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强国之一,其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变革和科技创新带来的挑战,德国政府于2019年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这一战略为德国未来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和重要举措,同时也对中国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国家工业战略2030》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德国政府提出了“工业4.0”战略,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推动德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这一战略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阶段。中国应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吸收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国家工业战略2030》着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德国政府提出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高效能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融入到工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中国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推广,推动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国家工业战略2030》还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德国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投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水平。中国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和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中国应该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国家工业战略2030》还鼓励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和开放包容。德国政府提出了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政策举措,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应该在加强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合作的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开放,为中国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平台。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中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中国应该借鉴德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图解】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图解】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导读:德国工业4.0战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深入分析其愿景与要点,可以洞察德国提出工业4.0的目的与战略意图。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将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与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主线,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从而在向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这是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启示。』“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其初衷是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于2013年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计划投入2亿欧元资金,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随后,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等设立了“工业4.0平台”,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德国政府认为,尽管德国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但中国对德国工业构成了竞争威胁,美国也在通过各种计划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因此,制定“工业4.0”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德国制造的未来”。当前,正值我国大力推动两化

深度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德国推行“工业4.0”战略的理念、内容和做法等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学习并给出积极回应。 “工业4.0”战略愿景与要点 与美国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将制造业领域技术的渐进性进步描述为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即工业4.0的进化历程(图1)。 工业1.0。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工业1.0。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工业2.0。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工业2.0。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工业3.0。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工业3.0。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工业4.0。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作者: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2期 关键词:制造业创新工业40数字化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普遍深陷债务泥潭,唯德国经济表现出众,逐渐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究其原因,除完备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金融市场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德国快速走出危机阴霾的根本所在。研究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梳理近年来德国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举措,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 (一)整体走势在波动中趋稳 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制造业总体表现良好,虽然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回落192%本文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官网及笔者计算(本文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但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及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推动下,2010年强势拉升至184%;2011—2012年受制于欧债危机传导效应,德国制造业再次小幅探底,但很快于2013年反弹,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和增长,至2016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637313亿欧元,同比上升164%。同时,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表明工业对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在对经济发展贡献方面,自2006年至今,除2009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制造业对增加值的贡献曾下降到20%以下,其它年份始终维持在22%—235%之间相对稳定的水平。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达226%,高于欧盟16%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法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 (二)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更是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制药、电子电气产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以2016年为例,德国制造业营业总额为16899亿欧元,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化工产品、基本药物产品及试剂等高附加值等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营业额分别为4046亿欧元、2285亿欧元、1298亿欧元和474亿欧元,占营业总额的239%、135%、77%和28%。 (三)直接或间接拉动就业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_中文版(v1.0)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 为德国及欧洲的工业政策确立战略方针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能源部部长 彼得·阿尔特迈尔 工业4.0研究院翻译 本文件采取了CC开源授权协议,即报告内容可以在署名的情况下转载或改写。 转载请注明引用来源为“工业4.0研究院”。

前言 本草案基于基本的考虑因素,首次制定出一项连贯的德国及欧洲工业战略,以合理地应对当今世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创新进程极大加快、其他国家扩张性和保护主义工业政策日益抬头的背景下,如何可持续地维护及发展德国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高度繁荣? 自路德维希·艾哈德时代以来,德国始终肩负着创造与维护繁荣的重任。他在《大众的福利》一书中所提出的纲领性方法,已成为对社会各阶层的公民影响深远的政治承诺。 七十多年前,无人能预想到这一承诺能履行得如此出色。今天,德维希·艾哈德对繁荣、自由和安全的承诺,成为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利益,由产业界、社会伙伴以及整个德国共同保障。 社会市场经济促进了德国的高度繁荣,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模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一模式都优于任何形式的计划经济,就连中国也在四十年前引入了市场经济要素。自冷战结束以来,市场经济已盛行全球。 然而在德国,国家仍然利用其工业政策屡次干预经济部门:从1969年借助个别企业(包括萨尔茨吉特公司(Salzgitter)、霍尔兹曼公司(Holzmann)、欧宝公司(Opel)和万乐公司(Quell e))的“救援计划”成立空中客车公司(Airbus)到光伏企业的解决方案以及半导体、芯片的生产。由于国家不可能是一个更好的“企业家”,一些干预措施因资金不足走向失败。还有一些干预例子不同于上述空中客车的例子,它们着眼于一次性的成效,导致了分配不当且没有起到任何战略作用。 因此,“德国工业战略2030”选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该战略界定了国家干预行为可以视为合理的,甚至可能是必要的情况,以避免国家经济和全民族繁荣陷入严重的不利之中。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塑造一个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市场经济,并为必要的政治辩论奠定基础。 全球经济力量正在快速发展,世界市场正处在一个快速而深远的变革之中。一方面,全球化和创新进程不断加快,而另一方面,国家干预却在日益增加,放弃多边协定的趋势也日益显现。这场变革同时影响着企业与国家。过去的利益相关者正在消失,而新的利益相关者出现。贸易流动也正在发生改变。有许多赢家从中涌现,也有人满盘皆输。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重新洗牌。而我们仅仅处于这场变革的开始阶段。 德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作为一个全球瞩目的工业大国,德国必须积极有效地引导这一变革,决不能被动地容忍与忍受,任其发展,毕竟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们的对手从未停歇,我们还有很多要做:如果德国失去了关键的技术技能,我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因此严重受损,这

