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茂纸建筑在中国成都华林小学

坂茂纸建筑在中国成都华林小学
坂茂纸建筑在中国成都华林小学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坂茂及其建筑集合

坂茂建筑事务所: 日本地震应急庇护所 坂茂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44 更新时间:2011-3-22 14:33:46 坂茂建筑事务在日本东北地区分发他们设计的纸板模数隔墙应急庇护所 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 ),是当今国际最受瞩目的中生代建筑师之一,他的创作遍布全世界,最为人熟悉的从东京的三宅一生住宅,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从纽约“游牧博物馆”到法国庞皮度中心新馆的设计,都是他的作品。 但坂茂最广为人知的特色则是对自然建筑材料的运用,尤其是大胆采用纸管材料,从1989年开始,创作一系列的“纸建筑”的探索实验,充分展现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融合的创新思考。他不仅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更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曾说:“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族冲突的受难者和因灾难而无家可归的人们。” 坂茂的人道主义观充分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的轻巧、组装迅速的特点,为大地震后的

阪神灾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卢旺达难民搭可以安身的居所。“纸建筑”对于坂茂的理念里不仅仅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深含了他作为知识创造者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坂茂建筑事务所近日在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避难所和体育馆中分发他们设计的纸板隔墙,并作为应急避难所供灾民使用。更多关于此项捐赠的信息请参见坂茂事务所网站上的“日本地震”专栏。 在此次地震撤离中,紧急避难于各个公共避难所的灾民们,生活隐私难以得到保障,这更加深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由坂茂设计的纸板模数隔墙为地震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经济而灵活的解决方式,通过这种便携式隔板,他们可以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生活。 建筑师坂茂以及他位于日本东京的事务所总部,在世界范围内建造了一大批以纸和硬纸板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住房和建筑,自从2004年日本新鸿niigata地震开始,坂茂就将自己设计的这种纸板建筑作为地震救灾中的应急避难所,为大批灾民提供了庇护场所。经过一次次在灾害中的实践,坂茂将自己的应急建筑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这种模数化隔板系统。这种隔板建筑用硬纸板做成的纸管作为结构支撑柱,配以胶合板连接件,用绳子作为固定装置,用白布做为建筑隔墙。每一座单元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不同大小的房间倚靠原有承重墙体建造。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汇总一次给大家:唐乾陵的布局特色是什么? 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唐长安城和明清北京是重点 举个例子:论述为何中国古代如此长期、广泛地采用木架建筑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 作图题:举例——.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有一道作图题,书上没有图,但我画过几次板书的,反复强调的,希望你们好好把握,在课外书有(穿斗式的屋架)《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宽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唐)B、摩尼殿(北宋)C、飞云楼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 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燕下都故城D、东汉洛阳。 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 A、第一年B、第二年C、第三年D、第四年 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B、汉文帝灞陵C、汉武帝茂陵D、宋裕陵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B、武当山建筑群C、天龙山石窟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B、普贤菩萨C、地藏菩萨D、观音菩萨26.()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B、山西应县木塔C、蓟县独乐寺山门D、河北正定隆兴寺 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B、普陀宗乘庙C、雍和宫D、席力图召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B、小雁塔C、苏州虎丘塔D、云南大理三塔 29.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 30.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 二·简释(10分,可随机抽取5道题) 1.一池三山 2.黄肠题凑 3.抱厦 4.叉柱造、 5.缠柱造、 6.永定造 7.副阶周匝 8.收山 9.推山 10.阑额 11.普拍枋 12.和玺彩画 13.旋子彩画 14.苏式彩画 三、图释(10分,随机抽取5道题) 1.两出羡道 2.鸱尾 3.悬鱼 4.吻

