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二〇一八年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离子膜烧碱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离子膜烧碱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130000.7 平方米(折合约195.0 亩),代征地面积11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28830.7 平方米(折合约193.2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离子膜烧碱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离子膜烧碱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128830.7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88377.9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45449.9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118266.5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6232.6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9791.1 平方米,成品仓库6441.5 平方米),办公用房5668.6 平方米,职工宿舍3220.8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2061.4 平方米;绿化面积8502.8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31950.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28830.7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255.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了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两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该项目在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建设,总用地面积130000.7 平方米(折合约195.0 亩),预计总建筑面积145449.9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118266.5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6232.6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9791.1 平方米,成品仓库6441.5 平方米),办公用房5668.6 平方米,职工宿舍3220.8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2061.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88377.9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31950.0 平方米,绿化面积8502.8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28830.7 平方米;该项目工程容积率1.1 ,建筑系数68.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三)公用工程及其他

该项目建设公用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办公生活设施、

消防系统、污染物处理系统等,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及便捷舒适的配套环境。

五、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方案

该项目产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某某有限公司研发能力与发展规划而确定目标市场;项目投产后选定的生产经营范围是:生产(制造)销售离子膜烧碱。

(二)项目效益规划目标

根据预测,该项目达纲年的营业收入94563.8 万元,总成本费用74792.8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48.0 万元,年新增利税总额24405.2 万元,年利润总额19323.0 万元,年净利润14492.2 万元,年纳税总额9913.0 万元。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投资方案

1、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53271.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923.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7%;流动资金11347.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41114.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2%;建设期借款利息809.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

2、该项目建设投资41114.7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3799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3%,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7423.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7%;设备购置费19972.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5%;安装工程费59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1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7%,其中:土地使用权费163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预备费607.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TI)53271.5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某某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36825.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1%。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该项目全部借款总额1644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借款16445.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项目经营期申请流动资金借款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

3、该项目其他资金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

七、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

1、项目达纲年预期经营收益:94563.8 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74792.8 万元。

3、营业税金及附加448.0 万元。

4、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19323.0 万元。

5、项目达纲年净利润:14492.2 万元。

6、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9913.0 万元。

7、总投资收益率(ROI):37.7%。

8、资本金净利润率(ROE):52.5%。

9、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6.3%。

10、项目达纲年投资利税率:45.8%。

11、项目达纲年投资回报率:27.2%。

12、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税后):4.7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3、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达纲年)。

14、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 年(含建设期12 个月)。

15、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38.6%(达纲年)。

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离子膜烧碱生产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该项目建设期限规划为12 个月。

九、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目的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盈利能力。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二)报告编制原则

本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资的要求,确保该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的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编制遵循下述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该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2、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注重发挥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利用某某有限公司在离子膜烧碱方面的技术,使该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3、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某某有限公司和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离子膜烧碱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离子膜烧碱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技术,努力提高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对离子膜烧碱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xx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5、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

6、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该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保“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文明生产的目的。

7、重视施工设计工作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做好节能、环保、卫生、消防、安全等设计工作。同时,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该项目建成后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8、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9、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10、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立场、科学严谨的态度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价。

十、项目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和田地区及xx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离子膜烧碱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福布斯》杂志网站日前刊文说,“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正在推进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中国需要通过创新在全球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澳大利亚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蔡源说,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转型阶段,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正逐渐降低,水、电、土地等生产资料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也不断攀升,这促使中国制造业必须升级。近年来,中国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明显提速,促使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一批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蔡源说,中国有一些产业,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通信、电力装备等已经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以通信产业为例,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纽卡斯尔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熊榆说,中国引进或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技术或创新,在经过中国市场培育后,又催生了创新和变革,进而形成了世界性的影响力。

3、某某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离子膜烧碱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和田地区xx经济发展,为社会创造815 个就业机会,达纲年纳税总额9913.0 万元,可以促进xx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由此可见,该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该项目总投资53271.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1114.7 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809.1 万元,流动资金11347.7 万元;经测算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达纲年营业收入94563.8 万元,总成本费用74792.8 万元,年利税总额24405.2 万元,其中:年净利润14492.2 万元,纳税总额9913.0 万元(增值税4634.2 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48.0 万元,年缴纳企业所得税4830.8 万元),年利润总额

19323.0 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8.6%,全部投资回收期4.7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 年,该项目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通过本章上述所做的技术、经济、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离子膜烧碱生产建设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本报告认为:该项目所提供的离子膜烧碱市场前景良好,投资方向正确,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经济效益突出,因此,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并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22.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5.85%;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了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连续两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数仅次于美国(130多家)的第二大国。

(二)区位发展背景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8.7%,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2.13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5.42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60.71亿元,增长10.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1.6和6.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3.2:16.9:59.9。按户籍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90元,增长9.0%,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1424美元,比上年增长173美元。全年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不包含兵团)增加值10.42亿元,增长20.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增长35.3%;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45亿元,增长17.4%。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3.2%,主营业务收入28.26亿元,增长24.0%;实现利润总额2.72亿元,增长2.73倍。全地区9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9.97亿元,其中,2017年新增投资2.7亿元。入驻园区单位744家,其中工业企业640家,累计

实现工业总产值26.00亿元,带动和促进2.3万人就业。

(三)产业发展符合性

2014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达到了1.39亿元,较2013年提高了25.2%,平均研发强度(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达到了4.24%,明显高于上市公司总体平均1.03%的水平。具体来看,共有34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了5%,这些企业的数量超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总数的40%。离子膜烧碱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该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四)有利于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为社会提供815 个工作职位,可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可增加当地就业人的员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某某有限公司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前期调研、询价掌握的市场信息等准备工作,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条件与优势将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引领新常态,就要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韧性更好、潜力更足、回旋空间更大,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创新创业、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都孕育着重大机遇。我们要积极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势,在稳住经济运行的同时,积极谋“进”,以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更“活”的市场、更“实”的创新、更“宽”的政策,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新的增长“发动机”动力更充沛,让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2、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这些积极变化,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二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三是以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对比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稳增长因而持续获得新动能,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值得称道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通过对项目拟建场地缜密调研,充分考虑了项目生产所需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及土地成本等。

2、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后选定的项目最佳建设地点——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由某某有限公司承办的“离子膜烧碱生产建设项目”,拟选址在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工程场界为:东接健身广场,西靠幸福公园,南临园区主干线,北依(连)蓝天小区。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四方通衢、地形平坦、土地平整、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4、拟定建设区域属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30000.7 平方米(折合约195.0 亩),代征地面积11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28830.7 平方米(折合约193.2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离子膜烧碱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离子膜烧碱生产经营的需要。

