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讲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铝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

一、铝的性质;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彼此转化。

【要点梳理】

要点一、铝

1.铝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化合价颜色密度

(g·cm-3)

熔点

沸点℃硬度

13

Al×10-10m+3银白色2467较软2

Al-3e-=Al3+

(1)与非金属反映:

a、铝与氧气的反映。

铝及其化合物】

实验探讨:加热有氧化膜和无氧化膜的铝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铝箔熔化,

失去光泽,

熔化的铝并

不滴落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加热时反应加剧,生成白色

固体,放出大量的热,4Al+3O2△2Al2O3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构成薄膜的Al2O3的熔点

(2050℃)高于Al的熔点(660℃)

(2)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完全熔化,观察现象

2Al+3S Al2S3 2Al+3Cl2 2AlCl3

(2)与酸反映:

(3)与碱反映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Al+2H2O+2OH-=2AlO2-+3H2↑

要点诠释:

①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它并非直接与碱反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映,实际分两步进行:

第一要铝与水反映:2Al+6H2O=2Al(OH)3↓+3H2↑……①

由于生成的Al(OH)3覆盖在Al的表面,故看不到H2的生成;第二是生成的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它溶于NaOH:

Al(OH)3+NaOH=NaAlO2+2H2O……②

因此铝与NaOH溶液反映能够看到有气体产生。将两反映式按①+②×2归并,即得总反映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因此在上述反映中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情形可表示如下:

②Al与酸、碱反映产生同量的H2,消耗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消耗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③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爱惜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映)和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刻寄存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④铝热反映:Al+M x O y Al2O3+xM

铝热反映的应用:冶炼高熔点金属,如Fe、V、Cr、Mn等或焊接钢轨。

3.用途:铝要紧用来制轻合金。

要点二、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映又能与强碱溶液反映。

与强酸:Al2O3+6H+=2Al3++3H2O

与强碱:Al2O3+2OH-=2AlO2-+H2O

(3)用途:耐火材料、制取铝的原料。

铝及其化合物】

2.氢氧化铝[Al(OH)3]

(1)Al(OH)3的物理性质:Al(OH)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2)Al(OH)3的两性:

当与强酸反映:Al(OH)3+3H+=Al3++3H2O(加酸促使电离平稳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

当与强碱溶液作用:Al(OH)3+OH-=AlO2-+2H2O(加碱促使电离平稳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

(3)Al(OH)3的制取:

①铝盐与碱反映:用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映制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

说明:制取Al(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操纵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Al(OH)3转化为偏铝酸盐:Al(OH)3+OH-=AlO2-+2H2O。因此,实验室一样不采纳这种方式制Al(OH)3。

②偏铝酸盐与酸反映:一样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的方式制取Al(OH)3。

当CO2不足或适量时:CO2+2AlO2-+3H2O=2Al(OH)3↓+CO32-,

CO2过量时:CO2+AlO2-+2H2O=Al(OH)3↓+HCO3-。

说明:一样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操纵不妥会使制得的Al(OH)3溶解: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4)Al(OH)3的用途:净水。

明矾净水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发生以下反映:

KAl(SO4)2=K++Al3++2SO42-

Al3++3H2O = 2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中胶粒有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的作用,使其质量增大,沉降水底,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要点三、“铝三角”及其之间的彼此转化

铝及其化合物】

1.Al3+—→Al(OH)3

(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的强碱反映:Al3++3OH-(少量)=Al(OH)3↓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映:Al3++3NH3·H2O=Al(OH)3↓+3NH4+

2.Al(OH)3—→Al3+

Al(OH)3+3H+=Al3++3H2O

3.Al3+—→AlO2-

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映:Al3++4OH-(过量)=AlO2-+2H2O

4.AlO2-—→Al3+

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强酸反映:AlO2-+4H+=Al3++2H2O

5.AlO2-—→Al(OH)3

(1)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AlO2-+H+ (少量)+H2O=Al(OH)3↓

