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略论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略论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略论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时期

中国山水画风格的演变

薛峰

中国的山水画萌芽于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晋人顾恺之的著作《论画》中开篇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从中我们知道,此时的山水画已经和人物画可以相提并论了。到了宋代,中国的山水画已经进入到了成熟的阶段,荆浩、关同、李成、范宽、董源还有巨然,随便一位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山水画家,在这近1000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山水画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在这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山水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为什么会在魏晋时期兴起,在北宋达到高峰,这正是此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曹丕说诗赋不必喻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以上的一段话出自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文章。诚然,在魏晋时期,无论是文学还是美术,都在经历着一个“自觉的年代”,这里的“自觉”指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的本性。我国从周朝起就开始从宗教中觉醒,而出现了道德的人文精神,进而对自然中的名川名山,便由带有威压性质的神秘气氛中渐渐的解放出来了,人们逐渐的意识到,自然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老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所谓反人文的,返朴归真的要求,其实就是要让人们与自然更加的接近。而庄子对他的这种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他的“物化”的学说中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魏晋时期,什么哲学最受当时人们的推崇?毫无疑问,是玄学。但推究玄学的起源,却又是在老庄那里了。于是,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魏晋时期的人们崇尚自然的老庄哲学,因而也会对他们周围的山山水水有了好奇之心,由于对山水中所蕴涵的奥妙的探索,于是乎,山水画就出现了。这样的结论好像是可以说的通的,但是,山水画在魏晋时期的兴起,原因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汉代人物画的兴起,是因为加入了东汉末年对人伦纲常的深刻认识这样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性质的人物画,还有包括魏晋时代,以圣贤高士为题材的人物画,而后一直到唐代,以佛教或道教有关故事的人物画。这类题材,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可以赋予作品本身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像庄子一样追求个性的真正的解放的艺术家,他会发现,没有人可以在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对象中,有着真正的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予以寄托的地方。

人像的描绘所给予的作者的局限性,不会因为作者赋予这幅画本身故事情节而消失,作者要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就必须要破除技巧上的局限性,当然,技巧的驯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对象的局限性能够减少一分的话,作者创作的精神自由就能够多获得一分。那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包容艺术家那颗永不满足的心灵呢?只有自然。尤其是自然中山水,这才是艺术家的真正的归宿,也是庄学的艺术思想的真正归结之地。

从六朝到晚唐时期,中国的山水画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到隋代初年,山水画有一段时间的停滞,这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知名的画家和作品值得介绍,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一是这时的山水画只是限于文人的自娱自乐,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主要是宫廷和寺院内还没有兴起。二是山水画刚刚兴起,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在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前,与人物画相比,山水画在技法上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要弥补这些缺陷,就必须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参与,其中包括民间的画师和匠人。这是因为文人做山水画,仅仅是要体会山水之乐,但关于山水画的技术,比如它的构图,设色还有勾线等,他们就没有能力或是兴趣去认真地钻研了,这就需要民间的艺术家们去担当这

摘要:中国山水画风格的演变过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到南宋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从外部结合具体的历史、社会及艺术环境,综述性地分析其山水绘画艺术风格形成原因和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南宋山水画风格演变

艺术平台

艺术研究

个任务了,但是,在六朝和北朝的社会没有给他们造成这样的条件,这时的社会需求还是以绘画或雕塑佛像为主,因此,历史没有给这一时期的画师们一个有利的条件,这个历史的重任只有交给唐朝的后人去完成了。

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谓:“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这其中吴就是后世称为“画圣”的吴道子,“二李”就是李思训和李昭道。为什么张彦远有此一说呢?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吴道子在对人物画的技巧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外,还主要加强了精神性的表现,这意味着不仅是人物,还有山川,树石,都可以由此得到新的生命。二是魏晋以来的线条过于纤细,不足以表现山石的体量感,而吴道子“笔法超妙”,可以运用到树,石之上,增加他们的力感和体感,这对以后的山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是正如后人所说“吴道玄有笔而无墨”,意思就是无法完整的表现山形的整体外貌以及阴阳向背,而李氏父子,用青绿山水,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吴道子和李氏父子互为补充,共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天地。

在唐代,还有一位画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王维。明人董其昌在他的“南北宗论”里面称王维为“南宗画”之祖,说他“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山水画在吴道子和李思训的笔下分别代表了柔和刚两种特性,吴道子的线条是圆而转,而李思训的却是方而折,但是至王维出现了劲爽又有柔性,随意而又自然的线条,而后世的山水画即使千变万化也出不了这三者的精神状态。

在进入山水画高峰的宋代之前,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画家和理论家荆浩。他在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他的《匡庐图》,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画论《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的概念,即气、韵、思、景、笔和墨。这个概念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有一个已经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在支撑着。这里,只能极其简略地讲其中的一点:墨的因素。前面讲过,山水的基本性格就是从庄学而来的隐士的性格,李思训的青绿山水虽然华美,但是那代表的是当时唐代统治者的审美意向,不一定是高人逸士的思想反映。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从来不追求什么金碧之美,而是要找到一种可以代表庄学思想的色彩来体现自己的审美取向。于是水墨取代了青绿,成为了延续至今的山水画的主色。

