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教案

表内乘法教案
表内乘法教案

导学内容

大课题表内除法

课型常规课学

共1学时本节内容表内除法第1学时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

能力

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

过程

方法

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学生在自培养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

导学设计

意图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芳芳把蛋糕拿出来招待学生独立思考

③班内交流。活动一:每个人分2

个,可以分给几个

人?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

出结果并说一说自

己的思考过程。

激趣导入

小组合作,自主探

②学生先

试着自己写竖式,

然后在小组内交

流,并说明竖式中

(2)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观察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每道题目的余数和除数。)

师: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三、练习,拓展运用

学生用竖式计算

(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数一定比除数小,不然就没有除完。

生1:通过乘法

口诀“二五一十”得

出结论,可以分给5

个人。①学生独立思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

出结果并说一说自

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

口诀“二五一十”得

出结论,可以分给5

个人。

生2:2+2+2

+2+2=10,可以分

给5个人。

生3:10-2-2

-2-2-2=0,可以

分给5个人。

生4:10÷2=5,

可以分给5个人。

生5:除法还可

以用另一种形

式――竖式来计算。

生2:2+2+2

+2+2=10,可以分

给5个人。

生3:10-2-2

-2-2-2=0,可以

分给5个人。

生4:10÷2=5,

可以分给5个人。

生5:除法还可

以用另一种形

各部分的含义。

(展示不同学生

的竖式并让学生

说明竖式中各部

分的含义,同时其

他学生可以质

疑。)

生1:10÷3应该

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余

数比除数大,那就

能够继续再分。

生3:余

数4里还包括一个

3,还可以分给一

个人,还剩1个。

生:余用竖式计

算,让学生在练习

本上练习写。

式――竖式来计算。

课后反思因为有前面的摆一摆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现象,但是,在计算的时候,可能会有学生出现了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学案例.doc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数学课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本课在复习整数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引入,先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然后由整数乘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进而应用知识。整数乘法的运算律,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理解各条运算律的内涵。使学生明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目的是使计算更加简便。这样,学生选择运算定律时,就充分锻炼数学思维;在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最终导致计算出错等情况。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多做多练,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灵活将整数乘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项目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

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 简便算法教学难点合理、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 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 迎接它们吧!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1)25×7×4 (2)63×4+37×4 (3)(5+8)×8 师:现在请第一大 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 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师: 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 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师 巡视,后全班订正: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 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师:同学们,你们 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生 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生2: 看到25就想到4,看到5就想到8师:你对数字真敏感师:仔 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生1:乘 法交换律生2:乘法结合律生3:乘法分配律师:你们的记性真 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 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生1:a×b=b×a生2: a×b×c=a×(b×c)生3:(a+b)×c=a×c+b×c师:看来你们用 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及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续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及分数混合运算及应用的基础。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7、媒体资源 白板PPT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1、说说下面乘 法算式所表示 的意义。 4×5 6×8 巩固复习,为学新 知做铺垫

苏教版表内乘法一教案

苏教版表内乘法一教案 【篇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表内简洁 (一)教案】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表内乘法(一)。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20~24页:教学认识乘法。 第二段,第25~41页:教学1~6的乘法口诀。 二、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这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学习从加、减法到乘法,是认知过程 中一次重要的飞跃。因些,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义,熟记1~6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先认识“几个几相加” 2.2和3的乘法口诀是教材编给学生看,4和56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和积极性。 3.,在“记”中“用”。在用口诀时,又把口诀算乘1.1~6的乘法口诀 的过程,熟记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乘法;知道 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2.使学生在认识乘法和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经历根据乘法的含 义理解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初步的 比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独立 思考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1)理解乘法的含义;(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 数量关系。 2.(1)理解乘法的含义;(2)4和6的乘法口诀。 五、课时安排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潜江市实验小学李德强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9页“分数乘法(三)” 二、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 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分数图片 六、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条2张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 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 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 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作业练习: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表内乘法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颜政辅备人:彭绍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的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表内乘法的知识,避免了枯燥无味的计算。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以巩固表内乘法的口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和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第100页图(一)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起学生生回顾所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解决,梳理知识 1.复习乘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下图: ①明确图意。(表示4个5相加) ②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思考:计算时应使用哪句乘法口诀?) ③指定学生汇报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加法、乘法算式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④学生例举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 (2)及时练习。 ①看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的哪句乘法口诀求出积。 ②指定学生汇报,全班进行交流。 2.复习乘加、乘减。 (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 ①学生说图意,然后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草莓? ②学生自主列式,同桌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是用哪句乘法口诀的?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

