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表面处理

零件或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的磨损、腐蚀和疲劳造成了十分惊人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技术工作者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来改变零构件表面的组织成分,即表面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寿命。

另外通过表面处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设计者在进行零件、构件设计时应充分合理的选择各种表面处理。

今天在这里介绍常用金属的镀覆、化学、电化学处理层的表示方法,包括内容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镉、氧化、磷化、钝化等,按GB/T13911-1992的统一规定。技术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到国家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我们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贯彻到图中去,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面方法用的各种符号

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常用基体材料)

材料名称符号

铁、铜Fe

铜、铜合金Cu

铝、铝合金Al

锌、锌合金Zn

镁、镁合金Mg

钛、钛合金Ti

塑料PL(国际通用缩写)金属材料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

2)镀覆方法处理方法表示符号:

方法名称符号(英文缩写)

电镀Ep

化学镀Ap

电化学处理Et

化学处理Ct

3)化学和电化学处理名称的表示符号

处理名称符号

钝化P(不能理解为元素符号磷)

氧化O

电解着色Ec

磷化Ph

阳极氧化 A

电镀锌铬酸盐处理 C

a.电镀锌光亮铬酸盐处理C1A

b.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1B (漂白型)常用

c.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2C (彩虹型)常用

d.电镀锌深色铬酸盐处理C2D

(符号-C;分级1、2;类型:A.B.C.D)

2、金属镀覆和化学、电化学的表示方法(在图纸上的标记)

1)金属镀覆表示方法:

示例:

例1.Fe/Ep.CuN15bCy0.3mc.

(钢材,电镀铜10μm,光亮镍15μm,微裂纹铬0.3μm)

例2. Fe/Ep.Zn7.C2C

(钢材。电镀锌7μm,彩虹铬酸盐处理2级C型)(彩虹型)

例3.Cu/Ep.Ni5bCr0.3r

(铜材,电镀光亮镍5μm,普通铬0.3μm)

例4.Fe/Ep.Cu20.ApNi10Cr0.3cf

(铜材,电镀铜20μm,化学镀镍10μm,电镀无裂纹铬0.3μm)

例5.PL/EP.Cu10bNi15bCr0.3r

(塑料,电镀光亮铜10μm,光亮镍15μm,普通铬0.3μm)

2)化学、电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示例:

例1.AI/Et·A·cl(BK)

(铝材,电化学处理,阳极氧化,着黑色)

例2. Cu/ct·P

(钢材,化学处理,钝化)

例3.Fe/ct·MnPh

(铜材,化学处理,磷酸锰盐处理)

例4. AI/et·Ec

(铝材,电化学处理,电解着色)

3、镀覆层处理层表示符号

4、后处理表示符号:

黄色YE

绿色GN 后处理名称符号蓝(浅蓝)BU 紫(紫红)VT 灰(蓝灰)GY 白色WH 粉色PK 金黄GD 青绿TQ

银白SR

常用镀覆层的标志新旧对照表

注:

1.基体材料在图样或有关得技术文件中有明确规定时,允许省。如:Al/Ct·O 可标注为Ct·O。

2.除贵金属(如:金,银、铑、铂等)镀层以外,设计要求零部件镀层厚度在3~5μm范围内时,允许仅标注镀覆层标志,不注出镀覆层厚度,如:Ep·Cr。对于镀覆层厚度要求大于5μm时,镀覆层厚度应在标志符号中给出,如:Ep·Cr8(表示电镀铬厚度为8μm).

选用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的原则

一、前言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规定了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制件上进行电镀、化学镀、化学处理和电化学处理的表示。对金属而言,若表面防护不当,就会使金属表面被锈蚀。金属的锈蚀在形式上有表面均匀锈蚀,表面局部锈蚀,或发生在金属内部的锈蚀。各种形式的锈蚀,都将使金属的机械、电气性能和表面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降低设备的工作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报废。因此,金属表面的防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GB/T 13911-1992标准对镀覆的表示方法、标注阐述得很清楚,本文就该标准如何选用进行分析。

二、镀覆分类

在选用金属零件表面的涂覆时,应首先考虑表面镀覆的用途,主体金属的种类以及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等。表面镀覆按其用途一般分为三类:

(1)保护性表面涂覆。主要保护零件的主体金属在使用中免受腐蚀,如锌、镉和锡镀层。

(2)工作保护性表面涂覆。除了保护零件的主体金属免受腐蚀外,主要用于满足工作上的要求,如耐热、耐磨、稳定接触电阻及工艺涂覆等,如铬、镍和银的镀层等。

(3)保护装饰性涂覆。除了保护零件的主体金属免受腐蚀外,还要求零件表面美观,如镀镍、镀铜-镍-铬等。

三、电工产品金属电镀层选用原则

金属电镀层选用与电镀层的使用环境和基体材料有关,选用原则如下:

(1)金属电镀层的使用环境见表1。

表1 使用环境

(2).钢基体、铜及其合金上电镀层的规定,按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参考表2、表3选用。

表2 钢基体上镀覆

表3 铜基体上镀覆

(3)金属镀覆的外观等级的选用对设计者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就外观等级特征进行表述。外观等级分为四级,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分别表示,见表4。

表4 外观等级

四、新旧国标对照

GB/T 13911-1992已使用多年,但还有许多人对新旧国标的镀覆符号对应关系不清楚,下面列出新旧国标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符号对照表(表5)供大家参考。

表5 新旧国标表示符号对照表

五、结束语

本文还有许多表面处理的问题没有提到,如金属的“钝化”、“发蓝”都是一种氧化处理方法,锌及锌合金为阳极氧化以及电化学处理的金属表面不能再进行氧化等等,以后再进行专题探讨。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设计者能选用好金属表面的涂覆,以提高产品质量,在世纪之年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于社会。

表1 常用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层新旧对照应用图表

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表面处理 零件或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的磨损、腐蚀和疲劳造成了十分惊人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技术工作者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来改变零构件表面的组织成分,即表面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寿命。 另外通过表面处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设计者在进行零件、构件设计时应充分合理的选择各种表面处理。 今天在这里介绍常用金属的镀覆、化学、电化学处理层的表示方法,包括内容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镉、氧化、磷化、钝化等,按GB/T13911-1992的统一规定。技术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到国家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我们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贯彻到图中去,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面方法用的各种符号 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常用基体材料) 材料名称符号 铁、铜Fe 铜、铜合金Cu 铝、铝合金Al 锌、锌合金Zn

镁、镁合金Mg 钛、钛合金Ti 塑料PL(国际通用缩写)金属材料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 2)镀覆方法处理方法表示符号: 方法名称符号(英文缩写) 电镀Ep 化学镀Ap 电化学处理Et 化学处理Ct 3)化学和电化学处理名称的表示符号 处理名称符号 钝化P(不能理解为元素符号磷) 氧化O 电解着色Ec 磷化Ph 阳极氧化 A 电镀锌铬酸盐处理 C a.电镀锌光亮铬酸盐处理C1A b.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1B (漂白型)常用 c.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2C (彩虹型)常用 d.电镀锌深色铬酸盐处理C2D (符号-C;分级1、2;类型:A.B.C.D) 2、金属镀覆和化学、电化学的表示方法(在图纸上的标记)

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表面处理零件或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的磨损、腐蚀和疲劳造成了十分惊人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技术工作者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来改变零构件表面的组织成分,即表面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寿命。 另外通过表面处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设计者在进行零件、构件设计时应充分合理的选择各种表面处理。 今天在这里介绍常用金属的镀覆、化学、电化学处理层的表示方法,包括内容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镉、氧化、磷化、钝化等,按GB/T13911-1992的统一规定。技术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到国家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我们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贯彻到图中去,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面方法用的各种符号 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常用基体材料) 材料名称符号 铁、铜Fe 铜、铜合金Cu 铝、铝合金Al 锌、锌合金Zn 镁、镁合金Mg

钛、钛合金Ti 塑料PL(国际通用缩写) 金属材料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 2)镀覆方法处理方法表示符号: 方法名称符号(英文缩写) 电镀Ep 化学镀Ap 电化学处理Et 化学处理Ct 3)化学和电化学处理名称的表示符号 处理名称符号 钝化P(不能理解为元素符号磷) 氧化O 电解着色Ec 磷化Ph 阳极氧化A 电镀锌铬酸盐处理C a.电镀锌光亮铬酸盐处理C1A b.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1B(漂白型)常用 c.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2C(彩虹型)常用 d.电镀锌深色铬酸盐处理C2D