比较中国制造 德国工业 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 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

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基础性。与德国整体发展战略相关,发挥优势,应对全局性挑战。德国是一个很重视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在努力建立部门间高技术战略协调机制,制定德国的创新发展国家战略。2006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高科技战略”,2010年7月,发布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2011年11月,德国政府特别提出把德国工业4.0作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的重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充分说明德国制造业在德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工业4.0有助于促进工业-科研联盟瞄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路线图,确保德国制造业的领先和优势地位,是保持德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 2.策略性。与国际社会竞争相关,在国际相近的战略思维中,寻求不同的策略。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德国高度重视,其他国家也同样高度重视。事实上,早在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把CPS系统确定为关键研究领域。2011年3月,欧盟公布了“欧洲2020战略”,提出800亿欧元预算,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研发经费计划。日本也提出了类似的“工业智能化”战略,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业。德国很清楚自身近些年在竞争中的不利态势,面临很大的压力。面对竞争形势,德国采取了包容、开放、有策略的战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德国为工业4.0配套制定了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和主导的市场策

借鉴德国“工业”战略及主要内容分析

借鉴德国“工业”战略及主要内容分析 2014年8月11日来源:?互联网【打印】?【繁体】 分享到: 中研网讯: 工业概念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业界提出该想法是想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随后,德国成立了“工业工作组”,并于2013年4月发布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战略的建议》的报告。同时,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也于2013年将工业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等协会还合作设立了“工业平台”。2013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首个工业标准化路线图。在今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工业成为主题。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工业称作是“一个里程碑”。 目前,工业的概念也引起了我国政府、产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德国工业战略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其主要战略目的与产业意图又是什么?德国工业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有哪些启示与借鉴?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德国工业战略的主要内容 工业认为,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是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自动化是时代,而工业,意味着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 对德国工业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建设一个网络(Cyber-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系统)、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实现三大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集成)、推进三大转变。 一是建设一大网络,即信息物理系统(CPS).CPS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虚拟网络世界与实体物理系统的融合。换而言之,即强调制造业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转型。进一步讲,CPS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六个字母(6C)来定义,即Connection(连接)、Cloud(云储存)、Cyber(虚拟网络)、Content(内容)、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 杜传忠;杨志坤 【摘要】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工业4.0战略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实现制造业设计、生产、运营及服务的全方位系统整合,力求使德国占据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德国工业4.0 战略的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基本方向,系统、关联、集成、协同与融合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有效机制,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统一的工业制造业标准以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力等值得中国借鉴。%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German Industry 4.0 Strategy establishes the cyber-physical system,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design,production,operation and service with “Smart Factory”and “intelligence production”.Germany strives to occup y the top ground of the worl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future competition of global industries with Industry 4.0 Strategy.There are many aspects worthy of learning from Industry 4.0 Strategy,such as intelligent,digital and service developing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systems,correlation,integration,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effective mechanism of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new large-scale and personalized and customized production mode,perfect technical innovation platform,unified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standards,practice of realiz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human resource.

各国纷纷实施新工业化战略

各国纷纷实施新工业化战略 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要明确支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科学探索和技术攻关,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 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绝不是自我搞封闭,而是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各国纷纷实施新工业化战略 以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为代表,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业再调整再布局,以打造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德国出台《国家工业战略2030》,目标使工业产值占比提升至25%,以保证德国工业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竞争力。美国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鼓励政府部门、大中小微企业、行业联盟与协会、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共

建政产学研用联合体。德国实施创新能力网络行动,大力推进建设创新网络,着力打通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渠道,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在布局上,美国努力将墨西哥和部分拉美国家打造为自己的制造基地,西欧极力将东欧、土耳其等拉入自己的产业圈,日韩将供应链延伸到东南亚,全球可能出现多个高技术产业制造基地的新局面。 二、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更好发挥政府推进创新的作用。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创新政策评估督查与绩效评价,形成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 (一)加强创新政策的统筹 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强化创新。发挥好科技界和智库对创新决策的支撑作用。 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创新政策清理,及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发展的政策条款,对新制定政策是否制约创新进行审查。 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广泛听取企业和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