(2)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

2AlO2-+CO2 (少量)+3H2O=2Al(OH)3↓+CO32-

AlO2-+CO2 (过量)+2H2O=Al(OH)3↓+HCO3-

6.Al(OH)3—→AlO2-

Al(OH)3溶于强碱溶液:Al(OH)3+OH-=AlO2-+2H2O

要点诠释:(1)由Al3+制备Al(OH)3,宜用Al3+与氨水反映。一样不用强碱,因为过量的强碱会使Al(OH)3溶解转化为偏铝酸盐。

(2)由AlO2-制备Al(OH)3,宜用CO2与AlO2-反映。一样不用强酸,因为过量的强酸会使Al(OH)3溶解转化为铝盐。

要点四、有关Al(OH)3沉淀的图像分析及有关计算

1.相关图像

2.滴加进程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分析

(1)向1 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2)向1 L 1 mol/L的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典型例题】

类型一:铝与NaOH溶液的反映

例题1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别离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映终止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那么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答案】A

【解析】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由反映方程式可知,假设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别离加入足量铝,反映时产生H2的体积之比1∶3,此刻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关于盐酸来讲是过量的,关于NaOH来讲是不足量的,因此与盐酸反映的铝粉质量为2.7 g,与NaOH反映的铝粉质量为5.4 g。

【总结升华】因为铝与NaOH溶液反映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反映,因此当铝与NaOH溶液在同一题目中显现时,往往要用到2Al+2NaOH+2H2O=2NaAlO2+3H2↑这一关系来解。

触类旁通:

【变式1】取两份等质量的铝粉,别离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映,在相同情形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1∶1 B.1∶2 C.1∶3 D.3∶2

【答案】A

【变式2】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新制氯水

C、烧碱溶液

D、纯碱溶液

【答案】C

【解析】盐酸跟镁、铝都能反映,故A错。氯水中存在Cl2,是强氧化性,金属都有还原性,镁铝都能和Cl2反映,同时,氯水中有Cl2和H2O反映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这两种酸也都能和镁、铝反映,故B也不能选。烧碱是NaOH,铝能够跟NaOH溶液反映放出H2,而镁不反映而和铝分离,故C可选。纯碱溶液是碳酸钠溶液,镁、铝都不与之反映。

类型二:Al2O3、Al(OH)3的性质与制法

例题2 既能与盐酸反映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映的化合物是()

①Al 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注意审题,题目要求是“化合物”,避免错选A。

专门提示:两性物质是指既能与酸反映又能与碱反映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两性氧化物有Al2O3、ZnO等,两性氢氧化物有Al(OH)3、Zn(OH)2等。概念中的酸指非氧化性强酸溶液,碱指强碱溶液,其实质是与H+和OH―反映。

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NH4)2S等]、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均既能与强酸(H+)反映又能与强碱(OH―)反映,但它们不属于两性物质。

触类旁通:

【变式1】氧化铝熔点很高,经常使用于制造耐火材料,例如制作坩埚,以下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是()

A .加热使CuSO 4·5H 2O 失水

B .加热使KMnO 4分解

C .加热熔化烧碱

D .加热分解碱式碳酸铜 【答案】C

类型三:“铝三角”及其转化

例题3 向50 mL 1 mol·L ―1的Al 2(SO 4)3溶液中加入100 mL KOH 溶液,充分反映后取得3.9 g 沉淀,那么K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 .1 mol·L ―1

B .3 mol·L ―1

C . mol·L ―1

D . mol·L ―1 【答案】C 、D

【解析】方式一:依照Al 3+的物质的量与沉淀Al(OH)3的物质的量比较可推测KOH 溶液的两种情形: (1)当加入KOH 不足量时,

31

3.9g

(KOH)3[Al(OH)]30.15mol 78g mol n n -==⨯

=⋅,

故10.15mol

(KOH) 1.5mol L 0.1L

c -=

=⋅。

(2)当加入KOH 过量时,

n (KOH)=4n (Al 3+)―n [Al(OH)3]= mol― mol= mol。 故10.35mol

(KOH) 3.5mol L 0.1L

c -=

=⋅。

方式二:用图像法求解,如下图,用纵坐标表示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示KOH 的物质的量。当生成沉淀 mol 时,需KOH 的物质的量为 mol 或 mol 。