中国建筑史答案

1.梁思成与刘敦桢分别提出的中国建筑的四个特征,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梁思成: 以_木料_ __为主要构材; _构架_ __制之结构原则; 以_斗拱_ __为结构关键; 外部轮廓形式_特异_ __。 刘敦桢: _承重_ __与_围护_ __结构分工明确; 对于各种_气候_ __条件的充分适应性; 具有一定的减少__地震__危害的可能作用; _材料_ __供应比较方便。 2.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艺术七个方面的特征是什么? 翼展的_屋顶_ __造型; 崇厚高大的建筑_台基_ __; __ __正立面__多为玲珑透剔的木刻造型; 建筑群有多重__院落__组成; 建筑_色彩_ __的施用:保护木材,创造室内华丽气氛,创造华美外观,等级分划 建筑平面分为两种:一,整齐_对称_ __式;二,自由多变式; 在__ 石结构__ __力学特征上的认知不足 中国建筑屋顶正脊的鸱尾,是在以上的哪一个时期出现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下列建筑类型中,哪一种是中国人排在第一位的? 皇家祭祀建筑 谁提出了中国城市“营邑立城,制里割宅”的规划思想? 晁错 他是什么时代的人? 西汉 1.《尚书》中提出的与中国建筑有关的三项原则是什么? A正德B利用C厚生 2.三项建筑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和 3.孔子关于宫室建筑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卑宫室 4.这一思想与上述《尚书》中大禹的建筑三原则中的哪一个原则关系最为密切?A 5.在孔子的心目中,与宫室建筑有关的土木工程与农业有关的水利工程哪一个更重要? 水利工程 最早提出宫室建筑应该“适形”的是哪一部著作? 《吕氏春秋》 穴居巢居

西周时期,城市的大小是按照_等级_来确定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按照___入口___来确定。 1.公元前15世纪在中国属于__商___时期。 2.偃师二里头遗址主要属于__夏___时期。 3.殷墟遗址属于__商___时期。 西汉,长安 图中的宫殿位于12345 商业区位于6 祭祀场所位于7 最著名的秦代宫殿是_ 阿房_ 宫,人们对于它是否曾经建成仍 有争议 1.该明器反映的是__汉__时期的建筑。 2.这是一座_仓楼___。 1. 这张地图显示的是曹魏的都城_邺城__ ___。 2. 请指出图上哪些部分分别是什么功能。 宫城为_2__ 宫苑为_1__ 衙署为_3__ 军营为_4__ 1. 这张地图显示的是北魏的都城__洛阳_ ___。 2. 请指出图上哪些部分分别是什么功能。 宫城为_1__ 市为_2__ 衙署与庙社为__3 1.佛教建筑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从具体的佛像崇拜到抽象的绕塔、冥想、诵经从具体的佛像崇拜到抽象的绕塔、冥想、诵经- 正确 2.南北朝帝王灭法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寺庙占据了城市中很大一部分空间 1.北魏时期的第一大塔是洛阳的___永宁寺___ ___塔。

浅谈建筑风格设计与特殊创意(16页)

浅谈建筑风格设计与特殊创意 摘要:设计风格“最贫乏而无益的,莫过于被现代性蛊惑纠缠,并且刻意忘记历史。古代文明留传给我们的浩瀚遗产乃是建筑与设计最堪彪炳的地方之一。这是古今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对话。但我们所要传达的讯息不应是描摹设计发展的历史,而是一种远为深切的领悟:只要我们可以想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建造不出来的”。 现代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富现代化格调的设计工程,仿佛已是城市的商标;综观过去多年来的城市改造工程,在种类和风格上均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古典、传统或是现代化的呈现、凭着设计者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创意,经过他们的一番塑造之后,房舍的每一处,都散发出独特的神韵。 在发展设计事业的初期,设计者虽然把目标放在城市的住宅设计上,但对商业设计的市场从未忽视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办公室、酒店、餐厅、商场,还是住宅等各类工程在设计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创意空间。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者对每一个新的工程就是一项新的挑战,他们将会全力以赴去创造自己的新作品。设计是凭个人的主观感觉出发,具体来说,一位主观性强的人走进现场环境里,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知道其适当的处理手法,这就要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周边事物有主观性的认识。再者,对周围事物不断观察可以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随着观点与角度的转变,视野的拓宽,又可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而且,经