二、土地权属类别

该项目拟建场区位于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土地性质为工业建设用地,其土地权属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归某某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130000.7 平方米(折合约195.0 亩),目前,土地征用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所使用土地均系通过土地出让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费1638.0 万元,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三、现有土地状况及征地拆迁条件

(一)现有土地状况

项目建设区域土地现状为净地,地上不存在需要拆除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等设施。(二)征地拆迁条件

该项目用地地面及地下均没有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没有拆迁工作量。

四、项目节约用地措施

1、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某某有限公司在利用土地资源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用地指标,根据建设内容、规模和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节约土地资源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某某有限公司根据xx的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园区对该项目地块的控制性指标,本着“经济适宜、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3、该项目依托xx工业园区已有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区域少建非生产性设施,因此,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节省建设投资。

4、该项目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专业化生产的原则,除了主要生产过程和关键工序由某某有限公司实施外,其他附属商品采取外协(外购)的方式,从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能源和土地资源。

5、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五、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该项目用地位于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用地周边交通便利,由于规划科学合理,项目与相邻大型建筑物有一定安全距离,与周围建筑物群体及城市规划要求协调一致,项目施工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构成任何影响,是该项目最为理想、最为合适的建设场所。

2、拟建项目用地位置周围5km以内没有地下矿藏、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项目建设不影响周围军事设施建设和使用,也不影响河道的防洪和排涝。

3、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离子膜烧碱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离子膜烧碱行业的理想场所。

4、场址周围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拟建工程地势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在xx工业园区工业项目占地规划区,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四周无污染源、自然景观及保护文物;供电、供水可靠,给、排水方便,而且,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远离居民区;所以,从场址周围环境概况、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工程的场址选择是科学合理的。

第四章总图布置

一、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

(一)平面布置总体方案

1、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2、根据某某有限公司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

3、达到工艺流程(生产程序)顺畅、原材料与各种物料的输送线路最短、货物人流分道、生产调度方便的标准要求。

4、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二)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2、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生产车间布置详见—《主要生产车间布置示意简图》。

(三)场区道路设计方案

1、某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场区所有道路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坡路及弯道等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设计。

2、道路在项目建设场区内呈环状布置,拟采用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

可以满足不同运输车辆行驶的功能要求。

3、场区道路布置满足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货物运输顺畅,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

4、应与场外道路衔接顺畅,便于企业运输车辆直接进入国道、高速公路等国家级道路网络,场区道路应与总平面布置、管线、绿化等协调一致。

5、道路设计注重道路之间的贯通,同时,场区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

(四)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在建筑形象上充分考虑工业建筑的特性及建筑风格的地方性,根据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明确等特点,设计将充分利用建设场地的自然地貌和气候特征,通过运用建筑设计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每个建筑物都具有良好的朝向及采光;考虑到当地气温及气候特点,在建筑物色彩方面采用浅淡色调,局部利用明快的暖色加以点缀。

(五)项目建设区绿化设计

1、场区绿化设计要达到“营造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之目的。

2、场区植物配置以本地区树种为主,绿化设计的树木花草配置应依据项目建设区域的总体布置、竖向、道路及管线综合布置等要求,并适合当地气象、土壤、生态习性与防护性能,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3、该项目绿化的重点是场区周边、办公区及主要道路两侧的空地,美化的重点是办公区,场区周边以高大乔木为主,办公区以绿色草坪、花坛为主,道路两侧以观赏树木、绿篱、草坪为主,适当结合花坛和垂直绿化,起到环境保护与美观的作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统一协调”的建筑空间。

(六)给排水布置方案

1、该项目用水由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给水管网统一供给,规划在场区内建

设完善的给水管网,接入场区外部现有给水管网,即可保证项目的正常用水。

2、给水系统由xx工业园区给水管网直供;场区给水网确定采用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系统的供水方式,在场区内形成环状,从而保证供水水压的平衡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3、项目所在地供水水源来自xx工业园区自来水厂,给水压力≥0.3Mpa,供水能力充足,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消防水源采用低压制,同一时间内按火灾一次考虑,室内外均设环状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00.0米,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大于2.0米。

二、运输组成

(一)运输组成总体设计

1、项目建设规划区内部和外部运输做到物料流向合理,场内部和外部运输、接卸、贮存形成完整的、连续的工作系统,尽量使场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

2、某某有限公司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可采用送货制;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企业的物流组成达到合理优化;把企业的组成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场内运输

1、场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2、场内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卸车进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转运,以及成品的装车外运;场内运输由装载机、叉车及胶轮车承担,其费用记入主车间设备配套费中,该项目资源配置可满足场内运输的需求。

(三)场外运输

1、场外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供给以及产品的外运;产品的远距离运输由汽车或铁路运输解决,xx社会运输力量充足,可满足该项目场外远距离运输的需求。

2、短距离的运输任务将利用社会运力解决,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因此,该项目不考虑增加汽车运输设备。

3、外部运输应尽量依托社会运输力量,从而减少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产成品、大宗原材料的运输,应避免多次倒运,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且提高运输效率。三、总图主要数据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30000.7 平方米,其中:代征地面积117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28830.7 平方米(折合约193.2 亩),场区总建筑面积145449.9 平方米,项目计容建筑面积145449.9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88377.9 平方米,绿化面积8502.8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31950.0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28830.7 平方米;该项目建筑系数68.6%,工程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第五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一、工程设计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和田地区xxxx工业园区属于工业用地,其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良好,适宜该项目建设。

(二)设计荷载(可变荷载标准值)

1、基本风压:0.45KN/㎡。

2、基本雪压:0.40KN/㎡。

3、风荷载:0.40kN/㎡。

4、雪荷载:0.30kN/㎡。

5、灰荷载:有灰源车间为1.0kN/㎡。

6、灰荷载:无灰源车间为0.5kN/㎡。

7、屋面荷载:上人屋面为2.0kN/㎡。

8、屋面荷载:不上人屋面为0.5kN/㎡。

9、楼面荷载:2.0KN/㎡加1.0KN/㎡(灵活隔断)。

10、会议室:2.0KN/㎡。

11、卫生间:4.0KN/㎡。

12、楼梯荷载:2.0KN/㎡。

13、疏散楼梯:3.5KN/㎡。

14、外挑阳台:2.5KN/㎡。

15、地坑盖、站台、设备基础挑出走道为10.0kN/㎡。

16、楼面荷载:生产车间平台、楼梯、输送机转运站为4.0kN/㎡。

二、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1、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的规定,该项目中所有

