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志国)蒙日圆及其证明

(甘志国)蒙日圆及其证明
(甘志国)蒙日圆及其证明

蒙日圆及其证明

甘志国(已发表于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5(5):11-13)

高考题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理科第20题)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

一个焦点为

,离心率为3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00(,)P x y 为椭圆C 外一点,且点P 到椭圆C 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 的轨迹方程.

答案:(1)22

194

x y +=;(2)2213x y +=.

这道高考题的背景就是蒙日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 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2014年第8次印刷)第22页对画法几何的创始人蒙日(G.Monge ,1745-1818)作了介绍.以上高考题第(2)问的一般情形是

定理 1 曲线1:22

22=+Γb y a x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P 的轨迹是圆

2222b a y x +=+.

定理1的结论中的圆就是蒙日圆.

先给出定理1的两种解析几何证法:

定理1的证法1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有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可得点P 的坐标是),(b a ±,或),(b a -±.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为0时,可设点P 的坐标是,)(,(000a x y x ±≠且)0b y ±≠,所以可设曲线Γ的过点P 的切线方程是

)0)((00≠-=-k x x k y y .

由??

???-=-=+

)(10022

22x x k y y b y a x ,得 由其判别式的值为0,得

因为PB PA k k ,是这个关于k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所以

由此,得 进而可得欲证成立.

定理1的证法2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有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可得点P 的坐标是),(b a ±,或),(b a -±.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为0时,可设点P 的坐标是,)(,(000a x y x ±≠且)0b y ±≠,所以可设两个切点分别是)0)(,(),,(21212211≠y y x x y x B y x A .

得直线1:

2020=+b y y a x x AB ,切线1:,1:222

22121=+=+b

y

y a x x PB b y y a x x PA .所以: 因为点)2,1)(,(=i y x i i 既在曲线1:2222=+Γb y a x 上又在直线1:2020=+b

y

y a x x AB 上,所以

所以 PB

PA OB

OA k k a b b y a a x b x x y y k k 44

220422

042121)()(=--==

由此,可得 进而可得欲证成立.

再给出该定理的两种平面几何证法,但须先给出四个引理.

引理1 (椭圆的光学性质,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A 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2014年第1次印刷)第76页)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交于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如图1所示).

图1

证明 如图2所示,设P 为椭圆Γ(其左、右焦点分别是21,F F )上任意给定的点,过点

P 作21PF F ∠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43(∠=∠l .先证明l 和Γ相切于点P ,只要证明l

上异于P 的点P '都在椭圆Γ的外部,即证2121PF PF F P F P +>'+':

图2

在直线1PF 上选取点F ',使2PF F P =',得F P P ''?≌2PF P '?,所以2F P F P '='',还得

再过点P 作21PF F ∠的平分线(12)PA ∠=∠,易得l P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就证得了引理1成立.

引理2 过椭圆Γ(其中心是点O ,长半轴长是a )的任一焦点F 作椭圆Γ的任意切线l 的垂线,设垂足是H ,则a OH =.

证明 如图3所示,设点F F ,'分别是椭圆Γ的左、右焦点,A 是椭圆Γ的切线l 上的切点,又设直线A F FH ',交于点B .

图3

由引理1,得BAH F lA FAH ∠='∠=∠(即反射角与入射角的余角相等),进而可得FAH ?≌BAH ?,所以点H 是FB 的中点,得OH 是F BF '?的中位线.又AB AF =,所以

a AF A F AB A F OH =+'=+'=)(2

1

)(21.

引理3 平行四边形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其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证明 由余弦定理可证(这里略去过程).

引理4 设点P 是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上一点,则2222PD PB PC PA +=+.

证明 如图4所示,设矩形ABCD 的中心是点O .

图4

由引理3,可得 即欲证成立.

注 把引理4推广到空间,得到的结论就是: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相对侧棱长的平方和相等.

定理1的证法3 可不妨设0,0>>b a .当b a =时,易证成立.下面只证明b a >的情形.

如图5所示.设椭圆的中心是点O ,左、右焦点分别是21,F F ,焦距是c 2,过动点P 的两条切线分别是PN PM ,.

图5

连结OP ,作PN OH PM OG ⊥⊥,,垂足分别是H G ,.过点1F 作PM D F ⊥1,垂足为D ,由引理2得a OD =.

再作OG K F ⊥1于K .记θ=∠K OF 1,得θcos 1c K F DG ==. 由Rt ODG ?,得θ2222

2

2

cos c a DG OD OG -=-=.

又作OH L F PN E F ⊥⊥22,,垂足分别为L E ,.在Rt OEH ?中,同理可得θ2222

2

2

sin c a HE OE OH -=-=.

(1)若PN PM ⊥,得矩形OGPH ,所以

(2)若2

2

2

b a OP +=,得

由PM OG ⊥,得2

2

2

GP OG OP +=,所以OH GP =.

同理,有HP OG =,所以四边形OGPH 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四边形OGPH 是矩形,所以PN PM ⊥.

由(1),(2)得点P 的轨迹方程是2222b a y x +=+.

定理1的证法4 可不妨设0,0>>b a .当b a =时,易证成立.下面只证明b a >的情形. 如图6所示.设椭圆的中心是点O ,左、右焦点分别是21,F F ,焦距是c 2,过动点P 的两条切线分别是PB PA ,,两切点分别为B A ,.

分别作右焦点2F 关于切线PB PA ,的对称点N M ,,由椭圆的光学性质可得三点

M A F ,,1共线(用反射角与入射角的余角相等).同理,可得三点N B F ,,1共线.

图6

由椭圆的定义,得a BF BF NF a AF AF MF 2,2211211=+==+=,所以

11NF M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