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朱琼,女,1990年生,重庆市人,汉族,2009年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徐亚丽,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重庆市 400037

Zhu Qiong,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a-li, .,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朱 琼1

,皋月娟2

,高顺记1

,陈 重1

,刘 政1

,徐亚丽1(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重庆市 400037;2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超声科,北京市 100039)

引用本文:朱琼,皋月娟,高顺记,陈重,刘政,徐亚丽.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

21(17):2708-2713.

DOI: ORCID: 0000-0002-1810-5009(朱琼) 文章快速阅读:

不仅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替代缺失神经组织,同时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并促进突触发生,调节其可塑性,且能重建部分环路和功能,是神经元替代治疗的理想靶细胞。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由全能到多能,最后到单能,从而产生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群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如神经干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同时该过程受局部微环境调节,多种理化因素都能诱导全能细胞产生分化,如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

摘要

背景:神经干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和退行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体外培养鉴定及促神经元诱导分化是

后续研究的基础。

目的: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对其鉴定,了解生物学特性。 方法: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从C57BL/6胎鼠大脑半球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观察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CCK-8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 的表达;用体积分数为1%和10%的血清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法检测GFAP 、βⅢ-tubulin 和MBP 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培养得到悬浮生长的神经球,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表明细胞增殖力强;②透射电镜观察到神经干细胞核浆比高,呈未分化状态;③Nestin 免疫荧光阳性;④不同体积分数的血清诱导后均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体积分数为1%血清能诱导分化得到更多的神经元细胞;⑤结果表明,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成功分离培养得到了神经干细胞,低体积分数血清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关键词:

干细胞;分化;神经干细胞;培养;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神经干细胞;细胞, 培养的;血清;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Cultiv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Zhu Qiong 1, Hao Yue-juan 2, Gao Shun-ji 1, Chen Zhong 1, Liu Zheng 1, Xu Ya-li 1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2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he 302nd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option in the recovery of neural lesions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eural stem cell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echniques for the isolation, cultiv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lls.

METHODS: The neural stem cells from C57BL/6 fetal ra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using neurophere culture method followed by morphological and ultrastucture examination. The growth curve and cell cycle of passage 3 cells were drawn and analyzed. Nestin expression was tes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Neural stem cells induced in 1% and 10% fetal bovine serum were identified using anti-GFAP, anti-βIII -tubulin and anti-MBP by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neurospheres exhibited strong cell proliferation ability.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re was a high nuclear/cytoplasmic ratio in the neural stem cells, indicating a low differentiation degree.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eural stem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Nestin.

The induce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GFAP, βIII-tubulin, and MBP, indicating these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astrocytes,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 and there were more neurons in 1% fetal bovine serum than those in 10% fetal bovine serum. In conclusion, we could successfully isolate neural stem cells in C57BL/6 mice, and low concentration of fetal bovine serum contributes to more neurons differentiated from neural stem cells.

Subject headings: Neural Stem Cells; Cells, Cultured; Serum; Cell Differenti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Funding: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Cite this article: Zhu Q, Hao YJ, Gao SJ, Chen Z, Liu Z, Xu YL.Cultiv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7;21(17):2708-2713.

0 引言 Introduction

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内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1-2]。许多神经系统疾病都与神经干细胞数量及功能紊乱有关[3],因此神经干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和退行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6],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症、脑卒中等[7-9]。神经干细胞散在分布于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内,主要是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和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10],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分化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11-12],同时体内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向损伤区迁移的能力,但迁移数量和再生能力有限[13-14],所以神经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移植及定向分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将人源性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体内,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15]。实验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分离培养孕12-14 d C57BL/6胎鼠大脑半球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并采用不同浓度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应用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设计细胞观察性实验。

时间及地点于2015年6至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

1.3.1 实验动物孕12-14 d C57BL/6小鼠,体质量25- 35 g,由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为SCXK(渝)2005-0007。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1.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DMEM/F12、B27、Accutase、胎牛血清(Gibco公司);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eprotech公司);Anti-Nestin、Anti-Myelin Basic Protein(Millipore公司);Anti-GFAP(Santa公司);Anti-βⅢ-tubulin(Abcam公司);二抗(中杉金桥);流式细胞周期试剂盒(碧云天)。解剖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德国Leica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荷兰Philips公司);酶标仪(澳大利亚Tecan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ecton Dickison公司);

实验方法

1.4.1 原代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取孕12-14 d的C57BL/6小鼠,解剖取出胚胎,断颈取头部,于解剖显微镜下依次剥离头皮、颅骨、脑膜和血管(图1),分离得到两侧大脑半球。将得到的大脑半球用眼科剪剪碎成1 mm3的碎块,收集于离心管中,D-Hank’s液清洗2次。以上步骤均在冰上操作。然后加入%的trypsin-EDTA和DNAase 100 μL于37 ℃下消化10 min,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并用吸管反复轻柔吹打20次得到混悬液。取混悬液,用70 μm的细胞滤器过滤,得到单细胞悬液,1 000 r/min离心2次,每次5 min,加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95%DMEM/F12,2%B27,20 μg/L表皮生长因子,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双抗)重悬,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50 mL透气培养瓶中,体积分数为75%乙醇消毒瓶口后置于体积分数为5%CO2,37 ℃的细胞培养箱中,次日首次换液,之后每2 d 半量换液1次,培养期间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离心时采用差速离心法,即将细胞悬浮液收集于离心管中,根据神经球的大小,选用不同的离心时间,神经球越大,离心时间越短,前2 d换液是采用1 000 r/min离心 60 s,之后采用1 000 r/min离心30 s,使神经球沉淀,从而分离开单个悬浮细胞或死细胞。

1.4.2 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培养每天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情况,待克隆球较大,球心折光度变暗时,收集到离心管中,1 000 r/min离心30 s,去上清,然后加入Accutase 于37 ℃下消化15 min,轻柔吹打20次,采用差速离心法,先进行1 000 r/min离心30 s,使消化不充分的神经球沉淀,再取上清进行1 000 r/min离心5 min,沉淀可根据情况再次消化。然后加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接种于培养瓶中继续培养,隔日半量换液1次,5 d传代1次。

1.4.3 CCK-8法绘制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曲线将第3代培养第4天的神经干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按照2×103/孔的密度,接种于用0.1 g/L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96孔板中,每孔100 μL,连续检测7 d,每天5个复孔,1个空白对照孔,于体积分数为5%CO2、37 ℃的孵箱培养。分别于第1,2,3,4,5,6,7天,在各孔中加入10 μL CCK-8试剂,然后放回孵箱继续培养2 h,用酶标仪检测各孔的吸光度值,激发波长为450 nm。取5个复孔的平均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孔的吸光度值,得到对应时间点的吸光度值。以时间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曲线。