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一)产品及规模 现有工程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为: 烧碱30000t/a,液氯18000t/a,盐酸21000t/a。 (二)生产工艺 该厂现有3万吨/年烧碱装置为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化盐、电解、氢处理、氯处理、液氯、碱蒸发、盐酸等工段。 1、盐水工段 盐水生产是将原料盐溶解成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经精制反应、澄清、过滤、中和等过程使之成为电解所需的合格的精盐水。在盐水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主要是盐泥。 2、电解工段 将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连续均匀地分别输入各个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盐水被电解生成H2、Cl2、NaOH溶液。 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

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反应原理为: 阳极反应:2Cl-2e → Cl2 阴极反应:2H2O+2e →H2↑+2OH- Na++OH-→ NaOH 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 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时产生0.886吨氯气及0.025吨氢气,需要折合100%NaCl1.461吨。 3、氢气处理工段 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4、氯气处理及液氯工段 由电解来的80~90℃的高温氯气首先经过冷却,然后经三组并联的泡沫干燥塔,在塔板上与溢流下来的浓硫酸呈泡沫状充分接触,氯气中的水份被浓硫酸除去。 冷却时产生的含氯废水,现有装置直接排全厂循环水池。 由氯气处工序来的压缩氯气,经液化机组以氨制冷,将氯气在低温下液化,冷凝下来的液氯进入计量槽和液氯贮槽,并灌瓶包装出售,液化尾气送盐酸工段。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离子膜烧碱工艺流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cb7880984.html,/thread-437527-1-1.html CAD 邢家悟主编《离子膜法制烧碱操作问答》(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第一章盐水精制甲元 1.盐水精制的目的 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海盐、湖盐、岩盐或卤水中的哪一种原料,都含有Ca2+、Mg2+、SO2-等无机杂质,以及细菌、藻类残体、腐殖酸等天然有机物和机械杂质。这些杂质在化盐时会被带入盐水系统中,如不去除将会造成离子膜的损伤,从而使其效率下降,破坏电解槽的正常生产,并使离子膜的寿命大幅度缩短。盐水中一些杂质会在电解槽中产生副反应,降低阳极电流效率,并对阳极寿命产生影响。因此,盐水必须进行精制操作除去盐水中的大量杂质,生产满足离子膜电解槽运行要求的精制盐水。 2.盐水精制工艺简述 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传统絮凝沉降盐水精制工艺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发展;目前用于离子膜法电解的盐水精制工艺是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增加二次过滤和二次精制先进工艺技术形成的。其工艺流程为∶饱和粗盐水加入精制反应剂,经过精制反应后加入絮凝剂进入澄清桶澄清,澄清盐水经砂滤器粗滤后,再经α-纤维素预涂碳素管过滤器二次过滤,使盐水中的悬浮物小于1×10-6,然后进入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得到满足离子膜电解槽运行要求的精制盐水。其工艺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第二章电解单元 92.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离子膜电解槽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将盐水电解,生成NaOH、Cl2、H2,如图20所示,在离子膜电解槽阳极室(图示左侧),盐水在离子膜电

解槽中电离成Na+和Cl-,其中Na+在电荷作用下,通过具有选择性的阳离子膜迁移到阴极室(图示右侧),留下的Cl-在阳极电解作用下生成氯气。阴极室内的H2O电离成为H+和OH-,其中OH-被具有选择性的阳离子挡在阴极室与从阳极室过来的Na+结合成为产物NaOH,H+在阴极电解作用下生成氢气。 93.离子膜电解槽的类型 离子膜电解槽按照单元槽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图21)和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图22)。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是指在一个单元槽上只有一种电极,即单元槽是阳极单元槽或阴极单元槽,不存在一个单元槽上既有阳极又有阴极的情况。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是指在一个单元槽上,既有阳极又有阴极(每台离子膜电解槽的最端头的端单元槽除外),是阴阳极一体的单元槽。 94.不同类型离子膜电解槽的供电方式 离子膜电解槽的供电方式有两种∶并联和串联。在一台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内部(参见图23),直流供电电路是并联的,因此总电流即为通过各个单元槽的电流之和,各单元槽的电压基本相等,所以单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的特点是低电压大电流。

离子膜烧碱装置工艺培训课件

离子膜烧碱装臵工艺培训课件 一、装臵简介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有二套离子膜烧碱生产装臵,一是1993年建成投产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强制式循环电槽工艺的20000t/a离子膜装臵,一是2001年12月份建成投产采用日本旭化成自然式循环电槽工艺的50000t/a离子膜装臵。 二、烧碱制碱技术的发展历程 烧碱从电石法、水银法、隔膜阳极法发展到离子膜制碱技术。 离子膜烧碱制碱技术是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生产,最早由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西欧伍德等化工公司实现工业生产。主要是膜和相应电解槽的发展决定离子膜制碱技术。 膜和电解槽的发展历程与离子膜烧碱技术发展是同步的,目前离子膜只有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旭硝子公司生产,我国去年开始山东东岳集团才开始生产出用于强制循环的膜。电解槽从最开始的单级式电解槽发展到强制循环电解槽、自然循环电解槽、高电密电解槽、零极距电解槽及零极距高电密电解槽。 三、装臵工序简介 装臵分为20000t/a离子膜装臵精制、电解工序、氢处理工序,氯气送50000t/a离子膜装臵氯干燥处理;50000t/a离子膜装臵分为

精制工序、电解工序、淡盐水脱氯工序、蒸发工序、氯气处理工序、氢处理工序。 四、原材料产品简绍 产品性质 30%离子膜烧碱 30%离子膜烧碱化学分子式NaOH,比重约1.3左右,分子量40,凝固点4.65℃,生成热101.99 千卡/克分子,熔点318.4℃、沸点1390℃。30%离子膜烧碱为无色粘状液体,呈强碱性,对皮肤、角膜、动物纤维有强腐蚀性,可吸收氯气和二氧化碳。离子膜烧碱广泛用于造纸、冶金、纺织、无机化工、军工领域,是一种基本无机化工原料。 氯气(Cl2) 氯气化学分子式Cl2,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为3.21,是空气的2.45倍。易溶于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在常温下,氯气被加压到0.6~0.8M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5~40℃时就能液化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液氯的密度为 1.47,熔点-102℃,沸点-34.6℃,气化热62kcal/kg(36℃)。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液氯为第二类危险化学品,人体吸入浓度为2.5mg/m的氯气时,就会死亡。氯气爆炸的危害包括两部分:爆炸本身造成的危害及泄漏的氯气造成的二次危害常温下水中的溶解度为5~7g/l,湿氯气对绝大部分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氯气与氢气混合后在温度和光的作用下可

