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作业二、三答案

民族理论作业二、三答案
民族理论作业二、三答案

新疆历史与民族理论宗教政策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C B B C D C B B D A

二、多项选择题

AB ABC ABCD ABCD ABCD AD A BCD CD CD BD

三.简答题

1.民族形成的多种途径是什么?

第一,有几个部族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第二,有几个民族融合而形成新的民族;第三,以种族同婚后代形成的混血民族;第四,在资本主义上

升时期形成的民族,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民族。

2.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民族素质的提高;第三,民族关系的和谐;第四,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五,自然环境的制约。

3.简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密切联系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实现完全平等的重要条件。

一、论述题

1.试述“三个离不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理论。第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出发点的理论;第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核心理论;第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实现途径的理论。

“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的理论;第二,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前提条件的理论;第三,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内容的理论;第四,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目的和核心的理论。

新疆历史与民族理论宗教政策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C B A B B A B B B A

二、多项选择题CD BCD ABC AB BD ACD BC BC BD CD

三、简答题

1.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地说,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多成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特性:一是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二是文化具有习得性;三是文化局有功用性;四是文化具有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五是文化具有变异性。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有哪些?

第一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

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实。

第二,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第三,第三,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领

导核心。

第四,中国幅员广大,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二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民族成员往往以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否受到尊重来衡量和处理同其他民族的关系。他们把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成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尊重,认为对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侮辱与损害,就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侮辱与损害。因此,任何形式的忽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可能会损害民族关系。

一、案例分析题

答: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总量差距悬殊:两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之比,由1980年的5.41:1扩大到2004年的6.84:1,差距扩大了1.43倍。(2)人均GDP差距逐步扩大。2004年两地区的人均GDP差距系数扩大到2.93:1(3)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2004年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比东部地区低12.6个百分点,其第一产业增加值大大高出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4)对外开放差距急剧扩大。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则相差甚远。(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突出。(6)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低下。2004年本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东部地区为58.8%,西部民族地区比重反而下降到7.69,表明两地区和民族间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差距增在拉大。从根本上讲,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途径。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要逐步缩小以至消除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离不开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离不开发展;要识破和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同样也离不开发展。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各民族的社会之致性将不断增长,必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各民族间的团结和谐奠定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也必将蔚然成风,并将大大推动多远民族文化的相互整合和提升,促进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心理素质日趋现代化。

控制理论作业二答案

第三章 3-1 已知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36 936 2 ++= s s G B 。 试求单位阶跃响应的t r , t m ,δ% , t s 的数值? 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典型二阶系统求性能指标的例题。解法是把给定的闭环传递函数与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标准形式进行对比,求出n ω参数,而后把n ω代入性能指标公式中求出r t ,m t ,%δ,s t 和N 的数值。 )/(6 36秒弧度==n ω (弧度) 秒(弧度72.041.411) /97.3166 .0175.0292 1 2 2 =?=-==-?==-== -ζ ζ θζωωζ ωζtg n d n 上升时间 t r 秒61.097.372 .014.3=-=-=d r t ωθπ 峰值时间t m 秒79.097 .314.3=== d m t ωπ 过度过程时间t s %)2(89.06 75.04 4 秒=?= = n s t ωζ %)5(70.06 75.03 3 秒=?= =n s t ωζ 超调量δ% %8.2%100%100%66 .075 .012 =?=?=- -- πζ πζδe e 3-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 )(+= s s s G K 试求系统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给定了开环传递函数,求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练习题。在这里要抓住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与参数(ζ,n ω)的对应关系,然后确定用哪一组公式去求性能指标。 根据题目给出条件可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1 1 )()()(2 ++== s s s X s Y s G B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2 222n n n s s ωζωω++相比较可得12,12 ==n n ζωω,即n ω=1,ζ=0.5。由此可知,系统为欠阻尼状态。 故,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为 秒秒秒 61 5.03 3 %)5(815.04 4 %)2(%4.16%100%63.312 12 =?= = =?===?==-?= --n s n s n m t t e t ζωζωδζ ωπζπζ 3-3 如图1所示系统,假设该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中的超调量%δ=25%,峰值时间 m t =0.5秒,试确定K 和τ的值。 图1 解:[题意分析]这是一道由性能指标反求参数的题目,关键是找出:K,τ与ζ,n ω的关系;%δ,m t 与ζ,n ω的关系;通过ζ,n ω把%δ,m t 与K,τ联系起来。 由系统结构图可得闭环传递函数为 K s K s K s K s s K s X s Y s G B +++=+++== )1()1()1()()()(2ττ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相比较,可得 2 2 1 212; n n n n K K ωζωττζωω-= +==或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 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的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控制理论作业二答案.docx