【总结升华】此题易漏选答案D ,缘故是未考虑到3.9 g 沉淀能够是Al(OH)3被过量的KOH 溶液溶解了一部份而剩余部份沉淀的情形。 触类旁通:

【变式1】以下各组反映中能取得Al(OH)3的是( ) A .Al 2O 3加到热水中

B .向NaAlO 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C.将Na投入到NaAlO2溶液中

D.向AlCl3溶液中滴几滴NaOH溶液

【答案】D

【变式2】等体积的AlCl3和NaOH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那么AlCl3和NaOH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3

B、2∶3

C、1∶4

D、2∶7

【答案】B、D

【解析】AlCl3和NaOH溶液混和有沉淀物生成,可能有两种情形:①NaOH不足量,②NaOH部份过量。假设溶液中含有2mol的AlCl3,若是为第一种情形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未反映的AlCl3物质的量相等,因此耗NaOH 3mol。那么答案为B。若是为第二种情形,那么生成1mol的Al(OH)3,1mol的AlO2-,共消耗NaOH为7mol。因此答案为D。

类型四:与Al(OH)3、Al3+、AlO2―有关的图像

例题4 把x溶液(或气体)慢慢加入(或通入)到必然量的y溶液中,

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x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x为CO2,y为Ca(OH)2

B、x为NH3·H2O,y为AlCl3

C、x为NaOH,y为AlCl3

D、x为HCl,y为NaAlO2

【答案】D

【解析】CO2通入Ca(OH)2溶液中可产生碳酸钙沉淀,继续通CO2沉淀溶解而生成Ca(HCO3)2溶液。氨水加入AlCl3溶液产生沉淀,但过量不溶,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NaOH溶液滴加到AlCl3溶液中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偏铝酸盐。

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盐酸加入到NaAlO2溶液中,先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沉淀溶解生成三价铝盐。

HCl+NaAlO2+H2O=Al(OH)3↓+NaCl Al(OH)3+3HCl=AlCl3+3H2O

从观看方程式的系数,定量角度分析。

触类旁通:

【变式1】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Al3+、Fe3+、K+、NH4+、Mg2+和Cu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加入Na2O2粉末只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并同时析出白色沉淀。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用以下图来表示。试推断:

(1)原溶液中必然含有________。

(2)必然不含有________。

(3)可能含有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信可能含有的离子,应增加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答案】(1)Al3+和Mg2+(2)Fe3+、NH4+、Cu2+(3)K+(4)焰色反映

【解析】向溶液里加入过氧化钠粉末,会发生Na2O2和H2O的反映,生成NaOH和O2。因题目中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和NH4+。又因生成的沉淀是白色的,因此原溶液中不含有Fe3+和Cu2+。依照图中曲线的转变,说明随Na2O2的加入(即NaOH的形成),白色沉淀慢慢增多,后来又慢慢减少,最后维持不变,说明原溶液中必然含有Al3+和Mg2+。K+可能存在,可通过焰色反映来查验。

规律总结:解答图像计算题,必需抓住有关化学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性质,结合图像的特点,综合分析慢慢计算求解,其关键是抓住图像四点(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数形结合,分析计算。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第三章 铝的化合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铝的化合物》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重点: Al2O3和Al(OH)3的两性;Al(OH)3的制备 学习任务一:掌握Al2O3的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8页(1、2段),书写氧化铝与酸碱反应的方程式 Al2O3 + HCl = ;离子方程式 Al2O3 + NaOH = ;离子方程式 【结论】Al2O3的特性:既可与反应,又可与反应,属氧化物。 Al2O3的用途:①冶炼的原料;②制备材料。 【配套练习1】除去CuO中的Al2O3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NaOH溶液 C.水 D.稀硫酸 学习任务二:掌握Al(OH)3的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8页(第3段)至59页(第1段) 【实验3-7】 ①Al(OH)3的制备:实验室里,最好用和来制备Al(OH)3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实验3-8】 ②Al(OH)3的性质 Al(OH)3 + HCl = ;离子方程式 Al(OH)3 + NaOH = ;离子方程式 Al(OH)3 受热分解(课本59页首段): Al(OH)3 △