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及配套9万吨年双氧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及配套9万吨/年双氧水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1.1工程名称 (1) 1.2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1) 1.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1) 2 工程分析 (4) 2.1离子膜装置工程分析 (4) 2.2.1主要原辅材料 (4) 2.2.2生产工艺流程 (4) 2.2.3污染源强分析 (8) 2.2双氧水装置工程分析 (10) 2.2.1主要原辅材料 (10) 2.2.2工艺流程 (10) 2.2.3污染源强分析 (12) 2.3公用工程污染源强分析 (13) 2.4项目三废污染源汇总 (15) 2.4.1废水 (15) 2.4.2废气 (15) 2.4.3固废 (16) 2.5项目实施后生态园区污染源强汇总 (16) 2.5.1 废水 (16) 2.5.2 废气 (16) 4.8.3 固废 (18) 3 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19) 3.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9) 3.2主要敏感点和保护目标 (20) 4 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21) 5 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23) 5.1废水的治理措施 (23) 5.2废气的治理措施 (23) 5.3废渣的治理措施 (25) 5.4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25) 6 总量控制和公众参与 (27)

6.1总量控制 (27) 6.2公众参与调查 (27) 7 环境可行性结论 (28) 8 环评综合结论 (28)

1 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 (1)项目名称: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及配套9万吨/年双氧水项目 (2)工程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东区闰土生态工业园。 (4)项目规模:建设投资额为61838万元。本项目总定员120人,生产工人在闰土现有各厂内调配(公司不新增人员),生产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年操作时间330天(8000小时)。 (5)工程组成:本项目建筑均为生产及其辅助用房,新建建筑面积约为25214m2。 1.2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见表1-1。 表1-1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1.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1)总图运输 厂外运输:32%烧碱、液氯及其他辅助原料主要采用汽车运输,原盐在上虞港码头建成前,可考虑用火车加汽车送到盐仓库,上虞港码头建成后,原盐可

离子膜烧碱生产原理

离子膜烧碱生产原理 烧碱生产是以超纯盐水为原料,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中进行强烈的电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在阳极室中氯化钠按下列方式在溶液中进行电离: NaCl → Na+ + Cl- 主要阳极反应为阴离子Cl-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生成氯气 2Cl-→ Cl 2 + 2e- 阳极室的Na+和水通过离子交换膜一起传输到阴极室. 阴极室的水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如下的电解反应: 2H 2O + 2e-→ H 2 + 2OH- 阴极室最开始的反应是阳离子H+得到电子被还原为H 2 ,同时产生OH-。 Na+和OH-结合生成NaOH: Na+ + OH-→ NaOH 整个电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Cl + 2H 2O → 2NaOH + Cl 2 + H 2 为了调节阴极室中NaOH的浓度在NaOH循环管中加入纯水 淡盐水和Cl 2 一起排放出阳极室外。 阴极室中产生的烧碱和H 2 一起排放出阴极室外。 把循环碱液用纯水稀释后重新加到阴极室中。 上述电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 在电解进行过程中,由于阳极中的一部分Cl-透过了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阴极液就受到了少量盐的污染。一般来说,膜的电流效率越低,阴极液的盐污染程度就越高。 电解时,由于OH-在电场作用下由阴极室向阳极室移动,我们称之为OH-反渗透。Na+传输量的减少取决于OH-的透过离子膜的多少。电解槽电流效率的减少和OH-的减少直接有关。当阴极室OH-浓度增加时,电流效率减少。因此所生产烧碱的浓度受到限制,一般为32-35wt%此外,还要取决所用膜的类型。 新装膜原理上只允许Na+和少量的OH-和Cl-透过。实际上膜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膜工作时间的增加,阴离子透过膜的量也相应增加,槽的电流效率下降,阳极室由于下面的副反应PH值增加: 电化学副反应 ·H 2 O被氧化产生氧气

离子膜烧碱工程-设备防腐蚀方案

离子膜烧碱工程 设备防腐蚀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二○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目录 目录 (1) 一、编制说明 (2) 一、编制说明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施工流程及准备 (4) 五、施工工艺 (5) 六、防腐层检查 (7) 七、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7) 八、劳动力组织及机具计划 (7) 九、安全技术措施 (8) 十、质量保证措施 (8)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为离子膜烧碱工程之设备防腐蚀方案,用于安装现场施工指导及要求; 具体防腐蚀技术要求及材料选用是结合其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用。 二、编制依据 1.《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 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3.《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4.设计院设计施工图纸 三、工程概况 1、本项目设备防腐蚀共计:七台;池体防腐蚀共计:五台; 具体规格如下:表1

2、防腐基本形式: a、设备防腐蚀:内表面JDF-H环氧玻璃鳞片,采用刷涂及喷涂相结合方式;涂装采 用二底三面,涂层达300um;外表面使用氯磺化聚乙烯漆二底两面; b、钢结构防腐蚀:表面JDF-H环氧玻璃鳞片,采用刷涂及喷涂相结合方式;涂装采 用二底三面,涂层达300um; c、池体防腐蚀:内表面JDF-H环氧玻璃鳞片胶泥,采用刮涂及刷涂相结合方式;涂 装采用环氧玻璃鳞片底层二道,环氧玻璃鳞片胶泥二道,环氧玻璃鳞片罩面二道,涂层达2mm; d、除锈等级:Sa2.5级; 3、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现针对道尔澄清桶内表面防腐蚀做着重描述: 3.1澄清桶具备施工的条件: a、该设备内件施工已结束,焊缝表在应平整、无气孔、夹渣及焊瘤,焊缝高度不得≥ 2mm,要彻底清除飞溅物,焊缝需打磨至圆滑过渡,经监理机构验收具备防腐蚀施 工条件; b、设备转角及锐角部位应保证焊接要求,焊缝应细致打磨成钝角,形成圆滑过渡,不 得有毛刺和棱角; c、各种须在防腐蚀施工完毕及交叉施工的构件已完成预安装工作,以减少已完成防腐

公司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司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某公司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一)产品及规模 现有工程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为: 烧碱30000t/a,液氯18000t/a,盐酸21000t/a。 (二)生产工艺 该厂现有3万吨/年烧碱装置为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化盐、电解、氢处理、氯处理、液氯、碱蒸发、盐酸等工段。 1、盐水工段 盐水生产是将原料盐溶解成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经精制反应、澄清、过滤、中和等过程使之成为电解所需的合格的精盐水。在盐水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主要是盐泥。 2、电解工段 将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连续均匀地分别输入各个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盐水被电解生成H2、Cl2、NaOH溶液。 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反应原理为: 阳极反应:2Cl-2e → Cl2 阴极反应:2H2O+2e →H2↑+2OH-

