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详解

3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详解
3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详解

《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导论》任课教师:职称:

所在系部: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教研室: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及时间: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授课章节:第三章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

基本教材:《中西医结合导论》(戴恩来罗再琼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7月)

自学资源:

1、《中西医比较医学史》(李志庸主编,高等中医院校精品教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结合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陈可冀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陈士奎主编,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知识内容:

1).掌握: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2).熟悉:现代试验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3).了解:现代试验方法。

2.能力培养: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领域先进的科研方法,增加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前沿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分类以及基本的方法。

学生特点分析:该班为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2012级本科班。本届学生按照最新修改过的培养计划进行授课,先期已经学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中西医学课程,于第五学期开设《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中西医学基本的知识基础,但对于该专业的前景以及发展方向等还存在困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分类以及基本的方法,了解中西医结合领域先进的科研方法,增加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前沿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该班学生62名,小班授课,有助于开展讨论及与学生互动。

教学重点:现代试验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对中西医科研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涉猎中西医科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些困难,很多实验方法原理没有办法理解,所以要降低要求,了解即可。本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中西医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中西医科学研究的一般分类、基本方法的了解。在讲授本章时充分利用图片,先进科研项目案例等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刺激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欲望,增加兴趣。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板书为主,运用质疑设问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坚持知识传授与理论素养并重的原则,课堂教学注意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性,避免不必要重复。充分运用图表、幻灯、录像、模型、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开展教学,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次课程理论为主,较为抽象,以讲授为主。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的基本分类,基本模式和方法只能粗浅了解,授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的兴趣上来。引导学生在中西医结合领域走的更远,涉猎的更为深入。

教学改革:

1.案例式教学:讲解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时,采取案例式教学法,通过不同科研项目案例,使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有基本的了解,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也明确科研的目的与方向。

3. 广泛结合现代临床及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中西医结合的现代科研成果,让学生体会到中西医结合科研的深刻意义,激发学生钻研中西医结合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启发和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意识,掌握中医系结合现代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课时安排:4学时。

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续页)

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2分钟

首先导入问题----科研是什么?中西医科研的优势在哪

里?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

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探究教学

法,可以培养和

发展学生从事研

究的探究能力,

掌握科学的思维

方法。

第一节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方法

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DNA体外扩增

1、DNA体外扩增技术:

2、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二)原位杂交与核酸蛋白印迹

1、原位杂交与核酸蛋白印迹技术

(1)原位杂交技术(2)印迹技术:

①DNA印迹术②RNA印迹术,③蛋白质印迹术,④斑点及

夹缝印迹杂交

2、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三)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1、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技术

(1)基因组学研究内容及技术

①结构基因组学:②功能基因组学

(2)蛋白质组学技术

2、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证候-基因表达谱”。

(四)生物芯片

1、生物芯片技术:\(1)基因芯片技术是同步、高效、快

速和低成本,可分为分析芯片、检测芯片和诊断芯片等。

(2)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给你分析技术。

2、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二、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形态学研究方法

(一)细胞与组织形态学结构研究

1、细胞与组织形态学结构染色及观察

(1)染色方法:组织细胞;血细胞

(2)细胞与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形态观察

2、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二)细胞和亚细胞组分分析(三)细胞工程技术\

三、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一)生物大分子的吸收光谱

(二)生物大分子的电泳与层析分离:

1、纸上电泳、醋酸纤维素凝胶电泳、

2、凝胶层析技术、

探究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理论讲授教学法

穿插图片,多媒

体教学

理论讲授教学法

穿插图片,多媒

体教学

3分钟10分钟5分钟

5分钟

5分钟5分钟

5分钟3分钟(三)透析技术研究方法

四、医学免疫学研究方法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二)免疫分子的研究

(三)免疫细胞的研究

五、功能学研究方法

(一)循环系统功能学研究方法

1、循环系统功能学检测

(1)心肌电生理:①心肌细胞电生理检测动物心电图描计

(2)心脏泵学功能:超声心电图,评价指标:

(3)血流动力学研究

2、应用上述方法功能学指标是正常、疾病状态(疾病模

型)及中医药干预循环系统功能评价不可或缺的指标。

(二)血液系统功能学研究方法

(三)呼吸系统功能研究方法评价指标:

1、肺通气功能评价:

2、血气分析:

(四)泌尿系统功能研究方法

(五)消化系统功能研究方法

(六)神经与运动系统功能学检测

(1)痛觉研究(热、电、机械、化学刺激法)