常赏析别人的设计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十分重要的。 众多的设计者认为现在的设计主流就是80年代的简约主义的复苏,设计师多随大流,因此设计出来的作品风格都十分接近,显得毫无个性,我主张不断注入新元素,推陈出新,不容许因循或抄袭,惟有这样才能创出佳作。但如果太拘泥于此,整个设计会不够饱满。所以,它必须借鉴装饰艺术和现代艺术装饰模式。建筑设计非常注意彰显不同区域的个性,同时,为了形成一种视觉上的连续,不至于由于风格的过于强烈而形成跳跃感,设计时也十分小心地遵循协调一致的原则,其间的尺度就显得相当微妙。对设计者们的最大感悟是,“最贫乏而无益的,莫过于被现代性蛊惑纠缠,并且刻意忘记历史。古代文明留传给我们的浩瀚遗产乃是建筑与设计最堪彪炳的地方之一。这是古今之间的一种活生生的对话。但我们所要传达的讯息不应是描摹设计发展的历史,而是一种远为深切的领悟:只要我们可以想到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建造不出来的。” 众多的设计者挟建筑师之名而投身于室内设计的范畴里,确实是一有利的条件。一个专业、优质的设计师,并不局限于对家具配搭上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把整项装修工程联系起来,例如规划电器的位置、冷气机和风喉的装置等等,在懂得这些土木电工的知识之后,才能拟定出一个能得以实践的设计构思,否则,最后出来的效果便会跟原先的大相径庭,又或变得不切实际了。因此,具有建筑学知识背景对于室内设计工作确实有莫大的助益。 谈及设计风格,明净简洁最为设计者所喜爱,并多以富有现代感

《中国建筑史》题库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

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 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 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 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 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 2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 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29年,创始人是朱启钤。

中国建筑史选择题

中国建筑史选择题 (一组)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B、唐长安C、北宋汴梁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A) 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B) A、小雁塔B、摩尼殿C、飞云楼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A) A、春秋淹城B、曲阜鲁故都C、

浅谈建筑设计

浅谈建筑设计 内容摘要:建筑一般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建筑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方面。建筑设计一般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建筑设计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体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并考虑建筑美观和总体规划的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有依据的进行,空间尺度的要求、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建筑规范的规定等。建筑装饰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建筑设计是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建筑装饰设计的建筑设计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设计的依据。 当今建筑设计的表现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趋合计势。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或不同时代的建筑设计的风格、要求和条件不同。与世界上其他优秀民族一样,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为世人所瞩目和赞叹。正是在这一技术背景条件下,我国制定了一些建筑设计要求与基础条件,在这些基础要求、条件下,我国的建筑设计在不断的完善。 一、现设计需求状况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为了使自己的设计在市场占有率及各方面的优势地位,各企业不断开发和更新建筑设计技术,改进生产流程,加强企业管理,保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设计是增强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设计在企业地位的提高,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方面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及设计所蕴含的巨大价值。设计给企业最大的价值是经济价值。通过设计的开展,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和附加值,这使得设计在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同时,设计的价值也在科技发展、行业整合与竞争加剧的过程中突显出来,并且设计可以把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拉近。 二、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 建筑设计一般从平面设计入手,再进行剖面设计和立面设计,但是建筑物是