Na++OH-→ NaOH 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 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时产生吨氯气及吨氢气,需要折合100%吨。 3、氢气处理工段 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4、氯气处理及液氯工段 由电解来的80~90℃的高温氯气首先经过冷却,然后经三组并联的泡沫干燥塔,在塔板上与溢流下来的浓硫酸呈泡沫状充分接触,氯气中的水份被浓硫酸除去。 冷却时产生的含氯废水,现有装置直接排全厂循环水池。 由氯气处工序来的压缩氯气,经液化机组以氨制冷,将氯气在低温下液化,冷凝下来的液氯进入计量槽和液氯贮槽,并灌瓶包装出售,液化尾气送盐酸工段。 5、电解液蒸发工段 来自电解工段的电解液含碱浓度只有10%左右,把电解液用泵送入三效蒸发器,经过蒸发,碱液被浓缩至32-35%,然后进行冷却、配碱,分配合格的碱用泵送入碱栈台。 6、盐酸合成工段 反应式:H2+Cl2=2HCl

离子膜烧碱的工业分析

离子膜烧碱的工业分析-----中间产品及副产物分析 离子膜烧碱就是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而制成烧碱(即氢氧化钠)。其主要原理是因为使用的阳离子交换膜,该膜有特殊的选择透过性,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即只允许H+、Na+通过,而Cl-、OH-和两极产物H2和Cl2无法通过,因而起到了防止阳极产物Cl2和阴极产物H2相混合而可能导致爆炸的危险,还起到了避免Cl2和阴极另一产物NaOH反应而生成NaClO影响烧碱纯度的作用。 离子膜法电解制碱是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烧碱当中最先进的工艺方法,具有能耗低、三废污染少、成本低及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副产的氯气和氢气,可以合成盐酸,或深加工氯下游产品如PVC、有机硅及甲烷氯化物等。 淡盐水脱氯 淡盐水脱氯有两种工艺路线:一种采用空气吹除法,该法脱氯效果欠佳,从淡盐水中分离出来的废氯气纯度低,无法汇入湿氯气总管送氯气处理工序,只能由烧碱液循环吸收,制成次氯酸钠溶液。另一种采用真空脱氯法,该法脱氯效果较好,通过蒸汽喷射器或真空泵提供的真空系统将含氯淡盐水中的游离氯抽出分离后进入湿氯气总管。建议采用真空法淡盐水脱氯工艺技术。 氯氢处理(含废氯气处理) 1、氯气处理 由电解槽出来的湿氯气,温度高并伴有大量的水蒸气和杂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必须经过冷却、干燥和净化处理。 氯气处理系统分为冷却、干燥、输送三部分。 冷却选用填料式洗涤塔,能够较好地除去湿氯气带出的盐雾,填料采用CPVC 花环。氯气冷凝下来的氯水回收送淡盐水脱氯工序。 对于干燥部分,在实践应用中已采用过多种干燥塔型和不同的组合方式,比较典型的有: a、一段泡沫塔、二段泡沫塔; b、一段填料塔、二段泡沫塔; c、一段填料塔、二段泡罩塔。 国内采用最多的是填料塔和泡沫塔组合,这是两种典型的塔。 泡沫塔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塔板数多;缺点是操作弹性小、不便于增加硫酸循环量,操作弹性仅为15%,塔板阻力降大,一般为100-200mmH2O, 而且开孔的加工精度、酸泥沉积等因素易影响其操作稳定性。 填料塔操作弹性大,易操作,压降小,但投资大,有效塔板数少。 泡罩塔的特点介于泡沫塔与填料塔制碱,塔板数多,压降与泡沫塔相当,操作弹

离子膜烧碱装置工艺培训课件

离子膜烧碱装置工艺培训课件 一、装置简介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有二套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一是1993年建成投产采用日本旭化成公司强制式循环电槽工艺的20000t/a离子膜装置,一是2001年12月份建成投产采用日本旭化成自然式循环电槽工艺的50000t/a离子膜装置。 二、烧碱制碱技术的发展历程 烧碱从电石法、水银法、隔膜阳极法发展到离子膜制碱技术。 离子膜烧碱制碱技术是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生产,最早由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西欧伍德等化工公司实现工业生产。主要是膜和相应电解槽的发展决定离子膜制碱技术。 膜和电解槽的发展历程与离子膜烧碱技术发展是同步的,目前离子膜只有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旭硝子公司生产,我国去年开始东岳集团才开始生产出用于强制循环的膜。电解槽从最开始的单级式电解槽发展到强制循环电解槽、自然循环电解槽、高电密电解槽、零极距电解槽及零极距高电密电解槽。 三、装置工序简介 装置分为20000t/a离子膜装置精制、电解工序、氢处理工序,氯气送50000t/a离子膜装置氯干燥处理;50000t/a离子膜装置分

为精制工序、电解工序、淡盐水脱氯工序、蒸发工序、氯气处理工序、氢处理工序。 四、原材料产品简绍 产品性质 30%离子膜烧碱 30%离子膜烧碱化学分子式NaOH,比重约1.3左右,分子量40,凝固点4.65℃,生成热101.99 千卡/克分子,熔点318.4℃、沸点1390℃。30%离子膜烧碱为无色粘状液体,呈强碱性,对皮肤、角膜、动物纤维有强腐蚀性,可吸收氯气和二氧化碳。离子膜烧碱广泛用于造纸、冶金、纺织、无机化工、军工领域,是一种基本无机化工原料。 氯气(Cl2) 氯气化学分子式Cl2,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为3.21,是空气的2.45倍。易溶于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在常温下,氯气被加压到0.6~0.8M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5~40℃时就能液化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液氯的密度为1.47,熔点-102℃,沸点-34.6℃,气化热62kcal/kg(36℃)。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液氯为第二类危险化学品,人体吸入浓度为2.5mg/m的氯气时,就会死亡。氯气爆炸的危害包括两部分:爆炸本身造成的危害及泄漏的氯气造成的二次危害常温下水中的溶解度为5~7g/l,湿氯气对绝大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AB004—2002 2002—05—10发布2002—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1.1 本规定规定了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安全使用要求、生产安全技术规定、机电设备的安全技术规定、检修的特殊安全要求、劳动保护和劳动环境的安全规定以及消防和现场急救。 1.2 本规定提出的内容仅限于离子膜法工艺装置中共性的安全生产要求,对不同离子膜法工艺装置的各种特殊规定,仍应按相应的规定执行。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技术改造的离子膜法烧碱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要求,应同时符合《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HG20571-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SH3047《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GBJ16-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HGJ-28-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HG23011-1999《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GB11984-89《氯气安全规程》 3 物料的安全使用要求 3.1 化盐用水、卤水(井盐)、原盐必须定期或者按批次进行铵含量分析,以确保电解用的盐水中铵含量符合要求。 3.2 辅助材料中的纯碱、亚硫酸钠和氯化钡、α-纤维素,分属有害品或毒害品;烧碱、盐酸、硫酸等属强腐蚀剂,应定点储存,做好标识。储运系统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储罐周围应设围堰,并用防渗防腐材料铺砌,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4 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4.1 主要安全指标*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总结