表面处理的方式

表面处理的形式 表面处理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变其外观、性能或保护的过程。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 1. 清洁处理:通过清洁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油脂或氧化物等。常见的清洁处理方法有洗涤、溶剂清洗和酸洗等。 2. 防腐处理:为了保护物体表面不受腐蚀或氧化,常采用防腐处理方法。例如,涂覆防锈漆、镀层或热处理。 3. 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化学或物理性质,以提升其性能。常见的表面改性处理方式有电镀、化学镀、喷涂等。 4. 抛光处理:通过刮削、打磨或抛光等方式,使物体表面光滑平整,达到增加光亮度和改善外观的目的。 5. 触摸处理:针对某些需要具有特殊触感或防滑效果的物体,进行触摸处理。例如,高温处理、喷涂橡胶等。 6. 色彩处理:通过给物体表面施加颜色,改变其外观。常用的色彩处理方式有油漆、喷涂、染色或涂层等。 7. 增强处理:通过表面增强处理方式,如纳米涂层、增强涂层或陶瓷涂层等,增强物体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总的来说,表面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物体和需求。正确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物体的质量、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改善其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疲劳性等。表面处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性

能、材料类型及应用领域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1. 电镀:通过电化学原理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常见的电镀有镍、铬、锌、金、银等。 2. 阳极氧化:主要应用于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通过电解作用形成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 化学镀:在无电流作用下,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沉积金属或非金属膜,提高表面性能。常见的化学镀有化学镀镍、化学镀锌、化学镀铜等。 4. 涂装:将涂料涂覆在材料表面,以形成保护层。涂装可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等。常见的涂装有喷涂、刷涂、浸涂等。 5. 热喷涂:通过高温熔化喷涂材料,将其喷到基材表面形成覆盖层。可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 6. 真空镀膜:在真空环境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材料表面沉积薄膜。常见的真空镀膜技术有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 7. 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过程,改变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回火、淬火、渗碳、氮化等。8. 机械处理:通过磨削、抛光、喷丸等方法,改善材料表面的粗糙度、硬度等性能。 9. 激光处理:利用激光束照射在材料表面,改变其表面性能。常见的激光处理技术有激光熔覆、激光熔化、激光硬化等。 这些表面处理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在选择

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零件或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的磨损、腐蚀和疲劳造成了十分惊人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技术工作者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来改变零构件表面的组织成分,即表面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寿命。 另外通过表面处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设计者在进行零件、构件设计时应充分合理的选择各种表面处理。 今天在这里介绍常用金属的镀覆、化学、电化学处理层的表示方法,包括内容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镉、氧化、磷化、钝化等,按 GB/T13911-1992 的统一规定。技术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到国家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我们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贯彻到图中去,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面方法用的各种符号 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常用基体材料) 材料名称符号 铁、铜Fe 铜、铜合金Cu 铝、铝合金Al 锌、锌合金Zn 镁、镁合金Mg

钛、钛合金Ti 塑料PL(国际通用缩写) 金属材料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 2)镀覆方法处理方法表示符号: 方法名称符号(英文缩写) 电镀Ep 化学镀Ap 电化学处理Et 化学处理Ct 3)化学和电化学处理名称的表示符号 处理名称符号 钝化P (不能理解为元素符号磷) 氧化O 电解着色Ec 磷化Ph 阳极氧化A 电镀锌铬酸盐处理C a. 电镀锌光亮铬酸盐处理 b. 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 c. 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 d. 电镀锌深色铬酸盐处理C1A C1B(漂白型)常用 C2C (彩虹型)常用

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表面处理表示方法及选择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表面处理 零件或构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的磨损、腐蚀和疲劳造成了十分惊人的经济损失,因而我们技术工作者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来改变零构件表面的组织成分,即表面处理,获得要求的性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寿命。 另外通过表面处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设计者在进行零件、构件设计时应充分合理的选择各种表面处理。 今天在这里介绍常用金属的镀覆、化学、电化学处理层的表示方法,包括内容有:镀锌、镀铜、镀镍、镀镉、氧化、磷化、钝化等,按GB/T13911-1992的统一规定。技术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到国家正处在向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旧的标准不断修订,新的标准不断颁布。所以我们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努力把现行的最新国家标准贯彻到图中去,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面方法用的各种符号 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常用基体材料) 材料名称符号 铁、铜Fe 铜、铜合金Cu 铝、铝合金Al 锌、锌合金Zn

镁、镁合金Mg 钛、钛合金Ti 塑料PL(国际通用缩写) 金属材料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 2)镀覆方法处理方法表示符号: 方法名称符号(英文缩写) 电镀Ep 化学镀Ap 电化学处理Et 化学处理Ct 3)化学和电化学处理名称的表示符号 处理名称符号 钝化P(不能理解为元素符号磷) 氧化O 电解着色Ec 磷化Ph 阳极氧化A 电镀锌铬酸盐处理C a.电镀锌光亮铬酸盐处理C1A b.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1B(漂白型)常用 c.电镀锌彩虹铬酸盐处理C2C(彩虹型)常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