日本建筑师坂茂

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催生了世界首例的「纸的建築」,坂茂还將其应用在阪神地震后搭建的临 时建筑及恆久建築物上。 一九八六年,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坂茂,在Alvar Aalto特展的会场设计,因为经费有限,无法使用芬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Aalto爱用的木材,他以纸管作为展馆的內墙、天花板及展示台,這次的经验,让坂茂意外发现纸管的强度远超过想像,进而孕育「纸建筑」的创作原点。 一九八九年,名古屋设计博览会馆,展馆虽不大,但却让坂茂首次实现纸建筑的梦想,他以四十八支外径三十三公分、厚度十五公厘、長度四公尺,表面经过蜡纸防水加工的紙管,重现江戶時代造园名家所设计用來欣赏水琴窟的东屋。这座纸建筑,白天里,一束束屋外的光线透过纸管间的空隙照射屋內,入夜之后,建筑物本身就像一座大型灯具,朝向四面八方射出四十八条灿烂的光束。 二○○○年德国汉诺威万国博览会占地五千平方公尺的日本馆,坂茂采用纸建筑,让世人重新评价我们身旁熟悉的素材,发挥纸柔软的特性,创造出美观、坚固而低环境负担的新可能性。 坂茂不仅在建筑上有杰出的表现,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曾任联合国难民高等委员会(UNHCR)顾问的他曾说过:「二十世纪的建筑大师为大众建造公共建筑,而冷战后一代的建筑师应该为少数人服务,例如种 族冲突的受害者和无家可归的人。」 表现在行动上,他运用纸建材轻巧、组装迅速的特质,为阪神大地震的災民设计纸教堂及临时房屋,也为非洲庐安达难民搭蓋避难所及住家;「纸建筑」在他的理念中,已不单纯是一种结合高科技的创作,更 深含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与责任。 PAPER ARBOR - Nagoya, Japan, 1989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答案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用瓦历史可以追索到西周 P24 2.著名的小雁塔、应县木塔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塔:密檐塔 P40 楼阁式塔P176 3.倒座和抄手游廊常见于北京四合院 P99 4.号称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分别是指 河南应天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 5.我国现存最高的古代建筑物是(北宋)定州料敌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古代木构架建筑物是(唐)南禅寺大殿。 6.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建房屋的建筑遗址余姚河姆渡遗址P17 7.号称“中国第一四合院”的建筑遗址是陕西岐山早周凤雏村遗址。P23 8.我国自办最早的建筑教育始于1923年,最早的建筑系成立于1927年。 P390 9.列出下列建筑作品的设计人或设计公司 金茂大厦SOM 中国国家大剧院保罗.安德鲁 赵州桥李春 鸟巢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南京中山陵吕彦直 CCTV央视新楼库哈斯 上海鲁迅纪念馆陈植P462 香山饭店贝聿铭 广州中山纪念堂吕彦直 人民大会堂赵冬日和沈其张镈P465 上海汇丰银行新楼公和洋行P361 上海沙逊大厦公和洋行P361 北京仁立地毯公司梁思成与林微因P406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KPF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 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彭一刚P485 10.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用砖历史可以追索到西周 P25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园手段是指: 园林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营构P207 12.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建筑类型是干澜式建筑和木骨泥墙房屋 P17 13.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它早期的作用主要是结构作用--承托屋檐,它至迟在汉代已经出现。P31 14.我国著名的安济桥是隋朝的建筑,它的设计人是李春。P38 15.“垂花门”常见于北京四合院民居。P99 16.我国古代著名的楼阁式塔代表有应县木塔、大雁塔,密檐式塔代表有西安小雁塔、嵩岳寺塔。17.号称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18.《园冶》的作者是明代计成 P204 《营造法式》的作者是宋代李诫 19.我国传统的清式彩画作主要有和玺、旋子、苏式三种。 P315 2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山、水、植物、建筑 22.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是辽代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它是属于楼阁式塔。 P176

浅谈建筑设计风格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一、东方建筑风格 (2) (一)古东方建筑艺术风格 (2) (二)中国古建筑艺术风格 (3) (三)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 (4) 二、西方建筑风格 (4) (一)古西方建筑艺术风格 (4) (二)宗教与君权的纪念碑 (5) 三、当代建筑风格 (6) (一)统一与变化中的新建筑 (6) (二)当代建筑风格 (6) (三)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 (6) 四、建筑风格艺术分析 (7) 参考文献: (7)