为什么是水墨担当了这个重任?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张彦远有着很好的回答。他说“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中国文人的思想中,所谓最高的画境,不是模写自然对象,而是要用自己的精神来创造对象。水墨不需要其他的颜色的加入,而仅仅是靠自身的变化就可以表现出画家心中所要体现的意境,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老子有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水墨是最接近“玄色”的,因此也就成为了山水画的主色。但是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到墨的重要性的,还是荆浩。他说“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在这里。丝毫不提张彦远的“赋彩”之说,而以“墨者”代替,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唐代水墨的技巧超过了前代,还说明了荆浩的伟大与远见卓识。

到了宋代,终于迎来了中国山水画的顶峰时期。从10世纪到11世纪的百余年间的北宋年间,从荆浩、关同、董源、巨然、郭忠恕、李成、范宽、到郭熙、宋迪、李公磷、赵大年和米芾都是能自成一家的大画家,在这么一个相对短暂的历史时期,竟然出现了如此众多的大师级人物,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山水画的技巧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积累,到了五代已经完全的成熟,所以在宋代有了大规模的突破,

二、到唐代为止,绘画所受政治的影响一直很大,统治者的好恶直接决定了绘画的发展方向,山水画和风景画一直受到束缚。中唐以后,政治丧乱,统治者对绘画已经大大地丧失了兴趣,到了唐末,更是多事之秋,内战频繁,统治集团和宗教势力哪有什么性情去关心绘事。而山水画则是由完全摆脱了政治影响的高人逸士,如荆浩、关同、范宽等所完成的,他们远离政治,而更亲近自然,因此在山水画中的意境也更是高远,形式也是更加的完整。

三、宋代的文人已经基本上扫除了门第意识,平民意识已经觉醒,因此许多文人的心灵极需要得到更大的释放,这一时期完成的古文运动,与山水画的精神实际上是一致的,这也有助于山水画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绘画理论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就是“逸格”概念的提出。什么是“逸格”,黄休复说得较为具体,他说:“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而代表人物是有“逸格一人”之称的孙位。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已经有了大写意山水的味道。

在南宋时期,山水的艺术风格与北宋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用一位前人的话来讲就是“笔墨苍劲”,这主要是南宋山水独出李唐一系,而李唐的艺术风格就是洒脱、简练和苍劲。于北宋相比,南宋的山水在构图上多是全景式构图,上留天,下留地,而北宋则是一角的特写,既无天之位,又无地之位。另外,在笔墨、皴法上,南宋与北宋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魏晋时期到南宋,中国山水画的的演变在经历了1000多年后,已经形成了大概的轮廓,无论从意识,技法还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都已经完全的成熟了。这一时期之所以重要,完全是因为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的绘画体系中自这一时期开始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也是为了要探究山水画内在的规律性,针对目前中国画的困境,争取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略[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下)[M].三联书店,2000.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中国人的美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将山水画分类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从山水画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始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形成了繁荣的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山水画走向了没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仕隐分工”,形成了隐士阶层,隐士们厌烦世事纷繁,回归自然,深入山水,通过自然山水以“畅神”“澄怀观道”,追求“天人无际”、“天人合一”。 使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宗炳起了巨大的作用。宗炳的《画山水序》以及王微的《叙画》作为山水画初期的山水画理论,是难能可贵的。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料,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吸收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精华,所以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换,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换,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状深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从古代起,中国的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出生气;日本古代虽然也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但日本的风景画始终没有人或动物出现,显示的是宁静的气氛;从唐朝开始,中国的山水画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创始人是唐代画家李思训,他发明的大斧劈皴法,画中重用色彩,浓墨点苔上也用鲜亮的石青敷色,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宋代的画家张择端、李唐、马远、夏圭等继承了他的风格,形成一种派别。 南派以被评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著名诗人王维为滥觞,运用披麻皴和宋代画家米芾发明的雨点皴或叫米点皴,多用墨色少用颜色表现蒙蒙细雨中的江南丘陵,后来发展到只用墨的水墨山水,王蒙、倪瓒等画家发展形成了南派风格。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从明代后期到清朝时,山水画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格式套路,画家不再观察自然,从临摹古画技巧入手,随意摆布画中构图,虽然明、清时期出现许多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大师,但山水画的发展停滞不前,《芥子园画传》更将山水画变成一种八股。 直到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又出现许多表现新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这首先表现在: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象,同时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当然,延续了近千年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唐代有王维、李思训等山水画家,后世称为“南北宗”;再以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元的山水画来说,大体经历了北宋、南宋和元代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山水画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和意境。 北宋特别是前期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如北宋最著名的山水画家范宽、郭熙和王希孟的作品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现存的范宽最重要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写北方雄伟的高山峻岭,一座巍峨的山峰几乎占满了大半个画面,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整个画面笔墨浓重粗壮,通幅无一败笔,于沉雄之中见精微。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描写北方早春时节清晨的景色,着重表现自然界不同季节的不同特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成功地运用中国山水画“咫尺千里”的表现手法,以浓重的色彩,宏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抒发了画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显著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迫求诗的意境。现存的许多南宋山水画作品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深堂琴趣、风雨归舟、秋山远眺、秋江暝泊、寒江独钓、长桥卧波、烟江欲雨等等。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很有代表性。画家以大胆的艺术概括,把与作品所要创造的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物一律删除,只画了一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山水画历程 摘要:山水画的艺术发展历程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近自然、追逐山水的欲望。“高山流水,小桥人家”是古代人们所追逐的,便出现的山水诗;古人描绘山水,便出现了山水画;古人创造山水,便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的创作一脉相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一.起源(石器时代、殷、周、秦汉)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特有的画种之一,说到中国山水画起源得先从中国绘画说起。早在旧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出现使得绘画在陶器的装饰上得以表现;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装饰图案代表新石器时代绘画的最高水平;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原始岩画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本性,反映了原始先民的朴素理想、信仰和生活;而到了秦汉,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系平陆早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型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在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囿台主要是满足上层社会阶级,他们用囿台狩猎、游玩、观察天象和气候以及祭祀。而在秦汉园林则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山水环境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房宫”,它首先在苑囿中建立朝宫,实现了皇家园林里的游赏、居住、朝政等活动的兼容,促使了具有宫苑式的“园”的形成。中国园林从汉起称“苑”。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同时在汉文帝时期还出现了私家园林,《西京杂记》就记述了这个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情况:“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以山水为建筑要素亦在私家园林中建设。

