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篇一:《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课题:《铝的重要化合物》

年级: 高一年级姓名:胜勇学校:

联系电话:

参赛理念:

三尺讲台,喜与群贤齐聚首;一支粉笔,绘来满堂桃李香。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分析

1.

2. 教学目标①.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两性)。

②. 认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③. 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明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②.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③. 体会离子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

②.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学生在学习了本章第一节金属单质的性质之后,已经知道氧化铝和偏铝酸钠的存在。氢氧化铝和明矾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对它们的性质认识不足,因此帮助同学们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它们在性质是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书写知识本身就是难点。

教学重点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分析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两性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氧化铝及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及两性

氢氧化物、复盐

的概念及铝的化合物的应用。在氧化铝中,重点讨论了氧化铝与酸

和碱的反应以及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及应用(以

图片形式作简单介绍)。在氢氧化铝中,首先以胃药的资料引出氢

氧化铝,再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出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然后讨

论了氢氧化铝与酸、碱的反应以及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最后,通

过介绍氢氧化铝的应用引出了复盐这一概念,简单介绍明矾的净水

作用,让同学们了解氢氧化铝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之前学生学只对氧化铝只有感性认识,对进一步学习氧化铝和氢氧

化铝的性质有着

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所学的知识还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元素化

合物了解较少,所以

学生的起点较低。因此,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积

累对化合物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为今后其它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好

基础,同时起到深化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作用,并能使学生获

得铝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感性认知。另外通过第

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以及氧化还原、

离子反应等化学基本理论,刚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钠和钠的

化合物,有一定的实验及理论学习基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有初步的了解。对分类观、变化观、守恒观的学科观念有一定认识,但对类比观、化学方法观、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学科观念认

识还不够。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自主合作学习五、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教学

用具、实验的设计和准备

实验药品:氯化铝溶液、naoh溶液、氨水、盐酸、偏铝酸钠溶液、碳酸氢钠。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

分液漏斗。

七、教学过程

【篇二: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

⑶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⑵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品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引言]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铝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复方氢氧化铝片、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明矾净水等。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阅读] 课本58页,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主要用途:(1)耐火材料,如:刚玉坩埚

(2)冶炼铝的原料

(3)人造宝石

[过渡] 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它又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过渡]在我们学习其化学性质之前,请同学们首先回顾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因为表面的致密氧化薄膜的保护,那是不是这层致密氧化薄膜可以阻止所有物质与铝的反应呢?

[多媒体演示]铝与酸和碱的反应

[设问]将铝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后,是否立即产生气泡?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未立即产生气泡,而是过一会儿。这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追问]为什么过一会儿还是有气泡产生?

[学生分析后回答] 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破坏了。

[教师引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你能否预测氧化铝分别与它们反应的产物,并试着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1)跟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设问]初中将氧化物分成哪几类,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 [追问]那么氧化铝又属于哪类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板书] 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过渡设问]我们已经知道,铝和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现出两性。那么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是否也具有两性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

[板书] 二、氢氧化铝

[过渡] 在所给的试剂中,没有氢氧化铝,只有稀氨水、naoh溶液和alcl3溶液,这就需要动手制备。

[过渡设问] 那怎么制备氢氧化铝呢?

[教师引导]碱+盐→新碱+新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方案一:alcl3+3naoh=al(oh)3↓+3nacl

al3++3oh-=al(oh)3↓

方案二:alcl3+ 3nh3.h2o = al(oh)3↓+ 3nh4cl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铝来探究它是否具有两性。[教师同时板书] 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1)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 al(oh)3

(2)具有两性—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

在氢氧化铝中滴加盐酸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在氢氧化铝中滴加naoh溶液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al2o3+ 3h2o

( al(oh)3 既与酸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al(oh)3 + 3h+ === al3+ +3h2o

al(oh)3 + oh- === alo2- +2h2o

h+ + alo2- +2h233+ + 3oh-

[设问]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时,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好,还是用氨水好?