浅谈建筑设计风格 学生姓名:任晓含学号:20125172287 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甘露职称:讲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社会文化及物质精神方面的高素质要求,建筑艺术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别具一格的建筑外观,丰富内涵的室内装饰正一步步深入人们内心,潜入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建筑的设计风格也逐渐丰富多彩。翻开世界建筑风格史,如果用精炼的方式概括五千年以来的建筑艺术风格,那么,古希腊的庙宇,哥特式大教堂,文艺复兴教堂,现代钢筋混泥土立方体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屋顶便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样式,现今世界较为普遍的建筑风格当为钢筋混泥土建筑风格。只有充分掌握各个风格才能就其发展创新出更为符合社会潮流的建筑风格,丰富其建筑形式,为人类提供视觉享受。 关键词:古埃及建筑;哥特式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新中式建筑;风格美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eople in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architectural art and culture also gradually attention by people.Unique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rich connotatio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is deep inside people step by step, into the social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style of architecture is increasingly rich and colorful.Opened the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style, if with a refined way, summarized the building art style since five thousand, so, the ancient Greek temples, gothic cathedrals, the Renaissance church, modern reinforced concrete cube construction and DaWuDing in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chitecture style, now the world common architectural style a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yle.Only can fully grasp the style with respect to its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ut more architectural style conforming to the trend of the society, enrich its architectural form, for human visual enjoyment. Key words:the ancient egyptian building;gothic architecture;modern architecture;new chinese style building;style beauty 一、东方建筑风格 (一)古东方建筑术风格 1.古埃及建筑艺术风格 古埃及建筑在艺术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因其独特的地理因素,其建筑艺术风格体现出了永恒和静态,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态就经常被运用到建筑上来。 其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于建于公元前2613~公元前2449年屹立于尼罗河畔的巨大金字塔。230万块重2.5吨的巨石砌成了这座高达146.4米的建筑,且金字塔的东南角仅比西北角高1.5厘米,而胡夫金字塔的边长达230.6米,再加上建筑材料使用光滑的大块花岗石板铺设地面,使得金字塔整体未经风化,其内部保存较为完整。金字塔内部拥有富有表现力的巨大雕像,两旁树立着精美雕像的漂亮