(2)镇静催眠作用研究(3)抗癫痫研究

(4)学习记忆功能

(5)脑电生理研究:脑电图、脑立体定位术、皮质诱发电位

六、中药化学研究方法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多种联用色谱法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确证

(三)计算机辅助中药新药设计

(四)中药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

(五)方剂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血药和非血药浓度

七、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

八、动物实验与中医药研究

(一)实验动物的选用

(二)中医药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

(三)中医药动物实验模型药效评价

一是实验动物模型的评价二是药效指标选择

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4分钟利用课件,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整节课教学内容。

讨论:谈谈你对中西医医学背景的认识?

总结归纳法

讨论教学法

1分钟1.提供自主学习资源。

2.布置作业,谈谈对中西医医学认知方法的认识。

课后评价法:

布置作业,培养

学生课后总结及

拓展知识的习

惯。

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设计(续页)

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2分钟

首先导入问题----国家对中西医结合的态度如何?相关

方针政策有哪些?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

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探究教学

法,可以培养和

发展学生从事研

究的探究能力,

掌握科学的思维

方法。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原则

(一)中西医学的优势简述:

(二)基本原则:优势互补

一是各自强化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治愈率;

二是对慢性病常见病治疗方案、手段合理结合,提高有效率。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方法

(一)中西医双重诊断

西医长于辨病,中医长于辨证,两者取长补短,提高诊

疗水平;尤其用于:

检验指标异常,临床无症状可辨时——辨病

临床症状明显,而检验指标无异常时——辨证

方法:从病从证——疾病与证候均清晰明确时:把握全局,

着眼当下,中西药并用,优势互补

舍病从证——证显病不明时:辨证治疗当先,随后辨病治疗

舍证从病——病清证不明时:依病治疗,结合中药药理研究

意义: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有助于诊疗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医药现代化

(二)微观辨证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内镜、

实验室技术、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

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

理论讲授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理论讲授教学法

理论讲授教学法

穿插图片,多媒

体教学

5分钟5分钟5分钟5分钟

5分钟5分钟2分钟1分钟层次上辨证

方法:收集资料时:四诊+运用现代诊察技术,并赋予现代诊

察内容与结果以中医临床意义,以便于中医辨证

望、闻、问、切、检五字模式;将现代检验指标纳入证候诊

断标准。

意义:宏观微观结合,完善中医辨证标准,可使中医规范化、

客观化,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三)阶段治疗

根据疾病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

方法:西医病原观与中医反应性的结合产物。

急性期:致病性强,症状显著,以西药对抗性治疗为主

缓解、恢复期:功能紊乱,以中药调节机体反应性

合并症期:合用活血化瘀+合治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

汤等。又如骨髓炎急性期:抗感染;慢性期:扶正祛邪,去

腐生肌等

意义:急性期西药控制,缓解期中药扶正固本,可减少发病,

减轻症状。分阶段治疗可以抓住疾病传变、专柜规律,掌握

治疗主动权。

(四)菌毒并治

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同时选用西药——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杀菌

中药——清除毒素,两者病因病理兼顾

方法:抗菌杀菌:选抗菌效力强、诱导内毒素释放慢而少的

抗生素足量

解毒消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下的中药

意义:中药西药病因病理双管齐下,疗效显著

(五)减毒增效

适用于肿瘤放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

应使用免疫抑制剂的配合治疗。

理论讲授教学法

穿插图片,多媒

体教学

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

5分钟5分钟

运用中药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害从而减轻毒副作

用,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及提高化疗效果

方法:中药配合西药专病专药治疗,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的方

意义:中西药有机配伍,中医药整体调节,不但能有效拮抗

西药的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强西药整形作用,从而保证了

西药的疗程和顺利撤退,提高了临床效果

(六)西药中用、中药西用

中药西用——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依据中药化学成分的药

理作用或复方西医治疗功效使用中药。

西药中用——给西药赋予中药的基本内容,如性味归经

升降浮沉功效禁忌等,之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西药

方法:西药中用: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西药

中药西用:现代理论指导:植物——复方——单品——

提取有效成分;剂型和给药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意义:西药中用:保留西药的精确、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

中药西用:以辨证为主,参考药理研究成果,提高疗效

举例教学法

理论讲授教学法

穿插图片,多媒

体教学

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

4分钟

回答上课设计的问题。

中西医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但由于两者产生的背景和认

知方法的不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中西医认识人

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乃至于医学模式根本差异,中西医

结合是未来临床的需要,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那么,

中西怎样结合,中西医应该采取什么研究方法可能是两者有

机结合?