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页——9页信息窗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一个数乘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长条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天气渐渐转凉了!有个小朋友在课外手工小组学会了编织,而且还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现在想织一条围巾送给伟大的母亲,(课件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1.若学生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明确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适当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2.若先提如2小时织多少米?3小时织多少米之类问题,及时引导:如果织的时间不够一小时呢? 师抛出问题:王芳 小时能织多少米? 小时又能织多少米? 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列式: 引导:该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生:分数乘分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分数乘分数)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及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乘分数又有什么意义?又该怎样计算呢? 探究提示:先研究 ●怎样涂出长方形纸片的 ?(可先折再涂) ●涂出的部分又表示什么? ●怎样涂出 的 ?(结合题目信息说说表示的含义) 小组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探究活动,搜集典型的交流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表示什么? (1)师:哪一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寻找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交流1:长方形纸片的 是怎样涂的。 教师质疑:结合题目信息,涂出的 ,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难得出:表示每小时能织 米 引导学生交流1:怎样涂出 的 ? 教师质疑:结合题目信息,涂出的 的 ,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难得出: 小时织的围巾的长度。 综上分析,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求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一个重点,即一个分数乘另一个分数表示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132 2141?3241?4141212141?2141?41 41 412141412121214121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三

表内乘法(一)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 师:谁能说说,你去哪些地方玩过? 学生可能会说: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 师:老师这儿就有一幅游乐场的图。(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景图)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游乐场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如有坐小火车的,有坐木马的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除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外,学生还可能提出: ?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多少人?24-15=9(人) ?过山车里和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14+15=29(人) 板书时,要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为了表扬小朋友,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喜欢玩小棒的游戏吗? 生:喜欢! 师:如果老师让你摆一个图形,你会摆什么?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现在小朋友们拿出小棒,摆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让老师看看。 师:小朋友们摆的真棒,现在老师又有更高的要求,看谁在规定的时间里摆出的图形最多,注意必须和刚才摆的图形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做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了铺垫。]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4、教学新课: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 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四、巩固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明想法。 追问:能不能写1/7╳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 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 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

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multiplication in table

表内乘法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信息窗2——叠纸啪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7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7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叠纸啪的信息图 师生双边活动: 活动一: 1、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尽情的猜想,可以自由的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叠纸啪的信息图,提出问题。 (注意观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没有问题意识。) 活动二: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我编了一首儿歌:…… 你能接着编下去吗?试试看。 2、请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3、学生按照儿歌的形式接着填数。让学生合理分工,积极参与,利用有效的时间认真地检查。 活动三:

表内乘法二教案

教学课题: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案内容修订栏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 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 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 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单元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口诀、能用口诀简单计算。 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口诀,主动探究口 诀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善 于发现某事物的规律。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 (5) 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 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 (4)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 (1) 课时左右

教学课题: 第一课时七的乘法口决 教案内容修订栏教学内容: 课本第72页例1和练习十七第2、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 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和游戏中记忆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 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 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编制7的乘法口诀,记忆7的乘法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个星期。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 (板书:7)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 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 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 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 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 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4、观察上面7个图案多媒体出示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块数7 5、仔细观察统计表里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 我发现每多摆一个图案就多用7块七巧板; 我发现1个7是7,2个7是14,…….,7个7是49.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什 么方法来计算呢?(乘法) 6、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编制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知道1个7,2个7,……,7个7都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 式,请你们把乘法算式写在表格中,然后互相讨论编它们的口诀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教学设计青岛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会借助画线段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还记得是哪三处吗? 生:北京的天坛公园、故宫、长城。 师:还想继续领略我们伟大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吗? 生:想。 师:今天让我们在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继续学习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简介秦兵马俑。) 师:仔细阅读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顺势板书问题: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入手进行介绍,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和兴趣。师生之间在平等的交流中为新课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以图促思,独立解决问题。 师:请你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了解。) (2)组间交流,探究思路。 师:请把你的解题思路在组内按顺序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得正