浅析坂茂纸建筑设计

浅析坂茂(Shigeru Ban)的设计思想与纸、木建筑 "What is temporary and what is permanent?It does not depend on what material we use.A concrete building is temporary if a developer demolishes it a few years after it was built.A building made of paper can become permanent if乡eople love it.” 一一Interviewed by Martin Moeller 上述这段话来源于 Martin Moelle:对坂茂采 访中的一段,也被放在普 利兹克建筑奖官方网站 中坂茂的页面上,可见普 利兹克的评委们也认为 这段话最能代表坂茂本 身的建筑思想。坂茂认为 一栋建筑是永久还是临 时,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这充分反映了日本经济危机对建筑师的影响,在所谓房地产‘泡沫’时期,开发商会买下一块土地,拆除上面的所有房屋,哪怕它们是刚刚完工的,因为在高涨的土地价格面前,房 屋建设的费用就是九牛一毛。而他在1995年为神户大地震建设的临时纸教堂,因为人们喜欢它,才得以存在了十年,并且搬迁到了台湾直到今天。这样的观点或者说思想贯穿了坂茂所有的建筑作品,很多人认为坂茂就是一位做临时建筑的建筑师,这恰是对他的误读。所以,为了尽量全面、正确地了解坂茂的轻型设计的思想,了解坂茂本人的教育与执业经历是必不可少的。 一、追随海杜克John Hejduk 坂茂出生于1957年的东京,他说他早年的生活经验对他的职业有影响。在他的童年,他曾经想成为一名木匠,因为他们家经历了多次加建,而他经常会捡木工用剩的边角料制作玩具,例如火车或者房子之类的。坂茂认为童年的经历养成了他讨厌丢弃东西的习惯,让他在执业后有冲动去重复利用不同的材料。在教育方面,坂茂首先进入了东京艺术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the Arts)学习,他说,在入学考试中,他们被要求制造一个超高一米高的模型塔,并且只能用纸板完成,且不能浪费任何材料。在坂茂成名后又遇到东京艺术大学的老师,老师对 他说:“你还是在做一样的事情”。 1、辗转SCI-Arc 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棋文彦(Fumihiko Maki)和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之外,比较少著名的日本建筑师是在国外留学的,即使在今天,日本的建筑系学生也更喜欢在本国著名的学府如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学校中学习,因此日本建筑师也呈现明显的师承关系。但是明显的,坂茂是一个例外,他说他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希望日后能在大学学习建筑,当时为了能考上东京大学的建筑学院,他前去就读了一种类似预科班的学校。在这时他通过杂志《a+u》了解 到了John Hejduk和库拍联盟,于是他改变了原来的打算,而一心想去 纽约进入库拍联盟学习。但是当年并没有互联网,而在日本也几乎没有 什么人了解库拍联盟,更糟的是,坂茂当时的英文也很差。在库拍联盟 的小册子中,坂茂了解到他们并不接受国际学生,所以他必须先申请另 一所美国大学,然后再转入库拍联盟。坂茂最初在挑选学校的时候并没 有特别的要求,幸运的是,最后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 California)接 受了他的申请。坂茂申请的时候是1977年,而南加州建筑学院是1974 年建立的,因此在当时还是一所非常新的学校,虽然Eric Owen Moss, Thom Mayne,Frank Gehry等著名建筑师己经在这任教了。也由于学院 刚刚成立,坂茂甚至不需要英语的成绩证明就进去了,当然这也归功于 他己经在日本的预科学校打下了建筑学基础。虽然南加州建筑学院只是 坂茂作为去库拍联盟的跳板,但实际上却比坂茂想象的有趣的多,Frank Gehr y在7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他的鼎盛时期,而Thom Mayne也是后来 2005年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不过即使如此,坂茂仍旧十分向往Hejduk 所在的库拍联盟,于是在1980年,坂茂放弃了在南加州建筑学院的所 有学分,己经大三的他终于转入了梦寐以求的库拍联盟,重新作为一个 大一新生再次开始了在建筑学院的学习。直到1984年坂茂从库拍联盟 毕业,他一共在两所学校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驱使他如此向 往库拍联盟,Hejduk又是什么样的人,对坂茂有怎样的影响呢? 2、John Hejduk与库拍联盟 John Hejduk(约翰海杜克),192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99年逝世。 他曾经就读库拍联盟(Cooper Union,1947-1950)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1950-1952)以及哈佛大学(Harvard, 1952-1953。