[学生思考、回答] 用氨水好,即使过量,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而损失。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用量不足时,al3+沉淀不完全;若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又会部分溶解。

[教师评价]并与学生共同完善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方案。

[小结]注意: (1)不用naoh等强碱制al(oh)3。

(2)一般al(oh)3只与强酸强碱反应,不与弱酸弱碱反应。al2o3也是如此。

【拓展】:铝的化合物的用途

1、胃舒平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是由能中和胃酸的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两药合用,并组合解痉止痛药颠茄浸膏而成。

2、净水剂说起明矾,人们对它是很熟悉的,也有人管它叫白矾,化学名称叫硫酸钾铝。然而明矾不只用作化工原料,它还是一个净水能手呢!有一次,我们下乡搞调查研究,在做午饭的时候,发现缸里的水太浑,不能用,正在为此而着急的时候,农技站的张技术员来了,他看见我们没有办法,立刻取出几块明矾,把它研成细未,然后撒在水缸里。不一会儿,缸里的水变得清澈透底了。

3、灭火剂酸碱式灭火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

al3+ + 3hco3-32

[课堂小结] 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

六.反馈练习:

1、欲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下来适宜的试剂是()

a、naoh

b、hcl

2、除去fe2o3中的al2o3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氢氧化钠

c、硫酸

d、水

3、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

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b.al(oh)3

-3+c. alo2 d.al和al(oh)3

4、若将金属钠投入到alcl3溶液中,可能会产生那些现象?会发

生那些反应?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课后思考: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会有什么现象?会发生那些反应?请用坐标图描述出al(oh)3沉淀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关系。【篇三:2017届化学一轮教案(3-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

第2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点铝的性质及应用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

(2)mg、al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

(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4)用铝槽车储运浓h2so4与浓hno3,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不与浓h2so4、浓hno3反应( )

(5)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作氧化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氢

氧化钠作氧化剂。( )

(6)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 )

题组一铝的性质及应用

1.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

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2-cu2、ba2、h、ag、so24、so3、hco3、oh、no3十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2+a.当溶液中有al3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so24、

no3、h、mg

++-2+b.当溶液中有al3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h、so24;可能存在mg

--+-c.当溶液中有alo2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oh、ba2、no3

--+--d.当溶液中有alo2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oh、

ba2、no3、so23

题组二对比掌握镁、铝的性质

3.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

①co2 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

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③④

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

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象

题组三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的定量计算

量与所加naoh溶液、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

是( )

a.该铝块的总质量为8.46 gb.a=260

c.b=780 d.该铝块中氧化铝与铝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0

6.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

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

化钠溶液中,产生

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

度之比是________。

(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

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相同条件下),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________。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________。

a.5.4 gb.3.6 g c.2.7 g d.1.8 g

余。该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考点铝的重要化合物

(1)铝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 )

(2)氧化铝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 )

2.在做铝的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熔化,会看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

不滴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al2o3和al(oh)3的两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熔化固体naoh的坩埚不能选用al2o3坩埚②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可除去铝表

+-面的氧化膜③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离子方程

式为al3+3oh

+===al(oh)3↓ ④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

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⑥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氨水与

al2(so4)3溶液反应来制取al(oh)3,一般不用naoh溶液⑦除去氧化铁中氧化铝的方法: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

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①②③⑥ b.②③⑥⑦c.①②④⑤⑥⑦ d.全部

2.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nh4)2so3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⑥nahso4⑦alcl3⑧na2sio3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⑦ d.②⑧

题组二 al(oh)3的制备

3.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列操作步骤中最恰

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⑥加入过量烧

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4.将4 mol金属al全部转化为al(oh)3,消耗hcl a mol,naoh b mol,则a+b的最小值为()

a.4 b.6 c.8 d.16 考点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3、al(oh)3、

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1.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____________。

①naoh、alcl3 ②nahco3、h2so4 ③naalo2、nahso4 ④na2co3、hcl ⑤na2co3、nahco3、ca(oh)2

2.下列各项操作中,能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

是______________。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

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题组一有关al3、alo2的离子反应

-线表示alo2,其中正确的是( )

--+hco3、alo2、al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关系如

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2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v1∶v2=1∶5

c.m点时生成的co2为0.05 mol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题组二 al3、alo2形成al(oh)3图象的综合分析

3.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

曲线,下列判断错

误的是( )

+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入物质的量)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 )

-1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题组三al3、al(oh)3、alo2三者之间的定量计算

5.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b①

a mol ②

b mol mol ④mol ⑤0 mol ⑥(4a-b) mol 33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⑤

-1-1

6.