两宋山水画构图差异

摘要:东晋顾恺之提到构图说:“若以临见妙载,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宗炳在《画山水序》提到“绢素以远映”、“竖划三寸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谢赫的“六法”中也提到经营位置,荆浩则提出“近取其势,远取其势”的观察方法等。历代先贤对构图做出了不同的见解,到两宋山水画构图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两宋时期画家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有着不同的传承,导致他们在山水画构图的审美方面趣味不一,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时代审美特征、面貌各异的山水画杰作。 关键词:山水画;构图;差异 一、北宋“以大观小”的全景式构图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宋王朝,推行“重文轻武”、“轻徭薄赋”的措施,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使国家富有,平民文化昌盛。并设立了画院,艺术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名家辈出,佳作硕果累累。画坛上山水画最为突出,继承五代时期荆浩的全景式构图的传统,描绘北方的大山大川,既体现北方山石雄浑、厚重的特点,也显示出北宋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现状及对安定生活的满足从而流露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北宋前期山水画以关仝、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派山水画独盛,以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千古”,关仝多写关陇一带,李成描绘齐鲁地域山貌,范宽经常往来陕西和河南的大山川之间,他们都是北方人,山水画客观的描绘气势雄浑邈远的北方山水,“以大观小”的全景式构图再合适不过了,能传达出大自然震撼人心的气势和雄强。采取全景式构图时,画面的安排严谨,细节的刻画仔细,多取完整的中、远景,描绘崇山峻岭,茂林高树,画幅饱满,视野开阔,山脉丘壑复杂多变,侧重于完整、客观地把握对象,表达的意境使人有丰富充实之感。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巨峰壁立,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气势雄强,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有无形的压迫感。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中有烟云锁其腰,山脚下巨石纵横,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观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构图简洁的分上下两块山石,一大一小,形成非常强烈的视觉对比,山体造型简单概括,方中带园,呈三角形组合。大山体成垂肩形,给人厚重感,同时画面重心上移,形成一股震撼人心的气势。大小山石之间留有烟云,即强化了山体之间的对峙又稍有缓和的空间,捕捉到北方山水雄伟、凝厚的特点。 三家之后,北宋的山水画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如惠崇的“烟漠小景”等,但大体画风仍受北派山水影响。到中期,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构图“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这种构图法反映北宋山水画忠实于自然,注重理性思维的态度,为后来的山水画构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期王诜、米氏父子、王希孟等在构图上出现更多的变化,有些作品采取横幅、手卷或是小景山水。 二、南宋“以小观大”边角式构图 1127年微、钦帝被金所俘,京城汴京失陷北宋灭亡,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政治、经济重心以杭州一带为主,国运衰微,山河破碎,国家偏安于一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宋高宗赵构又恢复了画院活动,早期画家中多原为宣和画院的南渡画家,沿袭北宋雄浑的山水画风格及全景式构图,但以边角式构图、重意境,以抒情的山水画才能真正代表南宋山水画的风格。南宋时期汉民族遭受异族的压迫,画家出于忧国忧民的心理,用残山剩水来寓寄爱国的情感。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构图一改北宋时期的全景式构图,偏向局部景象为主的边角式。边角式构图是“去其繁华、采其大要”截取式的布局,从某一角度、局部或突出某一景物给画家带来独特感受着意经营,追求意境的营造。画面意象简括,隐现参半,以少胜多,对有限自然景物细节描绘中,传达出某种较为确切的诗趣与感受,显现出“人化自然”的特点,具有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山水画绘制的主题是山水,但其意义却和西方绘制山水不同,中国的山水画之中总是寄托着一种人文精神。 首先,中国山水画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的,在其之前,山水只是人物花鸟的背景。“魏”为三国时期的“曹魏”,“晋”为之后司马氏的西晋和东晋二朝。我们知道,魏晋是一个政权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魏晋两朝的名士们以竹林七贤为代表,聚于林中喝酒纵歌、风流倜傥、向往清静无为。甚至有词形容其为——魏晋风流。这种风流有没有促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诞生呢?有没有化成山水画之中的人文精神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山水画发展只是初期,笔法技巧等等都还不够成熟,但技巧是慢慢成熟起来的,而山水画常常会有的寄情山水、远离官场的思想是与魏晋名士普遍崇尚的纵情山水这样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第一幅山水画是宋朝时期的《游春图》。而也是在此画之后,山水画终于不再仅仅是花鸟的陪衬,也不再仅仅是用色古艳的装饰,山水画走出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列植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自此始开青绿山水之源”。 在之后一千六百多年的发展之中,山水画渐渐自成一派,蕴含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蕴含着中国一些古代文人愿远离官场,纵情于山水之间的传统精神。 中国古代的画家一开始便执着于觉察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从而在阴阳、疏密、远近的质地范畴描写上,有力依据笔墨对衬关系将“远映”效果达于极致。山水画在解决了形似后又开始与形保持距离,甚至尽量摆脱形的约束。我想这也是在寄托一种意境,画家寄托着一种人文的精神,有一种情感在其中,无论画的是崎岖的山,还是柔软的水,都要寄托些情绪,寄托些观感在里面。 中国很多的文人流传下来的画作都能看出他们一生的志趣所在。一生清贫的吴镇,喜“天人性命之学”,以释僧为友,故在《渔父图》中力求平实,追慕与世无争的精神乐园,笔墨出处呈相了一种气韵奇古、清淡孤洁的精神。被后人称为元画极致的倪瓒,善以禅、道之理入画,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美学观。聊写胸中逸气虽是倪瓒提出的,