他曾经在贝律铭的工作室工作过,然后才在1965年于纽约 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75年,他才成为了库拍联盟的院长。他的 建筑生涯,可以说是以教育教学为主,设计生产为辅,这点和现代主义 四大师的Walter Gropius(格罗皮乌斯)很相似。他比较出名的作品包括克 洛兹堡塔和裙楼(Kreuzberg Tower and Wings),柏林的IBA社会住宅项 目(IBA Social Housing in Berfin。他还设计了大量实验性的住宅,例如所 谓的“墙宅”项目(Wall House,1968-1974),但是在大约四个方案当中, 只有一个真正建立起来一一二号墙宅(Wall House2)。 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John Hejduk和Bernhard Hoesli(伯纳德.赫斯里)、Colin Rowe(柯林罗)、Robert Slutzky(罗伯特.斯 拉兹基)、Lee Hirsche(赫希)、Kan Nuhn(甘.鲁恩)、Irwin Rubin(欧文.鲁 宾)等人汇聚在一起,在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对现代建筑的教育进行了探讨。后人将他们称为为“德州骑警”,这一 附有美国西部牛仔片色彩的称号。他们回顾了Le Corbusier(柯布西耶) 的“多米诺结构”和Theo Van Doesburg(凡.杜斯堡)的“空间构成”这两 者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基本的空间图式,前者将钢筋混泥土框架结 构和抽象的空间形式结合,提出更多的设计可能,后者则更多地从新的 艺术和哲学概念出发,将抽象的空间要素和构成概念应用在设计当中。 而得州骑警的教师们通过回顾,发展出了“九宫格练习”这一有效的现 代建筑教育工具。最初是Slutzky和Hirsche开创了九宫格(nine grid)三 维练习的雏形,一开始仅仅是以三成三的九个相同立方体作为基本网络 的抽象模型,后来在Hejduk的帮助下,深化了九宫格练习的可能性:将 网络交点垂直方向立起作为柱子,水平连接成为梁,以此形成框架,在 框架中水平方向板片为楼板,垂直为墙体,最终将“点一线一面”的抽 象形式与“柱一梁一板”的具体建筑构件联系起来。在Hejduk看来, 这种联系了抽象空间形式与具体建筑构件的练习正是结合了“多米 诺结构”与“空间构成”这两种现代主义基本空间图式,使得结构和空 间的问题可以同时进入设计练习当中。Hejduk认为九宫格是一种隐喻, 代表一种开放性的问题,不关乎任何风格,因为其空无一物,所以可以 永无止境地发展。 Hejduk于1963年来到纽约的库拍联盟,他不但将以前“德州骑警” 的九宫格练习带到这里,并且还发展了“方盒子”(cube problem)练习。 后来Hejduk成为了“纽约五”(New York Five)的一员,“德州骑警” 和库拍联盟的影响则继续体现在这个组合上,尤其是在Peter Eisenman(彼得.埃森曼)身上。 坂茂本人说,在他从学校毕业后,他曾经在矶崎新(Arata Isozaki) 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按照日本许多建筑师的发展轨迹来说,通常 其工作过的事务所的影响会大于在学校的影响,但是在这点上,坂茂是 一个例外。坂茂说他非常崇敬矶崎新,特别是他的Gunma Museum C 1974,他从高中时代就很想在矶崎新的事务所工作,但是在库拍联盟毕 业后,他发现自己对矶崎新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毫无兴趣,这段工作的经 历反而更加让他决心追随John Hejduk。坂茂说虽然Hejduk并没有很多 建成作品,但是他的建筑语汇却非常切合实际。坂茂甚至调侃说“似乎 我注定就要成为一个‘纸建筑师’C paper architect”,比起美国很多只 能在纸上做设计的建筑师,坂茂真的变成了一个纸建筑师,只不过他真 的用纸 在搭建。 二、两场展览: 1、Emilio Ambas:的“功能二重性” 在坂茂执业后,真正使得他开始关注材料的,并不是他在库拍联盟 接受的教育。如果说John Hejduk和库拍联盟是为坂茂奠定了坚实的现 代主义教育的基础的话,Alvar Aalto(阿尔瓦.阿尔托)、Emilio Ambasz 两位著名建筑师和两场关于他们的展览则是使得坂茂真正转型到使用 纸作为建筑材料的关键。 坂茂毕业后在矶崎新的事务所工作的时候,坂茂负责了几场在东京 中轴美术馆(Axis Gallery of Tokyo)的展览,其中有一场是关于阿根廷籍 的设计师Emilio Ambasz的。坂茂说他本来就对Ambasz很感兴趣,不 仅因为他既是建筑师,又是图形和工业设计师,而且他的作品通常带有 一种“功能二重性”(functional duality)一一也就是他的作品在满足一般 功能性要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出乎人意料的功能要求。例如1992 年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世博会(Seville1992Exhibition),他曾经试图 说服每个国家都设计了一艘船作为展馆来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 周年。因为世博会的展馆通常都是临时的,所以每个国家的“船展馆” 都能在本国建造,然后驶入西班牙塞维利亚,在展览结束后,只需要再