1.4.4 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取第3代培养第4天的神经干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用PBS洗2次,加入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固定,4 ℃过夜,PBS洗涤2次,

加入100 μL RNase消化,然后加入PI 染料 mL ,于4 ℃条件下孵育30 min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根据公式计算增殖指数(PI)=[(S+G 2/M)/(G 0/G 1+S+ G 2/M)]x100%。

1.4.5 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 取第3代培养第4天的神经干细胞,PBS 清洗2次后收集于 mL EP 管中,缓慢加入电镜级戊二醛固定细胞2 h ,再用生理盐水冲洗3次,每次10 min ,然后用1%锇酸后固定,乙醇和丙酮梯度脱水,送电镜室制片并于透射电镜下观察。

1.4.6 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 的表达 取第3代培养第4天的克隆球或消化后的单细胞以适当的密度接种于用0.1 g/L 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共聚焦皿中,继续培养24 h ;37 ℃预热的PBS 轻轻漂洗细胞2次;40 g/L 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细胞10 min ,PBS 洗3次,每次5 min ;%TritonX-100处理细胞10 min ,PBS 洗3次,每次5 min ;体积分数为10%山羊血清封闭15 min ;弃封闭液,加入200 μL按1︰200稀释的anti-Nestin ,4 ℃孵育过夜;弃一抗,PBS 洗涤3次,每次5 min ,用滤纸吸干多余的液体,加入200 μL按1︰200稀释的FITC-山羊抗小鼠IgG ,37 ℃温育45 min ,PBS 洗涤3次,每次5 min ,操作过程注意避光;DAPI 染色3 min ,PBS 洗3次,每次5 min ;封固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1.4.7 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及鉴定 将第3代培养第4天的神经干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按2×106

L -1

的细胞浓度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包被后的共聚焦培养皿中,分别用含体积分数为1%和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7 d ,然后进行GFAP 、βⅢ-tubulin 和MBP 免疫荧光染色,抗体浓度均为1︰200稀释,操作步骤同上,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 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生物学特征及分化能力。

2 结果 Results

神经干细胞的形态 在解剖显微镜下剥离脑膜及血管,得到大脑半球。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法得到大量单细胞。原代培养第1天光镜下见部分细胞贴壁,部分细胞悬浮呈单细胞,折光性好,第2天悬浮细胞部分聚集呈细胞团,大小不均,较大者约有十几个细胞,克隆球直径逐渐增大,呈桑葚状,随着直径的增大,部分克隆球中心变暗。将克隆球消化传代后,克隆球大小更加均匀,形态更加规整,未见明显突起,折光性好(图2)。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 由细胞生长曲线(图3)可见,前2 d 细胞生长缓慢,之后细胞增殖较快,进入对数生长期,从第6天开始,细胞增殖缓慢,进入平台期。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图4),%的神经干细胞处于G 0+G 1期,G 2期占%,S 期占%,G 2/G 1=。根据增殖公式计算得增殖指数为%,说明绝大部分细胞处于增殖状态。

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较小,胞核大且明显,核内染色质丰富,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较大,胞浆少,核浆比大,胞浆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其余细胞器很少,表明该细胞分化程度低。大量的核糖体和线粒体表明细胞合成代谢能力旺盛,生命活动力强。细胞间可见细胞连接(图5)。

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 的表达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图6),无论是接种的克隆球,还是单个细胞,细胞核均较小,被DAPI 染成蓝色,胞浆呈绿色,说明Nestin 呈阳性表达。克隆球向外呈放射状,越靠近中心,细胞密度越大,细胞越紧密,不易被染色,故中心未见染色细胞。

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大多数细胞GFAP 反应阳性,胞浆丰富呈绿色,有多个短突起,贴壁牢固,说明大部分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图7A );少量细胞MBP 反应阳性,呈绿色,说明少数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图7B );部分细胞βtubulin Ⅲ反应阳性,呈红色,突起较少但较长,说明部分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图7C ,D )。其中,含体积分数为1%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能诱导分化生成更多的神经元(图7D ),而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能诱导分化生成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说明低体积分数的血清有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而高体积分数血清促使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分化。该分化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分离培养得到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且该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

3 讨论 Discussion

原代取材培养神经干细胞,能较好的保持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在胚胎第12天时开始出现,15 d 时达到高峰

[16]

,故实验用孕12-14 d 的C57BL/6

胎鼠,采用机械消化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通过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标志性蛋白(Nestin [17]

、GFAP

[18]

、β

Ⅲ-tubulin

[19]

、MBP

[20]

)检测,证实成功分离得到神经干细

胞,为后续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由于神经干细胞呈悬浮生长,而胎鼠大脑半球的其他细胞呈贴壁生长,且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使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得到纯化

[21]

,故实验中直接取大

脑半球进行消化,通过后续的换液及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筛选得到神经干细胞,该方法较单独分离海马区操作更简单。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与所处的微环境密切相关,如细胞因子

[22-25]

、理化因素等

[26-28]

。有研究发现,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神经元比例较高,而血清体积分数越高,胶质细胞的数量越多

[29]

。Hung 等

[30]

研究发现,神经球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主要分化为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而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主要分化为原浆型细胞。实验分别用体积分数为1%和10%的血清诱导分化,均得到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但体积分

吸光度值

数为1%的血清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产生更多的神经元细胞,而体积分数为10%的血清诱导神经元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说明血清体积分数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向有关,低体积分数血清有利于向神经元分化,与报道相符。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如何有效分化为神经元,重建神经环路,以改善神经功能[31-32]。随着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深入认识,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轴突和突触可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3-35]。高体积分数血清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低体积分数血清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因此能否通过调整血清体积分数以控制分化方向及比例,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血清成分比较复杂,具体是哪一种物质或某几种物质共同改变了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方向,尚无定论。

实验采用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板,使神经干细胞贴壁生长,以利于后续实验操作。有研究表明,多聚赖氨酸会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尤其是多聚赖氨酸的分子质量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影响较大[36-37]。从Nestin免疫荧光结果可见,贴壁神经球周围细胞向四周爬行伸长,有“逃离”克隆球的趋势,单个细胞交织成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多聚赖氨酸使神经干细胞贴壁生长导致分化有关。为避免多聚赖氨酸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产生影响,能否选用其他方式使神经干细胞贴壁,是后续实验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实验还检测了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生长曲线和超微结构。从细胞周期和生长曲线来看,提取得到的神经干细胞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从超微结构来看,细胞表现出幼稚细胞的特性,细胞间有细胞连接,为发育中的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提供了通道。