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总结 本文着重介绍了离子膜法制烧碱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以及影响碱液蒸发的因素。标签:离子膜法隔膜法蒸汽分离器 离子膜法制烧碱是烧碱生产工艺的常用制法之一,但是在目前烧碱生产工艺中所见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的认识一下子膜法制烧碱的工艺特点 一、离子膜法碱液蒸发的特点 1.流程简单,简化设备,易于操作。由于离子膜碱液仅含有极微量的盐,所以,在其整个蒸发浓缩过程中,即使是生产99的固碱,也无须除盐。这就是极大的简化了流程设备,即隔膜碱蒸发必须有的除盐的设备及工艺工程都被取消(如旋液分离器、盐沉降槽、分离机、回收母液贮罐等),而且,由于在蒸发过程中没有盐的析出,也就很难发生管道阻塞,系统打水问题,使操作容易进行。 2.浓度高,蒸发水量少,蒸汽消耗低。离子膜法碱液的浓度高,一般在30~33,比隔膜法碱液的10~11要高很大,因而大量的减少了浓缩所用的蒸汽。若以32的碱液为例,如果产品的浓度为50,则每吨50的成品碱需蒸出水量为:1.15t,而隔膜法电解碱液若同样浓缩到50,则一般要蒸出6.5t的水量(隔膜碱液浓度按10.5计)。也就是说,浓缩到同样的50,离子膜碱液蒸发比隔膜碱液蒸发少蒸出约5. 4t水。由于蒸发水量的减少,蒸汽消耗就大幅度下降。以双效流程为例,一般仅耗汽0.73~0.78t/t(100碱),另外蒸汽的空间也相应的减少,使设备的投资也相应的降低。 二、影响碱液蒸发的因素 1.生蒸汽压力。蒸汽是碱液蒸发中的主要热源,生蒸汽(或称一次蒸汽)的压力高低对蒸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常较高的一次蒸汽压力,使系统获得较大的温差,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也相应的增加,因而也使装备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当然,蒸汽压力也不能过高,因为过高的蒸汽压力容易使加热管内碱液温度上升过高,造成液体的沸腾,形成汽膜,降低了传热系数,反而使装备能力受到影响。同样,蒸汽压力偏低,经过加热器的碱液不能达到需要的温度,减少了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使蒸发强度降低。 因此,选择适宜的蒸汽压力是保证蒸发强度的重要因素。另外,保持蒸汽的饱和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饱和蒸汽冷凝潜热是其可提供的最大热量;再则,保持蒸汽压力的稳定也是保持操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加热蒸汽压力的波动,就会使蒸发过程很不稳定,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出口物料的浓度、温度,甚至影响液面、真空度、产品质量等。 2.蒸发器的液位控制。在循环蒸发器的蒸发过程中,维持恒定的蒸发器液位

膜法脱硝工艺在离子膜烧碱生产中的应用

膜法脱硝工艺在离子膜烧碱生产中的应用 彭祥燕 张中华 王兴华 邹先军 (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412004) [关键词]烧碱 膜法脱硝 应用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前脱硝的两种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着重介绍了膜法脱硝在年产18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Application of sulfate-removing by membrane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eng xiangyan,Zhang zhonghua,Wang xinhua,Zou xianjun (Hunan Zhuzhou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Ltd.-CNSIC, Zhuzhou 412004,China) Key words: caustic soda; sulfate removed by membrane method; application Abstract:This paper is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wo sulfate-removing method, have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sulfate-removing by membrane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of 180000t/a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前言 在烧碱生产过程中,盐水精制是主要工序之一,为保障电解工 序乃至整个烧碱的正常生产,必须保证盐水质量达到规定的工艺指 标。盐水中的SO42-过高会增加电解过程中的副反应,导致电流效率普 遍下降,严重影响离子膜烧碱的正常生产,为此大多生产厂家规定其 浓度不得超过5g/ L[1]。在离子膜电解生产烧碱的流程中,通过盐水 的回用,原盐(或卤水)中所含的SO42-和加入亚硫酸钠等产生的SO42-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概论 (1) 一、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置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置原则 (26) (二)设备配置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年产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离子膜烧碱工艺(整理过)要点

离子膜烧碱工艺 一、工艺流程简介 烧碱目前以离子膜工艺为主。按流程顺序分为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精制、电 解、淡盐水脱氯、Cl 2处理、H 2 处理等工序。核心工序是二次盐水精制和电解部 分。 盐水一次精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悬浮物(SS)与各种杂质离子的含量在要求的范围内,为盐水二次精制作准备。盐水二次精制最主要部分是螯合树脂塔,,使粗盐水经过树脂塔后除去二价阳离子。部分工艺在二次精制中盐水进螯合树脂塔之前设置碳素管或其它类型过滤器,以进一步降低盐水中的悬浮物的含量。电解部分是烧碱制备流程的关键工序,符合电解要求指标的精制盐水流经电解槽时,在一定直流电作用下,离子经离子交换膜的发生迁移,最终在阴极液相形成 烧碱,阳极液相产生淡盐水,阴极气相生成H 2,阳极气相生成Cl 2 。 二、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的主要生产流程 工艺流程图 精制的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纯水(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阴极 室,通电后H 2O在阴极表面放电生成H 2 ,Na+则穿过离子膜由阳极室进入阴极室, 此时阴极室导入的阴极液中含有NaOH;Cl-则在阳极表面放电生成Cl 2 。电解后的淡盐水则从阳极室导出,经添加食盐增加浓度后可循环利用。 阴极室注入纯水而非NaCl溶液的原因是阴极室发生反应为2H++2e-=H2↑;而Na+则可透过离子膜到达阴极室生成NaOH溶液,但在电解开始时,为增强溶液导电性,同时又不引入新杂质,阴极室水中往往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

