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练习

(完整版)高中物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练习
(完整版)高中物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同步练习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同步练习

1.把1g 食盐放入容量是1010m 3的水库中,1cm 3的水中有______个盐分子(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g /mol)

2.冰的密度为9×102kg /m 3,冰的摩尔质量是18g ,设冰分子为正方体模型估算相邻的冰分子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要求一位有效数字)。

3、已知柴油的分子直径为4.0×10-10m ,体积为1.2×10-9m3的一滴柴油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单分子油膜时面积为___________m 2。若要用横截面积较小的容器采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就必须将柴油___________。

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分子是具有各种物质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 .在热学中所说的分子和化学中所说的分子是相同的

D .在热学中把原子、离子、分子统称为分子

5、下列物体中可以可能是分子的是

A .浓雾里的一颗小水珠

B .海滩上的一颗小沙粒

C .植物体内的一个细胞

D .以上物体都不是分子

6、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指1m 3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B .它是指1kg 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C .它是指任何状态下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D .它是特指标准状态下1mol 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7、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N ,物质的摩尔质量M 和摩尔体积V ,能估算出的是:

A 、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B 、液体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 、气体分子的大小

D 、气体分子的质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的各种物质的质量都相等

B .1mol 氢原子的质量小于1mol 氧原子的质量

C .1mol 氢原子数大于1mol 氧原子数

D .1mol 的各种物质的体积都相等

9.关于不同物质的分子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

B .体积相同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

C .密度相同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

D .摩尔数相同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一定相同

10.一物体质量为M ,体积为V ,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表示物体单位体积分子数的式子为

A .V M μ

B .μρA N

C .V MN A μ

D .μ

MV

11.如何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这种实验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12.①8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水分子的直径多大?②标准状态下8cm3的水蒸气中有多少个水分子?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03×106

2、 3×10-10m

3、 3.0;稀释

4、BD

5、D

6、C

7、ABD

8、B

9、D 10、BC

11略 12、 2.64×1023个; 3.84×10-10m;2.16×1020个;3.3×10-9m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3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kg 解析: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项正确.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大小的数量级超过10 -10m,故B项错误.本节中把化学中的分子、原子、离子统称为分子,故C项错误.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10-26kg,故D项错误. 2.(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二下学期检测)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B ) A.102B.103 C.106D.109 解析: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即1nm=10×10-10m,所以排列的分子个数接近于10个,可容纳103个,B项正确. 3.(山东省枣庄市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分子是球形的,就像我们平时用的乒乓球一样有弹性,只不过分子非常非常小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只有油膜法这一种方法 解析:分子的形状非常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把分子简化为球形,但实际上分子并不是真正的球形,故A错误;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为10-10m,故B错、C对;油膜法只是测定分子大小的其中一种方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 (1)t s v =_ ;m F t v v a t =-=0;;21;8.9;20 2 0at t v S s m g at v v t +==+= 2 0t v v v += ; 22)(S aT n m S S aT n m -=-?=?;20 2 t t v v v +=;22 22t o s v v v +=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前1s ,前2s ,前3s …内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 ,前2m ,前3m …内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 …内时间之比为1∶ ( )12-∶() 23-… 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1<μ无单位 (2)圆周运动: 角速度:t ? ω= 单位(rad /s ,rad /min ) 线速度:v = r t s ω= 匀速圆周运动:v m T r m r v m r F ωπω====2222 4m 向 向心加速度 :r T v r v r a 22 22 4πωω==== ()() 频率周期f T 1 2= = ω π ;()()t N n 圈数转速=;n πω2=;Ln nr v ==π2 万有引力:2 2 1121067.6;kg m N G r Mm G F ??==- 开普勒第三定律: ()常数K a T a T == 3 2 223 1 21 a (长半轴) k R T 32 =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 /s ≤v <11.2km /s 飞船绕地球飞行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 /s ≤v <16.7km /s 飞船摆脱地球引力