中国建筑史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建筑史作业部分答案 一、我国古代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是什么?庭院的围合方式有那三种? 我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其中特别擅长于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布局特点:沿着一条纵深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能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崇敬、或肃穆、或悠然有出世之想,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群所特有的艺术手法。另一种总平面形式是纵横轴线方向都做对称布置,常用于最庄重严肃的场所,如礼制建筑中的明堂、辟雍、天坛、地坛以及汉代的陵墓等。 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则称“四合院”。 二、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布局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 其建筑构成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第二代居)、耳房、倒座(会客,书房)、后罩房(小姐居),大门、垂花门、抄手廊、影壁、院墙等。其组合形式可分为“单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和超过三进的多进院。它们构成一路纵列,大宅可以旁带跨院,或是形成二路、三路、四路并列的大宅院。 其构成模式为“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基本型,其核心庭院均采取“一正两厢“再加上垂花门或过厅的四合院格局。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的总宽。 坎宅巽(音xun)门(坐北朝南的房子叫做“坎宅”,而“巽”指东南方,所以东南方的门叫做“巽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 以下论述题位答案要点,还要适当展开论述 一、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

从古典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十二种风格 作者Julia Daudén | 译者Laurene Cen 历史的教学方式通常是线性的。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且主要关注西方世界。 然而,我们也知道,去理解一种现象如何引起另一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关于人类发展的广泛概述。在建筑史上,理解随着时间流逝而出现的设计运动和建筑风格是很有趣的,更确切地说,是去了解它们的连续性或断绝对迄今为止所产生的建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这里呈现了历史上几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风格和运动,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独特风格。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建筑建于公元前7世纪到4世纪的古希腊。它最著名的是用石头建造的大型宗教神殿,通过柱式、对称、几何和透视的原则来设计。表达古典主义风格最显著的特征是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多立克(Doric)、爱奥尼(Ionic)和科斯林(Corinthian)。帕特农神庙是古典建筑中最伟大的作品。该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卫城,它展示了引人注目的特点:建筑体积建造在基座之上,基座支撑着一系列的圆柱和柱头上的体量,接着再支撑一个山花。 罗马式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是欧洲在6世纪到9世纪之间发展起来的,改风格与它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欧洲各国处于战争状态、担心受到敌军入侵的时期,这些建筑受到古罗马共和国的启发,以厚重而坚固的墙壁和半圆形拱门的最小开窗方式为特色。这种风格的主要范例是在该时期建造的教堂,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它是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建造的,是这种风格最伟大的作品。

中国建筑史试试题库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一般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 E )2.分心斗底槽:又称分心槽,是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殿身平面等分 3.叠梁式(要求附图):又称抬梁式,基本结构特征为柱上立梁,梁上立短柱,短柱上再立短梁…… ( F )4.四阿顶(要求附图):又称庑殿顶,也称五脊殿。屋顶由四面坡组成。 5.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这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 6.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7.黄肠题凑:汉代帝王陵墓的一种棺椁形式。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苏林在《汉书·霍光传》中注解黄肠题凑说:“以柏木黄心致垒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云题凑。” 8.斗拱:又称斗科、栾栌、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大木构件。斗栱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9.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 10.大木大式:“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指的是清式大木做法的两种类型,可简单认为有 斗拱和无斗拱建筑的不同处理,其中有斗拱建筑称为大式建筑(殿式建筑),无斗拱建筑称为小式建筑 11. 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正定隆兴寺) 12.小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小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装饰构件的处理。 13.大木作: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木作指的是建筑中的主要结构承重构件的处理。 14.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屋顶处理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