综上所述,实验建立了从C57BL/6孕鼠大脑半球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方法,并进行鉴定。但由于目前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认识尚不全面,神经干细胞移植后能否维持干性,能否实现有效的定向分化,能否建立细胞间连接,改善神经系统症状等问题,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作者贡献:实验设计为朱琼、徐亚丽,实验实施为朱琼、皋月娟、高顺记、陈重,实验评估为所有作者。朱琼、皋月娟成文,刘政审校。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伦理问题: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2009 年《Ethical issues in animal experimentation》相关动物伦理学标准的条例。

文章查重:文章出版前已经过CNKI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进行3

次查重。

文章外审:文章经国内小同行外审专家双盲外审,符合本刊发

稿宗旨。

作者声明:第一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中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责任。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记录及样本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分享和销毁,可接受核查。

文章版权: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

开放获取声明:这是一篇开放获取文章,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根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3.0”条款,在合理引用的情况下,允许他人以非商业性目的基于原文内容编辑、调整和扩展,同时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

4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Gage FH. Mammalian neural stem cells. Science. 2000;287

[2]Ma W, Fitzgerald W, Liu QY, et al. CNS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differentiation into functional neuronal circuits in

three-dimensional collagen gels. Exp Neurol. 2004;190(2): 276-288.

[3]Swistowski A, Peng J, Liu Q, et al.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dopaminergic neurons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Stem

Cells. 2010;28(10):1893-1904.

[4]Li Z, Zeng Y, Chen X, et al. Neural stem cells transplanted

to the subretinal space of rd1 mice delay retinal

degeneration by suppressing microglia activation.

Cytotherapy. 2016;18(6): 771-784.

[5]Haus DL, López-Velázquez L, Gold EM,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restores

cognition in an immunodeficient rodent model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xp Neurol. 2016;281:1-16.

[6]Curtis E, Gabel BC, Marsala M, et al. 172?A Phase I,

Open-Label, Single-Site, Safety Study of Human Spinal

Cord-Derived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Neurosurgery.

2016;63 Suppl 1:168-169.

[7]Mazzini L, Gelati M, Profico DC, et al. Human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LS: initial results from a phase

I trial. J Transl Med. 2015;13:17.

[8]Zhang W, Wang PJ, Sha HY, et al.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s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without altering

amyloid pathology in an APP/PS1 double transgenic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Mol Neurobiol.

2014;50(2):423-437.

[9]George PM, Steinberg GK. Novel Stroke Therapeutics:

Unraveling Stroke Pathophysiology and Its Impact on

Clinical Treatments. Neuron. 2015;87(2):297-309.

[10]Merkle FT, Alvarez-Buylla A. Neural stem cells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2006;18(6):704-709.

[11]Gritti A, Parati EA, Cova L, et al. Multipotential stem

cells from the adult mouse brain proliferate and

图2 神经干细胞的形态

Figure 2 Morphology of neural stem cells

图注:图中A为原代神经干细胞培养第3天

(×200);B为第1代神经干细胞培养第3天

(×200);C为第2代神经干细胞培养第5天

(×400)。

图1 解剖显微镜下分离大脑半球过程

Figure 1 The process of isolating cerebral hemispheres under anatomic microscope

图注:图中A为剥离颅骨,暴露脑组织;B为剥离硬脑膜和蛛网膜;C为剥离脑膜后底面观;D为分离得到两侧大脑半球。

图4 第3代神经干细胞的细胞周期

Figure 4 Cell cycle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passage 3图注:G0+G1期占%,G2期占%,S期占%,G2/G1=,增殖指数为%。图5 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A:×12000,B:×20000) Figure 5 Ultrastructure of neural stem cells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 ×12000, B: ×20 000)

图注:神经干细胞核较大,染色质丰富,胞浆中含有大量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图A方框内为细胞间连接,图B箭头所指为线粒体。

BA

图6 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

的表达(×800)

Figure 6 Immuno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Nestin (×800)

图注:图中A,B为贴壁神经球免疫荧光染色;C

为单个神经干细胞贴壁后免疫荧光染色。蓝色为

细胞核(DAPI阳性),绿色为胞浆(Nestin阳性)。

图7 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

Figure 7 Immuno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differentiation

图注:图中A,B,C为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A:×800,B,C:×1600),图A中绿色荧光为GFAP(+),图B中绿色荧光为MBP(+),图C中红色荧光为βtubulin Ⅲ(+);D为体积分数为1%胎牛血清诱导分化(×800),红色为βtubulin Ⅲ(+)。

self-renew in response t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J Neurosci. 1996;16(3): 1091-1100.

[12]Gage FH. Neurogenesis in the adult brain. J Neurosci. 2002;

22(3):612-613.

[13]Arvidsson A, Collin T, Kirik D, et al. Neuronal

replacement from endogenous precursors in the adult brain

after stroke. Nat Med. 2002;8(9):963-970.

[14]Yamashita T, Ninomiya M, Hernández Acos ta P, et al.

Subventricular zone-derived neuroblasts mig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neurons in the post-stroke

adult striatum. J Neurosci. 2006;26(24):6627-6636. [15]Qu T, Brannen CL, Kim HM, et al.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of aged brain. Neuroreport.

2001; 12(6):1127-1132.

[16]Zhao R, Xuan Y, Li X, et al. Age-related changes of

germline stem cell activity, niche signaling activity and

egg production in Drosophila. Aging Cell.

2008;7(3):344-354.

[17]Kirik OV, Vlasov TD, Korzhevski? Dé. Nestin and Musashi1

as the markers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rat telencephalon

following transitory focal ischemia. Morfologiia.

2012;142(4):19-24.

[18]Eng LF.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the major

protein of glial intermediate filaments in differentiated

astrocytes. J Neuroimmunol. 1985;8(4-6):203-214.

[19]Sun L, Lee J, Fine HA. Neuronally expressed stem cell

factor induces neural stem cell migration to areas of

brain injury. J Clin Invest. 2004;113(9):1364-1374. [20]Warrington AE, Barbarese E, Pfeiffer SE. Stage specific,

(O4+GalC-) isolated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s produce

MBP+ myelin in vivo. Dev Neurosci. 1992;14(2):93-97. [21]Ciccolini F. Identification of two distinct types of

multipotent neural precursors that appear sequentially

during CNS development. Mol Cell Neurosci.

2001;17(5):895-907.

[22]Han J, Calvo CF, Kang TH,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controls neural stem cell

activation in mice and humans. Cell Rep.

2015;10(7):1158-1172.