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

加入试剂体积(v)的

关系如图所示。

(1)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________,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bc段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点题型的解题技巧:以“化工生产流程”为载体考查mg、al及其

化合物转化关系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

流程如下: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反应2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________,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石墨为

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

[考题集训]

(1)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常用来可以标定所配x的溶液浓度是否准确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m、n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Ⅳ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方案设计,试剂z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为3.1,以生成沉

淀b[fe(oh)3]。试剂z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

a.al2o3 b.h2so4

c.naoh d.al(oh)3

(4)从实际工业的角度,你认为方案________更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

(1)写出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回收到的金属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措施)。

(4)调ph时需要调多次,第一次调ph主要为了除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mg(clo3)2在农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用naclo3与mgcl2制备,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mg(clo3)2,简述

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高中化学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铝的化合物教案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二) 授课班级 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 与 技能 1、以Al2O3、A l(O H)3为代表,了解两性物质的特点。以KAl(SO4)2为代表, 使学生掌握复盐的组成特点。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同时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 ------比较法。 2、通过对几个实验的探究,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 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实验、图表分析、联系生活等多渠道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重点氢氧化铝的性质 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aluninum oxide) 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mphoteric oxide) Al2O3+6H+==2Al3++3H2O Al2O3+6OH―==2AlO2―+H2O 2、氢氧化铝(aluninum hydroxide) A l(O 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amphoteric hydroxide)(1)化学性质: A l(O H)3+3H+==Al3++3H2O A l(O H)3+OH―==AlO2―+2H2O H++AlO2―+H2O A l(O 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 (2)A l(O H)3的制备 [投影实验3-7]A l(O H)3的制备Al3++3NH3·H2O == A l(O H)3↓+ 3NH4+ A l2(S O4)3+6NH3·H2O ==2A l(O H)3↓+3 (N H4)2S O4 2A l(O H)3 △ Al2O3+3H2O 3、硫酸铝钾KAl(SO4)2 复盐:KAl(SO4)2==K++Al3++2SO42―

2022化学第四单元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2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备考要点素养要求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铝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能从铝化合物的多样性,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有关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考点一铝单质的性质及制备 必备知识自主预诊 知识梳理 1。铝的原子结构和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位于元素周 期表,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态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延展性。 3。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Al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② ③ ④离子方程式: ⑤ 微点拨(1)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原因是Mg 的活泼性强于Al。 (2)铝是活泼金属,但抗腐蚀性能强,原因是常温下Al与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防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 4。铝的制备 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铝单质: (写化学方程式)。 微点拨工业上冶炼Al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而不用AlCl3作原料的原因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 5。铝热反应 (1)实验原理:高温下铝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2)实验装置:铝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引燃剂和铝热剂: a.引燃剂:镁条、氯酸钾。 b。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Fe2O3、Cr2O3、V2O5等)组成的混合物。 (4)铝热反应的应用: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铝在高温下还原出了金属单质。在冶金工业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熔点较高的金属,如3MnO2+4Al 2Al2O3+3Mn等。 b.该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焊接钢轨等。 自我诊断 1.在做铝的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熔化,看到的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什么? 2。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机理是什么?

2022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 考纲定位要点网络 1。掌握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 用. 2.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 铝单质的性质及制备 知识梳理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铝单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写出有关方程式)

②2Al+3Cl2错误!2AlCl3 ④2Al+2OH-+6H2O===2[Al(OH)4]-+3H2↑ ⑤Fe2O3+2Al错误!2Fe+Al2O3 ⑥2Al+3CuSO4===3Cu+Al2(SO4)3 3.铝热反应实验探究 (1)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及试剂作用: (2)原理:利用Al的还原性较强,高温下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3)现象 ①镁带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氧化铁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②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4)应用 ①冶炼难熔金属,如Cr、Mn、V、W、Cu、Fe等;