确清晰?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想交流一下你们组的解题思路? (合作小组到黑板前交流。) 组1: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要解决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求1号坑 和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 7 10 =1400(平方米),再用三个坑的总面积减 去出1号和3号坑一共的占地面积就能得到2号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1400=600(平方米)。 (此处教师在学生画的线段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线段图完善好,并借助线段图让全班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计算。) 师:能列出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生:2000-2000× 7 10 =2000-1400 =600(平方米) 师:请同桌借助线段图交流一下这种解题思路。 (同桌交流,理清思路,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组2:也可以先求2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2号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列式为2000×(1- 7 10 )。 师:谁能将这种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再说一说? [学生在线段图上找出(1- 7 10 )并理解其表示的意义,明确要求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也就是要求2000的(1- 7 10 )是多少。] 师:将这种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在组内交流一下。 (组内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参人、了解学生对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 (4)比较反思,寻找关系。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种算式,结合解题思路想一想: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泗阳县来安小学赵杰响 一、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数学重点: 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精神、准确把握知识点、思维点的内涵与外延。使学与教定位处于一个适当“度”的上(包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面)。其次深入钻研《课改》的精神,使教学符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教案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本章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计算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其中2~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2.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建议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建议 信息窗2——秦兵马俑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最早发现的3个秦兵马俑坑的情境,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是:三个坑 总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其中1号坑和3号坑共占 7 10 。借助问题“2号坑的占地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画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加强分数乘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引入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秦兵马俑,让学 生对信息窗内容进行独立阅读,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a×(1-c b )分数乘法 问题的学习。 “合作探索”中只有1个红点问题,是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该问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材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2号坑的占地面积”与“三个坑的总占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入对分数乘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教学时,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和找出数量关系。要解决“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根据数量关系“2号坑的面积=总面积一1号坑和3号坑的面积和”,先求1号坑和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第 二种是根据数量关系“2号坑的面积=总面积×(1- 7 10 )”,先求2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 几分之几,再求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在列式计算时,可能分步列式,也可能列综合算式。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这道题是把三个坑的总占地面积看作单位“l”,求 2号坑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总占地面积的(1- 7 10 )是多少。这里要说明的是,确定单位 “l”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强化,为后面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奠定基础。 “自主练习”第1题是联系身边情境解决问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决,学生独立解题时,教师鼓励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再让学生借助线段图交流、梳理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题思路:可以先求已经读了多少页,也可以先求剩下的页数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再求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表内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七的乘法口决 教学内容:课本第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3个星期有多少天?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怎样算最简便呢?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 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0课时:解决问题(二)(总第10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 5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2 5 。 (3)一条路,已修了 3 10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1 11 。 (5)甲数比乙数少1 5。 2.口头列式:(1)32的3 8 是多少?(2)120页的 1 6 是多少?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 ①两种数量:一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是已知数量;二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所要求的未知数量。 ②理解关键句,找出单位“1”。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是什么意思? (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的部分占青少年的4 5 ,青少年 的心跳次数是单位“1”。) 课件出示: 阅读与理解: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次。婴儿每分钟心 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 5 ,多的部分是的 4 5 。要求的是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③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青少年: 5 4 婴儿: (2)探究解题方法。 解法1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加上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的心跳 次数,就等于婴儿每分钟的心跳次数。75+75×4 5 =75+60=135(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综合练习教案青岛 版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说的快。 ()=1 ()=13 ()=1 ()=1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 2、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你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 4、你能给这样的两个分数起个名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 5、设疑。关于倒数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一)教学倒数的意义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怎样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吗? 2、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引出并板书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比较重要?你是怎么理解“互为”一词的?请举例说明。 4、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是倒数。2)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教学倒数的求法。 1、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9 0、4提问:你是怎么找出的倒数的?你是怎么找出9,0、4的倒数?……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2、讨论: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师: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拓宽应用。 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4/35/473/44/51/ 72、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4/1116/9351/5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四、总结:你已经知道了“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

分数乘法重难点

课标要求:会进行简单的分数乘法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会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重难点的突破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突破建议: 正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及知识的逻辑起点,运用迁移、类推,引导学生自主列出乘法算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由此可见,正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及知识的逻辑起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的意义的扩展,因此,在让学生学习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分数乘法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分数加法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引出分数乘法的第二种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教学。 2.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引导观察、讨论、归纳推导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的获取、表达如果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会掌握得更扎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例题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画图对算法进行理解;由易到难逐步进行,在算法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并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得他们在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归纳的过程中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两个相比较的量,分析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对这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分数除法”单元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直接支持。 (2)有效运用画图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画图既可以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加以外显,又可以将现实情境抽象为数学模型,帮助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用图(表、符号或操作等)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表示出来。如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用线段图等方式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要有效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