总结归纳法

讨论教学法

1分钟3.提供自主学习资源。

4.布置作业,谈谈对中西医的差异有哪些?

课后评价法:

布置作业,培养

学生课后总结及

拓展知识的习

惯。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

1.康复的定义(rehabilitation):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除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康复是使残疾人恢复功能、恢复权利的过程 2.全面康复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准则,应贯穿于康复医疗服务的始终。 3.康复医学的定义:主要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外伤活疾病而遗留的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减弱或丧失的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学科 4.康复医学的对象:伤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减退的病伤残者、衰老所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人等 5.康复医学的原则:1.早期治疗的原则2.主动参与的原则3.功能训练的原则4.整体康复的原则5.团队方式的原则 6.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 6.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P9(选择题)萌芽期、形成期、确立期、发展期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8.废用综合征:是指患者因长期卧床不活动,或活动量不足及各种刺激减少,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继发性结构、功能障碍 9.误用综合征:是指不正确、不科学的治疗方法导致的人为的继发性损害1.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A. 运动对骨的影响。通过运动的刺激和增强骨营养代谢的作用,可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使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等形态结构上的良好变化。 运动的压的刺激,使软骨细胞的繁殖、成熟、肥大加快,加之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骨获得充分的养料,从而向两端快速生长。下肢骨变长,在身高体重的增长方面表现尤为显著。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反之对上肢骨影响较大。 B. 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1)使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 2)使关节面软骨增厚,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并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 3)使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 4)使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 5)使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肌腱、韧带增粗,肌腱、韧带在骨附处直径增大,胶原纤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增强,提高运动能力 6)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C.运动对肌肉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肉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使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 1)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可以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代谢旺盛,肌纤维数目增多,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肢体围度的大

中西医导论

中西医结合内涵: 中西医结合内涵: 内涵 1 中医药和西医药的有机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宗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 特长,将其有机地进行结合,为我所用,解决 临床实际问题。 2 创造一门新的医药学 同于西医或中医:思路不一样, 方法不一样, 理论不一样, 内容不一样。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 综合运用中、 综合运用中 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综合运用 中产生的新理论、新方法 新理论、 新理论 新方法,研究人体系统结构与功能、人体系统与环境系统(自然与社会)关系等, 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 中西医结合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级阶段, (1)第一层次:初级阶段,互补关系 即“用中西医两法治疗” (包括诊断) ,是该层次的概括。 医生掌握中西医两种医学手段, 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特长诊断和治疗疾病; 或单用中医, 或单用西医, 或中西医并用,达到比掌握和运用中医或西医一种手段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但从医学理论上来讲 中西医之间还是各管各的,中西医之间的联系只是应用上的密切配合和互补。 这个层次中西医之 间的联系主要是相互补充关系,简称互补关系。 第二层次:中级阶段, (2)第二层次:中级阶段,互渗关系 即中西医部分融会贯通层次。 运用西医西药的理论作指导来研究中医中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或运用中医中药的理论作 指导来研究西医西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或同时运用中西两种医药的理论作指导研究中西 医药,并运用于临床以提高疗效。 这三种情况都是分别以中西医双方各自之长,相互渗透,相互 吸收,使中西医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达到部分融会贯通,并逐步扩大。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 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 联系主要是相互渗透关系,简称互渗关系。 联系主要是相互渗透关系,简称互渗关系。 第三层次:高级阶段, (3)第三层次:高级阶段,融合关系 即中西医学融合层次。随着第二层次的深入,中西医共同语言的增多,由量变到质变,逐步达 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融会贯通,而兼备两者之长,形成一种新医学,即中西医结合医 学。 在这个层次,中西医学之间的关系是融合一体关系,简称融合关系。 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 中西医为什么要结合? 1.社会发展的需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人民对身体健康,对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恩格斯: 社会一旦有技术需求,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社会一旦有技术需求,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 2.临床治疗需要 2.临床治疗需要 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一套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3.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科学发展历史规律: “综合-分化-新综合”螺旋式上升发展。 新旧交替,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西医能否结合? 中西医能否结合? 1.相似性:两门医学目的都是治病救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都是以人为对象。 2. 互补性:中医、西医两种医学是在不同的科学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各有优缺点,各 有互补性,都不能独立完成防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全部任务,而且两种理论都存在着许多尚未 发现的问题。这就要求相互交叉渗透,相互结合,以利提高。故通过结合可促进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如何结合? 中西医如何结合? (1)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结合: 对同一患者运用中西医两种诊治方法,从而提高疗效,这个新的疗效就是中西医在临床上的结 合点。如肿瘤“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配合中药可以顺利完成疗程,减轻副反应。 (2)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导论》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18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材料科学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填空,在给出的a、b、c、d选项中选择一或多个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 使得题目中给出描述完整准确。 1、材料的性质是在元器件或设备实现预期的使用性能而得到利用的。即材料的使用性能取决于( b )。 a 材料的组成 b 材料的基本性能 c 材料的结构 d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工艺 2、钢铁、有色金属、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等的原材料多数来自( d )、为矿物资源,形成于亿万年之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材料生产中必须节省资源、节约能源、回收再生。 a 工业 b 农业 c 材料加工行业 d 采掘工业 3、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不论其形状大小如何,其宏观性能都是由( b )。 a 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b其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决定的。 c 其加工工艺过程所决定的 d其使用环境所决定的 4、如果使用温度是室温,就可以优先考虑高分子材料,因为在相同密度的材料中它们是 b、d 的。 a 最容易得到 b最便宜 c 最常见 d 加工最方便 5、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可将陶瓷材料分为( a、c )和两大类。 a 结构材料用陶瓷 b特种陶瓷 c功能陶瓷 d 传统陶瓷 6、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时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也会造成制品性能的差异。因此,材料的( a、d )的总和决定了制品性能。 a 内在性能 b成型加工 c附加性能 d 成型加工所赋予的附加性能 7、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材料抵抗各种介质作用的能力。它包括溶蚀性、耐腐蚀性、抗渗