【结论】Al(OH)3的特性:既可与反应,又可与反应,属氢氧化物。 Al(OH)3的用途(课本58页末段):治疗胃酸(盐酸)过多 【学生活动】思考: 1、为什么不用Al2(SO4)3和NaOH来制备Al(OH)3?。 2、设计实验证明:明矾(KAl(SO4)2·12H2O )中含铝元素? 【配套练习2】使明矾(KAl(SO4)2·12H2O )中铝离子完全沉淀,最好选( ) A.BaCl2溶液 B.NaOH溶液 C.Ba(OH)2溶液 D.NH3·H2O 【课堂小结】 Al2O3和Al(OH)3的两性,“铝三角”,反应物量对产物的影响。 A类1.有关铝和它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 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2.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 ..性质()A.酸性 B.碱性C.两性 D.氧化性 3.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氨水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2Al+2OH-=2AlO2-+H2↑ 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 Al(OH)3+OH-=AlO2-+2H2O C.Al2O3粉末溶于稀H2SO4溶液中Al2O3+6H+=2Al3++3H2O D.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 Al2O3+2OH-=2AlO2-+H2O B类5、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的金属钠的质量是()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科学探究”已成为实现新课程理念的“突破口”,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铝的重要化合物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良好素材,同时也是中学化学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选取这部分内容进行基于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 本次说课以科学探究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基于问题式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次教学设计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学时,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本节内容是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离子反应的提升和巩固,也为以后金属材料、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学习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中直接描述氧化铝的性质,再以两个演示实验为载体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突出“两性”的特点。从总体来看,重点在于试验中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既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又很好的总结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其学习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以及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知识起点: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了铝单质的两性,接触了氧化铝的性质,和偏铝酸钠;知道了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能做出判断,为氧化铝两性学习打下基础;知道制备碱的一般方法,能在氢氧化铝探究实验中形成猜想;能较熟练的进行实验操作。 能力起点:积累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探究的技能;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氧化二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形成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知道哦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探究实验,熟练实验操作,增强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培养获取知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学科特点;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四、重点、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概念

高中化学物质性质的研究 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

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学考报告】 知识条目 加试要求 ①铝片(条)燃烧的方法 ②铝表面氧化膜的作用 b b 1.铝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2Al +3Cl 2=====点燃2AlCl 3 ③ ④2Al +2NaOH +6H 2O===2Na[Al(OH)4]+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 (3)制备 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 2.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②化学性质 (2)氢氧化铝 ①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②化学性质 Ⅰ. Ⅱ.Al(OH)3的电离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a .Al(OH)3+3H + ===Al 3+ +3H 2O ; b .Al(OH)3+OH - ===Al(OH)- 4; c .2Al(OH)3=====△Al 2O 3+3H 2O 。 ③制备 Ⅰ.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 Ⅱ.Na[Al(OH)4]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Al(OH)- 4+CO 2===Al(OH)3↓+HCO - 3。 Ⅲ.Na[Al(O H)4]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Al(OH)- 4+Al 3+ ===4Al(OH)3↓。 (3)常见的铝盐 ①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高中化学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