②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注意: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点燃。 4.工业电解熔融Al2O3制备Al (1)电极反应错误! (2)总反应方程式2Al2O3(熔融)错误!4Al+3O2↑。 注意:电解Al2O3时Na3AlF6的作用是作助熔剂。 [辨易错] (1)除去氧化膜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易氧化形成氧化膜保护铝. (2)铝制容器可以用于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说明铝不与二者反应。() (3)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4)Al在高温下与MgO发生铝热反应制备Mg。 (5)加入Al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Al3+、NO错误!。 [答案](1)√(2)×(3)×(4)×(5)× ◎命题点1铝的性质及应用 1.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铝镁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Al的物理性质、明矾的净水作用。 2、掌握Al、Al2O3的化学性质; 3、学会Al(OH)3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突破方法】 立足初中所学知识及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知识生长顺序来组织学习材料,运用推理、假设及实验探究验证的分析问题方法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情景思考】 讲述“铝的故事”,视频展示铝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引领学生进入铝的学习。 1、铝是一种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性能,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位居。 2、Al + HCl-;Al + CuSO4-。 3、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其性质。 【实验探究】 探究一:对铝化学性质的探究 1、实验探究铝箔与氧气的反应 (1)预测反应现象,预测的依据是。 思考与实践:A、上述实验现象说明铝具有什么性能。 B、化学实验中,如何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 C、用处理过的铝箔重复上述实验,完成下表: 学与问:A、氧化铝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较好的材料,常用于制造和。

B、钠表面的氧化物和铝表面的氧化膜都是金属氧化物,对内层金属的保护作用一样吗? 学与问:铝在纯氧中或高温下可燃烧。铝除了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外,还能与氯气、硫等非金属直接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探究铝与水的反应 (1)预测反应情况,预测的依据是。 思考与交流:A、为什么铝与沸水反应的速率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慢。 B、运用双线桥标出铝与水和铝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C、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探究二:对氧化铝化学性质的探究 1、NaO是碱性氧化物,Al2O3呢? 思考与交流:(1)铝制餐具可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的食物吗?为什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篇一:《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课题:《铝的重要化合物》 年级: 高一年级姓名:胜勇学校: 联系电话: 参赛理念: 三尺讲台,喜与群贤齐聚首;一支粉笔,绘来满堂桃李香。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分析 1. 2. 教学目标①.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两性)。 ②. 认识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③. 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明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②.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③. 体会离子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 ②.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学生在学习了本章第一节金属单质的性质之后,已经知道氧化铝和偏铝酸钠的存在。氢氧化铝和明矾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但对它们的性质认识不足,因此帮助同学们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它们在性质是教学重点。离子反应的书写知识本身就是难点。 教学重点氢氧化铝、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分析氢氧化铝和氧化铝两性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氧化铝及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及两性 氢氧化物、复盐 的概念及铝的化合物的应用。在氧化铝中,重点讨论了氧化铝与酸 和碱的反应以及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及应用(以 图片形式作简单介绍)。在氢氧化铝中,首先以胃药的资料引出氢 氧化铝,再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出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然后讨 论了氢氧化铝与酸、碱的反应以及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最后,通 过介绍氢氧化铝的应用引出了复盐这一概念,简单介绍明矾的净水 作用,让同学们了解氢氧化铝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之前学生学只对氧化铝只有感性认识,对进一步学习氧化铝和氢氧 化铝的性质有着 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所学的知识还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元素化 合物了解较少,所以 学生的起点较低。因此,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积 累对化合物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为今后其它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好 基础,同时起到深化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作用,并能使学生获 得铝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感性认知。另外通过第 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以及氧化还原、 离子反应等化学基本理论,刚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钠和钠的 化合物,有一定的实验及理论学习基础,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有初步的了解。对分类观、变化观、守恒观的学科观念有一定认识,但对类比观、化学方法观、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学科观念认 识还不够。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自主合作学习五、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教学 用具、实验的设计和准备 实验药品:氯化铝溶液、naoh溶液、氨水、盐酸、偏铝酸钠溶液、碳酸氢钠。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 分液漏斗。 七、教学过程 【篇二: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镁、铝及其化合物(精选3篇) 教案一:镁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镁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镁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镁的性质和应用,如镁的轻便性、燃烧性、导电性和腐蚀性等。 2. 镁与氧的反应: - 展示镁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Mg + O2 → 2MgO。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镁与硫的反应: - 展示镁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S → MgS。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4. 镁与氯的反应: - 展示镁与氯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Mg + Cl2 → MgCl2。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5. 镁的常见化合物:

- 介绍镁的几种常见化合物,如氯化镁、硫酸镁和碳酸镁等。 - 分析这些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或观察,加深对这些化合物的 理解。 6. 总结:总结镁的性质和与氧、硫、氯反应的特点,以及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案二:铝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 2. 掌握铝与氧、硫和氯的反应。 3. 熟悉铝的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介绍铝的性质和应用,如铝的轻便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等。 2. 铝与氧的反应: - 展示铝与氧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铝与硫的反应: - 展示铝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反应过程。 - 写出反应方程式:2Al + 3S → Al2S3。 -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二)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铝及其化合物(二) 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Al 2O 3):______色难______,可做_______材料,是典型的______。 Al 2O 3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Al 2O 3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2.氢氧化铝[Al(OH)3]:_________色______状物,是典型的_____。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当向 Al(OH)3中加入强酸时,平衡向_______移动;当向 Al(OH)3中加入强碱时,平衡向_________移动。实验室制备 Al(OH)3时,选用铝盐和氨水作用而不选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俗名明矾,是________色晶体,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矾 能够净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铝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掌握重要的方程式

(1)向1LO.1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画出生成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与所加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偏铝酸钠(含溶质1mol)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画出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与所加 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图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及碳酸氢钠,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向氢氧化钠溶液(含溶质1mol)中逐滴滴加氯化铝溶液,边加边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并画出生成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与所加氯化铝的物质的量 的关系图像。 (5)(5)向含HCl 1mol的盐酸溶液中逐滴滴加偏铝酸钠溶液,边加边振荡,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并画出生成氢氧化,并画出生成氢氧化,并画出生成氢氧化铝 的物质的量与所加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像。 典题解悟 [例1] .向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1)写出可能发生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图中,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横坐标表 示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试在图中画出当溶液中明矾为1 mol时,生成的每一种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物质的量变 化的曲线(在曲线上标明沉淀的化学式). (3)当向a L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的明矾溶液中滴加 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的Ba(OH)2溶液b L,用含a,M,N 的表达式表示: ①当b满足______条件时,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 ②当b满足______条件时,沉淀的质量为最大值. 【解析】 (1)设溶液中明矾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当滴加的Ba(OH)。的物质的量分别在0~1.5 mol和1.5 mol~2.0 mol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 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 ① K2 SO4+2Al(OH)3+ Ba(OH)2=2KAlO2+BaSO4↓+4H2O ②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铝的单质,重点是化学性质,结合性质介绍用途,铝的冶炼在第四节将学习。 铝的化学性质从金属活动顺序表入手,得出铝是较活泼金属的结论,总结金属的通性:与非金属反应,与酸反应,金属之间的置换等,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强调铝的还原性;结合铝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得出铝元素具有两性的结论: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指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 这部分知识主要是以前学过的,这里重在随时复习总结。 第二部分是铝的重要化合物,介绍了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一种盐。其中氢氧化铝的两性是重点,重点运用前一章所学的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及硫酸铝钾的水解。第三部分是合金的知识,结合初中所学的铁合金,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合金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本节内容涉及到元素周期律理论和电离平衡理论。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在较短的时间学习较多的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又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位置和金属的通性。 2、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4、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掌握氢氧化铝的两性。 5、了解常见合金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能力目标: 1、注重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重视实验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探索性思维。 3、温故知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5、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铝 教学模式: 模式名称:边讲边实验 模式环节:实验-联想-对比-分析-归纳-练习 模式特点:

高中化学下学期第11周《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化学教案

元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题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总课时 1 班级(类 型) 学习目标 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和应用。 重、难点 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 教 师 反 思 考点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4Al+3O22Al2O3 ②2Al+Fe2O32Fe+Al2O3 ③2Al+6H+===2Al3++3H2↑ ④2Al+2OH-+2H2O===2AlO-2+3H2↑ 4.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5.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镁与非金属 反应能被Cl2、O2氧化 2Mg+O22MgO 3Mg+N2Mg3N2 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能与沸水反应Mg+2H2O Mg(OH)2+H2↑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 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 +C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 (2)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3)Mg粉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H2和NH3( ) (4)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 ) (5)1 mol Al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 ) (6)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答案(1)×(2)×(3)√(4)×(5)√(6)× 2.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MgO、Mg3N2、C 题组一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 1.镁粉是焰火、闪光粉、鞭炮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教案铝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2.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净水作用。 3.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水平;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 4.实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突破方法:元素周期律知识推测、实验验证、理论解释、练习提升)。 【教学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元素化合物的课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的特点,让学生的眼(观察实验现象),手(动手实验),口(动口议论),脑(动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以期能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水平。 【教学媒体】实验投影样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教师微笑地进入教室,带来温馨的教学情景,随后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铝的性质,那么铝处于元素周期表什么位置?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加热铝锅中的水,水跟铝为什么不反应? (学生答铝表面有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这种氧化物就是铝的主要化合物之一一氧化铝。 [板书]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展示]氧化铝固体(每组均有一瓶) [观察]颜色、状态(学生回答)