入性、抗氧化性等,可归结为材料的( c )。 a 有效性 b 实用性 c 稳定性 d 可用性 8、切削物体或对物体进行塑性变形加工的工具材料可分为高碳钢、高速钢、超硬质合金、金刚石等材料,其中可列入超硬质材料范畴的是( c、d )。 a高碳钢 b高速钢 c超硬质合金 d金刚石 9、纳米材料通常定义为材料的显微结构中,包括( a、b、c、d )等特征尺度都处于纳米尺寸水平的材料,通常由直径为纳米数量级的粒子压缩而成。 a 颗粒直径 b 晶粒大小 c 晶界 d 厚度 10、天然矿物原料一般杂质较多,价格较低;而人工合成原料( a、b )。此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选用原材料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a 纯度较高 b价格也较高 c难以得到 d 以上所有 11、电化学腐蚀必须要有一个阴极与一个阳极。在纯金属中( a )或( b )可以构成阴极。 a 晶界 b 晶粒 c 环境的介质 d 更小的不均匀物种 12、腐蚀一旦发生,材料或制品就会( d );所以腐蚀是材料设计和选择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a大受影响 b性能显著下降 c服务寿命缩短 d 以上所有 13、晶体的宏观形貌可以是( d )。 a一维的 b 二维的 c 三维的 d 上述所有 14、范德华键是永远存在于分子间或分子内非键结合的力,是一种( a )。

新材料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题(有答案版)

一、填空题: 1.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3.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4.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制备/加工和结构/成分。 5.按组成和结构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6.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很大,是由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并以共价键的形式重复连接而成。 7.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8.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和明显的松弛特性。 9.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如有 光,电,热,磁,阻尼,声,摩擦等功能。 10.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1.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 合度。 12.对于脆性的高强度纤维增强体与韧性基体复合时,两相间若能得到适宜的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显示 为增强体与基体的互补。(ppt-复合材料,15页) 13.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1)活化处理;(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 (3)抗粉末化性能;(4)导热性能;(5)滞后现象。 14.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15.功能复合效应是组元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交互作用表现出的复合效应。复合效应表现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 应,其中线性效应包括加和效应、平均效应、相补效应和相抵效应。 16.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结构材料转向功能材料。 17.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一般是指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功能基团与聚合物骨架相结合的过程。功能高 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①功能小分子固定在骨架材料上; ②大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③已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扩展; 18.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能和抗腐蚀性。 19.1977年,美国化学家MacDiarmid,物理学家Heeger和日本化学家Shirakawa首次发现掺杂碘的聚乙炔具有金 属的导电特性,并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陶瓷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较低,这是陶瓷材料的最大弱点。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论文