2015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之美术学科—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2015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之美术学科—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发 展 中国画自古就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科,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当时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在隋唐时期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接下来中公资深讲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宫殿壁画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这时虽未出现山水画,但出现了表现山水的图画,如东汉时期的山西平陆枣园汉墓壁画《山水图》。 二、起兴——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乱战,社会动荡不安,使得社会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名士们纷纷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大量的山水诗、田园画的出现促使山水画的生成。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他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看到峰、石、云、水、树的表现,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此时的山水画理论也已经基本成熟,而且讨论了空间的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第一次将山水搬上了中国美术的表现舞台,他的《画云台山记》可算山水画论的开山之作。 在南北朝后期山水画逐渐发展成独立画科,并出现了戴逵、宗炳、萧绎等以山水画著名的画家。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是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 三、全盛——隋唐 隋唐结束了战乱状态,进入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山水画在南北朝时所显现的独立趋势,入隋以后渐渐明朗。初、盛唐之际,山水画已脱离人物故事而成独立的画科,到盛唐时,出现了画法工致、赋色浓丽和笔迹豪放、水墨减淡等不同流派,山水画由此启立门户,形成中国古代绘画独特的发展体系。 山水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隋唐兴建的大量宫廷和台阁上,他们在设计依山傍水的建筑时,先要绘画大量山水背景,从而促使了山水画的进步。这时期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璪等一大批山水画大师。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反映