[讲述]氧化铝的熔点和在自然界中的存有及用途(学生结合阅读课文P.24)。 [展示]铝土矿的样品 [板书](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高 [讲述]下面进一步讨论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 [提问]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什么是两性氧化物?(学生回答) [启发]根据上述三种氧化物的定义,不溶于水的氧化铝,要判别它是属于哪一类氧化物,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引导回答]溶于碱的是酸性氧化物,溶于酸的是碱性氧化物,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是两性氧化物。 [学生探索实验]往两支盛有少量氧化铝的试管中,分别注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观察]氧化铝既能溶于盐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学生回答)。 [设问]为什么氧化铝能溶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指出]氧化铝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铝和偏铝酸钠。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全班书写)。 [学生板书回答]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小结]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 [引出氢氧化铝]氧化铝的水化物是什么?(学生答氢氧化铝)它是铝的另一重要化合物。 [板书]2.氢氧化铝Al(OH)3 (1)实验室制法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绪: 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了物质的归类,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看法,先生对Al2O3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了解更完整。在教学设计时,充沛应用探务实验的成效,采用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先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一方面经过实验激起先生学习兴味,调动先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经过实验使先生的看法阅历理性看法再到理性看法的进程,培育先生的实验看法和学习才干。 二、教学目的: 1.知识技艺目的: (1)了解Al2O3、Al(OH)3的主要物理性质; (2)了解Al(OH)3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3)看法Al2O3、Al(OH)3的两性,掌握它们区分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进程与方法目的: (1)培育先生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才干; (2)经过Al(OH)3的制备探求其两性,依据Al(OH)3与 Al2O3的关系类推至Al2O3的两性,培育先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才干; (3)经过实验探求,培育先生迷信探求的思想方式和创新