第三章 3-1已知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G B36。 s29s 36 t r , t m ,δ% , t s 的数值? 试求单位阶跃响应的 解:[ 题意分析 ] 这是一道典型二阶系统求性能指标的例题。解法是把给定的闭环传递函数与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标准形式进行对比,求出n 参数,而后把n 代入性能指标公式中求出 t r, t m,% ,t s和 N 的数值。 n366(弧度 /秒) 9 0.75 2 n 120.66 d n tg 1 1 1 2 3.97(弧度/秒) 2 41.410.72 (弧度) 上升时间t r t r d 峰值时间t m 3.140.72 秒 0.61 3.97 t m 3.14 0.79秒 3.97 d 过度过程时间 t s 44 0.89秒(2%) t s 0.756 n 33 0.70秒(5 %) t s 0.756 n 超调量δ% % e 12 0.75 e 0.66100% 2.8% 100% 3-2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K (s) 1 s(s1) 试求系统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解: [ 题意分析 ] 这是一道给定了开环传递函数 , 求二阶系统性能指标的练习题。在这里 要抓住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与参数 ( , n ) 的对应关系,然后确定用哪一组 公式去求性能指标。 根据题目给出条件可知闭环传递函数为 G B (s) Y (s) 1 X (s) s 2 s 1 2 2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 n 2 相比较可得 1, 2 n 1 , 即 2 2 n s n s n n =1, =。由此可知,系统为欠阻尼状态。 故,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为 t m 秒 3.63 n 1 2 1 2 % e 100% 16.4% t s ( 2%) 4 4 秒 0.5 1 8 n 3 3 秒 t s (5%) 0.5 6 n 1 3-3 如图 1 所示系统,假设该系统在单位阶跃响应中的超调量 % =25%,峰值时间 t m = 秒,试确定 K 和τ的值。 X(s) Y(s) k s( s 1) s 1 图 1 解: [ 题意分析 ] 这是一道由性能指标反求参数的题目,关键是找出: K, τ与 , n 的 关系; % , t m 与 , n 的关系;通过 , n 把 % , t m 与 K, τ联系起 来。 由系统结构图可得闭环传递函数为 Y (s) K K G B ( s) s(s 1) K ( s 1) s 2 (1 K )s K X (s)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相比较,可得 2 K ; 2 n 1 K 或 2 n 1 n 2 n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

泉。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 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精选)现代控制理论作业题答案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9-1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u x x x =++23&&& 其中u 为输入量,x 为输出量。 ⑴ 设状态变量x x =1,x x &=2,试列写动态方程; ⑵ 设状态变换211x x x +=,2122x x x --=,试确定变换矩阵T 及变换后的动态方程。 解:⑴ u x x x x ??????+????????????--=???? ??1032102121&&,[]??????=2101x x y ; ⑵ ??????=??????2121x x T x x ,??????--=2111T ;?? ????--=-11121 T ;AT T A 1-=,B T B 1-=,CT C =; 得,??????--=2111T ;u x x x x ??????-+??????????? ?-=??????1110012121&&,[]??????=2111x x y 。 9-2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u y y y y 66116=+++&&&&&& 其中u 、y 分别系统为输入、输出量。试列写可控标准型(即A 为友矩阵)及可观标准型(即A 为友矩 阵转置)状态空间表达式,并画出状态变量图。 解:可控标准型和可观标准型状态空间表达式依次为, []x y u x x 00610061161 00010=??????????+??????????---=&;[]x y u x x 100 006610 1101600=???? ? ?????+??????? ???---=&; 可控标准型和可观标准型的状态变量图依次为, 9-3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其状态变量为1x 、2x 、3x 。试求动态方程,并画出状态变量图。 解:由图中信号关系得,31x x =&,u x x x 232212+--=&,32332x x x -=&,1x y =。动态方程为 u x x ?? ?? ? ?????+??????????---=020*********&,[]x y 001;