2021年化学高考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 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铝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0C,沸点为24670C密度为2.7g·cm-3,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1.铝跟非金属反应:常温下,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强热:4Al+ 3O22Al2O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 号弹、火箭推进剂等。铝与氮气在高温下反应:2Al+N22AlN,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 2.铝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2Al+6H+ =2Al3++3H2↑ (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3)加热时,铝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Al+6H2SO4(浓) Al2(SO4)3+3SO2↑+6H2O (4)铝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 3.铝与强碱溶液反应:2Al+6H2O=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2Al+2NaOH+2H2O= 2NaAlO2+3H2↑ 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2Al+Fe2O3Al2O3+2Fe,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 轨,可用于冶炼Ni、Mn、V等难熔金属。如10Al+3V2O55Al2O3 +6V ,8Al+3Co3O44Al2O3+9Co,8Al+3Fe3O44Al2O3+9Fe等。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4铝的化学性质 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四课时铝的性质 【能力要求】1、掌握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预备知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电子数为,易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铝通常显价,表现为性,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认识金属铝】: 预习课本P48科学探究,实验3-4 一、铝与氧气的反应 【问】前面学过的钠和铁都能与氧气反应,那么铝与氧气能否反应?需不需要加热?让我们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记录观察现象: 【问】这个反应是说明铝在加热时与空气反应吗?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 记录观察现象: 【问】这个反应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小结】活泼金属容易与活泼非金属反应,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疏松就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等),氧化膜致密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应用】1、铝比铁活泼,为什么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而日用铁制品容易生锈? 2、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练习1】 1、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 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 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 二、铝与酸、碱的反应。 思考:能与酸反应是活泼和较活泼金属的通性,那么能不能与碱反应呢? 【实验3—4】 铝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现象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已对它们有所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 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碱金属(高一)和几种重要的金属(高二)两章,耗时长。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教学范围和要求也发生重要变化,根据必修1的教学要求,本章的教学时间大概需要9课时,与原人教版相比,缩短2/3以上。 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根据树形分类法将知识分为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板块,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性质分块。 对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材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铝及其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Al 2O 3 、Al(OH)3的两性 2. 掌握Al(OH)3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二、重点难点 1、Al 2O 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实验室制备及两性探究 三、基础填空 【知识回顾】 ① ② ③ (2)酸性氧化物: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写出NaOH 溶液和少量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碱性氧化物: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写出Na 2O 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预习】 1. Al 2O 3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Al(OH)3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 实验室中如何制备Al(OH)3? 【问题反馈】 通过你的自主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8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 (2)用途: 。 【交流研讨】 (3)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 2O 3和HCl , (1) AlCl 3 Al NaAlO 2 Al 2O 3 ①②③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当堂检测】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 2.氢氧化铝 (1)制备 【小组讨论】实验室没有现存的Al(OH)3,我们如何制备? 现提供如下试剂:稀HCl、稀氨水、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请讨论制备的原理和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小组实验】(P58实验3—7) 【小组总结】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自主学习】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小组实验】(P58实验3—8)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学与问】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呢? 【小组讨论】请写出硫酸铝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联系生活】在医疗上有一种药叫胃舒平,你知道它的作用吗?你知道它的成分是什么? 【自主阅读】教材P58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哪些金属氢氧化物热稳定性差?有何规律吗? 【自主学习】

【金版学案】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知识整合 新人教版必修1(1)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知识整合新人 教版必修1 专题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应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 (1)说明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缘故(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取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活动性越强,反映越强烈;排在(H)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映置换出H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金属与酸的反映猛烈程度,能够辨别两种外观相近的金属,如依照与等浓度的盐酸的反映猛烈程度不同能够区分Mg和Zn。 答案:(1)Fe+CuSO4===FeSO4+Cu (2)稀盐酸(或稀硫酸,ZnCl2溶液等) (3)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大部份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变式应用 1.(双选题)以下关于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各类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映 B.依照金属与酸反映置换氢的难易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C.金属都能导电 D.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其还原性越强 答案:BC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映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