[23]Yang JW, Ma W, Luo T, et al. BDNF promotes human neural

stem cell growth via GSK-3β-mediated crosstalk with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Growth Factors. 2016;

34(1-2):19-32.

[24]Huat TJ, Khan AA, Pati S, et al. IGF-1 enhanc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during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neural progenitor-like cells

BMC Neurosci. 2014;15:91.

[25]Xiong LL, Chen ZW, Wang TH. Nerve growth factor promotes

in vitro prolifer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from tree

shrews. Neural Regen Res. 2016;11(4):591-596.

[26]Zhao H, Steiger A, Nohner M, et al. Specific Intensity

Direct Current (DC) Electric Field Improves Neural Stem Cell Migration and Enhances Differentiation towards

βIII-Tubulin+ Neurons. PLoS One. 2015;10(6):e0129625.

[27]Chen X, Liu Y, Zhang Z, et al. Hypoxia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rat neural stem cells by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an in

vitro study. Cell Mol Biol (Noisy-le-grand).

2016;62(3):105-114.

[28]Jiang XF, Yang K, Yang XQ, et al. Elastic modulus affects

the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Neural Regen Res. 2015;10(9):1523-1527.

[29]Keirstead H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iation. J

Neurosci Res. 2001;63(3):233-236.

[30]Hung CH, Young TH.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n neural stem

cells of fetal bovine serum in substrate-coated and

soluble form. Biomaterials. 2006;27(35):5901-5908. [31]Chen WW, Blurton-Jones M. Concise review: Can stem cells

be used to treat or model Alzheimer's disease. Stem Cells.

2012;30(12):2612-2618.

[32]Obernier K, Tong CK, Alvarez-Buylla A. Restricted nature

of adult neural stem cells: re-evalu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for brain repair. Front Neurosci. 2014;8:162.

[33]Crawford DC, Jiang X, Taylor A, et al. Astrocyte-derived

thrombospondins medi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ppocampal

presynaptic plasticity in vitro. J Neurosci.

2012;32(38): .

[34]Bernardinelli Y, Muller D, Nikonenko I. Astrocyte-synapse

structural plasticity. Neural Plast. 2014;2014:232105.

[35]Blanco-Suárez E, Caldwell AL, Allen NJ. Role of

astrocyte-synapse interactions in CNS disorders. J

Physiol. 2016 Jul 5. [Epub ahead of print]

[36]Hynes SR, Rauch MF, Bertram JP, et al. A library of tunable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lysine) hydrogels to

investigate the material cues that influence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J Biomed Mater Res A.

2009;89(2):499-509.

[37]Lee IC, Wu YC, Cheng EM, et al. Biomimetic niche for neural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using poly-L-lysine/hyaluronic acid multilayer films. J Biomater Appl.

2015;29(10):1418-1427.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朱琼,女,1990年生,重庆市人,汉族,2009年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徐亚丽,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重庆市 400037 Zhu Qiong,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Ya-li, M.D., Associate chief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 朱 琼1,皋月娟2,高顺记1,陈 重1,刘 政1,徐亚丽1(1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重庆市 400037;2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超声科,北京市 100039) 引用本文:朱琼,皋月娟,高顺记,陈重,刘政,徐亚丽.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7):2708-2713. DOI: 7.17.014 ORCID: 0000-0002-1810-5009(朱琼) 文章快速阅读: 不仅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替代缺失神经组织,同时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并促进突触发生,调节其可塑性,且能重建部分环路和功能,是神经元替代治疗的理想靶细胞。 细胞分化: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由全能到多能,最后到单能,从而产生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群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如神经干细胞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同时该过程受局部微环境调节,多种理化因素都能诱导全能细胞产生分化,如血清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 摘要 背景:神经干细胞在神经损伤修复和退行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体外培养鉴定及促神经元诱导分化是后续研究的基础。 目的: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对其鉴定,了解生物学特性。 方法: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从C57BL/6胎鼠大脑半球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观察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CCK-8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标志蛋白Nestin 的表达;用体积分数为1%和10%的血清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法检测GFAP 、βⅢ-tubulin 和MBP 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培养得到悬浮生长的神经球,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表明细胞增殖力强;②透射电镜观察到神经干细胞核浆比高,呈未分化状态;③Nestin 免疫荧光阳性;④不同体积分数的血清诱导后均可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体积分数为1%血清能诱导分化得到更多的神经元细胞;⑤结果表明,采用悬浮神经球培养法成功分离培养得到了神经干细胞,低体积分数血清有利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关键词: 干细胞;分化;神经干细胞;培养;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主题词: 神经干细胞;细胞, 培养的;血清;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Cultiv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Zhu Qiong 1, Hao Yue-juan 2, Gao Shun-ji 1, Chen Zhong 1, Liu Zheng 1, Xu Ya-li 1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econd Affiliate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7, 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the 302nd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n emerging therapeutic option in the recovery of neural lesions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Neural stem cell cul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echniques for the isolation, cultiv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lls. METHODS: The neural stem cells from C57BL/6 fetal ra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using neurophere culture method followed by morphological and ultrastucture examination. The growth curve and cell cycle of passage 3 cells were drawn and analyzed. Nestin expression was tes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Neural stem cells induced in 1% and 10% fetal bovine serum were identified using anti-GFAP, anti-βIII -tubulin and anti-MBP by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neurospheres exhibited strong cell proliferation ability.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re was a high nuclear/cytoplasmic ratio in the neural stem cells, indicating a low differentiation degree.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eural stem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Nestin. The induce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GFAP, βIII -tubulin, and MBP, indicating these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astrocytes, neurons and oligodendrocytes, and there were more neurons in 1% fetal bovine serum than those

关于神经干细胞

.关于神经干细胞 定义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能够自我复制, 在特定诱因下, 能够向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未分化细胞的总称。它是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源泉。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或细胞凋亡的更新。 特点⑴自我更新:神经干细胞具有对称分裂及不对称分裂两种方式,从而保持干细胞库稳定。对称分裂由一个神经干细胞产生两个神经干细胞;在特定诱因下进行非对称分裂,会产生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astrocyte,oligodendrocyte)。⑵多向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可以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其分化与局部微环境(niche)密切相关。⑶低免疫源性:神经干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细胞,不表达成熟的细胞抗原,可以不被免疫系统识别。⑷良好的组织融合性:可以与宿主(即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神经组织良好融合,并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发现时间1992年,Reynodls等从成年小鼠脑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且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并正式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从而打破了认为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理论。 产生区域神经干细胞主要产生于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区(SVZ,subvetricular zone)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区(SGZ,subgranular zone)。成人大脑中每天有3万个神经干细胞产生,按照从脑室周围的室管膜下区(SVZ)通过侧迁移流RMS(rostral migratory)最后到达嗅球 OB(olfactory bulb) 的方向移动。增殖时间为12~28天/代。 2.治疗机理与应用领域