·《文论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参考答案 1、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 在叶燮的理论中,“才胆识力”是创作主体最有个性化的因素,是作家个性心理质素最完整的概括由此形成的学说堪称“心”学。所谓“才”,是指诗人主体的艺术才能和才华,具体包括诗人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以及艺术地表现“理”、“事”、“情”的能力。所谓“胆”,是指诗人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作中表现为自由创作的艺术精神。所谓“识”,是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特点的辨别能力,又指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更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征的能力。所谓“力”,是指诗人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它是诗人创作中不同于他人的独创性的力度。 四者之中,叶燮认为“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四者又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总而言之,“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滋润,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诗人做诗,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严羽的“识”是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的。所谓“识”,就是识别诗的正路、高格、要义,以汉魏晋以及盛唐之诗为师法的典范和臻至的目标。这就需要诗人或者诗歌欣赏者具备一定的艺术鉴别能力,能“识”出诗歌艺术水准的高低,也就成为学诗者的首要条件。“识”是“入门正”和“立志高”的基本条件。 首先,学诗者需要辨别诗家各体。其次,学诗者还需识别诗中“第一义”。再次,“识”是学诗者主体修养最重要的因素,关系到其对诗歌的审美欣赏与判断能力。严羽认为,“识”包含了“入门须正”和“立志须高”,这是学诗者必须具备的真识。在严羽这里,作为审美判断能力的“识”力,其属于诗歌创作主体有别于客体的内在能动性,在内涵上被赋予了独特的诗学规定性。 2、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人物性格理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富创见的精华部分。在评点《水浒传》的过程中,金圣叹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而且还对“性格”的内涵以及在文学作品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作了细致、精彩的阐述。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将一部《水浒传》与“别一部书”相比,其独“看不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五、论述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民族理论作业1答案

新疆历史与民族理论宗教政策第1次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A D C C C B C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 ABC ABD ABCD ACD ABCD AC BCD ABCD ACD ABCD 三.简答题 1.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中国”的国民是由多民族构成,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也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二,历史上中国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发展的;第三,历史上有汉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参与任职,而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进入其政权机构;第四,国家主权是国家要素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学习《教程》的目的和意义? 答:通过对《教程》的学习,要求大家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历史观和文化馆,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3.简述中国民族分部的特点。 答第一,汉族人口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内地各省市;第二,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虽然不到10%,但是分布广泛,约占全国面积的60%左右;第三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第四,我国民族分部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的态势。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答: 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都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元前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在新疆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在别失八里设置行尚书省;清朝1762年在伊犁设伊犁将军府,并与1884年建省。因此,自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无论在祖国统一时期,还是在分裂时期,新疆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军队。如汉朝的西域都护建有行政和军事只能,当时派驻的将士还要进行屯田,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有效的形式赋税征收权和最高司法权。关于赋税征收权的行使,如唐朝将在内地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也推行到西域,清朝统一新疆后,在新疆征收天赋等;关于最高立法权的行使,如唐代的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中的法曹参军即执掌司法实务。在清朝新疆的地方司法由行政长官兼理。 在长期的统一国家内,新疆各族人民都形成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朴素认同。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仍保留着汉朝政府颁发的信物。喀喇汉王朝的可汗常常在其头衔上冠以“桃花石汗”,意即“中国汗”等。

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2》在线作业1答案

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2》在线作业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基于能量的稳定性理论是由()构建的。 A.Lyapunov B.Kalman C.Routh D.Nyquist 正确答案:A 2.引入状态反馈的目的是()。 A.配置系统的极点 B.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C.改变系统的能观性 D.使得系统能观 正确答案:A 3.齐次状态方程就是指状态方程中不考虑()的作用。 A.输入 B.输出 C.状态 D.系统 正确答案:A 4.对于单变量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就是传递函数的()。 A.零点 B.极点 C.拐点 D.死点 正确答案:B 5.齐次状态方程的解就是系统在无外力作用下由初始条件引起的()。 A.自由运动 B.强迫运动 C.离心运动 D.旋转运动 正确答案:A 6.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A如果是非奇异的,则系统存在()平衡点。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无穷多个 正确答案:A 7.原系统的维数是n,则全维状态观测器的维数是()。 A.2n B.n C.3n D.n-1 正确答案:A 8.能够完整的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最小个数的一组变量称为()。 A.状态变量 B.状态空间 C.状态方程 D.输出方程 正确答案:A 9.由初始状态所引起的自由运动称为状态的()。 A.零输入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输入响应 D.输出响应 正确答案:A 10.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所构成的空间,称为()。 A.状态变量 B.状态空间 C.状态方程 D.输出方程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由动态方程导出可约传递函数时,表明系统是()。 A.可控不可观测 B.可观测不可控 C.不可控不可观测