才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起先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经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求,培育先生能经过现象看实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和综合剖析才干。 三、教学重点:Al2O3、Al(OH)3的两性 四、教学难点: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求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求法,效果引导,讲述法,讨论法 六、教具预备: 试剂:0.5 mol/L 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 仪器:试管假定干、胶头滴管 七、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先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习导入】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是生动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而且铝及其化合物在消费生活中运用极端普遍。明天我们学习铝的化合物,主要是两种——氢氧化铝和氧化铝。 【过渡】实验室没有现存的Al(OH)3,我们如何制备?现提供如下试剂:稀HCl、稀氨水、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请讨论制备的原理和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 ⑶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Al2O3、Al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⑵通过对Al2O3、Al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与两性探究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品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引言]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铝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复方氢氧化铝片、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明矾净水等.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阅读]课本58页,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熔点高,很坚固. 主要用途:<1>耐火材料,如:刚玉坩埚 <2>冶炼铝的原料 <3>人造宝石 [过渡]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它又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过渡]在我们学习其化学性质之前,请同学们首先回顾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因为表面的致密氧化薄膜的保护,那是不是这层致密氧化薄膜可以阻止所有物质与铝的反应呢? [多媒体演示]铝与酸和碱的反应 [设问]将铝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后,是否立即产生气泡?为什么?[学生回答]并未立即产生气泡,而是过一会儿.这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追问]为什么过一会儿还是有气泡产生? [学生分析后回答]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破坏了. [教师引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你能否预测氧化铝分别与它们反应的产物,并试着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1〕跟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设问]初中将氧化物分成哪几类,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追问]那么氧化铝又属于哪类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板书]2.化学性质——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南郑中学施学军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1(必修)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要求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与其相应的活动探究建议为“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2(必修)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知识点的安排上,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章中简单介绍到了金属铝和铝表面生成的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没有进一步介绍铝的其他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氧化铝只能是有个感性的认识,需要在这里进一步探究学习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知识。 二、学情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估计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可能刚学习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本章前面一节相应的金属知识也没有涉及,实际上是相当于初中化学知识技能储备的学生。由于初中化学已经学习到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简单介绍了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同时,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本节课设计的探究实验操作是滴管实验,让学生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并分析结果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教学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教案标题: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案内容: 一、引入(10分钟) 1. 引发学生对铝的认识:展示一块铝材料,让学生观察、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铝的性质:介绍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铝的颜色、密度、熔点、导电性等。 2. 铝的制备方法:介绍铝的制备方法,包括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3. 铝的化合物:介绍铝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和用途,如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1. 实验1:制备氧化铝 a.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氧化铝。 b. 实验步骤:将铝粉与氧化铜粉混合加热,观察反应过程并收集氧化铝。 c. 实验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2. 实验2:制备氯化铝 a.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氯化铝。 b. 实验步骤:将铝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观察反应过程并收集氯化铝。 c. 实验记录:学生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 1. 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反应过程和观察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3. 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铝及其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 2.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提出对环境友好的铝及其化合物应用方案。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要求学生完成铝及其化合物的命名练习。 2.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小研究报告,包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评估: 1. 实验操作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讨论和拓展延伸环节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4.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案指导: 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实验操作。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考纲要求]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复习目标 1、掌握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铝的主要用途。 2、掌握重要的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 知识梳理: 一铝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ⅢA族 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3、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 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 铝的化学性质板书: 问题1.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 问题2.实验室能否用硫化物与铝盐溶液混合制取Al2S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问题3.金属铝与酸、碱反应的本质及定量计算 (1)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2)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为什么?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 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4)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NaOH 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 2相等,则HCl 和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 (甲)∶V (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 A .5.4 g B .3.6 g C .2.7 g D .1.8 g 归纳总结: 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 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 与酸、碱反应时生成H 2的实质都是Al ――→失3e - Al 3+,所以无论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 与H 2的关系都是2Al ~3H 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V HCl (H 2) V NaOH (H 2) =1∶1。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 V NaOH (H 2)= 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 V HCl (H 2) V NaOH (H 2) ≤1 1,则必定是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②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题时应充分利用上述过量关系。 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 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电解

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二节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前延伸案】 【考试说明】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一、铝 1.铝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态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色有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和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3.铝的化学性质 (1)跟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氧气。常温: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 点燃: ②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 如:Al+S = (2)铝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与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加热时剧烈反应。铝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铝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4)铝热反应: Al+Fe2O3 , Al+ V2O5 【说明】关于铝热反应需要注意: (1)原理 Al是还原剂,另一种氧化物作氧化剂,是铝将氧化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的反应;其实质是铝将氧化物中化合态的金属还原为金属单质。 (2)反应特点 ①高温条件;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③新生成的液态金属单质易与Al2O3(固态)分离。 ⑶引燃剂和铝热剂 (1)引燃剂:镁条、氯酸钾。 (2)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Fe2O3、Cr2O3、V2O5等)组成的混合物。 ⑷应用 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如V、Cr、Mn等;焊接钢轨等。 注意:非金属氧化物及Al前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4.冶炼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铝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理解铝的化学性质。 2、通过学生实验和理论分析,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3、进一步练习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铝化学性质的预测,让学生初步感知类比迁移的方法 2、通过加热铝箔,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 3、在研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气体产物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实验方法确定气体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铝制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3、通过铝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体会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探究 教学方法:类比,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 图片展示:铝的几种用途(附加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提问:根据图片及铝片实物分析归纳铝的物理性质。 二.【铝的原子结构】 提问:复习铝在地壳中含量 介绍:铝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单质铝最早是在1827年由德国化学家韦勒用金属钾和无水氯化铝共热得到的。 小结:铝的原子结构及在反应中的特点 三.【铝的化学性质】 提问:请大家根据铝的原子结构以及初中学过的金属的通性,完成“问题一”预测铝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视频添加镁与氮气反应视频 明确任务:重点来研究铝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 播放视频:“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视频 说明:操作步骤 提问:实验现象? 追问:熔化不滴落的原因? 应用延伸:试剂瓶中的铝片、铝箔,日常用到的铝锅铝盆,铝制电缆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正是因为在常温下表面形成了这层致密的氧化膜,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提问: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此反应的还原剂? 扩展:铝除了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氯气、硫等非金属单质氧化,生成对应的氯化物和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