神经干细胞的治疗机理 ⑴患病部位组织损伤后释放各种趋化因子,可以吸引神经干细胞聚集到损伤部位,并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为不同种类的细胞,修复及补充损伤的神经细胞。 ⑵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的损伤,使局部通透性增加,另外在多种黏附分子的作用下,神经干细胞可以透过血脑屏障,高浓度的聚集在损伤部位。 ⑶神经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刺激原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 ⑷神经干细胞可以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神经环路,降低脑部氧化性压力。 神经干细胞的应用领域 神经干细胞主要应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部和脊髓损伤的治疗。面前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脑瘫,脑膜炎后遗症, 脑发育不良脑, 中风(脑出血,脑梗塞)及后遗症, 脑外伤及脊髓损伤, 运动神经元病,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帕金森病, 脑萎缩, 共济失调, 癫痫, 多系统萎缩症(MSA), 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 各种舞蹈症,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氏病), 神经性耳聋, 面瘫及各类周围神经病。 目前有许多研究结果证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仅仅局限于所属组织,在特定环境(niche)中,在一些细胞因子和蛋白的作用下,可以跨过神经系统而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组织细胞,即具有横向分化潜能。如神经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肌细胞和造血前体细胞。这无疑在理论上扩大了神经干细胞在今后的应用范围,使得更多用现今医学手段无法治愈的患者看到希望。 3.本公司的神经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的归类

胚胎干细胞的归类 干细胞按分化潜能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三类,对于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各属于哪一类,不同的教材和资料说法不同。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P31“胚胎干细胞分裂速度快,并且有产生多种分化细胞类型的潜力,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多能干细胞。”选修3教师教学用书P73“全能干细胞是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未分化细胞,如受精卵。多能干细胞是指能分化成除胎盘之外所有其它组织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如ES细胞(胚胎干细胞),他的分化能力仅次于受精卵。专能干细胞是指与特定器官和特定功能相关的一类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从中不难看出,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分别属于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 而苏教版教材上是这样解释的:“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成一种类型或功能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或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造血干细胞等;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全身200多种细胞,如神经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如胚胎干细胞。” 再看中图版教材上的描述:“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机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直至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受精卵便是一个最初的全能干细胞,它可以分化出许多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提取这些细胞中的任意一个置于子宫内,就可以发育出一个完整的个体。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但不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如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出至少12种血细胞。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成某一类型的,如神经干细胞只可分化出各类神经细胞。” 从苏教版和中图版教材的内容中可以看出,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这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叙述相矛盾,和人

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鉴定

脂肪干细胞的提取及鉴定 一、脂肪干细胞(ASCs)的提取及鉴定 1、实验技术及原理: 运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体外扩增后ACSs的表型会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细胞表面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差异离心术(可将基质血管细胞沉淀与悬浮的成熟脂肪细胞分离,沉淀中除ASCs,还包括血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基质血管细胞沉淀可以接种到孰料培养瓶中,基质细胞可贴壁,造血和其他杂质细胞不贴壁,在随后的传代过程中被出去,最终得到的ASCs可再很长时间内保持摸分化状态)。取C57BL,6 WT小鼠2只,常规麻醉消毒,取腹股沟脂肪组织剪碎至糊状,PBS液冲洗去麻药及血液,0.075%II型胶原酶消化(37?,30分钟)以去除外基质,生理盐水终止胶原酶的消化,离心(1200g,10分钟),去上清液及未消化的脂肪,10%FBS的DMEM重悬细胞沉淀,0.16mol/L氯化氨溶解剩余红细胞,离心洗涤,过200目铜网,得到单个核细胞。?镜下计数,按10个细胞/ml种植在培养瓶中,37?5%CO2孵箱培养,24小时后第一次换液,以后3天换液一次,80%融合后0.25% Trypsin,0.02%EDTA消化传代。细胞镜下作形态学观察及取第三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作细胞周期及细胞免疫表型(CD29/CD44)的鉴定。 2、实验用品: 2.1 材料:C57BL,6 WT小鼠 2.2 试剂:PBS液,0.075%II型胶原酶消化,10%FBS,低糖DME M 2.3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普通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解剖剪、眼科剪、镊子(尖头、平头和有沟镊)、小烧杯,200目铜网过滤器,低糖DMEM、血球计数板、橡皮瓶塞、酒精灯、换药碗 3、细胞培养的方法与步骤: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一前言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 S)是神经系统内能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未分化原始细胞【1-2】。文献报道,NSC具有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分化形成各种靶组织细胞【3-5】。此外,NSC 还可用作为是细胞移植治疗的有效载体,被广泛用于神经疾病细胞或载体治疗。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其主要作用包括下列三方面:①NSC分化成宿主细胞来替代丢失细胞的作用;②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生物学功能;③桥接作用【6-8】。基于NSC的上述特性,从而奠定了NSC在细胞替代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前景,而如何获取NSC则是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首先面临的关键问题。本实验拟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NSCs原代和传代培养技术,为后面的实验提供方法支持。 二实验所需仪器、试剂及其配制 (一)实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Olympus,Japan) 倒置荧光显微镜(LEICA DMIRB) 冰冻切片机(Leica CM1900,Germany) 光明DZKW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厂) XK96-A快速混匀器(姜堰市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T-200 电子天平(成都普瑞逊电子有限公司川制)FA1004型精密电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MP 8001单臂脑立体定位仪(深圳市瑞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10μl微量进样器(Pressure-Lok,PRECISION SAMPLING CORP,BATON ROUGE, LOUISIANA,Made in USA) 0.5ml、1ml Eppendorff管(Ependorff) 手术器械:眼科剪、解剖剪、显微剪、显微有齿镊及无齿镊、蚊式钳、刀柄刀片等。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单个核细胞行贴壁培养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分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接后第5天细胞进入指数增生期,至第9天后数量减少;流式细胞检测表明50%~70%细胞为CD29和CD45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 Abstract: Objective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in vitro, and determine their biological properties. Methods The mononuclear cells were isolat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in sterile condition, and cultured in DMEM medium containing 10% fetal bovine serum. After the adherent mononuclear cells were obtained, the shape of cells were observed by microscope, then the cell growth curve, the cell cycle and the cell surface antigens were obtain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 methods. Results MSCs obtained by Percoll (1.073 g/mL) were similar in size, spindle-shaped or star-shaped fibroblasts-liked cells. Cell growth cur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SCs were in the exponential stage after 5d and in the stationary stages after 9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D29 and CD44 positive cells were about 50%~70%. Conclusions The 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grown stably in vitro and can be used as the seed-cells in tissue engineering. Key words: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ell cycle; immunocytochemistry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寻找来源丰富并不受伦理学制约的间充质干细胞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B)在胚胎娩出后,与胎盘一起存在的医疗废物。与骨髓相比,UCB来源更丰富,取材方便,具有肿瘤和微生物污染机会少等优点。有人认为脐血中也存在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如果从脐血中培养出MSCs,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应用和研究则不受伦理的制约,蕴藏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2,3]。本研究将探讨人UCB-MSCs体外培养的方法、细胞的生长曲线、增殖周期和细胞表面标志等方面,分析UCB-MSCs 作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可行性。