民族理论考试题解

民族理论题目 吴松海 1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股势力:就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 3四个认同:一.强化祖国的认同,二.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强化中华文化的认同,四.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4我国处理民族宗教的四个维护原则: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5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色: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 6我国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7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 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是哪些?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还有30个自治州、116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级别?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目前中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括号内为设立时间及行政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呼和浩特) (第一个建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银川) 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拉萨)(最后一个) 还有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此外,还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拥有广泛的自治权 10我国民族自治区是哪些?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11我国最最早成立和最密集最大的自治区? 12我国民族乡及其性质?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相当于乡一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基层行政区域。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补充。它是我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较小的聚居地方建立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 13民族自治机关及其性质?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是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成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14民族自主权?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1.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民族发展有无影响?有哪些影响? 2.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特征的理论和斯大林的理论有何相同与不同? 3.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 4.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形式:从以上题目任选一题,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的讨论提纲。 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个人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无论自己是什么观点,都要结合本课程所学内容,联系你最了解的民族的历史或现实予以说明。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 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是民族利益的照顾民族权利的保障和民族发展的促进问题。 民族利益-----民族关系的焦点,民族利益是正当的,合法的,民族应有和应得的各种利益.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公平合理的利益划分和享受可使民族关系和睦,利益划分和享受上的不合理或差别,有可能导致民族间的矛盾和摩擦, 我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间出现了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具体利益上的差别.这些经济方面的问题,将是民族关系发展上的焦点.对合理的民族利益给予满足或照顾,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反之,民族间矛盾和摩擦将增多.

民族权利-------民族关系的测量表。民族权利是各民族应有的各方面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民族权利也是民族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民族平等、自治、发展的民主权利的享有和行使的程度作为民族关系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人民的注意力开始向政治上能不能充分实现和行使民放平等自治权利的问题转移,各民族人民的民主素质将会不断提高。自治权的行使程度,一方面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自治民族和汉族、自治民族与该自治地方内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这个利益群体的权利和利益的社会关系问题。 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主题。发展,永远是历史和社会的主题。发展,始终是民族和社会追的目标。民族关系既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又是各民族发展的客观环境与条件。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为民族发展服务的。民族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民族发展的权利和利益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民族间的关系和民族的发展在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中实现同步发展。 总之,在我国民族关系中,尽可能采取特殊、灵活和优惠的政策,创造有利于民族发展和有利于协调民族关系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满足或照顾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发展利益。

浙江大学2014文学理论及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文学理论》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章:绪论 1、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 2、宇宙;作家;作品;读者; 3、文学的观念;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造;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4、审美; 5、内部研究;外部研究; 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7、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 8、狭义的文艺学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9、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 10、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第四,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 1、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 2、诗言志; 3、摹仿说; 4、贺拉斯; 5、梁启超; 6、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德国文本主义;英美新批评; 7、英加登;姚斯; 8、意识形态领域; 9、萨特; 10、情感符号; 11、《礼记·乐记》; 12、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 13、形象性; 14、首先,从文学的媒介语言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其次,从文学的主体作家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再次,从读者阅读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 15、首先,就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其次,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再次,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1

题目:民族同化、民族组合和民族融合有什么区别? 一、个人的讨论提纲。 1、什么是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根据它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的局部现象。 2、民族同化的特点是什么? (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强迫同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同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现象,是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自然同化中的同化主体一定比被同化民族的发展程度高,其中经济力量、文化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 (5)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 3、什么是民族组合? 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这与一般的民族同化现象不同。 4、什么是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5、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是文化上的融合;二是越是战乱时期,战争规模越大,民族融合的规模也就越大。三是少数民族统治区域内的民族融合规模最大。四是自然融合和主动融合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流。 二、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民族同化和民族组合的区别: (1)民族同化是甲变成乙或乙变成甲,或者是甲乙的某一部分向对方的转化。但是,民族组合是甲、乙等民族或其一部分,组合成非甲非乙的新的民族共同体。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中的异源同流就属于这种情况。(2)民族组合中也许会以某一民族的特征为主要部分,再吸收其他民族的特征部分的内容,它毕竟与一民族完全同类化于其他民族的现象是有所区别的。 (二)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区别: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同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量变过程。世界上现有民族数以千计,不同类型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并不一样,但它们统统都是一种历史现象。民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着,一切民族到了共产主义历史阶段,都无一例外的通过同化而实现最终融合,最后凝聚成为一体。在这点上,民族同化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民族同化不同于民族融合。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首先,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变化,结果只是个别民族的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但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

