滴,同时输液肢体要注意保暖,防止药物外渗,同一静脉持续静滴不宜超过48小时。

VTE中高风险患者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

VTE中高风险患者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最常见于下肢的深静脉内,也就是(DVT),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肺栓塞(PE)是有一部分(70%-95%)下肢或骨盆的深静脉栓子会进入到肺里,导致潜在性的致命性的肺栓塞。PE 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缺乏特异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 VTE的发生机制 VTE形成的机制尚不确定。1856年Virchow提出VTE形成的理论一直沿用至今,他认为,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以及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先兆。对于骨科患者来说,血液淤滞基于两方面原因:缺少小腿肌肉静脉泵作用;患者长期卧床、静坐、辅助行走以及使用轮椅都会减少血液回流,使静脉压力增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在小静脉内聚积,致使血栓形成。骨科手术,特别是下肢手术过程会损伤静脉,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促进血小板及纤维黏附。而高凝状态又会进一步促进血栓的形成和延长,这种状态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也可两者兼有。 VTE预防 目前不断有各种血栓预防指南提出,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美国东部创伤医师协会指南, 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指南和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指南,我国也有《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出。但目前做到标准规范预防的医院相对较少,原因有以下两点:有症状DVT及致命性PE的发生率较低,而VTE发生至出现症状常需数月到数年,这时一般由血管外科医生治疗,因此很多骨科医生认

为没有必要预防;考虑到存在术中出血风险,也限制了VTE的常规预防。但文献报道,常规剂量的抗栓药物并不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住院成本。对于骨科手术后感染,医师一般会评估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而术后DVT的发生率远超过感染率,且远期影响较大,因此正规预防更应受到重视。 预防措施:VTE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3方面:基本预防、机械性预防和药物预防。1.基本预防 基于VTE的发生机制,在手术操作时,必须轻巧、精细,避免手术部位静脉损伤。在术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踝部、小腿及朋窝处压迫。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双侧足、趾及关节活动配合肌肉收缩运动,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有文献报道住院患者在开始下床行走后DVT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然而,对已存DVT的长期制动患者,离床行走可能成为DVT脱落并发生致死性PE的诱发因素,因此,对高危患者在离床前应准确评估VTE危险性。 2.机械性预防 机械性预防包括外部加压装置和静脉腔内滤器。外部加压装置有循序减压弹力袜、患肢间歇气囊加压装置和静脉足泵,这三种方法不增加出血风险,适用于抗凝禁忌或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其中患肢间歇气囊加压装置可以降低VTE的危险性60%,但使用不当会损伤患肢皮肤及血管内皮细胞,影响下肢血流灌注及血管压力,甚至因减少静脉血流而成为DVT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外部加压装置有循序减压弹力袜及静脉足泵单用效果不佳,可作为抗栓药物的辅助措施。静脉腔内滤器为有创性机械预防,可以有效降低致死性PE的发生率,但并发症较多,ACCP及SIGN指南不支持使用。

静脉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静脉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什么是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形成血块的过程。这种血块通常形成在静脉深部,常见的地方包括大腿和小腿。如果血块脱落并进入肺部,会造成肺血栓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高龄:年龄增长会使静脉血管壁变得薄弱,易于形成血块。 - 外科手术:手术后静脉的流动性会减弱,增加形成血块的可能性。 - 高血压:高血压会使静脉内的血液流速变慢,增加血块形成的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会使静脉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块。 如何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 多运动:经常活动腿部肌肉,可以促进血液流动,降低形成 血块的风险。 -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使静脉血液流速减慢,建议 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 维持正常体重:肥胖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健康 的体重对预防血栓形成很重要。 - 注意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和激素药物,会增加血 栓形成的风险,应根据医生建议使用。 - 节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应适度饮酒或 避免饮酒。 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 - 肿胀和疼痛: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症状是局部肿胀和疼痛,尤其是在大腿或小腿。 - 皮肤变色:受累部位的皮肤可能变得红色或发紫。 - 发热:静脉血栓形成时,常常伴有发热和体温升高。

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症状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严重后果。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及如实告知医生您的情况和药物使用,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参考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