月经失调中西医治疗现代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月经不调的中西医认识情况,探究对于月经不调的中医西医不同疗法与疗效,认识两者的实际作用可靠性,中医调节全身气机,能够达到梳理和治本的目的,西医治标速度快,由此认识到中医与西医从理论到临床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西医 21世纪生物医药倍受人们亲睐,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加凸显自身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的开辟成为必由之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医学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我国中西医结合科学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应该通过对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取得的骄人成绩的了解与学习,探求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与理论精髓。 基本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2、经期延迟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4、月经失调还有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

医学导论作业

医学导论讨论题 生物工程一班刘欢 一.浅谈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中国其他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等则也被称为民族医学。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复习题名词解释 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 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WHO将康复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2.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 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3. 4.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疗法)和运动疗法 (力学疗法)A物理因子疗法 5.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 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B运动疗法 7.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 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8.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9.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10.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地参与选择性活动,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时间、精力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和娱乐 11.残疾(disability)是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 12.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并且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13.残疾人(disabled person)是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 性异常,使得全部或部分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群的总称。14.残障(handicap)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 和社交等,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活动(activity)是指个体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涉及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所有个人活动, 是一种综合应用身体功能的能力 16.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丧失和工

材料科学导论章节备课教案

材料科学导论 Introduc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课程代码:01110610 学分:1.5 总学时:32学时讲课学时:28学时 实验学时:4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上、下)、工程化学、物理化学B、工程力学B,08100011/08100021/ 08100200/ 08110422/ 08100192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其他:学位课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本课程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过程与其组织、结构变化与性能之间关系、原理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从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出发,研究材料微观原子键合、聚集行为,晶体结构特点,以及不完整晶体的缺陷类型及其规律特性(位错),具体到材料类领域主要的概念、结论和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原子键合原理、特点,理解空间点阵、晶胞等晶体学基础概念,理解典型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参数,在此基础上,了解离子晶体、共价键晶体、晶态高分子的典型结构特点;主要讨论并理解基体缺陷的类型、产生、运动及其相互作用,了解其对于晶体组织和性能有关影响。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先修先修高等数学(上、下)、工程化学、物理化学B、工程力学B等基础课,并安排一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以增加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扩散与相变,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化学等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绪论(2学时) 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4学时) 1、原子结构 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2、原子间的键合 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氢键 第二章固体结构(14学时) 1、晶体学基础 晶体的特性、空间点阵和晶胞、晶体、晶系与布拉菲格子、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提纲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提纲 康复 定义:康复就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得,教育得,职业得,社会得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与再训练,消除或减轻伤、病、残者身体得,心理得,社会得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对象:指功能有缺失与障碍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得残疾人与伤病员。 领域/分类:医学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 核心:功能 目得:恢复残疾人得功能与权利、 康复医学 定义:就是主要利用医学得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并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地减弱或丧失得残疾人,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得恢复,为她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得医学学科。 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急性病得恢复期 属性:功能取向性、跨科性、临床学科、社会性、人道主义思想性 特点:具有医学得一般特点:科学性社会性艺术性 自身特点: 1、功能为核心 2.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3.回归家庭与社会为目标 4。团队合作 因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及不同时期,康复目标而有所不同。 目得: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意义:具体、明确得目标可直接指导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中最重要得一步。 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社区康复 康复基础学:解剖学包括运动学(kinesiology)、生理学包括神经生理学、生物力学(biomechanics) 、环境改造学(ergonomics) 康复评定学:对残疾程度进行测定与分级:运动感觉高级脑功能精神、心理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与工作能力…… 医学得基本范畴:生命、死亡、健康、疾病、功能障碍 健康得概念:健康不仅就是没有患病或衰弱,而且就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等得完好得状态。 康复治疗学 *定义:康复治疗学就是研究与应用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得恢复进程、预防与/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得一门康复医学应用学科。 *内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医学工程、中国传统康复 *基本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全面康复、主观能动 *基本途径: 改善:通过训练与其她措施改善生理功能。 代偿:通过各种矫形器与辅助具,使减弱得功能得到放大或增强。 替代:通过某些器具,替代丧失得生理功能、 物理治疗:就是研究与应用天然或人工得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与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与康复目得得一种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就是根据患者得功能障碍与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得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与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与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得恢复正常得家庭与社会生活。 区别:PT就是最大发挥患者得运动功能,而OT就是增强患者得生活适应力。 PT就是治疗患者得躯体功能障碍,OT还治疗心理功能障碍、 PT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治疗,OT就是应用日常活动、工作、游戏、辅助器具等治疗。 PT介入较早,趣味性弱;OT介入相对较晚,趣味性强。 心理健康包括: 正常得心理状态 一个人应具有健康得情绪、健康得意志与协调得行为、 良好得人际关系 完善得社会适应能力 患者心理类型: 逃避型:虚假得自尊心,不愿承认或接受现实,生活在自我虚幻得空间,不能很好得配合诊疗。