高中化学系列(必修1): 10 铝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10 铝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铝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涉及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实验,铝热反应的原理与操作要点,以及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探究等,明确含铝及其化合物的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 【精确解读】 一、铝的燃烧实验探究 实验原理:4Al+3O 2点燃 2Al 2 O 3 实验步骤:将铝片剪成长5~8 cm、宽0.2~0.3 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用坩埚钳夹紧铝条的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盛有少量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有少量白烟。 二、铝热反应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 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可简单认为是铝与某些金属 氧化物(如Fe 2O 3 、Fe 3 O 4 、Cr 2 O 3 、V 2 O 5 等)在高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 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氧气是氧化剂.但插入混合物中的部分镁条燃烧时,氯酸钾则是氧化剂,以保证镁条的继续燃烧,同时放出足够的热量引发金属氧化物和铝粉的反应。 2.实验步骤: ①把少量氧化铁和少量铝粉充分混合; ②少许的铝热剂与少量完全粉碎的氯酸钾充分混合.将它撒在铝热剂上面; ③在铝热剂上插上一根镁条,以使镁带燃烧时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铝热剂.点燃镁条后, 戴好墨镜,以防闪光伤眼; ④在铝热剂下放一些废铁,可以被铝热剂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熔化,变成炙热、亮黄色 的铁水,非常壮观.注意安全.⑤实验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能,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液态的铁和氧化铝。 三、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探究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 课时)导学案 青春寄语: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快乐挂在脸上!让勤奋体现在收获上!让成长表现在细节上! 学习目标 1. 了解钠、镁、铝、铁与酸和水的反应现象和产物,理解反应的本质。 2. 认识铝与盐酸、强碱溶液的反应。 学习重点 钠与水反应的实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 学习难点 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A级 1.钠和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成小球(说明该反应中产生,且说明钠的熔点),发出“”的声音,四处,水溶液变为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与数目),离子方程式为。 A级讨论: (1)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的原因:。 (2)失火现场有钠存放时,不能用灭火,必须用 灭火。 A级 2.铁与水的反应(按课本图3-8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安装装置,检查。 (2)在试管中放入和,将导管插入肥皂液形成泡沫。 (3)加热湿棉花和还原铁粉,观察到时,用火柴点燃。 现象:可以观察到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点燃肥皂泡可听到,冷却后得到。

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含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级【实验探究】 把大小相同的三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下列溶液的烧杯中,说明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OH溶液中,现象: 化学方程式 (2)稀盐酸中,现象: 化学方程式 (3)CuSO4溶液中,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由此得出结论:金属钠与水和酸反应时(直接、分步)反应,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时(直接、分步)反应。 二、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随堂巩固】 A级1.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最外层有3个电子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D.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B级2.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硝酸 C.氨水 D.NaOH溶液 B级3.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Mg2+、K+、SO42- B.NH4+、Cl-、Na+、Ba2+ C.SO42-、Cl-、CO32-、Na+ D.HCO3-、K+、NH4+、SO42-

高中化学镁和铝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整日制一般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课时)讲课 一、教材剖析 1、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整日制一般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 册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的第一部分,包含金属的通性。 2、教材地位: 金属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本章是高二化学中无机化 学的最后一章,学完本章此后,将要进入有机化学的学习。 本章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波及镁、铝、铁,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经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同时,本章内容相当丰富,但对教课内容的要求,却不是很高。 3、教材剖析及办理: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学习中的一个要点内容,这是由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曾或多或少接触过本节的一些内容,比如,在初中化学里,曾学过镁条在氧气中焚烧;在高一化学中,曾学过铝的两性等。怎样办理这些学生似曾相逢,但又认识不深刻,还需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是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要仔细研究的问题。同时,在学习本章从前,学生已经学过氧化复原反响、离子反响、物质的量、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化学均衡、电离均衡等理论知识,在教课过程中要充散发挥理论知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详细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背景知识新授知识后续知识氧化复原反响金属的物理通性 物质构造金属的化学通性 铝的重要化合物元素周期律镁和铝的物理性质 合金在从前学习过程中镁和铝的用途 接触过的一些金属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及其化合物知识 教课中知识体现的改良 在本节课的开篇,联合章前言介绍一些金属通性的知识,如存在形态、密度、硬度、熔点、延展性、导电导热性、化学性质等。同时在本节课的教课过程中,要一直贯衣着对照的方法,包含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用途以及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1之知识讲解_铝及其化合物_基础-