北宋山水画有哪三大主要流派

北宋山水画有哪三大主要流派 北宋南北两大山水画派中的李成、范宽、董源以不同的画风和卓越的贡献,创立了当时三大主要流派。荆浩虽然开创了北宋北派画派,并著有经典的《笔法记》,对山水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荆浩,包括关仝、李成在内则没有一幅作品传下来。我们从实际的记载中和后人的有关摹本可以了解到,荆、关、李三人中,起决定性的是李成。米芾曾云:“李成真见两本,伪是三百本。”可见李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画的水墨山水,善用淡墨的情韵,体现山水的灵秀,展现的是文秀的一路。米芾又谈到:“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山动。”李成创造了“卷云皴”,他的作品虽没有留下,但从师承李成的郭熙的画中可以看到卷云皴的表现形式。“卷云皴”是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山水画皴法之一。北宋另一主要流派山水画家是范宽。范宽与李成虽然是北方流派,但是与李成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画体现的是壮武的风采,王诜将他与李成比较,称之为“一文一武。”范宽传世的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等。他画山水,强调主峰突出,要占三分之二的画面。以一种雄伟峻厚的气势,显示一种咄咄逼人的威严。同时,范宽又十分重视具体景物深入细致的刻画,精心经营山坳深壑中的飞瀑流泉和山峦的顶端密密层层的树木。特别是正面的山体以稠密的小笔,皴出山石巨峰的质与骨。这种皴法便是后人所称的“钉头皴”或“雨点皴”,稍大一点的被称为“豆瓣皴”。与北派两家对峙的便是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派。董源笔下描绘的是江南景区。米芾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在毕宏上。”《夏山图卷》等便是他的代表作。董源最大的成功之一是创造了最能表现江南山石形质的皴法“披麻皴”同时他又十分讲究淡墨的渲染,使湖山增强了湿润的感觉。最后他还用点来丰富表现手法,重重叠叠的点,使江南的湖光山色增添了郁郁葱葱的感觉。董源的继承者有巨然。巨然山水在董源的基础上开创了“长披麻皴”,然后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浓点淡皴,更显得气格秀润,墨彩腾发。由于北宋三大主要流派的争奇斗艳,使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形成耀古开今的局面。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精神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精神 【摘要】本文着重探析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精神内涵,从中发现古代山水画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明显特征,表现技法上的形象性、严谨性,思维方式的逻辑性、主观意味上的物象表达,从而产生出单纯而优雅的形象。着重体现对写生的表达和对生活情趣的体验。这种体验丰富了画家们的眼界的开阔、手头动笔的能力、大脑思考的角度、心灵上对情趣的感悟,以己之生命写山水之生命,以己之精神写山水之精神,再以山水之精神憾动着人的精神,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理念与技术上的革新与变化,扩展着审美领域,是一个自我完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 【关键词】笔墨意味生活体验智慧情感表现 早期中国山水卷轴画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不仅创作了山水画作品,而且写出了精辟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到了隋代,山水画形成了独立画科,这一时期对真实山水的观察角度、表现方式、审美心理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对真山真水准确度的把握,有了新的面貌。而唐、五代、两宋时期有了对山水画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描绘,使山水画从观察方式、理解方式、表现方式与审美角度都更进一步,史称为“又一变也”。这“更进一步”和“又一变也”的基础都是人和真实山水的存在,是真实山水的授予和人的发现,换言之,是当时山水画家们都不同程度的体验到真实山水的内在生命和精神指向。这种体验包含着画家们的眼见、手写、脑思、心灵感悟,以己之生命写山水之生命,以己之精神写山水之精神,再以山水之精神憾动着人的精神,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推动着技法的革新与变化,扩展着审美领域。 探析中国古代山水画史,我们会发现其古代山水画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明显特征。表现技法上的严谨性,思维方式、主观情趣上的味象之变,产生出单纯而优雅、注重外形“塑造”、体验生活。感悟与体验笔墨,感知本质。石涛称:“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而无墨也。”可见“感悟”与“笔墨”,“笔墨”与“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相互作用。凝聚了创作者全部的审美体验与文化修养,包含了人对自然的多重认知,由此引发的相关思考可概略归集为智、情、理、法、意、趣六个层面的感悟。 一、智 在大自然当中,有着无数个未探索的领域,通过“智慧”的启示,是可以逐渐被认知的。登高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而是为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开启“智慧”的领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要靠“心”,靠“心”去悟,而不能光靠耳朵。任何技能的掌握都会有练习者与感悟者的差别,感悟者不可能不练习,而练习者有可能终身不感悟,其差别不在东西南北,也不在先后,而是在于是否从深层次开掘智慧的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 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 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 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

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 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 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

2019-2020-阅读答案:中国的山水画……(含答案解析)-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阅读答案:中国的山水画……(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意识 形态的烙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 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 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 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中海 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 的山水画,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 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 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了创作前提。中国山水画 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方法把自然 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 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 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在山水画史上,许多 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 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 尽可能地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 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 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 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 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 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 高一筹。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