医学导论全书各重点总结

1、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学代表人物,西方医学之父。(临床医学之父:西登哈姆) 2、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是指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的总体观。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特点:医学分科专门化(纵向、横向分化)、医学发展国际化、医学技术逐渐现代化、医学学科交叉渗透产生新学科。 4、中医四大名著:《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5、中医框架:中医基础、诊断学、内科、外伤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针灸科、药物学、方剂学。 6、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医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 7、医学课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综合性课程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8、影响学习的要素:学习者的个性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人际因素、学习方法,学习辅助工具、学习环境、学习发生的时间。 9、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全面性、学习的专业性、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探究性。 10、医学学习的特点:在学习的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质、

在学习的内容上更加注重拓宽知识面和训练实践技能、在学习方法上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对经验的积累、在学习的对象上主要以有生命的动物和人为主。 11、医学学习应遵循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部分与整体结合的原则、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12、卫生人员的分类:按工作性质:①卫生技术人员;②卫生管理人员;③卫生工勤人员按工作场所:①医院内的卫生人员;②医院外的卫生人员。按从事中西医:①中医(药)卫生人员;②西医(药)卫生人员 13、卫生人员的准入:各类医师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参加资格考试通过后进行执业注册才能行医;药师必须依照《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才能在医药行业工作;护士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通过卫生部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方可从事护理工作。 14、临床医生的职责:在全部临床医疗工作中,无条件地维护病人的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每一件事来治疗病人疾病,增进病人的健康。同时每个医生还必须承担对他人,社会的职责,增进公共的健康。同时,每个医生还必须承担对他人,社会的责任,增进公共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即:医生应当承担对病人的职责(积极为病人治疗的职责、解除病人痛苦的义务、像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的义务、为病人保密的义务)、承担发展医学科学的职责、承担开展预防卫生

康复医学导论试题

《康复医学导论》半期试卷 (适用于2012级中医康复专业) 年级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4×5 共20分) 1.康复医学 2.亚健康 3.运动学 4.人体发育学 5.康复心理学 二、选择题(2×30 共60分)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 ) A 康复医师 B 物理治疗师 C 药剂师 D 康复护士 E 作业治疗师 2、康复治疗方法不包括 ( ) A 物理治疗 B 肉毒毒素注射 C 言语训练 D 佩带矫形器 E 作业治疗 3、下列关于康复描述正确的是() A 康复主要是指疾病完全治愈 B 康复针对的是慢性期患者,急性期不能康复 C 康复可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D 康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E 康复不包括周围环境的改造

4.康复团队的领导者是() A 康复治疗师 B 康复医师 C 临床医师 D 康复护士 E 康复工程师 5.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 ) A 核心理念不同 B 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 D 工作模式不同 E 用药剂量不同 6.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 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 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E 康复医学更接近于新医学 7.康复三级预防的内容哪一个是正确的?() A 预防麻疹的发生 B 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 C 预防高血压 D 预防糖尿病 E 预防残疾的发生 8.全面康复不包括() A 医疗康复 B 教育康复 C 职业康复 D 社会康复 E 娱乐康复 9.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指() A 急性患者 B 功能障碍者 C 病情稳定者 D 生活不能自理者 E 慢性病者 10.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 疾病痊愈出院 B 功能恢复 C 重新就业 D 提高生活质量 E 回归家庭和社会 1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 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E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 12.社会康复科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 合并症的临床处理 B 工伤认定和处理 C 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事故的赔偿协议 D 社区及居室的无障碍环境的设计及改造 E 康复器材及残疾人器具的配备 13、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 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 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E 康复医学更接近于新医学 14.不属于康复医学范畴的是() A 解剖学 B生理学 C动力学D人体发育及运动学E 环境改造学 1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 肌力、肌张力 B 步态分析 C 平衡及协调功能 D 感觉功能 E 计算能力 16.不属于脑高级功能评定的是() A 认知功能 B 言语功能 C 吞咽功能 D 平衡与协调功能 E 心理功能 17.物理治疗包括() A 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B 电疗和体疗 C 电疗和手法按摩