高中物理公式完整版

如果你理科不好,不要只归结于公式没记住,方程式没记住。高中一年一学科错题要是没有一两本,怎么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话。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 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 1、F 2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 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 + = 2 V R h m R h m T R h 2 2 2 2 2 4 () ()() + =+=+ ω π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c、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 R 2 V=gR GM R =/ 8、库仑力:F=K22 1 r q q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导读:本文是关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的大小,知道数量级的概念,记住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住它的数值和单位. (4)会一些简单微观量的计算,如分子大小、直径等 (5)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简单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要注意这里的分子与化学中提到的分子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这里把构成物体的分子、原子、离子等统称为分子. 分析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它巧妙地将微观的、不易测量的量转化为宏观的、可直接测量的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扩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将解本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 分析三:阿弗加德罗常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重要桥梁,已知物质的体积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体积;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教法建议 建议一:本节内容在初中已有相当好的基础,因此可以结合复习初中知识来讲解本节知识.另外还可以引入相关化学知识,使学生更易理解. 建议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以加深学生的分子大小的直观感觉. 建议三: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教师可以举几个例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几个相关题目.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分子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 一、物质有大量分子构成 结合化学提出不同物体不同的分子组成,并且物理中此时提到的分子有别于化学中的分子,它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展示几个漂亮的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子的大小 1、分子大小的测量方法 (1)显微镜观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 (1)t s v =_ ;m F t v v a t =-= 0;;21;8.9;202 0at t v S s m g at v v t +==+= 2 0t v v v += ; 22)(S aT n m S S aT n m -=-?=?;202 t t v v v +=;22 22t o s v v v +=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前1s ,前2s ,前3s …内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s ,第2s ,第3s …内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m ,前2m ,前3m …内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m ,第2m ,第3m …内时间之比为1∶ ( ) 12-∶ ( ) 23-… 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n F f μ= 1<μ无单位 (2)圆周运动: 角速度:t ? ω= 单位(rad /s ,rad /min ) 线速度:v = r t s ω= 匀速圆周运动:v m T r m r v m r F ωπω====2222 4m 向 向心加速度 :r T v r v r a 22 22 4πωω==== ()()频率周期f T 12= = ω π ;()()t N n 圈数转速=;n πω2=;Ln nr v ==π2 万有引力:22 1121067.6;kg m N G r Mm G F ??==- 开普勒第三定律: ()常数K a T a T == 3 2 223 1 21 a (长半轴) k R T 32 =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 /s ≤v <11.2km /s 飞船绕地球飞行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 /s ≤v <16.7km /s 飞船摆脱地球引力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 /s ≤v 飞船摆脱太阳引力 ⑶功:αcos Fs W = 功率:Fv t W P == 动能:20222 121;2 1mv mv E mv E t k k -= ?= 重力势能:mgh E p = 两定理:动能定理 1k 2k k F E E Scos F E -=??=θ合合W 动量定理 1212mv mv P P Ft P I -=-=??= 三守恒:机械能守恒:() p k p k p k E E E E E E ?-=?+=+2211仅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能量守恒:( ) () 热相对Q 2 1=?=S f E E 动量守恒:' +' =+22112211v m v m v m v m 合外力为零或约为零,或者某个方向合外力为零时适用 一动一静弹性碰撞模型:' +'=211mv Mv Mv ① 2221 212 1 2121v m v M Mv '+'=② 1 21 12v m M M v v m M m M v +='+-=' 电学: 元电荷:C e 19 10 6.1-?= 三种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 ②感应起电 ③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2 r Qq k F = 电场强度:定义式q F E = (任何时候都适用) 决定式:2r Q k E =(真空中点电荷适用)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势差:B A AB AB q W U ??-==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_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t=V0t+at2/2=Vt/2t 7.加速度a=(V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 (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 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 (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0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0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 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题