宋元时代山水画的艺术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北宋之初以巨然、李成为代表,形成南北两家流派。李成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北方平原苍茫的地形面貌;同时还关注季节气候与环境的描写,创作出具有荒漠和严酷季节的“寒林”的形象,烘托出一种荒寒而悲怆的诗意。从而形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脱颖,墨法精微”的作品面貌;李成的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至后是以北方画派的范宽、郭熙为代表形成“雄健与秀美”的两种流派。北宋初期的李成、范宽与中期的郭熙深受荆浩的影响,作品仍体现着雄浑壮美的五代之风;范宽常年深入终南山、太华山,对景凝想与构思,其山水画的风格与李成的风格迥然不同,偏重壮美气势的意境表达,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壮观山石,山顶设置密林群体结构,一泻千尺的瀑布装饰点缀,使北方山川的壮美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范宽晚年笔墨更趋“枯老”“劲硬”之笔触,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关狭地区“山狭浑厚、气势雄拔”的山体形象。范宽的代表作有《鼷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郭熙是北宋中期山水画成就的代表。他的《早春图》准确地描绘着季节风景之特征。以其秀劲的格调透发出李成的影迹。其绘画作品还有《鼷山秋霁图》《关山春雪图》等,郭熙以大师特有的谦虚与诚恳直言道:“今齐鲁之士,唯摹营丘;关陕之士唯摹范宽。”并反对其时的因袭之风,“不局一家,必兼收并览,于自然中饱游饫看。”充分体现了郭熙的绘画作品笔法严谨而挺健,斧劈斫法,苍劲中极富阳刚之美。同时,也体现了郭熙极严肃的创作态度。 北宋后期杰出的青年山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卷,该卷兼具精工和神韵两大特色,大青绿着色,细致富丽,呈唐人之风;江南的“米氏山水”烟雨迷蒙,富有文人意趣,自成一家。画卷表现了峰峦绵亘,幽岩深谷,江河旷远,天地苍茫,宏大雄壮的祖国山河景象。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其次,在北宋,赵伯驹、赵伯骕以青绿山水见长,画风上承唐代李思训而又有新创,在设色山水画中,北宋中期提倡“小景山水画”,以坡坂汀渚、小山丛竹、江湖水鸟为题,赋色淡雅简练,有实有虚,充满文人情趣。 南宋时期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为知名,四人并称“南宋四家”在继承北宋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南宋四家”中,李唐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李唐的山水画作品《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早期受荆浩的影响,作品气势峻厚,峭拔雄浑的北方山水刻画得细腻真实,使用的是典型的“小斧劈皴法”,刻画的山石仍然是雷霆万钧的阳刚力量,其作品逐成笔墨精练、阔略豪放、元气淋漓的风格审美特征。山巅的丛树,近处的松林,有隐有现的石径,加强了画面幽深的情调。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线垂下,几折而后,转成一滩溪涧,涧水穿石而过,如闻声响,真是画到有声就是诗。李唐在晚年将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语言运用得简练概括,开创了勾皴同时进行的技法,为马、夏画风的兴起做了铺垫。 马远的《踏歌图》《倚松图》与夏珪的《临流抚琴图》,画中有诗,突破了前人的全景式构图,多画边角之景。“马一角,夏半边”。笔墨简约,形象清奇,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是南宋山水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踏歌图》这幅画在北宋全景构图法中有所创新,精心提炼选取自然中最美的一角,达到“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造型于方硬中挺拔,皴法上除了马虫鸟远常用的“大斧劈皴”外,还使用方头尖尾“钉头鼠尾皴”。画面体现了马远利用“边角之景”独创意象所产生的魅力。在此绘画作品上所表现的“踏歌”,尤其是《踏歌图》通过四个年龄、姿态各不相同的点景人物“踏歌”的形式,将丰年带给人们的欢乐,生动地表现出来,人物附于自然山水的描绘,使整个画面统一在典雅、秀美、轻快的审美情绪意境之中。 元代山水创作分为前、后期,元代前期的山水画创作群体主要有江南地区的“遗民画家”、非汉族画家以及蒙元宫廷或贵族赞助的画家所组成。其中以遗民身份出现的代表画家有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的《幼舆丘壑图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风尚古俊”的《鹊华秋色图

中国山水画的点景人物

附,浅析中国山水画的点景人物 点景人物是游离于山水画和人物画的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它虽然表现的是人物,但却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形式而存在,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附属物。点景人物更是作为一种情感传达的载体以其独特的意匠经营、多样化的表现技巧赋予中国山水画巧妙的构思及情感,反映画家某种情感寄托及追求,同时亦呈现出画家各自不同的嗜好、个人修养、政治态度以及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更好的表达了山水画“外师造化”及“内得心源”的物我统一的艺术意象。点景人物常是中国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点缀之笔,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区别于一般的人物、花鸟画,这与画家情感的追求及个性的向往、审美内涵及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同时点景人物尤其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一种特殊笔墨符号流露出画家作品的象征倾向和审美概念。 中国山水画的人物点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题材内容上看有社会风俗、历史题材及传说故事等内容。从反映画家的主观思想方面有渔读耕樵、文人雅集、踏雪寻梅等隐逸题材。其中以隐逸题材最为反映文人画家的隐逸情结,因此常被普遍应用为山水点景的素材。点景人物在山水画当中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写意的、兼工带写的、没骨勾画的等等,并常伴以楼台亭阁、庭院屋宇、河边郊野、车船驴马、桥梁曲径等做背景,借以反映画家的主观情思。画中点景人物关系到全画的立意,虽小至寸余,但大多刻画精细,笔笔不苟,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对作品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表现常有通俗而精致、超俗而平淡、曲高而和寡等不同绘画风格及欣赏品味。 二 中国的山水画,出现于战国以前,滋育于东晋,确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从汉魏时期的壁画中,山水画还是人物的背景,但到了晋代,山水画逐渐在此时期成为独立的画科,而人物作为山水的点缀也从这时开始。从奴隶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绘画作为生存手段的迫切性远大于其他的存在方式,统治阶级对于绘画创作的政治要求使一系列的表现统治阶级的生活场景、物质需求、神灵祈愿的内容大量出现在宫廷墓室的壁画当中,这就决定了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现状。而到了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格局的相对稳定导致了士大夫阶层的兴起以及生活的日益富足,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山水形胜与逸致雅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一时期的绘画逐渐把人的自身活动置于自然的景象之中,以追求山水为理想的隐逸境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化的纯净和超越的高度。点景人物将造化与心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其后上千年文人画家不断延续和反复追求的精神境界。由于早期山水画常作为人物的背景而存在,因而其在晋代形成独立的画科之后所呈现的面貌是略显稚拙的,而人物成为丰富画面内容与构成的一个重要手段,且人物的数量也较多,这也是山水曾作为人物画背景的惯性使然,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隋唐山水画。从魏晋到隋唐