《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结合戴恩来老师的讲课回顾中西医结合理论在神经内科的学习中的运用的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导论》,顾名思义,即在学习中西医结合这一体系医学之前所要学习的一门具有指导价值的课程。从“导论”二字来看,就是引导,指导我们中西医专业的学生去怎样很好的了解、学习、领会和创新中西医结合这一年轻的医学领域。 所以,作为这一门课程的讲师戴恩来老师就在第一节课问到我们一个问题,我记忆尤为深刻:“中医、西医到底能不能结合?”问题一出我们陷入深思,随后大家有踊跃发言,各执观点。最后,经过大家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戴老师很肯定的说:“能”,并且给了我们三点理由:一、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治病救人,所以能够结合;二、自从有了中西医结合观点的提出以及临床应用,虽然有反对的声音,但是现在还依然存在,那就必然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未来中医发展的趋势,所以能够结合;三、中医、西医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所以能够结合。这三个理由清晰地阐述了中西医结合体系存在的必然性,还进一步给我们展示了中西医结合的稳定性,以及中西医结合的无限创新性。从中,我们也坚定了学习中西医结合知识的信心与决心。 我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是神经内科。在有幸就读甘肃中医学院之前就在山西省中医研究院的神经内科进行5个多月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学习的专业知识很是让我受益匪浅,并且在学习了戴老师的《中西医结合导论》

后原先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让我深深体会到“醍醐灌顶”的明快感。 回顾5个月的实习期间,遇到各种的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首先在门诊诊疗当中就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知识,即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治疗的普遍性相结合。 例如,有一名患者,女性,74岁,有子女陪同而来,一进门诊房门看见坐诊医生就抑制不住嘤嘤啼哭,难以抑制,观其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语声低微。扶其坐下后,稍加安慰哭泣渐止,自述1年多来心情烦躁,心中时感压抑难耐喜哭,难以入眠且早醒,每日睡眠不足4小时,食欲减退,常与老伴争吵。(叙述中呜咽不止),后坐诊医生观其舌象淡暗无光,边有齿痕;脉弦而滞。而后让患者经行心理CT的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得出病人为西医诊断: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诊断:郁病-肝气郁,脾气虚。西药给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焦虑抑郁状态,右旋佐匹克隆治疗患者失眠;中药给予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方药。结合上课所讲内容,中医根据望闻问切后辩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行调节,并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详细问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这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西医对症治疗,在对病人进行疏肝健脾的调解过程中,利用西药对病人的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经行改善。从诊断到治疗,到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 住院病人中,影响尤为深刻的是一个患有“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女性,53岁,入院时距发病已将近8个月,病人及家属一再强调:住院旨在恢复四肢的功能。入院见:病人坐轮椅推入病房,双下肢无力体格检查肌力3级,可缓慢行走但持续时间不长,双上肢肌力体格检查3级,双手不能进行精细活动,并呈明

康复医学概论教案1

康复定义 一、早期:Howard A.Rusk(1949) 康复是医疗护理的第三阶段,是继第一阶段预防和第二阶段内科、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 二、WHO(1969) 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三、WHO(80年代)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拟定有关康复服务的实施计划时,应由残疾人本人、家属及他们所在社区的参与。 rehabilitation、康复、复健、复康 ?Rehabilitation的中文译词,在我国大陆、香港及台湾三个不同地区其意相近,而用词不同,含义也有差别。 ?唐书中有:“康复”一词 ?Rehabilitation: ①restoration of form and function,capability to achieve the fullest possible life compatible… ②the development to the fullest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voc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otential consistent with …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 1、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 2、各类残疾者 3、各种慢性病患者 4、年老体弱者 ?“疼痛处理”也是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不过疼痛不是训练所能解决的问题。 康复医学概念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 ?1981年WHO医学康复专家委员会认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 ?康复是指伤病后的功能恢复,是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康复与康复医学 ?康复的手段有: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康复工程 ?康复医学:采用医学的手段,促进伤病员功能恢复的医学分支。 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RM)、物理医学与康复(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PM&R)是同义词。按最近趋势有使用physiatry代替上述专业名称的可能。 ?学习是掌握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 二、康复医学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同济大学复试材料科学导论总结4