高中物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练习题 1.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估测出油膜分子的大小,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A.油酸浓度适当大一些 B.油酸浓度适当小一些 C.油酸扩散后立即绘出轮廓图 D.油酸扩散并待其收缩稳定后再绘出轮廓图 2.关于物体中的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3.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 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取6×1023mol -1)( ) A.10年 B.1 000年 C.10万年 D.1 000万年 4.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5.(2013·济宁高二检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ρ A.1 m3铜所含原子数目是A N M B.1 kg铜所含原子数目是ρN A 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M ρ 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A MN ρ 6.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7.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估测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4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m. 8.(2014·临沂高二检测)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 kg/m3和2.1 kg/m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 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 一、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o):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o,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 1 2 F F 。 F 1=F 2,θ=60o,F=2F 1cos30o,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 θ=120o,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平均速度t s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 1at t v s o +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 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 s v v v v t o t =+= =22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 2 2t o s v v v +=,并且2 2t s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 n+1 —s n =aT 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 1:t 2:t 3:......:t n =)1(:......:)23(:)12(:1----n n θ cos 2212221F F F F F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胡克定律: F = 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 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 F 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F2+ F2+ 2F F COS F2F 1212 合力的方向与F1成α角: αθ F2sin tgα= F1 F1+ F2cos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或∑F x=0∑F 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f= μN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 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 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ρVg(注意单位) 7、万有引力:F=G m1m2 r 2 (1).适用条件(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Mm = m V 22 4 2 G= m(R+h) =m(R+h) (R+h)2(R+h)2T 2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 1 -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习题 基础夯实 1.用“油膜法”测算分子的直径时,必须假设的前提是( ) A.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 B.认为油分子之间不存在间隙 C.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D.考虑相邻油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2.(2012·潍坊模拟)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 A.102 B.103 C.106 D.109 3.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 4.用筷子滴一滴水,体积约为0.1cm3,这一滴水中含有水分子的个数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1023mol-1,水的摩尔体积为V mol=18cm3/mol)( ) A.6×1023个B.3×1021个 C.6×1019个D.3×1017个 5.(成都高二期末)某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是M/N B.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是ρN/M C.分子的体积一定是M/(ρN) D.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是M/(ρN) 6.(2012·寿光高二检测)体积为V的油滴,落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滴的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油的摩尔质量为M,则一个油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 7.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400km,如果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试问这条大道需要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铁分子的直径为×10-10m,铁的摩尔质量为×10-2kg/mol) 8.(2011·南京高二检测)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应严禁污染水源。在某一水库中,一艘年久失修的快艇在水面上违规快速行驶,速度为8m/s,导致油箱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案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案 适用学科高中物理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全国人教版课时时长( 分钟) 60 知识点分子的大小,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与分子个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教学重点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探索物质组成的秘密。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谟克得特说过,万物都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这种古代的原子学说虽然没有实验根据,却包含着原子理论的萌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原子的存在早已不是猜想,而被实验所证实。 从本章开始学习热学,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事物,研究热现象的规律,从宏观的内能和微观的分子运动论两个方面讨论热现象,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人们对热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初中讲过的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是具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热学中,原子、离子、分子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 热学内容简介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3.热学的基本理论:由于热现象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是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一、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将一滴体积已知的小油滴, 滴在水面上, 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的散开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 此时油膜可看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看成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所以只要再测定出这层油膜的面积, 就可求出油分子直径的大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高一所有物理公式整理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 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 F F F 212sin cos θ 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α F 2 F F 1 θ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超全版)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 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 大全(超全版),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学习,更多高中物理知识请关注。 1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 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 =(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 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 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 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 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 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 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 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 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 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案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物理适用年级 高中二年级 适用区域 全国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 60 知识点分子的大小,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与分子个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教学重点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一、复习预习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探索物质组成的秘密。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谟克得特说过,万物都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这种古代的原子学说虽然没有实验根据,却包含着原子理论的萌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原子的存在早已不是猜想,而被实验所证实。 从本章开始学习热学,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事物,研究热现象的规律,从宏观的内能和微 观的分子运动论两个方面讨论热现象,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使人们对热现象的研究越来越 深入。 初中讲过的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是具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热学中,原子、离子、分子这些微粒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的规律,所以,统称为“分子” 热学内容简介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3.热学的基本理论:由于热现象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是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一、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动力学(运动与力) 五、振动与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六、功与能(功就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七、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八、气体的性质 九、电场 十、恒定电流 十一、磁场 十二、电磁感应 十三、电磁波 十四、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十五、原子与原子核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 t2-V 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 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臵速度Vs/2=[(V o2+ V t2)/2]1/2 6、位移s=V平t=V o2+at2/2=(Vt+Vo) t /2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就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就是定义式,不就是决定式; (2)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臵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典型例题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典型例题 [例1]试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为什么有不同的宏观特征? [分析]可以根据分子间距的不同,使得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也不同的特点去解释.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非常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其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作范围很小的无规则振动.因此,固体不但具有一定的体积,还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相当大,但与固体分子相比,液体分子可以在平衡位置附近作范围较大的无规则振动,而且液体分子的平衡位置不是固定的,是在不断地移动.因而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彼此间的作用力极为微小,其分子除了在与其他分子或器壁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外是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因而气体分子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直到碰撞时才改变方向.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容器. [说明]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就其本质来说是属于电性的,是由构成分子的带电粒子(电子、质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分子呈电中性,当两个分子相互接近时,每个分子的表面电荷(负)密度重新分布,在分子的某一部分上,电荷的平均距离变小,而在另一部分上则变大.这样,在两个分子上就形成带相反电荷的区域,从而产生分子间的吸引力.如果分子靠得更近,以致分子的外层电子开始叠合,由于同种电荷作用,分子便相互推斥了.[例2]已知下列物理量:M(摩尔质量)、m(分子质量)、ρ(物质密度)、V(摩尔体积)、v(分子体积)、N A(阿伏加德罗常数),由这些量组成以下关系式中,对固体、液体、气体都成立的是 [ ] 分析这六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题中各式的单位验算,立即可先排除A、D、F三个关系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