魏晋山水画论浅析

魏晋山水画论浅析 发表时间:2013-10-18T13:32:57.373Z 来源:《赤子》2013年7月下总第286期供稿作者:吴慧玲 [导读]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社会的动乱,朝代更替频繁,导致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变得自由洒脱。魏吴慧玲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魏晋玄学的兴起,老庄思想对自然的崇尚,人们寄情于山水,逃离世俗,导致山水为题材的绘画出现。中国山水画在这个时期萌芽产生,并出现大量的中国山水画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了后来山水画创作的依据,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依据。 关键词:山水画;画论;魏晋;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社会的动乱,朝代更替频繁,导致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变得自由洒脱。魏晋玄学的兴起,老庄思想对自然的崇尚,人们寄情于山水,逃离世俗,导致山水为题材的绘画出现。中国山水画在这个时期萌芽产生,并出现大量的中国山水画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了后来山水画创作的依据,为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依据。 在其早期山水都是用在人物画的背景上,如早期敦煌壁画中的简易山水、东晋顾恺之人物《洛神赋图》背景。在中国最早的画评《魏晋胜流画赞》中,顾恺之写道:“凡画,人最难,次山水……不待迁想妙得也。”首次提及山水,并提出“迁想妙得”作为评画最高标准。在《模写要法》里提及用笔,“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此时山水画特点正如唐代张彦远所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魏晋时期山水画逐渐脱离人物画附属地位。 《画云台山记》是顾恺之一幅山水人物画构图,也是最早论及山水画的的著作。其主题虽然还是人物,但是人与山的比例已经有很大进步,与隋唐的山水有些相似。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李思训金碧山水,以至后来王希孟《千里江山》中也可看到它的影子。如何布色,怎样布置人物,处理环境,其中山分三段,何为主次,以及山峦林木,鸟兽等细节,都有详细的分析说明。历代画论中像这样构图设计的文字还只有这一篇。 “山有面则背向有影……竟素上下以映日。”先将全画的天空以及水色交代清楚,然后在具体将山分三段,一一布置,自东向西。“西去山,别详其远近……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以上是第一段,东段山。人物活动也都集中在这一段上。 中段集中对峰峦泉水进行描写,并说明“高骊,孤松植其上,……并诸石重势,巖相承,以合临东磵。”铺陈周围的景物,用来衬托主峰的雄伟高大。主要表现山的雄伟高大。泉水曲折流长“其西,石泉又见,乃因绝际作通冈,伏流潜降。小复东出,下磵为石濑,沦没于渊。所以一西一东而下者,欲使自然为图。”最后又以“云台西北二面可一图,冈绕之,上为双碣石,象左右阙。石上作狐游生凤,当婆娑体仪,羽秀而详,轩尾翼以眺绝磵。”用来活跃画面,增加画面生气。 “后一段赤岓……匍石饮水。后为降势而绝。”作为全山的结束。后又补充“凡三段山……作清气带山下三分倨一以上,使耿然成二重”。作为全篇总结,并补充一些山水画法技巧。如鸟兽、清气等。 而后,南朝宋宗炳、王微继起。魏晋玄学思潮带动,一般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多向往山林隐逸,江湖高士的悠闲生活。宗炳《画山水序》先以哲学上加以探讨,“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说明山水也是“道”的一部分,用“道”来照映万物。也可以在万物中体验“道”。“山水以行媚道。”正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用“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以此为立论证明爱山水是合乎圣贤之道,高尚的。总论山水与圣贤,与“道”的关系,用来证明山水画的重要性,作为自己喜爱山水画的根据。而后文人画也多有绘制山水来表达自身理念。“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说明绘画的原因,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被世事所缚,无法随心所游,只好借绘画来代替游历山水,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接着又提出画山水的原理,“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提出依照实物来写生。如同唐朝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用透视的原理,说明绘画中山水的比例方法“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而山水画更能表现无尽的空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提出画的原理就是应目会心,则观众也会通过绘画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了自我精神的修养,明白了事理。表现了绘画对精神的影响。“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说明画家进行创作也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并说明山水“畅神”的作用。 同时代的的王微,思想见解也与其一致,《叙画》也写明“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为绘画目的。辩证的说明了山水画与地图的不同,山水画通过过了画家的艺术加工,成为艺术形象。以山水画为畅神,为自身修养。山水画政治、教育作用比较少,不同于人物画成教化,著升沉。而美感,调剂生活的作用比较多。当时魏晋书法昌盛,轻视画法。于是颜光禄便请王微加以辨明,“夫言绘画者……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镜阜、划浸流。”将绘画与绘制地图加以区分,说明古人作画不是用来勘察地域,是用来表明自然界的形态。又进一步说明,绘画用来描写形态,但必须通过画家头脑加工,进行艺术的处理。跟要求画家心灵的作用,打破表象的束缚,展现本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进一步解释了画家可以通过绘画来展现宇宙万物。用不同的笔法来展现各种不同的物体,表现绘画的自由性,开创性。“望秋云,神飞扬……此画之情也。”看画如同在看真山真水,人得精神情感长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带来思想上的愉悦不是物质财富所能代替的。而绘画对环境艺术加工的再现,同样也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情感。通过对画作的的欣赏,心与物化,精神得到愉悦,审美得到满足,而这正是山水画的感染力,山水画的功效。 山水画由此成为中国画独立的分支,现存魏晋独立的山水画作几乎不可见,只留下这些画论。它的影响,在隋唐,甚至宋代山水画中都可见到这些画论影子。也由此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精神,影响后世。 参考文献: [1]俞剑华编《中国画论选读》【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吴慧玲(1984-),女,籍贯:石家庄,河北大学2011级美术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美术鉴赏论文浅谈中国山水画