同济复试材料导论资料 22.材料表征 1、分析方法综述 SEM的优点: (一)能够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结构,样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 ×80mm×50mm。 (二)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用切成薄片。 (三)样品可以在样品室中作三度空间的平移和旋转,因此,可以从各种角度对样品进行观察。 (四)景深大,图象富有立体感。扫描电镜的景深较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比透射电镜大几十倍。 (五)图象的放大范围广,分辨率也比较高。可放大十几倍到几十万倍,它基本上包括了从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直到透射电镜的放大范围。分辨率介于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之间,可达3nm。 (六)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与污染程度较小。 (七) 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还可利用从样品发出的其他信号作微区成分分析。 SEM的缺点: ①异常反差。由于荷电效应,二次电子发射受到不规则影响,造成图像一部分异常亮,另一部分变暗。 ②图像畸形。由于静电场作用使电子束被不规则地偏转,结果造成图像畸变或出现阶段差。 ③图像漂移。由于静电场作用使电子束不规则偏移引起图像的漂移。 ④亮点与亮线。带电样品常常发生不规则放电,结果图像中出现不规则的亮点和亮线。 TEM:由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短,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的很多,可以达到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因此,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样品的精细结构,甚至可以用于观察仅仅一列原子的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物学上应用较多。由于电子易散射或被物体吸收,故穿透力低,样品的密度、厚度等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成像质量,必须制备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为50~100nm。所以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时的样品需要处理得很薄。常用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法、冷冻超薄切片法、冷冻蚀刻法、冷冻断裂法等。对于液体样品,通常是挂预处理过的铜网上进行观察。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优点:AFM提供真正的三维表面图。同时,AFM不需要对样品的任何特殊处理,如镀铜或碳,这种处理对样品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第三,电子显微镜需要运行在高真空条件下,原子力显微镜在常压下甚至在液体环境下都可以良好工作。这样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宏观分子,甚至活的生物组织。缺点:成像范围太小,速度慢,受探头的影响太大。 XRD:可以做定性,定量分析。即可以分析合金里面的相成分和含量,可以测定晶格参数,可以测定结构方向、含量,可以测定材料的内应力,材料晶体的大小等等。 一般主要是用来分析合金里面的相成分和含量。 热重分析:在实际的材料分析中经常与其他分析方法连用,进行综合热分析,全面准确分析材料。影响热重法测定结果的因素,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仪器因素,实验条件和参数的选择,试样的影响因素等等。热重分析法可以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研究物质的热稳定性、分解过程、脱水、解离、氧化、还原、成份的定量分析、添加剂与填充剂影响、水份与挥发物、反应动力学等化学现象。 质谱(MS)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质谱仪器一般由样品导入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红外光谱对样品的适用性相当广泛,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都能应用,无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可检测。此外,红外光谱还具有测试迅速,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仪器结构简单等特点,因此,它已成为现代结构化学和分析化学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红外光谱在高聚物的构型、构象、力学性质的研究以及物理、天文、气象、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2.X射线分析 ①X射线光电子能谱:由于它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原子的内层电子束缚能及其化学位移,所以它不但为化学研究提供分子结构和原子价态方面的信息,还能为电子材料研究提供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含量、化学状态、分子结构、化学键方面的信息。它在分析电子材料时,不但可提供总体方面的化学信息,还能给出表面、微小区域和深度分布方面的信息。另外,因为入射到样品表面的X射线束是一种光子束,所以对样品的破坏性非常小。这一点对分析有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非常有利。 ②X射线荧光法:用放射性同位素作激发源,照射待测样品,使受激元素产生二次特征X射线(即荧光),使用X射线荧光仪测量并记录样品中待测元素的特征X射线照射量率,从而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目标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可以原位测量。 ③X射线衍射分析:建立在X射线与晶体物质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的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进行物相定性分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_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 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 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 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 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 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 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 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 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 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

属? (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 (2) 1s2 2s2 2p6 3s2 3p6 (3) 1s2 2s2 2p5 (4) 1s2 2s2 2p6 3s2 (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 (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 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 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 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4.为什么金属键结合的固体材料的密度比离子键或共价键固体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