文学理论作业二

《文学理论》平时作业(第二次) 第三章:文本的构成 1、文学中的语言可以区分为___人物语言___和___叙述人语言_两种。 2、三分法一般将文学区分为__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_和戏剧类文学三类。 3、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__悲剧、喜剧__和正剧三类。 4、情节一般由序幕、开端、___发展、高潮、结局__和尾声构成。 5、题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__直接经验材料___和____间接经验材料____。 6、表现手法主要包括___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_和_对话和独白_____等三种类型。 7、叙事诗主要包括__史诗_____和____故事诗____。 8、鲁迅认为,悲剧是将_____有价值的东西___毁灭给人看。 9、恩格斯认为,悲剧矛盾冲突的本质是____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____之间的冲突。 10、何为题材? 答: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答: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何谓情节? 答: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何谓文学文本的结构? 答: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何谓表现手法? 答: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15、何谓叙述? 答: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何谓对话? 答: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何谓独白? 答: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最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自检自测参考答案-第二章-民族

第二章民族: 一、填充题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 一词是在()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 1954 年B、1965 年C、1978 年D、1987 年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C社会属性D、文化属性E、生物属性 2、孙中山在1924 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几个因素之中包括()。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 四、辨析题(请先答出对或错,再用简短文字说明理由)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民族理论

民族理论、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业答案 作业1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E 4 BCDE 5 C 6 C 7 A 8 BCDE 9 ABCDE 10 BCDE 二、判断题 1.错。“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换一下位置。 2.错。“必定”改为“不一定” 3.错。“民族消亡”改为“民族同化” 4.错。不一定都是民族问题 5.错。“彼此孤立”改为“相互联系” 三、简答题 1.答:(1)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阶段。 (2)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阶段。 (3)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时期。 说明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是由各民族共同完成的。 2.答: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有什么差异,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应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相处,携手共进的关系。 (3)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发展和繁荣互相帮助的关系。3.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 (2)地缘关系的确立是民族形成的基础。 (3)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的民族形成起到了政治纽带作用。 4.答:(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 (2)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产生除了阶级根源外,也有其他根源。 (3)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 (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好地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民族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我们承认各民族的存在,尊重各民族的存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会更充分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地解决民族问题。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的产生。从理论上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我们长期不懈地抓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3)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发展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时期。这就必然要求各民族之间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4)认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民族和国家的联系。民族的发展强大,都要以国家的强大作为依托和后盾,任何脱离国家,搞民族分离主义的作法都是不符合民族发展规律的。 2.答案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C作业(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RC 无源网络电路图如图2-1所示,试采用复数阻抗法画出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 U c (s )/U r (s )。 图2-1 解:在线性电路的计算中,引入了复阻抗的概念,则电压、电流、复阻抗之间的关系,满足广义的欧姆定律。即: )() () (s Z s I s U = 如果二端元件是电阻R 、电容C 或电感L ,则复阻抗Z (s )分别是R 、1/C s 或L s 。 (1) 用复阻抗写电路方程式: s C S I S V R S U S U S I s C S I S I S U R S U S U S I c c c c C r 2222 21212111 111)()(1)]()([)(1)]()([)(1)]()([)(? =-=? -=?-= (2) 将以上四式用方框图表示,并相互连接即得RC 网络结构图,见图2-1(a )。 2-1(a )。 (3) 用梅逊公式直接由图2-1(a) 写出传递函数U c (s )/U r (s ) 。 ? ?= ∑K G G K 独立回路有三个:

S C R S C R L 11111 11-= ?- = S C R S C R L 22222111-= ?- = 回路相互不接触的情况只有L 1和L 2两个回路。则 2 221121121 S C R C R L L L == 由上式可写出特征式为: 2 2211122211213211 1111)(1S C R C R S C R S C R S C R L L L L L ++++ =+++-=? 通向前路只有一条 221212*********S C C R R S C R S C R G =???= 由于G 1与所有回路L 1,L 2, L 3都有公共支路,属于相互有接触,则余子式为 Δ1=1 代入梅逊公式得传递函数 1 )(1 111111 21221122121222111222112 221111++++=++++= ??=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C R C R s C R s C R s C R s C R C R G G 2-2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2-2所示,试用化简法求传递函数C (s )/R (s )。 图2-2 解:(1)首先将含有G 2的前向通路上的分支点前移,移到下面的回环之外。如图2-2(a )所示。 (2)将反馈环和并连部分用代数方法化简,得图2-2(b )。 (3)最后将两个方框串联相乘得图2-2(c )。 S C R R S C L 1221311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