德国工业4.0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启示 作者:刘伟杰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3期 摘要:在实体经济持续受到冲击、劳动力减少且成本提高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大 背景下,德国政府于2013 年提出工业4.0 战略。工业4.0 方案旨在通过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信息物理交融系统等最新技术的联结,达到振兴德国工业制造业和继续保持德国制造业的领先 地位的目的,从而克服由于劳动力和外部因素导致的德国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中国此时正处于 经济转型期间,转变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经济结构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德 国工业4.0 计划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良好借鉴。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工厂;CPS;中国;产业升级 一、工业4.0 计划 工业4.0 是德国政府和德国技术科学院等机构联合提出的高科技生产战略计划,工业4.0 主要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技术核心,实现端到端集成、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的新工业价值生态,目的是确保德国制造业产品的领先地位和经济发展。德国工业4.0 计划的提出受内外两个 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是德国的人口构成日趋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相对于其 他劳动力价格低廉且存在人口红利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劣势;外部因素则可划分为两点,一是 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二是有些发达国家提出的工业复兴计划,例如美国的 先进制造业,日本的再复兴计划和新机器人战略。 在西门子公司的智能工程里,所有产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途径已经详细规划好,绝大多数 生产活动包括关于零部件的生产与组装等大量数据和资料都存在于计算机虚拟环境中。这些部 件具有各自代码和身份信息,系统可以自动把部件划分到具体生产线和工艺过程,这些部件各 自确立自身在智能工厂中的运输路径。在这些部件到达组装厂房时,识别系统会自动扫描部件 上的射频码并将其所含有的生产信息解读出来,加工设备将根据信息内容进行精准操作。加工 完毕以后,进行自动化扫描检验,第一时间排除不合格产品。当机器设备需要养护或补充原料时,会自动在前一时间段发出指示,同时更新库存信息。可以把智能工厂的运行状况做出如下 总结:1. 高度数字化的生产模式、制造模式、配送模式和商业模式。 2. 生产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3. 人的作用更加凸显,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以及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护。4. 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二、工业4.0 对中国的启示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抓住此次机会。 在这一轮工业革命中,中国也将同德国一样,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德国作为工业4.0 的开 创者,无疑对于先进制造业理念和发展规划有丰富的经验,中国制造业想要转型成功,就需要 加强同世界制造业领先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一是需要调整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方式,二还需 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此时存在的 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工业4.0 相关计划的实施效果,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等相 关国家的举措。 ( 一) 教育和培训体制僵化,思想理念滞后。工业4.0 时代的教育培训体系需要员工更加 专业化,掌握的技术更加多元化。互联网应该被充分利用到教育体系中来。新时代更加注重学生、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国家应加大对于高级技工培养的投入力度。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 示 作者:黄乐安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期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示 黄乐安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对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从来源和背景、战略框架、重点发展领域、未来前景进行对比。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推 动市场拓展、低碳绿色环保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0.3;F1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4-0265-04 1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比较 1.1来源和背景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工业1.0”诞生于18世纪末,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彻底改变了货 物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动力系统和运输效率,称为蒸汽机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工业 2.0”始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劳动分工基础上,把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分离,利用电力驱动大规 模生产产品,即产品批量生产模式,称为电气化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工业3.0”于20世 纪70代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机器不仅承担了部分体力劳动,而且承担了部分脑力劳动,从而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工业4.0”战略 计划,其中德国作为全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其“工业4.0”最为全球关注。 2013年4月,全球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德国汽车、机械、电子制造业中心汉诺威召开。会上 德国“工业4.0工作组”公布了研究成果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 略的建议》,目的是借助发挥德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掀起新一轮制造技术的革命创新与突破。2014年10月10日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 合作,以此为契机,为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设计了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 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进程,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1.2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框架比较 德国工业 4.0包含七个部分,即:引言部分、愿景、双重策略、需求研究、优先行动领域、竞争、展望,其框架图如下页图1所示。

聚力高质量发展释放工业政策新红利——《德国工业战略2030》对浙江工业政策的启示

聚力高质量发展释放工业政策新红利——《德国工业战略 2030》对浙江工业政策的启示 于晓飞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19(000)015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于晓飞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工业室 【正文语种】中文 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 日前,国务院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0方面入手推动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重点做好推动服务创新、深化产业融合、拓展

服务消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就业能力、建设服务标准等10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试点布局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域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 突出浙江特色,在科技上发挥更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10月12日,浙江省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新《办法》在奖项设置上突出浙江特色,在奖项设置、奖项数量、奖金额度以及报名通道、评审流程、评审组织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修订。同时还针对提名、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欺诈等违反诚信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