铝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铝的性质; 2、铝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 【要点梳理】 要点一、铝 1 2.化学性质 Al-3e-=Al3+ (1)与非金属反应: a、铝与氧气的反应。 【:铝及其化合物】 b、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2Al+3S Al2S3 2Al+3Cl2 2AlCl3 (2)与酸反应: (3)与碱反应 2Al+2H2O+2NaOH=2NaAlO2+3H2↑ 2Al+2H2O+2OH-=2AlO2-+3H2↑ 要点诠释: ①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它并不直接与碱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际分两步进行: 首先要铝与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① 由于生成的Al(OH)3覆盖在Al的表面,故看不到H2的生成;其次是生成的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它溶于NaOH: Al(OH)3+NaOH=NaAlO2+2H2O……② 所以铝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看到有气体产生。将两反应式按①+②×2合并,即得总反应式:2Al+2H2O+2NaOH=2NaAlO2+3H2↑。所以在上述反应中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其电子转移情况可表示如下:

②Al与酸、碱反应产生同量的H2,消耗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消耗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③酸、碱、盐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氧化铝也能与酸或碱反应)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④铝热反应:Al+M x O y Al2O3+xM 铝热反应的应用:冶炼高熔点金属,如Fe、V、Cr、Mn等或焊接钢轨。 3.用途:铝主要用来制轻合金。 要点二、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与强酸:Al2O3+6H+=2Al3++3H2O 与强碱:Al2O3+2OH-=2AlO2-+H2O (3)用途:耐火材料、制取铝的原料。 【:铝及其化合物】 2.氢氧化铝[Al(OH)3] (1)Al(OH)3的物理性质:Al(OH)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2)Al(OH)3的两性: 当与强酸反应:Al(OH)3+3H+=Al3++3H2O(加酸促使电离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 当与强碱溶液作用:Al(OH)3+OH-=AlO2-+2H2O(加碱促使电离平衡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 (3)Al(OH)3的制取: ①铝盐与碱反应:用铝盐与可溶性弱碱氨水反应制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 说明:制取Al(OH)3也可用铝盐与强碱作用,但应严格控制加入碱的量,因为强碱过量会使制得的Al(OH)3转化为偏铝酸盐:Al(OH)3+OH-=AlO2-+2H2O。所以,实验室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Al(OH)3。 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一般用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的方法制取Al(OH)3。 当CO2不足或适量时:CO2+2AlO2-+3H2O=2Al(OH)3↓+CO32-, CO2过量时:CO2+AlO2-+2H2O=Al(OH)3↓+HCO3-。 说明:一般不用强酸,因为强酸的量控制不当会使制得的Al(OH)3溶解: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4)Al(OH)3的用途:净水。 明矾净水原理——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发生下列反应: KAl(SO4)2=K++Al3++2SO42- Al3++3H2O = Al(OH)3(胶体)+3H+