三、具体工艺流程 盐水精制单元 工艺简述:饱和粗盐水加入精制反应剂,经过精制反应后加入絮凝剂进入澄清桶澄清,澄清盐水经砂滤器粗滤后,再经α-纤维素预涂碳素管过滤器二次过滤,使盐水中的悬浮物小于1×10-6,然后进入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得到满足离子膜电解槽运行要求的精制盐水。其工艺流程简图如图1所示。 ①一次盐水精制 一次澄清盐水的制备是氯碱生产工艺至关重要的工段,精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bc 精制原理 ①除镁 镁离子常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原盐中,精制时向粗盐水中加入 烧碱溶液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沉淀。 反应方程式:MgCl 2+2NaOH=Mg(OH) 2 ↓+2NaCl 离子反应方程式:Mg2++2OH-=Mg(OH) 2 ↓ 为使反应完全,控制氢氧化钠过量,本反应速度快几乎瞬间完成,是本工艺中的前反应。 ②除钙 钙离子一般以氯化钙和硫酸钙的形式存在于原盐中,精制时向粗盐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反应方程式: CaCl 2+Na 2 C0 3 =CaC0 3 ↓+2NaCl CaS0 4+Na 2 C0 3 =CaC0 3 ↓+Na 2 S0 4 离子反应方程式: Ca2++CO 32-=CaC0 3 ↓ 为使反应完全,碳酸钠一般控制过量,本反应速度较慢,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在50℃左右,在碳酸钠过量情况下需半小时方能

最新离子膜烧碱工艺

离子膜法制烧碱 1 2 ——10化工班 3 第四组全体成员 4 一、世界离子膜法电解装置发展历程 5 (一)第一阶段为萌发成长期 6 1、“四竞争” 7 (1)复极槽与单极槽的竞争 8 复极槽是低电压、高电压,在复极槽中,各个阴阳极单元串联而成,从而使每个电槽的槽电流相对较小,而槽电压相对较高,这对整流效率来将是一9 10 般有利的。复极槽具有流程短,设备台数少,易采用计算机控制,占地面积少,11 节省电解厂面积等优势。单极槽是高电流,低电压,在单极槽中,电流并联式12 的流经各电极对,由于电流流经的通道较长,致使电压降较高,唯有把各“电13 极对”的尺寸减少或引入内部铜导体后,才可将槽电压降低。初期的离子膜单14 极槽在运行中一旦发现某槽泄露或者有问题,可与隔膜槽一样借助停槽开关,单独停槽检修或者更换,以防止对其他电槽的影响,不至于因局部事故而影响 15 16 全厂生产。单极槽可传入隔膜槽系统逐步替换隔膜槽而成为离子膜法电解。 17 (2)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的竞争 自然循环是靠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差推动电解液循环的,具有动力消耗小,循 18 19 环量大,对膜冲击小,压力稳定,运行安全等特点,但是生产符合一般不能低20 于50%,不像强制循环那样有高压差和因操作上压差波动二造成膜的机械损伤; 强制循环是采用崩推动电解液循环,增加电解反应过程中电解液在电解液内 21 22 部循环的推动力,具有不受低电流负荷的影响、循环量易控制等特点,但动力

消耗大,对摸冲击大,压力不稳定。 23 24 (3)单元槽有效面积的竞争 25 单元槽有效面积增大可以有效地提高离子膜利用率,减少更换和维修费。但 是并非面积越大越好,面积过大,离子交换膜的实际强度就难以支撑,也会造26 27 成垫圈泄露。 28 (4)压滤机式压紧与单元组合式压紧的竞争 29 压滤式电解槽是把多个单元槽用一个压紧装置压紧加以封闭,特点在于组装 30 简单,膜内不受压,无接触电压损失,但需要有较高的压紧力,密封面加工要 31 精密、单片槽加工精度要求高,存在槽框加工误差累积问题; 32 单元组合式电解槽是单独地将每一电极对的法兰夹夹紧,以达到可靠的密封 33 要求, 34 2、“四趋向” 35 36 (1)电流密度趋向提高; 37 (2)单元槽数量趋向增多; 38 (3)单槽产能趋向增大; 39 (4)直流电耗趋向降低。 40 41 42 (二)第二阶段新发展时期 43 (1)2001年,旭硝子公司退出了离子膜电解槽制造业,将AZEC型电解槽的

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安全保证剖析

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安全保证 在电解烧碱技术中,电解产品氯气剧毒,氢气易与空气或氯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气体,烧碱、盐酸则为强腐蚀性物质,此外,电解生产时所用直流电的电压较高,有触电和被电流灼伤的危险;因此,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灼伤和触电等。在多层安全防护设计的理念下,从核心层的工艺本质安全开始,经过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安全连锁系统、安全附件和结构防护,逐层向外扩展至应急处置救援防护,共7方面 来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1工艺本质安全 1.1防腐措施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电解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烧碱、盐酸、硫酸、次氯酸钠溶液等物质,对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且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逸出,或者烧碱、盐酸、次氯酸钠溶液等泄漏,会对建筑、设备产生腐蚀;长时间接触盐水,一些金属设备也会被腐蚀。若重要建筑和设备的关键结构被腐蚀,结构损坏,强度下降,还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电解会产生高温湿氯气,淡盐水中也含有少量氯气,如果氯气处理设备、管线、法兰等选材不合理,将会腐蚀穿孔,物料泄漏。因此,生产中使用的工艺管道、设备、仪表等的防腐工作尤为重 要。

(1)接触盐水(含微量游离氯)的设备,一般应采用碳钢衬鳞片玻璃钢树脂或采用整体玻璃钢的材质;泵的材料多选用钛泵或铸铁衬聚四氟乙烯。树脂塔等几台设备,应采用碳钢衬低Ca2+、Mg2+的橡胶,以保证人电解槽盐水的高纯性;对于氯化钠盐水管线大多采用钢衬聚 烯烃管道、非金属管道等。 (2)电解工序,主要是阳极液、阴极液系统设备的防腐及离子膜电解槽的防腐。接触淡盐水的设备、泵的材质,一般采用钛材,如阳极液循环槽,主要是阳极液的腐蚀,所以选用钛材,其后的淡盐水泵、脱氯塔也选用钛材。而接触阴极液设备,由于碱的浓度较高、温度较高,所以使用SUS310S不锈钢;阀门、管道、管件材料较多采用非金属材料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氯化聚氯乙烯(CPVC)、硬聚氯乙烯(PVC)、玻璃钢(FBP)等,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保证了防腐蚀效 果。 (3)氯处理工序,接触介质为氯气、水的设备一般选用玻璃钢,换热器选用钛材;经洗涤、冷却后的氯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接触浓硫酸、氯气的设备采用PVC,外部用FRP加强;接触质量分数为75%-92%的浓硫酸(含微量的溶解氯)的换热器应采用哈氏合金;接触质量分数为92%以上的浓硫酸的换热器采用316L;因为浓硫酸能使碳钢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其他设备采用碳钢,可以达到防腐目的。 (4)离子膜法烧碱装置所涉及的设备及其附件(平台、支座、楼梯、扶手等,但不包括土建钢结构)和管道、管道组件、管架等需要外部 防腐设计。