造血干细胞分化图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与分化谱系 多能干细胞(HPSC)G0——G0期HPSC G1 淋巴干细胞高增殖潜能细胞(Blast CFCs) 前前B前T 多向性祖细胞(CFU—GEMM) ———————————————————————前B 粒-巨噬细胞爆式集落BFU-E BFU-MK (CFU—GM)未成熟B CFU-E CFU-MK CFU-G CFU-M 成熟B成熟T 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浆细胞 早幼红细胞幼稚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浆细胞 中幼红细胞成熟巨核细胞 单核细胞浆细胞 中性中幼嗜酸性中嗜碱性中晚幼红细胞 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 成熟红细胞 中性晚幼嗜酸性晚嗜碱性晚 粒细胞幼粒细胞幼粒细胞 中性成熟嗜酸性成嗜碱性成 粒细胞熟粒细胞熟粒细胞

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 高铁血红蛋白症硫化血红蛋白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微分化性白血病(M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性(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性(M2a)M2b

(M2b)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 M3b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 M4b M4c M4EO)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5b 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T-细胞型:(Ⅰ、Ⅱ、Ⅲ型) B-细胞型:前前B 、前B 、Common 型、B-ALL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浆细胞白血病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神经干细胞原代取材与培养

神经原代干细胞的取材及培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神经元很难或不能在进行分裂和增殖,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因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变性导致的神经元丢失及缺损难以修复,神经功能的重建被视为几乎不可能。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和增殖的成功,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一、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是指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能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对损伤和疾病具有反应能力。原代培养的单细胞在24h内自动聚集成团,这是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神经干细胞具有的特点有:①有增殖能力。②有自我维持和自我更新能力,对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干细胞,不对称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的一个为干细胞,另一个为祖细胞,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神经细胞。③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因子下,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损伤或疾病可以刺激神经干细胞分化。总之,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神经干细胞的两个基本特征。 二、实验步骤:神经干细胞原代取材及培养 1.原代取材 (1)脱颈处死2周龄孕鼠,孕鼠腹部以75%酒精消毒后,手术剪打开腹腔,取出子宫,剪开子宫,取出胎鼠,置于含冰冷PBS液的10cm培养皿中。 (2)将胎鼠断头,用眼科剪分离颅骨及硬脑膜,取出脑组织,在显微镜下充分取出脑膜和血管组织。 (3)将脑组织用PBS清洗三次,剪成1mm3大小的组织块,至于含DMEM/F12的离心管中,吸管轻吹打10次,静置离心管1~2min,取细胞悬液。重复2-3次。 (4)细胞悬液以700r/min离心6min,吸除上清,获得细胞沉淀。用(DMEM/F12+1%N2+2%B27+bFGF20mg/ml+EFG20mg/ml)重悬后,过200目筛网,并计数。(5)按5×105/ml密度接种,置于37℃,5%CO2培养。2天后隔天换液。通常一周左右,神经球长出。 2.传代培养 (1)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球中心已出现灰黑色区域时进行传代,将培养基转移至15ml离心中,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 (2)加入0.125%胰酶+0.02%EDTA消化2-3min,加入胰酶抑制剂终止消化,轻轻吹打神经球至至细胞悬液,8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 (3)加入适量干细胞培养液Neurobasal +1%N2+2%B27+20ng/ml bFGF,20ng/ml EGF(添加谷氨酰胺),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ml,置于37℃,5%CO2继续传代培养。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发表时间:2012-05-24T09:50:06.6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林芸1 蔡鹏威2 陈为民1 孟春3 [导读] 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林芸1 蔡鹏威2 陈为民1 孟春3 ( 1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医院临床学院血液科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 ( 2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 ( 3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基础。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29、CD44进行表型鉴定。结果原代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培养24小时,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或多边形,培养第3-5天,细胞开始较紧密贴附壁上并开始有细胞呈梭形,培养第7天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随着细胞数的增加,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快,逐渐成漩涡状排列,培养第12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并融合成片。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培养7天左右即可长满瓶底的80%。传至10代仍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及第8代MSCs细胞均不表达CD34、CD45,但表达CD29、CD44,纯度分别为73.8% 、91.65%。结论采用贴壁培养法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的间充质干细胞,随传代数增加,其纯度增加,且该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 【中图分类号】R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82-0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起源于中胚层,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向骨、软骨、脂肪、血管内皮细胞、神经星型胶质细胞等分化的潜能[1],可分化成骨髓基质支持造血,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同时它能抑制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及免疫调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仅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0.001%-0.010%[3],因此,培养出生长状态良好,足够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应用的前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雄性,C57B L/6小鼠,清洁级,8周龄,体重18-20g,购于吴氏动物实验中心。 1.1.2 实验仪器与试剂低糖DMEM培养基(Gibco公司),特级胎牛血清(Hy c l o ne公司),胰蛋白酶(Si gma公司),青霉素钠(Si gma公司),链霉素(Si g m a公司),5%C O2培养箱(日本三洋公司),流式细胞仪(BD FA CSCalibur),倒置显微镜(OLYMPUS),大鼠抗小鼠单克隆抗体:CD29-PE、CD44-FITC、CD34-PE、CD45-FITC(BD公司)。 1.2 方法 1.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取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75%酒精浸泡5分钟,取出双侧腿骨,置于装有P BS溶液的培养皿中小心剔除粘连于骨上的肌肉组织,移入装有预冷的含10%特级胎牛血清、青霉素钠100U/ml、链霉素0.1g/L 的低糖DMEM培养液的培养皿中,剪去腿骨两端,用1m l注射器抽取培养液反复冲洗骨髓腔,直至骨发白,收集冲洗液,反复吹打使细胞打散,静置10分钟,小心将上清移至灭菌的10m l离心管中,4℃3000r p m离心3分钟,弃上清,用含10%特级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反复吹打混匀,4℃3000r p m离心3分钟,弃上清,再用含10%特级胎牛血清的L-D M EM培养液重悬细胞,反复吹打混匀,4℃3000r p m离心3分钟,弃上清,再用含10%特级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液重悬细胞,反复吹打混匀,调整细胞密度为5×105个/ml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置于5%C02,37℃,饱和湿度95%的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后,轻轻吸出上清,并加入新鲜培养液。培养24小时后轻轻吹打,使未贴壁的细胞悬浮,吸出上清,加入新鲜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以后每天换液1次,并观察细胞形态。 1.2.2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传代培养原代细胞生长接近瓶底的80%时,吸去上清,加入0.125%胰蛋白酶,37℃条件下消化并观察细胞形态,待细胞呈球形、不在粘连时吸弃胰酶,加入新鲜培养液重悬细胞,4℃3000r pm离心3分钟,弃上清,再加入培养液重悬细胞,反复吹打混匀,按1:2比例接种到新的培养瓶,置于5%C02,37℃,饱和湿度95%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仍然每天换液,直至细胞贴壁融合成片,接近瓶底80%时,重复以上操作,再次传代。 1.2.3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鉴定收获第4代及第8代生长良好的细胞,胰酶消化后,4℃1000r p m离心5分钟,弃上清,PBS洗涤细胞2次,每代细胞分别设2管,调节每管细胞数为5×105,分别加入C D29和C D44、CD34和CD45单抗,室温孵育30分钟,PBS洗涤细胞3次,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同时用PBS作为一抗设置阴性对照。 2 结果 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及扩增培养4小时后吸出上清,加入新鲜培养液后,大多数悬浮细胞被吸出,瓶中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并且都呈现球转,折光率较强,原代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培养24小时,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或多边形,培养第3-5天,细胞开始较紧密贴附壁上并开始有细胞呈梭形,并不断长大、变长,但未观察到细胞分裂,培养第7天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图1),随着细胞数的增加,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快,逐渐成漩涡状排列,培养第12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并融合成片(图2)。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培养7天左右即可长满瓶底的80%。传至10代仍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