高三一轮复习课《铝及其化合物》

高三一轮复习《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近几年全国高考的考查内容从上已看出,高考卷对“铝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主要集中在Al的性质及Al3+、Al(OH) 3、AlO2-的相互转化关系上,基于此,我们在复习时注意将宏观和微观核心观念相结合,在复习教学中也应该重点把握这些性质及转化关系。考纲中的要求是,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必修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能量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重点把握这些重点性质及转化关系,提高知识的理解层次。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加深又是对今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正处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对“铝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主要集中在Al的性质及Al3+、Al(OH) 3、AlO2-的相互转化关系上,通过将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知识网络化,体系化。需要在复习中重点突破,把握住转化的原理本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描述Al,Al2O3,Al(OH)3的典型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在Al 的性质及Al3+、Al(OH) 3、AlO2-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运用物质分类的思想建立两化合物性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将宏观和微观核心观念相结合,将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的呈现,利用图像问题为载体和化工生产流程为载体的设计思路,把握住Al的性质及Al3+、Al(OH)3、AlO2-的相互转化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推理,形成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在独立思考与交流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中,讨论,交流,互助,学习较弱的主动问,学习好的热心帮助,通过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1课时)教案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规划 本章介绍的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章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上章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本章内容编排体系的了解,也有利于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钠、镁、铝、铁等典型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便于学生掌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学习好本章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单质主要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的顺序编写,使知识结构非常系统,有利于学生形成规律性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的性质及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通过对“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的学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章介绍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在选材上着眼于几种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例如,通过实验介绍钠、镁、铝、铁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科学视野“未来金属——钛”“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时要复习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有关知识,做好与新课的衔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本章选取的几种典型金属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离子反应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联系密切,教学时要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从新角度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实验,突出化学的学科特征,增强学习的探究性和体验性。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由于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以应尽可能地采用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本章通过“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践活动”“科学探究”以及“习题”等的设计,使学生活动得到增强,体现了学生学习上的主体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本章也和其他章节一样,设置了大量的插图、实验、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使教科书更具有可读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漂亮的插图及“科学视野”无时不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钠、镁、铝、铁等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几种典型金属性质的学习,初步了解金属的通性,并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本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① 课型设置:新授课; 学习目标:回顾金属的通性;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联;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 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学习难点:钠与水反应 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 金属通识 目前已经被发现的元素中,大多数(约占4/5)为______元素,可以预计,后续将被发现的元素,几乎都是_____元素。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金属元素以______态存在,少数金属(如______、______)可以有______态存在(陨铁中存在______态的Fe)。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_;最具应用前景的金属是________。 金属的物理性质 通常,块状金属都具有金属______,易导______传_______,具有______性。 ①多数金属(块状时)呈____________色,Cu呈红色,Au呈黄色。②常况下,除了_______呈液态,其它金属均呈固态。③金属单质的熔点有的高(如,W、Fe)有的低(最低的是______)。④以4.5g/cm3为界,密度小于此值的为_______金属(如Li、Na、Mg等);密度大于此值的为_______金属(如Ag、Hg、____、______等)。⑤金属的硬度有的______(如,Cr——添加在不锈钢中的成分)有的______(如,Na、K)。⑥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是Ag和_____,Al 的导电性能较好。 金属的化学性质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了解过,许多金属能与O2反应;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置换酸中的H得到氢气,本质都是金属与酸电离出的_______反应);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书写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①铁在O2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锌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教材图3-2,书写4个反应的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均_____,均_______e-,作为____剂。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可知, Na、Mg、Al等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__4,反应中容易_____最外层电子,被_______,表现______性。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金属与O2反应 2、金属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①点燃时,Na与Cl2生成____色固体NaCl;点燃时,Fe与Cl 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时,Al与S可直接化合,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Fe与S可直接化合,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S的氧化性较弱) 二、金属与水、酸反应 1、金属与水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章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包含两节内容,分别是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本章作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章节,以学生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2、从知识体系来看:本章由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等组成。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掌握主要通过实验、图片、探究、讨论等途径获得,通过对比,钠、铝、铁等金属的性质实验,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典型金属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化学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化学中初步学习了一些金属及其金属化合物相关的内容,他们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几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必修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 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图片、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4) 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5)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和规范药品的取胜、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技能。 (6) 初步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第2讲: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第2讲: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

第11讲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 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铝在加入时可与水反应,但微弱,可忽略不计)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 作用,所以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同时铝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在常温下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 硝酸,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非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例如与盐酸的反应。 ③与强碱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铝是典型的两性金属。 (两性金属: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金属。) ④与某些盐溶液置换反应:如CuSO4、AgNO3等

溶液。 ⑤铝热反应:2Al + Fe2O3高温Al2O3 + 2Fe。该反 应放热大,能使置换出的铁成液态,适用性强。在实验室中演示时要加入引燃剂,如镁条和氯酸钾等。 二、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难溶与水,熔点很高,可作耐火材料。 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3、用途:冶炼铝及作耐火材料(制耐火坩埚等)。 三、氢氧化铝 1、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又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 (习题附参考答案) 目录 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 1.1.2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 1.1.3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 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 1.2.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 2.1.1物质的分类(含答案) 2.2.1离子反应⑴(含答案) 2.2.2离子反应(2)(含答案) 2.3.1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 2.3.2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 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 3.3.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 4.1.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 4.2.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1)(含答案) 4.2.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2)(含答案) 4.3.1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 4.3.2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

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 【知识回顾】 1.试剂的存放 易挥发类: 见光易分解类: 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 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 2.试剂的取用 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1O3, Zn为例进行分析) 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 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 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反应类仪器: 量器类: 其他常用仪器: 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 不能直接加热的有: 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 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