浅谈中国山水画 【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底蕴文化古典 一、中国山水画的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时代,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所叙述的《云台山图》证实了我国不但有山水画,而且起源于三国。顾恺之,字长康,江苏无锡人,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博学多才,艺术造诣很高,素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他的《论画》极大的促进了隋代以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而后而后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进一步的证实了我国的山水画的由来,且证实了山水画的素材来源于真山真水的写生,绝非人为臆造。

---《洛神赋图》之一,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 二、中国山水画的独立 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扔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 展成独立的画科。展子 虔与董伯仁齐名,与东 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 及南朝梁张僧繇并称 前唐四大画家。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与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其山水画《游春图》,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绿。空间透视安排合理,注意远近关系和山树人物的比例,能够于《游春图》-展子虔

咫尺之中,具备千里之趣。这证明了隋朝的山水画已经彻底解决“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空间处理问题,成为卷轴山水画兴起的代表作。 二、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体育、音乐、外交……的发展,山水画教育开始设科,学画的人越来越多,王维、李思训、李明道、吴道子、阎立木、张萱、张燥邓等是最有名望的画家。大诗人王维曾任尚书右承、安史之乱后隐居于陕西蓝田辋川。其材艺双全能诗能画。诗歌以山水见长名扬史册,绘画尤长水墨,他的《雪溪图》、《孟浩然马上吟诗图》、《雪山图》、《辋川图》等。被宋代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李思训出身于唐宗,他不仅是当代最有名的大画家,而且是屡建奇功的右武卫大将军。他受展子虔的影响,从形式上推动了山水画的主体,继承了六朝和隋代的山水画的技法。他的艺术实践使唐代的山水画得到了发展,也感染了许多精专山水画家。其子李昭道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父子的青绿山水画同水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形式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形式 句容市第三中学许瑞臻俞晨 中国人关于山水的观念,源于宗教文化,揭示了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为了表示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祀或瞻仰,神话或神画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成形。庄子的出现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人开始与天地精神往来,通过哲学方式决定了中国人关于自然的定义,天地人并生,天地人合一,中国的山水画和政治时局离得较远,与自然最为贴近;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中使人的情感与性灵尽情显露,这种生命情调无不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深沉情感。山水画的产生更多地反映了人们“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心态;反映了人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及心中的理想与寄托, 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笔墨与空间表现是建构中国山水画独特性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础的两个方面,笔墨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大约出现在宋代之后,由于文人及文人画家的偏爱与推祟,古代画论中关于笔墨的论述,可谓宏富精深;至近现代,学者们谈论中国画的独特性,大多在笔墨上做文章,笔墨因而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大量有关笔墨的论述,让我们忽视了关于空间结构的论述与发现,其实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提出“经营位置”为“画之总要”;对于中国画空间结构问题古人早有论述,只是与相

对笔墨的研究论述,在数量与深度上都显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在空间表现的处理上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在多年的山水画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发现,学生们无论学画时间的长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重视教师示范时的运笔用墨,忽视画面的空间处理,画面中景物不是画的太大就是太小,不是太左就是太右;或者干脆就画一个局部;有的即使画面中景物都有了却给人以堆砌和零碎感、没有层次、远近关系不明确、主题不突出,这样画面意境就难以体现。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大都是受传统绘画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定势;同时也有我们在教学时有意无意间对笔墨多有侧重和强调而造成的。 山水画比人物画出现的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空间的认识和表现问题。在古代人物画中大部分是没有背景的,人物本身所占有的空间有限,容易得到合理的安排。山水画则不同,景深万里之遥,如果没有合理的比例去处理山水景物所占有的空间,山水画就无法成绘。物质世界是立体的,空间是立体存在的形式;山水画描绘的是自然景物,自然不能没有立体、不能没有前后和远近,当然画山水画时就不能不加强画面中空间感的表现。空间感的营造是中国山水画构成的诸多要素之一,也是形式表现的诸多技法之一,是人们审美和视觉习惯的基本要求。表现山水画空间感的方法很多,下面我就如何处理山水画空间表现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 、利用透视法表现画面空间感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以游动的视点为基础所形成的画面空间,其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散点透视法不同于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这在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