神经干细胞培养与鉴定

.1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1)在无菌工作台上取24小时新生SD大鼠4只,乙醚气体麻醉后(也 可无需麻醉),用酒精消毒皮肤。 2)无菌工作台中,用带有无菌手套的左手拿握住消毒后的新生大鼠, 充分暴露头部,右手使用已灭菌后的眼科剪打开新生大鼠脑部,按无菌操 作规则断头取脑,PBS漂洗3次后,用D.Hanks液漂洗1次,在解剖显 微镜下切取前脑侧脑室周围脑组织(含海马),仔细剔除脑膜和血管等结缔 组织后,放入D.Hanks液中冲洗。 .3)在无菌工作台上,用眼科剪将脑组织剪碎至大约0.5mm2的小块, 用吸管反复轻柔吹打成细胞悬液。收集细胞悬液后先后在100目和200 目铜网上过滤,从而获得单细胞悬液。 4)细胞计数:用O.4%台盼蓝与细胞悬液按比例均匀混合,血球计数 板在显微镜下计数台盼蓝呈阴性的活细胞,小细胞团按单个细胞计数。 5)细胞计数后,放入50ml一次性培养瓶中培养(4~5)x105个活离的细胞(已经凋亡或者其它细胞)无需胰蛋白酶消化液消化剥离,培养期间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无血清条件培养液有能刺激NSC分裂增殖的细胞因子,所以只有NSC能存活) .2神经干细胞的传代 大鼠脑NSC在培养2.-一3d成云雾状,不规则的球形细胞团,4---,6d 后成为悬浮生长的神经球。将悬浮细胞液吸出,采用1000r/min离心 5min,弃上清,加入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仍用细口径直吸管吹打为单细胞 悬液,将细胞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4~5)×105/ml,依照原条件继续培养。 同时取出部分细胞用于NSC的鉴定。 Nestin免疫组化检测步骤: 1)将分离出的部分NSC浓悬液,1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 2)加入2ml配制好的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20分钟; 3)PBS浸洗3min 2次,去上清; 4)Triton液破膜10 min; 5)PBS浸洗3min洗3次,离心去上清,用残留的一滴PBS重悬细 胞,将细胞滴在涂有O.1%多聚赖氨酸处理过载玻片上。自然干燥,让细 胞贴在载玻片上; 6)3%I-1202浸润细胞10 min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7)滴入正常5%胎牛血清室温封闭20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 8)滴加1:300稀释后的兔抗鼠单克隆nestin抗体4。C过夜。PBS 洗2 min 3次; 9)将抗体轻轻甩去,用PBS缓冲液加满洗涤3次,每次5min; 10)滴加第二抗体,37℃孵育40min后轻轻甩去二抗后用PBS洗涤3 次,每次5min; 11)滴加DAB显色剂后镜下控制显色1 5min,用清水终止显色; 研究论文 12)滴加苏木素复染2min后用自来水终止DAB显色,用O.5%盐酸 酒精分化5s后立刻用自来水轻柔冲洗至玻片变蓝。13、)分别在80%、90%、无水乙醇染色缸中各蘸一下,滴加少量二甲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综述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综述 摘要:由于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值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成为生物学领域和医药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的原理和定向分化的机制、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的方法、定向分化的细胞、应用前景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综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应用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功能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 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形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前者指早期胚胎的多能干细胞,后者是存在于胎儿和成体不同的组织内的多潜能干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产生不同种类的具有特定表型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能力,能够维持机体功能的稳定,发挥生理性的细胞更新和修复组织损伤作用[4,9,10]。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着床前胚胎内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的一种全能性细胞[1]。它能在体外长期不断自我更新,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内、中、外三个胚层的几乎所有类型细胞。自1981年Evans和Kauffman[2,8]用不同的方法首次成功分离得到小鼠胚胎干细胞以来,小鼠胚胎干细胞成为近20年来人们用来研究发育分化、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治疗等最理想的模型,并且有大量研究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绝大多数类型的成体细胞.1998年Thomson等首次成功分离并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自此,人胚胎干细胞不但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自身发育分化的良好机会,而且如果人胚胎干细胞能像小鼠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在体外诱导形成各种成体细胞,那么利用这些诱导分化形成的成熟细胞将有可能进行细胞和组织替代治疗, 包括糖尿病、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目前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 1 胚胎干细胞的分离 自Thomson成功分离并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后,多年以来,人们研究出很多胚胎干细胞的 分离方法,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1.1 分离自胚胎内细胞团 内细胞团又称胚细胞(embryoblast),是一团于哺乳动物初期胚胎中的一个细胞团块。从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分离是获得胚胎干细胞的主要途径。由于不同动物的胚胎发育存在差异,因此应注意取材时间。可通过免疫外科手术法、机械剥离法、组织培 养法等方法除去胚胎滋养层细胞获得囊胚内细胞团(ICM)细胞进行体外分化抑制培养。 1.2分离自原始生殖细胞