1万吨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关键内容 部分) 第三章工程分析 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 (一)产品及规模 现有工程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为: 烧碱30000t/a,液氯18000t/a,盐酸21000t/a。 (二)生产工艺 该厂现有3万吨/年烧碱装置为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化盐、电解、氢处理、氯处理、液氯、碱蒸发、盐酸等工段。 1、盐水工段 盐水生产是将原料盐溶解成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经精制反应、澄清、过滤、中和等过程使之成为电解所需的合格的精盐水。在盐水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主要是盐泥。 2、电解工段 将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连续均匀地分别输入各个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盐水被电解生成H2、Cl2、NaOH溶液。 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反应原理为:阳极反应:2Cl-2e → Cl2 阴极反应:2H2O+2e →H2↑+2OH- Na++OH-→ NaOH 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 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

时产生0.886吨氯气及0.025吨氢气,需要折合100%NaCl1.461吨。 3、氢气处理工段 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4、氯气处理及液氯工段 由电解来的80~90℃的高温氯气首先经过冷却,然后经三组并联的泡沫干燥塔,在塔板上与溢流下来的浓硫酸呈泡沫状充分接触,氯气中的水份被浓硫酸除去。 冷却时产生的含氯废水,现有装置直接排全厂循环水池。 由氯气处工序来的压缩氯气,经液化机组以氨制冷,将氯气在低温下液化,冷凝下来的液氯进入计量槽和液氯贮槽,并灌瓶包装出售,液化尾气送盐酸工段。 5、电解液蒸发工段 来自电解工段的电解液含碱浓度只有10%左右,把电解液用泵送入三效蒸发器,经过蒸发,碱液被浓缩至32-35%,然后进行冷却、配碱,分配合格的碱用泵送入碱栈台。 6、盐酸合成工段 反应式:H2+Cl2=2HCl 自氯氢处理来的氯气和氢气分别进入各自的缓冲器,再经各自的阻火器后,进入合成炉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由顶部加入的来自尾气吸收塔的稀盐酸吸收,再冷却制成盐酸,未被吸收的氯化氢气体经尾气吸收塔用水吸收,生成稀盐酸流入合成炉,剩余尾气由水喷射泵抽走。制成的盐酸送入成品酸罐出售。 工艺流程见图3-1。

离子膜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离子膜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离子膜法食盐电解制取烧碱的生产。 第二章物料的安全要求 第二条化盐用水、原盐及纯碱需定期分析铵含量,以确保电解用盐水对铵量的要求≤1ppm。 第三条辅助材料:氯化钡属有毒物品,应定点贮存,由专人负责。 第四条氯中含水≤100ppm。 第三章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第五条主要安全指标 1、原盐中铵量分析要求和控制指标: (1)无机铵含量≤15ppb; (2)铁离子含量≤900ppb; (3)氯化钠含量308-314g/l; (4)Ca+Mg≤5ppm。 2、二次盐水的质量要求: (1)Ca+Mg≤20ppb; (2)Sr≤200ppb (3)铁离子含量≤500ppb; (4)Ni≤10ppb;

(5)Ba≤500ppb 3、阳极液的质量要求:氯化钠含量220-230g/l 4、高纯酸中游离氯≤300ppb。 5、氯氢压差控制在40mbar。 6、单槽氯中含氢≤0.4%。 7、氢气总管含氧≤0.4%。 8、电解系统停车后和开车前,氢气系统必须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若用氮气,纯度应大于99%,含氧≤0.5%);开车前,氢气管道中含氧应小于1%。 第六条生产中的安全要求 1、阳极液氮气流量5Nm3/h。 2、在电槽运行期间要做到:直流电均衡稳定,二次盐水连续稳定,阴极液连续稳定,氯气、氢气压力、压差平稳。 3、在电解系统的氯氢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氢气系统正压,干燥塔严禁大负压、氢气总管严禁负压。 4、在电槽运行期间,禁止将氢气排放在厂房内。 5、在氢气管道装设排空、排水装置。 6、透平机出口流量≥1000N m3/h,喷油压力1.0~1.5MPa,油温30~55℃,电机电流≤280A。 7、在电槽运行期间,作业人员都必须穿绝缘鞋,并禁止一手接触电槽,一手触及其它接地构件,以防触电。 第七条紧急情况处理中的特殊要求

离子膜烧碱装置试车方案

8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臵试车方案 编制说明 一.此方案是为DD电化厂2009年5月20日8万吨离子膜烧碱扩建装臵安装生产试车工作而编制的。 二.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7个部分的内容: 1.扩建工程安装验收 2.新安装的管道、设备清洗预膜、臵换。 3.重点管道再次检漏。 4. 新增公用工程装臵试车(空压站、冷冻、循环水) 5、联动试车 6、开车方案 7. 开车考核

三.引用技术来源说明: 开车步骤的制定主要参考日本氯工程式公司提供的CANUAL SODA PLANT OPERATION,符合该文件的技术要求;装臵国内设计部分主要参考DD电化厂各岗位操作法及工艺规程。 四.此文件报韶关市安全技术监督局、乳源环保局、总公司生产办备案。 电化厂8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臵 扩产化工投料试车方案 1、目的:为了确保我厂8万吨离子膜烧碱扩产装臵系统安全、有序、正常开车,协调安装单位、设备提供厂家参与试车验收工作;保证厂内安全生产运行管理迅速转入正常轨道,考核新增生产装臵各项指标的运行指标,特制订本方案。 本次扩建装臵的规模及项目有:20万吨/年烧碱装臵配套的一、二次盐水生产装臵、8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电解装臵,20吨/年烧碱配套的淡盐水脱氯、氯气处理、氢气处理装臵、8万吨/年液氯生产螺杆液化装臵、5万吨/年31%盐酸生产装臵、4500m3/h循环水处理装臵、10t/h氢气锅炉、 40m3/min空压装臵、6m3/min的氮气生产装臵。 我厂离子膜生产装臵设计能力、危险化学品储存品种见附表1 2、试车起止时间:2009年5月20日-5月30日。 3、参加试车的单位: 参加试车厂内人员:生产计划科、氯车间、碱车间、设备科、品保科、安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