神经干细胞综述

神经干细胞综述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 ,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神经细胞不具备更新能力 ,一旦受损乃至死亡 ,不能再生 ,这种观点使人们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脑脊髓损伤的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传统的药物及手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 ,生物医学技术迅猛发展 ,神经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神经干细胞的存在 ,特别是成体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对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分布、分化机制及应用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神经干细胞的特点 神经干细胞的特点如下:①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②通过分裂产生相同的神经干细胞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 同时 ,也能产生子细胞并进一步分化成各种成熟细胞。干细胞可连续分裂几代 ,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③神经干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生长 ,一种是对称分裂 ,形成两个相同的神经干细胞 ;另一种是非对称分裂 , 由于细胞质中的调节分化蛋白不均匀的分配 ,使得一个子细胞不可逆的走向分化的终端而成为功能专一的分化 细胞 ,另一个子细胞则保持亲代的特征 ,仍作为神经干细胞保留下来。分化细胞的数目受分化前干细胞的数目和分裂次数控制。 2 神经干细胞与其它类型干细胞的关系 按分化潜能的大小 ,干细胞基本上可分为 3种类型 :第一类是全能干细胞 ,它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 ,可以无限增殖并分化成全身 2 0 0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进而形成个体 ;第二类是多能干细胞 ,这种干细胞也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类是单能干细胞 ,如神经 干细胞等 ,这种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然而横向分化的发现 ,使这个观点受到了挑战 ,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造血细胞。总之 ,生命体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及保证持续生长。随着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及组织工程等各种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 ,按照一定的目的 ,在体外人工分离、培养干细胞 ,利用干细胞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及器官作为移植来源 ,将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 3 神经干细胞的分布 神经管形成以前 ,在整个神经板检测到神经干细胞的选择性标记物神经巢蛋白 (nestin),是细胞的骨架蛋白。构成小鼠神经板的细胞 ,具有高效形成神经球的能力。但目前尚不能肯定神经板与神经干细胞是否具有相同的诱导机制。神经管形成后 ,神经干细胞位于神经管的脑室壁周边。关于成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布 ,研究显示成年嗅球、皮层、室管膜层或者室管膜下层、纹状体、海马的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等脑组织中分布着神经干细胞。研究发现脊髓、隔区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 ,这些研究表明 ,神经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在中央管周围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后亦可形成神经球并产生神经元。脊髓损伤时 ,来自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新生受到抑制 ,而神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 ,其机制可能与生成神经元的微环境有关。

石墨烯加速神经干细胞成熟和分化

启示神经与基于BSC疗法的导电材料的接口:通过偶合石墨烯加速神经干细胞的生物电功能开发 为了管理在组织工程细胞特异性行为神经修复和再生,更好地理解材料- 细胞相互作用,尤其是生物电功能的,极其important.Graphene已报道是用作支架的潜在候选和神经interfacingmaterial.However,石墨烯这些导电性基板细胞膜的生物电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进行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神经干细胞(NSC)模型,探讨膜生物电属性E包括增殖和分化conditions.We下休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E和细胞行为上的石墨烯薄膜中使用的组合可能发生的变化 单细胞电生理记录和传统的细胞生物学技术。石墨烯不影响基本膜电参数(电容和输入电阻),但搁在石墨烯衬底细胞膜电位分别更强烈增殖和分化的条件下为负。此外,神经干细胞及其对石墨烯基片表现出的后代与对照相比,在开发过程中增加的动作电位的射击。但是,石墨烯只有轻微影响电动刻画ofmature NSC后代。石墨烯基片上的被动和主动的生物电特性Themodulation伴随着增强NSC分化。此外,棘密度,突触 突触蛋白表达和在.Modeling石墨组所有activitywere增加上导电的石墨烯衬底电场表明由该负电的细胞膜产生的电场大于上即控制它的石墨烯衬底高得多,这可以解释观察到的 通过耦合石墨烯的生物电的发展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是能够加速在开发过程中的NSC成熟,特别是在生物电发展方面。我们的发现提供对导电材料在调谐膜中的作用的基本理解石墨烯模型中的生物电性能,为未来的发展研究铺平道路方法和材料形成在基于NSC的治疗的可控通道中的膜性质。 石墨烯,碳原子的2维单层,由于材料的独特的电,机械和热特性,一直在纳米技术的最前沿。它最近被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候选人制造超快纳米电子器件,透明电极,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3]。 它已经用于多种生物医学应用,包括细胞成像和药物递送[4],生物分析[5],干细胞研究[6,7],甚至光热疗法治疗肿瘤 [8]。最近,我们和其他团体发现使用石墨烯作为神经接口材料的可能性,因为它可以促进人类成神经细胞瘤(SH-SY5Y)细胞培养[9],PC-12细胞[10],海马原代培养神经元[11]和直接NSC分化神经元[12,13],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石墨烯纳米网半导体神经元和形成神经元纤维[14,15]。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石墨烯表现出操纵茎的命运的潜在能力细胞。例如,石墨烯基材料能够诱导NSC分化成神经元谱系[7,16],控制甚至加速间充质细胞的分化干细胞[6,17e22],并调节其他类型的行为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23e25]。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清楚地证明了在细胞治疗中基于石墨烯的材料的巨大潜力。然而,改变细胞行为背后的基础机制,例如增强的分化和促进的细胞增长,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 细胞功能和细胞之间的强连接膜的生物电性质启发我们调查石墨烯是否可以调节NSC发育和成熟的子代通过影响其生物电特性细胞。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研究了石墨烯的影响在NSC 发育期间电生理状态的成熟,包括被动和主动生物电特性和随后的NSC命运的选择。 2。材料和方法2.1。石墨烯膜制备 根据先前公布的CVD方法[26]合成石墨烯样品。简言之,将薄铜箔(5cm×5cm)加热至1000℃并在H 2和Ar气体下退火20分钟,随后暴露于H 2和CH 4下5分钟。然后在H 2和Ar气下将膜从1000℃冷却至室温。通过在硝酸铁水溶液中蚀刻从铜箔上除去石墨烯膜。在铜膜溶解之后,使TCPS基板与石墨烯膜接触,并将其从溶液中拉出以制造石墨烯/ TCPS基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